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年龄的古代称谓是什么?

形容年龄的古代称谓是什么?
形容年龄的古代称谓如下:

0岁:初度、赤子、襁褓、汤饼之期。

1岁:牙牙。

2岁:孩提。
8岁:总角、童龇、始龀、髫年、始龀、龆年。

9岁:九龄、黄口、指数之年。

10岁:幼学、外傅之年。

12岁:金钗之年。

13岁:豆蔻、舞夕之年。

15岁:及笄、束发、舞象之年、成童、郑玄。

16岁:二八、破瓜、碧玉年华。

20岁:加冠、结发、弱冠、桃李年华。

24岁:花信年华。

30岁:而立之年、始室、克壮、半老徐娘。

40岁:不惑(不惑之年)。

50岁:艾、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

60岁: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高龄、下寿、耆。

61岁:还历寿。

70岁:从心之年、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

80岁: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耋之年、中寿、伞寿。

88岁:米寿。

90岁:上寿、鲐背。

99岁:白寿。

100岁:期颐、期颐之年、上寿。

年龄的古代称谓来历:

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表达年龄称谓的词,如:“弱冠”、“耄耋”等。学生往往对此很费解。其实类似这样的词还很多,都是我们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

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另外,我们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则来自于《论语·为政篇》的记载:“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汉人戴圣所辑《礼记·曲记篇》中说:“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壮,四十曰强,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其中还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说法。但后人却常把“幼学”、“弱冠”等作为年龄称谓,这恐怕是后代词汇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的原因吧。

我国还有干支纪年的传统,六十年为一轮,故又有六十岁为“花甲之年”的说法。杜甫有诗句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于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别称。

当然,古代年龄称谓并不止这些,还有许多散见于各类古书中,因较少使用而未被流传下来。上面所述这些因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而被后人沿用了下来。有些还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交际之中。


!admin 发布于  2022-3-7 10:33 

通常采取技术研发约束资源是什么

通常采取技术研发约束资源是什么
通常采取技术研发约束资源是指企业拥有的实际资源能力小于需要的资源能力的资源。企业应用约束资源优化工具方法,一般按照识别约束资源,寻找突破方法,协同非约束资源,实施不断改进等程序进行。约束资源可以用流动资金,原材料,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及要素投入的时间安排来表达。

约束性资源的概括

一个组织所使用的资源可以分为弹性资源和约束性资源。如果一种资源是需要时才购买,则这种资源的供应和使用是相等的,称为弹性资源。

企业根据其需要量来购买和使用原材料,辅助材料,动力费,计件劳动费等弹性资源。弹性资源没有容量限制,生产的实际产量决定着弹性资源的使用和供应,企业仅仅为其需要和使用的弹性资源付款,即为变动成本。

如果一种资源是按照防止意外发生的目的提供的,则这种资源的供应和使用一般是不相等的,这种资源称为约束性资源。

约束性资源为企业提供生产能力,在实际生产之前就取得或签订了合同,如大部分的人工资源,固定资产的折旧等。生产能力决定约束性成本的大小,无论企业使用了多少约束性资源,约束性成本是不受影响的。

资源的供应将保持不变直至生产能力有了变化。因此短期来看,资源的使用量,资源的需求量和资源的供应量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admin 发布于  2022-3-7 10:33 

报告会中提到用什么方法学文言文更加直观形象?

报告会中提到用什么方法学文言文更加直观形象?
学习方法:

1、反复诵读,大声朗读,加深体会,出声背诵,巩固记忆。

2、多了解古代文化的基本常识,例如季节、时代、地名等等。

3、多去查阅字典,积累重要实词和虚词,增强我们对文言词语基本意思和用法的理解。

4、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喜爱文言,培养兴趣。

特点: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

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

经过历代文人修饰越显浮华,唐代起大文学家韩愈等发起"古文运动",主张回归通俗古文。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admin 发布于  2022-3-7 10:32 

脆脆鲨是代可可脂吗?

