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成语“自怨自艾”的意思,出处,故事

【自怨自艾出处】
《孟子·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
【自怨自艾故事】:
孟子的学生万章对一些历史事件有怀疑,便去问孟子道:“有人说:‘到禹的时候,天下就不传给圣人而传给自己的儿子了,’这话可靠吗?”孟子回答说:“不是这样。禹曾把天下推让给了舜的儿子益,益在位七年,禹死了,益又让位给了禹的儿子启,自己便躲到箕山(今河南登封县东南)之北去了。当时,人们信任启,都说:“启是我们君主的儿子呀!”接着,万章又问:“听说汤的贤相伊尹曾帮助汤统一了天下,是这样的吗?”孟子说:“是这样的。伊尹帮助汤统一天下后,汤的孙子太甲继承王位。他破坏了法度,伊尹便把他流放到相邑(今河南省)。三年之后,太甲悔过自新,自己怨恨所犯的错误,并决心自己改正。于是伊尹又迎接他回来做天子。”

怨恨自己所犯的错误, 并愿自己改正。怨: 怨恨。艾: 割草。比喻割断既往改过自新。或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张孝基陈留认舅》:“过迁渐渐自怨自艾, 懊悔不迭。” 鲁迅《集外集·“音乐”》:“但倘有不知道自怨自艾的人, 想将这位先生‘送进疯人院’去, 我可要拚命反对, 尽力呼冤的。”


!admin 发布于  2023-3-2 16:24 

五年级成语“踌躇满志”的意思,出处,故事

【踌躇满志出处】
《庄子·养生主》:“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踌躇满志故事】:
庖丁解牛的故事是:庖牛的解牛技术极为高明,不但解得快,而且解牛的刀用了十九年还象新的一样。其实呢,庖丁解牛时十分小心,每当碰到牛身上筋骨交错的地方,是难以下手的,这时他高度警惕,一点也不粗心大意,视力十分集中,目光极其专注,动作慢而又慢,动刀轻而又轻,牛的筋骨被解了开来,就象泥土散开落下了地。这时刻,他手里拿着刀,看看被解好了的牛,是多么的悠然自得、心满意足啊!于是拭了刀,把刀收了起来。

形容心满意足,从容自得,心里极为舒贴。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意愿。

【古例】:茅盾《子夜》第五章:“送走了客人后,吴荪甫踌躇满志地在大客厅上踱了一会儿。”茅盾《有志者》:“然而也许因为白天睡过中觉,也许因为踌躇满志,他倒睡不着了。”叶圣陶《遗腹子》:“宾客入席时,文卿先生抱着新生的儿子出来,吻一吻他的小额,把他举起来环旋一周,……脸上泛滥着踌躇满志的笑。”叶圣陶《李太太的头发》:“她自己修饰美发的技巧,与对镜时踌躇满志的心情,又多么足以骄傲。”


!admin 发布于  2023-3-2 16:24 

5年级成语“一衣带水”的意思,出处,故事

【一衣带水出处】
《南史·陈后主纪》:“隋文帝谓仆射高颎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一衣带水故事】:
南北朝时, 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北周的相国杨坚在公元五八一年废了只有八岁的周静帝, 自己当了皇帝, 建立了隋朝, 号隋文帝。南朝的陈后主极为荒淫昏暴, 国势日趋衰弱、杨坚早有灭陈之心, 只因势力还不够强大, 故作了一系列的让步。后来,陈后主的野心越来越大, 隋文帝的谋士认为陈后主即将作乱, 将给百姓带来灾难。隋文帝叹息说:“我是百姓的父母,(江南受到陈后主的压榨) 哪能因为隔了一条衣带那么宽的长江就不拯救他们呢?”公元五八九年杨坚灭掉了陈, 结束了东晋以来将近三百年的南北对立局面, 复归统一。

河道象一条衣带那样狭窄。形容两地接近, 仅一水之隔。也比喻虽有江河湖海相隔, 但不足以成为阻碍。

《宋史·潘美传》:“进次秦淮。时舟楫未具, 美下令曰:‘美受诏, 提骁果数万人, 期于必胜, 岂限此一衣带水而不径度乎?’”鲁迅《而已集·略谈香港》:“香港地方,同中国大陆相离, 仅仅隔一衣带水。”郭沫若《海涛集·跨着东海》:那市川虽然属于千叶县, 但和东京仅一衣带水之隔, 有火车电车直达东京。”


