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出自哪里?

唐宋的诗词大家口口相传,耳濡目染的挺多。诗经的文字很多人又觉得晦涩难懂,不认识的字词太多。这就导致不少人都觉得诗词儒雅有气质,却又不知如何去读。大家一般都是对情诗很感兴趣,那大家听过“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这句诗吗?这句诗很美好,那你知道它出自哪首诗吗?今天小编就来讲讲这句诗的含义吧。

一、诗句出处
白头吟
【两汉】卓文君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二、诗句意思
满以为嫁了一个一心一意、只对我用心的称心郎君,就可以可以相爱到老永远幸福。
三、诗句赏析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这句诗表面是在说只要嫁得一个情意专一的男子,白头偕老,永不分离,就算很幸福了。实际上是在暗地里说自己今日遭到遗弃才最堪凄惨悲伤,这是初嫁女子无法体会到的滋味。作者借着女子新婚燕尔来暗喻自己的丈夫心意已变,辞意婉约而又见顿挫,感情沉痛而不失温厚。这首诗表达了卓文君表达对爱情的执著和向往,以及一个女子独特的坚定和坚韧。
这就是这句情诗的由来啦,这背后女子的哀怨也反映出变心男子的无情。

清歌 发布于  2022-1-16 16:53 

白头吟是谁写的?讲了什么样的故事?

唐宋的诗词大家口口相传,耳濡目染的挺多。诗经的文字很多人又觉得晦涩难懂,不认识的字词太多。这就导致不少人都觉得诗词儒雅有气质,却又不知如何去读。大家一般都是对情诗很感兴趣,想必大家都知道《凤求凰》吧。讲的是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那大家听过《白头吟》吗?它也是讲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那么它是谁写的呢?又讲了些什么呢?今天小编就来讲讲这首诗的含义吧。

一、诗句出处
白头吟
【两汉】卓文君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二、翻译
爱情就应该像山上的雪一般洁白纯洁,像云间的月亮一样皎洁明亮。
今天听说你怀有二心了,所以来和你决裂。
我今天置酒作为最后的聚会,明天一早便在沟头分手。
我缓缓的移动脚步沿沟走去,过去的生活宛如沟水向东流去。
当初我毅然决然地离家跟随君远去,就不像一般女孩啼哭凄凄。
满以为嫁了一个一心一意、只对我用心的称心郎君,就可以可以相爱到老永远幸福。
男女情投意合就像钓竿那样轻细柔长,鱼儿那样活波可爱。
男子就应当重情重义,失去了真诚的爱情是任何钱财珍宝都无法补偿的。
三、背景故事
相传司马相如发迹后,渐渐耽于享乐、日日周旋在胭脂水粉、烟花巷柳里,直到有一天他想纳茂陵女子为妾。卓文君才忍无可忍,就写下了这首《白头吟》,送给司马相如。随着这首诗一起寄过去的还有一封信:“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据说司马相如看了自己妻子的这一番情意深重,惊叹于妻子的才华横溢。想起当年夫妻恩爱的情分,从此不再提纳妾之事,夫妇和好如初。

清歌 发布于  2022-1-16 16:52 

凤求凰到底讲了些什么?

每个人自出生以来就会有七情六欲,如果一个活生生的人没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也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的生理能力和需求,那他活着有何意义呢?爱情作为人类感情中最神秘最难言滋味的一种情感,是人类发展历史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无论是我们现在听的歌曲,还是古代达官贵人爱看的戏曲,里面都有很多的爱情题材。那么大家知道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吗?今天小编就来说说这《凤求凰》吧。

一、诗词原文
凤求凰
司马相如 〔两汉〕
其一:
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其二: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二、背景故事
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由于年少时仰慕战国时期赵国的上卿蔺相如,所以就把名字改成了司马相如。他喜欢吟诗作赋,但是却不受汉景帝喜欢。他就辞了官,和梁孝王这些游士离开了京城。
一次偶然的机会,临邛首富卓王孙家和另一位富豪程郑听说县令有一位贵客,于是便决定在卓王孙家举办一场酒宴,这位贵客就是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在宴席间为大家弹奏古琴助兴时,正巧被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听见了。卓文君的丈夫去世多年,一直寡居在家。再加上她很爱听曲,就对司马相如心生爱慕之情。
司马相如倒也直接,酒宴一结束,就立刻贿赂卓文君的婢女,让婢女代他向卓文君转达自己的爱意。卓文君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喜欢的人也正好喜欢着自己,幸福来得太过突然了。但是她怕父亲阻止他们在一起,卓文君就决定和司马相如私奔。
三、诗歌赏析
这首《凤求凰》表达了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倾慕和热烈追求。在这首诗歌中,相如自喻为凤,比文君为皇(凰),自古凤凰便是一对。整首诗的节奏流畅明亮,感情热烈奔放,情到深处又是深挚缠绵。不仅融合了楚辞骚体的旖旎绵邈,还融合了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表达了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无限倾慕和热烈追求。
这就是爱情绝唱《凤求凰》,不仅语调大胆,还言浅意深,是不可多得的大作啊。

清歌 发布于  2022-1-16 16:51 

千古名篇燕燕到底是谁写的?

