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齿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先来说说洗牙有什么坏处?

洗牙正常的情况下是没有坏处的,牙齿的表层有一层牙釉质,非常硬,对牙齿起到了保护作用,抛光的橡皮轮材质的很软,不会对牙齿造成损伤。一般是没有伤害的,但如果不当操作,比如在牙面上停留时间长,牙齿上会有小划痕,这种一般在显微镜下才可以看见的,并且这种划痕用抛光做完就没了,安全的洗牙是在专业技术上的,要是在不正规的小诊所洗牙的话,洗牙还是有危害风险的。

其实洗牙就是通过特殊的医疗器械将牙齿上的牙菌斑和牙结石等顽固。各自去出的一种医疗手段,而我们的牙齿之所以发黄,就是因为牙菌斑的存在。

导致牙菌斑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抽烟、喝酒、熬夜、不按时吃饭等等,当然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注重牙齿的清洁。如果我们长时间不清理口腔卫生的话,那么长此以往就会产生较为严重的牙菌斑,从而引起龋齿和牙周炎。

显而易见了,洗牙的好处就是洗牙可以减少牙菌斑的存在,减少牙龈出血的概率。正确的洗牙对牙齿是没有损害的。正常的牙齿表面包裹着一层牙釉质,硬度非常高,完全可以忽略洗牙造成的影响。抛光时用的橡胶轮材质较软,更不会对牙齿造成磨损。

牙石的堆积、牙龈的炎症会导致牙龈的局部肿胀填塞牙缝,而洗牙后去除了牙石,牙龈肿胀也逐渐消退,所以牙缝就显得明显了,舌头舔起来牙齿的轮廓也更加明显,感觉上仿佛牙齿变长了,这其实是还原了牙齿本来的面目,并非洗牙造成了牙缝的变大。


ljh 发布于  2022-6-12 15:17 

公司聚会敬酒词说什么

公司聚会是常有的事,但是很多朋友去敬酒都不太会说话,敬酒词都不会说。下面分享公司聚会敬酒词该说什么。

低情商的敬酒词:

来我敬大家一杯!我干了,你们随意!

高情商的敬酒词:

这里边有个敬酒词的公式,那就是

感谢+回顾+谦虚+表态

感谢同事的耐心指点,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信任和包容。(感谢)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并肩作战勇往直前点点滴滴间,充满了美好的回忆。(回顾)

我深知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向大家学习。(谦虚)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未来我会继续努力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不辜负领导的信任,我相信在领导的正确指引下。2021年我们一定会再创辉煌,为了我们美好的未来干杯!(表态)

不知道你们学会了公司聚会敬酒词说什么的问题了吗?


ljh 发布于  2022-6-12 15:15 

中国大学最赚钱的专业,文科生看哭了

又到一年毕业季,许多毕业生抱怨求职不易,文科专业找到对口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有人甚至吐槽文科类专业只分三种,“考公考编专业、可转码专业和可撤销专业 [1]。” 所谓“转码”,即转行成为程序员。如今,已有不少文科生在争相当码农,更有人声称所有专业的尽头都可以是码农,趁年轻,应转尽转。 码农,虽然早已被诟病996、中年危机、市场饱和,但仍依旧因为好就业、高薪而受到广泛欢迎。 各科都把转码挂在嘴边,简直会让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人章子怡附体:“码农难道是个很低级的职业吗?所有人都要来分一杯羹。” 世界尽头不只考编,还有转码 继太宰治的名言——“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在年轻人中广为流传后,“生而为文,我很抱歉”,也成为了专属文科生的一种自嘲。 这届文科生找工作,真的太难了。根据智联招聘,2022年人文学科毕业生的就业签约率仅12.4%,远不如理工科毕业生 [2]。 许多文科生所学的知识难以在职场发挥作用,有人甚至悲观感叹“可能要等到外星人入侵地球时,自己的知识才会派得上用场。” 于是,一些文科生开始通过转码来“曲线救国”。 在豆瓣「Women In Tech」「大学后悔学法学」等小组中,都有不少文科生分享自己转码的经历。有些已成功找到码农工作,有些还在转码的路上。 1 这些文科生中,许多人不仅完全编程零基础,甚至高中毕业后也未能再接触任何数学课程。习惯了与文字打交道后,有些人刚面对代码时如同在看天书。 除了文科,在豆瓣与“转码”相关的帖子中,出现第二多的学科大类是商科。不少商科人在大学时就学过 C 语言。也有人会去做数据科学工程师,让学过的统计知识发挥作用。 还有些理工科专业出身的人也将目光转向了这条赛道。从所谓的“天坑专业”生化环材,到机械、物理,各专业都加入码农大军,堪称条条大路通 CS(计算机科学 Computer Science 的缩写)。 至于为什么要转码,许多人给出的原因很简单,便是好就业。 与原专业相比,程序员可找的岗位实在是太多了。 不但互联网行业需要大把的技术人才,银行、房地产等传统行业也在谋求数字化转型。以至于有些人大龄被裁员后,把转码看作最后的“救命稻草”。 1 “工资高”“感兴趣”等,也是人们转码的常见理由。还有人认为码农门槛低,学到些皮毛技能,也能找到一份足够糊口的工作。 比如说想转行成为前端工程师,花几个月速成 HTML、CSS、ja<x>vasc<x>ript 三大件,便可能找到一个底层岗位。 还有这些年爆火的编程语言 Python,因其容易阅读、方便理解,成为了许多转码小白的首选。 就这样,打着“零基础转码”旗号的各色编程培训课程也像雨后春笋一般涌现。 刷朋友圈时,你可能还会看到好友在编程培训广告下聊天团建的盛况,仿佛当代人不学点代码,就要成为信息时代的原始人。 连教培机构新东方都在“双减”政策落地后,投资200万进军编程培训行业 [3]。 为了让转码新人能方便找工作,许多编程培训班的课程设置都直接以就业为导向,并且让学员做项目来包装简历。有些甚至会与外包机构合作,提供保底的就业岗位。 选专业不决,无脑计算机科学 在转码热潮之下,也有人质疑现在转码约等于“49年入国军”,码农岗位已经趋于饱和,不像过去能遍地“淘金”。 但事实可能恰恰相反。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于2020年发布的数据,未来十年,Web 开发人员的全球需求将增长13%,软件开发与测试人员的需求更是会增长22%,远远快于所有职业的平均增长率 [4]。 在中国,码农相关的职业也仍然是就业市场的“王者”。 据麦可思近5年来发布的《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与计算机相关的本科专业常年出现在绿牌专业榜单上。 1 信息安全、网络工程、软件工程已连续5年上榜绿牌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等“泛码农”专业也榜上有名。 这就意味着这些专业往往薪资、就业率都持续走高,而且失业量较低。 与之相比,黄牌、红牌专业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 像音乐表演、绘画等艺术专业都常年被判为红、黄牌,失业风险较大。法学也因为就业困难被调侃“教人学法,千刀万剐”。化学、生物、物理等理科专业毕业生找工作也是举步维艰。 所以,哪怕码农不再像十几年前一样有着研发跨时代产品的无穷机会,或者是也在面临降薪、裁员的浪潮,但好歹仍有一门技术傍身,不愁长期失业。 并且,码农依然有着明显的薪资优势。 1 根据麦可思,2021届本科毕业生月收入最高的10个专业中,绝大多数都需要编程技能 [5]。 其中,月收入最高的专业是信息安全,平均达到了7439元/月,其次是软件工程,每月平均工资为7205元 [5]。 《中国统计年鉴2021》亦显示,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年薪达到了10.12万元,比排在第二名的“金融业”要高出22% [6]。 许多互联网大厂里,同个部门中,985名校出身、有三年工作经历的运营岗,薪资可能都赶不上刚毕业的普通学校技术岗。 而且技术水平较高的程序员更是各大大厂的争抢对象。 2021年秋季校园招聘中,腾讯、字节跳动等不少大厂一边减少招聘岗位,一边继续开出更高的薪资招揽算法等技术人才。 码农的前景与“钱景”也使得许多高中毕业生在选专业的边缘试探时,“无脑”投奔计算机。 据艾媒咨询,在2022年中国理科高考志愿填报意向调查中,有46.5% 的受访者都选择了计算机类,排行第一 [7]。 码农也有鄙视链,不是想转就能转 不过,码农虽然吃香,但是内部也存在着“鄙视链”。 随着信息产业不断发展,“码农”这个职业已经演化出“多重宇宙”,不但要按工程定位分为前、后端,还要按应用环境分为客户端、IOS、Android 等多种类别,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岗位也层出不穷。 而这么多细分岗位的薪资待遇可能也相差极大。 同样都是码农,最让人文社科学生羡慕的是算法或开发岗,平均薪资要遥遥领先于其他岗位。 根据职友集,算法工程师的月平均工资是2.82万元。其次是各类开发岗,比如客户端开发工程师的平均月薪为2.79万元,排行第二。 1 2021年,某 BAT 大厂的 AI 算法岗位,开给应届硕士生的月薪最低就有2万元,加上房补、签字费等福利,年总包薪资能达到40万元以上。 不过,这些高薪岗位也早已“卷成麻花”,本专业技术能力强劲的学生都未必能脱颖而出,可别说半路出家几个月的转行新人了。 于是许多转码的人,尤其是文科生,其实在求职时都没有太多的选择,只能选择对技术与数学要求相对没那么高的前端、测试、运维等岗位。 而这些更容易入门的岗位,薪资也要低一些。 据职友集数据,一个技术支持工程师每月平均只能拿到9400元,才到算法岗的三分之一。前端开发工程师的平均薪资普遍也要低于后端开发。 与此同时,文科生转码,也要考虑到程序员各岗位的需求差异。 2020年的猎聘大数据显示程序员岗位需求中排行第一的是 Java 工程师,需求占比为17.8%,其次是 Web 前端开发工程师,需求占比为9.5% [8]。 而高薪的算法岗需求仅占4.1%。软件测试岗位不但薪资靠后,需求更是低至2.1% [8]。 除了岗位选择有限之外,转行做码农也不是毫无门槛的。首先许多岗位都会对专业、学历有硬性要求。 根据程序员常用平台——LeetCode 显示的招聘信息,大多数程序员相关职位都要求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出身。 1 有些码农职位因为要用到不少数学统计模型,也欢迎数学、统计学、金融学等专业出身的求职者。 而既没有科班背景,又没有数理基础的文科生们,在简历关可能就要落败。 除了专业门槛,许多程序员相关岗位都要求本科及以上,本科以下或无要求的仅占到23.4%。 而且这个行业的“年龄歧视”也依旧存在。计算机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太快,无法跟进学习的码农们就可能面临中年危机,人到30岁后惨遭“毕业”。 于是中途转码、尤其是大龄转码的人就要考虑到自己是否真的有竞争力,会不会学完几百上千小时的课程后,刚就业不久就被新人取代。 终究说来,转化赛道、去迎接新的职业不只需要一往无前的勇气,还要进行一番深思熟虑。 转码从来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编程语言入门容易精通难,况且许多底层的编译原理、数据结构等知识,都很难短期速成。 贸然转码的人,可能还没因为工作中的 bug 而崩溃,就已经被成堆的编程知识劝退,辛辛苦苦下载了编程软件,写的脚本却永久停留在了入门时的“Hello World”。


ljh 发布于  2022-6-11 08:51 

最遭大学生嫌弃的工作,它排第一

每到要毕业找工作的季节,不少大学生就要经历来自社会的第一次“毒打”。

游走在求职网站上,他们如梦初醒般发现,看得上的工作,看不上自己,能找到的工作,自己又不想去。

在这些遭大学生嫌弃的工作里,销售绝对榜上有名。许多人挤破头应聘月薪3000的文员,也不愿对月入5000的销售多瞧一眼。更有人宁可待业家里蹲,也打死不吃销售这口饭。

销售,仿佛是职场上的“伏地魔”,叫人退避三舍。任由 HR 苦口婆心相劝,也扭转不了年轻人对销售的嫌弃。

销售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何就这么不受待见?

宁可失业,不做销售

这届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字典里就没有“容易”二字。

智联招聘的研究显示,2022年,应届生签约就业率与期望薪资均双双降低 [1]。很多大学生毕业前想象自己月入过万,房车不愁,毕业后才发现,原来光是活着,就已用光了所有力气。

面对密密麻麻的岗位需求,许多大学生发现,可选的工作真的不多,相当一部分还都是销售。

在这个商业社会里,除了一些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你很难想象一个公司是没有销售的。地产公司要卖房、培训机构要卖课,一天到晚打电话嘘寒问暖,很可能就是来卖贷款......

