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补充优质蛋白质?

怎么补充优质蛋白质?
1、可以补充纽崔莱的蛋白质粉,成分天然,含人体必须的9大必须氨基酸,且搭配比例与人体的最接近,而且具有低热量低胆固醇的好处。

2、吃鱼类的食物,鱼类食物是肉类食物中含蛋白质最多的。

3、吃鸡蛋,每天一个鸡蛋。

4、吃虾类食物,选择清蒸最合适,可以减少热量的摄入。

5、鸡肉,鸡肉最低脂肪的就是鸡胸肉,多吃鸡胸肉也可以多补充优质蛋白质。

6、多喝牛奶,牛奶的蛋白质也是很高的,不过胖点的人要选择脱脂牛奶。


!admin 发布于  2022-4-20 09:54 

酗酒会影响听力吗?

酗酒会影响听力吗?
喝酒时听力敏锐度有所下降。酒精对倾听谈话所需的低频听力影响最大。摄入的酒精越多,他们听力退化得越严重。听力受损情况在年龄相对较大和曾经有过酗酒史的人身上更为明显。

长期大量饮酒和听力有直接的关系。急性酒精中毒可使人发生暂时性耳聋,出现耳鸣,眩晕等症状,造成听力下降。另外,过量饮酒会使人血压升高、小血管痉挛,甚至是发生栓塞或血管破裂,这样必然会影响内耳的血供,致使内耳功能受到破坏,从而导致人的听力下降。


!admin 发布于  2022-4-20 09:54 

水垢是什么物质?白醋为什么可去除水垢?原理是什么?

水垢是什么物质?白醋为什么可去除水垢?原理是什么?
水垢俗称“水锈、水碱”,是指硬水煮沸后所含矿质附着在容器(如锅、壶等)内逐渐形成的白色块状或粉末状的物质,主要成分有碳酸钙、氢氧化镁、碳酸镁、硫酸钙、硫酸镁、氯化钙、氯化镁等。

白醋里面的醋酸会与其发生反应,产生溶于水的物质矿物质和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去除水垢。


!admin 发布于  2022-4-20 09:54 

杂交水稻是什么?杂交水稻是什么原理?

杂交水稻是什么?杂交水稻是什么原理?
杂交水稻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就是杂交水稻。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发和推广杂交水稻的国家。

杂交水稻的原理是选用两个有差异的水稻品种,让它们进行杂交,互补优良的性状,来产生品种优良的水稻。通过杂交的水稻,一般可以提高抗病性和抗倒伏性,并且可以增加产量。


!admin 发布于  2022-4-20 09:53 

赵本山108个徒弟排名,赵本山十大弟子排名

赵本山108个徒弟排名,赵本山十大弟子排名
赵本山徒弟排名名单
李正春(已故):2007年因病去世,吉林省梨树县人,赵本山先生01号弟子。在电视剧《刘老根ⅠⅡ》中扮演“冯乡长”,在电视剧《乡村爱情Ⅰ》中扮演“李福”。

璐遥:本名陆岚秋,1966年4月10日出生辽宁省沈阳市人,赵本山先生02号弟子。在电视剧《乡村名流》中扮演“秦木匠”。

张小飞:本名张玉富,1972年9月8日出生,辽宁省鞍山市人,赵本山先生03号弟子,辽宁民间艺术团副团长,辽宁省曲艺家协会理事,在首届“赵本山杯二人转大赛”中获最高奖“本山杯”,在电视剧《刘老根ⅠⅡ》中扮演“二柱子”。

唐鉴军:1968年12月1日出生,吉林省舒兰市人,赵本山先生04号弟子。辽宁民间艺术团团长,辽宁省曲艺家协会理事,在首届“赵本山杯二人转大赛”中获金奖,《乡村爱情故事》中扮演“谢广坤”。

王小宝:本名王宝才,1964年10月11日出生,辽宁省黑山县人,赵本山先生05号弟子。在首届“赵本山杯二人转大赛”中获金奖,在电视剧《刘老根ⅠⅡ》中扮演“大奎”,《乡村爱情ⅠⅡ》、《乡村爱情故事》中扮演村主任“长贵”。