每个人自出生以来就会有七情六欲,如果一个活生生的人没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也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的生理能力和需求,那他活着有何意义呢?无论是我们现在听的歌曲,还是古代达官贵人爱看的戏曲,里面都有很多的爱情题材。爱情作为人类感情中最神秘最难言滋味的一种情感,是人类发展历史上不可缺少的一环。但是今天这篇诗文《燕燕》呈现出的却是超越爱情的情感,那这篇文章是出自谁之手呢?今天小编就带你了解了解吧。

一、诗词原文
燕燕
【先秦】佚名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二、燕燕到底是谁写的?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有好几种说法:
1.庄姜写给戴妫的
在《毛诗序》中有“《燕燕》,卫庄姜送归妾也。”的记载,所以有认为戴妫要返回陈国了,庄姜不舍得戴妫,写给戴妫的。
2.庄姜写给戴妫的妹妹厉妫的
厉妫的儿子去世了,庄姜在厉妫服丧三年后,把她送回了娘家。
3.卫国国君写给二妹的
但是卫国国君的二妹正要出嫁,他心中不舍,就写下了这首诗。
这就是千古名篇《燕燕》的来历啦。

清歌 发布于  2022-1-16 16:51 

诗经硕人赞美的是哪位女子?

古代有很多诗词歌赋,有描写爱情的,比如“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有思念故人的,比如“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还有赞美风景的,比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等等。今天小编要给大家分享的这首诗,就是描写古代女子出嫁的。那么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位女子呢?接下来就一起看看吧。

一、诗词原文
硕人
【先秦】佚名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二、硕人赞美的是哪位女子?
这首诗其实赞美的是齐庄公的女儿、卫庄公的夫人庄姜。其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句对庄姜之美的精彩刻画,永恒地定格了中国古典美人的曼妙姿容,历来备受推崇。静态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等描写,夹杂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动态,让庄姜这一倾国倾城的大美人跃然纸上。那似乎漫不经心的嫣然一笑、含情一瞥更是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这首诗开启了后世博喻写美人的先河,历来备受人们的推崇和青睐。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实“眼睛”应作宽泛的理解。它是泛指所有和人的内心世界、灵性精神息息相关的东西,比如这首诗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一句。虽然只有八个字,但是却让这个美人“活”了。

清歌 发布于  2022-1-16 16:50 

历史上的第一首送别诗是什么?

古代有很多诗词歌赋,有描写爱情的,比如“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有思念故人的,比如“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还有赞美风景的,比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等等。说到送别诗,你知道历史上的第一首送别诗是什么吗?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看吧。

一、诗词原文
燕燕
【先秦】佚名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二、翻译
燕子在天上飞翔,舒展着羽翼。妹妹今天远嫁,送到郊外小路旁。一直在原地观望直到看不到身影,泪水就像雨水一样流淌。
燕子在天上飞翔,身姿忽下忽上。妹妹今天远嫁,相送不嫌路长。一直在原地观望直到看不到身影,伫立满面都是泪水。
燕子在天上飞翔,啼叫声呢喃低昂。妹妹今天远嫁,送你去到南方。一直在原地观望直到看不到身影,实在是让我的心痛哀伤。
二妹诚信稳当,心里的思虑长远深入。温和而又恭顺,为人谨慎善良。常常想到父王,以前的叮嘱还在我耳边回响。
三、赏析
这首诗主要讲的就是庄姜和戴妫的深厚友谊。尽管庄姜和戴妫两个人应该是后宫的“情敌”,毕竟只有一个共同的丈夫,但是由于卫庄公太过于宠幸爱妾和儿子州吁,所以两个人的感情十分深厚。这首诗就写于庄姜和戴妫被迫分别时,其中不舍悲伤之情是“瞻望弗及”、“泣涕如雨”、“实劳我心”啊。

这首诗被称作历史上的第一首送别诗,不仅是因为它表达的情感很真挚,更是因为它把两人相伴数十载的依恋和共同的丧子之痛都融在了诗歌中,这一字一句都堵在胸口,化作脸颊上的千行清泪。


清歌 发布于  2022-1-16 16:49 

位卑未敢忘忧国出自哪首古诗?

