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拍的第一部电影是什么电影
时间:2021-10-20 12:52 作者:!admin 分类: 无
徐克拍的第一部电影是什么电影
1979年特立独行的徐克,以《蝶变》打开了属于自己的天马行空、行云流水的江湖,而这部电影也是香港新浪潮开山之作。
可惜徐克的这部处女作《蝶变》,这部电影在上映仅7天就被下架,而票房惨淡到只有115万港元。至于原因,是由于电影的表现形式过于新颖,超前,而且电影的故事逻辑,在当时的人看来是“混乱不堪”。
但是这部电影在香港武侠史上,对空间的开拓意义是无可估量的。
将空间上的作用作了极大的释放,从之前电影的固定镜头,到之后灵活武打的活动镜头。这对于后来武侠片中人物的飞跃腾冲,从空间上的移动手法和构思都有重要的启发。
包括电影中叙事主体的变化,第一人称叙述为主,叙事主体和主人公二身份的交错,这些都对以后的电影产生极大影响。电影中现代主义音乐的使用,令人耳目一新。
电影从片名《蝶变》来看,就富于悬念,“蝶变”究竟意味着什么?是蝴蝶破蛹的嬗变,是故布迷阵诱人入毂,还是真有杀人蝶?
故事开始,第一人称的自述,方红叶,一个撰写江湖故事的书生。不懂半点武功的红叶先生热爱记录武林中的大小秘闻,他书写的红叶手札在武林中争相传阅。
一日,记载着蝴蝶杀人的八页手札突现,而手札出现之处命案突起。书社被屠杀,盗墓人被奇异的蝴蝶杀死。
随着调查的深入,沈家堡的秘密也随之浮出水面,这是一个孤立的世界,剧情冲突全部聚焦在了几位武林中人的身上,经典的密室侦探设定。
柔美的蝴蝶变成了无可躲避的杀人武器,将重生的象征化作致命的魔鬼,每一行动便成铺天盖地之势,以数量作声势之威,而它蝶变之前的毛虫却是极为丑陋的。
这种生物无形中影射了武林帮派或新型的武功武器,创世之前无不沾着一身鲜血,待破茧成蝶后,帮派成了一大势力以己为规统治武林、武器或武功更是得之者得天下。从无害到有害、从无心到狂妄,最后的消逝也如黎明静悄悄。
电影以红叶先生一人记录大小浩劫的身影作为片头片尾,既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傲、又有“旁观者清”的潇洒。明明已深入武林核心、触及到各大帮派的机密,这个不懂一点武功的书生却能全身而退,这个角色大概被寄予了徐克所有的期望。
此外,电影的摄影极具特色,多了些CULT片的离奇诡异气氛,极具现代感的火枪、火药、全身盔甲、甚至片头比较详细的印刷术都让本片在武侠上标新立异。现代与古装的结合、东方恐怖和西式悬疑的融洽、夹杂着腐烂爆浆的尸体等怪奇组合,注定了这部影片在香港电影新浪潮中的地位。
电影在印象中,对旧上海种种气氛,做了最好的临摹,他们的弄堂吵闹拥挤却又别有洞天,他们的旗袍贴身高叉又有一点酸楚的难言之隐,阴士丹林布,资生堂生发油,双姝牌蝶霜,这里的天气永远是灰暗中带着晴朗,阴霾中带着肉欲的狂欢。
《蝶变》拍摄距今已经快四十年了,制作规模和今天的影片不可同日而语。没有今天电影可资卖弄的绚丽画面,也没有巨额资金做特技处理。但其充溢的创意和强盛的生命力,是多少华丽的视效也无法比拟的。
而叙事的严谨和极强的逻辑性,在#徐克#日后的作品中再难见到。但可惜,无论是对徐克本人而言,还是对于华语电影,《蝶变》都是一个弥足珍贵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