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由来

芜湖由来
1、芜湖市最早的故址名鸠兹,在今市东南约四十里的水阳江南岸。《左传》:“鲁襄公三年(公元前570年)楚子重伐吴,克鸠兹。至于衡山。”此处记叙的衡山是当涂县东北面的横山。而鸠兹城址则位于水阳江南岸一带侵蚀残丘向北延伸的尽头。由此往西地势低平,多为湖塘沼泽地区,因湖沼草丛,鸠鸟云集,而得名鸠兹,又称“勾兹”、“皋兹”、“祝兹”等。

2、在鸠兹附近有一长形湖泊,因“蓄水不深而生芜藻”,故得名芜湖。此段水阳江当时称为中江,西连长江,东通太湖,为一条重要的东西交通水道。鸠兹是控制中江的一个渡口,位置相当重要。公元前109年即汉武帝元封二年,鸠兹已设县,易名芜湖,此乃早期的芜湖城。


!admin 发布于  2022-2-1 12:24 

五台山的由来

五台山的由来
佛教本源于印度,两汉之际传入我国。由于佛教的传人,五台山便作为佛教圣地开始了它的历史行程。五台山原来叫紫府山,也称作五峰山。这里曾是道士们修行的地方。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派人西行求道,路遇天竺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于是请他们同回洛阳。随后他们以天眼看到五峰山有灵气,认为这里是文殊菩萨讲经说法的道场,于是就想在这里建筑寺院,供奉文殊菩萨。可这里的道士并不同意,最后奏请汉明帝并得到他的应允,才在这里建筑佛教寺院,所建的第一座寺院就是如今的显通寺。从此,历经各个朝代的修建、扩建和近2000年的发展,五台山寺庙林立、宝塔遍布、雕塑绘画相映。这就为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五台山也就以其佛教寺院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位于全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了。


!admin 发布于  2022-2-1 12:24 

五岳的由来

五岳的由来
中国古代,认为高山“峻极于天”,把位于中原地区的东、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为“五岳”。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开始在五岳修建佛寺、道观,进行宗教活动,每个“岳”均尊奉一位“岳神”(或称“大帝”、“神君”等)作为掌管该岳的最高神祇。这几座山上的天然风景亦逐渐被开发出来,供朝山信徒游览。

中国五岳,中国汉文化中五大名山的总称,是古代民间山神崇敬、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五岳分别是中岳嵩山(海拔1491.71米,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东岳泰山(海拔1532.7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西岳华山(海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南岳衡山(海拔1300.2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北岳恒山(海拔2016.1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


!admin 发布于  2022-2-1 12:24 

武汉的由来

武汉的由来
1、武汉名称的来历是民国十六年(1927年)1月1日,国民党中央临时联席会议宣布,国民政府在汉口开始办公。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合为京兆区,从此定名为“武汉”。武汉即为武昌、汉口、汉阳的统称,武昌、汉口、汉阳又被称为武汉三镇。

2、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16日,武汉三镇解放;同年合武昌市、汉口市和汉阳县城为武汉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辖。

3、截至2017年末,武汉市下辖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东西湖区、汉南区等13个行政区 。武汉市人民政府驻江岸区沿江大道188号。


!admin 发布于  2022-2-1 12:23 

舞龙的由来

舞龙的由来
1、舞龙起源于汉代,经历代而不衰。舞龙最初是作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成为一种文娱活动。到了唐宋时代,舞龙已是逢年过节时常见的表现形式。

2、舞龙俗称玩龙灯,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舞龙源自古人对龙的崇拜,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舞龙,从春节开始舞龙,然后二月“龙抬头”、端午节时也舞龙。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汉族的一种民俗文化。

3、舞龙和舞狮,古时是在一年中的大型节日里面节目之一。随着华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现在的舞龙舞狮文化,已经遍及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东南亚,以至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各个华人集中的地区,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admin 发布于  2022-2-1 12:23 