各行各业哪怕再有名气,最终都需要出售某种商品或服务变现,也就需要销售来作为公司与顾客之间的桥梁。

这也就使得社会对销售岗位的需求量很高。

2022年一季度,中国所有面向高校毕业生的招聘岗位中,占比最多的就是销售顾问,达到24.2%,断层第一 [2]。

招聘需求第二多的岗位是房地产交易,占比8.1%,也与销售相关。再加上占比1.4% 的销售管理岗,可以说面向应届生的工作里,有三分之一都是销售 [2]。

1

但是,哪怕满大街都是销售岗位,一些“毕业即失业”的年轻人们还是对这份工作百般嫌弃。许多公司的销售相关岗位常常招聘困难、人手不足。

近年来,人社部发布的各季度“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连续多次排行第一的不是技工,不是外卖员,不是高精尖科研工作者,而是随处可见的营销员 [3]。

按照中国的《职业分类大典》,营销员,就是销售人员的一种,工作说白了就是拉客与卖货 [4]。

这个工作如此缺工,以至于许多 HR 都在社交平台上吐槽销售岗招人有多难,求爷爷告奶奶,也总是招不够人,每当听到老板说要“招几个销售”时就内心一紧。

而且一些年轻人哪怕来做了销售,没几个月就可能萌生离职的想法。销售界常说“铁打的销售部,流水的销售员”,每年都有无数销售员来来去去,年轻人每一段跳槽的快乐,背后都是 HR 的泪水。

是个人就能做销售?真的假的

销售工作如此被嫌弃,一大原因是这个工作被认为门槛太低,是个人就能上岗。

根据麦可思,中国门槛最低的二十个职业,与销售紧密相关的就占了6个,包括房地产经纪人、一线销售经理、保险推销人员等 [5]。

这里所谓的“门槛”,指的是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相关度越低,就越说明学校学的知识或技能,和这个工作的内容没什么关系。

在这些职业中,销售经理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只有38%,意味着有超六成的人的所学专业都与销售无关。推销员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是39%,虽比销售经理略胜一筹,但各行各业也都能来分一杯羹 [5]。

1

像火车上的推销员,不需要多少专业知识,也可以把手中的牙刷吹成顶尖科技、把腰里的牛肉干说成是人间美味。

而且哪怕你不能像他们一样舌灿莲花,起码也能上街发传单拉客,对着路旁的肌肉男招手,“游泳健身了解一下”。

销售工作整体的低门槛,令不少年轻人觉得做这份工作不但脸上无光,还很容易被替代。倘若十天半个月也没卖出一个单,拿什么来说服领导“这个公司真的需要我”。

不过,如果认为所有销售都这么简单,可就大错特错了。销售作为一个职业大类,其细分岗位还有很多,不同行业的销售岗的门槛也是有差异的。

《2021销售人才报告》显示,自认最容易被替代的是互联网行业的销售,其次是零售与教育行业的销售 [6]。

这些职位的特点在于往往是面向 C 端(消费者端)带货,要卖的东西也与生活距离较近,哪怕没经过什么培训,临危受命出去推销食品酒水,也能说上个几句。

而自认较难被替代的是通信电子与医药行业的销售,他们的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就很难短期速成了 [6]。

路边摆摊卖保健品的人还能张口胡来,一个面向 B 端(企业端)的医药销售代表如果对医学知识一窍不通,那目标公司很难不怀疑你家卖的是不是假药。

脸皮不厚,不要做销售

除此之外,大家嫌弃销售,也是因为这工作实在太折磨人。年轻人对于理想工作的许多标准,都越来越与销售南辕北辙。

根据《2022大学生就业力报告》,面对低迷的就业环境,与上一届相比,2022届毕业生求职看重的因素中,薪酬福利仍是第一位,但占比已有所下滑。

与此同时,他们愈发重视工作稳定,看重该因素的人较上一届增加了6.4个百分点 [1]。

1

而销售偏偏是个很难稳定的工作,每个月赚多少主要看提成,拉不到客户、搞不出业绩,那就只能拿着微薄的底薪喝西北风。

并且销售每个季度的收入也可能大相径庭,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要是再碰上疫情等突发事件,销售们随时就会来到失业的边缘。

在知乎相关问答中,人们对销售的吐槽里,提到最多的就是销售工作压力太大还不稳定。

1

现在许多年轻人都自称“社恐”,别说面对面向陌生人卖货,哪怕打个电话,都要做上一场心理建设,回复下领导消息,也要忐忑得像个暗恋中的少年。

而销售工作的社交压力是巨大的。哪怕你不是个社交达人,也要装作一副“社牛”的模样,在应酬时八面玲珑,对每个潜在客户都热情似火。

还有不少人嫌弃销售,是觉得这个工作没尊严。许多销售都要练就铜墙铁壁一样的脸皮与内心,才能承受来自陌生人一遍遍的拒绝,像笑脸菩萨一样骂不还口。

有些刚毕业就做销售的年轻人,因为没有太多人脉资源,就只好从朋友圈中频繁带货,最终不知不觉中就被一些亲友当作“狗皮膏药”,默默拉进黑名单里。

1

豆瓣小组里,许多人吐槽着销售工作 / 豆瓣

销售还背负着大量 KPI,每月要打满几通电话、走访几家公司、签下几个新单。一旦业绩垫底,来自领导与同事的压力便呼啸而来。

哪怕是节假日,销售的休息时间也要被客户牢牢占据,一个电话,就可能让周末旅行泡了汤。有时加班辛苦赶出方案,原先来咨询的客户却可能电话不接、消息不回,像失踪人口一样以沉默来表示拒绝。

面对种种弊端,也难怪有些年轻人说:“宁愿进工厂,也不做销售。”

能坚持做销售的,都是勇士

销售纵有百般不是,但不得不说的是,很多年轻人不做销售,也是因为真的做不来。

销售的入行门槛虽不高,可若想做好,要掌握的门道是无穷无尽的。

在一项对各行业销售专员的调查中,大多数销售都觉得自己的工作富有挑战性,只有小部分人觉得销售的挑战性很低 [6]。

1

其中,地产销售更是难上加难。买一些小商品,消费者还可能会被销售的“花言巧语”说服。但动辄上百万的房子,很少有人会因为多听了销售的几句话就冲动消费。有些地产销售几个月不开单也是常有的事。

于是,许多能发光发热的销售,多少都有几把刷子。有些人情练达,社交资源丰富;有些能言善道,嘴上功夫了得;还有人深谙人类心理,三言两语之间,就把客户内心的想法拿捏住了。

克服了种种难关后,长久坚持下来的销售,收入不但增长快,也能高于平均水平。

1

麦可思的数据显示,2019届较2017届本科毕业生,薪资增长较快的前10种职业中,销售也赫然在榜 [5][7]。

2017届销售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是4946元,2019届就上升为5763元,月收入增长率达16.5%。而全国2017与2019届所有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都不及销售 [5][7]。

而且在全国高职毕业生中,销售职业的收入是名列前茅的。

据麦可思,高职毕业三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职业是互联网开发及应用,销售以7560元/月,排在第五名 [8]。

再加上销售的收入上不封顶,能者多得,纵然再不受待见,对许多出身平平的年轻人而言,已经是个比较可能获得高薪的选择了。

最终,销售这份工作就像大浪淘沙一般,筛选出能承受这般压力的人。他们虽然有着各种辛酸与挑战,但也是凭本事赚钱,并不低人一等。

而无法保持高强度社交的年轻人们还是可以对销售敬而远之。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这份需要无穷热情与意志力的工作,在职场佛系躺平又未尝不可呢。

参考文献:

[1] 智联招聘. (2022). 2022大学生就业力报告.

[2]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 & 智联招聘. (2022). 2022年一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景气报告.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22). 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

[4] 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委员会. (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

[5] 麦可思. (2020). 中国2019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6] 网易智企 智联招聘& 销售与管理. (2021). 2021销售人才报告.

[7] 麦可思. (2018). 中国2017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8] 麦可思. (2020). 中国2016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职业发展跟踪评价.每到要毕业找工作的季节,不少大学生就要经历来自社会的第一次“毒打”。

游走在求职网站上,他们如梦初醒般发现,看得上的工作,看不上自己,能找到的工作,自己又不想去。

在这些遭大学生嫌弃的工作里,销售绝对榜上有名。许多人挤破头应聘月薪3000的文员,也不愿对月入5000的销售多瞧一眼。更有人宁可待业家里蹲,也打死不吃销售这口饭。

销售,仿佛是职场上的“伏地魔”,叫人退避三舍。任由 HR 苦口婆心相劝,也扭转不了年轻人对销售的嫌弃。

销售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何就这么不受待见?

宁可失业,不做销售

这届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字典里就没有“容易”二字。

智联招聘的研究显示,2022年,应届生签约就业率与期望薪资均双双降低 [1]。很多大学生毕业前想象自己月入过万,房车不愁,毕业后才发现,原来光是活着,就已用光了所有力气。

面对密密麻麻的岗位需求,许多大学生发现,可选的工作真的不多,相当一部分还都是销售。

在这个商业社会里,除了一些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你很难想象一个公司是没有销售的。地产公司要卖房、培训机构要卖课,一天到晚打电话嘘寒问暖,很可能就是来卖贷款......

各行各业哪怕再有名气,最终都需要出售某种商品或服务变现,也就需要销售来作为公司与顾客之间的桥梁。

这也就使得社会对销售岗位的需求量很高。

2022年一季度,中国所有面向高校毕业生的招聘岗位中,占比最多的就是销售顾问,达到24.2%,断层第一 [2]。

招聘需求第二多的岗位是房地产交易,占比8.1%,也与销售相关。再加上占比1.4% 的销售管理岗,可以说面向应届生的工作里,有三分之一都是销售 [2]。

1

但是,哪怕满大街都是销售岗位,一些“毕业即失业”的年轻人们还是对这份工作百般嫌弃。许多公司的销售相关岗位常常招聘困难、人手不足。

近年来,人社部发布的各季度“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连续多次排行第一的不是技工,不是外卖员,不是高精尖科研工作者,而是随处可见的营销员 [3]。

按照中国的《职业分类大典》,营销员,就是销售人员的一种,工作说白了就是拉客与卖货 [4]。

这个工作如此缺工,以至于许多 HR 都在社交平台上吐槽销售岗招人有多难,求爷爷告奶奶,也总是招不够人,每当听到老板说要“招几个销售”时就内心一紧。

而且一些年轻人哪怕来做了销售,没几个月就可能萌生离职的想法。销售界常说“铁打的销售部,流水的销售员”,每年都有无数销售员来来去去,年轻人每一段跳槽的快乐,背后都是 HR 的泪水。

是个人就能做销售?真的假的

销售工作如此被嫌弃,一大原因是这个工作被认为门槛太低,是个人就能上岗。

根据麦可思,中国门槛最低的二十个职业,与销售紧密相关的就占了6个,包括房地产经纪人、一线销售经理、保险推销人员等 [5]。

这里所谓的“门槛”,指的是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相关度越低,就越说明学校学的知识或技能,和这个工作的内容没什么关系。

在这些职业中,销售经理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只有38%,意味着有超六成的人的所学专业都与销售无关。推销员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是39%,虽比销售经理略胜一筹,但各行各业也都能来分一杯羹 [5]。

1

像火车上的推销员,不需要多少专业知识,也可以把手中的牙刷吹成顶尖科技、把腰里的牛肉干说成是人间美味。

而且哪怕你不能像他们一样舌灿莲花,起码也能上街发传单拉客,对着路旁的肌肉男招手,“游泳健身了解一下”。

销售工作整体的低门槛,令不少年轻人觉得做这份工作不但脸上无光,还很容易被替代。倘若十天半个月也没卖出一个单,拿什么来说服领导“这个公司真的需要我”。

不过,如果认为所有销售都这么简单,可就大错特错了。销售作为一个职业大类,其细分岗位还有很多,不同行业的销售岗的门槛也是有差异的。

《2021销售人才报告》显示,自认最容易被替代的是互联网行业的销售,其次是零售与教育行业的销售 [6]。

这些职位的特点在于往往是面向 C 端(消费者端)带货,要卖的东西也与生活距离较近,哪怕没经过什么培训,临危受命出去推销食品酒水,也能说上个几句。

而自认较难被替代的是通信电子与医药行业的销售,他们的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就很难短期速成了 [6]。

