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马馥雅是哪个朝代的
历史上的马馥雅是哪个朝代的
《倾世皇妃》中的女主角马馥雅优雅美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映像。那么历史上是否真的有马馥雅这个人。
事实上,马馥雅这个人是杜撰出来的。但是历史上却有马馥雅的原型,如果说刘连城的原型是南汉的皇帝刘龑的话,那么马馥雅就是楚国的公主,是有真人的,只是不出名而已;而从孟祈佑的原型是孟昶的话,马馥雅就是花蕊夫人,而且花蕊夫人才是真正的影响了五代十国至宋初的三位皇帝,后蜀皇帝孟昶、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匡义,不过后来花蕊夫人被赵匡义给射死了,不过当时赵匡义还没有当皇帝,说是误杀,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赵匡义垂涎花蕊的美色而又得不到,所以才将其射死,这就不得而知了。
在五代十国时期,有几位被称作花蕊夫人的女性,她们不仅容貌美丽,而且能诗善赋,多才多艺。有关她们的事迹,多散见于五代至两宋的各种史籍之中,因其所处时代相同,且又均被称为花蕊夫人,她们的身份、事迹至今仍有许多疑谜。
五代十国间,被称为花蕊夫人者,一共有三人。其一为前蜀主王建淑妃徐氏(约883~926),成都人,宫中号为花蕊夫人,因其姐也为王建妃,故亦称小徐妃,姐妹皆受宠幸。其姐子王衍(世称后主)登基后封其为翊圣皇太妃。花蕊夫人与其姐交结幸臣,纳贿干政,导引后主荒戏失政,后与王衍皆被后唐庄宗所杀。
其二为后蜀主孟昶的妃子,也姓徐(一说姓费),封为慧妃,青城(今四川灌县)人,貌美如花蕊故称为“花蕊夫人”。孟昶降宋后,她可能被虏入宋宫,为宋太祖所宠。这位既是马馥雅的原型。
其三是在清代学者赵翼《陔余丛考》中出现的,说这位花蕊夫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宫人,闽人之女,雅好赋诗。她于南唐亡后,被俘入宋宫,后为晋王所杀。人称小花蕊。
世传《花蕊夫人宫词》100多篇,其中确实可靠者90多首,诗一卷(《全唐诗》下卷第七百九十八)归属于孟昶妃,但词中有“法元寺里中元节,又是管家降诞辰”语,中元节为旧历七月十五日,正是王衍生日,而孟昶则生于十一月十四日,可知当出自王建淑妃手笔。
历史上有若姜这个人吗 若姜是什么人
历史上有若姜这个人吗 若姜是什么人
1、历史上有若姜这个人。
2、姜若(1879~1944)字证禅,别号胎石,江苏镇江丹阳人。南社社员,宣统元年拔贡,同年应赵伯先约赴广东陆军小学堂执教。辛亥革命丹阳光复,被推为丹阳县民政长。嗣后调任兴化、安吉、奉化、海盐、鄞县、绍兴等县知事。北伐后,任嘉兴县县长。曾创办丹阳肇明电气公司、镇丹金溧长途汽车公司,募捐修建斜桥等,尝与柳亚子、叶恭绰、吴昌硕等游。著有《胎石六十自述》诗集、《四依轩词存》等。
关于清明节的古诗词25首
1、《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2、《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长安清明言怀》
唐·顾非熊
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
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厌此生。
春色来年谁是主,不堪憔悴更无成。
4、《清明日与友人游》
唐·来鹄
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
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
风急岭云飘迥野,雨余田水落方塘。
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
5、《洛阳清明日雨霁》
唐·李正封
晓日清明天,夜来嵩少雨。
千门尚烟火,九陌无尘土。
酒绿河桥春,漏闲宫殿午。
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
6、《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唐·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7、《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8、《清明日曲江怀友》
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9、《长安清明》
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10、《清明日》
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11、《清明日》
唐·李建勋
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
唯有杨花似相觅,因风时复到床前。
12、《鹊踏枝·清明》
五代·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13、《蝶恋花》
南唐·李煜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
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14、《渔歌子》
西蜀·魏承班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
梦魂惊,钟漏歇,窗外晓莺残月。
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
少年郎,容易别,一去音书断绝。
15、《浣溪沙·春情》
宋·苏轼
道字娇讹语未成,未应春阁梦多情。
朝来何事绿鬟倾。
彩索身轻长趁燕,红窗睡重不闻莺。
困人天气近清明。
16、《清明》
宋·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17、《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18、《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19、《风入松》
宋·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20、《破阵子·春景》
宋·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21、《采桑子》
宋·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22、《清明日狸渡道中》
宋·范成大
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
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
墦间人散后,乌鸟正西东。
23、《朝中措》
宋·张炎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
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
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24、《清江引·春思》
元代:张可久
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
能消几日春,又是相思瘦。
梨花小窗人病酒。
25、《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
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头上红冠不用裁的下一句
头上红冠不用裁的下一句是:满身雪白走将来。出自明代诗人唐寅为自己的画作题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画鸡》,这首诗描绘了公鸡的威武,写出了它的高洁。把鸡这种家禽的神态气质和报晓天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它平时不多说话,但一说话大家都响应,由此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抱负,从此诗还可看出诗人“不避口语”的写诗特点,富有儿歌风味。
头上红冠不用裁的下一句
头上红冠不用裁全诗:
画鸡
明 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译文:
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
它平生不敢轻易鸣叫,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
注释:
裁:裁剪,这里是制作的意思。
平生:平素,平常。
轻:随便,轻易。
言语:这里指啼鸣,喻指说话,发表意见。
一:一旦。
千门万户:指众多的人家。
作品赏析:
