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祖山看风湿真的吗

周祖山看风湿真的吗
2019年12月21日下午,江城武汉。湖北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这里热烈举行。

在众多专家、教授和行业大咖的炯炯目光中,来自洪湖市中医医院的主治医生、30出头的何彦春从容地走上讲台,做了《风湿性多肌痛的诊治》的学术报告。而会议的主持,正是该院年轻的副院长周艳华。

他们的精彩发言,赢得了台下阵阵掌声。

近些年,“洪湖中医”涌现出一批这样的年轻专家——周艳华、何彦春、游济洲、李光耀……他们虽年纪轻轻,但以突出的医技和学术成果,或荣获国家级学会先进工作者称号,或获得省级科研立项,或登上央视节目……

“其实,这一切都离不开我们的师父、全国名老中医周祖山教授。”何彦春和周艳华告诉记者,正是因为周祖山的“大道传承”,才有了他们的“百花齐放”,才有了洪湖中医的“杏林春满”。

开大门

在百里水乡的洪湖之岸,洪湖市中医医院以中医治疗类风湿享誉海内外,医院党委书记、院长、著名风湿病专家周祖山教授,更是一位妙手仁心、闻名遐迩的名老中医——

他的工作室,是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他,不仅是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也是全国首届“最美中医”荣誉获得者。

然而,当记者第一次来到洪湖市中医医院,在其雄伟的标志性建筑——综合大楼里,却找不到周祖山工作室。直到兜兜转转,在旁边一个很不起眼的老楼里,才“一睹真容”。

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

工作室在三楼,没有电梯,只能沿水泥台阶拾级而上。工作室也不大,只有二十多个平米,却被一分为二,一半用来处理行政事务,一半用来接诊看病。

原来,这是周祖山工作室,也是院长办公室。它看似简单的背后,恰恰是不简单。

洪湖市中医医院诞生于1977年,系全国首批 500 名名老中医之一、周祖山的父亲周承明先生发起创建。周承明在祖传秘方“麝火疗法”的基础上,在国际上首创用毒性草药雷公藤治疗类风湿病,取得显著成效,被誉“风湿药王”。

周祖山大学毕业后进入洪湖市中医医院工作,成为周承明的学术继承人。他从普通医生干起,一步一个脚印。2000年,周祖山被市委组织部任命为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扛起了医院发展的接力棒。

周祖山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把院长办公室分成两块,一边办公,一边接诊。在这里,他不但超越性地发展了周承明的学术思想,将集麝火疗法、雷公藤系列制剂于一体的周氏综合疗法推上了全新高度,而且带领医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洪湖中医”由此崛起为洪湖市唯一一家“三甲”综合医院,其“三名模式”惊艳业界,被誉“周祖山现象”。

但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昔日的热血青年,不觉已两鬓染霜。

2015年,周祖山工作室入选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这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施的重大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

很多人建议——这可是国家级项目,能不能换一个大一些的办公室?

周祖山却摇了摇头,笑着说:“算了,这里病人好找,习惯了。我的工作室开的是大门,没有围墙的。”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一句‘开大门’,让我们豁然开朗,并肃然起敬。”

周祖山的学术继承人、医院风湿病一区主任游济洲告诉记者,在洪湖中医,周氏综合疗法其实从来不是秘密,风湿科的医生都在用,不是弟子,周祖山也是毫无保留地传授。就是在整个行业,也不是秘密。早在20年前,周祖山父子就已主动将秘方公开,以助力同行造福更多患者。

“而这,恰恰是师父给我们的第一课——传的是胸襟,授的是使命;开的是大门,亮的是初心。唯有把自己全身心交给医术交给病人交给国家的人,才有资格成为周祖山的传承人,才能不拘泥于形式而学到真谛,担起责任。”游济洲坦言。

守正道

2019年是建国70周年。对于一家中医医院,用什么样的方式开展庆祝活动呢?

