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回娘家对谁不好

1、谣传清明节回娘家对娘家不好。在很多农村地区清明节祭祖的传统里是不允许出嫁的女儿回来扫墓的,这种观点认为祭坟是祭风水,如果出嫁的女儿清明节回娘家祭坟就会把娘家的风水带走,对娘家不利。这种说法完全就是迷信,清明节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并不是迷信活动。

2、还有清明节回娘家对公公不好的说法。一些地方有“不忌清明,死老公公”的俗语,这一说法意思是清明节如果回娘家扫墓会对自家公公不利,不过这中说法也是迷信,没有任何科学根据和逻辑支撑。

3、清明节回娘家不会对谁不好,出嫁的女儿清明节可以回娘家。传统中,出嫁的女儿一般清明节会在婆家扫墓,只有没有儿子的才会由女儿在清明节回娘家扫墓。不过现在早已移风易俗了,很多出嫁的女儿感恩长辈的养育之恩,清明节也会回娘家扫墓。


!admin 发布于  2023-4-2 14:03 

林心如和霍建华离了婚官宣是真的吗

1、林心如和霍建华离了婚官宣是谣言,近期两个人没有官宣任何信息。3月29日,有自媒体爆料称,林心如和霍建华两人早已离异,霍建华不但离婚净身出户,并且精神面貌出现异常。这种爆料没有拿出任何实质性证据,真假难辨,大概率是营销号制造噱头消费大众。

2、林心如和霍建华离了婚官宣消息不实。2016年5月20日,林心如与霍建华公开恋情,同年7月5日宣布结婚喜讯,7月31日两人在巴厘岛举办婚礼。结婚7年来两人无数次传出离婚传闻,林心如今年2月5日也无奈感叹道: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保护的人事物,尊重隐私很难吗!

3、林心如和霍建华离了婚官宣不是真的,林心如和霍建华没有离婚。今年1月27日是林心如47岁生日,就在生日第二天,林心如晒出霍建华跟自己一起庆祝生日的幸福照片,照片中可以看出两人仍然十分甜蜜。关注“林心如和霍建华离了婚官宣是真的吗”的网友还关注了林心如霍建华最新动态、林心如离婚了吗、霍建华最想娶的人不是林心如吗、杨紫为霍建华流过产吗、林心如为什么被踢出娱乐圈。


!admin 发布于  2023-4-2 14:02 

张继科为什么被国家队踢出

  1、张继科为什么被国家队踢出网上传言不可当真,公开资料显示,张继科,1988年2月16日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2000年,进入山东鲁能乒乓球队。2002年3月,进入国家二队;6月,获首届世界少年挑战赛男单冠军。2003年1月,进入国家一队;9月,获世界青少年巡回赛新西兰公开赛男单冠军。2004年10月,因违反队规被退回省队。2006年11月,重回国家队。

  2、张继科是乒坛历史上第7位大满贯选手,也是继刘国梁、孔令辉后的中国男乒史上第3位大满贯选手,并且也是最快集齐乒乓球大满贯的运动员,这份殊荣将一直刻在中国乒乓球历史上。2018年3月28日,景甜张继科官宣恋情;2019年6月9日,景甜发微博宣布分手。近日,网上忽然曝出张继科牵涉赌债纠纷、资金诈骗等消息,一时间舆论沸腾,张继科工作室随后发声明怒斥,直指这些都是不实消息。

  3、张继科为什么被国家队踢出原因辟谣,乒乓运动员一直是张继科的一个标签。关注“张继科为什么被国家队踢出”的网友还关注了张继科为什么不打了、国乒五大叛徒是谁、张继科现在的老婆、景甜回应张继科分手原因、张继科前女友景甜私照遭泄露是真的吗、张继科为什么敢要景甜。


!admin 发布于  2023-4-2 14:02 

为什么说孙女上坟越来越穷

1、为什么说孙女上坟越来越穷是迷信的说法。在一些地方认为清明上坟祭祖是祭风水,而女儿、孙女终将出嫁,可能会将风水带走,所以才有了孙女上坟越来越穷的说法,这是落后的重男轻女思想的体现,实际上清明上坟是对逝者的一种祭奠,并不是所谓的祭风水。

2、说孙女上坟越来越穷没有科学依据。在过去,未婚的孙女是可以上坟的,但是已出嫁的孙女就不能再回娘家上坟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不好的风俗已经已经渐渐被人们所抛弃,文明上坟越来越称为新风气。

3、孙女上坟不会越来越穷。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孙女上坟是不忘根本的表现,应该推广,确实现在也越来越多的孙女清明回到婆家上坟,并不会造成婆家或者孙女越来越穷。


