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是哪位皇帝
乐不思蜀是哪位皇帝
乐不思蜀的是蜀国第二任皇帝刘禅,据说一次司马昭问刘禅是否思念蜀国,刘禅说“此间乐,不思蜀”,所以才有了这个成语。乐不思蜀是一个贬义词,它形容一个人忘本,在新的环境中不愿回到过去。
乐不思蜀是一个汉语成语,它现在用来比喻某个人在新的环境中过得非常的快乐,因此不想再回到自己过去所处的环境中,这个成语出自蜀国第二任皇帝刘禅的口中。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曾记录过一个故事,它讲的是蜀国灭亡之后司马昭故意在刘禅面前安排蜀地歌舞,然后司马昭问他是否思念蜀国,刘禅却说“此间乐,不思蜀”。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乐不思蜀其实是一个贬义词,他除了形容一个人不想再回到自己过去所处的环境中之外,还有形容一个人忘本了的意思。
卧铺学生票打几折
卧铺学生票打几折
学生证买卧铺打七五折,学生只有购买普通的硬座才能享受半价优惠,硬卧的价格包括硬座和铺位,所以硬卧的价格由它原本价格再减去硬座的一半,算下来大概是七五折。此外,动车的二等座也可以享受到七五折优惠,一等座和火车软卧不享受优惠。
凭借学生证购买车票可以享受优惠,但要在特定的时间段,即每年暑假的6月1日到9月30日,寒假的12月1日到3月31日。用学生证购买火车的硬座票是半价优惠,动车的二等座是七五折优惠,软座和一等座没有优惠。
购买学生票的硬卧也可以打折,硬卧的优惠票价是由它原本的票价减去硬座票价的一半,相当于七五折。举一个例子,硬卧的原价为400,硬座原价为200,那么学生硬卧票价就是:400-200/2=300元。
学生证购票的限制
使用学生证购买车票有次数限制,每年只有四次凭借学生证优惠购票的机会;使用学生证购票必须购买乘车优待证上指定区间的车票;学生票的优惠有时间限制,每年的12月1日到3月31日以及6月1日到9月30日,其它时间不享受优惠。
古代所称的杏林高手是指
古代所称的杏林高手是指
古代所称的杏林高手是指医术很高的人。“杏林”这个词是中医界经常被使用的一个词汇,往往医生都会以“杏林中人”自称,后来杏林这个词逐渐成为医家的专用名词。杏林高手这个词也是因为三国时期的名医董奉而流传至今。
杏林高手是指医术高明的人
“杏林”这个词是中医学界的代称,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好的理解“杏林高手”的含义,就是指中医界能力比较高的人,代指医术很高的人。往往医生们都会自称“杏林中人”。
杏林高手的来历
相传在三国时期有一位名医董奉,医术高明,他晚年时居住在庐山脚下,为贫苦百姓治病且不收取任何费用,病人康复后会在他家后面栽种杏树,重病治愈者种植三五株,小病治愈者种植一株,后来他家前后种满了杏树,人们也用杏林高手来形容董奉。
杏林高手相关成语
现在人们会用杏林高手这个词来形容所有医术高明的医生,与杏林高手含义相同的词有杏林春暖、誉满杏林、医坛圣手等,都用来形容医术高明的人。
沐猴而冠讽刺谁
沐猴而冠讽刺谁