路边摆摊卖保健品的人还能张口胡来,一个面向 B 端(企业端)的医药销售代表如果对医学知识一窍不通,那目标公司很难不怀疑你家卖的是不是假药。

脸皮不厚,不要做销售

除此之外,大家嫌弃销售,也是因为这工作实在太折磨人。年轻人对于理想工作的许多标准,都越来越与销售南辕北辙。

根据《2022大学生就业力报告》,面对低迷的就业环境,与上一届相比,2022届毕业生求职看重的因素中,薪酬福利仍是第一位,但占比已有所下滑。

与此同时,他们愈发重视工作稳定,看重该因素的人较上一届增加了6.4个百分点 [1]。

1

而销售偏偏是个很难稳定的工作,每个月赚多少主要看提成,拉不到客户、搞不出业绩,那就只能拿着微薄的底薪喝西北风。

并且销售每个季度的收入也可能大相径庭,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要是再碰上疫情等突发事件,销售们随时就会来到失业的边缘。

在知乎相关问答中,人们对销售的吐槽里,提到最多的就是销售工作压力太大还不稳定。

1

现在许多年轻人都自称“社恐”,别说面对面向陌生人卖货,哪怕打个电话,都要做上一场心理建设,回复下领导消息,也要忐忑得像个暗恋中的少年。

而销售工作的社交压力是巨大的。哪怕你不是个社交达人,也要装作一副“社牛”的模样,在应酬时八面玲珑,对每个潜在客户都热情似火。

还有不少人嫌弃销售,是觉得这个工作没尊严。许多销售都要练就铜墙铁壁一样的脸皮与内心,才能承受来自陌生人一遍遍的拒绝,像笑脸菩萨一样骂不还口。

有些刚毕业就做销售的年轻人,因为没有太多人脉资源,就只好从朋友圈中频繁带货,最终不知不觉中就被一些亲友当作“狗皮膏药”,默默拉进黑名单里。

1

豆瓣小组里,许多人吐槽着销售工作 / 豆瓣

销售还背负着大量 KPI,每月要打满几通电话、走访几家公司、签下几个新单。一旦业绩垫底,来自领导与同事的压力便呼啸而来。

哪怕是节假日,销售的休息时间也要被客户牢牢占据,一个电话,就可能让周末旅行泡了汤。有时加班辛苦赶出方案,原先来咨询的客户却可能电话不接、消息不回,像失踪人口一样以沉默来表示拒绝。

面对种种弊端,也难怪有些年轻人说:“宁愿进工厂,也不做销售。”

能坚持做销售的,都是勇士

销售纵有百般不是,但不得不说的是,很多年轻人不做销售,也是因为真的做不来。

销售的入行门槛虽不高,可若想做好,要掌握的门道是无穷无尽的。

在一项对各行业销售专员的调查中,大多数销售都觉得自己的工作富有挑战性,只有小部分人觉得销售的挑战性很低 [6]。

1

其中,地产销售更是难上加难。买一些小商品,消费者还可能会被销售的“花言巧语”说服。但动辄上百万的房子,很少有人会因为多听了销售的几句话就冲动消费。有些地产销售几个月不开单也是常有的事。

于是,许多能发光发热的销售,多少都有几把刷子。有些人情练达,社交资源丰富;有些能言善道,嘴上功夫了得;还有人深谙人类心理,三言两语之间,就把客户内心的想法拿捏住了。

克服了种种难关后,长久坚持下来的销售,收入不但增长快,也能高于平均水平。

1

麦可思的数据显示,2019届较2017届本科毕业生,薪资增长较快的前10种职业中,销售也赫然在榜 [5][7]。

2017届销售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是4946元,2019届就上升为5763元,月收入增长率达16.5%。而全国2017与2019届所有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都不及销售 [5][7]。

而且在全国高职毕业生中,销售职业的收入是名列前茅的。

据麦可思,高职毕业三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职业是互联网开发及应用,销售以7560元/月,排在第五名 [8]。

再加上销售的收入上不封顶,能者多得,纵然再不受待见,对许多出身平平的年轻人而言,已经是个比较可能获得高薪的选择了。

最终,销售这份工作就像大浪淘沙一般,筛选出能承受这般压力的人。他们虽然有着各种辛酸与挑战,但也是凭本事赚钱,并不低人一等。

而无法保持高强度社交的年轻人们还是可以对销售敬而远之。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这份需要无穷热情与意志力的工作,在职场佛系躺平又未尝不可呢。

参考文献:

[1] 智联招聘. (2022). 2022大学生就业力报告.

[2]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 & 智联招聘. (2022). 2022年一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景气报告.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22). 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

[4] 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委员会. (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

[5] 麦可思. (2020). 中国2019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6] 网易智企 智联招聘& 销售与管理. (2021). 2021销售人才报告.

[7] 麦可思. (2018). 中国2017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每到要毕业找工作的季节,不少大学生就要经历来自社会的第一次“毒打”。

游走在求职网站上,他们如梦初醒般发现,看得上的工作,看不上自己,能找到的工作,自己又不想去。

在这些遭大学生嫌弃的工作里,销售绝对榜上有名。许多人挤破头应聘月薪3000的文员,也不愿对月入5000的销售多瞧一眼。更有人宁可待业家里蹲,也打死不吃销售这口饭。

销售,仿佛是职场上的“伏地魔”,叫人退避三舍。任由 HR 苦口婆心相劝,也扭转不了年轻人对销售的嫌弃。

销售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何就这么不受待见?

宁可失业,不做销售

这届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字典里就没有“容易”二字。

智联招聘的研究显示,2022年,应届生签约就业率与期望薪资均双双降低 [1]。很多大学生毕业前想象自己月入过万,房车不愁,毕业后才发现,原来光是活着,就已用光了所有力气。

面对密密麻麻的岗位需求,许多大学生发现,可选的工作真的不多,相当一部分还都是销售。

在这个商业社会里,除了一些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你很难想象一个公司是没有销售的。地产公司要卖房、培训机构要卖课,一天到晚打电话嘘寒问暖,很可能就是来卖贷款......

各行各业哪怕再有名气,最终都需要出售某种商品或服务变现,也就需要销售来作为公司与顾客之间的桥梁。

这也就使得社会对销售岗位的需求量很高。

2022年一季度,中国所有面向高校毕业生的招聘岗位中,占比最多的就是销售顾问,达到24.2%,断层第一 [2]。

招聘需求第二多的岗位是房地产交易,占比8.1%,也与销售相关。再加上占比1.4% 的销售管理岗,可以说面向应届生的工作里,有三分之一都是销售 [2]。

1

但是,哪怕满大街都是销售岗位,一些“毕业即失业”的年轻人们还是对这份工作百般嫌弃。许多公司的销售相关岗位常常招聘困难、人手不足。

近年来,人社部发布的各季度“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连续多次排行第一的不是技工,不是外卖员,不是高精尖科研工作者,而是随处可见的营销员 [3]。

按照中国的《职业分类大典》,营销员,就是销售人员的一种,工作说白了就是拉客与卖货 [4]。

这个工作如此缺工,以至于许多 HR 都在社交平台上吐槽销售岗招人有多难,求爷爷告奶奶,也总是招不够人,每当听到老板说要“招几个销售”时就内心一紧。

而且一些年轻人哪怕来做了销售,没几个月就可能萌生离职的想法。销售界常说“铁打的销售部,流水的销售员”,每年都有无数销售员来来去去,年轻人每一段跳槽的快乐,背后都是 HR 的泪水。

是个人就能做销售?真的假的

销售工作如此被嫌弃,一大原因是这个工作被认为门槛太低,是个人就能上岗。

根据麦可思,中国门槛最低的二十个职业,与销售紧密相关的就占了6个,包括房地产经纪人、一线销售经理、保险推销人员等 [5]。

这里所谓的“门槛”,指的是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相关度越低,就越说明学校学的知识或技能,和这个工作的内容没什么关系。

在这些职业中,销售经理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只有38%,意味着有超六成的人的所学专业都与销售无关。推销员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是39%,虽比销售经理略胜一筹,但各行各业也都能来分一杯羹 [5]。

1

像火车上的推销员,不需要多少专业知识,也可以把手中的牙刷吹成顶尖科技、把腰里的牛肉干说成是人间美味。

而且哪怕你不能像他们一样舌灿莲花,起码也能上街发传单拉客,对着路旁的肌肉男招手,“游泳健身了解一下”。

销售工作整体的低门槛,令不少年轻人觉得做这份工作不但脸上无光,还很容易被替代。倘若十天半个月也没卖出一个单,拿什么来说服领导“这个公司真的需要我”。

不过,如果认为所有销售都这么简单,可就大错特错了。销售作为一个职业大类,其细分岗位还有很多,不同行业的销售岗的门槛也是有差异的。

《2021销售人才报告》显示,自认最容易被替代的是互联网行业的销售,其次是零售与教育行业的销售 [6]。

这些职位的特点在于往往是面向 C 端(消费者端)带货,要卖的东西也与生活距离较近,哪怕没经过什么培训,临危受命出去推销食品酒水,也能说上个几句。

而自认较难被替代的是通信电子与医药行业的销售,他们的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就很难短期速成了 [6]。

路边摆摊卖保健品的人还能张口胡来,一个面向 B 端(企业端)的医药销售代表如果对医学知识一窍不通,那目标公司很难不怀疑你家卖的是不是假药。

脸皮不厚,不要做销售

除此之外,大家嫌弃销售,也是因为这工作实在太折磨人。年轻人对于理想工作的许多标准,都越来越与销售南辕北辙。

根据《2022大学生就业力报告》,面对低迷的就业环境,与上一届相比,2022届毕业生求职看重的因素中,薪酬福利仍是第一位,但占比已有所下滑。

与此同时,他们愈发重视工作稳定,看重该因素的人较上一届增加了6.4个百分点 [1]。

1

而销售偏偏是个很难稳定的工作,每个月赚多少主要看提成,拉不到客户、搞不出业绩,那就只能拿着微薄的底薪喝西北风。

并且销售每个季度的收入也可能大相径庭,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要是再碰上疫情等突发事件,销售们随时就会来到失业的边缘。

在知乎相关问答中,人们对销售的吐槽里,提到最多的就是销售工作压力太大还不稳定。

1

现在许多年轻人都自称“社恐”,别说面对面向陌生人卖货,哪怕打个电话,都要做上一场心理建设,回复下领导消息,也要忐忑得像个暗恋中的少年。

而销售工作的社交压力是巨大的。哪怕你不是个社交达人,也要装作一副“社牛”的模样,在应酬时八面玲珑,对每个潜在客户都热情似火。

还有不少人嫌弃销售,是觉得这个工作没尊严。许多销售都要练就铜墙铁壁一样的脸皮与内心,才能承受来自陌生人一遍遍的拒绝,像笑脸菩萨一样骂不还口。

有些刚毕业就做销售的年轻人,因为没有太多人脉资源,就只好从朋友圈中频繁带货,最终不知不觉中就被一些亲友当作“狗皮膏药”,默默拉进黑名单里。

1

豆瓣小组里,许多人吐槽着销售工作 / 豆瓣

销售还背负着大量 KPI,每月要打满几通电话、走访几家公司、签下几个新单。一旦业绩垫底,来自领导与同事的压力便呼啸而来。

哪怕是节假日,销售的休息时间也要被客户牢牢占据,一个电话,就可能让周末旅行泡了汤。有时加班辛苦赶出方案,原先来咨询的客户却可能电话不接、消息不回,像失踪人口一样以沉默来表示拒绝。

面对种种弊端,也难怪有些年轻人说:“宁愿进工厂,也不做销售。”

能坚持做销售的,都是勇士

销售纵有百般不是,但不得不说的是,很多年轻人不做销售,也是因为真的做不来。

销售的入行门槛虽不高,可若想做好,要掌握的门道是无穷无尽的。

在一项对各行业销售专员的调查中,大多数销售都觉得自己的工作富有挑战性,只有小部分人觉得销售的挑战性很低 [6]。

1

其中,地产销售更是难上加难。买一些小商品,消费者还可能会被销售的“花言巧语”说服。但动辄上百万的房子,很少有人会因为多听了销售的几句话就冲动消费。有些地产销售几个月不开单也是常有的事。

于是,许多能发光发热的销售,多少都有几把刷子。有些人情练达,社交资源丰富;有些能言善道,嘴上功夫了得;还有人深谙人类心理,三言两语之间,就把客户内心的想法拿捏住了。

克服了种种难关后,长久坚持下来的销售,收入不但增长快,也能高于平均水平。

1

麦可思的数据显示,2019届较2017届本科毕业生,薪资增长较快的前10种职业中,销售也赫然在榜 [5][7]。

2017届销售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是4946元,2019届就上升为5763元,月收入增长率达16.5%。而全国2017与2019届所有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都不及销售 [5][7]。

而且在全国高职毕业生中,销售职业的收入是名列前茅的。

据麦可思,高职毕业三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职业是互联网开发及应用,销售以7560元/月,排在第五名 [8]。

再加上销售的收入上不封顶,能者多得,纵然再不受待见,对许多出身平平的年轻人而言,已经是个比较可能获得高薪的选择了。

最终,销售这份工作就像大浪淘沙一般,筛选出能承受这般压力的人。他们虽然有着各种辛酸与挑战,但也是凭本事赚钱,并不低人一等。

而无法保持高强度社交的年轻人们还是可以对销售敬而远之。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这份需要无穷热情与意志力的工作,在职场佛系躺平又未尝不可呢。

参考文献:

[1] 智联招聘. (2022). 2022大学生就业力报告.

