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泽而渔是什么意思
01 竭泽而渔(jié zé ér yú),汉语成语,意思是掏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反动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出自《吕氏春秋·义赏》。 02 词语原文 原文: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来年无鱼;焚薮(sǒu)而田,岂不获得?而来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译文:使河流干涸而捕鱼,难道会没有收获吗, 但第二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难道会没有收获吗? 但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用欺骗和作假的方法,即使如今有用,以后却不会再有第二次了,这不是长久之计。 03 基本解释 泽:池、湖。掏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反动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分解解释 竭jié:尽,用尽:竭诚。竭尽。竭力。竭泽而渔。枯竭。衰竭。声嘶力竭。用之不竭。 泽zé:水积聚的地方:大泽。湖泽。润泽(潮湿)。沼泽。金属或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亮:光泽。色泽。恩惠:恩泽。泽及枯骨(施惠于死人)。洗濯。 而ér: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表(从……到……):从上而下。 渔yú:捕鱼:渔业。渔翁。渔村。渔船。渔网。渔民。渔汛。渔歌。渔火。竭泽而渔;谋取,夺取不应得的东西:渔夺。渔利。渔色(猎取美色);姓。 04 示例 1、做事不能竭泽而渔,要考虑后果。 2、榨光人民,来满足政府的需求,正犯了竭泽而渔的错误。 3、对资源我们既要开发,也要保护,不能竭泽而渔。 4、封建统治阶级残酷榨取,竭泽而渔,其后果必然是农民起义。 5、杀鸡取卵,竭泽而渔,都是很愚蠢的行为。
兔子不吃窝边草下一句话是什么
01 窝边有草何必满山跑。 “兔子不吃窝边草”,表层意思是兔子不吃自己窝旁的草,有自我保护在里边,还有“早晚是自己的”一种坦然。(实际上,兔子出了窝就吃,它才不管窝边不窝边呢。)但是,人们引用这句俗话,是取它“与邻为善”的引伸意。告诫人们,别在家门口上做不应该做的坏事。也比喻坏人不在当地干坏事。 02 单从字面意思来讲,兔子生活在土洞中,周围自然会长有杂草,正好满足了兔子的日常食物需求。但作为一个聪明的兔子,它会吃自己洞穴附近的草吗?事实上,为了保证洞穴的安全度,兔子往往不会去吃自己洞穴周围的植物,如果植物被吃光,洞穴会更容易被蛇以及天敌老鹰发现。而且在杂草给予安全感的保证下,便于隐藏,还能够给自己洞穴留有更多的出口,来预防天敌。 03 中国人是智慧的民族,善于发现观察自然事物,便有了“兔子不吃窝边草”这句俗语,接于生活,引申了其他的意思。比如“朋友妻不可欺”,“与邻为善”等,说的就是和朋友以及周边人友好相待,不欺诈,不隐瞒,更不会为了一己私利而断送了交情,实在划不来。相近的意思还有不和太熟的人结为夫妻,因为彼此太过了解,优缺点都暴露无疑,没了新鲜感。 04 对于“兔子不吃窝边草”的下一句,这里面有一个经典故事,这句话也是后来由主人公的个人经历而补充的。此人是清朝的一位富商,因为接济贫困,为百姓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深得民心,又受晚清重臣左宗棠的认崇和欣赏,便有了“活财神”的尊称。但他也有负面受挫的事情。因为自己常年在外打拼,不能与爱妻久伴,他深感遗憾,没有人能够帮助照顾她,遂无奈找了自己觉得还算靠谱的朋友胡雪岩帮忙照顾妻子,暂时住在胡的家里,但商人还是不放心,胡明白他的意思,就保证说:“我绝对不会对你妻子怎么样,兔子还不吃窝边草了”。于是,商人放心地离去。可结果相处一段时间,妻子就被胡给纳了妾。
诸葛亮诫子书原文及翻译
01 诫子书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02 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03 这是诸葛亮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04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作于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是诸葛亮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
01 硫酸铜、熟石灰、水。 波尔多液是无机铜素杀菌剂,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硫酸铜、熟石灰、水。其有效成分的化学组成是CuSO?·xCu(OH)?·yCa(OH)?·zH?O。 02 1882年法国人A.米亚尔代于波尔多城发现其杀菌作用 ,故名叫做波尔多液 。它是由约 500 克的硫酸铜、500 克的熟石灰和 50 千克的水配制成的天蓝色胶状悬浊液。配料比可根据需要适当增减。一般呈碱性,有良好的粘附性能,但久放物理性状破坏,宜现配现用或制成失水波尔多粉。使用时再兑水混合。 03 波尔多液为保护性杀菌剂,通过释放可溶性铜离子而抑制病原菌孢子萌发或菌丝生长。在酸性条件下,铜离子大量释出时也能凝固病原菌的细胞原生质而起杀菌作用。在相对湿度较高、叶面有露水或水膜的情况下,药效较好,但对耐铜力差的植物易产生药害。持效期长,广泛用于防治蔬菜、果树、棉、麻等的多种病害,对霜霉病和炭疽病,马铃薯晚疫病等叶部病害效果尤佳。 04 波尔多液是一种保护性的杀菌剂。有效成分为碱式硫酸铜,可有效地阻止孢子发芽,防止病菌侵染,并能促使叶色浓绿、生长健壮,提高树体抗病能力。该制剂具有杀菌谱广、持效期长、病菌不会产生抗性、对人和畜低毒等特点,是应用历史最长的一种杀菌剂。