第一批(6人):李正春、路遥、张小飞、唐鉴军、王小宝、王小利

第二批(8人):蔡维利、蔡小楼、王永会、张小光、波比·肯、闫光明、王小虎、王金龙。

第三批(9人):高明娥(女)、孙立荣(女)、贾小七、老臭、姜海军、程野、燕飞、杨冰、苏小龙。

第四批(2人):刘小光、小沈阳。

第五批(9人):张小伟、孙小飞、张凯、历小峰、程红、董三毛、宋小宝、田娃、红孩、小鹏飞。

第六批(9人):汤朝、潘大永、宋小峰、周云鹏、刘传龙、王龙、杨明、文松、二黑

第七批(8人):贺晓刚、李小明、六岁红、小飞龙、于洋、陈美心、潘红军

第八批(2人):张议天、董成鹏

第九批(12人):王小福、曹兴、张林、小超越、小王刚、小沈龙、宋冠澎 、贺树峰、吴云飞、孟令宇、金鸿明、黄宝吉

赵本山的十大弟子都是谁

赵本山十大弟子: 一]李正春 李正春是赵本山最大的弟子、十个弟子中李正春与赵本山的渊源最深,相处的时间最长,所受的恩惠也就最多。

妻子李淑杰。

2007年1月29日去世,年仅45岁。

《刘老根1》 扮演 冯乡长 《刘老根2》 扮演 冯乡长 《乡村爱情》 扮演 李福

 [二]王小宝 出身豪门的母亲嫁给比自己大十六岁、在猪群里长大的农会主席五十上有了老儿子王小宝原名(王宝财),王小宝以上电视台。

父亲去世,二上电视台母亲去与孙丽荣搭档十年,风言风语中我行我素,《刘老根》中扮演留大奎,八寸彩照让人在坟上烧了 王小宝在赵本山众弟子中排行老二 、1964年出生于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八道壕乡望北楼村。

[三]唐鉴军 唐鉴军1968年生于吉林省吉林舒兰市二道河乡明德村。

15岁时进县文化馆二人转培训班学习二人转,唐鉴军在赵本山众弟子中排行老三。

本山传媒集团辽宁民间艺术团副团长。

[四]张小飞 二柱子张小飞 1972年出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一个叫矿物局的地方,父亲张万昌,母亲懂春艳都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二人转演员。

张小飞在哥兄弟中排行老二,与大哥张小光(电视剧《马大帅》中扮演牛二者)大弟张小野,小弟张小龙—从小起就和父母学起二人转,号称张家四虎。

张小飞在赵本山众弟子中排行老四。

[五]王小利 王小利(宋秃子饰演者) 王小利出生二人转世家,父亲叫王明山,母亲叫黄小秋家原在黑龙江省嫩江县农村。

王小利在赵本山众弟子中排行老五。

[六]波比-肯 波比肯艺名:赵博英文名:brabykon 生日:11月25日 星座:射手座 身高:174CM 出生地:乌克兰菜奥夫 波比肯在赵本山众弟子中排行老六

[七]闫光明: 闫

光明1972年生于吉林省一通县一个二人转世家,姥爷是王锐恒是二人转老艺术家李青山的关门弟子。

闫光明在赵本山众弟子中排行老七。

闫光明 赵海燕夫妻搭档 [乡村爱情]分别饰演刘一水和永强妈

[八]蔡维利 蔡维利1966年出生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父亲的矿,蔡威利在赵本山众弟子中排行老八。

[乡村爱情]饰演王老七 

[九]王小虎 ‘李大国’王小虎 本名王虎,1974年生于辽阳小屯镇中旭村父亲是村里会计,家中几代都是本本份份的庄稼人。

王小虎在赵本山众弟子中排行老九。

老婆张可。

[十]王金龙 王金龙1987年出生于吉林省咏吉县大口勤镇。

一家都是二人转演员。

王金龙在赵本山众弟子中排行老十。


!admin 发布于  2022-4-20 09:51 

青团社的线上兼职是真的吗? 青团社兼职靠不靠谱

青团社的线上兼职是真的吗? 青团社兼职靠不靠谱
兼职app-青团社有大坑

商家发布的小任务,完全是商家自己审核,那么无良商家就可以不管正确与否随便决定通不通过任务,不通过就不用给钱,但用户已经帮他完成任务,而且用户只能提交两次,两次过后只能找客服投诉,商家完全可以不再理客服,卸了app,客服的做法就是一如既往:用户找客服,客服找商家,商家不理,客服继续忽悠用户,一直下去直到用户自己放弃!!因为我就遇过!!