[2]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 & 智联招聘. (2022). 2022年一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景气报告.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22). 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

[4] 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委员会. (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

[5] 麦可思. (2020). 中国2019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6] 网易智企 智联招聘& 销售与管理. (2021). 2021销售人才报告.

[7] 麦可思. (2018). 中国2017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8] 麦可思. (2020). 中国2016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职业发展跟踪评价.每到要毕业找工作的季节,不少大学生就要经历来自社会的第一次“毒打”。

游走在求职网站上,他们如梦初醒般发现,看得上的工作,看不上自己,能找到的工作,自己又不想去。

在这些遭大学生嫌弃的工作里,销售绝对榜上有名。许多人挤破头应聘月薪3000的文员,也不愿对月入5000的销售多瞧一眼。更有人宁可待业家里蹲,也打死不吃销售这口饭。

销售,仿佛是职场上的“伏地魔”,叫人退避三舍。任由 HR 苦口婆心相劝,也扭转不了年轻人对销售的嫌弃。

销售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何就这么不受待见?

宁可失业,不做销售

这届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字典里就没有“容易”二字。

智联招聘的研究显示,2022年,应届生签约就业率与期望薪资均双双降低 [1]。很多大学生毕业前想象自己月入过万,房车不愁,毕业后才发现,原来光是活着,就已用光了所有力气。

面对密密麻麻的岗位需求,许多大学生发现,可选的工作真的不多,相当一部分还都是销售。

在这个商业社会里,除了一些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你很难想象一个公司是没有销售的。地产公司要卖房、培训机构要卖课,一天到晚打电话嘘寒问暖,很可能就是来卖贷款......

各行各业哪怕再有名气,最终都需要出售某种商品或服务变现,也就需要销售来作为公司与顾客之间的桥梁。

这也就使得社会对销售岗位的需求量很高。

2022年一季度,中国所有面向高校毕业生的招聘岗位中,占比最多的就是销售顾问,达到24.2%,断层第一 [2]。

招聘需求第二多的岗位是房地产交易,占比8.1%,也与销售相关。再加上占比1.4% 的销售管理岗,可以说面向应届生的工作里,有三分之一都是销售 [2]。

1

但是,哪怕满大街都是销售岗位,一些“毕业即失业”的年轻人们还是对这份工作百般嫌弃。许多公司的销售相关岗位常常招聘困难、人手不足。

近年来,人社部发布的各季度“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连续多次排行第一的不是技工,不是外卖员,不是高精尖科研工作者,而是随处可见的营销员 [3]。

按照中国的《职业分类大典》,营销员,就是销售人员的一种,工作说白了就是拉客与卖货 [4]。

这个工作如此缺工,以至于许多 HR 都在社交平台上吐槽销售岗招人有多难,求爷爷告奶奶,也总是招不够人,每当听到老板说要“招几个销售”时就内心一紧。

而且一些年轻人哪怕来做了销售,没几个月就可能萌生离职的想法。销售界常说“铁打的销售部,流水的销售员”,每年都有无数销售员来来去去,年轻人每一段跳槽的快乐,背后都是 HR 的泪水。

是个人就能做销售?真的假的

销售工作如此被嫌弃,一大原因是这个工作被认为门槛太低,是个人就能上岗。

根据麦可思,中国门槛最低的二十个职业,与销售紧密相关的就占了6个,包括房地产经纪人、一线销售经理、保险推销人员等 [5]。

这里所谓的“门槛”,指的是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相关度越低,就越说明学校学的知识或技能,和这个工作的内容没什么关系。

在这些职业中,销售经理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只有38%,意味着有超六成的人的所学专业都与销售无关。推销员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是39%,虽比销售经理略胜一筹,但各行各业也都能来分一杯羹 [5]。

1

像火车上的推销员,不需要多少专业知识,也可以把手中的牙刷吹成顶尖科技、把腰里的牛肉干说成是人间美味。

而且哪怕你不能像他们一样舌灿莲花,起码也能上街发传单拉客,对着路旁的肌肉男招手,“游泳健身了解一下”。

销售工作整体的低门槛,令不少年轻人觉得做这份工作不但脸上无光,还很容易被替代。倘若十天半个月也没卖出一个单,拿什么来说服领导“这个公司真的需要我”。

不过,如果认为所有销售都这么简单,可就大错特错了。销售作为一个职业大类,其细分岗位还有很多,不同行业的销售岗的门槛也是有差异的。

《2021销售人才报告》显示,自认最容易被替代的是互联网行业的销售,其次是零售与教育行业的销售 [6]。

这些职位的特点在于往往是面向 C 端(消费者端)带货,要卖的东西也与生活距离较近,哪怕没经过什么培训,临危受命出去推销食品酒水,也能说上个几句。

而自认较难被替代的是通信电子与医药行业的销售,他们的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就很难短期速成了 [6]。

路边摆摊卖保健品的人还能张口胡来,一个面向 B 端(企业端)的医药销售代表如果对医学知识一窍不通,那目标公司很难不怀疑你家卖的是不是假药。

脸皮不厚,不要做销售

除此之外,大家嫌弃销售,也是因为这工作实在太折磨人。年轻人对于理想工作的许多标准,都越来越与销售南辕北辙。

根据《2022大学生就业力报告》,面对低迷的就业环境,与上一届相比,2022届毕业生求职看重的因素中,薪酬福利仍是第一位,但占比已有所下滑。

与此同时,他们愈发重视工作稳定,看重该因素的人较上一届增加了6.4个百分点 [1]。

1

而销售偏偏是个很难稳定的工作,每个月赚多少主要看提成,拉不到客户、搞不出业绩,那就只能拿着微薄的底薪喝西北风。

并且销售每个季度的收入也可能大相径庭,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要是再碰上疫情等突发事件,销售们随时就会来到失业的边缘。

在知乎相关问答中,人们对销售的吐槽里,提到最多的就是销售工作压力太大还不稳定。

1

现在许多年轻人都自称“社恐”,别说面对面向陌生人卖货,哪怕打个电话,都要做上一场心理建设,回复下领导消息,也要忐忑得像个暗恋中的少年。

而销售工作的社交压力是巨大的。哪怕你不是个社交达人,也要装作一副“社牛”的模样,在应酬时八面玲珑,对每个潜在客户都热情似火。

还有不少人嫌弃销售,是觉得这个工作没尊严。许多销售都要练就铜墙铁壁一样的脸皮与内心,才能承受来自陌生人一遍遍的拒绝,像笑脸菩萨一样骂不还口。

有些刚毕业就做销售的年轻人,因为没有太多人脉资源,就只好从朋友圈中频繁带货,最终不知不觉中就被一些亲友当作“狗皮膏药”,默默拉进黑名单里。

1

豆瓣小组里,许多人吐槽着销售工作 / 豆瓣

销售还背负着大量 KPI,每月要打满几通电话、走访几家公司、签下几个新单。一旦业绩垫底,来自领导与同事的压力便呼啸而来。

哪怕是节假日,销售的休息时间也要被客户牢牢占据,一个电话,就可能让周末旅行泡了汤。有时加班辛苦赶出方案,原先来咨询的客户却可能电话不接、消息不回,像失踪人口一样以沉默来表示拒绝。

面对种种弊端,也难怪有些年轻人说:“宁愿进工厂,也不做销售。”

能坚持做销售的,都是勇士

销售纵有百般不是,但不得不说的是,很多年轻人不做销售,也是因为真的做不来。

销售的入行门槛虽不高,可若想做好,要掌握的门道是无穷无尽的。

在一项对各行业销售专员的调查中,大多数销售都觉得自己的工作富有挑战性,只有小部分人觉得销售的挑战性很低 [6]。

1

其中,地产销售更是难上加难。买一些小商品,消费者还可能会被销售的“花言巧语”说服。但动辄上百万的房子,很少有人会因为多听了销售的几句话就冲动消费。有些地产销售几个月不开单也是常有的事。

于是,许多能发光发热的销售,多少都有几把刷子。有些人情练达,社交资源丰富;有些能言善道,嘴上功夫了得;还有人深谙人类心理,三言两语之间,就把客户内心的想法拿捏住了。

克服了种种难关后,长久坚持下来的销售,收入不但增长快,也能高于平均水平。

1

麦可思的数据显示,2019届较2017届本科毕业生,薪资增长较快的前10种职业中,销售也赫然在榜 [5][7]。

2017届销售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是4946元,2019届就上升为5763元,月收入增长率达16.5%。而全国2017与2019届所有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都不及销售 [5][7]。

而且在全国高职毕业生中,销售职业的收入是名列前茅的。

据麦可思,高职毕业三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职业是互联网开发及应用,销售以7560元/月,排在第五名 [8]。

再加上销售的收入上不封顶,能者多得,纵然再不受待见,对许多出身平平的年轻人而言,已经是个比较可能获得高薪的选择了。

最终,销售这份工作就像大浪淘沙一般,筛选出能承受这般压力的人。他们虽然有着各种辛酸与挑战,但也是凭本事赚钱,并不低人一等。

而无法保持高强度社交的年轻人们还是可以对销售敬而远之。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这份需要无穷热情与意志力的工作,在职场佛系躺平又未尝不可呢。

参考文献:

[1] 智联招聘. (2022). 2022大学生就业力报告.

[2]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 & 智联招聘. (2022). 2022年一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景气报告.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22). 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

[4] 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委员会. (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

[5] 麦可思. (2020). 中国2019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6] 网易智企 智联招聘& 销售与管理. (2021). 2021销售人才报告.

[7] 麦可思. (2018). 中国2017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8] 麦可思. (2020). 中国2016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职业发展跟踪评价.[8] 麦可思. (2020). 中国2016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职业发展跟踪评价.每到要毕业找工作的季节,不少大学生就要经历来自社会的第一次“毒打”。

游走在求职网站上,他们如梦初醒般发现,看得上的工作,看不上自己,能找到的工作,自己又不想去。

在这些遭大学生嫌弃的工作里,销售绝对榜上有名。许多人挤破头应聘月薪3000的文员,也不愿对月入5000的销售多瞧一眼。更有人宁可待业家里蹲,也打死不吃销售这口饭。

销售,仿佛是职场上的“伏地魔”,叫人退避三舍。任由 HR 苦口婆心相劝,也扭转不了年轻人对销售的嫌弃。

销售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何就这么不受待见?

宁可失业,不做销售

这届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字典里就没有“容易”二字。

智联招聘的研究显示,2022年,应届生签约就业率与期望薪资均双双降低 [1]。很多大学生毕业前想象自己月入过万,房车不愁,毕业后才发现,原来光是活着,就已用光了所有力气。

面对密密麻麻的岗位需求,许多大学生发现,可选的工作真的不多,相当一部分还都是销售。

在这个商业社会里,除了一些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你很难想象一个公司是没有销售的。地产公司要卖房、培训机构要卖课,一天到晚打电话嘘寒问暖,很可能就是来卖贷款......

