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李建成在玄武门之变中败于李世民的几点原因

说到玄武门之变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事件还是挺著名的,而且对当时的唐朝的影响也是非常的大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其实当时玄武门之变这个李世民其实不强,但是李建成还是输给了李世民,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

武德九年(626)六月的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成功击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那么,李建成为何会败于李世民呢?我简单分析一下:
一、李渊的态度
在武德年间,李渊对李建成和李世民,采取的是平衡政策,并非单纯爱护李建成。
李渊一方面维护李建成的太子之位,但是,对于李建成的一些违规动作,李渊也予以严厉的处罚,以随时敲打李建成。比如杨文干事件流放王珪、韦挺,比如流放可达志。
另一方面,李渊虽然不给李世民太子之位,但是在军事方面充分依靠李世民,武德年间出征多由李世民挂帅,这种情况直到武德九年(626)五月以前都没有改变。
直到武德九年(626)五月太白经天事件发生后,太史令傅奕密奏李渊,“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这一现在看来很普通的天文现象(就是白天看到金星),把李渊吓坏了。直到此时,李渊的立场才暂时倒向李建成。而且这只持续了很短时间,六月初三日,李世民密奏李建成淫乱后宫,李渊态度再次发生变化,又开始摇摆不定,召李建成进宫问询。次日即发生玄武门之变。
因此,李渊并非明确支持李建成,而是在搞平衡。这种情况下,李建成想要胜出,就需要靠自己的实力,那么,他的实力到底如何呢?
二、李世民和李建成的实力对比
这个问题,我想分成3方面来分析,朝臣、中央驻军、地方势力。
(一)朝臣
朝臣方面,我就以当时的宰相们的立场进行分析。
在武德九年(626)玄武门之变前,李渊手下的实际的宰相(排除李世民兼任尚书令、中书令、李元吉兼任侍中)共有5人,裴寂(左仆射)、萧瑀(右仆射)、陈叔达(侍中)、封德彝(中书令)、宇文士及(检校侍中),这5个人是怎么站队的呢?
萧瑀在李世民这边,李世民即位后说,“武德六年以后,太上皇有废立之心而不之定也,我当此日,不为兄弟所容,实有功高不赏之惧。此人不可以厚利诱之,不可以刑戮惧之,真社稷臣也。”(《旧唐书》萧瑀传)
陈叔达在李世民这边,”建成、元吉嫉害太宗,阴行谮毁,高祖惑其言,将有贬责,叔达固谏乃止“。(《旧唐书》陈叔达传)
宇文士及在李世民这边,玄武门之变的时候他是天策府司马,属于李世民这边比较核心的人物。
封德彝首鼠两端,属于投机分子。
裴寂是李渊的人,从经历上看,与李建成亲近一些。
据此看,5位宰相,3位支持李世民,1位首鼠两端,1位与李建成比较亲近。
(二)中央驻军
武德八年(625)李渊设置关中十二军,统管驻扎在关中的20余万府兵。那么,这十二军的军将的立场如何呢?由于军将人选后来有所调整,所以我这里一共分析13个人:
1、奇官将军长孙顺德,这是李世民的人,参加了玄武门之变,”武德九年,与秦叔宝等讨建成余党于玄武门“(《旧唐书》长孙顺德传)
2、招摇将军安修仁,是李世民的人,安修仁的哥哥名叫安兴贵,安兴贵的儿子安元寿直接参加了玄武门之变,”于时皇基肇建,二凶构逆,公特蒙驱使,委以服心,奉敕被甲于嘉猷门宿卫“,详见安元寿墓志。
3、玄戈将军李神通,倾向于李世民。李神通的儿子李孝同,曾在秦王府任职;李世民曾赐给李神通良田数十顷,但后来被李渊的宠妃张婕妤的父亲夺走了,双方还发生了冲突;武德年间毒酒事件时,正是李神通及时扶着李世民离开,李世民才幸免于难。
4、平道将军柴绍,倾向于李世民。他在玄武门之变发生后11天,在局势仍然错综复杂时,即率军从长安近郊的岐州发起了对突厥的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可见是李世民绝对信得过的人。
5、井钺将军刘弘基,倾向于李世民。他是贞观十一年(637)李世民计划的十四名世袭刺史之一,与李世民关系密切。
6、天节将军樊世兴,倾向于李世民,此人直到贞观后期仍然被李世民倚重,贞观十八年李世民外出征讨高句丽,樊世兴奉命作为房玄龄的副手留守京师,“太宗之征辽东,以兴忠谨,令副司空房玄龄,留守京师”(《旧唐书》列传7)。
7、羽林将军张瑾,李渊的人,立场不明。
8、折威将军杨毛,李渊的人,立场不明。
9、天纪将军王长谐,李渊的人,立场不明。
10、苑游将军钱九陇,李渊的人,立场不明。
11、鼓旗将军杨恭仁,他的一个侄女嫁给了李元吉,但他本人与李世民关系不错,姑且算作倾向于李建成吧。
12、参旗将军窦诞,他是倾向于李建成的,”唐窦诞为大理卿,诞闲习法令,高祖武德中,附从隐太子,为之回改文案,太宗深责其短“(《册府元龟》卷625)。
13、后接任的天节将军李艺(罗艺),倾向于李建成,得罪过李世民,”太宗左右尝至其营,艺无故殴击之“(《旧唐书》罗艺传)。
综上,13位领军的将军,6人支持李世民,4人立场不明,3人倾向于李建成。
(三)地方势力
因为李世民武德年间征战较多,因此,地方上李世民比较占优势。我从两个方面说:
1、武德九年的时候,地方上还剩下了2个行台,益州道行台和陕东道大行台,这两个行台的尚书令全都是李世民,当然李世民身处长安,不能直接管理,那么,实际管理人是谁呢?
陕东道大行台,”以行台工部尚书温大雅镇洛阳,遣秦府车骑将军荥阳张亮将左右王保等千馀人之洛阳,阴结纳山东豪杰以俟变,多出金帛,恣其所用“,温大雅和张亮都是李世民的人,可见,陕东道大行台牢牢掌握在李世民手中。
益州道行台,这里情况比较复杂,李建成往里掺了沙子,行台尚书韦云起是倾向李建成的,但是,行台仆射窦轨是倾向于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后,”敕遣轨息驰驿诣益州报轨“,即派了窦轨的儿子快马至益州向窦轨通报消息。因行台仆射位置高于行台尚书,而且后来窦轨诛杀韦云起以后,益州当地并无波澜,可见,益州道行台整体上是李世民这边的。
2、玄武门之变后,地方上确定是因为李建成的缘故而起兵造反的只有幽州大都督李瑗,而且很快被他的手下右领军将军王君廓诛杀。
其他的,天节将军李艺(罗艺)造反是他自己曾经得罪过李世民,而且很快被豳州当地守军解决。凉州都督李幼良是被人告发有异志,李世民派了宇文士及去把他赐死了。利州都督李孝常谋以宿卫兵作乱,也很快被发现并被处死。都没冒起泡来。
除以上几起之外,地方上整体非常平静,反倒是不少地方抓捕李建成余党送往长安邀功,“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之党散亡在民间,虽更赦令,犹不自安,徼幸者争告捕以邀赏”(《资治通鉴》)。可见李世民在地方的威望。
因此,李建成基本不占优势,如果李渊哪天去世了,李建成基本是无法控制李世民的。
三、李建成为何失败
由于李建成无法通过正常手段维持自己的地位,因此,李建成也在寻找机会干掉李世民。武德九年(626)五月太白经天后,机会来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不断劝说李渊诛杀李世民,李渊没有同意,但是对他们也没有采取制止措施。因此,李建成和李元吉策划了昆明池兵变计划,计划利用李元吉率军增援乌城的机会,在饯行时暗杀李世民,同时诛杀尉迟敬德等秦王府骨干。但是这个计划被李世民安插在李建成身边的率更丞王晊得知,密报李世民。
李世民紧急安排反击,这才有了玄武门之变。
为什么李世民反杀成功了呢?最关键的在于周密安排和人心向背。
从安排上看,李世民把伏击地点选在了太极宫内的临湖殿,在很大程度上麻痹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因为他们都觉得,他们已经整备好了军队,“兵备已严”,在此情况下,到李渊的太极宫里,应该问题不大,但恰恰在这里中了埋伏。
从人心向背,主要是军心向背上看,李世民把秦王府的伏击部队调入太极宫,必然要经过宫门,但是,宿卫宫门的府兵们,居然不阻拦,也没人通风报信,李渊也好,李建成也罢,都全然不知。反倒是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东宫齐府兵,在后来试图进入玄武门救援的时候,遭到了玄武门驻屯部队(名义上隶属于李渊)的阻拦,人心向背,可见一斑。

