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过境迁是什么意思( 时过境迁的意思)

(1)时过境迁是什么意思
时过境迁
【拼音】:shí guò jìng qiān
【释义】:迁:变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
(2)时过境迁是什么意思
时过境迁意思是时间一过去;境况就会发生变化。

读音:[shí guò jìng qiān]。

出处:清颐琐《黄绣球》:“如此歇了好几日,黄绣球与黄通理事过境迁,已不在心上。”

近义:时移俗易、明日黄花。

反义:一如既往、依然如故、一成不变。

造句

物换星移,时过境迁,言犹在耳。

爱是两个人的事,如果你还执着着,纠缠着,原地打滚痛苦的爱着。时过境迁之后,你会发现,是自己挖了个坑,下面埋葬的全部都是青春。

大约时过境迁,你会想起我对你仁至义尽的用心。

最后的最后,他们还是见上了面,但有些人已擦肩而过,有些事已时过境迁。

时过境迁,这部应时之作已经没有人去研究了。

时过境迁,不能按照老办法去做事了。

我和你一样,我喜欢过你。只是已经回不到从前了,因为时过境迁了,你和我都变了,那些事都已经过去了。

(3)时过境迁是什么意思
时过境迁的意思:时间过去了,事情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拼音】[ shí guò jìng qiān ]

【解释】境:环境,境遇。迁:改变。

【近义词】时移俗易、天翻地覆、水流花落、事过境迁、明日黄花、物是人非、彼一时

【反义词】记忆犹新、依然如故、一如既往

时过境迁的近义词

天翻地覆

【拼音】[ tiān fān dì fù ]

【解释】形容变化极大或闹得很凶,秩序大乱。

【近义词】天崩地裂、石破惊天、东海扬尘、时移俗易、翻天覆地、山摇地动、地动山摇、石破天惊、事过境迁、沧海桑田、时过境迁

【反义词】一成不变

明日黄花

【拼音】[ míng rì huáng huā ]

【解释】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近义词】时过境迁

(4)时过境迁是什么意思
时过境迁的意思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
  时:时间;过:过了,过去了;
  境:环境、情况:迁:移动、改变。
  也就是说,时间过去了,原先的环境或情况都出现了变动或改变。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admin 发布于  2023-2-20 14:00 

霜降是什么意思(霜降代表的是什么)

霜降是什么意思(霜降代表的是什么)
(1)霜降是什么意思含义
霜降是什么意思含义

霜降是什么意思含义?我们国家有着二十四个节气,而霜降就是其中一个节气,但很多人并不清楚霜降所代表的的含义。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霜降是什么意思含义的相关内容。

霜降是什么意思含义1
【霜降】是我国传统节气“霜降”,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

霜降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在公历10月23日或24日,太阳位于黄经210°时为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是指初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气温降至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凝结成白色结晶体,称为霜。这时中国黄河流域一般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不耐寒的植物将停止生长,呈现一片深秋景象,为欣赏枫叶的好时机。《逸周书·周月》:“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国语·周语中》:“火见而清风戒寒。”三国吴韦昭注:“谓霜降之后,清风先至,所以戒人为寒备也。”魏巍《东方》第一部第十五章:“论节气,还不到霜降,这里已经下了好几场霜。”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或24日。这时中国黄河流域一带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霜降。霜降表示天气更冷了,露水凝 霜降与农作物结成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我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此时树叶枯黄,在落叶了。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也有把早霜叫“菊花霜”的,因为此时菊花盛开,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霜是水气凝成的,水气怎样凝成霜呢?南宋诗人吕本中在《南歌子·旅思》中写道:“驿内侵斜月,溪桥度晚霜。”陆游在《霜月》中写有“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说明寒霜出现于秋天晴朗的月夜。秋晚没有云彩,地面上如同揭了被,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以下,靠地面不多的水汽就会凝结在溪边、桥间、树叶和泥土上,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霜,只能在晴天形成,人说“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道理。

霜降是什么意思含义2
霜降节气的诗词

1、人到深秋多思念,霜降来临要祝愿;一片真情挂心间,默默惦念心最甜;平常问候最温暖,无声短信御霜寒;我的祝福很简单,天凉注意多保暖!