《画鸡》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雄鸡的优美高洁的形象,赞颂了轻易不鸣,鸣则动人的品格,也表现了诗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情怀。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这是写公鸡的动作、神态。头戴无须剪裁的天然红冠,一身雪白,兴致冲冲地迎面走来。诗人运用了描写和色彩的对比,勾画了一只冠红羽白、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的大公鸡。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这是写公鸡的心理和声音。诗人拟鸡为人揭开了它一生中不敢轻易说话的心理状态,它一声鸣叫,便意味着黎明的到来。它一声鸣叫,千家万户都要打开门,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
这首诗描绘了公鸡的威武,写出了它的高洁。把鸡这种家禽的神态气质和报晓天性展现的淋漓尽致。它平时不多说话,但一说话大家都响应,由此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抱负,从此诗还可看出诗人“不避口语”的写诗特点,富有儿歌风味。
西游记文学常识(附答案)
1、《西游记》,长篇小说,是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的事件,《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2、《西游记》全书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
3、《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哪些。
4、《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
5、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他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又唤,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__。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____。
6、猪八戒又叫__,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__,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__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_____。
7、沙僧也叫,原为天宫中的,被贬下界,在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
8、白龙马原是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_____上。
9、《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_____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
10、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嫉恶如仇的是__;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__,法名是__;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__。
11、唐僧是如来佛祖的弟子__ 转世投胎作状元 __之子,出家后法名__,修成正果后被封为____。
12、《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__、大闹__、真假__、三借__。
13、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章节是:____。
14、通过“大闹天宫”这一段精彩描写,我们不难发现,作品的象征意味是很深浓的。天宫是__的代称;玉帝是____的化身;孙悟空是__的化身和 __的代表。
15、当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杀至花果山,历数了悟空的数条罪状后,悟空答:“实有!实有!”这又给孙大圣的形象抹上一笔亮丽的色彩,那就____。
16、《西游记》全书共__回,孙悟空自号 ____。
17、请写出《西游记》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回目的题目:第__回
18、第八十一难是在通天河被____翻落河中,弄湿经卷。
19、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 )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 )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20、有人对《西游记》道:“阳光灿烂__,百变猴头__,憨厚老成__,阿弥陀佛是__。漫漫西天取经路,除妖斗魔显真功。若问是谁普此画,淮安才子吴承恩。”
21、列举四例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
答案
1、神话;古典神话小说;玄奘西行取经;玄奘取经
2、100;大闹天宫
3、东胜神州;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4、浪漫主义;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5、菩提老祖;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五行山;行者;斗战胜佛
6、悟能;天蓬元帅;云栈洞;净坛使者
7、悟净;卷帘大将;流沙河;金身罗汉
8、西海龙王;八部天龙;擎天华表柱
9、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金箍棒;如来佛;观音菩萨
10、孙悟空;猪八戒;悟能;沙和尚
11、金蝉子;陈光蕊;玄奘;旃檀功德佛
12、白骨精;五庄观;美猴王;芭蕉扇
13、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
14、人间朝廷;封建皇帝;人民意愿;民主主义思想
15、敢作敢当 16、100;齐天大圣
17、如:第四十五回;三清观大圣留名,车迟国猴王显法
18、老鼋 19、猪八戒;猪八戒;孙悟空
20、猪八戒;孙悟空;沙和尚;唐僧
21、凤仙郡求雨,盘丝洞蜘蛛精,路阻火焰山,路阻狮驼岭
三国演义文学常识(附答案
1、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 ;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一事。
2、《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很多都有绰好,如“水镜先生”是、“卧龙”是、“凤雏”是 、“美髯公”是、“小霸王”是 、“常胜将军”是。
3、《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 ,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 、 、 、 。
4、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这句话描写的人物是谁?用三个词概括性格特点。
5、《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用的刘备, 使的关羽和使丈八蛇矛枪的_____。
6、曹操、孙权、刘备后来分别建立了国、国、_____ 国。
7、“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是 所报答的“主”指“义释”的是_____ 。
8、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 _____借东风,巧用天时
(2)_____借荆州,有借无还
(3) _____进曹营,一言不发
(4)三个臭皮匠,顶个_____
(5)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9、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 。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_____。
10、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 _____ (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11、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六出:东和: 收二川:_____。
七擒: 北拒: 八 阵:_____ 。
12、谁在华容道放走曹操?