!admin 发布于  2023-3-2 16:23 

中国成语“一以贯之”的意思,出处,故事

【一以贯之出处】
《论语·里仁》:“子曰:‘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一以贯之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名参。有一次,孔子叫着曾子的名字说:“参呀!我的道不管天下的事有多么复杂,千头万绪,总是用一个道理把它们贯通起来的。”曾子心中明白,嘴里应违:“是的”。孔子走后,众门人问曾子说:“夫子刚才说的‘一贯’是什么意思呢?”曾子回答说:“夫子说的‘一贯’的道理,没有别的意思,还是讲的‘忠恕’之道贯穿在一切事物中。”门人这才恍然大悟。

原意是把“忠恕”之道贯穿在万事万物中。贯:通,贯穿。现泛指将一种理论、思想贯穿在事物的始终。

【古例】:朱自清《经典常谈·文第十三》:“全书只是一个家庭故事。虽然包罗万有,而能‘一以贯之’。”


!admin 发布于  2023-3-2 16:23 

优美成语“人莫予毒”的意思,出处,故事

【人莫予毒的意思出处】
《左传·宣公十二年》:“及楚杀子玉,公喜而后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 ”
【人莫予毒的意思故事】:
春秋时,晋、楚两国为了争夺诸侯领导权,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城濮之战。楚军主帅子玉能征惯战,善于带兵,一直是晋军的最大威胁。但由于晋文公在政治上占了优势,又采用了灵活的战略战术,使楚军陷入了孤立的处境之下,结果,终于打败了楚军。子玉率领残兵败将回国,走到连谷,因没有等到楚王的赦令,就自杀了。晋文公得知子玉自杀的消息,高兴地说:“从今以后,再也没有人伤害我了。”

没有谁来伤害我。莫:没有谁;予:我;毒:危害。形容劲敌已被消灭,威胁已经解去。

【古例】:章炳麟《致张继·于右任书》:“长此不悟,纵令势力弥满,人莫予毒,亦乃与满洲亲贵等夷。”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七:“那种‘一人独吞’、‘人莫予毒’的派头,不过是封建主的老戏法,拿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来,到底是行不通的。”


!admin 发布于  2023-3-2 16:23 

1年级成语“阴谋诡计”的意思,出处,故事

【阴谋诡计的意思出处】
《宋史·余深传》:“京奸谋诡计得助者多,深为首,摅次之。”
【阴谋诡计的意思故事】:
北宋时有个余深,一直在朝内做官,曾任监察御史、御史中丞等职。此人媚上骄下,鬼点子极多,常助纣为虐。为了升官发财,他与当时的权臣蔡京和开封府尹林摅结为死党,互相庇护,狼狈为奸。比如他主办张怀素一案时,因案情与蔡京有所牵连,他就把与蔡京有关的材料偷偷烧了,借以庇护蔡京。蔡京当权期间,干过许多坏事,其中有不少的坏主意是余深出谋划策的,其次是林摅为他出的。

暗中谋划的害人的坏主意。诡:欺诈、奸滑。

【古例】: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一·传习录上》:“所以要知得许多阴谋诡计,纯是一片功利的心,与圣人作经的意思正相反。”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党处于敌人和同盟者的阴谋诡计的包围中,但是没有警觉性。”《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章第三条(四):“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坚决反对派性,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


!admin 发布于  2023-3-2 16:21 

四字成语成语“捷足先登”的意思,出处,故事

【捷足先登的意思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 “对曰:‘秦之钢绝而维弛, 山东大扰,异姓并起, 英俊乌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捷足先登的意思故事】:
韩信为齐王时, 楚汉相争胜负已略见眉目的时刻, 蒯通来劝说他自立为王, 要他不要深信刘邦,要接受文种、范蠡事勾践的教训。韩信不忍叛汉。到刘邦立国以后,即以谋反罪把韩信杀了。杀了韩信,又把蒯通抓来。蒯通说:“秦朝政权解体了, 东部地方起义的人很多,象乌鸦那样飞聚起来。秦朝失去了的帝位, 天下的人都在追求。那一个可以得到呢? 本领大而脚又快的人先得到。那个时候, 我只知道有韩信, 并不知道你啊! 当时不在你这边的人很多, 难道可以都杀掉吗?”