2、霜降温度降,保暖保健康;霜降福气降,快乐心欢畅;霜降财运降,发财不奔忙;霜降美丽降,苗条长不胖;霜降如意降,顺利开心爽;霜降祝福降,短信到身旁!

3、霜降来到屈指算,一年能见几回面,银轮耀辉五更念,几时梦到你容颜,吾将清风化玉露,晨光拨动心中弦。你是我生命中的一处重笔,浓墨重彩印于我心间!霜降来临,注意防寒保暖,健康永驻你身边,祝快乐平安!

4、戴上幸福的手套,抓住诸多的好运。穿上平安的外套,接住众多的吉祥。披上温暖的围巾,揽住繁多的如意。祝你万事顺利,霜降节气快乐。

5、霜降来临,天降祥瑞,降的是谷粮满仓,降的`是“寒“情脉脉,霜降时分,愿您保重身体,同时播种来年的希望,收获甜蜜、幸福!

6、霜降霜降,气温直线下降。天气转冷,寒气指数上扬。朋友关怀,思念时时不忘。季节更迭,冷暖要放心上。心情美丽,永远快乐健康!

7、寒霜轻轻降,冬阳徐徐近;绿叶微微黄,天气渐渐凉;出门加衣裳,感冒要预防;生活节奏快,锻炼不能忘;饮食要调节,心情要舒畅;霜降到,祝你幸福又安康!

8、一阵冷风袭过,丝丝秀发迎风起舞,衣袂飘飘,独倚窗棱,仰头望深邃浩远的苍穹,低头看灯红酒绿的城市,却蓦然发现,思思念念里全是你。霜降天,短信一条,暖暖地送上一句,天凉了注意身体哦。

9、暮秋送去迎寒冬,霜降来时寒意浓,防寒保暖须注意,预防感冒少疾病。早晚莫忘添衣裳,睡眠盖被关门窗,晨起锻炼效果好,强壮身体保健康。烦恼覆霜不成长,快乐盛开好运忙,愿君霜降迎吉祥,合家幸福如意长!

10、霜降霜降,鸿运当头,喜从天降。寿星降,健康长寿身体棒。财神降,财运亨通路路畅。福气降,福星高照运道旺。喜气降,人逢喜事心舒畅。霜降快乐!

霜降是什么意思含义3
描写霜降的经典唯美句子说说

1、霜降,染尽杏枓。叶子被嫣红写意成心形,片片都插着箭。你手握长弓,独自在清霜里含笑,仿若俘获了整个秋天。

2、霜降是晚秋的告诫,树木落叶花会凋零。牛羊肥壮草枯水清,大雁南飞仓鼠归巢。天寒地冷水汽凝霜,提示人们加衣穿棉。养生补体正此时,愿你霜降幸福健康!

3、呼吸着菊花的淡淡幽香,漫步在披着金黄外套的绵延小道上,不由自主的拉紧衣服。霜降到了,温度也降了,不要迷恋外面的美景而忘了自己的健康,记住多穿点衣服。

4、何芳草之早殀兮,微霜降而下戒。

5、桂香散去,滴露成霜,寒气来袭,夜难以寐。霜降时节,温馨提示您,早晚注意添衣保暖;保持好睡眠,享受好心情,让暖暖的心,驱散天气的寒凉!

6、秋风送爽枯叶飞,天马行空太妄为。秋雨一场百花残,不留温暖在人间。霜降天下似薄雪,曲终人散好纯洁。

7、用秋天的斜阳,为你点缀风景;用秋天的花香,为你装饰生活;用霜降的冰霜,为你增添美丽。霜降到来,惟愿远方的你一切顺利!

