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生病了,也需要打吊针?

小时候有一篇课文《扁鹊见蔡桓公》,里面有这样一段话:“疾在腠(còu)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对于“文物医生”,也就是文物保护工作者而言,文物是具有历史生命的个体,而“文物医生”的责任就是竭尽所能地尽早发现文物的病因,并及时对症下药,避免出现“疾病深入骨髓”,无法挽救的结果。

文物生病了该怎么办?

在对文物开展保护修复工作之前,文物已经通过表象告诉“文物医生”哪里出现了问题。而“文物医生”针对“病症”开展一次详细、科学的“诊断”。这就常常需要借助各类科技辅助手段,比如显微镜、X光、红紫外照相等,给文物做一次全面“体检”,必要时还需要取“病灶”处样本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室分析,确定“疾病”类型。最后,文物哪里出现了“健康问题”以及这些“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就会反映在“体检报告”里面,这份“体检报告”将会成为“开药方”、“实施治疗”的必要科学依据,最后也会存入属于这件文物“病人”的“治疗档案”中。

 

对石像文物的专家会诊

对于文物来说,它的疾病被称之为“病害”。“文物医生”首先要对出现病害的文物本体进行会诊,了解清楚文物病害的位置、范围、严重程度、病害成因等,然后制定具体的保护修复方案,上报到有关部门,经专家进一步论证通过后,方可实施。每一步都要严格操作,确保文物安全。整个前期调查、会诊分析结果以及后期开展的保护修复工作都要形成一份文物保护修复档案,并妥善保存。

文物的病害以及如何“对症下药”


qwe 发布于  2021-12-30 17:10 

低温也能烫伤?这些"取暖神器",给孩子用一定要小心!

冷҉冷҉冷҉冷҉冷҉

……

这波冷空气

有种年底冲业绩的猛烈!

不少小伙伴这两天已经是

暖宝宝傍身,晚上电热毯护体
 

家长们也怕孩子受冻

除了把孩子里三层、外三层地裹起来

也用起了各种“取暖神器”

不过,“神器”们虽能带来温暖舒适

一旦使用不当

可能让娃“很受伤”

一起来看看,咋回事?

图片

“鸡贼”的低温烫伤,

了解一下

很多人可能疑惑,低温也会烫伤?低温烫伤可比普通烧烫伤“鸡贼”多了!

普通烧烫伤,通常是在高温气体、火焰、开水等接触下造成的创伤。这种创伤通常显而易见,也容易让人察觉和躲避。

而低温烫伤,有点类似“温水煮青蛙”,是指50℃左右的温度在人体局部作用时间过长,使热力慢慢渗透进皮下软组织而引起的烫伤。

发生初期,触及到的只是人体的表皮,如果及时撤离热原,损伤完全可控。

但如果对温度产生适应性,就很难及时察觉,从而导致热量渗透进入更深层的组织,造成烫伤加重。

看看下面这张图,50℃的温度持续接触5秒人就会感受到不舒服,随着时间延长,对皮肤的伤害程度加大。


qwe 发布于  2021-12-30 17:08 

野生动物频繁“进城”,亟需构建科学相处新模式

今年以来,东北虎闯村庄、亚洲象一路北上、野猪逛南京城、大鸨重返北京通州……野生动物“进城”有哪些新动向?两者如何共存?

今年堪称公众关注野生动物年。春天,进村东北虎“完达山一号”被重新放归自然,“东北虎谁都不怕,除了东北话”成了网络流行语。夏天,一路北上“逛吃逛喝”的亚洲象终于跨越元江,平安回归原来的栖息地,“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大象到哪了?”的网友们也终于松了一口气。秋天,闯入南京城的野猪掀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杀猪派”和“保猪派”的“口水战”此起彼伏。冬天,忠诚地重返北京通州区农田栖息地越冬的大鸨,有热情的志愿者在寒风中值班守候……

野生动物频频“出山”,进村入城,这既表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有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传递了生物链缺损的信号,反映出部分种群过饱和与保护区承载力不足问题。随着部分野生动物种群不断扩大,构建人与野生动物相处新模式,系统应对人与野生动物的冲突,显得愈发重要。

