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抢票的车次没有票却可以预定

为什么抢票的车次没有票却可以预定

抢票的车次没有票,但能可以预定的话,其实是有各种原因的,首先铁路系统是要按照时间段来给用户提供购票服务的,而且需要定期的查看放票的时间以及具体的数据,而一些用户在抢票的时候没有购到票,但是又不是很着急购票,所以铁路系统就会继续提供预定,一般来说在一个小时之后就会有很多的用户出现退票,那么大家在预定的时候就能够直接抢到退票用户的车票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系统的缓存是比较多的,这样的话会出现一定的延迟情况,比如在6点的时候已经没有车票了,但是这个时候系统还是没有反应过来,还显示预定车票的服务,大家这个时候点击预定的话是没有反应的,它只是一种延迟的情况,是没有票的,如果是看到预定时间的话,就不要再继续购票了,因为再继续购票也是不可能提供车票的。

其实大家在购买车票的时候,最主要就是要查看一下车票的时间以及去往的地点,最好是多观察几辆车的运营情况,不要错过,最好是多使用几个购票的方案,比如有直达车,还有中途需要倒车的车次,中途需要倒车这种票是很容易抢到的,因为比较麻烦,要倒车,有很多的用户都不想要用这种方式,都会选择直接购票到达目的地。

其实在购票的时候有很多的规律以及技巧都可以进行使用,一般来说在无论任何哪个购票平台,即使最好避免高峰期,比如在节假日的时候,如果大家在购票的话基本就没有票了,最好提前一个月的时候就使用预定车次的服务,这样就不用在高峰期的时候和其他的人一起争抢车票,也不会耽误自己的生活以及工作,或者使用自动抢票的APP或者工具等等。

标签: 生活问题

!admin 发布于  2022-8-22 11:11 

为什么全世界暑假一定比寒假长?

  为什么全世界暑假一定比寒假长?

  之所以全世界的暑假比寒假长,主要是因为暑假这天气比较热,而冬季的话寒冷的天气是比较短的,还有就是因为冬季的时间比较短,早上七八点钟天才亮,晚上的话500天就黑了,那么学生在冬季的时候,其实无论是上学还是学习时间都会被比夏季要短一些,所以冬季暑假的寒假的时间放的短一点,保证学生能够有更多学习的时间。

  当然还有就是天气温度的原因,一般来说暑假的时间如果太热的话,学生在学校上课时就会没有好的心情,这样的话也会影响自己学习的效率,根据国家的规定,如果是夏天的气温如果是比较高,无论是工厂还是中学小学大学都必须要放假,但是冬季寒冷的时间是要比夏季炎热的时间要短一些的,所以寒假也会比暑假要短很多。

  再一个原因就是在美国或者中国以及全球各个地区,其实所有的人都会比较惧怕炎热,因为夏天的话温度太高,如果还要上学还要给学生做饭,或者自己地里还有更多的农活要做,那么在各个方面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可以学生暑假放的时间长一点,家长也会有更多的时间,避免因为其他的原因来影响自己的生活。

  现在所有的寒假时间中其实也有一次是比较长的,就是在2015年当时的春节,这也是几十年来最长的一次寒假,而且中央戏剧学院的寒假时间更是一共长达两个月的时间,之所以这些学校放假时间这么久,是因为2015年的时候冬季比以往要更冷,这么冷的天气交通还有各个方面其实都会有巨大的影响,放假时间久一点对于学生还有其他的安全方面都会有比较好的保护。

标签: 生活问题

!admin 发布于  2022-8-22 10:45 

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么说是因为真理具有客观性,它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我们的主观意识而产生变化,而且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在认识到这一点以后,我们就可以经过实践来了解到真理是否正确,这是唯物主义哲学的一个观点,只有社会实践才可以满足真理的检验标准。

  人们的认知是通过实践得来的,很多猜想和推断也要基于一定的实践才可以得到检验,因为真理具有客观标准性,检验客观物质是否存在的最好方式就是实践,通过反复的检验,大家可以直接把指导实践的认识和通过实践产生的客观结果进行比较,这样就可以得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只有通过检验的真理才是真正的真理,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为我们起到指导作用的真理。

