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是什么意思
北洋来军阀,民国军阀势力之一,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袁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领导人以省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故而在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军阀政府(简称北洋政源府)的称呼。历史上把长江吴淞口以北的军阀也称北洋军阀。
北洋时期的人物,赫赫有名者便不下二三十位。时人吴虬曾在《北洋派之起源及其崩溃》一书中称,清廷在鸦片战争后与洋人约定五口通商,直隶总督兼为北洋通商大臣,两江总督兼为南洋通商大臣,“北洋、南洋”最初的来源由此而起并衍生出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北洋医院之类的名目,当时有滑稽家戏称,“东洋、西洋”,“南洋、北洋”,中国之“两洋”与外国之“两洋”遥遥相对,正好囊括了整个世界。
但这里说的“北洋”,与民国史上所称的“北洋系”却是有区别的。但凡说到“北洋系”,必然要从袁世凯在清末时的“小站练兵”说起。小站原名新农镇,距天津约六十余里,本是荒凉之地,最初由淮军周盛传所部“盛字营”屯垦于此,其间凿川引水,经营了近二十年。甲午战争爆发后,“盛字营”北上作战溃败,营制不再,此地便成了废垒。后来,这里又有一支新部队开拔进来,这便是长芦盐运使胡燏棻编练的“定武军”。“定武军”成立不久,胡燏棻改调卢汉铁路督办,袁世凯由此接手并将“定武军”改名为新建陆军,这即是历史上著名的“小站练兵”,也是北洋系之滥觞。
势力分布:
1、直系军阀: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流域及直隶,头目是冯国璋、曹锟、吴佩孚、孙传芳,靠山是美国、英知国。
2、皖系军阀:分布在安徽、浙江、道山东、福建、陕西,头目是段祺瑞,徐树铮,靳云鹏﹑段芝贵﹑傅良佐﹑倪嗣冲,靠山是日本。
3、奉系军阀:分布在奉天、黑龙江、吉林,头目是张作霖、张学良,靠山是日本。
北洋军阀是谁创建的
1912年4月,袁世凯取得政权后,建立了北洋军阀统治。同盟会内部分化,袁世凯便趁机拉拢部分革命党人与之“合作”,实现了中国短暂的统一。
1913年的“宋教仁案”和“善后大借款”后,李烈钧奉孙中山的命令,在江西湖口宣布独立,组织讨袁军,“二次革命”爆发。江苏、上海、安徽、湖南、广东、福建等地先后独立。由于国民党人仓促应战,缺乏统一领导,“二次革命”被北洋军打败。
袁世凯取胜“二次革命”后,便开始了发展实业的计划,同时也加紧复辟帝制。1915年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宣布独立,组织护国军兴师讨袁,发动护国战争。随后,贵州、广西、广东、浙江、陕西等省相继宣布独立。因为外交的压力和财政的危机,袁世凯于1916年3月22日被迫取消帝制。
袁世凯死后(1916年6月6日),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皖系的段祺瑞在日本的支持下,控制皖、浙、闽、鲁、陕等省;直系的冯国璋在英美的支持下,控制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及直隶等省;奉系的张作霖以日本为靠山,占踞东北三省。另外,山西的晋系军阀阎锡山,徐州一带张勋的定武军,西南的滇系军阀唐继尧和桂系军阀陆荣廷等,都在外国列强操纵下,争斗不已。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职位,与在中央掌实权的段祺瑞争权夺利,发生“府院之争”。1917年7月,张勋应黎元洪“调停”之邀,率领五千“辫子军”入京,复辟帝制,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段祺瑞以“功臣”自居,重任国务总理。段祺瑞掌握政府大权后,企图以武力手段统一南方军阀,激起南方革命派及西南军阀的反对。