古代有很多诗词歌赋,有描写爱情的,比如“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有思念故人的,比如“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还有赞美风景的,比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等等。那你知道“位卑未敢忘忧国”这句诗吗?它出自哪首诗?又讲了些什么呢?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首诗。

一、诗词原文
病起书怀
【宋代】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二、翻译
病体虚弱消瘦,以致纱帽帽沿都已宽松,不受重用只好客居在与之相隔万里的成都江边。
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即使事情已经商定,也要等到有了结果才能完全下结论。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含义
“位卑未敢忘忧国”和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都是说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其中主旨就是热爱祖国。它不仅总结了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还揭示了人民与国家的血肉关系。我们不求活得多么轰轰烈烈,只要能够立足,在自身的岗位上辛勤工作就可以了。多奉献,不添乱,这就是爱国,这就是忧国。
热爱祖国有不同表现,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捍卫民族尊严,为国争得荣誉,维护祖国统一,发扬民族美德等等,这些行为都是值得赞美。

清歌 发布于  2022-1-16 16:49 

在诗经燕燕中的差池是什么意思?

古代有很多诗词歌赋,有描写爱情的,比如“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有思念故人的,比如“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还有赞美风景的,比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等等。那你知道诗经中的《燕燕》吗?在《燕燕》中有一句“差池其羽”,你知道这个“差池”是什么意思吗?今天小编就来说说这个词吧。

一、诗词原文
燕燕
【先秦】佚名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二、翻译
燕子在天上飞翔,舒展着羽翼。妹妹今天远嫁,送到郊外小路旁。一直在原地观望直到看不到身影,泪水就像雨水一样流淌。
燕子在天上飞翔,身姿忽下忽上。妹妹今天远嫁,相送不嫌路长。一直在原地观望直到看不到身影,伫立满面都是泪水。
燕子在天上飞翔,啼叫声呢喃低昂。妹妹今天远嫁,送你去到南方。一直在原地观望直到看不到身影,实在是让我的心痛哀伤。
二妹诚信稳当,心里的思虑长远深入。温和而又恭顺,为人谨慎善良。常常想到父王,以前的叮嘱还在我耳边回响。
三、“差池”的意思
1.在这首诗中,“差池”读作【cī chí】,是用来形容燕子张舒其尾翼的。
2.我们现在将“差池”读作【chā chí】,一般是指意外、差错、疏漏等意思。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像这样同字不同音不同义的情况还是很多的,小伙伴们要注意分辨。不然理解错了意思,可就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清歌 发布于  2022-1-16 16:48 

柳宗元的名句城上高楼接大荒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不少人都觉得诗词儒雅有气质,却又不知如何去读。唐宋的诗词大家口口相传,耳濡目染的挺多。诗经的文字很多人又觉得晦涩难懂,不认识的字词太多。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唐朝的一位诗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现存诗文作品600余篇。他的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擅长写景状物,寄托情感于山水之间。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等,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分享他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吧。

一、诗词原文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唐代】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二、翻译
我独自登上高楼,向远方眺望,只能看见一派荒凉冷清的茫茫沙野。像海水、天空一样寂寥茫然的愁思油然而生。
急促慌乱的风正在胡乱的掀动水中的荷花,暴雨密密麻麻的下起来了,噼里啪啦的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
远处重重叠叠的山峰连绵起伏,遮住了我远望的视线,那弯弯曲曲的柳江就像我百结千绕的愁肠。
我们一起来到这边远的蛮荒之地,哪想到就这样音书隔绝,人各一方呢?
三、“城上高楼接大荒”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首先这是一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情景交融,凄楚动人。
这首诗的开篇写的就是作者一个人登上高楼所见到的景色和对友人的思念的迫切之情。都说站得越高,看的越远。作者登上这可以“接大荒”的高楼远眺,就足以说明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迫切了。
作者极力远眺,看到的不过是远处荒凉凄清、茫然无垠的寂寥沙野罢了。

清歌 发布于  2022-1-16 16:47 

张谓的名句世人结交须黄金说明了什么道理?

在中国的古诗词中,有很多种类别的诗词,比如描写爱情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再比如描写战争的“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还有借古讽今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等等。其实还有很大一部分诗词都蕴含着一些人生哲理,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一首《题长安壁主人》。这首诗中有一名句“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讲的到底是什么呢?一起看看下文吧。

一、诗词原文
题长安壁主人
张谓 〔唐代〕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二、翻译
这世俗中的人互相结识就必须用到黄金,黄金用的不多,这交情就不会很深入。
纵然在口头上暂时承诺了什么,没有黄金来作为纽带,实际上他的心就和路人一样冷漠无情。
三、“世人结交须黄金”中的人生哲理
这句话深刻的揭示出当今社会金钱的存在对人情世态的一种“污染”。黄金一直是古代社会的硬通货,而用金钱换“友谊”的事情无论在古代还是今天都有很多例子。比如“割席分坐”。
总的来说,这首诗就是作者对当今社会中靠金钱为生的人的讥讽和鞭挞。

清歌 发布于  2022-1-16 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