汉廷公卿秦末,刘邦、项羽等起兵反秦。刘邦首先攻破秦都咸阳(今陕西西安市东渭城故城),接着项羽也赶到了。原先各路将领曾互相约定:谁先进入咸阳,谁就在关中为王。项羽因此很不乐意。他带领人马,冲入城内,大肆屠杀,并且杀了秦降王子婴,放火焚烧秦宫,大火一连烧了几个月都没有熄灭。项羽还搜括了许多金银财物,掳掠了一批年轻妇女,准备回到东方去。 《史记·项羽本纪》载,当时有人劝项羽仍在咸阳建都,因为“这里关中地区,有险可守,而且土地肥沃,在此建都,可以奠定霸业。”项羽看看秦宫都已烧毁,残破不堪,同时又怀念故乡,一心想回东方,便说:“人富贵了,应归故乡,富贵不归故乡,好比‘衣绣夜行’(穿着锦绣衣服在黑夜里走),谁看得见!” 那人听了这句话,觉得项羽要作为一位英雄,实在不够,心里不免对他鄙视。于是在背后对人说:“人家说楚国人(指项羽)不过是‘沐猴而冠’罢了,果然不错!”不料给项羽知道了,立刻把那人抓来,投入鼎镬煮死。 楚人管猕猴为“沐猴”。“沐猴而冠”,是说猕猴而戴上人的帽子,也就是说假充人样的野兽。这是一句骂人的话。《汉书·伍被传》也有此语:伍被曾在淮南王刘安手下做“淮南中郎”的官,刘安谋反,伍被多次谏劝,刘安不听,以轻蔑的口吻对伍被说:“汉廷公卿列侯皆如沐猴而冠耳!”后来国人用来讽刺汪精卫卖国投敌
520送什么给女友最合适
520送什么给女友最合适
因为“520"是"“我爱你"的意思,没有哪一天比这天送礼物更能表达你的爱意了。那么,520送什么礼物给女朋友最好呢?
1、口红
每个女生的包包里面都会准备至少一根口红,当然要买贵的,也就两三百块钱吧,价格也并不高,所以送—支口红表达爱意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2、高跟鞋
高跟鞋是女人的命,每个人女人都喜欢高跟鞋,不仅增高,而且显身材,但注意一定要买合脚的哈,这样女生穿脚上才会很舒服,气质也会提升不少呢。
3、清空购物车
这个就比较的简单粗暴了,目标明确,绝对不会买错,购物车里面一定是她想要的东西,当然,能不能清空,能清空多少,要视情况而定。
4、项链
项链戴在脖子上,女生会理解为你想拴住她的一生,寓意来讲非常好,女生收到这样的礼物也会非常开心。
5、鲜花
主要是玫瑰,红色粉红色都比较适合,千万不要觉得玫瑰很俗套,长久以来被验证的真理就是,除了对玫瑰花过敏以外,还没有哪个女孩能够经受住玫瑰花的诱惑,虽然嘴上说着不要,但是朋友圈早已出卖了她。
国色天香最初形容的是什么
国色天香最初形容的是什么
国色天香
拼音: guó sè tiān xiāng 简拼: gstx
近义词: 沉鱼落雁、羞花闭月 反义词: 其貌不扬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女性的美丽
解释: 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出处: 唐·李濬《松窗杂录》:“臣尝闻公卿间多吟赏中书舍人李正封诗曰: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
例子: 于那娉婷妩媚之中,无不带著一团书卷秀气,虽非~,却是斌斌儒雅。(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六回)
最早设计的轮椅有几个轮子
最早设计的轮椅有几个轮子
最早设计的轮椅有三个轮子。欧洲最早关于轮椅的记载在中世纪,那时的轮椅是独轮推车,只有一个轮子,而世界公认的轮椅历史,最早的是我国南北朝石棺上的轮椅,这种轮椅有三个轮子,前面一个用来摇驱动,后面两个大轮子承载着乘车坐人的重量。
大约在18世纪时,渐渐开始出现接近现代造型所设计的轮椅,通常主要是由两个大大的木质前轮和单一小轮所组合而成。之后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出现藤制的轻型轮椅,主要是配有金属轮子。
而在一战后,英国发展除手摇式的三轮轮椅,不久后又添加了动力驱动装置。到公元1932年,有位残疾人与他的朋友发明了第一部现代可折式轮椅。后轮椅的设计逐渐向舒适性、耐用性以及功能性发展。
在现代生活中,轮椅已经式随处可见了,几乎都是四个轮椅所组成的,有电动的也有手动的,不同的轮椅还有着不同的功能,已经越来越安全,越来越完善了。