A、张飞 B、关羽 C、赵子龙
13、火烧赤壁之前,周瑜和谁使用了苦肉计?
A、阚泽 B、庞统 C、黄盖
14、王允利用貂禅除掉董卓的过程中用了什么计策?
A、美人计 B、连环计 C、苦肉计
15、下列故事与张飞有关的是?
A、桃园三结义 B、千里走单骑 C、温酒斩华雄
16、诸葛亮错用_____痛失街亭
A、张飞 B、马谡 C、鲁肃
17、吕布使用的武器是
A、青龙偃月刀 B、双股宝剑 C、方天画戟
18、官渡之战中双方的主要指挥者是
A、袁术 B、袁绍 C、曹操 D、刘备
19、与赤壁之战有关的事件有
A、草船借箭 B、黄盖巧施苦肉计 C、三顾茅庐
20、刘备死后,立谁为皇帝?
A、刘永 B、刘理 C、刘禅
答案
1、赤壁之战、失街亭。
2、司马徽、诸葛孔明、庞统、关羽、孙策、赵云。
3、关羽;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4、(1)人物:诸葛亮;性格特点:足智多谋,雄才大略,运筹帷幄;(2)人物:吕布;性格特点:忠肝义胆、有勇无谋、贪恋女色。
5、双股锏、青龙偃月刀、张飞。
6、魏、吴、蜀 7、关羽,刘备,曹操
8、诸葛亮、刘备、徐庶、周瑜、诸葛亮
9、赤壁之战;周瑜、曹操 10、赤壁之战
11、六出:六出祁山 东和:东合东吴 收二川:荆益二川
七擒:七擒孟获 北拒:北据曹操 排八阵:八卦阵
12、B 13、ABC 14、A 15、A
16、B 17、C 18、BC
19、AB 20、C
白居易最经典10首古诗,字字珠玑,惊艳千年
他,号称“诗魔”,16岁凭一首诗名动京城;
他,写诗力求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他,忧国忧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是情痴,“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他是挚友,“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他是矛盾综合体,前半生锋芒毕露,后半生纵情山水……
他,就是苏东坡的偶像,
被日本人奉为文殊菩萨,人称“长恨歌主”,
泪湿青衫的“江州司马”——白居易。
读诗如读人。
今天,小编就来盘点一下
白居易最经典的10首诗,
品味惊艳千年的流彩华章之美。
白居易最经典10首古诗
1、最缠绵的诗:《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节选)
唐朝最大的绯闻八卦——杨贵妃的爱情和死亡,成了《长恨歌》的灵感来源。
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长篇叙事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十二月。白居易时年35岁,任今陕西周至县尉。
一天,他与友人谈起50多年前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及相关遗闻传说,不胜感慨,于是为之作歌,由此被呼为“《长恨歌》主”。
长恨歌的“恨”,其实是恨相爱之人不能长相守,恨君王薄情不能忠于爱情。
可是,古往今来,谁的爱情故事里没有遗憾?白居易和初恋湘灵,也摆脱不了两两相望的宿命。
没有谁的人生是完美无瑕的,总有一些遗憾,那就随它去吧。
惟愿我们想得到的都拥有,得不到的都释怀。
珍惜此生,不负遇见,珍惜眼前人,不负心中爱。
白居易最经典10首古诗
2、最暖心的诗:《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问刘十九》
白居易算得上唐代大诗人中在世时最为显达、仕途最为顺遂者,也因此成了一位大生活家。
寒冬腊月,暮色苍茫,风雪大作,家酒新熟、炉火已生,只待朋友早点到来。
全诗寥寥二十字,没有深远寄托,没有华丽辞藻,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表现了温暖如春的诗情。
总有人会抱着一种乐观的心态来看世界,哪怕寒风彻骨,哪怕大雪将至。
彼时,有酒,有故事,围炉而坐,促膝而谈。即使天寒地冻,只觉温暖如春。
白居易最经典10首古诗
3、最悲苦的诗:《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白居易《卖炭翁》
白居易在长安时亲眼目睹“宫市”(朝廷对人民的一种巧取豪夺)这类弊政,心情十分愤慨。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斑白十指漆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换取身上的衣服和填肚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不值钱,希望天更冷些。
原来,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了。
也许生命的意义就是体会生活带来的所有酸甜苦辣,而每一种味道上天早已分配好了份额。
