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先苦后甜的四大生肖

  对于每一个生肖的人来说运势其实都是起起伏伏的,没有一个生肖能够一直鸿运当头,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好运常在希望自己能够运势旺盛,不过当遇到低谷的时候也要平衡自己的心态,因为只要保持好心态迟早是能够熬过低谷的,别放弃!盘点2022先苦后甜的四大生肖。

2022先苦后甜的四大生肖

2022先苦后甜的四大生肖

生肖虎

在2022年对于属虎人来说由于犯太岁所以这一年往往自己各个方面的运势并不是非常的旺盛,特别是在2022年的前半年,自己工作事业方面往往会遭到一些小人的干扰导致自己事业非常不顺甚至充满坎坷,而且财运也非常的差经经常会出现破财的情况,

总的来说属虎人在2022年先苦后甜后半年能够转运走大运,事业方面不仅能够蒸蒸日上有更好的发展,而且能够有很好的机遇只要自己能够沉得住心那么便能够抓住机遇。同时财运方面也能够急转而上能够有非常多的商机。

生肖龙

对于属龙人来说2022年也属于先苦后甜的一个生肖,属龙人往往自己的性格是非常不错而且非常要强的,在工作事业方面非常的有上进心并且有着非常不错的个人能力。

在2022年对于属龙人说往往刚开始的时候各个方面发展并不是非常的顺利,工作事业方面甚至会有各种各样的坎坷和磨难,但是如果想要能够有一个好的发展,想能够取得好的进步,那么就要耐住性子同时也要能够勇于去克服困难克服瓶颈,往往先苦后甜,走出瓶颈期后的路能够越走越顺。

生肖羊

属羊人有时候个人性格方面比较的固执,做事情往往考虑的不够周全周到,这也就是的属羊人往往有时候在工作事业方面会出现一些差错,同时在2022年事业方面往往会比较的困难,处处充满坎坷。

但是如果属羊人能够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那么整体发展是非常不错的,而且经过多种的磨砺自己也能够有一个好的心态,能够先苦后甜自己各个方面的运势会越来越旺,特别是在工作事业上能够有更好的前途。

生肖狗

属狗人在2022年开年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工作上不仅不尽如人意而且往往还会因为自己着急表现急功近利而导致事业方面充满坎坷。

对于属狗人来说一定要注意在工作事业上要能够学会低调谨慎,不要刻意的去表现自己更不要急功近利,要能够耐得住性子把握时机,另外对于属狗人来说在2022年整体来说是先苦后甜的,所以一定要熬得住要多磨一磨自己的性子。


ljh 发布于  2022-6-21 19:44 

2022年坎坷比较多的生肖

来 源:非常运势网  作 者:非常运势网 关键字:坎坷 生肖运势
对于每一个属相的人来说都希望自己能够顺风顺水并且富贵平安,在工作事业方面往往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运势,不过命运其实都是有起有落的,没有一个人一路走来是一帆风顺的,那么岁逢久必衰?今年哪些生肖坎坷较多要注意。

2022年坎坷比较多的生肖

2022年坎坷比较多的生肖

生肖虎

对于属虎人来说在今年坎珂是非常多的,工作中往往会遭到一些小人的干扰导致自己事业方面非常的不顺,事业不顺自然会影响自己的心态工作事业方面往往会有非常多的坎坷,会议在今年一定要保持一个好的个人心态。

另外在自己的财运方面表现也并不是非常的旺,今年属虎人财运比较的差而且处处会有破财的情况,所以对于疏忽人来说一定要明白细水长流千万不要任意的挥霍自己的财富。

生肖蛇

属实人性格性情非常的稳重,而且做事情非常的有条理,不仅如此自己往往也有着非常不错的个人头脑,对于主持人来说他们非常的理性但是在今年工作事业方面往往发展不尽如人意,在今年工作方面可能会遇到一些坎坷挫折往往很难能够取得个人突破,同时对于属蛇人来说在今年自己也会遇到一些事业上的小人,有小人的干扰自己事业往往很难能够顺心如意,所以对于主持人来说在今年要避免招惹小人,做事的时候要能够三思后行。

生肖猴

属猴人往往性格非常的外向做事情虽然有时候比较的毛躁但是往往比较的真诚,与人相处能够非常有诚意,不过在今年自己的工作方面要多加小心,可能有非常多的坎坷等着自己,在工作中一定要细心谨慎千万不要被别人抓住小辫子,事业工作上要保持一个好的个人心态豁达的心态能够使自己度过逆境。

另外对于属猴人来说今年整体的感情运势也不怎么乐观,感情方面可能会遭遇烂桃花所以这一点一定要多加注意,对待自己的感情要保持专一对待异性要能够多考量对方的人品品行。

生肖猪

属猪人今年在工作事业方面也有着非常多的坎坷,对于属猪人来说虽然自己个人的能力非常的不错但是今年时运不济没有什么好的机会,工作事业方面充满着坎坷,而且还会遇到自己的瓶颈期,想要能够突破前进那么就一定要熬得住。