清歌 发布于  2022-1-21 10:40 

揭秘李建成在玄武门之变中败于李世民的几点原因

说到玄武门之变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事件还是挺著名的,而且对当时的唐朝的影响也是非常的大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其实当时玄武门之变这个李世民其实不强,但是李建成还是输给了李世民,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

武德九年(626)六月的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成功击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那么,李建成为何会败于李世民呢?我简单分析一下:
一、李渊的态度
在武德年间,李渊对李建成和李世民,采取的是平衡政策,并非单纯爱护李建成。
李渊一方面维护李建成的太子之位,但是,对于李建成的一些违规动作,李渊也予以严厉的处罚,以随时敲打李建成。比如杨文干事件流放王珪、韦挺,比如流放可达志。
另一方面,李渊虽然不给李世民太子之位,但是在军事方面充分依靠李世民,武德年间出征多由李世民挂帅,这种情况直到武德九年(626)五月以前都没有改变。
直到武德九年(626)五月太白经天事件发生后,太史令傅奕密奏李渊,“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这一现在看来很普通的天文现象(就是白天看到金星),把李渊吓坏了。直到此时,李渊的立场才暂时倒向李建成。而且这只持续了很短时间,六月初三日,李世民密奏李建成淫乱后宫,李渊态度再次发生变化,又开始摇摆不定,召李建成进宫问询。次日即发生玄武门之变。
因此,李渊并非明确支持李建成,而是在搞平衡。这种情况下,李建成想要胜出,就需要靠自己的实力,那么,他的实力到底如何呢?
二、李世民和李建成的实力对比
这个问题,我想分成3方面来分析,朝臣、中央驻军、地方势力。
(一)朝臣
朝臣方面,我就以当时的宰相们的立场进行分析。
在武德九年(626)玄武门之变前,李渊手下的实际的宰相(排除李世民兼任尚书令、中书令、李元吉兼任侍中)共有5人,裴寂(左仆射)、萧瑀(右仆射)、陈叔达(侍中)、封德彝(中书令)、宇文士及(检校侍中),这5个人是怎么站队的呢?
萧瑀在李世民这边,李世民即位后说,“武德六年以后,太上皇有废立之心而不之定也,我当此日,不为兄弟所容,实有功高不赏之惧。此人不可以厚利诱之,不可以刑戮惧之,真社稷臣也。”(《旧唐书》萧瑀传)
陈叔达在李世民这边,”建成、元吉嫉害太宗,阴行谮毁,高祖惑其言,将有贬责,叔达固谏乃止“。(《旧唐书》陈叔达传)
宇文士及在李世民这边,玄武门之变的时候他是天策府司马,属于李世民这边比较核心的人物。
封德彝首鼠两端,属于投机分子。
裴寂是李渊的人,从经历上看,与李建成亲近一些。
据此看,5位宰相,3位支持李世民,1位首鼠两端,1位与李建成比较亲近。
(二)中央驻军
武德八年(625)李渊设置关中十二军,统管驻扎在关中的20余万府兵。那么,这十二军的军将的立场如何呢?由于军将人选后来有所调整,所以我这里一共分析13个人:
1、奇官将军长孙顺德,这是李世民的人,参加了玄武门之变,”武德九年,与秦叔宝等讨建成余党于玄武门“(《旧唐书》长孙顺德传)
2、招摇将军安修仁,是李世民的人,安修仁的哥哥名叫安兴贵,安兴贵的儿子安元寿直接参加了玄武门之变,”于时皇基肇建,二凶构逆,公特蒙驱使,委以服心,奉敕被甲于嘉猷门宿卫“,详见安元寿墓志。
3、玄戈将军李神通,倾向于李世民。李神通的儿子李孝同,曾在秦王府任职;李世民曾赐给李神通良田数十顷,但后来被李渊的宠妃张婕妤的父亲夺走了,双方还发生了冲突;武德年间毒酒事件时,正是李神通及时扶着李世民离开,李世民才幸免于难。
4、平道将军柴绍,倾向于李世民。他在玄武门之变发生后11天,在局势仍然错综复杂时,即率军从长安近郊的岐州发起了对突厥的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可见是李世民绝对信得过的人。
5、井钺将军刘弘基,倾向于李世民。他是贞观十一年(637)李世民计划的十四名世袭刺史之一,与李世民关系密切。