洪湖市中医医院的答案是:学经典、做临床。

自3月至10月,该院用长达半年时间,开展了“迎国庆、学经典、做临床”中医经典比赛活动,倡导全院职工在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中,尽职奉献,敬业爱国。启动仪式上,周祖山亲率医院班子全体成员悉数出席,格外重视。

对医学经典无比推崇的背后,正是周祖山的一个重要传承原则,那就是——守正道。

周祖山主张“开大门”,是站在现代医学和国家公立医院的立场,要求超越传统的师徒关系,不拘泥形式表象,甚至门户派别,直奔医学本质。而“守正道”,则是强调“创新不离宗”,在浩瀚的中医药文化宝库中,正源头,求精髓,守根本。

2015年4月30日,洪湖市中医医院举行了首届名老中医师承拜师仪式。周祖山、李拥、钟道陔、雷斌等10位医院名老中医正式收下了周艳华、何彦春、熊健、刘根等10 名徒弟,通过呈拜师帖、行拜师礼等环节,明确了师徒关系。

其实,此时的周艳华、何彦春等,早已是周祖山的“关门弟子”。但周祖山还是非常高兴。他在仪式上强调,中医药源远流长,是老祖宗长期实战经验和临床智慧的结晶。“我们举行传统的拜师仪式,就是为了守中医传承正道,让中医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周祖山与学术弟子在一起

那么,到底该如何守正道呢?

一是正源。

在浩瀚的中医典籍中遨游了大半辈子,周祖山非常清楚,《黄帝内经》等中医药经典著作和历代中医名家及周承明的学术经验,才是后来者取之不尽的力量渊源。自己的学术继承人,必须以经典为正源,行历代大医先贤之正道。

为此,周祖山给学术继承人们明确规定:要精读《内经》《伤寒》《金匮》等中医经典及《周承明学术思想初探》等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专科经典,做全院职工学经典的榜样。

周祖山还特意建了一个微信群,要求他们按计划及时把学习心得发到群里供他检查。因为工作忙,周祖山经常在次日清晨回复对他们的点评。“看师父的微信,常常是我们早上起床的第一课,也是我们最有营养的早餐。”何彦春回忆。

二是正行。

在周祖山看来,中医经典博大精深,中医临床更千变万化。学术继承人不仅要学经典,更要在实际临床行动中吃透老师的经验,才能学以致用,练就真功。

为此,周祖山明确要求:学术继承人每周要跟师门诊或临床实际操作,每季度要写学习心得、临床体会或老师的临床经验整理笔记,每年要提交由本人独立完成、能反映老师临床经验和专长的临床医案。

周祖山自己,更是以身作则,处处垂范。只要不出差,他常常早上7点就到了工作室,晚上直到看完最后一个病人才下班。深夜,周祖山还经常打着手电筒,来到住院部查房。

“为不影响病人,师父总是把脚步放得很轻很轻,而住院部走廊的灯光,常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跟在后面,我仿佛也踩着一条大医的路,内心充满了力量。”一位学术继承人在跟师笔记中如此写道。

传匠心

2018年冬,一位东北的患者在云南度假时,类风湿旧疾复发,急忙来到洪湖市中医医院。接诊的是周祖山学术继承人、时任医院风湿病科主任的周艳华。在他的精心诊治下,患者的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并有了显著好转。

但一个深夜,周艳华接到了周祖山的电话。

原来,周祖山在审阅这位病人的病例和处方时,记起这位病人初次到院治病时,曾有胃病病史。他建议周艳华确定病人的胃病情况,以在处方中加入相应药物,减轻患者不适。

“第二天我一问患者,果然如是。患者也很感动,她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周院长还记得她的病。”

周艳华感慨——“这种细致入微的匠心精神,正是我们需要继承的宝贵财富。”

在名老中医的传承工作中,如果说“守正道”是周祖山的战略路径,那么他的战术法宝,则是“传匠心”。

《增广贤文》云: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在周祖山看来,中医表面是关于“病”的学问,其实是关于“人”的学问。师父带徒弟,表面是传技术,其实是传匠心,教做人。有了匠心,就会触类旁通,修行自成。