各行各业哪怕再有名气,最终都需要出售某种商品或服务变现,也就需要销售来作为公司与顾客之间的桥梁。

这也就使得社会对销售岗位的需求量很高。

2022年一季度,中国所有面向高校毕业生的招聘岗位中,占比最多的就是销售顾问,达到24.2%,断层第一 [2]。

招聘需求第二多的岗位是房地产交易,占比8.1%,也与销售相关。再加上占比1.4% 的销售管理岗,可以说面向应届生的工作里,有三分之一都是销售 [2]。

1

但是,哪怕满大街都是销售岗位,一些“毕业即失业”的年轻人们还是对这份工作百般嫌弃。许多公司的销售相关岗位常常招聘困难、人手不足。

近年来,人社部发布的各季度“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连续多次排行第一的不是技工,不是外卖员,不是高精尖科研工作者,而是随处可见的营销员 [3]。

按照中国的《职业分类大典》,营销员,就是销售人员的一种,工作说白了就是拉客与卖货 [4]。

这个工作如此缺工,以至于许多 HR 都在社交平台上吐槽销售岗招人有多难,求爷爷告奶奶,也总是招不够人,每当听到老板说要“招几个销售”时就内心一紧。

而且一些年轻人哪怕来做了销售,没几个月就可能萌生离职的想法。销售界常说“铁打的销售部,流水的销售员”,每年都有无数销售员来来去去,年轻人每一段跳槽的快乐,背后都是 HR 的泪水。

是个人就能做销售?真的假的

销售工作如此被嫌弃,一大原因是这个工作被认为门槛太低,是个人就能上岗。

根据麦可思,中国门槛最低的二十个职业,与销售紧密相关的就占了6个,包括房地产经纪人、一线销售经理、保险推销人员等 [5]。

这里所谓的“门槛”,指的是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相关度越低,就越说明学校学的知识或技能,和这个工作的内容没什么关系。

在这些职业中,销售经理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只有38%,意味着有超六成的人的所学专业都与销售无关。推销员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是39%,虽比销售经理略胜一筹,但各行各业也都能来分一杯羹 [5]。

1

像火车上的推销员,不需要多少专业知识,也可以把手中的牙刷吹成顶尖科技、把腰里的牛肉干说成是人间美味。

而且哪怕你不能像他们一样舌灿莲花,起码也能上街发传单拉客,对着路旁的肌肉男招手,“游泳健身了解一下”。

销售工作整体的低门槛,令不少年轻人觉得做这份工作不但脸上无光,还很容易被替代。倘若十天半个月也没卖出一个单,拿什么来说服领导“这个公司真的需要我”。

不过,如果认为所有销售都这么简单,可就大错特错了。销售作为一个职业大类,其细分岗位还有很多,不同行业的销售岗的门槛也是有差异的。

《2021销售人才报告》显示,自认最容易被替代的是互联网行业的销售,其次是零售与教育行业的销售 [6]。

这些职位的特点在于往往是面向 C 端(消费者端)带货,要卖的东西也与生活距离较近,哪怕没经过什么培训,临危受命出去推销食品酒水,也能说上个几句。

而自认较难被替代的是通信电子与医药行业的销售,他们的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就很难短期速成了 [6]。

路边摆摊卖保健品的人还能张口胡来,一个面向 B 端(企业端)的医药销售代表如果对医学知识一窍不通,那目标公司很难不怀疑你家卖的是不是假药。

脸皮不厚,不要做销售

除此之外,大家嫌弃销售,也是因为这工作实在太折磨人。年轻人对于理想工作的许多标准,都越来越与销售南辕北辙。

根据《2022大学生就业力报告》,面对低迷的就业环境,与上一届相比,2022届毕业生求职看重的因素中,薪酬福利仍是第一位,但占比已有所下滑。

与此同时,他们愈发重视工作稳定,看重该因素的人较上一届增加了6.4个百分点 [1]。

1

而销售偏偏是个很难稳定的工作,每个月赚多少主要看提成,拉不到客户、搞不出业绩,那就只能拿着微薄的底薪喝西北风。

并且销售每个季度的收入也可能大相径庭,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要是再碰上疫情等突发事件,销售们随时就会来到失业的边缘。

在知乎相关问答中,人们对销售的吐槽里,提到最多的就是销售工作压力太大还不稳定。

1

现在许多年轻人都自称“社恐”,别说面对面向陌生人卖货,哪怕打个电话,都要做上一场心理建设,回复下领导消息,也要忐忑得像个暗恋中的少年。

而销售工作的社交压力是巨大的。哪怕你不是个社交达人,也要装作一副“社牛”的模样,在应酬时八面玲珑,对每个潜在客户都热情似火。

还有不少人嫌弃销售,是觉得这个工作没尊严。许多销售都要练就铜墙铁壁一样的脸皮与内心,才能承受来自陌生人一遍遍的拒绝,像笑脸菩萨一样骂不还口。

有些刚毕业就做销售的年轻人,因为没有太多人脉资源,就只好从朋友圈中频繁带货,最终不知不觉中就被一些亲友当作“狗皮膏药”,默默拉进黑名单里。

1

豆瓣小组里,许多人吐槽着销售工作 / 豆瓣

销售还背负着大量 KPI,每月要打满几通电话、走访几家公司、签下几个新单。一旦业绩垫底,来自领导与同事的压力便呼啸而来。

哪怕是节假日,销售的休息时间也要被客户牢牢占据,一个电话,就可能让周末旅行泡了汤。有时加班辛苦赶出方案,原先来咨询的客户却可能电话不接、消息不回,像失踪人口一样以沉默来表示拒绝。

面对种种弊端,也难怪有些年轻人说:“宁愿进工厂,也不做销售。”

能坚持做销售的,都是勇士

销售纵有百般不是,但不得不说的是,很多年轻人不做销售,也是因为真的做不来。

销售的入行门槛虽不高,可若想做好,要掌握的门道是无穷无尽的。

在一项对各行业销售专员的调查中,大多数销售都觉得自己的工作富有挑战性,只有小部分人觉得销售的挑战性很低 [6]。

1

其中,地产销售更是难上加难。买一些小商品,消费者还可能会被销售的“花言巧语”说服。但动辄上百万的房子,很少有人会因为多听了销售的几句话就冲动消费。有些地产销售几个月不开单也是常有的事。

于是,许多能发光发热的销售,多少都有几把刷子。有些人情练达,社交资源丰富;有些能言善道,嘴上功夫了得;还有人深谙人类心理,三言两语之间,就把客户内心的想法拿捏住了。

克服了种种难关后,长久坚持下来的销售,收入不但增长快,也能高于平均水平。

1

麦可思的数据显示,2019届较2017届本科毕业生,薪资增长较快的前10种职业中,销售也赫然在榜 [5][7]。

2017届销售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是4946元,2019届就上升为5763元,月收入增长率达16.5%。而全国2017与2019届所有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都不及销售 [5][7]。

而且在全国高职毕业生中,销售职业的收入是名列前茅的。

据麦可思,高职毕业三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职业是互联网开发及应用,销售以7560元/月,排在第五名 [8]。

再加上销售的收入上不封顶,能者多得,纵然再不受待见,对许多出身平平的年轻人而言,已经是个比较可能获得高薪的选择了。

最终,销售这份工作就像大浪淘沙一般,筛选出能承受这般压力的人。他们虽然有着各种辛酸与挑战,但也是凭本事赚钱,并不低人一等。

而无法保持高强度社交的年轻人们还是可以对销售敬而远之。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这份需要无穷热情与意志力的工作,在职场佛系躺平又未尝不可呢。

参考文献:

[1] 智联招聘. (2022). 2022大学生就业力报告.

[2]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 & 智联招聘. (2022). 2022年一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景气报告.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22). 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

[4] 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委员会. (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

[5] 麦可思. (2020). 中国2019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6] 网易智企 智联招聘& 销售与管理. (2021). 2021销售人才报告.

[7] 麦可思. (2018). 中国2017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8] 麦可思. (2020). 中国2016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职业发展跟踪评价.每到要毕业找工作的季节,不少大学生就要经历来自社会的第一次“毒打”。

游走在求职网站上,他们如梦初醒般发现,看得上的工作,看不上自己,能找到的工作,自己又不想去。

在这些遭大学生嫌弃的工作里,销售绝对榜上有名。许多人挤破头应聘月薪3000的文员,也不愿对月入5000的销售多瞧一眼。更有人宁可待业家里蹲,也打死不吃销售这口饭。

销售,仿佛是职场上的“伏地魔”,叫人退避三舍。任由 HR 苦口婆心相劝,也扭转不了年轻人对销售的嫌弃。

销售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何就这么不受待见?

宁可失业,不做销售

这届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字典里就没有“容易”二字。

智联招聘的研究显示,2022年,应届生签约就业率与期望薪资均双双降低 [1]。很多大学生毕业前想象自己月入过万,房车不愁,毕业后才发现,原来光是活着,就已用光了所有力气。

面对密密麻麻的岗位需求,许多大学生发现,可选的工作真的不多,相当一部分还都是销售。

在这个商业社会里,除了一些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你很难想象一个公司是没有销售的。地产公司要卖房、培训机构要卖课,一天到晚打电话嘘寒问暖,很可能就是来卖贷款......

各行各业哪怕再有名气,最终都需要出售某种商品或服务变现,也就需要销售来作为公司与顾客之间的桥梁。

这也就使得社会对销售岗位的需求量很高。

2022年一季度,中国所有面向高校毕业生的招聘岗位中,占比最多的就是销售顾问,达到24.2%,断层第一 [2]。

招聘需求第二多的岗位是房地产交易,占比8.1%,也与销售相关。再加上占比1.4% 的销售管理岗,可以说面向应届生的工作里,有三分之一都是销售 [2]。

1

但是,哪怕满大街都是销售岗位,一些“毕业即失业”的年轻人们还是对这份工作百般嫌弃。许多公司的销售相关岗位常常招聘困难、人手不足。

近年来,人社部发布的各季度“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连续多次排行第一的不是技工,不是外卖员,不是高精尖科研工作者,而是随处可见的营销员 [3]。

按照中国的《职业分类大典》,营销员,就是销售人员的一种,工作说白了就是拉客与卖货 [4]。

这个工作如此缺工,以至于许多 HR 都在社交平台上吐槽销售岗招人有多难,求爷爷告奶奶,也总是招不够人,每当听到老板说要“招几个销售”时就内心一紧。

而且一些年轻人哪怕来做了销售,没几个月就可能萌生离职的想法。销售界常说“铁打的销售部,流水的销售员”,每年都有无数销售员来来去去,年轻人每一段跳槽的快乐,背后都是 HR 的泪水。

是个人就能做销售?真的假的

销售工作如此被嫌弃,一大原因是这个工作被认为门槛太低,是个人就能上岗。

根据麦可思,中国门槛最低的二十个职业,与销售紧密相关的就占了6个,包括房地产经纪人、一线销售经理、保险推销人员等 [5]。

这里所谓的“门槛”,指的是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相关度越低,就越说明学校学的知识或技能,和这个工作的内容没什么关系。

在这些职业中,销售经理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只有38%,意味着有超六成的人的所学专业都与销售无关。推销员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是39%,虽比销售经理略胜一筹,但各行各业也都能来分一杯羹 [5]。

1

像火车上的推销员,不需要多少专业知识,也可以把手中的牙刷吹成顶尖科技、把腰里的牛肉干说成是人间美味。

而且哪怕你不能像他们一样舌灿莲花,起码也能上街发传单拉客,对着路旁的肌肉男招手,“游泳健身了解一下”。

销售工作整体的低门槛,令不少年轻人觉得做这份工作不但脸上无光,还很容易被替代。倘若十天半个月也没卖出一个单,拿什么来说服领导“这个公司真的需要我”。

不过,如果认为所有销售都这么简单,可就大错特错了。销售作为一个职业大类,其细分岗位还有很多,不同行业的销售岗的门槛也是有差异的。

《2021销售人才报告》显示,自认最容易被替代的是互联网行业的销售,其次是零售与教育行业的销售 [6]。

这些职位的特点在于往往是面向 C 端(消费者端)带货,要卖的东西也与生活距离较近,哪怕没经过什么培训,临危受命出去推销食品酒水,也能说上个几句。

而自认较难被替代的是通信电子与医药行业的销售,他们的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就很难短期速成了 [6]。

路边摆摊卖保健品的人还能张口胡来,一个面向 B 端(企业端)的医药销售代表如果对医学知识一窍不通,那目标公司很难不怀疑你家卖的是不是假药。

脸皮不厚,不要做销售

除此之外,大家嫌弃销售,也是因为这工作实在太折磨人。年轻人对于理想工作的许多标准,都越来越与销售南辕北辙。

根据《2022大学生就业力报告》,面对低迷的就业环境,与上一届相比,2022届毕业生求职看重的因素中,薪酬福利仍是第一位,但占比已有所下滑。

与此同时,他们愈发重视工作稳定,看重该因素的人较上一届增加了6.4个百分点 [1]。

1

而销售偏偏是个很难稳定的工作,每个月赚多少主要看提成,拉不到客户、搞不出业绩,那就只能拿着微薄的底薪喝西北风。

并且销售每个季度的收入也可能大相径庭,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要是再碰上疫情等突发事件,销售们随时就会来到失业的边缘。