世间薄凉,但只要还活着,我们就要勇敢地面对生活,走下去。
白居易最经典10首古诗
4、最伤感的诗:《琵琶行》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节选)
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已两年,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
他偶遇一位年少因艺技红极一时、年老被人抛弃的歌女,心情抑郁,结合自己路途遭遇,用歌行的体裁,创作出了这首著名的《琵琶行》(原作《琵琶引》)。
这世间有三种相遇,如同久别重逢:一种是遇见了一个很像故人的陌生人,一种是遇见了知己,一种是遇见了自己。
白居易跟琵琶女的相遇显然是最后两种。两个不相识,但是也不必相识的天涯沦落人,用音乐和诗歌搭起了沟通的桥梁,互诉悲苦人生。
漫漫人生路,陌生会变成熟悉,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有共同的生命的默契。
这种默契,足以在一刹那慰藉人的心灵。
白居易最经典10首古诗
5、最励志的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成名作。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
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狂风能折断一棵大树,却无法摧毁一株小草,它让我们回忆起自己血液中的坚强。
野火烧不尽爱与希望,随着春风吹来新的生机,每一棵平凡而又坚韧的小草,终将向上生长连接成茂盛的草原。
白居易最经典10首古诗
6、最清新的诗:《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也宛如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优美诗歌。
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诗人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中。
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恋恋不舍地离去了。
时光流转,春亦匆匆。趁着这个最美好的春赏时节,当然要做最赏心愉悦的事,才不辜负好岁月。
春日不迟,日日是好日。
白居易最经典10首古诗
7、最美好的诗:《忆江南三首》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白居易《忆江南三首》
江南,遍布着多少如诗如画的美景?江南,留存着多少文人的解药?
相信不少人对江南水乡最初的印象,就来自于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
白居易曾先后担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在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江南是隐隐青山,是迢迢碧水;是烟雨迷蒙的诗意,是小桥流水的精致;是文人气的园林,是青石板的老巷……
江南,是一场不愿醒来的梦。
白居易最经典10首古诗
8、最有禅意的诗:《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
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
——白居易《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中唐时,禅悦之风风靡士林,一大批文人领袖如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等均与禅僧过往甚密,“或师或友”。白居易喜爱佛法,当时很多的诗词中都透露着浓浓禅机。
忧则烧内火,若想让内火熄灭,唯有心静,即“心静自然凉”。
白居易这首诗表面上说的是禅师,其实是他一生价值观的写照。
心有多宽,路就有多宽;心有多静,福就有多深。
一个人只有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才能拥抱美好的生活。
白居易最经典10首古诗
9、最悲情的诗:《梦微之》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白居易《梦微之》
唐代中期,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诗名相当,世称“元白”。二人友谊深厚,唱和诗极多,白居易写给元稹的诗更是数不胜数。
在元稹去世九年后,有一次白居易在梦中梦到好友,写下了这首《梦微之》。
你逝去后,埋在黄泉之下,泥土侵蚀着你的躯体,也许你的尸骨早已经化成泥沙,而我也只是顶着满头白发,暂时寄住在人间罢了。
这分明是世上对亡友最悲情的悼念,友情中生离死别的绝唱!