8、凄清早霜降,淅沥微风起。中面红叶开,四隅绿萍委。清能律贪夫,淡可交君子。愿友常静思,心平气顺和。祝福暖心头,情意暖人间。

9、深秋柳陌露凝霜,衰草疏疏碧水凉。

10、霜降落幕秋剧终,无可奈何入寒冬。和风细雨已曾经,添衣加袄御寒冷。春华秋实总轻松,南飞燕子太无情。加强锻炼无须等,天有不测雨和风。霜降送秋亦送愁,喜迎瑞雪与朋友。

(2)霜降是什么意思含义 什么是霜降
1、霜降的意思是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霜降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8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时间是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24日。

2、霜降节气并不表示会降霜,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所以将这一节气命名为霜降。

3、霜降过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我国南方地区早晚气温下降明显,北方大部分地区进入秋末动初,东北、西北等地区早已入冬,部分地区温度已降到0摄氏度以下。
(3)霜降是什么意思?
霜降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进入此节气,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进入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色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双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霜降节气主要有赏菊,吃柿子等风俗。

24节气是指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用于汉代,用来指导农事。在国际气象界,24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为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代表作。

(4)霜降是什么意思?霜降基本释义
霜降是什么意思?霜降基本释义

  霜降基本释义

  霜降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在公历10月23日或24日,太阳位于黄经210°时为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是指初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气温降至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凝结成白色结晶体,称为霜。

  这时中国黄河流域一般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不耐寒的'植物将停止生长,呈现一片深秋景象,为欣赏枫叶的好时机。《逸周书·周月》:“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国语·周语中》:“火见而清风戒寒。”三国吴韦昭注:“谓霜降之后,清风先至,所以戒人为寒备也。”魏巍《东方》第一部第十五章:“论节气,还不到霜降,这里已经下了好几场霜。”

  气候变化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纬度偏南的南方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三个节气。在华南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霜日数也就不一样了。[2]霜降时节,凉爽的秋风已吹到花城广州。东北北部、内蒙东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

  日期计算:

  [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23.438,20世纪C=24.218。

  举例说明:2088年霜降日期=[88×0.2422+23.438]-[88/4]=44-22=22,10月22日霜降。

  例外情况:2089年的计算结果加1日。

  2014年霜降节气在2014年10月23日,农历九月三十,星期四。


!admin 发布于  2023-2-20 14:00 

大智若愚是什么意思

大智若愚是什么意思
(1)大智若愚是什么意思
大智若愚:

[成语解释]某些才智出众的人,看来好象愚笨,不露锋芒。

[典故出处]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译文:最大的勇敢看起来愚蠢怯懦,最大的智慧看起来好像愚蠢。

[近义词]大巧若拙、虚怀若谷、不露锋芒、深藏若谷

[反义词]锋芒毕露、不可一世、愚不可及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指有智能的人不露锋芒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近代

扩展资料:

近义词:大巧若拙

[成语解释]拙:笨。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象笨拙。

[典故出处]《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译文:看起来好像是弯曲的;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

[近义词]大智若愚

[反义词]不可一世、愚不可及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定语、分句;指不暴露自己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2)什么叫大智若愚?
有一个词语叫做“大智若愚”。意思是说,才智出众的人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显得很傻,很迟钝,愿意吃亏,但是在事关自己的根本利益的大事上却做的很成功,处理非常“巧妙”。

无论什么场合,当别人对你的才华很欣赏,总是为你点赞的时候,其实你不是很聪明的人。因为一流聪明的人,往往是不动声色的,看起来和普通人没有两样。

真正一流的聪明人,往往看起来像个“傻子”。他的“傻”,一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还是有福气的人。

1、吃亏是福,他愿意用暂时的“吃亏”,树立人生的“口碑”。

聪明的人,往往愿意“吃亏上当”,别人明明知道他会吃亏,甚至还阻止过他,但是他不信,愿意吃亏。比方说,一个做生意的人,卖一样本地没有的东西,别人都卖高价,但是他不赚黑心钱,买低价,导致自己赚钱的速度很慢,但他的名声会越来越好,以后可以依靠口碑做大做强。