在知乎相关问答中,人们对销售的吐槽里,提到最多的就是销售工作压力太大还不稳定。

1

现在许多年轻人都自称“社恐”,别说面对面向陌生人卖货,哪怕打个电话,都要做上一场心理建设,回复下领导消息,也要忐忑得像个暗恋中的少年。

而销售工作的社交压力是巨大的。哪怕你不是个社交达人,也要装作一副“社牛”的模样,在应酬时八面玲珑,对每个潜在客户都热情似火。

还有不少人嫌弃销售,是觉得这个工作没尊严。许多销售都要练就铜墙铁壁一样的脸皮与内心,才能承受来自陌生人一遍遍的拒绝,像笑脸菩萨一样骂不还口。

有些刚毕业就做销售的年轻人,因为没有太多人脉资源,就只好从朋友圈中频繁带货,最终不知不觉中就被一些亲友当作“狗皮膏药”,默默拉进黑名单里。

1

豆瓣小组里,许多人吐槽着销售工作 / 豆瓣

销售还背负着大量 KPI,每月要打满几通电话、走访几家公司、签下几个新单。一旦业绩垫底,来自领导与同事的压力便呼啸而来。

哪怕是节假日,销售的休息时间也要被客户牢牢占据,一个电话,就可能让周末旅行泡了汤。有时加班辛苦赶出方案,原先来咨询的客户却可能电话不接、消息不回,像失踪人口一样以沉默来表示拒绝。

面对种种弊端,也难怪有些年轻人说:“宁愿进工厂,也不做销售。”

能坚持做销售的,都是勇士

销售纵有百般不是,但不得不说的是,很多年轻人不做销售,也是因为真的做不来。

销售的入行门槛虽不高,可若想做好,要掌握的门道是无穷无尽的。

在一项对各行业销售专员的调查中,大多数销售都觉得自己的工作富有挑战性,只有小部分人觉得销售的挑战性很低 [6]。

1

其中,地产销售更是难上加难。买一些小商品,消费者还可能会被销售的“花言巧语”说服。但动辄上百万的房子,很少有人会因为多听了销售的几句话就冲动消费。有些地产销售几个月不开单也是常有的事。

于是,许多能发光发热的销售,多少都有几把刷子。有些人情练达,社交资源丰富;有些能言善道,嘴上功夫了得;还有人深谙人类心理,三言两语之间,就把客户内心的想法拿捏住了。

克服了种种难关后,长久坚持下来的销售,收入不但增长快,也能高于平均水平。

1

麦可思的数据显示,2019届较2017届本科毕业生,薪资增长较快的前10种职业中,销售也赫然在榜 [5][7]。

2017届销售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是4946元,2019届就上升为5763元,月收入增长率达16.5%。而全国2017与2019届所有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都不及销售 [5][7]。

而且在全国高职毕业生中,销售职业的收入是名列前茅的。

据麦可思,高职毕业三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职业是互联网开发及应用,销售以7560元/月,排在第五名 [8]。

再加上销售的收入上不封顶,能者多得,纵然再不受待见,对许多出身平平的年轻人而言,已经是个比较可能获得高薪的选择了。

最终,销售这份工作就像大浪淘沙一般,筛选出能承受这般压力的人。他们虽然有着各种辛酸与挑战,但也是凭本事赚钱,并不低人一等。

而无法保持高强度社交的年轻人们还是可以对销售敬而远之。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这份需要无穷热情与意志力的工作,在职场佛系躺平又未尝不可呢。

参考文献:

[1] 智联招聘. (2022). 2022大学生就业力报告.

[2]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 & 智联招聘. (2022). 2022年一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景气报告.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22). 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

[4] 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委员会. (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

[5] 麦可思. (2020). 中国2019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6] 网易智企 智联招聘& 销售与管理. (2021). 2021销售人才报告.

[7] 麦可思. (2018). 中国2017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8] 麦可思. (2020). 中国2016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职业发展跟踪评价.每到要毕业找工作的季节,不少大学生就要经历来自社会的第一次“毒打”。

游走在求职网站上,他们如梦初醒般发现,看得上的工作,看不上自己,能找到的工作,自己又不想去。

在这些遭大学生嫌弃的工作里,销售绝对榜上有名。许多人挤破头应聘月薪3000的文员,也不愿对月入5000的销售多瞧一眼。更有人宁可待业家里蹲,也打死不吃销售这口饭。

销售,仿佛是职场上的“伏地魔”,叫人退避三舍。任由 HR 苦口婆心相劝,也扭转不了年轻人对销售的嫌弃。

销售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何就这么不受待见?

宁可失业,不做销售

这届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字典里就没有“容易”二字。

智联招聘的研究显示,2022年,应届生签约就业率与期望薪资均双双降低 [1]。很多大学生毕业前想象自己月入过万,房车不愁,毕业后才发现,原来光是活着,就已用光了所有力气。

面对密密麻麻的岗位需求,许多大学生发现,可选的工作真的不多,相当一部分还都是销售。

在这个商业社会里,除了一些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你很难想象一个公司是没有销售的。地产公司要卖房、培训机构要卖课,一天到晚打电话嘘寒问暖,很可能就是来卖贷款......

各行各业哪怕再有名气,最终都需要出售某种商品或服务变现,也就需要销售来作为公司与顾客之间的桥梁。

这也就使得社会对销售岗位的需求量很高。

2022年一季度,中国所有面向高校毕业生的招聘岗位中,占比最多的就是销售顾问,达到24.2%,断层第一 [2]。

招聘需求第二多的岗位是房地产交易,占比8.1%,也与销售相关。再加上占比1.4% 的销售管理岗,可以说面向应届生的工作里,有三分之一都是销售 [2]。

1

但是,哪怕满大街都是销售岗位,一些“毕业即失业”的年轻人们还是对这份工作百般嫌弃。许多公司的销售相关岗位常常招聘困难、人手不足。

近年来,人社部发布的各季度“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连续多次排行第一的不是技工,不是外卖员,不是高精尖科研工作者,而是随处可见的营销员 [3]。

按照中国的《职业分类大典》,营销员,就是销售人员的一种,工作说白了就是拉客与卖货 [4]。

这个工作如此缺工,以至于许多 HR 都在社交平台上吐槽销售岗招人有多难,求爷爷告奶奶,也总是招不够人,每当听到老板说要“招几个销售”时就内心一紧。

而且一些年轻人哪怕来做了销售,没几个月就可能萌生离职的想法。销售界常说“铁打的销售部,流水的销售员”,每年都有无数销售员来来去去,年轻人每一段跳槽的快乐,背后都是 HR 的泪水。

是个人就能做销售?真的假的

销售工作如此被嫌弃,一大原因是这个工作被认为门槛太低,是个人就能上岗。

根据麦可思,中国门槛最低的二十个职业,与销售紧密相关的就占了6个,包括房地产经纪人、一线销售经理、保险推销人员等 [5]。

这里所谓的“门槛”,指的是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相关度越低,就越说明学校学的知识或技能,和这个工作的内容没什么关系。

在这些职业中,销售经理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只有38%,意味着有超六成的人的所学专业都与销售无关。推销员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是39%,虽比销售经理略胜一筹,但各行各业也都能来分一杯羹 [5]。

1

像火车上的推销员,不需要多少专业知识,也可以把手中的牙刷吹成顶尖科技、把腰里的牛肉干说成是人间美味。

而且哪怕你不能像他们一样舌灿莲花,起码也能上街发传单拉客,对着路旁的肌肉男招手,“游泳健身了解一下”。

销售工作整体的低门槛,令不少年轻人觉得做这份工作不但脸上无光,还很容易被替代。倘若十天半个月也没卖出一个单,拿什么来说服领导“这个公司真的需要我”。

不过,如果认为所有销售都这么简单,可就大错特错了。销售作为一个职业大类,其细分岗位还有很多,不同行业的销售岗的门槛也是有差异的。

《2021销售人才报告》显示,自认最容易被替代的是互联网行业的销售,其次是零售与教育行业的销售 [6]。

这些职位的特点在于往往是面向 C 端(消费者端)带货,要卖的东西也与生活距离较近,哪怕没经过什么培训,临危受命出去推销食品酒水,也能说上个几句。

而自认较难被替代的是通信电子与医药行业的销售,他们的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就很难短期速成了 [6]。

路边摆摊卖保健品的人还能张口胡来,一个面向 B 端(企业端)的医药销售代表如果对医学知识一窍不通,那目标公司很难不怀疑你家卖的是不是假药。

脸皮不厚,不要做销售

除此之外,大家嫌弃销售,也是因为这工作实在太折磨人。年轻人对于理想工作的许多标准,都越来越与销售南辕北辙。

根据《2022大学生就业力报告》,面对低迷的就业环境,与上一届相比,2022届毕业生求职看重的因素中,薪酬福利仍是第一位,但占比已有所下滑。

与此同时,他们愈发重视工作稳定,看重该因素的人较上一届增加了6.4个百分点 [1]。

1

而销售偏偏是个很难稳定的工作,每个月赚多少主要看提成,拉不到客户、搞不出业绩,那就只能拿着微薄的底薪喝西北风。

并且销售每个季度的收入也可能大相径庭,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要是再碰上疫情等突发事件,销售们随时就会来到失业的边缘。

在知乎相关问答中,人们对销售的吐槽里,提到最多的就是销售工作压力太大还不稳定。

1

现在许多年轻人都自称“社恐”,别说面对面向陌生人卖货,哪怕打个电话,都要做上一场心理建设,回复下领导消息,也要忐忑得像个暗恋中的少年。

而销售工作的社交压力是巨大的。哪怕你不是个社交达人,也要装作一副“社牛”的模样,在应酬时八面玲珑,对每个潜在客户都热情似火。

还有不少人嫌弃销售,是觉得这个工作没尊严。许多销售都要练就铜墙铁壁一样的脸皮与内心,才能承受来自陌生人一遍遍的拒绝,像笑脸菩萨一样骂不还口。

有些刚毕业就做销售的年轻人,因为没有太多人脉资源,就只好从朋友圈中频繁带货,最终不知不觉中就被一些亲友当作“狗皮膏药”,默默拉进黑名单里。

1

豆瓣小组里,许多人吐槽着销售工作 / 豆瓣

销售还背负着大量 KPI,每月要打满几通电话、走访几家公司、签下几个新单。一旦业绩垫底,来自领导与同事的压力便呼啸而来。

哪怕是节假日,销售的休息时间也要被客户牢牢占据,一个电话,就可能让周末旅行泡了汤。有时加班辛苦赶出方案,原先来咨询的客户却可能电话不接、消息不回,像失踪人口一样以沉默来表示拒绝。

面对种种弊端,也难怪有些年轻人说:“宁愿进工厂,也不做销售。”

能坚持做销售的,都是勇士

销售纵有百般不是,但不得不说的是,很多年轻人不做销售,也是因为真的做不来。

销售的入行门槛虽不高,可若想做好,要掌握的门道是无穷无尽的。

在一项对各行业销售专员的调查中,大多数销售都觉得自己的工作富有挑战性,只有小部分人觉得销售的挑战性很低 [6]。

1

其中,地产销售更是难上加难。买一些小商品,消费者还可能会被销售的“花言巧语”说服。但动辄上百万的房子,很少有人会因为多听了销售的几句话就冲动消费。有些地产销售几个月不开单也是常有的事。

于是,许多能发光发热的销售,多少都有几把刷子。有些人情练达,社交资源丰富;有些能言善道,嘴上功夫了得;还有人深谙人类心理,三言两语之间,就把客户内心的想法拿捏住了。

克服了种种难关后,长久坚持下来的销售,收入不但增长快,也能高于平均水平。

1

麦可思的数据显示,2019届较2017届本科毕业生,薪资增长较快的前10种职业中,销售也赫然在榜 [5][7]。

2017届销售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是4946元,2019届就上升为5763元,月收入增长率达16.5%。而全国2017与2019届所有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都不及销售 [5][7]。

而且在全国高职毕业生中,销售职业的收入是名列前茅的。

据麦可思,高职毕业三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职业是互联网开发及应用,销售以7560元/月,排在第五名 [8]。

再加上销售的收入上不封顶,能者多得,纵然再不受待见,对许多出身平平的年轻人而言,已经是个比较可能获得高薪的选择了。

最终,销售这份工作就像大浪淘沙一般,筛选出能承受这般压力的人。他们虽然有着各种辛酸与挑战,但也是凭本事赚钱,并不低人一等。

而无法保持高强度社交的年轻人们还是可以对销售敬而远之。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这份需要无穷热情与意志力的工作,在职场佛系躺平又未尝不可呢。

参考文献:

[1] 智联招聘. (2022). 2022大学生就业力报告.