王羲之书法作品有哪些?
01 王羲之书法作品有《兰亭序》、《官奴帖》、《十七帖》、《二谢帖》、《奉桔帖》、《姨母帖》等。王羲之书法作品中《兰亭序》被历代书家公认为举世无双的“天下第一行书”。 02 王羲之行书《兰亭序》 《兰亭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这是一幅行书作品,作品当中的字错落有致,不管是章法、笔法、结体都是十分优秀的一幅作品。 他的创作背景就是曾经在兰亭举办的一场学术交流会,王羲之就用它来描述当时的场景和内心的想法。这幅作品虽然很杰出,但被李世民带进了昭陵,传世的之后摹本。 03 王羲之《大唐三藏圣教序》 因碑首刻七佛像,又称《七佛圣教序》。咸亨三年(672)建于京城长安弘福寺。《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为表彰玄奘法师赴西域各国求取佛经,回国后翻译三藏要籍而写的。太子李治(高宗)并为附记,诸葛神力勒石,朱静藏镌字。碑石高9.4尺,宽4.2尺。共30行,行80余字不等。现在陕西西安碑林。 04 王羲之书法作品《丧乱帖》 在书法与绘画中,方笔与圆笔同许多笔画因素相贯通。圆笔可涉及逆入、中锋、藏锋、提笔、转笔等;方笔可联系切入、侧锋、露锋、顿笔、折笔等。由用笔之方圆,还直接体现出结构、体势之方圆。因此,人们认为方、圆乃运笔之纲领。 05 《姨母帖》 从名字来看就知道,这幅帖子是写给他姨母的,作品总共六行,加起来一共是四十二个字。王羲之和他姨母比较亲,感情比较深厚。 但是有一天,王羲之突然得知姨母的噩耗,内心是万分悲痛,所以就写下了这幅作品。而现在世间所流传的《姨母贴》是武则天的临摹本,原帖还给了唐朝的王方庆,最终就不知去向了。 06 《快雪时晴帖》 这幅作品原本是一封信的内容,全文总共就28个字,他的原帖至今还在,被收藏在故宫博物馆,也是特别珍贵的一件物品。 当时是大学之后的一个晴天,也是王羲之开始隐居的时候,写给张侯的一封信,但是王羲之是一位大书法家,即便是随手一封信,也足够成为一幅出名的书法作品,流传至今。
关于春风的诗句有哪些
01 1、春风如贵客,一到变繁华。——《春风》 2、暗香留不住,多事是春风。——《梅花》 3、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春思》 4、连夜深山雨,春风应未多。——《晓起》 5、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 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 7、春风虽自好,春物太昌昌。——《春风》 8、镜前飘落粉,琴上响余声。——《咏春风》 9、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劳劳亭》 10、春风朝夕起,吹绿日日深。——《连州吟》 02 11、春风何处好,憋殿饶芳草。——《嘲春风》 1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13、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落日忆山中》 14、春风几日落红堆,明镜明朝白发摧。——《春风》 1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 16、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送祁昂滴巴中》 17、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春郊》 18、春风恰似解相欺,缭乱缤纷也满蹊。——《春风》 1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 20、春风过柳绿如缲,晴日?红出小桃。——《春风》 03 21、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春思》 2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咏柳》 23、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元日》 24、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探春》 25、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兰花》 26、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赠别》 27、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半山春晚即事》 28、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 29、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春兴》 30、春风吹园杂花开,青天露坐始此回。——《春风》 04 31、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 32、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李次第开。