6、天节将军樊世兴,倾向于李世民,此人直到贞观后期仍然被李世民倚重,贞观十八年李世民外出征讨高句丽,樊世兴奉命作为房玄龄的副手留守京师,“太宗之征辽东,以兴忠谨,令副司空房玄龄,留守京师”(《旧唐书》列传7)。
7、羽林将军张瑾,李渊的人,立场不明。
8、折威将军杨毛,李渊的人,立场不明。
9、天纪将军王长谐,李渊的人,立场不明。
10、苑游将军钱九陇,李渊的人,立场不明。
11、鼓旗将军杨恭仁,他的一个侄女嫁给了李元吉,但他本人与李世民关系不错,姑且算作倾向于李建成吧。
12、参旗将军窦诞,他是倾向于李建成的,”唐窦诞为大理卿,诞闲习法令,高祖武德中,附从隐太子,为之回改文案,太宗深责其短“(《册府元龟》卷625)。
13、后接任的天节将军李艺(罗艺),倾向于李建成,得罪过李世民,”太宗左右尝至其营,艺无故殴击之“(《旧唐书》罗艺传)。
综上,13位领军的将军,6人支持李世民,4人立场不明,3人倾向于李建成。
(三)地方势力
因为李世民武德年间征战较多,因此,地方上李世民比较占优势。我从两个方面说:
1、武德九年的时候,地方上还剩下了2个行台,益州道行台和陕东道大行台,这两个行台的尚书令全都是李世民,当然李世民身处长安,不能直接管理,那么,实际管理人是谁呢?
陕东道大行台,”以行台工部尚书温大雅镇洛阳,遣秦府车骑将军荥阳张亮将左右王保等千馀人之洛阳,阴结纳山东豪杰以俟变,多出金帛,恣其所用“,温大雅和张亮都是李世民的人,可见,陕东道大行台牢牢掌握在李世民手中。
益州道行台,这里情况比较复杂,李建成往里掺了沙子,行台尚书韦云起是倾向李建成的,但是,行台仆射窦轨是倾向于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后,”敕遣轨息驰驿诣益州报轨“,即派了窦轨的儿子快马至益州向窦轨通报消息。因行台仆射位置高于行台尚书,而且后来窦轨诛杀韦云起以后,益州当地并无波澜,可见,益州道行台整体上是李世民这边的。
2、玄武门之变后,地方上确定是因为李建成的缘故而起兵造反的只有幽州大都督李瑗,而且很快被他的手下右领军将军王君廓诛杀。
其他的,天节将军李艺(罗艺)造反是他自己曾经得罪过李世民,而且很快被豳州当地守军解决。凉州都督李幼良是被人告发有异志,李世民派了宇文士及去把他赐死了。利州都督李孝常谋以宿卫兵作乱,也很快被发现并被处死。都没冒起泡来。
除以上几起之外,地方上整体非常平静,反倒是不少地方抓捕李建成余党送往长安邀功,“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之党散亡在民间,虽更赦令,犹不自安,徼幸者争告捕以邀赏”(《资治通鉴》)。可见李世民在地方的威望。
因此,李建成基本不占优势,如果李渊哪天去世了,李建成基本是无法控制李世民的。
三、李建成为何失败
由于李建成无法通过正常手段维持自己的地位,因此,李建成也在寻找机会干掉李世民。武德九年(626)五月太白经天后,机会来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不断劝说李渊诛杀李世民,李渊没有同意,但是对他们也没有采取制止措施。因此,李建成和李元吉策划了昆明池兵变计划,计划利用李元吉率军增援乌城的机会,在饯行时暗杀李世民,同时诛杀尉迟敬德等秦王府骨干。但是这个计划被李世民安插在李建成身边的率更丞王晊得知,密报李世民。
李世民紧急安排反击,这才有了玄武门之变。
为什么李世民反杀成功了呢?最关键的在于周密安排和人心向背。
从安排上看,李世民把伏击地点选在了太极宫内的临湖殿,在很大程度上麻痹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因为他们都觉得,他们已经整备好了军队,“兵备已严”,在此情况下,到李渊的太极宫里,应该问题不大,但恰恰在这里中了埋伏。
从人心向背,主要是军心向背上看,李世民把秦王府的伏击部队调入太极宫,必然要经过宫门,但是,宿卫宫门的府兵们,居然不阻拦,也没人通风报信,李渊也好,李建成也罢,都全然不知。反倒是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东宫齐府兵,在后来试图进入玄武门救援的时候,遭到了玄武门驻屯部队(名义上隶属于李渊)的阻拦,人心向背,可见一斑。

