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时间的古诗有哪些

01 1、《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明日歌》明·文嘉——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3、《满江红》宋·岳飞——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02 4、《金缕衣》唐·杜秋娘——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5、《杂诗》东晋·陶渊明——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6、《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03 7、《题旅店》清·王九龄——晓觉芳檐片月低,依稀乡国梦中迷。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 8、《一剪梅》宋·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9、《劝学》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和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04 10、《送隐者一绝》唐·杜牧——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11、《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2、《白鹿洞二首》唐·王贞白——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柴明聪1 发布于  2021-12-15 17:03 

出淤泥而不染的下句是什么

01 濯清涟而不妖。 出淤泥而不染出自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意思是:我则唯独爱莲花,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污秽,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比喻从污俗的环境中走出来,却能保持纯真的品质而不沾染坏习气。 02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而“濯清莲而不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 03 原文: 宋·周敦颐《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04 创作背景: 周敦颐于嘉祐八年(1063年)作《爱莲说》,以莲自况,作者爱莲就是爱莲的君子品德,表达了自己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也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高洁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同时也委婉的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世风。


柴明聪1 发布于  2021-12-15 17:03 

步履不停是什么意思

01 步履不停意思是只要脚步不停不歇,梦想就能持续燃烧,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最想要去的地方,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最初的梦想绝对会到达,但是只要脚步不停就会有实现的一天。 02 步履不停出自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二折:“赢的他急难措手,打的他马不停蹄。” 03 步履不停的目标: 远方代表的是自己的愿望和目标,自然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也就是句中的远方很远,后一句的步履不停说的就是脚步不要停歇,追求自己的目标,不能停下,远方虽然很远,但是只要脚步不停就会有实现的一天。 04 步履不停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夜以继日、再接再厉、快马加鞭 【反义词】虚度光阴、岁月蹉跎


柴明聪1 发布于  2021-12-15 17:02 

掩耳盗铃的意思和寓意

01 掩耳盗铃的意思:偷铃铛的人怕铃响,把自己耳朵堵住,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 寓意: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为改变。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最终便会自食苦果。 02 【释义】 掩耳盗铃:原为掩耳盗钟。掩:捂,遮盖;盗:偷。 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就会听不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03 【出处】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04 【启示】 我们要正确面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自我欺骗,更不能贪小便宜,做出愚笨的行为。


柴明聪1 发布于  2021-12-15 17:02 

村夜古诗的意思和意境是什么

01 村夜古诗的意思是指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秋草中,小虫在窃窃私语着,山村周围行人绝迹。我独自来到前门眺望田野,只见皎洁的月光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满地的荞麦花就像一片白雪。 02 村夜古诗的意境: 诗人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乡村夜景,清新恬淡中蕴含了浓浓的诗意。诗中描写村夜,既有萧瑟凄凉,也有奇丽壮观,对比中构成乡村夜景。 03 原文: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04 村夜古诗是在白居易因母亲逝去,孤独寂寞,在渭村结合当时的夜景写下的。这首诗表达出诗人由孤独寂寞而兴奋自喜的感情变化。诗人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乡村夜景,于清新恬淡中蕴含了浓浓的诗意。诗中描写村夜,既有萧瑟凄凉,也有奇丽壮观,对比中构成乡村夜景。


柴明聪1 发布于  2021-12-15 17:02 

浅草才能没马蹄的上一句是什么

01 “浅草才能没马蹄”的上一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连起来就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释义】五彩缤纷的野花渐渐要使人眼花缭乱,浅绿的嫩草刚好遮没马蹄。 02 【全诗】《钱塘湖春行》唐代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03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04 【评】 此诗为善写春意者。“几处早莺”、“谁家新燕”使西湖春景生意盎然,“争”字、“啄”字两个动词的使用,又使这幅画卷成为了蒙太奇,充满了动感。“乱花”“浅草”转入新的意象,并更多地投入诗人的主体感受,诗人之心渐欲与此美景合一。“迷人眼”、“没马蹄”均见诗人之感受。而此一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不唯写景如在目前,并且如同诗人早期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般,具有了比况人生、含蕴哲理的意味。当你进入到某种人生境界时,你会想起以此两句来吟咏比况,是最合适不过的。