“而医者匠心之道,在严,在精,在仁。”周祖山坦言。

“严”即严格要求,一丝不苟。

2018年,周祖山工作室确定的正式学术继承人,扩展到6名。通过个人申报、专家组评定、医院管委会认定的方式,周祖山不仅对学术继承人的选拔非常严格,在医德、医术上提出了更高标准,而且特别强调:“做我的弟子,必须受得了我的严。”

“我们一开始以为是做不好会受到严厉处罚,后来发现是周院长自己在工作中严厉细致,一丝不苟。每次跟诊,我们必须如履薄冰,来不得丝毫马虎,因为任何疏忽,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位学术继承人如此总结。

“精”即精益求精,孜孜不倦。

周祖山在带徒弟的过程中,不仅会对病例进行详细分析,指出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还经常抽查弟子的医案,并从专业的角度不断反问——能不能再精细一些,效果再好一些?

一个新疆患者自幼患类风湿,瘫痪在床近10年,被父母背进周祖山工作室。弟子会诊后认为病情严重,能控制病情就不错了。周祖山却摇了摇头,说:“这个病人还年轻,一切康复都有可能。我们为医,必须精益求精,永不设限。”果然,经过师徒精心治疗,三个月后,这个病人奇迹般地站了起来。

“仁”即至诚至善,知行合一。

周祖山每年都要深入贫困地区开展免费“义诊”,而且连续多年参加“湖北名医下基层”活动,到艰苦地方送医送药,奉献爱心。一开始,这只是周祖山的“自我要求”,后来,他将这纳入到工作室建设的重要内容。

“每次跟师义诊,我发现病人越多,忙得越晚,师父却越兴奋,越有精神。原来,师父对每一个患者的至诚至善,发自内心;师父对我们的身行一例,胜似千言。”周艳华感言。

承未来

何彦春是洪湖本地人。他从云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最初分在云南省人民医院工作。2012年,在一次学术会议上,他认识了周祖山。

何彦春没有想到,这位“传说中的洪湖神医”,竟没有丝毫架子,聊起天来犹如一位邻居长辈样亲切。他更没有想到,得知自己也是洪湖人时,周祖山竟很快发出了诚恳邀请——想不想回家乡做贡献?

2013年,何彦春回到洪湖,成为周祖山的一名弟子。

“能遇良师,是我之幸。”何彦春回忆起来,至今仍充满感激。

而在周祖山看来,能有优秀的学术传承人,是对自己几十年学术工作最好的慰籍。

“年轻的时候,我一心想着学好医术,实现超越。后来我发现,一个人最好的超越,是培育出超越自己的学术继承人。传承传承,传的是过去,承的是未来。承未来,是我们一切传承工作的终极目的。”

如何才能承未来?

周祖山的方法是:一手抓人才培育,一手抓学术创新。

既然是育才,工作室建设的好坏,有时可能不在工作室内,而在工作室外。为此,在周祖山的引领下,医院将“人才强院”列入发展战略,出台了一系列科研和人才激励措施,先后从重点大学引进研究生20余名,培养在读博士2名,并以工作室为引擎,在全院范围广泛开展“师带徒”活动,一股无私传承、新人辈出的风尚,蔚然兴起。

与此同时,周祖山还通过建机制、搭平台、给机会、促成长等多重角度,全面鼓励和推动学术创新。为以身作则,周祖山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始终引领在科研一线。几乎每年,他都有创新性学术论文在国家级学术论坛上获奖。在他的引领下,周艳华、何彦春等学术继承人也你追我赶,纷纷崛起。

周祖山学术继承人周艳华主持的湖北省卫健委雷公藤课题启动

2018年10月,在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第二十二次学术会议上,周艳华获得全国优秀工作者称号。

2019年1月—3月,仅仅3个月间,医院风湿病科团队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篇。

2019年3月,周艳华申报的课题《雷公藤综合方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临床研究》,获湖北省卫健委科研课题立项。

2019年3月,何彦春申报的课题《雷公藤病症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评价》,亦获湖北省卫健委科研课题立项。

2019年7月,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青年医师风湿病中医医案大赛湖北赛区预选赛上,李光耀斩获一等奖。

……

捷报频频,硕果连连。一个个学术继承人的成长,让周祖山工作室倍受赞誉。北京一位专家发朋友圈赞曰:“名师高徒,名不虚传;风湿英才,洪湖为范。”

2019年7月,首届中南六省中医风湿合作论坛在广州召开,周祖山受邀做了《类风湿关节炎的特色治疗》的主题汇报。

一位行业专家听后非常佩服,特意向周祖山一位在场的弟子请教:“你们医院不是早就把雷公藤治疗类风湿秘方向行业公开了吗?为什么那么多医院在这方面还是超越不了你们?”