清歌 发布于  2022-1-21 10:40 

壳的鸡蛋能不能用微波炉热

壳的鸡蛋能不能用微波炉热
现在,微波炉已经走进了每一个家庭。微波炉的便利相信大家有目共睹,但是微波炉并不能热所有东西。有些东西放进微波炉热是有危险的,就比如带壳的鸡蛋。

带壳的鸡蛋是绝对不可以放到微波炉里的,这是因为微波炉加热和明火加热的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异,微波炉加热鸡蛋会发生爆炸的现象。

这是因为在用微波炉加热带壳的鸡蛋的时候,带壳的鸡蛋由于鸡蛋壳的阻挡,导致鸡蛋壳内部一直是都处于一个密闭的状态。而微波炉加热会让鸡蛋内部产生水蒸气,随着加热时间的变化,鸡蛋内部的水蒸气会因为逐渐增加而无法释放到外面,最终发生爆炸。

所以说,一定不要在微波炉里加热带壳的鸡蛋,否则浪费了鸡蛋不说,把微波炉炸坏可就真的得不偿失了。


!admin 发布于  2022-1-21 10:40 

长孙无忌为什么能排在凌烟阁首位?

凌烟阁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所以命阎立本在凌烟阁描绘了二十四功臣的画像摆在阁内,可惜后来这个阁楼毁于战乱,二十四功臣的画像也没能保存下来。其中长孙无忌位列凌烟阁首位功臣,为何长孙无忌能获得如此殊荣呢?长孙无忌和李世明是布衣之交,晋阳起兵后,长孙无忌便开始跟随李世民征战四方,此后成为李世明的心腹。后来长孙无忌又谋划了玄武门之变,等于是帮助李世民坐上了唐朝皇位。李世民继位后,长孙无忌历任左武侯大将军、礼部尚书、司徒兼侍中等官职,还封赵国公。李世明晚年立储一事,长孙无忌更是成为顾命大臣,所以说长孙无忌在李世民的一生中是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可惜长孙无忌晚年却惨遭冤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长孙无忌是鲜卑族,虽然他出生于武将家庭,但他本人却不善于领兵打仗。但长孙无忌从小熟读各种书籍,所以对兵法也略懂一二,他和李世民从小便相识,两人的关系一直很好。等长孙无忌的妹妹嫁给李世民后,两家的关系就走的更近了。此后李家起兵反隋,长孙无忌也跟着李世民四处征战,成为李世民早期身边的重要成员之一。长孙无忌虽然称不上开国功臣,但却帮李世民坐上了皇位。
因为李世民战功显赫,在朝中颇有声望。太子李建成一直把李世民视为最大的威胁,所以联合李元吉多次陷害李世民,好在最后都没有得逞。既然兄弟已经反目,不如化被动为主动,干脆来个先发制人。此后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一同劝说李世民,让他继承太子之位,言下之意就是要除掉太子李建成。李世民刚开始还犹豫不决,等接到密保说李建成打算对自己下毒手后,才决心兵变。
此后就发生了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政变——玄武门之变。等李世明顺利登基后,长孙无忌被封左武侯大将军。此后长孙无忌一直都是朝廷重臣,还主持修定了《唐律疏议》,为此后唐朝两百多年的律法奠定了基础。649年,李世民病逝,李治继位,长孙无忌受遗命为辅政大臣。按辈分来看长孙无忌算是唐高宗的大舅子,而且长孙无忌又是辅臣,所以每当提出意见都会被优先采用。
直到659年,许敬宗向唐高祖发奏密报,称长孙无忌勾结李巢意为谋反。虽然唐高宗于心不忍,但他也并没有和长孙无忌对质,便下令罢黜长孙无忌的官职,还有封邑。最后连长孙无忌的儿子都没能幸免,被彻底流放。此后虽然唐高宗让许敬宗彻查谋反一案,但许敬宗直接逼长孙无忌自缢,最后长孙无忌一家都受到了牵连。