舞狮的由来

舞狮的由来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跟着传入中国。

舞狮,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古时又称为“太平乐”。舞狮有南北之分,南狮又称醒狮。狮子是由彩布条制作而成的,每头狮子一般由两个人合作表演,一人舞头,一人舞尾。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在表演过程中,舞狮者要以各种招式来表现南派武功,非常富有阳刚之气。舞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舞狮助兴,长盛不衰,历代相传。舞狮活动也广泛流传于海外华人社区,有华人之处,必有舞狮,这成为了扬民族之威、立中国之魂的重要仪式,以及海外同胞认祖归宗的文化桥梁,其文化价值和影响十分深远。


!admin 发布于  2022-2-1 12:23 

西安的由来

西安的由来
西安,在西周的时候成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蒿京的合称。至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义,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

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隋时,随文帝杨坚曾被周明帝封为“大兴郡公”,因而将新都命名为“大兴城”,长安在隋时也被称为“大兴城”。唐朝时,又恢复长安之名。元代,易名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来。


!admin 发布于  2022-2-1 12:23 

西藏的由来

西藏的由来
西藏,以清朝中央正式定名得名。唐宋为吐蕃,元朝属宣政院,明朝称乌思藏,设都司等;清初称卫藏,卫即前藏,藏即后藏。后正式定名为西藏,为西藏得名的开始,清朝设西藏办事大臣。民国初西藏地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65年西藏自治区正式建立,西藏一词即成为西藏自治区的简称,单字简称为藏。

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元朝始,中央政权始终对西藏行使着有效管辖。藏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西藏唐宋时期称为“吐蕃”,元明时期称为“乌斯藏”,清代称为“唐古特”、“图伯特”等。清朝康熙年间起称“西藏”至今。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西藏叛乱平定后,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进行全面直接管辖。1965年9月9日,西藏自治区正式宣告成立。2019年12月23日,西藏已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全域实现整体脱贫。


!admin 发布于  2022-2-1 12:22 

西瓜由来

西瓜由来
1、西瓜的原生地在非洲,它原是葫芦科的野生植物,后经人工培植成为食用西瓜。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种植西瓜,后来逐渐北移,最初由地中海沿岸传至北欧,而后南下进入中东、印度等地,四五世纪时,由西域传入中国,所以称之为“西瓜”。

2、推测它是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汉武帝曾派“译长”,募商民,携丝绸,乘海船去西方国家“市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

3、海船从雷州半岛启航,沿北部湾西岸和越南沿海航行,绕过越南南端金瓯角,再沿暹罗湾,顺马来半岛海岸南下,到达新加坡,又西折,穿越马六甲海峡,沿孟加拉湾到达已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汉书·地理志》);这条海道,就是所谓的“海上丝绸之路”。


!admin 发布于  2022-2-1 12:21 

西河的由来

西河的由来

1、据战国时期魏国史书《竹书纪年》记载:夏朝第六个国王胤甲(别名孔甲)即位,建都于西河。《古史纪年》中引孙之绿说:“西河,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封其弟康叔为始祖的卫国之地,此村地处古黄河西岸。”据传西河村名的由来,就是由于黄河未改道东移之前,此村位处古黄河西岸,俗称西码头,后演变为西河,延用至今。

2、安阳在古代属卫国之地,明嘉靖《彰德府志·地理》也曾记载:“安阳有西河……今西河属汤,在羑水之南。”正相符合。《中国古代历史地图集》载:“传说中的夏,第六次迁都于西河。”【夏朝几次迁都位置的情况:“自阳城起先后迁都斟寻(今巩县)、帝丘(今内黄)、原(今济源)、老丘(今陈留)、西河(今汤阴)】因此,足以证信,西河曾是夏六帝胤甲和周康叔故都。又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和隋朝《图经》记载:春秋时期孔子门徒卜子夏曾多次游历西河。《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说,卜子夏(公元前507~?河南温县西南人)居西河教授,曾为魏文侯(名斯,战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之师。于今,在王家西河村东,尚存子夏庙,原有东西廊房,今存北祠两间,西陪房三间,仅存的一块残碑上,还略述着当年子夏居西河授学的历史。

3、西河的历史,自夏朝第六个国王胤甲所居,至今已近四千年之久,它是汤阴历史悠久的标志,也是汤阴文明史的见证。


!admin 发布于  2022-2-1 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