1917年8月,孙中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随即讨伐段祺瑞的第一次护法战争拉开帷幕。在北洋军的镇压下,北伐军受挫;加之军政府内部的矛盾,1918年5月,孙中山辞职,护法战争失败。护法运动的失败,再次证明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濒临绝境。
段祺瑞和张作霖谁厉害
在民国有无数的军阀,大到张作霖、吴佩孚、阎锡山,小到张宗昌、杨森。如果给这些军阀排个名,谁最强谁最出名呢?如果真算起来,最强应该属东北王张作霖,名声最好是段祺瑞了。
自从袁世凯这个大哥死后,民国就算是彻底的乱了,这混战场面绝对不亚于《三国演义》。在众多军阀中,张作霖算是独树一帜,民国第一大军阀绝对没问题。毕竟,随着老蒋北伐成功后,吴佩孚、孙传芳都被收拾了,就张作霖进得华北退保东北,依然是逍遥自在。
除了地理优势,军事优势也绝对没的说。都说老蒋的中央军厉害,张作霖当时拥有全国唯一一支海陆空齐全的部队。在守住了山海关这道关后,张作霖还把张宗昌给收编了,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把悍将吴佩孚给打趴下了。就是日本人也非常忌惮张作霖,要不是偷偷摸摸的把他给炸死了,估计也不敢胡作非为。
除了张作霖,段祺瑞号称北洋之虎也不是白给的。在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实际上就成了北洋军中声望最高的。段祺瑞掌握着最多的地盘,最能打的部队,还当了北洋政府的总理、元首、军长(北洋军的军长含金量可是相当高,不像后来老蒋部队里军长遍地)。段祺瑞还为百姓做了不少的好事,可以说是北洋军阀中名声最好的一位。
北洋军阀有几个系
1、奉系
奉系军阀是北洋军阀主要派系之一。因首领张作霖出生在奉天故称奉系。代表人物有张学良、张宗昌、郭松龄等,势力范围在奉天省、吉林省、黑龙江省。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在北京就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北洋政府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1928年6月4日,当张作霖所乘由北京返回奉天专列驶到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满两铁路交汇处桥洞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先埋好的炸弹炸毁,张作霖身受重伤,当日逝世,享年53岁。
2、直系
直系军阀是民国军阀中北洋军阀派系之一,直系军阀领袖大多出身直隶省,在许多政治理念上存在共鸣,故称为“直系”,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出以直隶(今河北)人冯国璋为首领的一派,政治上亲英美,代表旧地主。主要代表人物有冯国璋、曹锟、吴佩孚、齐燮元、孙传芳等。冯死后,曹锟、吴佩孚继其首领之位。主要人物有李纯、王占元、萧耀南、陈光远、蔡成勋、孙传芳等。主要割据在江苏、江西、湖北三省。冯国璋原是袁世凯的亲信将领。
3、皖系
皖系军阀,北洋军阀派系之一。以其首领段祺瑞为安徽(简称皖)人而得名。主要人物有徐树铮﹑靳云鹏﹑段芝贵﹑傅良佐﹑倪嗣冲等。势力范围在皖、鲁、沪、浙、闽、陕。袁世凯死后,皖系以北洋正统自居,操纵政局,声势显赫。但好景不长,1920年7月直皖战争,皖系一败涂地,一蹶不振,尽管后来段祺瑞又曾出山担任“执政”,不过是有职无权。在北洋三大派系中,皖系最先兴盛,亦最早衰败。
4、晋系
晋系军阀,为民国时期军阀派系之一,主要占据山西地盘。20世纪上半叶,晋系军阀集团统治山西38年之久。于其他军阀类似,和当时的北洋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代表人物阎锡山就曾拥戴袁世凯称帝。以阎锡山为首,以晋绥地缘为特征的晋系军阀集团,屡屡与其他政治力量逐鹿中原,一度占有晋绥冀察四省和平津二市,其首领阎锡山甚至一度自立为“国家元首”。在1930年的中原大战,冯玉祥、阎锡山失败,晋系军阀集团实力、地位大为下降,但仍保持了较为完整的体系,直至1949年4月太原解放,晋系军阀集团方才土崩瓦解。
晋系军阀集团萌芽于辛亥革命,发轫于北洋时期,二三十年代逐步膨胀,至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前实力达到顶峰。纵观中国近现代史,晋系军阀集团是存在时间最长、实力最为雄厚的派系。其主要赖以能较为系统和持之以恒的进行官兵教育和培训,有稳定的领导层,在山西省内积极建立军事和民用企业,发展经济。