另外自己也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心态,往往能够取得很好的成就。除此之外对于属猪人来说也一定要注意在自己的感情上如果遇到感情不合的情况,那么也要多一些包容,对自己的另一半要多一些宽容之心,能够更好的来维持感情的稳定。


ljh 发布于  2022-6-21 19:44 

2022下半年翻身发横财的生肖,下半年财运滚滚的生肖

财运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虽然自己能力非常的不错但是往往缺少一些财运,个人的机会并不是非常好这也就导致自己发不了财,而且充满着困惑和迷茫,但是有一些朋友能力并不是很强不过能够把握每一次发声的机会,所以能够广结财缘。那么接下来将详细讲解2022年上半年倒霉不顺,下半年翻身发横财的5生肖。

2022下半年翻身发横财的生肖

2022下半年翻身发横财的生肖

生肖虎

在2022年对于生肖虎来说下半年能够有非常不错的个人财运,不仅自己有着非常好的个人突破而且往往在工作事业方面也能够取得很好的成就,上半年自己工作方面往往处于逆风逆境,工作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坎坷导致自己事业发展非常的不顺,但是到了下半年自己的事业方面能够有很好的个人突破能够取得很好的个人进展,同时自己的财运也会越来越旺,不仅能够财源广进而且能够广开财路。

生肖蛇

生肖蛇非常的理性而且也非常的有头脑不仅如此自己也非常有口才,不过有时候人脉人际运势比较差一些,对于属蛇人来说在2022年的上半年自己各个方面运势并不是非常的顺,甚至可以说是倒霉不断,工作中不仅有着非常多的变故而且还会遭到一些小人的干扰导致自己事业发展非常的差,不过对于生肖蛇来说在下半年能够逆风办法有着非常不错的个人机遇,在下半年要把握翻身的机会。

生肖猴

生肖猴非常的精明能干,尤其是对于做生意的生肖猴来说头脑转得非常的快而且非常的灵活,对于生肖猴来说在2022年的上半年自己各个方面的发展并不是非常的好而且坎坷不断,财运自然也非常的差,不过只要自己心态足够乐观那么到了下半年自己能够翻身发横财,特别是对于做生意的属猴人来说下半年的财运非常的旺。

生肖猪

属猪人豁达乐观而且头脑非常的精明,对于属猪人来说整体的财运是非常不错的不过2022年上半年自己处于低谷期,工作事业方面不仅不尽如人意而且往往也很难能够有一个好的机会,对于属猪人来说只要熬到了下半年那么便能够大发横财,当然了一定不要想着发不宜之财,要脚踏实地才能够长长久久。

生肖牛

属牛人天生比较的本分安逸,总的来说上半年的运势并不是很好,不仅财运比较差而且倒霉不断,发财机会也比较小,不过到了2022年的下半年能够翻身走大运,对于属牛人来说在下半年一定要细心耐心而且要明确自己的目标,这样才能够无往不向,才能够翻身发横财。


ljh 发布于  2022-6-21 19:43 

追求生活平稳的生肖,对生活没有太大追求的生肖

有些人对自己的生活充满期待,每天都能量满满,做什么都充满干劲,这样的人给人的感觉十分阳光,对自己的生活有着很大的追求,所以做事情会更主动。但有些人对自己的生活却没有太大追求,在生活中也一直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态度,导致自己的生活十分消极,那么在十二生肖中哪些生肖的人是属于这种能过就过的类型?

追求生活平稳的生肖

追求生活平稳的生肖

    生肖牛

生肖牛地支为丑,五行为土,丑土为厚土,所以属牛的人性格沉稳,为人比较老实本分,做事情也是以稳为主,所以在生活中显得没什么追求,总是一副得过且过的样子。虽然生肖属牛的人很勤劳,也很能吃苦,在工作或者赚钱方面也十分努力,但是如果让生肖牛为了钱财打破现在生活的稳定,或者换一个自己不熟悉的地方去工作,多数属牛人都不会同意,而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不喜欢改变,想要让自己的生活更安稳一些。这也导致生肖牛一直以来都给人一种“不求上进”的感觉。

不过今年生肖牛最好能多一些上进心,毕竟今年是壬寅年,丑土遭遇人水为偏财透出,金为财源,正官临旺。所以这一年里生肖牛的财运和事业运势的表现都很突出,如果自己在职场上或者赚钱的时候表现的积极、主动一些,那么你们的物质生活也会随之得到改善。