柴明聪1 发布于  2021-12-15 17:02 

子时是几点到几点

01 23时至01时 子时指23时至1时,古时尚有午夜、子夜、夜半、夜分、宵分、未旦、未央等别称。即23时至1时,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02 子时是指内丹术大小周天功法中,可以开始起火的时机,又称冬至。所以用十二地支中的子时,因为子时是六阳时(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开始.所以《类经图翼》上说:"子者阳生之初。"冬至也是指这个意思,如《通讳·孝经援神契》上说:"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阴极而阳始至。"阳始至称为一阳生,或一阳来复,在《易经》卦象上则用复卦来表示。因为复卦上五爻是阴"-,而初爻(最下一爻)已成为阳"一". 03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00-1:00)。中国的十二时辰以子时为首,以23时起至夜1时为子时。零点以前为前一日,零点以后为次日。鼠在这时间最活跃。早子时与夜子时("早子时"和"晚子时的出处。研究中国历法的人都很清楚,子时是自古以来是在零点换日的。李淳风在唐朝制定《麟德历》时,就在《新唐书·历表》中明确指出:"古历分日,起于子半",以零点,为一日之始。 04 在明朝时, 就有"夜子时"这个观念。王逵著《蠡海集·历数》(见:"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或 "古今图书集成历象典漏刻部总论"):百刻之说,众说纷纷,莫有定论,惟一说类优。以为每刻得六十分,百刻共得六千分,散于十二时该五百分,如此则一时占八刻零二十分。将八刻截作初正各四刻,却将二十分零数分作初初正初微刻各一十分也……又赵缘督一说,将十二时各分八刻,计刻九十六刻为大刻,却将馀四刻每刻分作六十分,四刻作二百四十分,每一时中又得二十分为小刻,如此则一时之中得八大刻,复有二十分小刻,截作初初正初,各得一十分为微刻也。其它或以子午二时各得十刻者,或以子午卯酉各得九刻者,或以夜子时得四刻者,皆非也……然夜子时之说,只是在夜半之前,故称夜子正。如冬至为起历之端而居中气,其前亦系十一月也。是以夜子正在亥时之后,故只有初刻而无正刻;(早)子时却只有正刻而无初刻,其意可见也。


柴明聪1 发布于  2021-12-15 17:02 

梓的意思及寓意

01 梓是一个汉字,拼音是 zǐ ,指落叶乔木、治木器、用木头雕刻成印刷用的版;也指故里,姓,名等。该字出自《诗·鄘风·定之方中》。 02 “梓”五行为木,本义为梓树。在人名中引申为生机勃勃、茁壮成长、自强不息、生命力顽强等含义。一般也取其同音字“子”的含意,表示对孩子的关爱和呵护之意。 03 含有“梓”字的四字成语 敬恭桑梓:出自《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读音为jigrave;ng gōng sāng zǐ。敬恭:尊敬,热爱;桑梓:桑树和梓树,古时家宅旁边常栽的树木,比喻故乡。指热爱故乡和尊敬故乡的人。 杞梓之林:出自唐·李庾《西都赋》:“殷庙羞瑚琏之器,楚材惭杞梓之林”,读音qǐ zǐ zhī liacute;n,意思是比喻众多的人材。 04 梓字取名寓意好的名字 1、梓琪 “琪”字基本意思是美玉的一种,亦有花草繁盛的意思;比喻珍贵之物,引申可指人杰出,光彩,高贵的意思。与梓字搭配给女孩起名“梓琪”,声调搭配合适,十分好听,也寓指女孩才华横溢、明艳动人、高贵典雅。 2、涵梓 “涵”字是指涵养,修养,内涵,包容的意思,与梓字搭配优雅好听,寓指学富五车、彬彬有礼、宽仁大度。由于“涵”“梓”二字都是起名非常常用的字,所以如果起名“梓涵”,重名率会非常高,起名“涵梓”则要有个性的多。


柴明聪1 发布于  2021-12-15 17:02 

什么是正三棱锥

01 正三棱锥是锥体中底面是正三角形,三个侧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的三棱锥。正三棱锥不等同于正四面体,正四面体必须每个面都是全等的等边三角形。 02 正三凌锥的性质: 1. 底面是等边三角形。 2. 侧面是三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 3. 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三角形的中心(也是重心、垂心、外心、内心)。 03 常构造的四个直角三角形: (1)斜高、侧棱、底边的一半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含侧棱与底边夹角) (2)高、斜高、斜高射影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含侧面与底面夹角) (3)高、侧棱、侧棱射影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含侧棱与底面夹角) (4)斜高射影、侧棱射影、底边的一半构成的直角三角形。 说明:上述直角三角形集中了正三棱锥几乎所有元素。在正三棱锥计算题中,常常取上述直角三角形。其实质是,不仅使空间问题平面化,而且使平面问题三角化,还使已知元素与未知元素集中于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利于解出。 04 基本公式: h为底高(法线长度),A为底面面积,V为体积,L为斜高,C为棱锥底面周长有:三棱锥棱锥的侧面展开图是由4个三角形组成的,展开图的面积,就是棱锥的侧面积,则 :(其中Si,i= 1,2为第i个侧面的面积)S全=S棱锥侧+S底S正三棱锥=1/2CL+S底V=1/3A(底面积)*h


柴明聪1 发布于  2021-12-15 17:02 

荣幸之至是什么意思

01 释义:是表示谦虚的词语,意思是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感到非常荣耀,用以此词语来回答对方的恩惠。 02 引证:宋·司马光《乞虢州第三状》:“今窃知已降勑命,授臣开封府推官,於臣之分,诚为荣幸。” 翻译:今天我私下得知皇帝颁示的诏令,让我当开封府的推官,对于我来说,真的是非常荣耀而幸运。 03 荣幸之至的近义词:不胜荣幸、三生有幸等。 释义:感到从来没有过的荣耀跟幸运,形容极为难得的好机遇。 04 荣幸之至的反义词:流年不利、生不逢时等。 释义:生下来没有遇到好时候,旧时指命运不好。


柴明聪1 发布于  2021-12-15 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