我们需要进一步扩大生态廊道和潜在分布区,以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自然性,满足野生动物种群发展需求,使它们尽量避开人口稠密区和经济活动频繁区。从长远来看,移民搬迁也是恢复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一个稳妥方式。如同退耕还林一样,为野生动物让出家园。例如,北京延庆就陆续对一些山区居民进行搬迁,已有3万多人迁出。

对野生动物造成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各地政府要依法依规予以补偿,还可以采取其他相关措施来解决野生动物致害的部分损失。比如:由当地政府按规定将符合条件人员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建立伤人致害救济补助渠道。地方政府可以开展致害综合保险,将野生动物致害纳入林业、农业政策保险范围。

为切实做好野生动物危害防控工作,科学处理好野生动物保护和群众切身利益二者关系,有关部门要坚持保护优先,统筹兼顾野生动物保护和人民群众利益,建立健全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加强预防控制、建立健全致害补偿制度、加强野生动物致害严重区域群众安全教育、强化工作保障等试点工作中经验的总结,完成成效评估,互相借鉴有效措施和好方法好做法,完善危害防控工作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格局.


qwe 发布于  2021-12-30 17:08 

为什么女性身高平均低于男性?

估计大家都发现了,无论是什么族群,抑或是国内还是国外,女性身高平均低于男性,虽然已经习惯了男女身高的差异,不过很多人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男女身高会有差异呢?这有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今天就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说这个问题!

01,和身高有关两个结论

1,腰臀比:腰臀比决定了直立行走哺乳动物的重心位置,腰臀比越小意味着重心越低,从而总体上影响女性身高(青春期后女性总体低于男性)

2,生殖选择:女性倾向于选择更高的男性,男性倾向于低的女性。这样会引起繁殖成功率的改变。

 

02,腰臀比

腰臀比(WHR)是腰围和臀围的比值,正常男性女性的腰臀比分别是:女性小于0.8,男性小于0.9(DGSP: S 1- Leitlinie Vorseuntersuchung im Sport. 2007)

也就是说女性腰臀比小于男性,换句话说,女性的臀部要大于男性(相对)。这主要是为了怀孕而引起的脂肪堆积以及骨盆增长导致的 (CL Ogden 2004)。

这个相信很多人都学过初中生物,青春期发育是男女体型变化最大的时候,主要表现为第二性征的改变

男性:表现为生须、喉结突出、骨骼粗大、声音低沉等;

女性:表现为乳腺发达、骨盆宽大、皮下脂肪丰富、嗓音尖细等。

从生物学角度,女性的第二性征主要是为了生殖做准备,乳腺发达便于哺乳,骨盆宽大和皮下脂肪增加便于生育。

下面是文献内容:为什么腰臀比会影响身高。 

由于腰臀比导致重心位置变化。同样身高的话,女性重心偏低。而为了适应性进化,身高将随之下降或被延缓(物理内容,类似于脚掌大小和身高体重的关系)


qwe 发布于  2021-12-30 17:07 

“植物人”的苏醒是奇迹吗?及时治疗很重要!

对大多数人来说,“植物人”是一个陌生又熟悉的群体,陌生之处在于对他们的状态缺乏了解,而熟悉之处则在于新闻或电视剧中有时会出现和他们相关的情节。那么真实生活中,“植物人”真的完全没有意识吗?他们会在“沉睡”多年后苏醒并恢复如初吗?

慢性意识障碍的三大病因

从医学上讲,“植物人”其实是患上了慢性意识障碍,指经过各种脑损伤以后,持续昏迷超过四周以上,期间不能与外界形成言语互动、双向交流、功能性交流的患者。

导致慢性意识障碍的主要原因分成三大类。一类是外伤,比如车祸、暴力,这类原因占比最高,大致在百分之五十到六十;第二类就是脑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还有一类为缺氧性脑病导致,比如进行心肺复苏后脑部缺氧。

“植物人”并非完全无意识

慢性意识障碍有不同的病情程度,需要根据患者的意识水平来进行诊断。

医学上将慢性意识障碍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植物状态,一类是微意识状态。植物状态下病人昏迷较深,几乎没有任何反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特别有效的解决方法;而微意识状态下,病人的眼睛可以自主睁开,并且如果在病人眼前来回晃动物体,病人的眼球可以跟随追踪。如果轻掐病人皮肤或进行一定刺激,病人的肢体也会有微弱反应。

哪种部位损伤会导致慢性意识障碍?