    生肖兔

生肖兔地支为卯,五行为木,卯木为纯阴之木,所以生肖属兔的人一般都比较谨慎小心,个性显得比较温和,且不喜争抢,心地善良。这样的个性导致生肖属兔的人在生活中总是显得十分被动,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他们总是想着逃避而不是主动面对,这样一来对于生肖兔的生活自然会很不利,也导致生肖兔对于自己的生活没有太大的追求,总是显得十分平淡。哪怕是在遇到一些好机遇的时候,生肖兔也可能会因为犹豫不决而最终错失良机。

不过今年生肖兔这种消极的生活态度其实也很不错,因为今年岁干为壬水为正印星生了太岁寅木劫财星,对生肖兔的财运很不利,而且有时候会出现一些明显上的偏财机遇,若是生肖兔参与其中不但无法获利,反而会引起一些麻烦,甚至霉运,对自己的经济生活反而不利。

    生肖猪

生肖猪地支为亥,五行为水,亥水为脏水,也为阴水,因此属猪的人一般都比较敦厚老实,属于那种秉性纯良的类型,而且脾气很好。不过这也导致生肖猪在生活中很容易会受欺负,有时候就算是自己吃亏了,生肖猪也不会太放在心上。同时生肖猪的个性有些懒散,在没有太大压力的情况下,属猪的人很少主动的去努力,这也导致生肖猪的生活态度一直以来都很消极,似乎没有太大追求。

但今年生肖猪还是需要努力一些,因为今年岁干为壬水为比肩星,太岁为食神星内藏丙火偏财,给属猪人带来了偏财运,如果自己主动去争取一些的话,经济收入也会随之增加。同时生肖猪在今年因为太岁寅木和生肖猪构成了寅亥合化木,所以整体运势得到提升,这种情况下自己勤奋一些,也能让自己今后的生活品质得到改善。


ljh 发布于  2022-6-21 19:42 

面对越来越热的天气,该喝热茶还是冷茶?

好茶内部,藏有丰沛的茶味。 养分充足的好茶,带来回甘生津。 能够让你在喝茶后,觉得嘴巴里就像喝了薄荷水那样,源源不断地涌起丝丝凉意。 这些美妙的茶味,皆来源自好茶的丰厚茶味,唯有沸水冲泡才能让好茶芳华毕现。 而冷泡茶,难以浸出深藏在好茶内在精彩。

《1》

二十四节气里,夏至是最早被确定的那个。

一路溯源,能追溯到东周。

那时人们就发现,每年太阳走到今天,日影就会变得很短。

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至者,极也。

每年到了夏至日,太阳挂在天边,仿佛是站着不动。

烈日当空,酷暑炎炎。

阳气最盛,白昼最长。

夏至的到来,标志着夏天已经过半。

但往前看去,前面还有热热烈烈的大暑小暑在前方等待。

夏日漫漫,树影斑驳,光线明亮。

午后泡一杯白牡丹,看着窗外摇曳的树梢,享受独属于夏日的适意与舒展。

《2》

夏天喝点茶,能清心消暑。

但很多人却想不明白,这天热的天气连喝几杯热茶下去,为什么能做到心静自然凉?

这其中,茶汤里的花香、毫香、鲜香、竹叶香等,扮演着积极作用。

按照前人的智慧总结,闻香可以消暑,消解暑热带来的烦闷。

《武林旧事》里,有写到南宋的临安府。

宋朝的皇帝,深谙清雅消暑解乏之道,他们命匠人修了水殿,四周布满香花。

像栀子、玉兰、茉莉之类的夏日小白花,摆在房间周围,香气馥郁,又香又甜。

再然后,围绕着水殿,用风轮鼓风。

风轮转动下,引领着四周的花香分子涌动,将阵阵天然花香,送入殿内。

即便如此,帝王家的极奢,还嫌不够。

还要在殿内的纱橱上,挂上百斛香珠,幽香阵阵传来,清芬满殿。

看到这样的记载,格外令人羡慕嫉妒。

因为,哪怕到了现代社会,如此有格调的高奢纳凉方式,也难以寻觅。

由流水与花香,组成的阵阵清凉,可比成天待在空调房内舒适!

再回想起那些在影视剧里,时常能够看到的,小丫头在热天时给富贵人家打扇子扇风。这比起“鼓以风轮,清芬满殿”来说,格调差远了。

宋朝时,有诗人写了一首《夏日吟》。

“君不见长安公侯家,六月不如暑。扇车起长风,冰槛沥寒雨。”

而在史官笔下,在记载宋朝的避暑水殿时,意简言赅地点评——初不知人间有尘暑也。

这样花香满殿的清凉宫,实在是夏天的避暑天堂!