!admin 发布于  2022-4-20 09:49 

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大全!99%的人都需要(试卷常考题型)

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大全!99%的人都需要(试卷常考题型)
一、厨房中的物理知识

  1. 电学方面

① 电饭煲煮饭、电炒锅烧菜、电水壶烧水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② 排气扇(抽油烟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③ 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④ 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⑤ 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⑥ 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1. 力学方面

① 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② 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③ 菜刀的刀刃抹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④ 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⑤ 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

  1. 热学方面

(1)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

① 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② 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饪过程中不烫手。

③ 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

④ 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

⑤ 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

⑥ 炒菜主要是利用热传导方式传热,煮饭、烧水等主要是利用对流方式传热的。

⑦ 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盖紧瓶塞时,常会看到瓶塞马上跳一下。这是因为随着开水倒出,进入一些冷空气,瓶塞塞紧后,进入的冷空气受热很快膨胀,压强增大,从而推开瓶塞。

⑧ 冬季刚出锅的热汤,看到汤面没有热气,好像汤不烫,但喝起来却很烫,是因为汤面上有一层油阻碍了汤内热量散失(水分蒸发)。

⑨ 冬天或气温很低时,往玻璃杯中倒入沸水,应当先用少量的沸水预热一下杯子,以防止玻璃杯内外温差过大,内壁热膨胀受到外壁阻碍产生力,致使杯破裂。

⑩ 煮熟后滚烫的鸡蛋放入冷水中浸一会儿,容易剥壳。因为滚烫的鸡蛋壳与蛋白遇冷会收缩,但它们收缩的程度不一样,从而使两者脱离。

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量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2)与物体状态变化有关的现象

① 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再装入钢罐中的;使用时,通过减压阀,液化气的压强降低,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灶中燃烧。

② 用焊锡的铁壶烧水,壶烧不坏,若不装水,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就烧坏了。这是因为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是100℃,锡的熔点是232℃,装水烧时,只要水不干,壶的温度不会明显超过100℃,达不到锡的熔点,更达不到铁的熔点,故壶烧不坏。若不装水在火上烧,不一会儿壶的温度就会达到锡的熔点,焊锡熔化,壶就烧坏了。

③ 烧水或煮食物时,喷出的水蒸气比热水、热汤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变成同温度的热水、热汤时要放出大量的热量(液化热)。

④ 用砂锅煮食物,食物煮好后,让砂锅离开火炉,食物将在锅内继续沸腾一会儿。这是因为砂锅离开火炉时,砂锅底的温度高于100℃,而锅内食物为100℃,离开火炉后,锅内食物能从锅底吸收热量,继续沸腾,直到锅底的温度降为100℃为止。

⑤ 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些。主要是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沸点,即提高了煮食物的温度。

⑥ 夏天自来水管壁大量“出汗”,常是下雨的征兆。自来水管“出汗”并不是管内的水渗漏,而是自来水管大都埋在地下,水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水管,就会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附在外壁上。如果管壁大量“出汗”,说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较高,湿度较大,这正是下雨的前兆。

⑦ 煮食物并不是火越旺越快。因为水沸腾后温度不变,即使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温,结果只能加快水的汽化,使锅内水蒸发变干,浪费燃料。正确方法是用大火把锅内水烧开后,用小火保持水沸腾就行了。

⑧ 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在离壶嘴一定距离才能看见“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看不见“白气”。这是因为紧靠壶嘴的地方温度高,壶嘴出来的水蒸气不能液化,而距壶嘴一定距离的地方温度低;壶嘴出来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滴,即“白气”。

⑨ 油炸食物时,溅入水滴会听到“叭、叭”的响声,并溅出油来。这是因为水的沸点比油低,水的密度比油大,溅到油中的水滴沉到油底迅速升温沸腾,产生的气泡上升到油面破裂而发出响声。

⑩ 当锅烧得温度较高时,洒点水在锅内,就发出“吱、吱”的声音,并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水先迅速汽化后又液化,并发出“吱、吱”的响声。当汤煮沸要溢出锅时,迅速向锅内加冷水或扬(舀)起汤,可使汤的温度降至沸点以下。加冷水,冷水温度低于沸腾的汤的温度,混合后,冷水吸热,汤放热。把汤扬起的过程中,由于空气比汤温度低,汤放出热,温度降低,倒入锅内后,它又从沸汤中吸热,使锅中汤温度降低。

(3)与热学中的分子热运动有关的现象

① 腌菜往往要半月才会变咸,而炒菜时加盐几分钟就变咸了,这是因为温度越高,盐的离子运动越快的缘故。

② 长期堆煤的墙角处,若用小刀从墙上刮去一薄层,可看见里面呈黑色,这是因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在长期堆煤的墙角处,由于煤分子扩散到墙内,所以刮去一层,仍可看到里面呈黑色。

除此之外,我们在厨房里,若留心看一下其中的炉灶、器皿以及做饭、炒菜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定会发现很多处要用到物理知识。

  1. 热凉粥或冷饭时,锅内发出”扑嘟、扑嘟”的声音,并不断冒出气泡来,但一尝,粥或饭并不热,这是为什么?