[2]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 & 智联招聘. (2022). 2022年一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景气报告.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22). 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

[4] 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委员会. (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

[5] 麦可思. (2020). 中国2019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6] 网易智企 智联招聘& 销售与管理. (2021). 2021销售人才报告.

[7] 麦可思. (2018). 中国2017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8] 麦可思. (2020). 中国2016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职业发展跟踪评价.每到要毕业找工作的季节,不少大学生就要经历来自社会的第一次“毒打”。

游走在求职网站上,他们如梦初醒般发现,看得上的工作,看不上自己,能找到的工作,自己又不想去。

在这些遭大学生嫌弃的工作里,销售绝对榜上有名。许多人挤破头应聘月薪3000的文员,也不愿对月入5000的销售多瞧一眼。更有人宁可待业家里蹲,也打死不吃销售这口饭。

销售,仿佛是职场上的“伏地魔”,叫人退避三舍。任由 HR 苦口婆心相劝,也扭转不了年轻人对销售的嫌弃。

销售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何就这么不受待见?

宁可失业,不做销售

这届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字典里就没有“容易”二字。

智联招聘的研究显示,2022年,应届生签约就业率与期望薪资均双双降低 [1]。很多大学生毕业前想象自己月入过万,房车不愁,毕业后才发现,原来光是活着,就已用光了所有力气。

面对密密麻麻的岗位需求,许多大学生发现,可选的工作真的不多,相当一部分还都是销售。

在这个商业社会里,除了一些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你很难想象一个公司是没有销售的。地产公司要卖房、培训机构要卖课,一天到晚打电话嘘寒问暖,很可能就是来卖贷款......

各行各业哪怕再有名气,最终都需要出售某种商品或服务变现,也就需要销售来作为公司与顾客之间的桥梁。

这也就使得社会对销售岗位的需求量很高。

2022年一季度,中国所有面向高校毕业生的招聘岗位中,占比最多的就是销售顾问,达到24.2%,断层第一 [2]。

招聘需求第二多的岗位是房地产交易,占比8.1%,也与销售相关。再加上占比1.4% 的销售管理岗,可以说面向应届生的工作里,有三分之一都是销售 [2]。

1

但是,哪怕满大街都是销售岗位,一些“毕业即失业”的年轻人们还是对这份工作百般嫌弃。许多公司的销售相关岗位常常招聘困难、人手不足。

近年来,人社部发布的各季度“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连续多次排行第一的不是技工,不是外卖员,不是高精尖科研工作者,而是随处可见的营销员 [3]。

按照中国的《职业分类大典》,营销员,就是销售人员的一种,工作说白了就是拉客与卖货 [4]。

这个工作如此缺工,以至于许多 HR 都在社交平台上吐槽销售岗招人有多难,求爷爷告奶奶,也总是招不够人,每当听到老板说要“招几个销售”时就内心一紧。

而且一些年轻人哪怕来做了销售,没几个月就可能萌生离职的想法。销售界常说“铁打的销售部,流水的销售员”,每年都有无数销售员来来去去,年轻人每一段跳槽的快乐,背后都是 HR 的泪水。

是个人就能做销售?真的假的

销售工作如此被嫌弃,一大原因是这个工作被认为门槛太低,是个人就能上岗。

根据麦可思,中国门槛最低的二十个职业,与销售紧密相关的就占了6个,包括房地产经纪人、一线销售经理、保险推销人员等 [5]。

这里所谓的“门槛”,指的是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相关度越低,就越说明学校学的知识或技能,和这个工作的内容没什么关系。

在这些职业中,销售经理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只有38%,意味着有超六成的人的所学专业都与销售无关。推销员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是39%,虽比销售经理略胜一筹,但各行各业也都能来分一杯羹 [5]。

1

像火车上的推销员,不需要多少专业知识,也可以把手中的牙刷吹成顶尖科技、把腰里的牛肉干说成是人间美味。

而且哪怕你不能像他们一样舌灿莲花,起码也能上街发传单拉客,对着路旁的肌肉男招手,“游泳健身了解一下”。

销售工作整体的低门槛,令不少年轻人觉得做这份工作不但脸上无光,还很容易被替代。倘若十天半个月也没卖出一个单,拿什么来说服领导“这个公司真的需要我”。

不过,如果认为所有销售都这么简单,可就大错特错了。销售作为一个职业大类,其细分岗位还有很多,不同行业的销售岗的门槛也是有差异的。

《2021销售人才报告》显示,自认最容易被替代的是互联网行业的销售,其次是零售与教育行业的销售 [6]。

这些职位的特点在于往往是面向 C 端(消费者端)带货,要卖的东西也与生活距离较近,哪怕没经过什么培训,临危受命出去推销食品酒水,也能说上个几句。

而自认较难被替代的是通信电子与医药行业的销售,他们的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就很难短期速成了 [6]。

路边摆摊卖保健品的人还能张口胡来,一个面向 B 端(企业端)的医药销售代表如果对医学知识一窍不通,那目标公司很难不怀疑你家卖的是不是假药。

脸皮不厚,不要做销售

除此之外,大家嫌弃销售,也是因为这工作实在太折磨人。年轻人对于理想工作的许多标准,都越来越与销售南辕北辙。

根据《2022大学生就业力报告》,面对低迷的就业环境,与上一届相比,2022届毕业生求职看重的因素中,薪酬福利仍是第一位,但占比已有所下滑。

与此同时,他们愈发重视工作稳定,看重该因素的人较上一届增加了6.4个百分点 [1]。

1

而销售偏偏是个很难稳定的工作,每个月赚多少主要看提成,拉不到客户、搞不出业绩,那就只能拿着微薄的底薪喝西北风。

并且销售每个季度的收入也可能大相径庭,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要是再碰上疫情等突发事件,销售们随时就会来到失业的边缘。

在知乎相关问答中,人们对销售的吐槽里,提到最多的就是销售工作压力太大还不稳定。

1

现在许多年轻人都自称“社恐”,别说面对面向陌生人卖货,哪怕打个电话,都要做上一场心理建设,回复下领导消息,也要忐忑得像个暗恋中的少年。

而销售工作的社交压力是巨大的。哪怕你不是个社交达人,也要装作一副“社牛”的模样,在应酬时八面玲珑,对每个潜在客户都热情似火。

还有不少人嫌弃销售,是觉得这个工作没尊严。许多销售都要练就铜墙铁壁一样的脸皮与内心,才能承受来自陌生人一遍遍的拒绝,像笑脸菩萨一样骂不还口。

有些刚毕业就做销售的年轻人,因为没有太多人脉资源,就只好从朋友圈中频繁带货,最终不知不觉中就被一些亲友当作“狗皮膏药”,默默拉进黑名单里。

1

豆瓣小组里,许多人吐槽着销售工作 / 豆瓣

销售还背负着大量 KPI,每月要打满几通电话、走访几家公司、签下几个新单。一旦业绩垫底,来自领导与同事的压力便呼啸而来。

哪怕是节假日,销售的休息时间也要被客户牢牢占据,一个电话,就可能让周末旅行泡了汤。有时加班辛苦赶出方案,原先来咨询的客户却可能电话不接、消息不回,像失踪人口一样以沉默来表示拒绝。

面对种种弊端,也难怪有些年轻人说:“宁愿进工厂,也不做销售。”

能坚持做销售的,都是勇士

销售纵有百般不是,但不得不说的是,很多年轻人不做销售,也是因为真的做不来。

销售的入行门槛虽不高,可若想做好,要掌握的门道是无穷无尽的。

在一项对各行业销售专员的调查中,大多数销售都觉得自己的工作富有挑战性,只有小部分人觉得销售的挑战性很低 [6]。

1

其中,地产销售更是难上加难。买一些小商品,消费者还可能会被销售的“花言巧语”说服。但动辄上百万的房子,很少有人会因为多听了销售的几句话就冲动消费。有些地产销售几个月不开单也是常有的事。

于是,许多能发光发热的销售,多少都有几把刷子。有些人情练达,社交资源丰富;有些能言善道,嘴上功夫了得;还有人深谙人类心理,三言两语之间,就把客户内心的想法拿捏住了。

克服了种种难关后,长久坚持下来的销售,收入不但增长快,也能高于平均水平。

1

麦可思的数据显示,2019届较2017届本科毕业生,薪资增长较快的前10种职业中,销售也赫然在榜 [5][7]。

2017届销售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是4946元,2019届就上升为5763元,月收入增长率达16.5%。而全国2017与2019届所有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都不及销售 [5][7]。

而且在全国高职毕业生中,销售职业的收入是名列前茅的。

据麦可思,高职毕业三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职业是互联网开发及应用,销售以7560元/月,排在第五名 [8]。

再加上销售的收入上不封顶,能者多得,纵然再不受待见,对许多出身平平的年轻人而言,已经是个比较可能获得高薪的选择了。

最终,销售这份工作就像大浪淘沙一般,筛选出能承受这般压力的人。他们虽然有着各种辛酸与挑战,但也是凭本事赚钱,并不低人一等。

而无法保持高强度社交的年轻人们还是可以对销售敬而远之。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这份需要无穷热情与意志力的工作,在职场佛系躺平又未尝不可呢。

参考文献:

[1] 智联招聘. (2022). 2022大学生就业力报告.

[2]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 & 智联招聘. (2022). 2022年一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景气报告.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22). 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

[4] 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委员会. (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

[5] 麦可思. (2020). 中国2019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6] 网易智企 智联招聘& 销售与管理. (2021). 2021销售人才报告.

[7] 麦可思. (2018). 中国2017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8] 麦可思. (2020). 中国2016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职业发展跟踪评价.


ljh 发布于  2022-6-11 08:43 

世界上有名的闹鬼酒店 塞西尔酒店灵异事件(曾发生多起案件)

蓝可儿事件在当时掀起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热议,至今蓝可儿死亡之谜仍未解开。人们一提起蓝可儿事件,不禁瑟瑟发抖,因为这起案件疑点太多,也太过血腥和残酷。当时蓝可儿事件发生地在一家名为塞西尔的酒店,据说这家酒店是世界上有名的闹鬼酒店,曾发生过多起灵异事件和多起自杀案件,每一桩都让人不寒而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塞西尔酒店灵异事件都有哪些。

塞西尔酒店多次发生命案
世界上有名的闹鬼酒店 塞西尔酒店灵异事件(曾发生多起案件)

位于洛杉矶市中心的塞西尔酒店建立于1927年,因为之前发生过多起离奇谋杀案,在洛杉矶也被称之为最黑暗诡异的酒店,曾发生过很多次命案和灵异事件。尽管塞西尔酒店有着富丽堂皇的设计,但也掩盖不了其是一个自杀圣地的事实,诚如美国作家詹姆斯·T·巴特利特(James T. Bartlett)在其2006年出版的著作《美食幽灵》中所言:“因为酒店是个人来人往的密闭空间,所以那里更容易发生自杀和谋杀事件。”

世界上有名的闹鬼酒店 塞西尔酒店灵异事件(曾发生多起案件)

1、出现灵异事件

自从第一起自杀事件后,塞西尔酒店灵异事件频繁发生。如在1944年,一个名为多萝西·珀塞尔(Dorothy Purcell)的19岁女孩在塞西尔酒店客房厕所中生下自己的孩子,然而由于珀塞尔以为孩子已经死亡,所以她便直接将孩子从窗户扔到楼下;而在珀塞尔被捕后,她却因为当时出现精神错乱而没有被定罪。又如在1962年,27岁的保罗·奥顿(Pauline Otton)因为和丈夫吵架而自己住到了塞西尔酒店,然而在当晚她却突然从9楼的客房中跳下,并且正好砸中正在散步的65岁男子乔治·吉尼尼(Gee Gianinni)而最终两人当场身亡。

世界上有名的闹鬼酒店 塞西尔酒店灵异事件(曾发生多起案件)

2、多起自杀案件

此外,还包括了1947年震惊全美的女演员萧特被超残忍凌虐致死;首甚至遭拦腰斩断的“黑色大丽花”命案;1964年“鸽女士”奥兹古德也在此酒店内遭到奸杀,两者凶手至今仍逍遥法外。1962 年这里还曾发生一名房客跳楼身亡,压死另一名行人死亡的惨剧。

世界上有名的闹鬼酒店 塞西尔酒店灵异事件(曾发生多起案件)

