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真族的起源与发展

时间:2021-10-26 16:06     作者:!admin     分类:


女真族的起源与发展
女真族没有八大部落,只有三大部落,分别是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

1、建州女真原居于牡丹江与松花江汇流地方,是胡里改(乌德盖人)、斡脱怜二万户的部族族民,酋长阿哈出、猛哥帖木儿。

嘉靖年间(1522—1566),分散聚居于辽东的东北边:建州女真分布在抚顺关以东,海西女真散居于开原以北。

明朝在他们新的聚居地设置了三个地方军事行政机构,包括建州卫(建于正统三年)、建州左卫(建于正统五年)和建州右卫(建于正统七年),委任各部首领,依照旧俗,各统其属。有人说建州女真在凡察前也是野人女真。

2、海西女真的名字源于海西江。海西江就是今天松花江的一段,即是流经今天黑龙江省依兰县以西的一段。

但是后来明朝称其为海西女真,并不是其发源地的原因,前面说过明朝是按地域划分女真人,在今天俄罗斯远东库页岛一带的女真人被称为“东海女真”,即是野人女真,而生活在他们西边的女真人自然也就成了海西女真。

3、野人女真明人也叫乞列迷,居住地距奴儿干都司有3千里,明朝野人女真有3种.。一种叫女真野人,专属山区狩猎为生,似清代鄂伦春族。

一种叫北山野人,北山指的是奴儿干以北之山即外兴安岭北支及鄂霍次克海北岸山区,此部人乘鹿出入,及清初使鹿部之一以捕捞各种海产进贡明清两朝。

还有一种叫野人,居住在北海(鄂霍次克海)之西,在平顶屋,屋顶开孔,以梯出入,与乞列迷为邻,在库页岛上还有苦兀人也叫苦夷,既今阿伊努人。

扩展资料
据了解,公元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出于统治目的,决定将金朝的政治中心由上京会宁府(位于今黑龙江省阿城市城南两公里处)迁至燕京。同时,为了防止女真贵族旧势力的复起,下诏令,大部被毁。金末上京会宁府又遭蒲鲜万奴的火焚,一度宏丽繁华的塞外重镇逐渐湮灭。

作为大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上京会宁府,经济社会曾空前发展,体现在今天满族文化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文化艺术、宗教礼仪和典章制度等各个方面。

在博物馆里,有馆藏文物2100余件(套),包括金代的生产生活用具、战斗武器、宫廷服饰、官府印鉴、宗教法器等。战斗武器中尤以骑射为著,一直以来,骑射是外界对女真人了解的显著文化特征,他们以善于骑射而生存,也以擅长骑射而立国。

与骑射有联系的是服饰,穿长袍马褂,衣为箭袖,身束腰带,满族的服饰与女真人也大体相同。对服饰的要求在后金天聪年间就有定制,这种服饰在整个清代都被坚持保存下来。

语言的继承性更为明显,这种后来被称为“满语”的语言,不仅成为保持民族文化的工具,也成为满族内部联系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