虽然目前对于“意识是什么”的回答还处于探索中,但医学层面认为,人体大脑中有一套专门的神经环路或神经网络负责主管意识,而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是维持意识最基本的神经机制。所以长期昏迷的病人都是因为这个系统遭受严重损伤,导致系统关闭或者活动能力下降,使得意识不能维持在正常水平。

如何诊断慢性意识障碍?

“植物人”的诊断相对比较困难,对医师专业性要求较高。因为慢性意识障碍本身的表现五花八门,而且“植物人”的意识是波动性的,这是很重要的特征,所以医师在诊断中需要根据经验来判断患者特别隐蔽的体征,进行全面系统的评定。

对于大众来说,有一些简易的方法可供大家判断,比如观察病人的眼睛能否能追踪眼前移动的物体,能否能达到微知状态。相对来说微知状态的病人恢复的可能性更大,目前大部分治疗目标也是针对此类人群。

慢性意识障碍可以治疗吗?

对于慢性意识障碍的治疗,首先要强调及时,但对于“及时”的定义因人而异。比如有的病人在早期还处在比较重的外伤状态,需要在ICU进行救治,那就需要等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意识上的治疗。在慢性意识障碍的治疗中有几个重要的时间点,分别是三个月、六个月和十二个月。三个月以内病人能够恢复的机会有50%,六个月时概率降到20%,六个月到十二个月时降到10%。

治疗有很多种选择,一般病人待病情稳定后可以做常规的康复治疗,包括床旁的肢体被动运动,家人的亲情呼唤等。近几年也出现了一些神经调控的方式,通过电刺激、磁刺激的方式,直接在患者头或颈部进行,以加速神经环路的活动。


qwe 发布于  2021-12-30 17:06 

有“熊猫眼”,一定是熬夜的锅吗?

★ 熬夜对黑眼圈有影响,但不是导致黑眼圈的唯一原因。

★ 应对黑眼圈,应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预防为主。

昨晚又是两三点才睡的,早上起来照镜子一看,居然起“熊猫眼”了,肯定都是熬夜惹得祸!

 
只要我够黑,就没人能看出我有黑眼圈。| 图虫创意

可调查研究告诉我们,黑眼圈其实并不完全是熬夜导致的。事实上,很多人的黑眼圈可能跟熬夜其实都没有太大关系。难道说,我们对于熬夜会起黑眼圈的经验是错的吗?

01

黑眼圈是什么?

跟熬夜到底有没有关系?

黑眼圈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眼周皮肤颜色较暗的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常见的美容问题,对人体生命健康的没有太大的影响。它并不一定是由疾病引起的,但是与我们的生活方式、炎症、眼周黄褐斑或色素沉着、化妆品、先天因素等都有一定的关系。

熬夜不是产生黑眼圈的直接原因,出现黑眼圈不能只赖熬夜。所以出现黑眼圈,最好是找医生面诊,判断黑眼圈的类型,才能分析追溯发生的原因,对因治疗,得到专业的治疗方案。所以说,熬夜是黑眼圈加重的因素,但不是导致黑眼圈出现的根本原因。


qwe 发布于  2021-12-30 17:05 

雇佣真菌做“杀手”,北美乔松成功“开荤”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小与大,刹那与永恒,有时并不矛盾。比如,在一粒土中,也藏着大千世界——植物、动物、微生物正在其中角力。

土壤的热闹世界

看起来,土壤的世界乏味可陈,但实际上,数以亿计的土壤生物在其中生机勃勃。

多数情况下,土壤动物位于土壤生物的顶层,比如土壤中的螨虫(mites)与弹尾虫(spingtail),它们以土壤中的真菌、碎屑为食。而植物则往往充当着被蚕食的角色,为土壤中其它生物提供营养。这么说来,植物似乎永远处于底层,没有反击的机会?