3、蓝可儿事件

说到塞西尔酒店,大部份人的印象,就是蓝可儿事件,而再往前推,另一个著名的事件,就是有黑色大丽花之称的伊丽莎·肖特(Elizabethshort)事件。除了这些事件外,还有午夜屠夫之称的查德拉米雷斯(RichardRamirez),以及连环杀手约翰安特韦格(JackUnterweger)都曾住过此酒店。过去美国知名的灵探节目,就曾说这酒店有着强大负能量,并住着大量的恶灵,招致许多人入住后,发生不幸。特别是本质就有邪念的人入住,更会加重这些人的邪恶气息。

世界上有名的闹鬼酒店 塞西尔酒店灵异事件(曾发生多起案件)

塞西尔酒店虽然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因为在其经营期间发生过多起恐怖事件,牵涉的命案极多,还是有些许人对其感到害怕而不敢入住。这家美国的酒店,牵涉最多的便是自杀案件,最普遍的方式是跳楼。除此之外,塞西尔酒店灵异事件还有诸多,除了史上著名的蓝可儿事件外。此外,电梯监控拍到的诡异画面,至今还不能解释。


ljh 发布于  2022-6-10 12:38 

海底的吸水鬼“七鳃鳗”令人感到恐怖

种长相怪异的生物叫做七鳃鳗,它是一种古老动物,与鱼纲的鱼类动物并不属于一类,并不是鱼 。七鳃鳗样子很像一般的鳗鱼,身体细长,呈鳗形,表皮裸露无鳞,背上有一条长长的背鳍,向后一直延伸到尾端并环绕尾部形成尾鳍,除此之外它的身上再也没有其它的鳍存在。它的眼睛后面身体两侧各有7个鳃孔,这就是它叫做“七鳃鳗”的原因。

海底的吸水鬼“七鳃鳗”令人感到恐怖

它的头前腹面有呈漏斗状吸盘,张开时呈圆形,周缘皱皮上有许多细软的乳状突起。口在漏斗底部,口两侧有许多黄色角质齿,口内有肉质呈舌形的活塞,其上亦有角质齿。七鳃鳗是一种圆口纲的鱼类。没有颌,里面长满了锋利的牙齿,这是古代鱼祖先所具有的特征之一。鳃在里面呈袋形的原始状态,腮穴左右各七个,排列在眼睛后面。口呈漏斗状,内分布着一圈一圈的牙齿,为圆形的吸盘,能吸住大鱼。

海底的吸水鬼“七鳃鳗”令人感到恐怖

在19世纪,海八目鳗进入北美五大湖区。到来20世纪50年代,它们已经几乎摧毁了北美五大湖区的白鲑鱼和湖鳟鱼渔场。自1962年起人们开始用化学品TFM消灭七鳃鳗的幼体,从而减少了七鳃鳗的数量。但七鳃鳗仍然是当地的一个大问题,人们用了一些其它的方法。其中一种就是在某些溪流中建造水坝,让七鳃鳗找不到产卵的水域。这种生物不只依附于鱼身上,吸鱼的血,人的血照样吸,实在是恐怖!


ljh 发布于  2022-6-10 12:38 

南瓜节是什么节 西方万圣节祭奠鬼魂亡灵的节日

说起南瓜节大家可能会非常的陌生,但说起万圣节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西方节日南瓜节就是人们口中的万圣节,在西方南瓜节是一个重大的节日,也被称之为“鬼节”。在这一天人们要祭奠死去的鬼魂,就好比我们中国的“七月半”中元节一样,跟小编一起来看看。
西方万圣节
南瓜节是什么节 西方万圣节(祭奠鬼魂亡灵的节日)

南瓜节在西方是一重大的节日,在中国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还有这样一个奇怪的节日。那么很多人就会问了,南瓜节是什么时候呢?北美国家每年的10月31日就是南瓜节了,这是西方的传统“鬼”节日,在中国人们称之为万圣节。

南瓜节是什么节 西方万圣节(祭奠鬼魂亡灵的节日)

北美的南瓜节的由来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的古西欧人叫德鲁伊特人,德鲁伊特新年在11月1日,新年前夜,德鲁伊特人让年轻人集队,戴着各种怪异面具,拎着刻好的萝卜灯(南瓜灯是后期习俗,古西欧最早没有南瓜),游走于村落间。这在当时实则为一种庆祝秋收的庆典。也有说灵魂会在这个时候造访人世,据说要看到圆满的收成和受到盛宴款待才愿意离开。

南瓜节是什么节 西方万圣节(祭奠鬼魂亡灵的节日)

另外,北美的南瓜节,也是孩子们欢乐的节日。作为北美国家的传统节日,每年10月31日举行南瓜节。这一天,人们制作五光十色的南瓜灯,品尝花样繁多的南瓜糕点,还要举行南瓜大王赛。城里的人们用大集装箱从遥远的地方运来大南瓜,把里边掏空作南瓜灯,总想打破南瓜灯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ljh 发布于  2022-6-10 12:37 

北京鬼楼之谜 揭秘京城81号到底有没有鬼谣言比鬼可怕

中国的首都北京从古至今灵异事件一直没断过,像北京鬼楼之谜、北京故宫灵异事件、1988年北京故宫闹鬼事件、北京公交车灵异事件等等。小编今天要说的是北京朝内大街81号诡异事件揭秘,这个被传的非常“神”的鬼楼,其实并没有鬼,北京鬼楼之谜本站小编觉得谣言比鬼可怕。

京城81号没有鬼
北京鬼楼之谜 揭秘京城81号到底有没有鬼谣言比鬼可怕

中国的首都北京有一座有名的鬼宅京城81号,它闻名于世界,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里曾经是一个豪宅,但现在变成了无人敢靠近的鬼宅,一片荒废凄凉。北京鬼楼被传得非常的诡异,许多慕名前来的探险者也越来越多,北京鬼楼之谜因此也越传越神秘,其实这就是一座空楼,只是被大家以讹传讹,传得“诡异”。

北京鬼楼之谜 揭秘京城81号到底有没有鬼谣言比鬼可怕

北京鬼楼坐落在朝内81号,是一座漂亮的三层法式建筑别墅。据当地的传说,这个豪宅是清朝皇帝为英国人建的教堂。1949年,居住在这个豪宅里的国民党官员抛弃了他的妻子,让她自己一个人面对未知的危险。这位太太精神奔溃并在他们的豪宅悬梁自尽了。于是很多人便相信,从此之后,她的鬼魂就一直停留在那个地方,导致很少有人敢在晚上独自进入那个房子。

北京鬼楼之谜 揭秘京城81号到底有没有鬼谣言比鬼可怕

这个曾经豪华的宅子就成了现在一副萧条的模样,只留下各种警示人们远离此地的涂鸦以及一地的空酒瓶和烟头。尽管这个宅子处在北京的市中心,尽管相同地段的小房产都能价值上百万,但是目前没有任何对这个宅子的改造开发计划。北京鬼楼之谜的传闻吓退了房客,而且这个建筑现在还被列入历史遗迹保护名单所以它不能被拆毁,只能翻新。于是,人们似乎都只是在等待它自己崩倒毁坏的一天。

北京鬼楼之谜 揭秘京城81号到底有没有鬼谣言比鬼可怕

“在70年代人们就认为这个房子闹鬼。”一个从小在朝内81号附近长大的北京居民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说。“小时候,我们在那个房子玩捉迷藏,但是我们不敢自己单独进入那房子。在文革的时候还有红卫兵住在那个房子里然后都被吓跑过。”大部分人相信那里的鬼故事,甚至连中国政府在几年前有过拆除计划但很快由于几个建筑工人神秘地失踪而搁置了,北京鬼楼之谜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认为。 <上一页123下一页>


ljh 发布于  2022-6-10 12:37 

美国梦幻乐园的灵异传说 进去后有一双眼睛时刻盯着你(谣言而已)

一些建筑在荒废之后,其荒凉荒废的样子总会吸引一些灵异爱好者的目光。上海美国梦幻乐园的灵异传说你知道吗?距里市中心20公里的嘉定黄渡镇,有一座美国休闲模式乐园,它1996年的适合开业,结果仅仅五年时间就倒闭了。之后那里荒废了十多年,成为一处探险之地,也流传出了许多灵异传说。

一、神秘的美国梦幻乐园
美国梦幻乐园的灵异传说 进去后有一双眼睛时刻盯着你(谣言而已)

在上海有一家美国梦幻乐园,它曾投资3亿元,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主题乐园。但是很可惜的是,它在1996年的时候开业,仅隔了5年,在2001年的时候就倒闭了。然后这个乐园荒废了十多年,成为许多人的探险之地,还有许多美国梦幻乐园的灵异传说传出。

美国梦幻乐园的灵异传说 进去后有一双眼睛时刻盯着你(谣言而已)

据说曾经有五个人进去那里,但是有3个人失踪,还有两个人疯了。据说进去探险的人,最好在6:56分之前一定要出来,不然就会有恐怖的事情发生。据说进去之后手机就信号全无,还有一些诡异的气息,你每走一步都仿佛有一双灵异的眼睛紧紧盯着你......

美国梦幻乐园的灵异传说 进去后有一双眼睛时刻盯着你(谣言而已)

实际上各种关于这个乐园的灵异传说,都是谣言而已,毕竟荒废了那么多年,看起来荒凉惨败也很正常。再加上许多去那里探险的人,也多少听过那里的“灵异事件”,所以进去之后看什么都觉得特别诡异。虽然很多灵异事件是谣言,但是这座乐园的倒闭,也确实令人感到匪夷所思。对当时来说投资那么大的乐园,倒闭的那么快,确实让人难以理解。

二、灵异事件真实案列
美国梦幻乐园的灵异传说 进去后有一双眼睛时刻盯着你(谣言而已)

相信很多人应该都是听过某些灵异事件的,甚至有些人还遇到过非常离奇的事件。虽然现在是科技时代,但仍然有很多无法用科学解释的事件。下面为大家介绍十个灵异事件真实案例,每一个都非常的离奇,根本就无法用科学解释


ljh 发布于  2022-6-10 12:37 

揭秘上海龙柱事件 并无灵异之说(请神明更乃无稽之谈)

在我国90年代中期,在上海发生过几起“灵异事件”,比如95年上海吸血鬼事件、上海龙柱事件、上海林家宅37号事件等,在中国十大灵异事件当中都是比较出名的,那么今天小编主要来给大家讲的就是上海龙柱事件,传闻修建这个“龙柱”的时候发生了一些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事件。

上海龙柱事件回顾:
揭秘上海龙柱事件 并无灵异之说(请神明更乃无稽之谈)

在90年代中期,上海飞速发展,为了舒缓交通的压力,修建了一条贯穿市区的高架桥,形成贯穿上海市东西南北中的“申”字格局。却没想到当工程进入到延安路时,在这里一个作为支撑主柱的基础地桩怎么也打不下去。有人说这下面是镇压着一条恶龙,于是后来就请了上海玉佛寺的一位法师做法事。法师做完法事,桩就打进了,据说因为道破天机,法师回到寺庙,不多日无疾而圆寂。柱子上随后围上了白钢并装上了龙形纹饰,作为对帮忙打桩成功的神明的尊敬。

揭秘上海龙柱事件 并无灵异之说(请神明更乃无稽之谈)

上面的介绍就是上海龙柱事件的简短过程了,是不是觉得非常的不可思议?那么事件的真相是真如上述传闻的这样吗?下面真的是有一些“灵异之物”吗?其实不然,真相并不是所谓的请法师做法事而解决的,我们在继续往下面看!

事件当事人现身说法

揭秘上海龙柱事件 并无灵异之说(请神明更乃无稽之谈)

上海龙柱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导致网络上也是出现了各种版本的解说,都是称之为是灵异事件,那么真相如何?当事人现身说法称:“当时这个庄是我带队打下去的,我想告诉大家,“请法师”做法事根本就是无稽之谈,请大家不要以讹传讹。”

揭秘上海龙柱事件 并无灵异之说(请神明更乃无稽之谈)

由于当时的的经验不足,施工方案不正确,在施工的时候,遇到了地质的坚硬层面,无论怎么打都打不下去,就有了上面所说的,怎么打也打不进去的问题,这是也导致了高架停工了一段时间的主要原因。当事人说到:“我带着队伍,在施工时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用8吨重锤打桩;二是打桩时不间断地灌水,起润滑作用;三是连续18小时捶打,保证桩柱连续深入。变更施工方案后,仅用了一个月零5天的时间,我们便将36根桩子全部打入。完成了成都路高架的节点施工,确保顺利通车。” <上一页12下一页>


ljh 发布于  2022-6-10 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