清歌 发布于  2022-1-21 10:40 

土豆发芽还能吃吗?

土豆发芽还能吃吗?
土豆又称马铃薯,是一个常见的食材,因为价格便宜,营养丰富,味道好吃让它常常出现在老百姓的饭桌上。有很多人发现土豆放时间长了会变绿,甚至还会发芽,这样的土豆还能吃吗?

有一些人看到发芽的土豆后,就会把土豆发芽的地方切掉,然后试图继续食用,这样是绝对不可以的。这是因为发芽的土豆会产生一种名为龙葵碱的对人体有害的毒素,一旦摄入过多就会产生中毒症状,如呕吐、腹泻、恶心腹痛等等,严重甚至还会导致死亡。

不要妄想把发芽的地方切掉就可以继续吃,发芽后土豆自身所产生的龙葵碱是可以遍布整个土豆的。所以即使切掉的发芽部分,其他部分还是有残余龙葵碱的。

另外土豆发绿也是土豆产生龙葵碱的表现,所以说,即使没发芽,只是发绿的土豆也是不能吃的。


!admin 发布于  2022-1-21 10:39 

怎样区分月季和玫瑰技巧

怎样区分月季和玫瑰技巧
月季和玫瑰虽然同属于蔷薇科,但是在花朵颜色、花朵大小、叶片颜色以及花期长短都地方都有区别

月季和玫瑰都属蔷薇科,所以很多人都分不清,甚至有些花店还拿月季当玫瑰卖。实际上这两种花虽然外表上看起来有点像,但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颜色:玫瑰的颜色相对单一,主要以红白黄为主,也有粉色和香槟色,而月季的颜色更加多样化,红色、粉色、黄色为基础上,还能演化出很多种深浅不同的颜色,所以月季在颜色上更加多样。