这位弟子说:“人家学的,是我们的过去;我们研究的,是行业的未来啊。”

周祖山工作室内,当这位弟子说起这一细节时,周祖山微微地笑了。那笑容,像秋天的月晖,如清澈的湖水,轻轻荡漾……


!admin 发布于  2022-2-22 14:32 

傅延龄出诊地址和时间

傅延龄出诊地址和时间
 傅延龄,男,1959年5月出生,湖北人。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巡讲专家,当代中医泰斗刘渡舟教授的博士生,学术继承人,获得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出师证书。

傅延龄出诊时间,中医傅延龄挂号,在哪里坐诊,医院地点,简历

    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学院院长、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方药量效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对外交流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方药量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经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傅延龄教授培养了近百名硕、博研究生和徒弟,桃李遍布世界各地;先后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中医药学术交流,在中央电视台CCTV-4、CCTV-news、CCTV-10、CCTV-教育等,北京卫视养生堂、多个地方电视台,以及高校、企业、机关、社区、社会团体做中医养生保健等健康教育讲座和中华传统文化讲座,深入浅出,融合古今,汇通中西,科学性、通俗性、生活性俱佳,得到业内人士和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首届国家级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人,长期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具30多年医疗经验,擅治多种内、妇、儿科疾病,如急、慢性发热,咳喘;食道、胃肠、肝胆、胰腺疾病,如食道炎、胃炎、肝硬化、胰腺炎、消化道肿瘤等;肾病,心脏病;月经病及带下、不孕,慢性湿疹、皮炎、痤疮,自体免疫性疾病,腰腿痛等各种慢性疼痛、眩晕、耳鸣耳聋、失眠、虚弱、便秘、浮肿等。精于脉诊和望诊,善用经方,疗效卓著。

傅延龄出诊医院及时间

出诊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门诊部
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五上午
医院地址:北京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和平东桥)

出诊医院:北京杏园金方国医院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总院)、周三上午(祥云分院)
医院地址:
总院地址:京密路后沙峪段5号(后沙峪地铁D口)
祥云分院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空港融慧园23号

出诊医院:北京广济中医医院
门诊时间:周四下午
医院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华西里一区12号


!admin 发布于  2022-2-22 14:31 

黄金昶医术怎样

黄金昶医术怎样
黄金昶,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外治专业委员会常委、新型给药协作组委员;中国医药技术国际发展委员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药品价格评审专家;中国科协学科决策层专家;《中国临床医生》、《光明中医》《中国临床康复》等杂志编委、《中华中西医杂志》常务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等职。

学习工作经历:本科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硕、博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师从于著名内科专家李士懋教授、著名伤寒专家聂惠民教授、著名肿瘤专家张代钊教授。长期从事肿瘤科教研工作,在应用中西药防治肿瘤放化疗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明显成绩。

专业特长: 擅长中药治疗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肠炎、腹水、门静脉癌栓、手足综合征、胃瘫、恶病质、顽固性呃逆等疑难并发症研究方面有自己独到经验。近年来重点研究中医药抑瘤消瘤,尤其是现代医学疗效较差的肿瘤,提出中医药抑瘤在辩证基础上应重视“温阳”“活血”“以毒攻毒”“通利二便”四大治法,取得较为很好疗效。提出肿瘤辨证要以阴阳为主,结合脏腑、经络、三焦等辨证,建立较为完善肿瘤辨证体系。对化疗靶向治疗药物寒热燥湿分类,结合病理类型、分期、患者寒热体质用药。应用中西医诊治肺癌、消化道肿瘤、乳腺癌、肝胆肿瘤、胰腺癌、泌尿系肿瘤、淋巴瘤、骨及软组织肉瘤等肿瘤形成了个人独特经验。重点研究肺癌、乳腺癌、肝胆胰腺癌与肉瘤,取得可喜成绩,诊治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患者,其中部分肉瘤患者来自东南亚、韩国、台湾、欧美等国家与地区。重视中药外用治疗肿瘤及其并发症,应用脐疗治疗腹盆腔肿瘤、恶性腹水、化疗呕吐、汗出、骨髓抑制、腹胀、肿瘤疼痛、顽固性呃逆、便秘、不全肠梗阻等取得较好疗效。