人都没有长后眼睛,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世界会如何。但是怀着善心做事,一辈子做善事,是没有错的。就是你花了一辈子的大部分积蓄做公益,在别人眼里肯定是一个“傻子”,但你得到的回报也不少。丢下荣誉不说,感激你的人,总是有的。特别是对穷苦孩子的帮助,他们长大以后,就是你的“儿女”,甚至比儿女还亲。

记得老家有一个中年女人,因为腿部有残疾,快五十岁了,也没有结婚。她勤俭节约,自己建了房子,还有不少存款,足够过好后半生。但是他五十多岁的时候,捡回来一个残疾的女孩子,那个孩子是天生的聋子。别人都奉劝她,别花光了老本,孩子大了不会管你,就糟糕了。她不信,把所有的钱,拿出来为孩子治病,还送孩子上学。现在这个孩子也参加工作了,耳朵也恢复了一定的听力。女人七十多岁了,她的“女儿”,在城里买房子了,第一时间就接她去住,羡煞了村里的老人。她的人生选择,足矣证明“吃亏是福”,傻一回,福气就是一辈子。

2、服输是福,他在爱人面前“服输”,哄着爱人陪伴到老。

大部分的人,是“要强的”,总是要自己强过别人,才觉得是有本事,是成大器。实际上,错了,很多聪明的人,会服输,遇到比自己强的对手,更加懂得“低头”。要知道,以卵击石,就会“粉身碎骨”,导致一辈子都无法站起来。如果服输,是保全实力,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尤其是在爱人面前服输,哄着爱人高兴,让矛盾瞬间消失。比方说,两口子在吵架,谁都不服气,聪明的人,就不说话了,看对方说一堆,反正不回答,过后,对着爱人笑一笑,结果“两夫妻破涕为笑”,又回到了恩爱的状态。

夫妻之间,两个人都要强,多半要吵闹不休,闹到离婚也可能。如果有一个人服输,其实是“以柔克刚”,互相包容,反而让爱情更美好,陪伴到老。服输的人,看起来傻傻的,其实是聪明人。
(3)大智若愚是什么意思?
一、大智是指真实智慧,而不是假的
“大智”在这个词语中,指的是真实的智慧,而不是小聪明,更不是包装出的智慧。真实的智慧,所强调的是一个人能够避免外在干扰与影响,所体现出来的智慧——避免得越彻底,其智慧就会越大或者越高。
二、“若愚”既不是真的愚笨,也不是装出来的愚蠢,而是他人由于看不懂或者境界不够,才误认为的愚蠢
大智若愚
所谓“若愚”,大都有两层意思,一是好像愚笨一样,二是被人误当成愚笨。
什么叫好像愚笨?
其实就是指其言行或想法,不仅跟常人不同,反而跟现实当中的那些愚笨的人一样,于是被人们当成愚笨的人。
第二层是强调人们理解不了其人的言行与想法,只能将他们归类于“愚笨”的人。
但是,这两种层次,本质上都是由于人们的误解所造成,并不是真聪明或有智慧的人故意伪装出来的
(4)大智若愚是什么意思
用最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解释就是“装傻”。
大智若愚其实是一个褒义词,形容别人表面上看上去不经人事,其实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收放自如,十分有内涵。但是,现在很多人都用这个词来讽刺别人,意思就是说“不要装傻,都知道还装什么”,有些做作的意味在里面。


!admin 发布于  2023-2-20 13:59 

共勉是什么意思

共勉是什么意思
(1)共勉是什么意思
共勉的意思其实就是共同勉励,互相支持。在遇到难事的时候,不畏惧困难,大家一起面对,互相鼓励、支持,一起想出解决的办法。

(2)共勉是什么意思

共勉:相互鼓励或激励,常用为"与*共勉",如:与人共勉,与君共勉,与大家共勉。

共勉:拼音 :gòng miǎn。

英文:mutual encouragement。

例句:

