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上最悲凉的一场春雨,淅淅沥沥,落到李煜的词中,化成千古绝唱

时间:2023-4-3 13:42     作者:!admin     分类:


  傍晚时分,一场春雨突如其来地席卷了整个城市,轻盈又绵密,淅淅沥沥地飘落大地,隔着窗户看向外面,不一会儿整个世界都变得朦朦胧胧,充满诗意。

  在诗人的笔下,雨一直是一个精灵一样的存在,点点滴滴有太多的感情融入到了雨中,成为各种情绪的载体,流入历史的长河中。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是杜甫心中最善解人意的雨;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是张志和笔下最悠然飘逸的雨;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这是李商隐感觉最哀伤苦闷的雨。

  同样一场春雨,有人在雨中看到了希望,有人品味到惆怅,有人又勾起了相思。

  今天说一说李煜,李煜是南唐后主,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非常特殊的词人,在所有的词人之中,身为一国之君的他身份最为高贵,无人可及。

  而他在词史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他以自身的血泪史写尽国破家亡的悔恨和凄凉,为我们留下许多杰出的作品,被誉为“千古第一词帝。”

  公元974年,赵匡胤率十万大军讨伐江南,次年兵临南唐城下时,李煜的将领皇甫继勋及一批臣子,意欲投降北宋,向李煜隐瞒这个消息。

  这年五月,一向沉迷于诗词,又醉心酒色的李煜,一时心血来潮,登上城楼巡视,却骇然发现城外四处旌旗浩荡,一眼望去全是宋军。

  他深知已经回力无天,怒斩皇甫继勋后,一边生平第一次亲自认真部署兵力,准备抵抗宋军,一边向赵匡胤呈上《乞缓师表》,希望得到赵匡胤一丝垂怜。

  而赵匡胤一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就彻底浇灭了李煜仅剩的一点自尊。

  城外敌军喧鼓鸣天,攻城声不绝于耳,李煜反而平静下来,等待国破之时的他,静静地坐在书桌前,填了一阕词。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出自南唐李煜《临江仙》

  词还未填完城已破,李煜赤裸上身,打开了殿门,手中没有拿着任何兵器,一步一步走到城门,跪在城门下。

  南唐历经三世,计三十八年,李煜在位十四年,而此刻城破,国亡,从此世间再无南唐……

  李煜被押解送到汴京,赵匡胤封他为违命侯,李煜谢恩领命。

  他的那一首还未填完的残词,后人为他续上几句“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残词虽已完整,但李煜的人生却从此“天上人间”,一夕之间,从高高在上的君王,沦为饱受屈辱的阶下囚。

  他以自己的血和泪,化成一句又一句的诗词,在这里建造自己新的王国,历史的滚滚车轮碾压了他的春秋大梦,他却在另一个世界满怀赤诚之心卷起千堆水墨云烟。

  分享一首李煜的《浪淘沙》,看他如何以笔墨来写这一场春雨。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出自南唐李煜《浪淘沙》

  诗文大意可为:

  窗外雨声潺潺,已是暮春时节,五更时分躺在被褥中却感觉分外寒凉,梦里不知道自己是阶下囚,还以为是在南唐,跟往昔一样欢笑畅饮。

  从美梦中醒来,再无睡意,一个人登上高楼倚着栏杆,想起自己那繁华的江南,锦绣河山,真是别离容易再见太难。

  春意已近阑珊,落花终随流水而去,就如同我的人生,过去和现在,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永不可重逢。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词的上阕,赵匡胤虽囚禁李煜,但还是供李煜衣食无忧,已是暮春时节,按说应该气温上升,天气越来越热,就算是半夜下起一场雨,也应该感到舒适,而不是寒冷。

  但对于李煜而言,冷是因为心冷,因为故国离去,他人生的春天也离他而去,所以才会感到寒意阵阵,即使盖着棉被,也难以抵挡心中的寒凉。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现实已是如此残酷,想要寻觅过去的欢乐,只能来到梦中,那里夜夜笙歌,那里花团锦簇。

  可是醒来一切皆是梦,他回想自己曾经的不理朝政,曾经的错杀谏臣,曾经的纵情声色……爬上心头的是无尽的思和念,悔和恨。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李煜主政的南唐,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在江南建立的王国,南唐曾是十国中版图最大的一国,传位三世,李煜从他的父亲李璟手中继承皇位。

  李煜曾在他的《破阵子》一词中说,“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是对南唐最真实的写照。

  他在梦醒之后,看着外面的细雨纷纷,点点滴滴打在他的心头,想起江南的烟雨迷蒙,想起江南的繁花似锦,只可恨,此生他再也无缘得见。

  曹丕曾在《燕歌行》中说,“别日何易会日难”,告别的时候容易,想要再相见就难了。更何况告别的是故国呢,此生又怎么可能再相见呢?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词的开篇就写到春意阑珊,春天要走了,雨来了,花也要凋零成泥,随水而去,一如他的家园,他的故国,都离自己而去。

  过去和现在,如同天上和人间,错过的再不可能相见。

  整首词写得非常细腻,又非常悲痛,一朝君王一朝俘虏,这首词就是他内心世界,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又是一年的七月初七,李煜的生辰,他写下一首《虞美人》,其中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让宋太宗勃然大怒,赐他绝命毒药千机散。

  这是一种剧毒,头部抽搐,与足部佝偻相接而死,折磨数几个小时才能咽气,一代诗人惨烈死去,宋太宗没有给他保留最后一点诗人的体面。

  生于七夕,亡于七夕,他无心于帝位,却坐上了皇位,一步错,步步错,被命运折磨的体无完肤。

  倘若有来生,我愿在江南,化成一滴雨,一颗砂,一只振翅的蝶,一朵寂静的花……

  可惜,没有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