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论语》中的“君子不器”,该如何进行理解?

时间:2022-7-9 19:07     作者:!admin     分类:


孔子《论语》中的“君子不器”,该如何进行理解?
孔子《论语》中的“君子不器”,进行理解:儒家《论语》里边记录了很多孔子的思想,并给后人带来无穷启发,而《论语》一书里边,也记录了众多孟子针对“君子”的阐述。“君子”在孟子看来是理想人格,也是后人无数遵循儒家思想的文人墨客追求一生的目标。针对君子,孟子曾说“君子不器”。其实,儒家孟子之“君子不器”这句话的了解,要想了解到哪些方面,就看大家对“器”这个字能解读到什么程度。

比较直接的解读,在于将“器”了解为“器材”,进而从每一种器材对应某种较为明显的用途,以此抽象出“君子不器”这句话可能是儒家孟子在告诫后代,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要注意“全面发展”,将自己变成“通才”,而非“人才”。人才只是某层面的“专家”,可处理某一方面的难题,而通才可能就可达到“兼济天下”的高度。

深层次的解读,这儿融合老庄思想里的“道”、与“器”,来解读“君子不器”,我们知道,在道家学说体系里边,天地万物的主要表现,是“道”作用于天地万物这个器上所展现出来的模样。而我们要掌握的,不是事情的表象,而是让事情发生这个表象身后的“道”。换句话说,我们要掌握的,不是形而下之实际的器,而是形而下之抽象的“道”。“道”之所以无法掌握,是因为它不是表象的存有,并且十分灵便。而“君子不器”融合道士对“器”和“道”的解读来看,可能大量是在强调,君子不应当被表面的具体状况所蒙蔽,办事也不应该只是做个模样,要深层次抓住本质的“道”,掌握其规律性和灵活性,而非僵硬坚守方式。

在此,“君子不器”可谓高超。我国文化的魅力就在这里,一句话不同方面的解读能够上达不同境界,而我国的先秦诸子百家都是华夏子孙,不同流派的理论也是有很多互通的地方。我认为,出色流派的理论,没有门第之分。

而针对“君子不器”的处理,大家浅部一点了解,能理解这是孟子在告诫后代,与其变成“人才”,不如变成“通才”,在此才称得上是君子。深层次一些了解,融合老庄思想的话,“君子不器”可能是在告诉我们,不要被“器材”所代表的实体表象所迷、限定,要见到并掌握表象身后具备“灵活性”和“规律性”的“道”。君子不拘泥于方式,只求初心。史记有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穷则独善其身,承担兼济天下’因此君子不是神,没有特定的要求,实际上是随着时代做自己应当做的事情,不盲从,不拘泥,潇洒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