  真理的检验标准就是检验我们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真理标准的基本命题,也是很多接触马哲的人在启蒙阶段都要了解的一句话,这句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我们的认识论,对于今后的哲学发展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是我们探索世界,认识真理的一个有用的标准。这个观点可以帮助我们检验真理,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实事求是,对于追求客观存在的真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任何一种真理都应该经得起检验,只有这样它才具有真理的客观属性,坚持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自己要认识到真理的客观意义,这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到相应的原理知识,哲学可以完善我们的思想,对于完成生活中的事情,建立起思考方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标签: 生活问题

!admin 发布于  2022-8-22 10:42 

幽禽指的是什么鸟

  幽禽指的是什么鸟

  幽禽,鸣声幽雅的禽鸟。明代方孝孺诗“幽禽兀自啭佳音,玉立雕笼万里心”中,幽禽指的是鹦鹉。贾岛诗“极浦清相似,幽禽到不虚”中,幽禽指的也是鹦鹉。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疲于奔波,为才所累的倦怠心境,还含有感慨世人不可露才扬己,逞才显能的意思,阐述了福祸相依的道理。鹦鹉之所以被擒,乃是因为歌声婉转、善于模仿人类的声音,“只为从前解言语”既是描绘“鹦鹉学舌”的自然现象,又暗含着作者读书有得、学问有成的状态。

  但是福祸相依,作者也因此遭人嫉恨,深陷牢笼,失去了自由。而获释之后又陷入到另外一种困境中,那就是功名的羁绊。作者此诗就是对老庄哲学中“无用之用”观点的诗意表达。

标签: 生活问题

!admin 发布于  2022-8-21 19:50 

轻伤二级怎么判刑和赔偿

  轻伤二级怎么判刑和赔偿

  故意伤害他人致人轻伤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轻伤分为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二级相对于一级是轻的,一般轻伤二级的刑罚时间在一年到一年半的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量刑主要还是要结合致害人在这次致害过程中的主观和客观等因素来定罪量刑。比如是否具有自首情节,是否对被害人进行了民事赔付,是否取得谅解,是否初犯,是否累犯,被害人是否有过错等等进行或加或减的量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标签: 生活问题

!admin 发布于  2022-8-21 19:48 

静默管控是什么意思

静默管控是什么意思
静默管控是全域静态管理的意思。是指封控区人员禁止出户,管控区人员禁止出单元,参加核酸采样即出即回,全体市民非必要一律不出门、不上街、不到公共场所。为有效阻断疫情蔓延,迅速切断传播链,广大市民停止非必要流动,让城市慢下来、静下来。

标签: 生活问题

!admin 发布于  2022-8-21 19:41 

中国第一个牺牲的宇航员是谁

  中国第一个牺牲的宇航员是谁

  中国第一个牺牲的宇航员是元末时期的陶成道。

  陶成道简介:

  万户(元末-1390年)本名陶成道,原名陶广义,后被朱元璋赐名“成道”。原是浙江婺城陶家书院山长,喜好钻研炼丹技巧。一次炼丹事故后,转为试制火器。元末,吴王朱元璋下婺州,陶成道率一干弟子献火神器技艺。在历次战事中屡建奇功,受到朱元璋封赏“万户”,从此陶成道被人称为“万户”。明初,陶成道是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被称为“世界航天第一人”。

  晚年的时候,陶成道进行载人火箭飞行尝试,他将47个自制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则坐在椅子上,手上拿着两个大风筝。想利用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力量飞上天空。但不幸的是“飞椅”最终因为给力不足掉了下来。为此,陶成道也成为了中国第一个牺牲的宇航员。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用他的名字命名,WanHoo(万户)。

  最早的载人航天应是约600年前的万户飞天。西方学者考证,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万户考虑到上升的工具也考虑到安全下落的降落伞-风筝,这都是前所未有的。为纪念万户,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曾将月球表面的一个陨石坑命名为“万户”。

  有人说,中国人的“载人飞船研究”,其实从600多年前便开始了。而在人类第一个宇航员加加林上天41年之后,这一伟大的进程,终于回到了人类登天的“祖国”-中国。“神舟”号,是为了完成万户没有实现的古老梦想。据《文明》杂志介绍,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S·基姆(Herbert·S·Zim)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和喷气发动机》(RocketsandJets)一书中提到,“约当14世纪之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基姆在书中并没有提到“万户飞天”一事的来源。国内清华大学教授刘仙洲首先将其翻译为中文,后来“万户飞天”的故事以各种形式被广泛引用。在前苏联、德国、英国等国的火箭专家的一些著作中,也提到了这件事。