1.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肿瘤、肝胆肿瘤、胰腺癌、泌尿系肿瘤、淋巴瘤、骨及软组织肉瘤的中西医科学合理治疗,提高患者远期疗效和生活质量。

2.中药治疗放射性肺炎、腹水、门静脉癌栓、放射性肠炎、手足综合征、胃瘫、恶病质等疑难并发症研究。

3.中药对肺癌、直肠癌、乳腺癌、妇科肿瘤等放疗增效减毒研究。

4.中药外用尤其是脐疗、刺血拔罐等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主要治疗化疗呕吐、白细胞下降、非肿瘤引起的不全肠梗阻、便秘、腹水、癌性疼痛、盆腹腔恶性肿瘤等。

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课题4项、国际合作局课题1项,中日友好医院院级课题2项,参加卫生部、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等课题8项。培养硕博士研究生20余名。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副主编著作9部。代表著作《黄金昶中医肿瘤辨治十讲》、《黄金昶肿瘤专科20年心得》等。

曾获市、院级科技进步奖等奖项5项。2004年获中日友好医院优秀教师称号。

获市、院级科技进步奖等奖项5项。获2004年中日友好医院优秀教师。

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现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外治专业委员会常委、新型给药协作组委员;中国医药技术国际发展委员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药品价格评审专家;《中国临床医生》杂志编委、《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编委、《中华中西医杂志》常务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等职。

中药治疗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肠炎、腹水、门静脉癌栓、手足综合征、胃瘫、恶病质、顽固性呃逆等疑难并发症研究方面有自己独到经验。近年来重点研究中医药抑瘤消瘤,尤其是现代医学疗效较差的肿瘤,提出中医药抑瘤在辩证基础上应重视“温阳”“活血”“以毒攻毒”“通利二便”四大治法,取得较为很好疗效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课题2项、国际合作局课题1项,中日友好医院院级课题1项,参加卫生部、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等课题8项。获市、院级科技进步奖等奖项5项。


!admin 发布于  2022-2-22 14:30 

李刘坤御品膏方真的好用吗

李刘坤御品膏方真的好用吗
御品膏方属于食品不是药品,御品膏方可以起到调理身体的效果,对身体有改善体质的作用。慢性病可以用御品膏方来改善,同时也可以预防疾病,让身体变得越来越棒。御品膏方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的效果,对平衡人体阴阳有帮助。御品膏方可以美容养颜,能让人的精神保持在最佳的状态。御品膏方中的成分不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大家可以放心使用。

旧时皇宫秘传珍品 今日健康养生新贵

膏方是集预防,调理为一体的珍贵制剂。兴起于汉唐,源于皇宫,历来都是皇室成员滋补调理的御用佳品。素有“一碗膏方十两金”之称。目前市场上保健养生产品品类繁杂,北京卫视《养生堂》御品膏方的问世必将改变国人健康养生的习惯。

御品膏方 出自皇宫 血统高贵

北京卫视《养生堂》御品膏方组方正是出自清代太医院院长赵文魁的皇宫养生膏组方。后又由赵文魁之子赵绍琴老先生(首批国家名老中医)传授给他的嫡传弟子李刘坤教授,李刘坤教授根据现代人的身体特点,结合40多年的临床经验改良研究而成。

道地选材 非遗制作 品质上乘

北京卫视《养生堂》御品膏方的熬制则是由国家调剂高级技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膏方大师王国宝教授亲自指导并监制。不计成本,不惜时间,严格遵照密炼八法,即选、制、洗、泡、煎、提、虑、收八道大工序炼制而成。