5、桂系
桂系是指在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先后以广西为统治基地,以广西籍军政人物为主要代表的军政集团。按代表人物来分,可以分为以陆荣廷为代表的“旧桂系”,以及以李宗仁、白崇禧为代表的“新桂系”。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原清政府广西提督陆荣廷,宣布广西独立,投向革命,实际上却逐步排斥同盟会人员而逐渐走向军政集团统治。其势力在史学界通常称之为旧桂系。
段祺瑞为什么背叛袁世凯
北洋系的武将中,段祺瑞是唯一公开反对帝制的。早在辛亥年中,段祺瑞在袁世凯的授意下联合北洋将领发电报逼宫,为老袁拿下江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也自认为是促成共和的有功之臣。可等到“二次革命”后,帝制派的活动日益露头,段祺瑞看袁世凯也是真心想当皇帝,这下可把老段气坏了。
民国建立后,段祺瑞继续受到袁世凯的重用。尽管当时内阁总理像走马灯一样的更换,但段祺瑞担任的陆军总长却一直巍然不动。“二次革命”时,段祺瑞还亲自代理国务总理,组织战时内阁并一举击败南方革命党人。中国古话说得好,“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袁世凯巩固了自己势力后,他发现段祺瑞在北洋军中也已自成一派,而且段为人刚愎自用,很多事情不向袁请示便自行决定,提拔的军官也大多是自己的学生部属。如此以往,恐有军权旁落的危险。
1901年,在段祺瑞的原配夫人去世后,袁世凯为笼络这位干将而将自己视同己出的义女张佩蘅介绍给老段作续弦,两家女眷来往非常密切,袁世凯的子女有时候也叫段祺瑞“姐夫”的。但在民国以后,段祺瑞与“太子”袁克定的关系一直不和,他对于袁克定试图插手军队的企图十分反感,而袁克定则利用各种机会在袁世凯面前诋毁段祺瑞“擅权”、“图谋自立”等。时间久了,袁世凯终于起了疑心,后来便设立了陆海军大元帅统帅办事处,委派其侍从武官荫昌、陆军总长段祺瑞、海军总长刘冠雄、海军司令萨镇冰、参谋次长陈宦等人为办事员,并请出王士珍出来主持常务,一切军政要务均需报袁世凯定夺。
段祺瑞也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袁世凯这是在有意削夺自己的兵权,于是他就干脆找各种借口不参加统帅办事处的会议,对于陆军部的事务也多交给次长俆树铮处理。
由于段祺瑞经常称病,袁世凯也就顺势让他养病休息,改由王士珍代理了陆军总长一职。袁世凯称帝前,段祺瑞曾召集心腹俆树铮、曾毓隽等人,他十分悲愤地说:“项城看来真是要做皇帝了,无可救药啊!想当年,我领衔诸位将领发拥护共和之通电,如今我要是拥项城为帝的话,我在国人眼中还算人吗?试问二十四史,还能找出我这样的人物吗?所以无论公与私,我都宁死不参与帝制,我打算归隐山林,决不多发一言。”
不过话说回来,像段祺瑞这等人物,本就是民国的开国元勋,倘若按照民国政治的运作,他是完全有机会接袁世凯班的。如今,袁世凯要搞“家天下”,断了段祺瑞等人做国家元首的念想不说,还要做袁家特别是那个袁克定的臣属,这就是降志辱身,令人难以容忍了。
北洋军阀有哪些人
一、直系军阀
冯国璋,1859年1月7日出生,字华符,一作华甫,直隶河间县西诗经村人,直系军阀的首领,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为“北洋三杰”。1917年至1918年短暂代理大总统职务,1919年因病去世。
曹锟,1862年出生,天津大沽口人(今天津塘沽)。北洋直系军阀,中华民国第五任大总统(1923年10月当选,1924年10月被囚禁,1926年4月得到释放下台),陆军一级上将(1939年12月追封),1938年去世。
吴佩孚,1874年4月22日出生,字子玉,山东蓬莱人,北洋直系军阀首领。由于不肯和日军合作,于1939年12月4日被日军军医杀害。
孙传芳,1885年4月17日出生,字馨远,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祝阳镇下乔庄村(祖籍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范镇岔河村)。北宋理学家、教育家孙复后人,直系军阀首领,与张作霖、吴佩孚并称为“北洋三大军阀”,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恪威上将”,人送外号“笑面虎”,号称“东南王”,是直系后期最具实力的大军阀。1927年被北伐军战败下野,1935年11月13日被刺客施剑翘刺杀身亡。