如果你这么想的话,就大错特错了。

植物的反击可能时刻在地下上演,而这场战役则由真菌打头阵。

土壤动物被反杀,真凶到底是谁?

土壤中的真菌和植物一样,日子并不好过——它们都在弹尾虫的菜单上。但在一次喂养实验中,研究土壤中取食网络的科学家发现,用一种真菌喂养弹尾虫时,一向以真菌为食的弹尾虫不仅没吃上饭,甚至惨遭反杀,几乎全军覆没。可是,当用其它真菌喂养时,弹尾虫却几乎都活得很好,顺利生长繁殖。

在饲养弹尾虫的土壤中加入不同真菌后,弹尾虫的存活情况:红色部分表示弹尾虫,蓝色部分表示双色蜡蘑


qwe 发布于  2021-12-30 17:03 

数学之美丨虽然很陌生,但它可能是你最好的朋友

高斯说:数学,科学的皇后。

老师说: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学生说:数学是火,点亮物理的灯; 物理是灯,照亮化学的路; 化学是路,通向生物的坑……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数学让人“又爱又恨”,那么,数学家眼中的数学世界又是怎样的?

在“数学之美”系列的4篇文章中,让我们跟随一位数学工作者的目光,回望两千年的数学史,追忆时间长河里的数学家,一起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数字时代城市居民的生活,了解数学家辽阔深邃的思想,欣赏数学世界的美与艺术,感怀数学优雅动人的传承。

数学是什么?数学有什么用?

相信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模糊的答案。数学,可能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最陌生的朋友。

在公众眼中,数学也许仅仅意味着数字的加减乘除,天气的冷暖变迁,乃至股市的跌宕起伏。而且我们不得不承认,生活中大多数场景用到的数学知识仅仅只需要小学的教育水平。

延绵两千多年的数学文明,尽管数学已经深邃得令人敬畏,却依然没有在现实世界中找准它的生态位,难以展示它数千年来的精彩,也就很难让世人感知它独有的魅力。

和两千多年以前相比,虽然数学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它似乎仍然隐藏在世界的角落里,让人们无从知晓,更无法理解。科技盛宴上的主角,常常是诞生于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等学科的突破性成果。这背后的推崇与荣誉,似乎总和数学无缘。

那么,是什么让数学源远流长的美被忽略?又是什么让数学广博深邃的魂被深藏?

数学,是怎么变成今天这样的?

如果我们回顾数学漫长的发展史,会发现对数学的热忱和研究,大多时候代表了部分贵族的精神追求,数学的蓬勃发展则依赖于贵族之间的志趣交流。

对发现者而言,发明新的数学成果,更多的乐趣是享受到某种精神层面的喜悦。在物质条件极其匮乏的年代,人们更关心的是生存条件和精神信仰。数学的特立独行天然地在普罗大众与精英之间形成了一道鸿沟。

自古希腊始,在两千多年的时光岁月里,数学的长河逐渐流淌出逾百条支流。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数学的理论和应用真正有了广袤的空间。建立在计算机和信息科技阵地上的数学分支,终于融入现代文明的基因。时至今日,数学内部的分工越发精细。但大体而言,现代数学体系分化出四个演进的主题,分别在理论、应用、审美和传承上演绎着自己的传奇。


qwe 发布于  2021-12-30 17:02 

请再一次记住她的名字 — 屠呦呦 91岁生日快乐!

她发现了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死亡率的青蒿素,也曾为了测试青蒿素的安全性以身试药。今天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91岁生日, 祝福屠呦呦生日快乐!