《3》

从宋朝皇家的纳凉方式,我们可以借鉴这样的经验。

那便是,花香消暑法。

闻着阵阵清芬,虽不能做到让气温下降,但能够让人心静下来。

像是那款,经常被推荐给新茶客入门的2021一级白牡丹鹊桥仙。

它身上的花香,当真是极妙。

称了5克茶,趁着烫壶温杯后的余热,投入盖碗内。

沸水一冲,倒出茶汤,盖上的毫香与花香,是前调茶香的主香型。

微冷后,茶香变得清雅、清郁、清新,且尤带几分早春时节的微凉薄荷感。

汤水入口,香滑细软,更伴着几丝清凉。

仿佛是宋代皇家的花香纳凉法,出现在了喉间。咽下茶汤后,清凉的回甘快速涌起。回甘生津,喉咙里浮起阵阵清凉舒爽。

与此同时,慢慢回味,花香盈然。像是余音绕梁三日那样,在喉间久久不散。

细致分辨起来,能够找寻到多层不同风情的花香。

清郁深沉的七里花香,甘甜清逸的夜来花香,以及盛开在骄阳底下的缅因花香……

诗人写,生如夏花之绚烂。

馥郁至极的花香,清芬怡人。

喝着茶,闻着香,六月天里的那一份燥热早已经从心间,彻底消散不见。

难怪前人在遇到一杯好喝的茶时,不称为“茶”。而要专门起一个爱称,叫做“香茗”!

《4》

夏至日,天气阳气升高,气温越来越热。

焦灼的阳光,直泻而下。

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

于是,在六月的午间,时常能看到一场场骤来疾去的雷阵雨。

但在没有下去前,烈日炎炎,周围的空气里仿佛没有一丝风,又闷又热。

暴露明晃晃的毒日头下,高温热浪阵阵袭来,让人无处可躲。

好不容易回到室内,不少人选择的解暑降温方式是赶紧喝点冷饮!

夏天这么热,就是要吃点冰冰凉凉的东西,身体才舒服!

这样的想法,实属人之常情。

在宋人的消夏方式里,同样尤为热衷冰饮、冷饮。

在冰箱还没发明的时代里,古人没有制冰的良方,但会选择在三九隆冬时,凿冰储存起来。

等待夏日时,再做成一道道冰镇的冷饮。

《京东梦华录》里,就有专门记载。写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摊贩们出售冷饮。

这样的世俗风情,在杨万里的诗文里,也有描述。

“似腻还成爽,如凝又似飘。玉来盘底碎,雪向日冰消。”

这其中,颇有几分古代版冰淇淋的意味。

但是,从保养身体的层面看,夏日消暑,不能太过贪凉。

像是那位专门写过《大观茶论》的宋徽宗,也曾在贪图冷饮上,栽过跟头。

《本草纲目》里有记载,说宋徽宗赵佶因食冰多,而导致脾病,国医救治无效。

正因宋徽宗的脾病,李时珍在写《本草纲目》时还专门提到,这位宋朝文人皇帝的病因是贪图冷饮。

前车之鉴在前,可见,食冰过多并没有益处!

《5》

从宋徽宗的消夏故事,让人想起了近些年很流行的冷泡茶。

很多茶客眼里,夏至前后,天气这么热,根本就没有心情再去喝热茶。

几杯热茶喝下肚,会让人热得满头大汗。

相比下,还是经过冰镇,或者是加入冰块的冷泡茶,喝着更清爽。

从冰箱里,取出一瓶提前泡好的冷泡白茶或者冰镇乌龙,拧开瓶盖,大口饮入。

个中感受,可以用那句经典的广告语形容——透心凉,心飞扬。

但这背后,有个现实问题一直被大家忽略了。

那就是,夏至喝茶消暑,喝热茶比喝冷泡茶好。

一方面,宋徽宗的故事,已经给我们悄悄提了醒。夏日喝太多冷饮,对身体没有好处。

冰镇冷饮的温度低,容易刺激肠胃,导致不适。

相比起来,多喝热水,多喝热茶,会让人觉得更舒服。

另外,冷泡茶呈现的花香有限。

闻香,可以驱散烦躁。香气,是好茶的灵魂所在。

但是在泡茶时,为了让好茶泡出更香更好喝的风味,泡茶水温一定要足够高。

不然,用低温或常温水泡茶,茶叶内部的芳香物质释放有限。

那些藏在高山白茶身上的馥郁花香、毫香、竹叶香,难以登场。

从喝茶乐趣看,未免是大打折扣!


ljh 发布于  2022-6-21 08:41 

夏至起源于祭祀,是古代一个重要的节日,有哪些习俗流传至今?