把凉粥或饭烧热与烧开水是不一样的。虽然水是热的不良身体,对热的传导速度很慢,但水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当锅底的水受热时,它就要膨胀,密度减小就上浮,周围的凉水就流过来填补,通过这种对流,就把锅底的热不断地传递到水的各部分而使水变热。而凉粥或饭,既流动性差又不易传导热。所以,当锅底的粥或饭吸热后,温度就很快上升,但却不能很快地向上或四周流动,大量的热就集中在锅底而将锅底的粥烧焦。因热很难传到粥的上面,所以上面的粥依然是凉的。加热凉粥或饭时,要在锅里多加一些水,使粥变稀,增强它的流动性。此外,还要勤搅拌,强制进行对流,这样可将粥进行均匀加热。

  1. 炒肉中的“见面熟”。逢年过节,人们总要炒上几个肉菜,那么怎样爆炒肉片呢?

若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去爆炒,则瘦肉纤维中所含的水分就要急剧蒸发,致使肉片变得干硬,甚至于会将肉炒焦炒糊,大大失去鲜味。为把肉片爆炒得好吃,师傅们往往预先将肉片拌入适量的淀粉,则肉片放到热油锅里后,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中的水分蒸发,而肉片里的水分难以蒸发,仍保持了原来肉的鲜嫩,还减少了营养的损失,肉又熟得快即“见面熟”。用这种方法炒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

  1. 冻肉解冻用什么方法最好?从冰箱里取出冻肉、冻鸡,如何将其解冻呢?

用接近0℃的冷水最好。因为冻肉温度是在0℃以下,若放在热水里解冻,冻肉从热水中吸收热量,其外层迅速解冻而使温度很快升到0℃以上,使得肉层之间便有了空隙,传递热的本领也就下降,使内部的冻肉不易再吸热解冻而形成硬核。若将冻肉放在冷水中,则因冻肉、冻鸡吸热而使冷水温度很快降到0℃且部分水还会结冰。因1克水结成冰可放出80卡热量(而1克水降低1℃只放出1卡热量),放出的如此之多的热量被冻肉吸收后,使肉外层的温度较快升高,而内层又容易吸收热量,这样,整块肉的温度也就较快升到0℃。如此反复几次,冻肉就可解冻。从营养角度分析,这种均匀缓慢升温的方法也是科学的

二、汽车上的物理知识

  1. 力学方面

① 汽车的底盘质量都较大,这样可以降低汽车的重心,增加汽车行驶时的稳度。

② 汽车的车身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

③ 汽车前进的动力——地面对主动轮的摩擦力(主动轮与从动轮与地面的摩擦力的方向相反)。

④ 汽车在平直路面匀速前进时——牵引力与阻力互相平衡,汽车所受重力与地面的支持力平衡。

⑤ 汽车拐弯时:

a. 司机要打方向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 乘客会向拐弯的反方向倾倒——由于乘客具有惯性。

⑥ 汽车急刹车(减速)时,

a. 司机踩刹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 乘客会向车行方向倾倒――惯性;

c. 司机用较小的力就能刹住车――杠杆原理;

d. 用力踩刹车——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e. 急刹车时,车轮与地面的摩擦由滚动摩擦变成滑动摩擦。

⑦ 不同用途的汽车的车轮还存在大小和个数的差异——这与汽车对路面的压强大小相关。

⑧ 汽车的座椅都设计得既宽且大,这样就减小了对坐车人的压强,使人乘坐舒服。

⑨ 汽车快速行驶时,车的尾部会形成一个低气压区,这是我们常常能在运动的汽车尾部看到卷扬的尘土形成原因。

⑩ 交通管理部门要求:

a. 小汽车的司机和前排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样可以防止惯性的危害;

b. 严禁车辆超载——不仅仅减小车辆对路面的破坏,还有减小摩擦、惯性等;

c. 严禁车辆超速——防止急刹车时,因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过长而造成车祸。

简单机械的应用:

a. 方向盘、车轮、开窗摇柄等都是轮轴;

b. 调速杆,自动开关门装置是杠杆。。

汽车爬坡时要调为低速:由P=Fv,功率一定时,降低速度,可增大牵引力。

  1. 声学方面

① 汽车喇叭发声要响,发动机的声音要尽量消除(发动机上装配消音器)——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② 为减轻车辆行驶时的噪声对道旁居民的影响,在道旁设置屏障或植树——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 热学方面