人物小传

屠呦呦:1930年12月生,浙江省宁波市人,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50多年来,她带领团队攻坚克难,让青蒿举世闻名;2015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7年,荣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9年,荣获“共和国勋章”。

“我学了医,不仅可以远离病痛,还能救治更多人”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的名字,注定她与青蒿一生结缘。

1930年12月,屠呦呦出生于浙江宁波。“女诗经,男楚辞”是中国人古已有之的取名习惯,屠呦呦父亲从《诗经·小雅》中撷取“呦呦”二字。父亲又对了一句“蒿草青青,报之春晖”。他未曾料到,这株“小草”,改变了她的命运。

屠呦呦的求学之路曾被一次疾病中断。16岁时,她不幸染上肺结核,经过两年多的治疗调理才康复。这次经历,让她对医药学产生了兴趣。“我学了医,不仅可以远离病痛,还能救治更多人,何乐而不为呢?”从此,屠呦呦决定向医而行……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选择了冷门专业——生药学。多年以后,屠呦呦说,这是她最明智的选择。

1955年大学毕业后,屠呦呦被分配至原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参加工作4年后,屠呦呦成为原卫生部组织的“中医研究院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第三期”学员,系统学习中医药知识,发现青蒿素的灵感也由此孕育。

培训之余,她常到药材公司去,向老药工学习中药鉴别和炮制技术。药材真伪、质量鉴别、炮制方法等,她都认真学、跟着做。这些平日的积累,为她日后从事抗疟项目打下了扎实基础。

“我是组长,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

1972年7月,北京东直门医院住进了一批特殊的“病人”,包括屠呦呦在内的科研人员,要当“小白鼠”试药。屠呦呦毫不犹豫地说,“我是组长,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这段故事,还要从“523”项目说起。

1969年1月,39岁的屠呦呦突然接到紧急任务:以课题组组长的身份,与全国60家科研单位、500余名科研人员一起,研发抗疟新药。项目就以1967年5月23日开会日期命名,遂为“523”项目。

最初阶段,研究院安排屠呦呦一个人工作。她仅用了3个月时间,就收集整理了2000多个方药,并以此为基础编撰了包含640种药物的《疟疾单秘验方集》,送交“523”办公室。经过两年时间,她的团队逐渐壮大, 历经数百次失败, 屠呦呦的目光锁定中药青蒿:她们发现青蒿对小鼠疟疾的抑制率曾达到68%, 但效果不稳定……

说起研究的艰辛,屠呦呦老伴李廷钊记忆犹新:为了寻找效果不稳定的原因,屠呦呦再次重温古代医书。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几句话引起她注意:“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其一是青蒿有品种问题。中药有很多品种,青蒿到底是蒿属中的哪一种?其二,青蒿的药用部分,《肘后备急方》提到的绞汁到底绞的是哪部分?其三,青蒿采收季节对药效有什么影响?其四,最有效的提取方法是什么?”屠呦呦说。

屠呦呦反复考虑这些问题,最终选取了低沸点的乙醚提取。经历多次失败后,终于在1971年10月4日,编号191号的乙醚中性提取样品,对鼠疟和猴疟的抑制率都达到了100%。

尽管有了乙醚中性提取物,但在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中,却发现疑似的副作用。只有确证安全后才能用于临床。疟疾有季节性,一旦错过当年的临床观察期,就要再等一年。于是,屠呦呦向领导提交了志愿试药报告,也带动同事参与。


qwe 发布于  2021-12-30 17:01 

长三乙火箭发射成功!2021中国航天完美收官

2021年12月30日0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三乙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据悉,此次任务是中国航天的年度收官之战,这也是长三甲系列火箭今年第12次发射,12战12捷!

12月30日00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 郑仲利 摄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十一室总体副主任设计师张涛介绍,执行本次任务的长三乙火箭主要有4项技术状态变化,均为可靠性增长及产品化项目,主要包括:优化一级伺服机构泵主轴结构,提高其抗疲劳强度和寿命;优化三级伺服机构阻尼器,提高产品工作稳定性;技术区地面供气设备采用智能减压阀,调压充气更加智能化;箭上口盖首次采用整体挤压成型工艺,后续该工艺可用于火箭壳段生产,替代当前的“蒙皮+桁条”铆接工艺,大幅提升生产效率。

2021年,长三甲系列火箭持续保持高密度发射状态。在疫情和任务的双重考验下,型号队伍顶住压力,持续优化设计,提高火箭的可靠性和适应性,同时优化发射场流程,采取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措施,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彰显了“金牌火箭”的实力。

“60+”“16”“300”“83”“48”,数字背后是长征火箭2021年书写的传奇。


qwe 发布于  2021-12-30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