小佛曾经在广东生活了两年,广东人十分看重节日,再远都要回乡,所以每逢节假日,高速必堵。过冬至节的习惯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其实,有一个节日在古代和冬至节一样重要,那便是夏至节。
小佛曾经在广东生活了两年,广东人十分看重节日,再远都要回乡,所以每逢节假日,高速必堵。其实,他们看重的节日除了会放假的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之外,还有一个节日就是冬至节,广东很多企业是会提前一个小时下班,给员工一个过冬至节的时间,真正的诠释了什么是“冬至大如年”。过冬至节的习惯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其实,有一个节日在古代和冬至节一样重要,那便是夏至节。

夏至的起源与冬至一样,都是来源于古代的祭祀,在先秦时代,古人们对神明的祭祀是在季节变换的时候进行,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时间,自然会被古人注意到,成为祭祀神明的一个重要日子。

到了春秋时期,已经有夏至时间的明确记载,《周礼·地官·大司徒》中记载了古人土圭测日影的方法确定夏至的准确时间,按照我们现在的历法通常就是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又过了大概上百年时间,夏至的叫法也有了明确的记载,《春秋左传》鲁僖公五年:“凡分(春分、秋分)、至(夏至、冬至)、启(立春、立夏)、闭(立秋、立冬),必书云物(云物,气色灾变也。),为备故也。(恐有灾变凶札,早为之备。)”

既然,夏至的起源这么早,并且再后来又被人们确定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夏至节,在古代又叫“朝节”,甚至有的地方不喜欢过端午节,而偏爱夏至节),那么古人们在夏至节这一天会进行哪些重要的活动呢?

夏至节起源于祭祀,那么在这一天,古人肯定会进行祭祀活动的,一般说来是:皇帝祭地百姓祭祖。皇帝作为国家的统治者,他的祭祀都是为了使自己统治的地方没有灾害,正所谓冬至祭天,夏至祭地,“夏至日,祭地祇(大地之神),以其阴,故五月一阴生之日,当阴气升而祭之”,祭祀的等级也是比较高的,要用牺牲(供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要通过跳专门的祭祀舞蹈来显示对大地之神的尊重。老百姓们则要在这一天分被在家中堂屋(或家族祠堂)和田间地头祭祀祖先,感谢祖先保佑大家有粮食吃。

在中国,过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是必须要做的,那就是——吃,毕竟民以食为天。由于夏至紧靠着端午节,所以夏至在一开始的饮食风俗是和端午节一样吃粽子,后来到了唐朝,经济繁盛,被人们在夏至这一天摆上桌的没事就多了起来,有烤鹅、醪糟煮酒、馄饨、面条等等。

到了现在,古代的风俗在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得到了不同的保留。

在绍兴,人们祭祀祖先;在无锡,人们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在成都,夏至节则和立夏差不多,也要秤人,据说在这一天给小孩子称体重可以远离疾病(看来我成都平原的人对建康不是一般的重视);在广东,民国时期有在夏至日这一天吃狗肉的习俗,“夏至烹狗,以扶阳气”,据说这个习俗来源于先秦(先秦时期,广东广西属于百越之地,后来秦始皇平百越设郡县,两广之地才被正式纳入秦朝的版图),小佛倒是在四川听说过冬至节要吃狗肉的说法,反正狗狗那么乖,我才不吃。

不知道除了小佛所列举的一些习俗保留到今天外,还有哪些地方保留了哪些习俗,不妨大家留言给小佛开开眼。


ljh 发布于  2022-6-21 08:40 

夏至| 沿着北回归线从东到西,你能在中国看见什么?

有人将北回归线穿过中国的地方称为“神奇的回归绿带”。无论是多样的景观,还是多样的文化,这条“绿带”的丰富,正是中国丰饶多姿的那一面。
丨白天很长丨

▲ 广东省南澳岛北回归线标志。 摄影/李灿荣

-风物君语 -

沿着北回归线一路向东

中国有什么不一样?

2019年6月21日,夏至日,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迎来一年之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一路向东,北回归线延伸进了中国境内,依次穿越了云南、广西、广东、 福建海域及台湾, 在这些区域中,与回归线如影随形的沙漠消失了踪迹, 取而代之的是绿色的丛林和纵横的河谷。制图/程远

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有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大沙漠、印度塔尔大沙漠,干旱炎热,满目荒芜。等到它一路东行进入中国,穿越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省区,则是另一番景象。受季风影响,这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从各个意义上来看,都是中国最多彩的一片土地。

云南:多彩云南多彩在哪里?