二、皖系军阀
段祺瑞,1865年出生,字芝泉,曾用名启瑞,晚年号称“正道老人”,生于安徽合肥,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号称“北洋之虎”,皖系军阀首领,孙中山“护法运动”的主要讨伐对象。其一生四任总理,四任陆军总长,一任参谋总长,一任国家元首。是中国现代化军队的第一任陆军总长和炮兵司令。1936年11月因病去世。
徐树铮,1880年出生,字又铮,号铁珊,又号则林,江苏萧县(今属安徽)人。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军事人物,北洋军阀皖系名将,二号人物。其崇尚武力征伐,曾阻止外蒙古独立,于1925年被政敌冯玉祥暗杀。
靳云鹏,1877年出生,字翼青,山东邹县人。北洋皖系军阀首脑,陆军一级上将。1919年、1921年两次担任北洋政府内阁总理,段祺瑞失势后赴天津经商,成为大富翁。1951年在天津去世,享年75岁。
三、奉系军阀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出生,字雨亭,汉族,奉天省海城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今辽宁省海城市)人。北洋奉系军阀首领。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打进北京,以海陆空大元帅身份代表民国行驶统治权,直至1928年6月被日本人炸死。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出生,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籍贯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东风镇,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桓洞镇鄂家村张家窝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1928年6月张作霖死后,继承东北军政大权,后归附南京国民政府。1936年发动西安事变,次年被扣押,东北军随之土崩瓦解。2001年10月14日在美国去世,享年101岁。
张宗昌,1882年3月4日出生,字效坤,山东省掖县(今山东莱州)人。奉系军阀头目之一,长期盘踞山东(张宗昌不同于其他的奉系将领,他有自己独立的军队和地盘,是奉系军阀中的军阀)。曾任直鲁联军总司令、安国军副总司令等职,与南方革命政府为敌。1928年战败后下野,同年9月3日,被山东省政府参议郑继成枪杀于津浦铁路济南车站。
吴佩孚怎么死的
吴佩孚个性刚毅正直,以作战勇猛为名,全盛时期曾经是为西北军阀冯玉祥、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的领袖,是第一位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华人,在直奉战争和中国国民党北伐战争后一蹶不振,时人称为玉帅。
吴佩孚的爱国情操与民族气节为世人所敬佩。由于他坚决拒绝与日本人合作,拒绝落水做汉奸,因此招致日本人痛恨,招来杀身之祸。
1939年12月4日,吴佩孚因牙疾复发、高烧不退,请日本牙医看病后卒死。人们普遍认为吴佩孚死得蹊跷,但由于缺乏资料的佐证,吴佩孚是自然病亡还是被日本人害死至今仍是个谜。抗战胜利后,为表彰其保持晚节,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一级上将。
1939年11月,他因吃羊肉饺子被骨屑伤了牙齿,日本特务芳太郎介绍一个日本医生为他治疗,却得了败血症,离奇地结束了一生,是为1939年12月4日。
从突患牙病到蹊跷辞世,只有短短的10天。噩耗传出,北平的日本占领军和汉奸政权重重祭奠了这位不肯屈就的大人物,甚至连日军侵华最高司令官也参加了公祭仪式,而华北沦陷区的各省市三日之内均下半旗志哀。
曹锟和张作霖的关系
袁世凯去世后,北洋军阀四分五裂,形成了皖系、直系、奉系等诸多派系。段祺瑞是皖系军阀首脑,以日本为靠山;冯国璋为直系军阀首脑,以英美为靠山;张作霖为奉系军阀首脑,以日本为靠山。
