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生居士是谁
更生居士是谁
洪亮吉, 清江苏阳湖人,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自号更生居士,居家十年而卒。少时诗与黄景仁齐名,交谊亦笃,时号洪黄。景仁家贫,客死汾州,亮吉亲赴山西,为经纪丧事。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而论人口增加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有《春秋左传诂》、《卷施阁集》、《更生斋集》等。
温陵居士是谁
温陵居士是谁
李贽(1527-1602年),字宏甫,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人,明末杰出思想家和进步史学家。李贽出生在一个回教徒的市民家族。原籍河南,姓林,元朝以后迁来福建。三世祖因反对封建礼教,得罪林姓御史,被扣上“谋反”罪名,为避祸改姓李。李贽 幼年丧母,随父读书,学业进步迅速。自幼倔强,善于独立思考,不信回教,不受 儒学传统观念束缚。12岁开始作文,反对孔子把种田人看成“小人”。26岁中举人 。30岁至45岁为官,先后任河南辉 县教谕、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国子监博士、 北京礼部司务、南京刑部员外郎和郎中,最后出任云南姚安知府。
20多年宦海生涯,他耳闻目睹官场的种种黑暗,以及民反兵变、倭寇骚扰我东 南沿海等现实,深感明王朝内部的腐朽没落。他与那些昏官迂儒和假道学格格不入 。54岁那年,毅然辞官,寄居湖北黄安(今红安县),同大官僚耿定向的二弟耿定 理探计学问。耿定理死后,耿定向屡次来信指责李贽“超脱”,两人遂由思想上,政治上的分歧发展为公开的激烈论战。李贽只好移居黄安邻县的座城经摩庵,过着 半僧半俗的“流寓”生活后来他干脆把妻女送回原籍,自己则在座城龙湖芝佛院落 发,同友人周友山等知已在青灯古佛下讲学论道。他的《焚书》就是这时在座城刻 行的。书中收入了几封与耿定向论战的书信。耿定向得知,一口咬定是李贽对他的 “诽谤”,并以此为借口,批示其门徒对李扫亢进行围攻、迫害。李贽被逼无奈,只得离开龙湖,长期出游四方。
在邪恶的势力面前,李贽毫不畏惧,始终坚信正义在自己一边。在极其艰难的 条件下,李贽的另一部重要著作《藏书》在南京刻行。翌年,李贽从南京回到龙湖 ,原打算终老在此,岂料耿定向余党及原是李贽友人的梅国桢竟然伙同地方官吏, 暗中造出“僧尼宣淫”的谎言,对李贽进行无耻的诽谤,掀起“逐游僧、毁淫寺” 的恶浪。地方官吏以“维护风化”为名,指使歹徒烧毁龙湖芝佛院,并下令搜捕李 贽。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李贽避入河南商城中。这时正值敢于直言极谏的好友马经 伦被贬后来访。李贽后来便寄寓在马家,继续从事《续藏书》的著述。 万历三十年(1602年),大官僚沈一贯指使张问达弹劾李贽“惑乱人心”,“ 以秦始皇为千古一帝,以孔子这是非为不足据,狂诞悖戾,未易枚举”。明神宗以 “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为罪,逮捕李贽,焚毁其著作。李贽入狱后,据说明迁要 押解他回原籍福建,他感慨地说:“我年七十有六,死耳,何以归为?”于是愤然 自刎。
李贽的进步思想,首先表现在反对封建统治者把孔子的思想说成是万古不变的 永恒趔李贽认为,千百年来“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这就是 说,人们对是非的评论,本来没有固定的标准,对人的评论,也没有固定的结论, 是非如同岁朋一样,日夜不停地发展变化,而衡量的标准也应该了随着社会前进而 发展变化。李贽还对宋朝以来理学家吹捧孔子“天不生促尼,万古如长夜”,的宣 传进行驳斥。他说:“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苦必 得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他还嘲讽“千古一词”、“ 千年一律”的尊孔思想,无异于“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的随声附和之犬。李贽 针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 衣吃饭,无伦物矣”的进步思想。李贽尊孔言论和理学的批判,是对封建卫道者们 的有力鞭挞。
除此之外,李贽还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他曾说“市井小夫,身履是事,口便说是事,作生产者但说生产,力田者便说力田。凿凿有味,真有德之言”。他公开为商人辩护,说:“商贾亦何可鄙之有?”主张各从所好,各骋所长,发挥各种各 样的人的个性和特长。李贽这些进步的主张,在客观上反映了当时新兴市民阶层自 由发展的愿望和要求。在封建统治思想占绝对优势的时代,李贽的思想无疑像一把利剑刺中封建思想的痛处。这就是封建统治阶级力置李贽于死地的根本原因。
遵岩居士是谁
遵岩居士是谁
王慎中,字道思,号南江,别号遵岩居士,晋江(今福建泉州)人。世宗嘉靖五年(1526)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官山东提学佥事,江西参议,河南左参政等。后罢归。初从前七子,尚古文辞。后悟其陋,转而推崇欧阳修、曾巩,尤折服曾巩之文。反对七子派标榜的古文辞及格调之学,是唐宋派代表作家之一,与唐顺之齐名,时称“王、唐”。二人与赵时春、熊过、任瀚、李开先、吕高、陈束,有“嘉靖八才子”之称。晚年接受王守仁心学,为学重视内心的体会与本性的探求。
六如居士是谁
六如居士是谁
六如居士即是唐寅(1470一1523),中国明代画家,文学家。字子畏、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1人物简介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2艺术成就
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擅人物、山水、花鸟。唐寅书法为画名所掩,主要学赵孟頫,更受李北海影响,笔画俊逸挺秀,婉转流畅,笔力稍弱,钩挑绵软,看不出一丝狂态。王世贞评曰:“伯虎入吴兴堂庑,差薄弱耳。”流传墨迹有《自书诗》、《联句诗》、《落花诗卷》等。
唐寅31岁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湘、鄂、闵、赣七省,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唐寅擅画山水及工笔人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润缜密、潇洒飘逸,“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传世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有《骑驴归思图》、《秋风纨扇图》、《李瑞瑞图》、《一世姻缘图》、《山路松声图》等。诗词散文有《六如居上全集》。
深宁居士是谁
深宁居士是谁
王应麟,南宋庆元府人,历事理宗、度宗、恭宗三朝,曾三进学士院、四入中书省、兼掌两制行辞,乃宋末儒林领袖。元明时期,王应麟声名不彰,清初始渐受学者重视,四库馆臣于《〈困学纪闻〉提要》中称赞王应麟“博洽多闻,在宋代罕其伦比”,有清一朝为《困学纪闻》作注者凡十家,对此梁启超先生评曰:“一宋人书而注之者四家,其尊尚几等于古子矣。”①近十年来,学界对王应麟颇为关注,研究范围涉及其经学、史学、考据学、辑佚学、目录学、地理学、蒙学及著作的版本等领域,而随着中华书局《王应麟著作集成》的陆续整理出版,王应麟研究势将再起新的高潮。然而,王应麟生平尚存许多疑点有待澄清,迄今还未见学者就此展开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王应麟及其著作的理解,如王应麟字号即为一例。《宋史》本传曰王应麟“字伯厚”而不载其号。王应麟次子王昌世《宋吏部尚书王公圹记》则曰“字伯厚……号深宁叟”②,元袁桷《延祐四明志》曰“字伯厚……晚岁自号深宁老人……学者尊之曰深宁先生”
后村居士是谁
后村居士是谁
是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人,是江湖派最大的诗人,也是南宋著名的词人。有《后村先生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