!admin 发布于  2023-4-2 14:00 

闰二月真不能上坟吗

1、闰二月不是真的不能上坟,闰二月可以上坟。老人所说的“闰二月清明不上坟”其实是农耕社会的一种说法,这一说法也并不是说不能上坟。在农业社会,闰二月往往是春耕最紧要的时节,此时的秧苗已经培育好了,要及时种下去,为了不耽误春耕,古人会提前扫墓,便造成了清明闰二月不上坟的说法。

2、闰二月真不能上坟是谣言。清明节是国家规定的扫墓祭祖传统节日,2008年起更是被正式确定为法定节假日。所谓的闰月是历法置闰方式的一种,农历闰月的设置,是一种人为的适应自然规律的措施,是为了消除阳历和阴历单独计年造成的偏差,同时兼顾季节时令,防止四季脱节。任何“灾害与闰月有关”的传闻都是有悖科学的。

3、闰二月真不能上坟完全不可信。清明祭祖的意义就是寄托哀思、感恩先人,只要心里有祖先,心存一颗感恩的心,何时上坟祭祖,也没有必要去纠结太多。而且清明节又不是按照农历来的,就算是清明节正处于闰二月,该祭祖的还是祭祖,该上坟的还是应该去上坟。


!admin 发布于  2023-4-2 14:00 

老人去世头一年清明不上坟吗

1、老人去世头一年清明不上坟是谣言。清明上坟是一种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文化传统。传统习俗里并没有老人去世头一年清明不能上坟的说法。只要心里有老人,心存一颗感恩的心,何时上坟,没有必要去纠结太多。

2、老人去世头一年清明能上坟。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需要继承发扬光大,但其中的迷信糟粕我们也需要明辨。

3、老人去世头一年清明可以上坟,但很多地方的习俗是清明前上坟。清明节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全国盛行,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但中国各地的风俗不一样,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般按照当地的习俗就好了,不必按网上的人云亦云。


!admin 发布于  2023-4-2 14:00 

傻悲什么意思

  傻悲是什么梗

  傻悲什么意思1、傻悲是傻傻的悲观心态的意思,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在网络上也是傻乐的反义词,但和傻乐这个词形成鲜明的对比,意思大不相同。傻悲概括起来有愚蠢,头脑糊涂,不明事理,傻瓜,傻头傻脑,装疯卖傻,吓傻了,死心眼,不知变通,傻干,傻等,呆,愣,实在,不计个人得失,傻气等意思。

  2、傻悲谐音过来就是SB的意思,但是这个词并不是直接性的骂人,攻击性没有那么强,属于间接性,也可以用来自嘲。有网友表示,傻傻的悲观心态用一个全新的网络词汇“傻悲”进行概括,因SB太深入人心了,用傻悲这个词来进行谐音替代,但是又没有完全剥夺本身。

  3、傻悲是谐音梗,出自于脱口秀大会节目当中,在第五季的节目鸟鸟的段子。鸟鸟自述自己被朋友称之为一个悲观的人,总是在困难来临之前就开始慌乱。鸟鸟将这些人定义为傻乐,而朋友对她的行为评价:你倒不是傻乐,你这是傻悲啊。


!admin 发布于  2023-4-2 13:59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1、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一,大量繁殖破坏生态。在我国加拿大一枝黄花属外来入侵性杂草,在国内没有天敌,花形夺目、色泽明黄,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易形成单优势种群,在河滩、荒地、公路两旁、农田边、农村住宅四周大量繁殖,其根系分泌物能抑制入侵地其他植物的生长,与周围植物争阳光、破坏入侵地生态平衡,严重威胁农业生产、生物多样性,这也是为何加拿大一枝黄花人人喊打的原因。

  2、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二,传播蔓延迅速。亟需群防群控,全社会共同参与防除。近年来,“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我国道路两侧、荒地、林地、河道等都有广泛分布,对环境危害极大。对此,一些城市出台防控工作方案,按照“属地管理、部门指导”原则,形成以农业农村部门牵头、生态环境等9个部门协同参与的工作布局,全面加强工作部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面普查,做好数量、分布、蔓延及防控等情况调查登记,布局科学防除。同时,利用专题培训、科普宣传、志愿服务等渠道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号召全社会合力,开启“一枝黄花”防控新局面。

  3、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三,鉴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性,大家如果在户外看到疑似“一枝黄花”植物,千万不要随意拔除或栽种,建议第一时间向当地农业部门或者公安机关反映,由有关部门作无害化处理。