  万户飞天故事:

  关于万户飞天,其中还有一些不为多数人所知的故事。据说万户原是木匠,喜好钻研技巧,从军之后,改进过不少刀枪车船,在同瓦剌的战事中屡建奇功,受到班背大将的青睐,要他在兵器局供职,两人相交甚厚。班背性情耿直,从不趋炎附势,因而得罪右中郎李广太等一班奸臣,被革去一切职务,并幽禁在拒马河上游的深山鬼谷中。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想继位当皇帝。他一方面网罗党羽,扩充兵力;另一方面搜罗各种技艺,献给朱元璋,讨其喜欢。李广太投燕王所好,知道万户是与班背共同造飞鸟的,对其软硬兼施,想利用他来为皇上造飞龙。万户表面上同意造飞龙,想趁机营救班背,同时完成造飞鸟的宿愿。万户去鬼谷与班背会合,但是晚了一步,原来班背已被瓦剌军所害,是李广太暗中给瓦剌军报的信。好在班背见势不好,令随从带着他的《火箭书》冲了出去。万户决心造出飞鸟,以实现班背的遗愿。他仔细阅读了班背的《火箭书》,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火箭,然后画出飞鸟的图型,众匠人按图制造飞鸟。试飞时,飞鸟放在山头上,万户拿起风筝坐在鸟背上。先点燃鸟尾引线,火箭喷火,飞鸟离开山头向前飞去。接着两脚喷火,飞鸟冲向半空。不久,火光消失,飞鸟翻滚着摔在山脚之下……李广太听到飞龙坠毁消息,如坐针毡,战战兢兢赶到京城时,洪武皇帝已奄奄一息,口中念念有词:“我乘飞龙去矣!”4年后,在李广太等人的谋划下,朱棣终于夺得皇位,迁都大都,改名北京。

  明代是我国火箭技术迅速发展的时期,军事技术家制成多种利用火药反作用力推进的火箭,用于军事战争。明初,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在夺取政权的“靖难之役”中,于河北的白沟河同建文帝的部队作战时,遭到“一窝蜂”火箭的射击,这是中国最早将“喷气火箭”用于战争的记载。

  钱学森讲“万户的故事”钱学森给年轻人讲了他的导师王士倬曾经给他讲过的“万户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公元十五世纪的中国。那是明朝宪宗皇帝成化十九年(编者注:1483年)。有一位富有人家的子弟叫万户。他熟读诗书,但不去投考。因为他不爱官位,爱科学。他最感兴趣的,是中国古人发明的火药和火箭。想利用这两种具有巨大推力的东西,将人送上蓝天,去亲眼观察高空的景象。为此,他做了充分的准备。

  这一天,他手持两个大风筝,坐在一辆捆绑着四十七支火箭的蛇形飞车上。然后,他命令他的仆人点燃第一排火箭。

  只见一位仆人手举火把,来到万户的面前,心情非常沉痛地说道:“主人,我心里好怕。”

  万户问道:“怕什么”?

  那仆人说:“倘若飞天不成,主人的性命怕是难保”。

  万户仰天大笑,说道:“飞天,乃是我中华千年之夙愿。今天,我纵然粉身碎骨,血溅天疆,也要为后世闯出一条探天的道路来。你等不必害怕,快来点火!”

  仆人们只好服从万户的命令,举起了熊熊燃烧的火把。

  只听“轰!”的一声巨响,飞车周围浓烟滚滚,烈焰翻腾。顷刻间,飞车已经离开地面,徐徐升向半空。

  正当地面的人群发出欢呼的时候,第二排火箭自行点燃了。突然,横空一声爆响。只见蓝天上万户乘坐的飞车变成了一团火,万户从燃烧着的飞车上跌落下来,手中还紧紧握着两支着了火的巨大风筝,摔在万家山上。

  钱学森讲到这里停了一下。有一个青年人问道:“后来呢?”