① 汽车发动机常用柴油机或汽油机——它们是内燃机——利用内能来做功。

② 发动机外装有水箱,用循环流动的水帮助发动机散热——水的比热容大。

③ 冬天,为防冻坏水箱,入夜时要排尽水箱中的水——防止热胀冷缩的危害。

④ 小汽车的后窗玻璃板中嵌有一道道的电热丝——它可以防止车内形成的雾气附着于玻璃上并凝结。

⑤ 刚坐进汽车或有汽车从你身旁驶过时,会闻到浓浓的汽油味——扩散现象。

⑥ 空调车车窗玻璃设计成双层的——防止传热。

⑦ 环保汽车使用气体燃料,可减小对大气的污染。

  1. 电学方面

① 汽车的发动机常用低压电动机起动:电动机是根据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② 汽车电动机(汽车电机)常用车载电瓶(蓄电池)供电,汽车运行过程中可以利用的车轮带动车载发电机发电,给蓄电池充电。给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此时蓄电池是用电器;用蓄电池给电动机供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此时蓄电池才是电源。

③ 车载蓄电池还被用来为汽车上配装的空调、电扇、收录机、CD机及各种用途的电灯供电,方便地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声能、光能等等。

④ 油罐车的尾部通常要挂一条铁链直达路面,这样做有利于使运输过程中因颠簸而产生的电荷迅速传到大地上,避免因静电放电而带来灾难。

⑤ 车灯发光:电能――光能。

  1. 光学方面

① 汽车旁的观后镜,交叉路口的观察镜用的都是凸面镜,可以开阔视野。

② 汽车在夜间行驶时,车内一般不开灯,这样可防止车内乘客在司机前的挡风玻璃上成像,干扰司机正确判断。

③ 汽车前的挡风玻璃通常都不直立(底盘高大的车除外),这是因为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车内物体易通过它成像于司机面前,影响司机的判断。

④ 汽车尾灯灯罩:角反射器可将射来的光线反回,保证后面车辆安全。

⑤ 汽车头灯:凹面镜反射原理,近距光灯丝在焦点附近,远距光灯丝在焦点上。

三、自行车上的物理知识

  1. 自行车上的摩擦知识

① 自行车外胎为什么要有凸凹不平的花纹

摩擦力的大小跟两个因素有关: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自行车外胎有凸凹不平的花纹,这是通过增大自行车与地面间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自行车打滑。

② 自行车为什么能前进?

当我们骑在自行车上时,由于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有压力,轮胎和地面之间不光滑,因此自行车与路面之间有摩擦,不过,要问自行车为何能前进?这还是依靠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的,这个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前的。那前轮的摩擦力是干什么的?阻碍车的运动!其方向与自行车前进方向相反。正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自行车作匀速运动。不过,当人们在地上推自行车前进时,前轮和后轮的摩擦力方向都向后。

③ 刹车以后,自行车为何能停止?

刹车时,刹皮与车圈间的摩擦力,会阻碍后轮的转动。手的压力越大,刹皮对车圈的压力就越大,产生的摩擦力也就越大,后轮就转动的越慢。如果完全刹死,这时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就变为滑动摩擦力(原来为滚动摩擦,方向向前),方向向后,阻碍了自行车的运动,因此就停下来了。

④ 自行车哪些地方安有钢珠?为什么安钢珠?

在自行车的前轴、中轴、后轴、车把转动处,脚蹬转动处等地方,都安有钢珠。

人们骑自行车总是希望轻松、灵活、省力。而用滚动代替滑动就可以大大减小摩擦力,因此要在自行车转动的地方安装钢珠,我们可以经常加润滑油,使接触面彼此离开,这样就可以使摩擦力变得更小。

  1. 自行车上的杠杆、轮轴知识

① 自行车上的杠杆

a. 控制前轮转向的杠杆:自行车的车把,是省力杠杆,人们用很小的力就能转动自行车前轮,来控制自行车的运动方向和自行车的平衡。

b. 控制刹车闸的杠杆:车把上的闸把是省力杠杆,人们用很小的力就能使车闸以较大的压力压到车轮的钢圈上。

② 自行车上的轮轴

a. 脚蹬和花盘齿轮:组成省力轮轴(脚蹬半径大于花盘齿轮半径)。

b. 自行车手把与前叉轴:组成省力轮轴(手把转动的半径大于前叉轴的半径)。

c. 后轴上的齿轮和后轮:组成费力轮轴(齿轮半径小于后轮半径)。

  1. 自行车上的气压知识

① 自行车内胎充气:早期的各种轮子都是木轮、铁轮,颠簸不已。现代自行车使用充气内胎主要是使胎内的压强增大,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同时可以减小自行车前进的阻力。

② 气门芯的作用:充气内胎上的气门芯,起着单向阀门的作用,只让气体进入,不让气体外漏,方便进气,保证充气内胎的密封。

  1. 自行车上的光学知识

自行车上的红色尾灯,不能自行发光,但是到了晚上却可以提醒司机注意,因为自行车的尾灯是由很多蜂窝状的“小室”构成的,而每一个“小室”是由三个约成90度的反射面组成的。这样在晚上时,当后面汽车的灯光射到自行车尾灯上,就会产生反射光,由于红色醒目,就可以引起司机的注意。