云南是一个以高原山地为主的省份,人们傍山而居,以水为邻,地形极为多样化。全省热带、亚热带气候为主,受地形的影响又生出诸多变化,“多彩云南”名副其实。

▲遥望云南的红土地。图/视觉中国

▲元阳多依树梯田,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摄影/卢文

▲云南文山普者黑。摄影/石耀臣

▲航拍云南普者黑仙人洞村。摄影/石耀臣

哈尼梯田是云南人利用、改造自然环境的典范。另一边,普者黑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精奇而秀美,是难得的喀斯特湖泊湿地生态系统。

▲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城勐角乡翁丁村。摄影/王寰

▲佤族村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原生态,图为某户民居内景。摄影/王寰

▲红河自治州泸西县永宁乡城子古村。摄影/王寰

▲澜沧县景迈山翁基寨。摄影/王寰

▲那坡县吞力屯壮锦(黑衣壮)。摄影/王寰

气候、地形以外,云南最多样的还是民族文化。众多少数民族,居住在云南的山山水水之间,延续着自己精彩的生活。当然,也为吃货们创造出了许多诱人的美味。


ljh 发布于  2022-6-21 08:38 

今日夏至,你知道哪些夏至习俗呢?可不只是吃凉面一种

夏至日是我国的“四时八节”之一,也是进入夏天后的第四个节日。夏至日白昼时长达到一年中的顶峰,我国南方开始进入雨季,而农作物获得了充足的阳光和雨水,快速生长。为了应对酷暑炎热,人们发明了很多习俗,背后反映的都是古人顺应自然的智慧。

春分过后,白昼时间逐渐增长,并在夏至达到顶峰,而天气也是一天比一天炽热,又到了吃西瓜、喝冷饮,走几步路就会满头大汗的时候,夏季的特征在夏至日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日影最短曰“夏至”
夏至日,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无论是人还是物品,其影子都会是一年当中最短的时候。这是在初中地理课上学的知识。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夏至日太阳到达北回归线一带,在这以北的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会迎来最接近垂直角度的太阳照射,所以每个人的影子将会达到最短。其实这种现象古人早就发现了,所以他们说:“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

夏至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即将迎来最炎热的时候,由于白昼时间在此时达到最长,所以农作物受到了充足的光照。而在我国南方,雨季也即将或已经到来,所以会有充足的降水。无论是充足的光照还是大量的降水,都满足了农作物快速生长的需求,故有“夏至雨点值千金”的说法。

夏季阳光充足

我国古人将夏至分为“三候”,借大自然当中的现象表现出夏至日的气候特点。

一候为“鹿角解”,古人认为鹿的角是阳性的,而夏至正处于阳气至极点的时刻,再往后便是阴气渐盛的时候,所以鹿角开始脱落。

二候为“蝉始鸣”,知了与鹿角不同,它是感受到阴气的出现才会发出鸣叫,所以随着阳气的衰落,蝉也开始不断地鸣叫。

三候为“半夏生”。半夏指的是一种药物,性喜阴,所以它的生长地点一般是在水多的地方,尤其以南方的沼泽地和水田中最为多见。在夏至时节,半夏也开始因阴气滋生而生长。

二、夏至日需祭祖
在我国古代社会当中,夏至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祭祀祖先与神灵,人们往往希望通过此种方式来免除灾年。据《周礼》记载,在周朝人们便有了夏至日祭祀祖先的传统,在医疗、农业等尚处于原始状态的时代,夏至日祭祀神灵祖先则成为当时清除瘟疫、灾荒最“有效”方式。

至汉代,司马迁也曾在《史记》中记载过皇帝祭祀的事情,他尤其强调在祭祀过程中“乐舞”是十分重要的。到了宋代,夏至日更是成为一项官方的重要节日,官员还可以享受3天的假期,妇女们则要互相赠送粉墨胭脂之类的小物件。

夏至日祭祀

至清朝,夏至已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还有许许多多的禁忌,例如不能剃头、不能说别人的坏话等等。在江苏无锡一带,人们还会将新打出的麦子做成米麦粥用以祭祀祖先,浙江会稽一带则用面食祭祀祖先,浙江东阳地区则要置办大酒大肉,祭拜土谷之神。此外还要将草扎成一束一束的,插在田野之上,即是“祭田婆”。

在我国民间,素来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在夏至日,吃上一口顺滑的凉面是一件十分舒爽的事情。在清代就有人记载说:“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这里所说的过水面,其实就是经凉水浸润过的面条。在古代人们往往会从深井中抽出冰凉的井水,将面拔凉。

在我国北方的许多地区,人们在夏至日是一定要吃面条的,例如山东胶东就有“立秋饺子入伏面”的说法,因入伏天就是从夏至日开始,说明我国已经进入到了最为炎热的一段时间,人们就要在夏至日吃上一碗凉面,降温防暑。

夏至日吃凉面

那么夏至日吃凉面除了降温防暑,还有什么讲究吗?夏至正是新麦子收割的时节,夏至吃面条也有食“新麦”的寓意。

新麦

三、吃补食,养精神
夏至日的到来意味着伏天也马上到来,天气的炎热会使人精神萎靡不振,昏昏欲睡,胃口也不如之前,身体会消瘦。而这时尤其需要注意吃好锻炼好,使身体精神起来,即人们所说的“夏至日,吃补食”。

在浙江杭州,人们喜欢吃一种名为“乌饭”的食物,据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名将庞涓。人们还喜欢吃红枣煮鸡蛋与炖鸡,无论是哪一种食物,都是大补的,夏天的进补可以有效减少因天气炎热带来的困乏感。