  4、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及防治方法一,主要包括因地制宜采用人工拔除或割除、药剂防除、复耕复种等措施。“可以按照‘防除并举,综合治理’的防控策略”在现场,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袁斌一边指导工人们进行药剂搭配,一边给出防控指南。当前,生态杀手“加拿大一枝黄花”已进入开花期,也正是铲除清剿最有效的关键期。日前,市农业农村局召开“加拿大一枝黄花”秋季防除现场会暨防除技术培训会,通过现场铲除、专家讲解等,给予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指导。

  5、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及防治方法二,春季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及防治方法,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个技术活。据悉,春季和秋季是全年清剿“加拿大一枝黄花”最有效的时段,对零星发生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可进行人工拔除或割除,并挖除地下根茎集中销毁,防止宿根再生。对连片发生、地势平坦、地力较好的发生地块,可结合土地开发和环境整治,采取机械耕翻,拣除残根残茎,及时种植适宜的农作物或绿化植物,及时占领生态位,防止“加拿大一枝黄花”再次侵占。

  6、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危害及防治方法三,防治药剂可选用草甘膦、草铵膦等灭生性除草剂及其复配剂,可用80%草甘膦可溶性粒剂100克/亩或30%草甘膦水剂500毫升/亩或36%草铵膦·草甘膦水剂300毫升/亩,兑水50-60公斤喷雾,喷药后视“加拿大一枝黄花”中毒死亡情况,间隔10-15天再喷一次,连续喷2-3次。


!admin 发布于  2023-4-2 13:58 

西施:一个辗转于三个男人之间的女人

  其实,我们给西施的故事起一个名字叫《一个辗转于三个男人之间的女人》。老实说,这个名字虽然恶俗了点儿,但却很真实。在三个男人中,范蠡毫无疑问是男一号,吴王夫差是男二号,越王勾践虽然只是男三号,却是整个故事里最为关键的一个“配角”!

  我说越王勾践是个最为关键的人物,这是从情节的发展上来说的,一般人都以为范蠡和西施最后两个人泛舟五湖之上,过上了神仙眷属的生活,其实这个结果应该存有很大的疑问,而事实远比人们所能想像的悲惨得多。这一切的关键就在这个第三号男人——勾践的身上。

  如果不从情节上去看,一个辗转于三个男人之间的女人的故事里,最关键的人物当然不应该是那三个男人,而应该是那一个女子,也就是我们故事的主人公——西施。

  可大多数时候,我们在吴越春秋的时代里所看到的西施都是一个比较朦胧、比较模糊的形象,我们知道的比较清楚的信息,第一是她很美,是古今四大美女之首,至今我们还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呢。再一个我们比较清楚的就是,她为了越国的复兴,不惜以牺牲色相为代价,潜入吴国内部,安插在吴王夫差身边,艰苦卓绝地完成了“敌营十八年”的卧底任务,实在堪称现代“无间道”的春秋版始祖。

  关于范蠡如何发现西施,民间也有很多传说。其中比较合理的说法就是,西施被从民间带到宫中,被教授举止礼仪,也就是施行美人计之前的上岗培训,而这个培训老师就是范蠡,二人在这个培训的过程中,产生了情感,同时也坚定了帮助越国复国的革命理想。

  西施是因为她的美才幻惑了吴王夫差,这正是她使命得以成功的地方。那后来怎么又会成为她死亡的诱因了呢?

  其实也不难理解,越王勾践把她献给吴王夫差之前可能不敢染指西施,但在灭吴之后,哪怕他对范蠡西施的爱情清楚得很,他也不会那么轻易地放过西施的美色。

  有人说,勾践是因为怕重蹈吴王夫差昏君的覆辙,觉得女色误国才把西施给杀了的,这纯属胡说八道。当时越国贡献了两名美女给吴王,也就是范蠡应该训练了两位美女去实行美人计,一个是西施,一个是郑旦。范蠡只和西施产生了爱情,可见他们是真情。而灭吴后,郑旦被勾践收为后宫,这正可以见出勾践的荒淫与好色。他杀西施根本不是什么女色误国,墨子“其美也”三个字透露出的是他的求色而不得。

  如果是这样,西施的伟大之处就突显出来了。我们可以这样推断,在历经身在吴国十年漫漫的风雨艰难之后,在历经心在范蠡矢志不渝的爱情考验之后,西施这样一个柔弱的女子,拒绝了勾践灭吴之后、小人得志之后的飞扬跋扈,这最终导致了“西施之沉”的结局。这也可以明确地看出这个弱小却美丽的女子,在这出戏的最后对戏中三个男人的明确的态度:

  第一,她是爱范蠡的。她为了他,不惜用身体和最美的青春年华做代价,却帮助他实现他的丰功伟业,去成就他的人生理想。因此,范蠡才会用心如死灰的后半生、用鸱夷子皮这样的怪名字来怀念他最美丽的爱人。他们的爱情虽然以悲剧而告终,但却有毫不含糊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第二,她对吴王夫差应该有着很复杂的情感。她来到他的身边就是为了毁灭他的,但夫差对她的钟爱,而且是十年如一日的钟爱,又怎么会让西施——这样一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全无感动呢?虽然夫差确实是个昏君。但当勾践打到吴国,夫差被逼要引剑自刎时,还在为西施的安危呼叫哀伤,这使西施大为动情,泪如雨下。在这泪雨里,西施对夫差这个男人,是不是也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怀呢?