四、民谚俗语中的物理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一些民谚、俗语,这些民谚、俗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我们平时如果注意分析、了解一些民谚、俗语,就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深化知识,活化知识,这对培养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帮助的。下面列举几例:

  1. 小小称砣压千斤——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分之一,则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倍。如果称砣的力臂很大,那么"一两拨千斤"是完全可能的。

  2. 破镜不能重圆——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时(大于几百埃),分子间的引力很小,几乎为零,所以破镜很难重圆。

  3. 摘不着的是镜中月,捞不着的是水中花——平面镜成的像为虚像。

  4. 人心齐,泰山移——如果各个分力的方向一致,则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分力的大小之和。

  5. 麻绳提豆腐,提不起来——在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小,则压强就大。

  6. 真金不怕火炼,真理不怕争辩——从金的熔点来看,虽不是最高的,但也有1068℃,而一般火焰的温度为800℃左右,由于火焰的温度小于金的熔点,所以金不能熔化。

  7.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大风来临时,高空中气温迅速下降,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相当于许多三棱镜,月光通过这些"三棱镜"发生色散,形成彩色的月晕,故有 "月晕而风"之说。础润即地面反潮,大雨来临之前,空气湿度较大,地面温度较低,靠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凝聚为小水珠,另外,地面含有的盐分容易吸附潮湿的水汽,故地面反潮预示大雨将至。

  8.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人在崇山峻岭中长啸一声,声音通过多次反射,可以形成洪亮的回音,经久不息,似乎山在狂呼,谷在回音。

  9. 但闻其声,不见其人——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当障碍物的尺寸小于波长时,可以发生明显的衍射。一般围墙的高度为几米,声波的波长比围墙的高度要大,所以,它能绕地高墙,使墙外的人听到;而光波的波长较短,远小于高墙尺寸,所以人身上发出的光线不能衍射到墙外,墙外的人就无法看到墙内人。

  10. 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水沸腾之前,由于对流,水内气泡一边上升,一边上下振动,大部分气泡在水内压力下破裂,其破裂声和振动声又与容器产生共鸣,所以声音很大。水沸腾后,上下等温,气泡体积增大,在浮力作用下一直升到水面才破裂开来,因而响声比较小。

  11.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相等,物像对称,因此猪八戒看到的像和自已"一模一样",仍然是个猪像,自然就"里外不是人了"。

  12. 水火不相容——物质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由于水的比热大,水与火接触可大量吸 收热量,致使着火物温度降低;同时汽化后的水蒸气包围在燃烧的物体外面,使得物体不可能和空气接触,而没有了空气,燃烧就不能进行。

  13.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中航行,时间的流逝会比地球上慢得多,在这个"洞中"生活几天,则地球上已渡过了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几千年。

  14. 千里眼,顺风耳——人们利用电磁波传送声音和图像信号,使古代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变为现实。并且人类的视野已远远超过了"千里"。

  15. 坐地日行八万里——由于地球的半径为6370千米,地球每转一圈,其表面上的物体"走"的路程约为40003.6千米,约8万里。这是毛泽东吟出的诗词,它还科学的揭示了运动和静止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总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16. 釜底抽薪——液体沸腾有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如果"抽薪"以后,便能制止液体沸腾。

  17. 墙内开花墙外香——由于分了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墙内的花香就会扩散到墙外。

  18. 坐井观天,所见甚少——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由几何作图知识可知,青蛙的视野将很小。

  19. 如坐针毡——由压强公式可知,当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越小,则压强越大。人坐在这样的毡子上就会感觉极不舒服。

  20. 瑞雪兆丰年——下到地上的雪有许多松散的空隙,里面充满着不流动的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当它覆盖在农作物上时,可以很好的防止热传导和空气对流,因此能起到保温作用。

  21. 霜前冷,雪后寒——在深秋的夜晚,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骤然变冷(温度低于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上形成霜,所以有"霜前冷"的感觉。雪熔化时要需吸收热量,使空气的温度降低,所以我们有"雪后寒"的感觉。

  22. 一滴水可见太阳,一件事可见精神——一滴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透过一滴水可以有太阳的像,小中见大。

  23. 大船漏水——有进无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船破后,船外的水被压进船内,直到船内外水面相平,此刻船内的水也不会向外流。

  24. 纸里包不住火——纸达到燃点就会燃烧。

  25. 有麝自然香,何须迎风扬——气体的扩散现象。

  26. 玉不琢不成器——玉石没有研磨之前,其表面凸凹不平,光线发生漫反射,玉石研磨以后,其表面平滑,光线发生镜面反射。

  27. 扇子有凉风,宜夏不宜冬——夏天扇扇子时,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使人体表面的汗液蒸发加快,由于蒸发吸热,所以人感到凉快。