脆脆鲨是代可可脂吗?
是的。

“脆脆鲨”其实是一种威化饼干,根据它的食物成分表就可以判断,其中第一位就是代可可脂巧克力,而且含量还不低。雀巢的脆脆鲨外涂层是用的代可可脂。脆脆鲨是针对中国市场研发的产品,而且很成功。

代可可脂的特点:

月桂酸代可可脂的制造是由棕仁油经冷却、分离、氢化后再经高技术精炼调理而成。月桂酸代可可脂的冷却分离程序都是在卫生、选择性的条件下进行,绝对没受溶剂或表面活性剂的污染,由于整个制造过程都没用到溶剂或表面活性剂,所以是一种高技术的物理分离法,完全符合HACCP的安全要求。

月桂酸代可可脂的品质,常依巧克力糖果制造商的要求精制而成,能用于实心或空心成模巧克力产品和一般的巧克力表面涂层产品或一些巧克力夹心。


!admin 发布于  2022-3-7 10:32 

比喻手法有哪些呢?

比喻手法有哪些呢?
1、明喻

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就像、好像、好比、好似、恰似、如、有如、犹如、仿佛......

例子:

他(本体)动也不动,彷如(喻词)石像(喻体)。

叶子(本体)出水很高,像(喻词)亭亭的舞女的裙(喻体)。(朱自清《荷塘月色》)

2、隐喻(又称暗喻)

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例子:

母亲啊!你 (本体)是 荷叶(喻体), 我(本体) 是 红莲(喻体)。(冰心《荷叶·母亲》)

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本体)成了喧腾的大海(喻体)。(袁鹰《十月长安街》)

3、借喻

应当注意不要与现在所说的隐喻(即暗喻)相混淆。借喻是比喻中的高级形式,运用它时要求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在特定的语境中,由喻体就可以直接领会到本体。

例子: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喻体)了,我再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喻体)。(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4、回喻

又名互喻,是一种先用喻体作本体,再用本体作喻体,互相设喻的比喻形式。它曲折有致,能够加强艺术感染力。

例: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5、扩喻

本体和喻体都是短句,它们常常组成平行句式,有的本体在前,有的本体在后,不用喻词,但其比喻的含义却很明朗,这种比喻的扩大形式叫做扩喻,又叫类比。

例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例2:一朵花,我们不大觉得它香,但是从许多花朵提炼成的香精,只要一滴,我们就感到它的浓郁了。许多诗歌、戏剧、小说,所以有强烈感人之处,和作者正确地把素材表现出来不是关系极大么!(秦牧《北京花房》


!admin 发布于  2022-3-7 10:31 

如何做一名真正优秀的教师?

如何做一名真正优秀的教师?
第一、爱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目的。

爱学生当然不是表面的随和,仅仅能和学生打成一片。把学生当作目的,这是对爱学生的实质的准确表述。爱学生的教师,一定会把心思放在学生身上,对学生的成长真正负起责任来。正因为如此,他会为每个学生的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同时也感到自豪,视为自己的人生成就。一个教师是否真爱学生,学生心里最清楚,他一定会受到学生广泛的敬重和喜爱,而我们也就有基本的理由承认他是一个好教师。

第二、懂教育,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

教师以教育为职业,按理说都应该是懂教育的,其实不然。一个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时,自觉不自觉地都体现了某种教育理念,但有正确与错误之别。尤其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如果缺乏独立思考,更可能是错误的。
就单个的教师而言,教育理念不是孤立的东西,也不是抽象的理论,而必定是和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密切联系的,是他的整体精神素质在教学上的体现。说到底,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第三、智情双修,德才兼备,做一个优秀知识分子。

对于教师来说,做人更是第一位的,因为教育是精神事业,一个教师精神素质好不好,会直接在教学的态度、内容、方式以及与学生的关系中体现出来。
和传授知识相比,教师作为一个人在精神上对学生的影响是更重要的。我们回忆自己的学生时代,最难忘的必是那种具备人格魅力的老师,他们在我们人生早期所给予的启迪和熏陶,其作用之巨大,往往使学生终生受益。


!admin 发布于  2022-3-7 10:30 

十二律吕记忆口诀是什么?