  第三,她对越王勾践这个决定了情节结局的男三号应该是不屑的。虽然他是王,但西施一定看不起这个曾经靠大便逃生、靠女人复国的君王。西施死的早,他没有看到后来文种的被杀和范蠡的退隐自保。她如果看到,她会更加看不起这个男人。政治,或者说王权,会让一个男人失去男人本应有的善良、温暖乃至去拥有爱的情怀。

  现在,当我们再回首,穿越历史的迷雾,去看那位名叫西施的女子的时候,或许我们看到的形象不再模糊,或许我们不仅能看到她的美丽容颜,还能,看到她那颗美丽的心灵。


!admin 发布于  2023-4-2 09:14 

曹丕立嗣之争的故事

  在曹操二十五个子嗣之中,先后出现于曹操视野里的储嗣候选人有四位:曹昂、曹冲、曹丕、曹植。最能当得太子者人选至少有二位,正室刘夫人所生长子曹昂和环夫人所生曹冲。曹丕是曹操的次子,曹昂死后,曹操还曾打算传位其庶弟曹冲。曹冲是个神童,五六岁时智力已经“有若成人”。且天性仁厚爱人,常常为不慎犯了过失的设法解免,“赖以济宥者,前后数十”。为此,曹冲深得曹操的宠爱,但曹冲十三岁患病夭折。

  在他死后,曹操曾对曹丕说:“曹冲之死是我的不幸,但却是你的大幸。”曹丕后来也常对人说:“如若曹冲仍然健在,将没有我的太子之位。”曹冲死后,有实质意义竞争储嗣候选人的只有曹丕、曹植二人了。不久,曹丕同母弟曹植以风流文采而展露头角,深受曹操喜爱。于是就发生了曹丕、曹植兄弟间的立嗣之争。

  曹操长期在立嗣上狐疑不决,难免不影响下属。时间一长,下属间渐渐形成了拥护曹丕和拥护曹植的两个集团。拥护曹丕的有贾诩、崔琰、司马懿、陈群、桓阶、邢颐、吴质等人,拥护曹植的有丁仪、丁廙、杨修、孔桂、杨俊、贾逵、邯郸淳等人。他们各自结为党羽,设计谋、造舆论,尔虞我诈,互相倾轧。

  拥护曹植的杨修出身东汉名门“弘农杨氏”,是个智谋过人的奇士,又身为曹操的主簿,消息特别灵通,对曹植十分有利,在他出谋画策之下,曹植在这场争夺战中渐占优势,有几次机会能当上太子。曹植才能当非曹丕能比,丁仪称其奇才,丁廙则赞聪明智达,其殆庶几。至於博学渊识,文章绝伦。而曹植与邯郸淳讨论文章赋诔、当官政事、用武行兵等事,更让邯郸淳惊叹称之为天人,连曹操本人都曹植“儿中最可定大事”。而从曹植给曹睿的上疏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才能也颇为自信。因为曹植的才能,天平在向曹植倾斜,本传称“几为太子者数矣。”

  而曹植这个人也有毛病,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如邢颙传称“颙防闲以礼,无所屈挠,由是不合。”,本传称“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做事如此随性而不尊法度,傅玄称“魏武始好法术,而天下贵刑名”,曹植的所作所为,纵使才高八斗,又如何能为曹操所喜?自然而然,曹丕被立为太子。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运用各种计谋,在司马懿、吴质等大臣帮助下,在继承权的争夺中战胜了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曹丕胜出,曹植从此陷入苦闷,常借酒消愁。219年,曹仁被关羽围困,曹操让曹植带兵解救曹仁,曹植却喝得大醉不能受命,曹操从此不再重用他。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丕作为储君驻守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魏讽密谋攻邺,与之同谋的陈祎自首,曹丕率众平定变乱,诛杀魏讽。曹丕作魏太子时期,积极组织文学团体并参与鼓励文学创作,使得同类唱合诗赋作品由此而兴,成为建安文学发展独有之气象。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魏王,同年,受禅登基,建立了魏国。


!admin 发布于  2023-4-2 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