除此之外,山西有军阀阎锡山,徐州有军阀张勋,西南有滇系唐继尧,南边有桂系军阀陆荣廷等等,这些派系拥兵割据,背后又有美日英等帝国主义的支持,所以派系之间纷争不断,民不聊生。所以,才有了后来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虽然第一次合作失败,但是在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蒋介石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
今天要说的是直系曹锟与奉系张作霖。第一次直皖战争以直系和奉系合作击败皖系而结束,曹锟与张作霖正处于合作关系,为了稳固这层关系,于是采用最传统的通婚办法。如此一来,两人成了亲家,没有什么比这层关系更牢固的了。
于是张作霖的四子张学思,曹锟的六女曹士英登场了,当时曹士英七岁,张学思八岁,两人年纪相仿,又郎才女貌,门当户对,于是这对“金童玉女”的订婚宴成了当时一件大事。
天津的曹家花园和张作霖的私邸张灯结彩,人流不息,热闹非凡。与会众人皆是政客名流、军官绅士、夫人小姐,内阁总理靳云鹏亲自做媒,所以这场定亲可谓辉煌一时,毕竟两个大帅结了亲,民国天下的局势差不多明朗了。甚至有趋炎附势之人开始巴结张学思,认为张学思有两位大帅保驾,今后定然前程无量,或许还能超过张学良。
民国十大军阀曹锟是什么样的人
曹锟其人,在民间的口碑向来不佳,在史家笔下也历来是个反面角色。提起他的名字,人们首先想到的大都是臭名昭著的“贿选丑闻”,但人性都是多面的,曹锟也有常人所不及之处。人性都是多面的,曹锟也有常人所不及之处回。
曹锟出身平民,自幼贩布为生,知道肚子里没有墨水的苦处,因此对文化人十分重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他有着最低的底线,那就是不当汉奸——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华北沦陷。曹锟的老部下纷纷落水,出任汉奸政权要职。日本侵略者还千方百计地拖曹锟出来当俘虏,年迈的曹锟在刘夫人劝导下,立誓宁肯喝稀粥,也不给日本人办答事。
曹锟(1862年12月12日—1938年5月17日),字仲珊,出生于天津大沽口(天津市塘沽),第五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华民国直系军阀的首领。驻军保定,被称为“保定王”。
1890年,于天津武备学堂毕业后任毅军哨官;1919年被拥为直系军阀首领。1923年6月,曹锟将黎元洪逐走天津;1923年10月5日,重金收买议员,贿选而被选举为第五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27年移居天津。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拒绝日本出面组织新政府的要求。
1938年5月17日,曹锟病逝于天津。1939年12月,曹锟被国民政府追封为陆军一级上将军衔。
曹锟有几个姨太太几个儿子
曹锟(1862年12月12日—1938年5月17日),字仲珊,出生于天津大沽口(天津市塘沽),第五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华民国直系军阀的首领。驻军保定,被称为“保定王”。
1890年,于天津武备学堂毕业后任毅军哨官;1919年被拥为直系军阀首领。1923年6月,曹锟将黎元洪逐走天津;1923年10月5日,重金收买议员,贿选而被选举为第五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27年移居天津。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拒绝日本出面组织新政府的要求。
1938年5月17日,曹锟病逝于天津。1939年12月,曹锟被国民政府追封为陆军一级上将军衔。
曹锟这一辈子先后娶进了四房大小夫人,也先后成就了他不同阶段的事业。这四房大小夫人及所生子女如下:
大夫人:郑夫人,生有一女,为长女,名字不详。
二姨太:高夫人,生次女曹士熙。
三姨太:陈寒蕊(1912年娶),生长子曹士岳及三女曹士贞。
四姨太:刘凤玮(艺容名九岁红,1918年娶),生次子曹士岱,9岁夭折。生三子曹士嵩及四女曹士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