满足健康养生的不同需求

御品膏方所用的原材料都是经过层层甑选,由北京卫视《养生堂》与当地政府牵头,精选核心产区的药食同源道地药材,严格把控生产、加工、炮制等各个环节,保障原料产地的正宗。目前,御品膏方共推出二十多种不同的产品,均为无糖草本膏。针对现代人的不同体质,膏方可单方使用,也可相互组合搭配,打破现在养生品市场上千人一方的现状。更精准的为国民健康服务。


!admin 发布于  2022-2-22 14:29 

李赛美医生靠谱吗

李赛美医生靠谱吗
李赛美,女,主任医师,教授。1960年4月生,湖南长沙人。医学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伤寒论教研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骨干,广州市“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指导老师,国家级精品课程《伤寒论》主持者。《新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医药学刊》特约编委。长期从事中医经典《伤寒论》教学、科研、临床及学科建设。主讲《伤寒论》、《中医临床基础》课程,激发同学学《伤寒》、用《伤寒》、爱《伤寒》,进一步稳定中医专业思想。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引入建构主义新观念,开展多媒体组合教学,实践教学、体验式教学,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连续五年被评为第一临床医学院“最受欢迎的任课老师”,2004年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金奖、“新南方优秀教师奖”,2006年评为广东省“三有一好”优秀共产党员,广州中医药大学教职工“十大标兵”,2007年获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广东省名师奖。擅长应用经方辨治疑难病症,在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肝病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主持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当代伤寒学术流派研究”,为国家“十一五”攻关项目“寒温并用防治流感(禽流感)中医药方案建立与研究”第3研究者。主持省部级课题6项,主持并参与省部级教学课题3项。发表论文120余篇,部分译成英文版、日文版。主编、副主编教材著作12部,参编7部。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项、教学成果奖5项。培养博士生14名,硕士生13名,广州市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名。应邀赴日本、马来西亚、台湾讲学,并出席法国巴黎第18届国际糖尿病大会。

连续五年被评为第一临床医学院“最受欢迎的任课老师”,2004年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金奖、“新南方优秀教师奖”,2006年评为广东省“三有一好”优秀共产党员,广州中医药大学教职工“十大标兵”,2007年获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广东省名师奖。 主持省部级课题6项,主持并参与省部级教学课题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项、教学成果奖5项。培养博士生14名,硕士生13名,广州市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名。应邀赴日本、马来西亚、台湾讲学,并出席法国巴黎第18届国际糖尿病大会

发表论文近80篇,部分被译为日文版、英文版。

运用中医经典理法方药诊治糖尿病及慢性并发症、甲亢、肝病等内分泌代谢病及病毒性疾病。

主持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当代伤寒学术流派研究”,为国家“十一五”攻关项目“寒温并用防治流感(禽流感)中医药方案建立与研究”第3研究者。


!admin 发布于  2022-2-22 14:26 

方回春堂网上挂号几点放号

方回春堂网上挂号几点放号
中华老字号“方回春堂”,坐落于杭州著名的历史街区河坊街上,创建于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据载为钱塘方清怡先生所创。方清怡,字“再春”,寓“回春”,故将药号命名为“方回春堂”,以期“逢凶化吉,妙手回春”。方回春堂自创立之初,就严从古代良方,精选道地药材,依法炮制各种丸散膏丹。尤其是家传的小儿回春丸,救助幼儿无数,留下不少故事传诵。 历史长河,大浪淘沙。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医药文化在新旧冲突的浪潮中历经波折、满目疮痍。1956年,随着国家公私合营制度的推广,方回春堂正式归入杭州医药站,从中医药历史舞台上宣告谢幕。近年来,国家逐渐重视传统医药的复兴和发展,方回春堂顺应时代潮流,于2001年在河坊街原址恢复营业,旨在使中医药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承、创新和传播。复馆十余年,方回春堂始终遵循“许可赚钱、不许卖假”的祖训,将“名医好药”作为立馆之本,精选道地药材,同时筵请四百余位名医坐堂,每年还举办冬令进补膏方节、参茸节,以及端午送香袋、腊八施粥节等传统民俗活动,奠定了方回春堂品牌在杭城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到目前为止,方回春堂以河坊街馆为中心,在拱宸桥、下沙、萧山、城西、半山、临平、塘栖、富阳、兰园、桐庐、舟山发展共计十五家门店,每家门店的营业面积均在2000平方米以上,基本完成在杭城东南西北的整体布局。方回春堂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用传统思想做传统中医,势必恢复昨日辉煌,谱写明日新篇章!