十二律吕记忆口诀是什么?
十二律吕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单数为阳,为律,双数为阴,为吕。故,所谓六律指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六吕为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

由来:

律吕的发明是在中国的西北。陕西、河南边界,有一种吕管,形状像竹子,长短有一定的标准,共十二种,埋在地下,传说是埋在天山的阴谷。

由于十二种罐子长短不一,深入地下的长短也不同,地上是齐平的,管中充满了芦灰管口用“竹衣”轻轻贴上,到了阳生的时候,最长的管子首先受到地下阳气上升的影响,喷出管外,这就是叫黄钟之音然后接着每一次有一根管子喷出灰来发出来不同的声音。

这样有阳律六:黄钟、太簇、姑冼、蕤宾、夷则、无射;阴律六: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


!admin 发布于  2022-3-7 10:30 

版本比较好的红楼梦实体书,都有哪些推荐呢?

版本比较好的红楼梦实体书,都有哪些推荐呢?
    如果你喜欢古典文学,经常购书,你会发现,市面上的同一本书,往往有多个版本,尤其像《红楼梦》这样,本身在传抄过程中,就产生了许多版本的名着,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实在难以选择,不知要买哪本才好。

《红楼梦》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十几个后世版本,如甲戌本,庚辰本,俄藏本,蒙府本,戚序本,己卯本等,也因此,一直有读者粉丝要我推荐关于红楼梦的书籍,到底读哪个版本好?怎么样读红楼,才能循序渐进,真正地了解和读懂红楼梦呢?

第一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红楼梦》(120回本 上下两册)

我推荐的版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120回本的《红楼梦》,这部书上下两册,是以庚辰本为底本,以其他各种脂批本为参校本编着而成,因为庚辰本是红楼梦诸多版本中,抄得较早且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版本。

第二本:岳麓书社《红楼梦脂汇本》(80回本 上下两册)

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红楼梦》来说,尤其如此,不仅仅因为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和集大成者,更因为红楼未完,留下许多遗憾和未解之谜。真正喜欢红楼梦的红米,一定不满足于只是阅读原着,在读了多遍原着之后,心中一定会有更多疑问和思考,这时候,你可能需要一本带有脂砚斋批语的《红楼梦》了。

这部书分上下两册,主要以甲戌本、庚辰本等较早古抄本为底本,以其他脂本作参校,包括曾一度现世又蹊跷消失的不少靖藏本批语。本书批语系红色字体套印,与原着对照阅读,醒目直观。无论是阅读还是研究,都不可或缺。

第三本:上海古籍出版社《梦影红楼》(旅顺博物馆藏孙温绘本 上下两册)

在我们熟读红楼之后,可能很多红迷,就不仅仅满足于文本,而是凭着曹公对原着人物的文字描述,去想象书中人物的五官、穿着,想象他们的衣食住行都是什么样的?进而想要一窥古代贵族的公子小姐,是怎样的一幅生活日常。

关于红楼梦的绘画作品也不少,但大多是关于金陵十二钗等人,多不全。最多是清代画家改琦所画的《红楼梦图咏》,以及当代画家戴敦邦、彭连熙等人所画的红楼人物。能按照红楼梦原着,把全本的重要场景和情节都详细画下来的,估计也只有清代的画家孙温了。

红楼梦绘画比较难,主要难点有两个,一是绘画之人不仅要绘画技艺超群,更要熟读红楼梦,甚至对红楼研究有很深的造诣,两者缺一不可。二是全绘本红楼,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说,更要对红楼梦里的人物事每一细节,都非常熟悉,并将之反映到绘画之中。

我推荐的这套《梦影红楼》,作者孙温是清代人,不仅对红楼极为熟悉,且技艺超群,又与红楼梦里所讲述的时代相去不远,所以这本画册可谓传世经典。

画册为8开大图,分上下两册,共有230幅图,展现了3000多位人物形象和各种生活场景,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红楼梦大千世界的浩如烟海,波澜壮阔。每一幅图都是十分精美,令人爱不释手。

第四本:人民文学出版社《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古抄本 庚辰本 共四册)