  28.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往低处流是自然界中的一条客观规律,原因是水受重力影响由高处流向低处

  29. 水缸出汗,不用挑担——水缸中的水由于蒸发,水面以下部分温度比空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外表面就产生了液化现象,水珠附在水缸外面.晴天时由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少,虽然也会在水缸外表面液化,但微量的液化很快又蒸发了,不能形成水珠.而如果空气潮湿,水蒸发就很慢,水缸外表面的液化大于汽化,就有水珠出现了.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大,降雨的可能性大,当然不需要挑水浇地了。

  30. 下雪不冷化雪冷——雪是高空中的水蒸气凝华或水滴凝固形成的,凝华、凝固都是放热过程,化雪是融化过程,要吸热。

  31. 雪落高山,霜降平原——下雪天,高山气温低于山下平地气温,下到高山的雪不易融化,而下到平地的雪易及时融化.所以下同样的雪,高山上比平地多.霜是地面上的水蒸气遇冷凝华的结果,山下平地表面上的水蒸气比高山上多,故平地易摻禂霜,而高山不易形成霜。

  32. 冰冻三尽,非一日之寒——水的温度在0℃~4℃之间是热缩冷胀,4℃时水的密度最大.当整个水温都降到4℃时,水的对流停止.气温继续下降时,上层水温降到 4℃以下,密度减小不再下沉,底层水温仍保持4℃,上层水温降到0℃并继续放热时,水面开始结冰.由于水和冰是热的不良导体,光滑明亮的冰面又能防止辐射,因此,热传递的三种方式都不易进行,冰下的水放热极为缓慢,结成厚厚的冰,当然需要很长时间的天寒。

  33. 火场之旁,必有风生——火场附近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远处的冷空气必将来填充,冷热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34. 一石击破水中天——平静的水面如一块平面镜,可看到天的像,石块投入水中破坏了平静的水面,形成层层水波,水中天的像也就被击破了。

  35. 瞎子点灯白费蜡——人们能看到世上万事万物,是因为太阳光或用来照明的光照射在物体上被物体反射后的光线进入人眼,反射光线进入不了瞎子眼中,所以瞎子看不见物体。

  36. 早虹雨滴滴,晚虹晒脸皮——我国的降雨云大都是由西向东移动的,早晨看到的虹,是东方射来的太阳光照在西方的天空降雨层的水滴上形成的西虹,显然,西虹是本地天气将要降雨的预示.相反,傍晚看到的虹是西方射来的阳光照在东方天空降雨层的水滴上而形成的东虹,它预示着西方天空已没有降雨云了,天气必然是晴朗的。

  37. 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参考上则)

  38. 虹高日头低,早晚披蓑衣——当“日头低”时,太阳光线和地平线是非常接近的,这时出现虹,虹心必然亦接近地平线,在地面上可以看到虹的半个圆弧.若此时空气中水滴很多,分布的空间很广,那么除了可以看到虹外,还可以看到霓,霓顶的半圆弧比虹高且接近天顶,也预示着降雨云已经移近天顶,本地很快就有暴雨下降。

  39. 照相的底片——颠倒黑白——照相机是应用物体放在凸透镜两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故照相底片上的像与人是颠倒的。底片上涂有感光剂,人照相时,由于浅色部位反射光的能力强,反射光进入相机的暗箱与底片上的感光剂发生了光化作用,而深色部位由于吸收光的能力强,只有很少的反射光射入底片.这样浅色部位在胶片上感光强,深色部位感光弱.胶片冲洗时,感光弱的部位的感光剂基本冲洗掉,所以呈浅色,而感光强的部位由于发生了光化反应冲不掉,所以呈深色。

  40. 磨刀不误砍柴工——减小受压面积增大压强。

  41. 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鸡蛋碰石头,虽然力的大小相同,但每个物体所能承受的压强一定,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可能被损坏。鸡蛋能承受的压强小,所以鸡蛋将破裂。

  42. 一只巴掌拍不响——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只巴掌要么拍另一只巴掌,要么拍在其它物体上才能产生力的作用,才能拍响。

  43. 四两拨千斤——杠杆的平衡条件,增大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只需用较小的动力就能撬起很重的物体。

  44. 水银落地——无孔不入——水银的密度大于组成地面各物质的密度,水银又具有流动性,故它总是沉在其它物质的下面。


!admin 发布于  2022-4-20 09:45 

论语为什么称作永恒的书?