1)清袁赋谌《重修(袁可立)始祖荣公遗像记》:"何以称子孝孙贤,世济其美,以不坠其家声也,望同族人共勉之。"

2)陶铸《松树的风格》:"现在把当时的感觉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3)孙犁《秀露集·万国儒小引》:"以上云云,是我写出来,同他,同所有文艺伙伴们共勉的。"

造句:

1)我愿将这句游老师在为海啸捐款后题在留言簿上的哲言与大家共勉。

2)在此分享我的经验,希望能与其他可能有相同障碍的同修们共勉。

3)相信这里多得是"半路出家的跑者" ,包括我在内,但更多得是对跑步的坚持与热爱,期与您共勉之

4)本人向特首致谢之馀,亦不妨提出来,让他释怀共勉。

5)沉船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谨以此联与大家共勉。

6)国内对临床推理训练正在起步阶段,作者谨以此篇文章与大家共勉。

(3)共勉是什么意思?
共勉的意思是共同努力;共同勉励。

拼音:gòng miǎn

引证释义:孙犁《秀露集·万国儒<欢乐的离别>小引》:“以上云云,是我写出来,同他,同所有文艺伙伴们共勉的。”

近义词:鼓励、互勉、共进

扩展资料:

近义词

一、鼓励 [ gǔ lì ]

激发;勉励。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九章:“万人敌受此鼓励,倍加勇猛。”

二、互勉 [ hù miǎn ]

互相勉励,互相帮助,共同前进。

队员之间应当发挥互勉互励的精神。

(4)共勉是什么意思
共勉的意思为:共同努力;共同勉励:提出这一希望,并与你~。

读音: [ gòng miǎn ]

出处:孙犁 《秀露集·万国儒<欢乐的离别>小引》:“以上云云,是我写出来,同他,同所有文艺伙伴们共勉的。”

一、共拼音: gòng 、 gōng

释义:

[ gòng ]

1、相同,一样:~性。~同。同甘~苦。

2、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难与~。休戚与~。

3、一起,一齐:~鸣。~勉。~议。~处(chǔ)。

4、总计,合计:~计。总~。

5、与,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

6、“共产党”的简称。

[ gōng ]

1、古同“恭”,恭敬。

2、古同“供”,供奉,供给。

二、勉拼音: miǎn

释义:

1、努力:~力以从。勤~。奋~。

2、勉励:互~。有则改之,无则加~。

3、力量不够或不愿做,但仍坚持去做:~为其难。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共话[gòng huà]

在一起谈论:~美好的未来。

2、共事[gòng shì]

在一起工作:我和他~多年,对他比较了解。

3、共通[gòng tōng]

通于或适于各方面的;共同。

4、共和[gòng hé]

历史上称西周从厉王失政到宣王执政之间的十四年为共和。共和元年为公元前841年。

5、合共[hé gòng]

一共:两个班~八十人。


!admin 发布于  2023-2-20 13:59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什么意思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什么意思
(1)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什么意思?
出自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论》,原意是桃树不吸引人但因为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树下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现在一般形容老师或普通人品德高尚,用不着自我宣传,就自然受到人们的敬仰和尊敬。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什么意思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释义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xī,原意是桃树和李树不主动招引人,但人们都来看它们开出的鲜花,采摘它们结出的果实,在树下走成了一条小路。

2、比喻为人品德高尚、诚实、正直,用不着自我宣传,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3、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论》:“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4、翻译:太史公说:《论语》说,“本身行为正,不下命令,人们也奉行;本身不正,即使下命令,人们也不奉行。”这是说的李将军啊。我见到李将军,朴朴实实像个乡下人,口不善于言辞。他死的时候天下无论认识他的或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十分哀痛。他那忠实诚恳的心地实在使士大夫崇敬,谚语说:“桃李不能言语,可树下踩出小路来。”这话虽小,却可以使人明白大道理啊!
(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思是什么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思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xī,原意是桃树和李树不主动招引人,但人们都来看它们开出的鲜花、采摘它们结出的果实,不知不觉地在树下走成了一条小路。