!admin 发布于  2022-2-22 14:25 

木梨泡酒有什么功效

木梨泡酒有什么功效
木梨的功效与作用-木梨的营养价值
温中下气,消化食积
【原文今译】
  木梨味酸、甘,性微温,无毒。其主要功效是温中下气,消化食积,去除胃脘的酸水。食用时要先将韫椁的浮毛去干净,否则会引发咳嗽,甚至会损伤人的肺脏。
【认识楹椁】
  木梨是人类已知最古老且仍在栽培的作物之一,原产于中亚、南欧。榀樟是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而新疆地处丝绸之路的要冲,所以首当其冲成为种植要地。鲜食时有特殊的清香味,所以新疆人多将此用作“抓饭”的佐料,并视为上等食品。除食用外,楹椁皮及黄色果实可入药,可治呕吐酸水、祛湿解暑及舒筋活络,应用于中暑、呕吐、腹泻、消化不良或关节疼痛。
【药用功效】
    木梨果实含儿茶素、黄磷素等类活性物质,能增进血管强度,促进人体健康。中医认为楹樟性温无毒,有祛湿、解暑、舒筋活络、消食及治疗中暑吐泻、腹胀、关节疼痛、痉挛、消化不良等症的作用。

木梨的功效与作用-木梨的营养价值
【食用指导】
营养分析
    木梨含有葡萄糖,果糖,蔗糖,苹果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
食用方法
    木梨生吃比较涩硬,但果实却是食品工业上很好的原料,常用来制作果冻、果酱、果脯、果汁、罐头,以及糖果、点心、青红丝等食品。
文献选录
    《海药本草》:“主水泻,肠虚烦热,散酒气,并宜生食。”
    《日华子本草》:“除烦渴,治气。”
    《开宝本草》:“主温中下气,消食,除心间醋水,去臭。”
    《本草图经》:“治胸膈中积食,去醋水,下气止渴。欲卧啖一两枚而寝,生熟皆宜。”
 木梨的功效与作用-木梨的营养价值

【别名】木梨、蛮檀、楔楂、比也(新疆维语)
【科属】蔷薇科韫桴属
【性味】味甘、酸,性温
【归经】入脾、胃经
【功用】祛湿解暑.舒筋活络
【主治】用于伤暑,呕吐.腹泻.消化不良,关节疼痛,腓肠肌痉挛
【主产区】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


!admin 发布于  2022-2-22 14:24 

付国兵调理脾胃的方法

付国兵调理脾胃的方法
付国兵,男,1961年生人,民建会员,硕士生导师,1978年10月至1983年7月就读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后一直从事推拿科的医疗、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2008年6月晋升为主任医师,2009年晋升为教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分会常务委员、北京按摩学会副会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传统医学诊疗中心主任、按摩理疗科主任。
 
在2013年5月12日的"地坛中医文化节”上,付国兵老师讲解的"降糖三式”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反响。针对内脏病,还有哪些行之有效的一招三式呢?中脘是养护脾胃的大穴,但您知道中脘穴不同的触感,代表了脾胃不同的问题吗?
 