吃乌饭

在夏日不但要注意避暑,还要注意因过度避暑而导致的寒气过重,为此不能饮用过多的冷饮与凉物,睡觉时还应将“肚子”盖好,再就是无论是洗头还是洗脚都不要用凉水冲洗,以防止头、脚之寒。

想吃,但要适量哦

文史君说
夏至日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同时也是白昼最长的时候。夏至日不仅在气候上有着诸多特征,同时也有着诸多的文化习俗,无论是祭祖还是吃凉面、吃乌饭,其实都表达出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


ljh 发布于  2022-6-21 08:38 

夏至为什么要吃面 关于夏至吃面习俗的由来

可以说,夏至吃面是种风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地区。正如清朝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夏至吃面是有说法的,夏至虽不是夏天最热的时候,但表示炎热的夏天即将到来。所以,夏至面也叫做“入伏面”。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夏至并不是说“夏天来了”,而是代表着夏天已经过了一半。夏至以后气温会逐渐升高,将进入最热的时段,夏至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那么夏至为什么要吃面呢?夏至吃面习俗的由来是什么?

夏至为什么要吃面:夏至开始改变饮食,以热量低、便于制作、清凉的食品为主要饮食

夏至吃面是种风俗,从古至今风靡全国

说到夏至的饮食,离不开面。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可以说,夏至吃面是种风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地区。正如清朝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夏至吃面是有说法的,夏至虽不是夏天最热的时候,但表示炎热的夏天即将到来。

人们从夏至开始调整饮食,以热量低、便于制作、清凉的食品为主要饮食,面条通常为一般家庭的首选。所以,夏至面也叫做“入伏面”。夏至这天北方各地普遍要吃面条,山东人吃面条要过凉水,俗称过水面。夏至北方吃打卤面和炸酱面,南方吃的面条品种就比较多了,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

夏至为什么要吃面:夏至正值小麦盛产之际,吃面有解馋吃鲜的意思。

夏至为什么要吃面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总称伏日。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夏至虽不是夏天最热的时候,但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人们从夏至开始改变饮食,以热量低、便于制作、清凉的食品为主要饮食,面条通常为一般家庭的首选。所以,夏至面也叫做“入伏面”。

在古代的时候,一般到夏至人们都会举行祭祀仪式,祈求苍天保佑灾消年丰。《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此时民间新麦方出,人们以面食敬神。夏至吃面食这一食俗也流传至今。夏季受凉后往往会出现鼻塞恶寒、头痛身重等症状,煮一碗热面,加些葱白及胡椒,趁热品尝,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夏至前后是麦子丰收、新面粉上市的时候,新鲜面粉里的营养成分较高。过去,人们在这个时候多吃面,一方面是庆祝丰收,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新面粉做成口感很好的面条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成分。


ljh 发布于  2022-6-21 08:37 

夏至将至,说一道1400年的夏至奢侈美食,如今却已退出节俗

1400年前人们用哪道名菜来庆祝夏至?这道菜在流传了数百年后却为何消失?大锤今天说一个偏门的夏至节俗菜品~
在正式开启本期节目之前,大锤要先分享一件高兴的事情,这就是前段时间、高考之前,大锤曾经推出过一期节目《高考在即,回顾作文二十年历史,再说几个备考建议》,提供了一些高考作文中可能会用到的素材或者思路。之后大锤这边有读者听友留言说,听了之后很受启发,也推荐给其他朋友了。

最近大锤就收到消息,有考生朋友在今年高考的全国II卷作文中用到了大锤提供的作文思路。其实大锤这次只是个尝试,以后大锤争取再做一些更贴近高考中考、能方便大家拿来就能用得上的节目,毕竟知识就是力量,大锤也愿意帮助大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出这样的力量。

言归正传,再过几天,6月21日夏至就到了,这也是北半球全年里白昼时间最长的日子。到了这个时候,各地气温也都撒欢式的往上升了,天热就容易没有胃口。所以到了夏至这一天,咱们如今的全国各地都有各自不同的节令食品来顺应节气、刺激食欲。

比如北方地区诸如山东等地就有夏至吃面的风俗,而南方比如江浙地区则有夏至吃馄饨的传统,当然还有一些地方保留了夏至吃粽子的古老习俗,此外还有吃粥的、吃圆糊醮[jiào]的等等。

熟悉咱们大锤说史的列位读者听友都知道,大锤是一个资深的行动派吃货,所以本期大锤说史,咱们就说一个夏至的节俗菜品,不过这个菜品有点儿偏门,我们要说的,是1400年前古人用来庆祝夏至、并且流传了数百年之久的一道名菜。