论语为什么称作永恒的书?
这主要是因为论语所产生的理论和的价值被普世化了,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价值虽然被夸大了,但至少也能说明它的用处还是比较大的。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无论是在维护皇权至上,讲求尊卑贵贱,调整社会关系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遵从礼教,维护伦理,约束行为等方面,也都显得极为重要。《论语》作为记载孔子思想和言行最为权威的一部著作,也成为儒家学派和儒家思想的奠基之作。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的礼乐文化政治文化制度文化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众多方面,其儒家思想致广大而精微,既有崇高的价值理想,又有切实的百姓日用,是中国古代思维的精华结晶。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admin 发布于  2022-4-20 09:37 

教育起源学说是什么?

教育起源学说是什么?
1、神话起源论

这是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了,这种观点认为,教育是神的意志,上天的旨意。
2、生物起源论
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人桑代克以及英国的沛西能。生物起源论认为动物界存在教育活动,人类的教育正是从动物界的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中脱离出来的。(比如狮群教授幼狮狩猎技巧)。

3、心理起源论

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学家孟禄,他认为原始社会中没有学校、没有老师、甚至没有课本教材,那么教育从何而来?教育便来自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4、劳动起源论

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等。这一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在劳动中社会生产的需要、人的需要,从而催生了教育。

5、交往起源论

这一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代表人物叶澜。


!admin 发布于  2022-4-20 09:36 

一个情绪成熟的人会有哪些表现?

一个情绪成熟的人会有哪些表现?
步入婚姻的女性发现男人并不成熟,会向照顾孩子一般照顾对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矛盾也会激增。其实,婚后双方需要继续成长,其中成熟的情绪可以保证和谐的关系。心理学家总结出情绪成熟的人具备的9点特征,对比一下自己。

1.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情绪成熟的人基本不会出现激烈争吵、摔门而去或是冷暴力等极端行为,他们对情绪具有一定的驾驭能力。不懂情绪控制的小孩才会时而大哭时而大笑,如果成年人为小事极度兴奋或崩溃不已,会让人对他的经历产生怀疑。心理学家指出:对情绪拥有掌控力是成年人拥有理智的基本保证。

2.谨慎的使用语言

快节奏的生活带给人们更大压力,也提高了对于语言的敏感度。心理学家指出语言暴力造成的影响远比身体遭受暴力严重很多,甚至会造成心理阴影。情绪成熟的人在沟通时会对语言进行掌握。

3.考虑他人的感受

尊重和包容是相互的,成熟的人会多角度考虑问题,相互理解更容易相处。比如难得的周末,你想逛街和聚会,而爱人只想宅在家里打游戏。争吵只会造成不愉快,不如去理解对方的心理。也许这周你陪他打游戏,下周他会主动邀请你去逛街。主动为对方考虑不是妥协,是用成熟的方式赢得对方的态度。

4.不计较琐碎

成熟不仅体现情绪的控制,一些琐碎的事上则更显宽容。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分析,不计较琐碎的人身心会更加健康。双方维持关系要相互忍让,即便对方没有按照约定做,不去计较何尝不是带给自己一丝轻松呢?

5、具备照顾自己的能力

每一个人都是独立个体,首要的事情是照顾好自己。将生活和自己经营的有滋味的人才具备照顾他人的能力。成熟的人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也是如此,一味的付出会让你更加的悲催。举例来说,不会游泳就不要逞一时之勇的去就溺水的人,生活和情绪都要持之有度。

6.制定目标并付诸行动

过了懵懂的青春便以成年人的身份面对世界,要负担得起相应的责任。应对生活有远虑,制定合理计划,比如孩子上学的费用,父母养老的资金等等。计划也要坚定的执行,只计划不行动的人和孩子也没什么差别。

7.不夸大其词

争吵也要有底线,不要夸大其词的延伸,就事论事会变得很简单。夫妻因为花销争吵是小事一桩,总是默认购买不合理是不成熟的表现,成熟的男性会主动和爱人商量花销。

8、随机应变的能力

处理事情不同于数学题只有唯一答案,只要擅于变通会有很多办法。而且换一种容易被接受的方式,可能效果更好或者更有速率。孩子不吃蔬菜,妈妈强迫也没有用,厨子老爹把蔬菜做成小动物后孩子都抢着吃。相信达到目的不只一种方法也是对他人的肯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慧。

9、不过多寻求肯定

情绪成熟的人具有一种自我肯定的意识,他们不需要过多的从别人那里获得肯定,相反,他会经常给予你支持和夸奖。自恋的人可能会问:“你觉得我今天漂亮么?”,而成熟的人大抵会说:“你今天真的很动人。”

所以,情绪是否成熟不在于他人,而在于你自己。


!admin 发布于  2022-4-20 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