脚步飞速的人首先到达目的地。捷: 敏捷, 迅速。比喻行动迅速的人先于人家达到目的。由“疾足先得”转化而来。

【古例】:清·叶稚斐《吉庆图传奇·会赴》: “所谓秦人失鹿, 捷足先登。”鲁迅《〈奔流〉编校后记》: “《文艺政策》另有画室先生的译本,去年就出版了。……有的说鲁迅译这书是不甘‘落伍’, 有的说画室居然捷足先登。”


!admin 发布于  2023-3-2 16:19 

1-6年级成语“嗷嗷待哺”的意思,出处,故事

【嗷嗷待哺的意思出处】
《诗经·小雅·鸿雁》:“鸿雀于飞,哀鸣嗷嗷。维其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嗷嗷待哺的意思故事】:
周宣王继位后,把在周厉王专横下流离失所的老百姓,安居下来。老百姓在田野里劳动着,听到天上飞雁哀鸣的声音,就勾引起他们以前到处流浪的情景。早先是流民时,也和现今天上的飞雁一样,哀叫着,到处求食。那时,他们在广野里流浪,好苦啊。老而无妻的鳏夫,老而无夫的寡妇,也象大雁这样悲哀地叫着,没有安身之处,肚里又饿得要命,比大雁还要使人哀怜。

雏鸟哀叫着,等待母鸟来喂食。嗷嗷:哀叫的声音;待:等待;哺:喂食。形容饥饿得很急于求食的样子,也比喻处境极为困难,亟待救济、援助。亦作“嗷嗷待食”。

【古例】:《晚清文学丛钞·中国现在记》第九回:“卑职母老子幼,一家八口,嗷嗷待哺。”清·秋瑾《致秋誉章书其五》:“况家中尚不致嗷嗷待食,亦无需吾哥焦灼家用。”蔡东藩《唐史演义》第五十五回: “可奈满城无粮,嗷嗷待哺。”郭沫若《学生时代·创造十年续编》: “但他终竟去了,而且去得如象绝了交的一样。文章尽可在别的刊物上发表, 对于嗷嗷待哺的创造社的几种刊物却一字也不肯飞来。”


!admin 发布于  2023-3-2 16:19 

优美成语“坐观成败”的意思,出处,故事

【坐观成败出处】
《史记·田叔列传》:“见兵事起, 欲坐观成败, 见胜者欲合从(纵) 之。“
【坐观成败故事】:
公元前91年,汉武帝的太子刘据派兵杀了武帝十分宠信的江充。武帝大怒, 于是亲自调兵遣将, 进攻刘据, 最后刘据兵败自杀了。当时, 有个名叫任安的人, 担任京城和皇宫的保卫工作, 也很受武帝的重用。刘据起兵时, 曾拉拢他, 要他发兵支持自己。任安虽然接受了刘据的嘱托, 但顾虑重重,始终留在军营, 闭门不出。谁知任安手下有个管钱财的小官, 因受过任安的鞭打, 便暗里向武帝告发任安与刘据的密谋、勾结。武帝得知后感叹道:“任安是个资格很老的大臣了, 但是他明明知道刘据搞阴谋诡计, 却坐在那里不动声色, 也不采取行动, 企图等待时机, 同取得胜利的一方联合。这个人可真是对我心怀二意啊!”于是, 下令将任安杀了。

坐在一旁看别人争斗, 暂不插手, 待胜败定局了, 再去联合胜利者。成败: 成功或失败。今多指对别人的成功或失败抱着袖手旁观的态度。

【古例】:《后汉书·陈蕃传》:“臣位列台司, 忧责深重, 不敢尸禄惜生,坐观成败。”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吾想西伯侯姬昌自在安然, 违避旨意, 按兵不动, 坐观成败, 真是可恨!”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八回:“陆逊亦知其意,故假作兴兵之势以应之, 实是坐观成败耳。”


!admin 发布于  2023-3-2 16:19 

中国成语“干净利落;拖泥带水”的拼音,意思,反义词

“随笔”的文章,每篇不过千把字,但内容很扎实,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且文字生动,富有新意,可读性强。(石坚《贴近生活 新颖活泼——〈随笔菁华〉序》)

干净利落 干净:没有多余的。利落:灵活敏捷。形容说话、做事灵活敏捷,没有赘余之处。直陈性成语。常作谓语,亦作定语、状语、补语。

例 你的动作干净利落。有这样的骑术不愁选不到好马。(王星泉《白马》二)如果把《红楼梦》中“话说”、“且听下回分解”一些词语统统删掉,反而觉得干净利落。(端木蕻良《曹雪芹·前言》)

拖泥带水 雨天行路时拖带着泥水。比喻做事不利索或说话、写文章不简洁等。比喻性成语。常作谓语、定语,亦作补语。

例 周恩来总理谈问题的时候,思路清晰,语言准确而且简洁,一下子就抓住事物的本质,从不拖泥带水。(顾笑言《李宗仁归来》第四章)他从来是个丁是丁、卯是卯的人,永远没干过这种拖泥带水的事。(老舍《四世同堂》二七)


!admin 发布于  2023-3-2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