古代称什么为弄瓦
古代称什么为弄瓦
古代称生女儿为弄瓦。弄瓦是一个中国古代词语,在周代就已开始使用,是中国民间对生女儿的古称,出自《诗·小雅·斯干》,其中弄是把弄的意思,瓦的本意是用陶土烧成的瓦罐和瓦器,特指纺砖,是古代妇女纺织用的工具之一。
弄瓦是一个中国古代词语,在周代就已开始使用,是中国民间对生女儿的古称。其中的弄字意为把弄、玩弄的意思,而瓦字本意是指用陶土烧成的瓦罐和瓦器等,在这里特指纺砖,而纺砖是中国古代妇女纺织时所使用的工具之一,把弄纺砖则时代纺织的动作,故而弄瓦一词成为生女儿的别称。
弄瓦一词出自《诗·小雅·斯干》,原文为:“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意思是:如果生了一个女孩,就要让她睡在地上,把她裹在襁褓中,给她把玩纺砖。《诗·小雅·斯干》是中国先秦时代诗歌集《诗经》中的一部分,为《小雅》七十四篇中的一篇。
关于弄瓦一词还衍生出许多有趣的故事,如刘骥调侃苏洵时所作的打油诗。刘骥是苏洵的朋友,苏洵的妻子生第二胎女儿时又邀刘骥赴宴,刘骥故作一首“弄瓦诗”来调侃苏洵,全诗为:“去岁相邀因弄瓦,今年弄瓦又相邀。弄去弄来还弄瓦,令正莫非一瓦窑?”
东安子鸡是什么地方的菜
东安子鸡是什么地方的菜
东安子鸡是湘菜!湖南东安特产的刚开鸣公鸡为主要原料。
属于湘菜。东安子鸡,因用新母鸡烹制,故名。本菜特色是特点:用嫩母鸡和红辣椒煸、烧而成。菜色呈红白绿黄四色相映,鸡肉肥嫩,味道酸辣鲜香。
东安鸡出自湖南省东安县卢洪市镇,是湖南的一道名菜,要想吃到正宗的东安鸡还得到东安才能吃到!
唐玄宗开元年间,有客商赶路,入夜饥饿,在湖南东安县城一家小饭店用餐。店主老妪因无菜可供,捉来童子鸡现杀现烹。童子鸡经过葱、姜、蒜、辣调味,香油爆吵,再烹以酒、醋、盐焖烧,红油油、亮闪闪,鲜香软嫩,客人赞不绝口,到处称赞此菜绝妙。知县听说后,亲自到该店品尝,果然名不虚传,遂称其为“东安子鸡”。这款菜流传至今上千年,成为湖南名菜。
青霉素发明于哪个时代
青霉素发明于哪个时代
青霉素发明于1928年。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亚历山大·弗莱明由于一次幸运的过失而发现了青霉素。
1938年,德国化学家恩斯特钱恩在旧书堆里看到了弗莱明的那篇论文,于是开始做提纯实验。
1940年冬,钱恩提炼出了一点点青霉素,这虽然是一个重大突破,但离临床应用还差得很远。
1941年,青霉素提纯的接力棒传到了澳大利亚病理学家瓦尔特弗洛里的手中。在美国军方的协助下,弗洛里在飞行员外出执行任务时从各国机场带回来的泥土中分离出菌种,使青霉素的产量从每立方厘米2单位提高到了40单位。
扩展资料:
1950年3月,上海青霉素实验所成立,并开始研制生产青霉素。1951年4月,试制成功第一支国产青霉素针剂。该项发明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抗生素的历史。
1953年5月,上海青霉素实验所更名为上海第三制药厂,这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座抗生素生产专业工厂。为了批量生产青霉素,面对解放初期淀粉工业不发达,没有足够玉米浆原料供应的问题,上海第三制药厂采用了棉籽饼粉代替玉米浆、葡萄糖代替乳糖,同时又解决了抗生素工业生产中的染菌控制等问题。
在1953年7月28日,终于实现了中国第一个抗生素——青霉素的工业化生产,从而结束了中国长期依赖国外进口青霉素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