叶片:玫瑰的叶片是浅绿色,而月季的叶片多呈深绿色,从这一点上还是比较好区分的。月季的叶片边远锯齿较大,而玫瑰的锯齿则较小。

刺:相比较而言,玫瑰的刺小而密,而月季的刺则更大和稀疏,这是二者很重要的一个区别。


!admin 发布于  2022-1-21 10:39 

揭秘安庆绪为什么要杀安禄山,其实并不是为了帝位

说到安庆绪为什么要杀自己的亲生父亲安禄山这件事情也还是很有说法的,话说古代人杀父亲这件事情,那只有争夺皇权了,这个是最多的,其他的都不多见的,这个安庆绪也杀了自己的父亲安禄山,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安庆绪杀安禄山好像并不是为了帝位皇权了,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件事情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其实安史之乱的时候安庆绪杀自己的父亲安禄山其实不算是为了皇权,其实有点半推半就的意思,而且史思明也是被自己亲生儿子给杀死的,史思明的儿子也不是为了皇位,这两位安史之乱的领导人怎么就这么悲剧呢?接着往下看。
公元755年,安禄山骑兵叛乱,由于唐朝经历了太多年的和平年代,所以安禄山起兵之后势如破竹,最后迅速的战略了洛阳,称自己为大燕皇帝。
安禄山称帝的时候,由于先前常年好酒色,所以不仅仅是身体肥胖,而且疾病缠身,平常行走都不方便,需要专人伺候,背上也长了毒疮,视力也逐渐模糊了,所以安禄山每天也是受尽了折磨,脾气也暴躁起来了,对身边的人也是经常性的打骂,包括谋主严庄和宦官李猪儿。
在这样的情况下,安禄山就准备册立继承人,毕竟已经是皇帝了,大儿子呢安庆宗已经被李隆基处死了,二儿子就是安庆绪,还有一个三儿子安庆恩,儿子安庆绪这个人十分的软肉,没有主见,思想也十分的混乱,三儿子是安禄山第二任妻子段氏的儿子,这个段氏深受安禄山的喜爱,所以安禄山当然就更加的喜欢安庆恩了,所以就决定册立安庆恩为接班人。
当时谋主严庄其实早就对安禄山不爽了,天天不是打就是骂,所以当得知安禄山要册立安亲恩为皇帝的时候就想出了一个计策,并把这个计策告诉了安庆绪,安庆绪也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也答应了,其实就是要杀安禄山了。
谋主严庄当时还找了一个人,那就是宦官李猪儿,李猪儿虽然十几岁就跟随安禄山是贴身的人,但是安禄山当时为了让李猪儿死心塌地伺候自己,竟然一刀把李猪儿给阉了,血流不止,查点丢掉性命,现在安禄山又对他打骂,所以李猪儿早就对安禄山不满了,李猪儿也答应了谋主严庄的计策。
在安禄山称帝的第二年,密谋好的三人在正月初五进入到了安禄山的寝宫,安庆绪把风,严庄和李猪儿进入宫帐,李猪儿抽刀砍死了安禄山。由于安禄山双目失明,他也只知道是家贼杀死了自己,具体情况并不清楚。
之后就是安庆绪继位,大家也知道的,这个安庆绪本就没大本身,所以实际掌权的严庄,安庆绪也就成了摆设了,安禄山死了之后,严庄把权,所以叛军也是离心离德的,没有个章法。唐军又顺势把长安洛阳收复了,严庄本就是两面三刀的人,见势不妙,马上就投降了,只留下糊里糊涂的安庆绪了。
和安禄山一起造反的人还有一位,那就是史思明,他以大逆不道不孝代安禄山把安庆绪处死了,其实也是想独享江山。但是史思明也不见得好到那里去,他也是一位非常溺爱自己幼子的人,但是长子史朝义大权在握,这个史思明竟然想杀了自己儿子,这件事情被史朝义知道了,就先动了手杀掉了自己的父亲史思明,史思明死了之后叛军就没有了头领了,气势衰竭,公元763年,史朝义在穷途末路中自杀,安史之乱结束。
所以安庆绪杀死自己的父亲安禄山也是有点半推半就的意思,其实也不是非要杀,但是还是被奸人所蛊惑,史思明也是有同样的结局,所以小编就想啊,这到底是溺爱孩子的原因,还是说安禄山这样的叛军虽然夺取了大权,但是内部却是极其的混乱的,根本就不具备延续政权的实力。

清歌 发布于  2022-1-21 10:39 

在选购乳胶枕头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选购乳胶枕头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使用乳胶枕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睡眠质量,具备了良好的抗菌,防螨虫以及通透性等诸多优点。

在选购时有必要使用鼻子闻枕头的气味,如果出现了刺激性的异味,那么这一般都是使用劣质材料使用的人造乳胶,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接下来就需要查看枕芯的表面,通常高质量的乳胶枕头表面是亚光。若是其表面存在良好的光泽度,那么这有可能是人造乳胶。

好的乳胶枕头用力按下会在瞬间之内回弹,如果感觉很硬并且其弹性比较差,那么这样的枕头就存在一定的问题。

最后还需要详细查看其配料表,通常情况下,其含量一般都是在85%以上。而高质量的乳胶枕头,其乳胶的含量则是在95%左右。以上就是关于在选购乳胶枕头时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在看完本文以后,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admin 发布于  2022-1-21 10:38 

扫地机器人不适合什么样的家庭使用?

扫地机器人不适合什么样的家庭使用?
不建议购买扫地机器人的是家里的面积比较小,或者是空间比较小,家里面有宝宝那些杂乱的东西堆积的比较多。
如果你非常心动想买扫地机,那么首先得考虑,家庭是否适合使用,以及能不能达到你要的洁净。毕竟不适合自己的东西还是不要买,一味的跟风也不是好的表现。

第一,如果家里面积不大,比如说租的房子或者是小公寓的话,活动空间不太大,事实上是不建议大家购买的。因为那些角角落落,还是不太容易打扫。

第二,家里杂物非常多的。比如你家里有孩子,玩具呀,杂物呀非常的多。你也要多考虑一下。因为使用扫地机前,要把这些东西都收纳起来,绳子之类的更是要收起来。小的东西会吸进去,绳子也是,还会绕在清扫杆上,大一点的,会被推到它前行的方向。

以上就是两种不太适合购买扫地机器人的家庭,如果说个人想买的欲望非常强烈,那也是可以的,只不过是在这里给大家提一个友善的建议,更好的打扫我们的家。


!admin 发布于  2022-1-21 10:38 

李世民登基后为什么第二年才更改年号?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正式发动玄武门之变,将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除掉,逼李渊立自己为新任太子。仅仅过了两个月,李渊便主动禅位称太上皇,将皇位让给了李世民,从效率来看已经算是很快了。不过李世民登基称帝后,直到第二年才改年号为贞观,这究竟是为何呢?实际上,李世民登基后还不能完全掌权,离他真正能行使皇帝的所有权利还有一段距离要走。