——《春秋》 33、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宫中行乐词八首》 34、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长恨歌》 3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 36、总向高楼吹舞袖,秋风还不及春风。——《未央风》 3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38、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远怀舍弟颖观等》 39、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清平调》 40、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除夜宿太原寒甚》
担当是什么意思
01 担当[ dān dāng ],基础释义:接受并负起责任:~重任。再艰巨的工作,他也勇于~。 例句:王丹毛遂自荐,担当起了帮助残疾同学的重任。 02 详细释义 承担并负责任。 《朱子语类》卷八七:“岂不可出来为他担当一家事?” 明唐顺之 《与俞总兵虚江书》:“若夫为国家出气力,担当大任,有虚江辈在,山人可以安枕矣。”《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贤弟好去为官,家下一应事体为姊的担当,不劳远念!” 老舍《四世同堂》三六:“每一个有点知识的人都应当挺起胸来,担当这个重任。” 敢于承担责任,有魄力。 清李渔《比目鱼·伪隐》:“不用諮谋,方见才能,好担当,好担当,怪不得人人敬。”《红楼梦》第六二回:“你既有担当给了我,原该不叫一个人知道。” 茅盾《动摇》二:“ 陆慕游 曾在 胡国光 前极力夸饰 朱民生 是一个好心热肠有担当的人物。” 所承担的责任。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贾相寿词》:“ 郭应酉居安《声声慢》:‘许大担当,人间佛力须弥 。’” 承受。 宋陈亮《甲辰秋答朱元晦秘书书》:“ 孟子终日言仁义,而与公孙丑论一段勇如此之详,又自发为浩然之气,盖担当开廓不去,则亦何有於仁义哉!”明黄绾《明道编》卷六:“及观孟子‘堂高’、‘侍妾’、‘般乐’之言,则知必有所为而发,亦可以见孟子英迈之稟。人若无此等资稟,於道终无担当也。” 03 近义词:掌管、经受、担纲、承当、继承、负担、担任、担负、肩负、接收、承担、接受、承受、负责、职掌 04 实际上,担当主要是指一个人对于责任的承担。对于父母来说,你的担当就是照顾、赡养他们;对于妻儿来说,你的担当就是养家糊口,对老婆忠诚;对于企业来说,你的担当就是迎接困难的挑战,完成目标任务。
大江东去浪淘尽全诗作者是谁
01 “大江东去浪淘尽”出自于《念奴娇·赤壁怀古》,全诗作者是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穿空 一作:崩云)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虏)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间;尊 同:樽) 02 译文 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岸边乱石林立,像要刺破天空,惊人的巨浪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千万堆白雪。 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小乔刚刚嫁给了他做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 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03 注释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赤壁:此指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西。而三国古战场的赤壁,文化界认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县西北。 大江:指长江。 淘:冲洗,冲刷。 风流人物:指杰出的历史名人。 故垒: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为中郎将,掌管东吴重兵,吴中皆呼为“周郎”。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雪:比喻浪花。 遥想:形容想得很远;回忆。 小乔初嫁了(liǎo):《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周瑜从孙策攻皖,“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乔,本作“桥”。其时距赤壁之战已经十年,此处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傥风流。 雄姿英发(fā):谓周瑜体貌不凡,言谈卓绝。英发,谈吐不凡,见识卓越。 羽扇纶(guān)巾:古代儒将的便装打扮。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纶巾,青丝制成的头巾。 樯橹(qiánglǔ):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樯橹”一作“强虏”,又作“樯虏”,又作“狂虏”。 故国神游:“神游故国”的倒文。