«

刘邦早年曾担任过的泗水亭亭长,究竟是个多大的官?

时间:2021-2-25 18:31     作者:!admin     分类:


刘邦早年曾担任过的泗水亭亭长,究竟是个多大的官?
汉高祖刘邦在起兵反秦前,被人说成游手好闲的二流子,整天抄着手,到处蹭吃骗喝,其实人家是个拿俸禄的秦朝“公务员”,白领。《史记•高祖本纪》记载:

“(高祖)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司马迁明确指出,刘邦三四十岁左右时,以试用期吏员身份,出任泗水亭长。亭长到底是个啥官?多大的官?

严格意义上讲,亭长不算“官”,只能算作“吏”。官,是品级的;吏,是没有品级的,也叫胥吏,通俗称谓就叫办事员。不过,官吏一词也可以指拿俸禄的公务员统称,所以,也可以把亭长称为官吏。

亭长的设置,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最早也叫“负弩”,在刘向的《新序》中就有“楚边亭”、“梁边亭”的记载。那么亭长到底是什么级别的官吏呢?《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

“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

从这段话里可知,亭,是比乡低一级别的行政单位,类似于现在的“村”,它管辖的范围为方圆十里。

也就是说,刘邦在发迹之前,是一名村官。那么,古代的亭长跟现在的村长,在职能上有没有区别呢?它都有哪些权限?是否有下属呢?

按照《汉官仪》记载,亭长不是光杆司令,他有两名佐官,一名叫“亭父”,一名叫“求盗”,并配有五名士兵。

亭长的主要职责有:查验过往旅客、货物运输、采购、文件传送、缉拿贼盗等。可见亭长的职责跟今天的村长差别很大,类似于派出所所长,兼驿站管理员,一职多能。

亭长是否管民政,这个问题存在争议。很多人把“亭”理解为驿站,这是不对的,它虽有管理驿站的只能,但也是一级行政单位。据史料记载,汉代的土地买卖,登记所在地就在亭。所以,亭很可能也兼管部分民政。

东汉末年,列侯分封增加了“乡侯”与“亭侯”,比如关羽的“汉寿亭侯”,这个事实也表明,亭是个行政单位。所以,亭长也应该兼有“村长”的部分职能。

亭长职位不高,但是却有官印,而乡一级仅三老有印,有秩、啬夫、游徼都没有印。这说明作为最基层单位的亭,在汉朝政府机构中的地位还是很重的。

按《续汉书•百官志》的记载,亭长的顶头上司是县都尉。刘邦第一次见到秦始皇,就是接受县里任务,押送刑徒去咸阳,正好在大街上碰上秦始皇的仪仗队。看着威风凛凛的车队,刘邦脱口说出那句名言:“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刘邦钻山沟的生涯,也是受累于替县里当差。那一次,他押送刑徒去骊山服役,结果走到芒砀山,刑徒们几乎逃光了。刘邦不敢回去交差,干脆释放了所有刑徒,一起进山当贼盗去了。

正因为跟县里的工作关系,刘邦结识了“对口单位”,掌管县刑狱的掾吏萧何,和狱吏曹参。刘邦后来的御用司机夏侯婴,当时是县里的车队长,经常驾车路过泗水亭,每次到那儿都跟刘邦打打闹闹。有一次刘邦玩大了,失手弄伤了夏侯婴,为此差点吃官司。

《史记》还记载,刘邦每次出差,同事们会每人送三个大钱给他做盘缠,而萧何每次总比别人多给两个。刘邦登基册封完萧何后,又额外追加了二千户封邑,以报答当初两个大钱之恩。

萧何和曹参,就是把刘邦推向沛县义军首领位置的幕后人物。可见,作为亭长的刘邦,在日常工作中,与县里的关系很密切。刘邦当逃犯期间,吕雉受累被捕入狱,在萧何等人的营救下才得以出狱。

出差同事凑钱,是不是说明刘邦很穷呢?

按照《百官公卿表》说法,汉朝俸禄最低的吏员称“斗食之秩”,史学家颜师古解释,斗食就是月奉十一斛,佐吏八斛。刘邦不是佐吏,应该是十一斛,相当于现在的660公斤。这么多的粮食,在今天折成现金不算高,在古代养活一家人绰绰有余。

从这个记载也可以看出,影视剧中刘邦破衣烂衫的形象,不符合历史事实,他到处蹭吃蹭喝,就是一种生活习惯,跟穷没有关系。

另外,按照秦法规定,只有具备一定家资,才有资格出仕。史书明确记载,萧何和曹参,都是凭家资补为吏,刘邦也一定不例外。

从刘太公责骂刘邦不像刘仲能置家业,以及刘邦出生时,乡邻集体来庆贺的情况看,这是一个小地主阶级家庭。所以,刘邦的家底还是比较厚实的。

因而,出差前同事们送礼,很可能就是一个习俗。古人交通不便,押送犯人很可能全程步行,一出门几个月。同事们由此送点礼,以表达情意而已。

应该说,亭长的工作对刘邦帮助很大,不光让他结识萧何等人,连老婆都是因为县长请客,他凑热闹被吕太公慧眼识珠得来。

刘邦喜欢游侠似的生活方式,他曾经跑到魏国,祭拜过信陵君,还经常跑到陈留郡,到张耳的府中一住几个月。作为亭长,他经常公出,正好兼顾游历。正是在那个期间,刘邦结识了一批士族阶级精英分子,为他日后的事业奠定了基础。

也正是刘邦的“村官”,他建立的汉帝国,对基层组织的重视度非常高。西汉的皇帝,每年年底都要对乡三老、亭长一类的基层官吏,给予特别赏赐。逐渐地,三老、亭长竟然演变为只有德高望重者,才有资格出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