01
一般史学界认为,自玄武门事件之,李世民鱼跃龙门,成为大唐帝国实际上的掌舵人了。
但他这个舵手自己心里清楚,情况并不如大家想象的那样,一切都可以高枕无忧了。
因为实际掌权和名正言顺安坐龙椅,这中间的差别是很大的,也充满了变数。至少目前他拥有的权力是不稳固的。
那么,他真正做到名正言顺的诏令天下,堂而皇之的在太极殿办公,是什么时候呢?
在揭晓这个答案之前,我们有必要我们先将玄武门事件来一个简单地回顾。
02
公元626年六月,突厥入侵,唐高祖派李元吉率领秦王府的将领出征。这样一来,李世民手头无兵,自己变成了光杆司令。
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密谋,李建成的打算是,邀请秦王在昆明池为李元吉饯行,让勇士刺杀秦王,然后再上奏父皇,说秦王暴病身亡。
收拾完李世民,他的那些手下大将一个也不能留,像尉迟敬德这类人等都给悉数活埋掉,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这么隐秘的计划,被太子李建成的率更丞王晊获悉了,其实这个王晊,早就被秦王所买通,并安插在太子府的暗线,所以,他得到消息后,半夜来到秦王府,告知了这个秘密。
李世民马上召集众将士,连夜商讨对策,最后决定来个先下手为强,对太子李建成他们进行绝地反击。
03
公元626年7月2日一大早,按照日前的筹划,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等人这边假扮入朝,那边早已将兵力暗中埋伏在玄武门。
李建成、李元吉二人一起入朝,向着玄武门走来。当走到临湖殿的时候,察觉到情况不对,立即勒转马头,准备向东返回东宫和齐王府。
既然来了还想走,没那么容易吧!
预先埋伏的将士们一拥而上,很快就解决了他们两个。
此时,唐高祖李渊正和亲随们在海池划船。尉迟敬德身披铠甲,手握长予,径直来到李渊面前。李渊震惊的问道:“今天作乱的人是谁呀?你到这里来做什么?”
尉迟敬德回答说:“由于太子和齐王作乱,秦王起兵诛杀了他们。秦王担心惊动陛下,便派我担任警卫。”
李渊对裴寂等人说:“不料今天竟然会出现这种事情,你们认为应当怎么办呢?”
众大臣说道:“李建成与李元吉原来就没有参与举义反隋的谋议,又没有为天下立下功劳。他们嫉妒秦王功勋大,威望高,便一起策划邪恶的陰谋。现在,秦王已经声讨并诛杀了他们,秦王的功绩布满天下,我国疆域以内的人们都诚心归向于他。如果陛下能够决定立他为太子,将国家政务托付给他,就不会再发生事端了。”
李渊听了,回答说:“好!这也正是我平素的心愿啊。”
于是便传召李世民前来,抚慰他说:“近些日子以来,我几乎出现了曾母误听曾参杀人而丢开织具逃走的疑惑。”
李世民跪了下来,伏在高祖的胸前,长时间地放声痛哭。
至此,这件事情暂告一段落,史称“玄武门之变”。
三天后(公元626年7月5日),李渊下诏曰:“自今以后军国事务,无论大小悉数委任太子处决,然后奏闻皇帝”。
这就是说,此时的李世民,就以皇太子的身份,全面接掌了帝国的权力。
公元626年9月4日,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李世民。李世民登基为帝,次年改元贞观。
04
按一般人的理解,一旦登基称帝,就算万事大吉了。真的万事大吉了吗?其实还有许多收尾工作没有完成。
首先,皇帝登基,是要改年号的。但是按惯例,一般是来年的年头才进行改元,这个工作没有完成吧?还有一个最关键的,那就是皇帝办公的地方。李世民虽然称帝,却并没有在皇帝真正应该待的地方坐殿!
唐朝建立以后,皇上正式办公处理国事的地方为太极宫(唐初称大兴宫)的太极殿。而皇帝和皇子们住在什么地方呢?李渊,是住在太极宫里的甘露殿内;太子李建成,住在象征储君地位的东宫。
秦王李世民呢?住在承乾殿;齐王李元吉则住的是武德殿。但李世民在承乾殿没住多久,却被迫搬迁,在皇宫之外另建了一个宏义宫居住。他为何要搬出皇宫区,到那么偏远的地方去居住?
公元622年,李世民带兵出征,顺利消灭了窦建德、收服王世充后,班师回朝。由于建立了这不世之功,李渊担心,若不加制衡,恐怕天下将只知秦王,而不认太子,那样太子将来的日子就艰难了。
另外,历来功高震主,对自己的皇权也会构成威胁。于是,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把他驱赶出权力中枢,到宫外去候着了。
“武德五年七月,高祖以秦王有克定天下功,特降殊礼,別建此宮(宏义宫)以居之。”(《唐会要·宏义宫》宋·王溥)
玄武门事件后,李世民如愿以偿,当上了皇太子,就名正言顺的搬到东宫居住。后来李渊逊位,李世民登基称帝。但他登基的地方不是在皇帝正规办公的太极殿,而是在东宫的显德殿!
为何?因为李渊虽然逊位当了太上皇,但还住在太极宫中,在太极宫中住,自然把持着太极殿。李世民没有办法,只能自己委屈了,在本应太子办公的显德殿来处理国家事务。
李世民的心里,却总有一种如芒在背的感觉。为何?你想,龙庭正椅上坐的是太上皇,自己在东宫办公,总是感觉有双眼睛在那里俯视着自己,使得浑身不自在。