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 神游:于想象、梦境中游历。 “多情”二句:“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的倒文。 华发(fà):花白的头发。 一尊还(huán)酹(lè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尊:同“樽”,酒杯。 强虏:强大之敌,指曹军。虏:对敌人的蔑称。 04 思想感情 本篇诗词抒发了词人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词人对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人生如梦”,抑郁沉挫地表达了词人对怀才不遇的无限感慨。“一尊还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
摘抄好段大全
01 1、空气中浸透着静谧。幽远的小巷中,我的移动和杂着雨儿们的跳动,成全了小巷的生动。小巷的两边是安然矗立着的老屋子。一幢幢灰瓦白墙的老屋子,饱受了风雨的侵袭,彰显着一种沧桑积淀后的黯然。灰白色的墙面在斑驳间隐现时光的痕迹,青黑的瓦片耐不住寂寞,邀了几根闲草做伴。 2、若能掬起一捧月光,我选择最柔和的;若能采来香山红叶,我选择最艳丽的;若能摘下满天星辰,我选择最明亮的。也许你会说,我的选择不是最好,但我的选择,我相信。 02 3、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因为诚实,它变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因为守信,它变得悦耳; 生活如画,或明丽,或素雅,因为诚信,它变得美丽。 4、生命就是这样,你可能无法解读,但你却拥有,你会尽力使它丰富,使它完美,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去擦亮,去点燃。每一步前行的脚步都是生命的轨迹,每一分的耕耘都是为了生命的一次进取。生命虽短暂,但却能铸就永恒;生命虽平凡,却能孕育伟大;生命虽脆弱,却能成就坚毅。 03 5、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的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洗礼。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性的猪血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照。灰色的癞蛤蟆,在湿烂发霉的泥地里跳跃着;在秋雨的沉闷的网底,只有它是唯一的充满愉快的生气的东西。它背上灰黄斑驳的花纹,跟沉闷的天空遥遥相应,造成和谐的色调。它噗通噗通地跳着,从草窠里,跳到泥里,溅出深绿的水花。 6、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都是很重要的。没有多也没有少,你浪费了它就等于浪费了自己的大好的年华,失去了现有的青春,失去了现在的容颜,失去了现在的才华,失去了现在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人们常说,写作要有灵感。对,灵感的确很重要,但是,所谓的灵感又是什么呢?你还要逐步地去思考。 04 7、当花翅膀的麦雀子把乡村每个日子叫甜的时候,把黑土地的渴盼叫成金黄色,叫成起伏不平的波浪形,一个最最撩拨庄稼人的时令,又从镰刀上和红缨鞭上熟落了,又从那些古铜色的胸大肌、肱二头肌和醉意朦胧的微笑上熟落了! 8、长歌当哭,为那些无法兑现的诺言,为生命中最深的爱恋,终散作云烟。 9、眼前的大地正披着一身银白的纱衣。放眼望去,路边几棵大树的叶片儿一点儿也瞧不见,能看见的只有树干那高大的身躯。走近一看,呵,真美啊!片片叶子上都托着一颗颗晶莹透亮的露珠,那苍劲的树枝上也挂满了同样晶莹的钻石,那粗壮的树干也不甘落后,故意弯曲着身体,引得一串串露珠滚动嬉闹。
玩物丧志是什么意思
01 玩物丧志,意思是把玩没有好处的东西,容易让人丧失意志,贻误大事。这个故事出自《尚书·旅獒》,其中有一句:“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02 【出处】: 《书·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03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不务正业 【反义词】: 业精于勤 04 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建立了西周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周武王一面分封诸侯,一面派出使臣到边远地区,号召各国臣服周朝。慑于武王的威名,许多远方国家和部族都先后派人到镐(周都,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向周王朝称臣纳贡。有一天,来自西方旅国的一位使臣献上了一只叫獒的大狗。这只狗身高体重,且通人性,见了周武王还俯首行礼。武王看了,非常高兴,命人收下了这只宝狗,并重赏了使者。这件事被太保召公奭看在眼里,记在心中。退朝以后,他写了一篇《旅獒》呈给周武王,劝他艰苦奋斗,不要使胜利果实毁于一旦。其中写道:轻易侮弄别人,会损害自己的德行;沉迷于供人玩弄的事物,会丧失进取的志向。武王读了《旅獒》,想到商朝灭亡的教训,觉得召公奭的劝告是对的,于是把收到的贡品分赐给诸侯和有功之臣,自己则兢兢业业地致力于国家的治理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