众所周知,《红楼梦》最初是以抄本传世,即完全的手工抄出来的,因为抄写的人和时间都不尽相同,因而形成了诸多版本。

可能有人会问,古抄本都是竖排繁体,且有许多涂抹的地方,看起来费时费力,不如直接看横排简体省心。但对真正热爱红楼的读者来说,读古抄本,不仅是“求同存异”的过程,更像是探案一般,偶尔能发现平时忽略掉的东西。且通过古人的字体,我们能够想象红楼梦,何以在传抄的过程中流传下来,更可以想象曹公在创作红楼梦时,又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写下了这传世巨着?那些增删的字句,又是经过了怎样的思考和字斟句酌。

第五本:东方出版中心《红楼梦人物论》(李希凡 一册)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关于红楼梦的研究从未停止,至今分成了五大派,即考证派、评论派、评点派、索隐派、题咏派,每一派都有自己专注的方向和内容,共同推动红学成了一门显学。就我个人来说,更喜欢评论派和评点派,因为这两派都是基于文本的研究评论,对于我们更深入解读红楼,了解红楼梦里的人物、情节、诗词等,有非常大的助益。市面上关于红楼梦的研究着作,可谓汗牛充栋,数不胜数,不独进行专业研究的红学家,知名学者,便是挚爱红楼的红米,对红楼大多也都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么多的研究文字,看哪些比较好呢?或者说,我们在读完原着之后,想看更多对于红楼梦的研究着作,该如何选择呢?这里有两个方向仅供参考。

注:以上推荐的五本书,我自己都有买,且全部看过,真正觉得好,所以推荐给大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偏好和经济能力自行选择


!admin 发布于  2022-3-7 10:28 

舒芙蕾的暗语是什么?

舒芙蕾的暗语是什么?
暗语如下:

这里的暗语是:爱情的味道。出自《十二道锋味》节目中谢霆锋说的“你是我的舒服蕾”。舒芙蕾的爱情含义是借舒芙蕾这种很难搞定但很好吃的甜品来表达虽然对方是很挑剔的女人,但自己仍然喜欢、爱慕。

因为舒芙蕾出炉后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会塌陷,口感又有蛋白泡带来的那种虚无缥缈的不真实感,所以人们常常会愿意用舒芙蕾形容虚无缥缈、稍纵即逝的爱情。

舒芙蕾的特点:

据说,这种法国甜点在中世纪便出现了,厨师们特地运用了蛋白变化出这种虚无的美食,并用尽心思让它送到客人面前。烤好的舒芙蕾要分秒必争地品尝,否则在短短不到一分钟内就会开始塌陷。


!admin 发布于  2022-3-7 10:28 

重耳之亡故事简要概括什么?

重耳之亡故事简要概括什么?
重耳之亡故事简要概括:重耳从出走、逃亡到回国夺取政权的经过。

重耳之亡故事主要内容:

重耳当初国家内乱,父子离间,没有办法之下,他就带着对他忠心的几个臣子逃走了。他最先去了狄国,正巧狄国在打仗,俘获了部落统领的两个女儿,顺水推舟的把她们给了重耳。在狄国一段时间之后,重耳就离开狄国,到齐国去了。

经过卫国的时候,卫国不是很友好,没有办法,重耳只好继续走。

到了齐国之后,齐国国君对重耳也不错,也给他娶了个妻子。后来齐桓公死了,重耳本来不想离开温柔乡,被自己深明大义的妻子灌醉装上马车送走了。木已成舟,只好继续前行。

下一站是曹国,曹国的国君对重耳很不尊重,但是大夫僖负羁的妻子觉得重耳是个人才,僖负羁很听妻子的话,派人给重耳送饭吃,这不是普通的饭,里面藏了好东西的。重耳收到饭菜后,把饭菜吃了,但是把里面的宝玉还给了它本来的主人。

重耳到宋国之后,宋国国君觉得大家都送东西,自己不送不好,就给了重耳二十辆马车。

到了郑国,虽然大臣劝告,但是郑文公太倨傲,并不依礼接待重耳。

再到楚国,楚国国君和他有了著名的退避三舍的典故,这个就不必详说了吧。

总而言之,重耳去了很多很多的国家,有的国家把他当作贵宾款待,有的国家对他不是特别的友好。后来重耳成为了有名的晋文公,有仇报仇,恩人就报恩,赏罚分明。当初的不自在,全部改回来了。


!admin 发布于  2022-3-7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