这道历史极为悠久的夏至名菜,就是烤鹅。当然,在1500年前,古人不叫烤鹅,他们把这道菜称为鹅炙[zhì]。而且在那个时代,鹅炙准确来说是子鹅炙,也就是烧烤幼鹅制作而成。

历史上,这道菜大约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距今在1600年以上,在这道菜出现的相当长时间里,它并没有成为夏至日的节俗菜。它是一道相当珍贵的菜肴。因为那个时代养殖鹅的人家很少,鹅的产量上不去,而且鹅的喂养比较费钱,按照同时代《齐民要术》的说法,养鹅需要用五谷来喂养,不能用生虫,这在那个年代生产力水平不高的环境下,给人吃的五谷都不够用,用五谷等粮食来喂养鹅,就是非常奢侈的事情了。

所以在南北朝相当长的时期内,炙烤的子鹅都被视为顶级的珍馐[xiū]名菜。比如我们后世都熟悉的成语“江郎才尽”,这个成语说的那个尴尬的主人公叫做江淹,是当时南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而江淹非常受南朝的齐高帝萧道成的重用,经常要为萧道成起草重要文书,而江淹因为受皇帝宠幸,所以表现的很狂放,萧道成让他来起草文书,江淹为了显示自己的本领,动笔之前先索要高级酒食,这其中就有鹅炙,而且江淹可以一边吃烤鹅饮好酒,一边快速写文书。

等到酒喝光了鹅炙吃完了,一篇文采飞扬的文书也就完成了。整个装X的过程基本是在暗示我这么牛的才华,齐高帝你得用同等水准的高级菜高级酒才配得上我。

历史上的鹅炙,正是佩戴了在南北朝时期“顶级佳肴”的标签,进入了唐朝。进入唐朝以后,鹅的养殖开始有所推广,所以鹅的用户群体已经从最顶级的皇亲国戚级别稍微向下拓展了用户范围。也正是因为从金字塔尖走下来了几个台阶,有了更广泛的人群,因此这道鹅炙就成了唐朝士大夫阶层用来在夏至这一天庆祝时令的名菜。

之所以鹅炙会成为夏至的专供名菜。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经写道,当初自己在苏州过夏至,就享受了当地两大著名的夏至节令食品,一个是又香又嫩的竹筒粽子,一个是又脆又鲜的烤子鹅。

这里大锤还要额外补充一句,之所以鹅炙能够在诞生200多年之后成为唐朝人在夏至的节俗菜品,除了它自带的顶级佳肴稀罕物这个属性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当时唐朝人认为鹅肉不仅性冷而且能够补中益气,适合在夏至这种炎热的日子里食用,以滋补身体。

虽然鹅炙在唐朝的士大夫群体中开始普及,但是这种普及也是比较有限的,因为它虽然不再是南北朝时代那种顶级美食的身价,但是,即便是在唐代鹅的养殖增多了,鹅炙仍然是很贵的菜品,也就是从南北朝时代的顶级奢侈品降格成了一级奢侈品。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还是鹅的供应不足导致价格高昂,根据后世学者的考察,在唐代一只鹅的售价大概相当于一头驴的二分之一,一匹马的十分之一。请注意,那个时候的驴啊马啊都是很珍贵的交通运输工具,在当时古人吃一只鹅就相当于消灭半头驴,至少相当于现在我们吃一道菜就吃掉半辆长安奥托的水平,这是非常高的消费。

进入宋代,在夏至这一天吃鹅炙的传统依旧得到了保留。在宋人笔记中,吃烤子鹅也是当时宋朝人特别是上层人士在夏至这一天的重要习俗。而且因为鹅的养殖进一步扩大,所以鹅炙的价值又从奢侈品一级下调到了奢侈品二级,但是仍旧属于比较贵重的奢侈食品之列,是可以被达官显贵用来送礼的。当然,由于鹅的养殖扩大,所以一些市民阶层中的上位者也加入了享受大军。

进入明清时代,鹅的食材价值虽然继续下降,但是仍旧在达官显贵的奢侈品之列。比如明代著名世情小说《金瓶梅》中,烤鹅仍旧是富豪西门庆宴客的主菜之一。即便是皇宫中,鹅菜也是上品。明朝对此有严格的限定,而清朝则规定只有一等的汉席才准许用鹅。

由于鹅在我国古代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是奢侈品,所以鹅炙这道菜肴,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虽然是夏至节俗名菜,同时也因为价格的高昂而被严重阻碍了在民间的流传。

因此,当封建王朝落幕之时,这种局限在小范围的夏至奢侈品名菜,虽然传统悠久,也因为长期缺乏民众基础而很快就烟消云散。加之随着近代家禽养殖的铺开,鹅的价值也随之下落,那道往昔的奢侈名菜鹅炙,最终从夏至的民间节俗中悄然退出了。


ljh 发布于  2022-6-21 0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