如果是手下文臣武将来上朝倒还罢了,偶尔碰到周边各国的使者来朝,就有些尴尬了。
这些外域使者,习惯了到太极殿去拜见皇帝,现在被太监引到显德殿朝觐,总有一种“晏子使楚”,被轻视的感觉。所以下来后把自己的不满向太监们发泄。
可是能怎么办呢?总不能派人去给太上皇老爹下最后通牒——别占着茅坑不拉屎了,赶快给本皇腾地方。要是这样,就会让天下人贻笑大方了。
李世民想到这里,心里直后悔,当初顺便也让父亲来个“暴病身亡”,岂不就省了今天的犯难?
怨气归怨气,还得动脑筋想办法才是正道。脑子一转,来了主意。
05
他首先给当年李渊钦定的杜伏威案平反。
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当年就为杜伏威平反昭雪, 之所以如此急切地替杜伏威平反,就是要把自己的“怀柔”政策执行到底,改变过去威服的方式来统治天下的传统思路,他要用征服人心的方式来统治天下。要让归顺者都能抛弃后顾之忧,得到良好的待遇。后来他的这一政策得以顺利实施。
在这个里头,其实还有一个目的,意思是说太上皇当年的决定是错误的,如今的他再也不是“一句顶一万句”的那个时候了,这是精心设计的一石二鸟计策。
一方面是抹黑压低了李渊;另一个作用的目的,就是告诉李渊,儿子现在说了算,我是正主,父亲是否明白事?赶快让我一步到位有多好啊!
谁知道这一招下去,并没有“一石激起千层浪”,而是“泥牛入海无消息”。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此时的李渊,他心里想,反正是江山是交给你二小子了,所以他并不太关心时事了(也不敢太关心),所以反应有些迟钝。他这么想,当年自己冤杀杜伏威,是为了大局着想,杀他是为了以绝后患。你现在给他平反,那就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李世民本来想,给李渊来个“灵魂深处闹革命”,谁知道这次并没有触及太上皇的灵魂,只能再想办法。死的不行,那就拿活的下手吧。
06
目标马上就确定了,他就是唐朝的开国元老裴寂。
此人可真是李渊的铁杆了。当年晋阳起兵,首功就是李世民、刘文静、裴寂三人,他们合谋逼迫的唐国公李渊举兵。唐高祖和裴寂个人私交特别好。唐朝建立后裴寂当了丞相。
但有一日被人弹劾,弄得裴寂很难受。一天和唐高祖在含章殿喝酒,俩人喝的很欢快。恰在此时,裴寂叩头说:“当初陛下起兵太原,约好天下平定之后,允许老臣辞职归田,现今四海太平,望赐骸骨回乡。”
李渊一听此话,很悲伤,流着眼泪说:“不能这样,应当相与偕老才好。你为宗臣,我为太上皇,逍遥快活于晚年,不是很好吗?”
苦苦挽留后又不放心,怕他偷偷溜了,又特意派遣尚书员外郎每天一人在裴寂家轮流值班,把人给看住了。可见二人关系多好了。
公元629年,裴寂因一件小事受到牵连。唐太宗免去裴寂的官职,削去他一半的食邑,让他返回故里。
李渊听到信,想替自己这位老友求求情。但他实在难以张这个口。天下哪有父亲给儿子下跪的呢?
李渊心想,我现在是太上皇,按司马迁在《史记》中的样解释:“太上的意思就是无上至尊。至古以来皇的功德大于帝王,帝王皆尊称为父皇,所以叫太上皇”。
但自己从来没有体会出一丝的荣誉感,相反,心里感到十分的沉重和压抑,也陷入了沉思。
二儿子当权后,为了树立形象,在天下人面前一贯表现得宽容大度,他即位之初,曾以既往不咎的和解姿态赦免了数以千计的前太子党和所有政敌,从而赢得了天下人心。但现在为一点小事,就把我的老友给开了,这不明显的是针对我吗?
按理说自己现在彻底不管事了,对他也构不成什么威胁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边低头思索边在太极殿中踱着方步,一抬头,突然脑洞大开。原来事情的症结还是在我这里呀!这个小子,是在给我上眼药呀!
这下恭喜太上皇,你猜对了!
07
既然猜中了,那还等什么?今天整的是裴寂,自己如果还不识相,明天还不知要出什么幺蛾子呢。罢罢罢,还是自己识相点,主动滚蛋,免得到时候大家难堪。于是主动提出愿意从太极宫迁往宏义宫。
李世民心里头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他可以名正言顺的入主太极宫,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的安坐龙椅了。
“高祖以宏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至贞观三年四月。乃徙居之。改为太安宫”。(《新唐书·高祖本纪》)
李渊搬到宏义宫后,把宫殿改名为大安宫。大安,大安。意思就是说在那里消停的安度晚年吧。至于太上皇是什么样的心情,那已不是当今皇上关注的重点了。
他的志向远大着呢。他要带领大唐的子民们去开创前所未有的新天地,他要成为真正的千古一帝!

清歌 发布于  2022-1-21 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