2、现比喻为人品德高尚、忠实正直,无需自我宣传,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3、用法:作宾语、分句;指实至名归。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什么意思?
比喻老师的学生多。成绩突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原文:“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释义: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admin 发布于  2023-2-20 13:58 

生灵涂炭是什么意思

生灵涂炭是什么意思
(1)生灵涂炭的意思
生灵涂炭:生灵,百姓;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出处】:《晋书 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解释】:先帝去世贼庭,京城审讯为戎洞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扩展资料:

【近义词】:黎庶涂炭、荼毒生灵、民不聊生,等;

黎庶涂炭:形容人们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

【出处】:《晋书 刘元海载记》:“黎庶涂炭,靡所控告”。

【解释】:百姓生活困苦,没有什么控告。

民不聊生:聊,依赖,凭借。指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

【出处】:《史记 张耳陈余列传》:“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解释】:钱财缺乏,力量不足,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

荼毒生灵:荼毒,毒害、残害;生灵,指百姓。指残害人民。

【出处】:《尚书 汤诰》:“罹其凶害,弗忍荼毒”。

【解释】:遭受他的祸害,不能忍受苦难。

(2)生灵涂炭什么意思?
生灵涂炭,汉语成语,意思是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晋书·苻丕载记》中说:“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3)生灵涂炭什么意思
生灵涂炭意思是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生灵涂炭具体释义:生灵是指百姓;涂意思是泥沼;炭指的是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常用来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出自于唐朝房玄龄的《晋书·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白话译文:先帝去世后当朝贼子坐庭,京城里已经变成为一个兵戎洞穴一般,天下经济萧条,人民陷于水火之中。

近义词:黎庶涂炭、水深火热、荼毒生灵、民不聊生

反义词: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扩展资料:

一、近义词

1、水深火热

解释:老百姓所受的灾难,像水那样越来越深,象火那样越来越热。比喻人民生活极端痛苦。

2、民不聊生

解释:聊:依赖,凭借。指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

出自于汉代司马迁《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白话译文:钱财用尽,老百姓无以为生。

二、反义词

1、安居乐业

解释: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出自:东汉史学家班固《汉书·货殖列传》“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译文:各自在自各的位置里做着快乐的职业,吃着各自的饭穿着各自美丽的衣服。

2、国泰民安

解释: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生灵涂炭

(4)生灵涂炭的意思和典故
生灵涂炭的意思是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比喻困苦的处境。接下来分享生灵涂炭的意思和典故。

生灵涂炭的意思
生灵涂炭:生灵:百姓;涂:泥沼;炭:炭火。涂炭:烂泥和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也指生物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形容人民处于极端苦难的境地。不能使用在指自然灾难方面。

出处:《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晋书·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造句:有些国家内战连年,当然免不了生灵涂炭,民怨四起。

反义词:国泰民安、安居乐业。

近义词:水深火热、水火之中。

生灵涂炭的典故
后燕、后秦联合攻打前秦,于是前琴的国都长安被人包围,苻坚因此退到五将山,等待有适当的机会能重新再来。后来苻坚被后秦活捉处死,苻坚的儿子苻丕就一直驻在邺城。不过,前秦的幽州刺史王永听说苻坚已经死了,就请苻丕到晋阳,在王永等人的拥护下,当了皇帝。苻丕当上皇帝以后,加封王永为左丞相。王永写了一篇召告,想号召前秦的部队去讨伐后秦和后燕。公告中说:自从苻坚被害,国都长安沦陷后,国家就开始一蹶不振哪!老百姓好象生活在泥沼和炭火之中,十分痛苦。各地官员接到这份召告以后,就要派出兵马到临晋会师,准备作战。可惜后秦的军队实在太强大了,王永无法获得胜利,前秦也逐渐衰落,不久后就被后秦消灭了。