胃疼几乎每个人都出现过。专家提示,当出现不明原因的胃疼时,不要直接揉肚子,而是采用"从阴引阳”的方法点按背部的胃腧穴。无论是受凉导致的胃疼还是溃疡导致的胃痉挛,都可以在背部的胃腧穴和脾腧穴上找到痛点,攥紧拳强刺激这两个穴位,可以明显缓解症状。
 
近年来,通过观察发现人体第二掌骨桡侧面与全身各部分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犹如一张全息照片。第二掌骨的中点是掌胃点,也是临床效果最佳的反应点。专家提示,如果在掌胃点摸到米粒状的结节,说明可能患有"老胃病”,容易出现胃胀、消化不良等问题。
 
调理脏腑的"一招三式”都非常简单,只要您每天腾出五分钟的时间进行操作,就能慢慢看到效果。和胃第三式是脚上的公孙穴。公孙穴归属于脾,联络于胃,按照足底反射区的理论来讲,公孙穴正好在胃、胰和十二指肠的反射区上,经常按摩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具体操作方法请收看本期节目。


!admin 发布于  2022-2-22 14:23 

腊八蒜能用陈醋腌制吗

腊八蒜能用陈醋腌制吗
一进入腊月,离春节就只剩下一个月了,在这个月里,人们就已经要开始着手准备一些过年的吃穿用品了,腊肉、腊肠、腊鸡、腊鸭等美味的食物甚至都提前制做完成,甚至已经晾晒好或储藏到哪里,想吃的时候就可以随时煮来吃了,人们都在忙碌着,过年的气氛也慢慢的变浓……

一年中的每个月里,几乎都要有一个节日,腊月更是不会例外,首当其冲的就是腊八节了,人们在这一天要祭祀祖先以及各位神灵,为的是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吉祥,在这一天,根据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习惯,家家户户都要喝腊八粥,除此以外呢,还有一样东西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腌制腊八蒜,腊八蒜吃起来和平时吃到的糖蒜有些相像,不过最大的特点是颜色十分的翠绿,特别好看,小时候常听到老人说,这绿色的蒜,只有在腊八节当天腌制才能形成,其它时候都是不可以的,一直以来都觉得,这腊八蒜还颇有一丝神秘色彩。

直到长大后才明白,腊八之所以是绿色的,并不是非得在腊八当天腌制,而它之所以被叫做“腊八蒜”,也只是人们习惯在腊八前后腌制或食用的一种习惯罢了,其实要想制作腊八蒜,在任何的一个时候都是可以的,而腊月里,因为气温低和蒜不容易发芽等客观条件下,是十分利于制作腊八蒜的,那么具体应该怎样来做呢,其实只要掌握好两点,就能让做出的腊八蒜翠如绿宝石,好看又好吃哦!

第一点 制作腊八蒜一定要使用紫头蒜和米醋

紫头蒜质地紧实,口感脆嫩,而且个头较小容易入味,泡出来的口味会更加的香脆;使用米醋而非陈醋,为的就是让蒜在腌制后所呈现的色彩更加醇正,不会因为醋的颜色受到影响,同时口味也会更加偏向香甜,口感清爽,不会像陈醋那样浓酸的。

第二点 装好瓶腌上的腊八蒜必须放在低温、阴凉、避光的地方

腊八蒜之所以是绿色的,完全是因为它的大蒜绿色素,而要想激发出这种物质,除了用醋腌制之外,必须在低温、阴凉和避光的条件下才能产生,所以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看似可以加速它的腌制过程,但只会适得其反哦!

那么腊八蒜究竟怎样来制作呢!接下来我们就简单的介绍一下

【所用材料】

紫头蒜500g、米醋250ml

【方法步骤】

先将蒜去皮、洗净、晾干,同时准备一个能盛下的玻璃或陶瓷容器,也洗净晾干;第一步完成后,将蒜先放入容器中,倒入米醋至完全淹没蒜,然后密封好,放到低温、阴凉避光的地方腌制10天左右即可。


!admin 发布于  2022-2-22 14:23 

何裕民到底怎么样

何裕民到底怎么样
何裕民——著名临床肿瘤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等,这些确实是真的。不相信的人,可以到上海中医药大学去查证的。何教授也不是神仙,也是人,一个实实在在的普通人。神奇或者神乎其神之类的话都是不怎么懂现代中医肿瘤治疗思想的外行人说道的,何教授也从来都不会故意夸大或渲染他自己的临床成果,任何一种治疗方法和手段都是存在一定治疗风险,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有效,世上没有神仙,也没有万能方。中医看病讲究辨证论治,因人制宜,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admin 发布于  2022-2-22 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