有一种友情,不是爱情,却胜似爱情。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白居易最经典10首古诗
10、最朦胧的诗:《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花非花》
说它是花不是花,说它是雾不是雾。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来时仿佛短暂而美好的春梦,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无处寻觅。
此诗的意境看似"朦胧",其实表达的是,对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的感慨,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
没有谁的生活一成不变,没有谁的人生年年如一。
一年四季更迭,季季不同,一生悲欢离合,样样尝尽。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一切顺其自然,才可以在这无常的世界,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白居易,字“乐天”,取自《周易》里的“乐天知命故不忧”。
如果说前半生的乐天,是命运眷顾,上天垂怜;后半生的乐天,就是纵有风波,依旧内心淡然。
林清玄说:“乐来欢喜,苦来甘愿。”
经历过寒冬,才懂得春日的可贵;经历了苦难的人,才更懂得珍惜平凡的幸福,迎来人生真正的快乐。
诗写得通透,不如人活得通透,白居易做到了。
三月三古诗词11首
1、上巳日
唐-刘得仁
未敢分明赏物华,十年如见梦中花。
游人过尽衡门掩,独自凭栏到日斜。
2、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
唐-元稹
当年此日花前醉,今日花前病里销。
独倚破帘闲怅望,可怜虚度好春朝。
3、三月三日
唐-白居易
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
莲子数杯尝冷酒,柘枝一曲试春衫。
阶临池面胜看镜,户映花丛当下帘。
指点楼南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
4、曲江三月三日
唐-许棠
满国赏芳辰,飞蹄复走轮。
好花皆折尽,明日恐无春。
鸟避连云幄,鱼惊远浪尘。
如何当此节,独自作愁人。
5、梦江南-九曲池头三月三
宋-贺铸
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
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
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
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
6、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宋-李清照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
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7、春词
宋-陈允平
杨柳春风三月三,画桥芳草碧纤纤。
一双燕子归来后,十二红楼卷绣帘。
8、上巳感怀
元-仇远
一春无况嬾游山,风景依然三月三。
十里杨花深似雪,马蹄无路入江南。
9、三月三日西湖第三桥
元-方回
正月桥西卖酒家,柳初青眼草初芽。
重来红紫随风雨,犹有野田黄茶花。
10、浣溪沙-上巳
明-杨基
软翠冠儿簇海棠,砑罗衫子绣丁香。
闲来水上踏青阳。
风暖有人能作伴,日长无事可思量。
水流花落任匆忙。
11、上巳燕至
明-汤显祖
一回憔悴望江南,不记兰亭三月三。
花自无言春自老,却教归燕与呢喃。
解落三秋叶的下一句
解落三秋叶的下一句是: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一首诗《风》,此诗通过抓住“叶”“花”“浪”“竹”四样自然界物象在风力作用下的易变,间接地表现了“风”之种种形力、魅力与威力。全诗四句两两成偶,以“三”“二”“千”“万”数字对举排列来表现风的强大,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解落三秋叶的下一句
解落三秋叶全诗:
风
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译文:
可以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可以催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竹倾斜。
注释:
解:知道,懂得。
三秋:秋季,一说指晚秋,农历九月。
二月:早春,农历二月,一说指春季。
过:经过。
斜(xié):倾斜,歪斜。
作品赏析:
这首诗写出了风的力量。前两句就“风”的季节功能而言:秋风能令万木凋零,春风却又能教百花绽放;后两句则就“风”所到之处,呈不同景象来描写:风过江上时,则水面波浪滔滔;入竹林时,只见竹竿一齐倾斜。
风,为自然界之物象,本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经由生命个体用心去感受或通过外物的变化知晓。因此,全诗无出现一个“风”字,也没有直接描写风之外部形态与外显特点,而是通过外物在风的作用下原质或原态的改变去表现风之柔情与强悍。可见诗人对物态常识的熟知与了然。
纵观全诗,诗人通过抓住“叶”“花”“浪”“竹”四样自然界物象在风力作用下的易变,间接地表现了“风”之种种形力、魅力与威力:它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全诗四句两两成偶,以“三”“二”“千”“万”数字对举排列来表现风的强大,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是一年春好处的下一句
最是一年春好处的下一句是:绝胜烟柳满皇都。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了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写景清丽,表达了对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欣悦之情,以引逗好友走出家门,去感受早春的信息。
最是一年春好处的下一句
最是一年春好处全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注释:
呈:恭敬地送给。
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唐代诗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天街:京城街道。
润如酥:细腻如酥。(酥:动物的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
最是:正是。
处:时。
绝胜:远远胜过。
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
作品赏析:
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
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远远望去,再象也没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第三、四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因为,“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呢?已经是“杨柳堆烟”时候,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象这样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表达作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