!admin 发布于  2023-2-20 13:58 

爱不释手的释是什么意思

爱不释手的释是什么意思
爱不释手的释意思是:放下

释的其他意思:

1、说明;解说:注~。解~。

2、消除:~疑。冰~。

3、放开;特指释放被拘押者或服刑者:~放。保~。

4、放下:手不~卷。如~重负。

5、指释迦牟尼。泛指佛教:~教。~典。

扩展资料
词语解释:

1、释放

[shì fàng]

恢复被拘押者或服刑者的人身自由:~战俘。刑满~。

2、阐释

[chǎn shì]

阐述并解释:道理~得很清楚。

3、考释

[kǎo shì]

考证并解释:古文字~。

4、假释

[jiǎ shì]

对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后,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予以附条件提前释放的制度。适用条件是有期徒刑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无期徒刑执行刑期十年以上。对累犯以及杀人、爆炸、抢劫、强奸...

5、冰释

[bīng shì]

像冰融化一样不留痕迹。比喻嫌隙、怀疑、误会、意见等完全消除。


!admin 发布于  2023-2-20 13:56 

定期存款可以提前取出来吗 定期存款能取吗

定期存款可以提前取出来吗 定期存款能取吗
定期存款可以提前取出来。银行定期是可以提前取出的,只要到银行柜台进行办理即可,不过银行定期提前取出会损失利息。2021年1月1号起,对于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存款,调整为提前支取时适用的计息规则,即在调整后支取,将按照支取日银行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计息。

传统的定期存款除了有存单形式外,也有存折形式,后者又称为存折定期存款,但其以90天为基本计息天数,90天以下不计息。

与活期存款相比,定期存款具有较强的的稳定性,且营业成本较低,商业银行为此持有的存款准备金率也相应较低,因此,定期存款的资金利用率往往高于活期存款。


!admin 发布于  2023-2-20 10:18 

义无反顾什么意思 义无反顾的意思

义无反顾什么意思 义无反顾的意思
义无反顾,读音为yì wú fǎn gù,意思是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故事内容: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有名的才子。他的才华深得汉武帝赏识,因此武帝便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做官。公元前130年,汉武帝派大臣唐蒙去修治“西南夷道”。因为唐蒙征用大量民工,又杀了当地部落的首领,引起了当地巴蜀人民的不安,以至于发生了骚乱。汉武帝得知后,立即派司马相如去安抚民众。

为了给巴蜀人民一个交代,汉武帝还要司马相如写一篇文告,向他们好好作一番解释。于是,司马相如写下了《谕巴蜀檄》。这篇文告在巴蜀地区的百姓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骚乱很快就被平息了,修路的工程又得以顺利进行。为此,汉武帝非常满意,便拜司马相如为中郎将,辅佐自己。


!admin 发布于  2023-2-20 10:18 

书香门第中的书香指的是什么 书香门第中的书香指的是什么意思

书香门第中的书香指的是什么 书香门第中的书香指的是什么意思
书香门第中书香指的是:香草的香气。书香门第是汉语成语,古人在书中放置一种叫做芸香草的中药,不仅可以防蠹虫咬蛀,而且还可以给书留下幽幽清香,"书香”一词便由此而来。书香门第,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现在泛指好的家庭背景。

书香门第出自清代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如今眼看书香门第是接下去了;衣饭生涯是靠得住了,他那个儿子只按部就班的也就作到公卿。”

书香门第造句:

1、记者稍稍统计,就有万家灯火、滢水山庄、书香门第、星光之约、四季花城、皓月花园、四季春城、日出印象、风和日丽、万科城等大型楼盘。

2、江晓月书香门第出生,并非贫寒之辈,可是对于饭堂并没有那种浓厚的抵触情绪,反而觉得这些粗茶淡饭,虽然难吃一些,营养却是不少。


!admin 发布于  2023-2-20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