  “后来?”钱学森神情惋惜地说道,“万户长眠在鲜花盛开的万家山。当然,他进行的飞天事业停止了。明朝以后,特别是到了近代,我国的科技事业日趋落后,以至倍受列强的欺凌。但是,万户开创的飞天事业,得到了世界的公认。美国一位叫詹姆斯·麦克唐纳的火箭专家,称中国的万户为青年火箭专家,是人类第一位进行载人火箭飞行尝试的先驱。他研制的蛇形飞车,也是人类有史以来了不起的发明。”

  “实际上,早在明代我国便发明了二级火箭。多级火箭为我国首创,是人类火箭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是现代多级火箭的先河。”

  万户身后之所以名声鹊起,是近年来一位美国人写了一本书,专门介绍了他,称他为世界上的“飞天之父”。

  中国航天英雄:

  杨利伟:

  1965年6月21日,号称“关外第一县”的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诞生了一位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英雄人物-杨利伟。开创了中国人飞天的先例;经过了前4次无人飞船发射任务试验之后,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上了太空,停留可21小时23分后便成功返回地球,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俄罗斯)、美国之后,全球第3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聂海胜:

  聂海胜,男,汉族,籍贯湖北枣阳,中共党员,博士学位。1964年9月出生,1983年6月入伍,198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4年6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大队长,现为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专业技术少将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司令部领航主任,安全飞行148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入选为我国首批航天员。2003年9月,入选神舟五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05年10月,执行神舟六号飞行任务,同年11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航天功勋奖章”。2008年5月,入选神舟七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12年3月,入选神舟九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13年6月,执行神舟十号飞行任务,担任指令长,同年7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二级航天功勋奖章”。2019年12月入选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乘组,担任指令长。

  翟志刚:

  翟志刚,男,汉族,籍贯黑龙江龙江,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66年10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1991年9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专业技术少将军衔。曾任空军某中心飞行教员,安全飞行95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入选我国首批航天员。2003年9月,入选神舟五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飞行任务备份乘组。2008年9月,执行神舟七号飞行任务并担任指令长,同年11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并获“航天功勋奖章”。2013年1月,入选神舟十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19年12月,入选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乘组并担任指令长。

  费俊龙:

  费俊龙,男,汉族,江苏昆山人,中共党员,毕业于长春航校,大学文化。在1998年1月从飞行员跨行转为航天员之后,费俊龙努力学习航天知识,掌握了航天技能,在14位航天员组成的航天员大队中出类拔萃,被选拔为神舟六号航天员,出征太空,圆满完成了国家规定的科研试验任务,成功晋级为特级航天员,属于航天员队伍中最高级别的荣誉称号。

  刘伯明:

  刘伯明,男,汉族,籍贯黑龙江依安,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66年9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199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少将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中队长,安全飞行105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入选为我国首批航天员。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飞行任务备份乘组。2008年9月,执行神舟七号飞行任务,同年11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航天功勋奖章”。2019年12月入选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乘组。

  张晓光:

  张晓光,男,满族,1966年5月出生,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人,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66年5月出生,1985年6月入伍,1988年8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少将军衔。曾任空军某师某团某飞行大队中队长,安全飞行100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经过多年的航天员训练,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2013年4月,入选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飞行乘组。

  景海鹏:

  景海鹏,男,汉族,1966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景海鹏是我国首批航天员之一。他勤奋学习,刻苦训练,挑战极限,超越自我,是目前我国执行载人飞行任务次数最多、飞行时间最长的航天员,成就了三巡苍穹的奇迹,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景海鹏始终秉持“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把党和国家的事业看得比天还高,把飞天的使命看得比生命还重。1996年,我国开始选拔首批航天员,景海鹏毅然投身全新的航天事业。从入选首批航天员到首次飞天的10年间,他坚持做难度最高、强度最大、标准最严的训练,以惊人的毅力一次次向着生理和心理极限冲锋,顺利完成八大类、上百个课目训练考核,实现了从优秀飞行员到合格航天员的艰辛转变。

  刘旺:

  刘旺(1969年3月),中国山西省平遥县人,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69年3月出生,1988年8月入伍,1988年6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某师某团某飞行大队中队长,安全飞行1000小时,被评为空军二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经过多年的航天员训练,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航天专业技术、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训练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2012年3月,入选神舟九号任务飞行乘组,同年获得“中华儿女年度人物”称号。

  邓清明:

  邓清明,今年55岁,从1997年被幸运地选为中国航天工程实施后的首批航天员,迄今已经20多年。多年来邓清明每日都要面对枯燥繁重的训练与学习,不改初衷,坚持守望。神舟9号、神舟10号,再到神舟11号,他三度进入备份成员组而无缘升空,从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变成今天成熟稳重的中年人。作为一名备份航天员,直到现在,他仍然保持着高强度训练,无怨无悔。除他之外,还有陈全、赵传东、潘占春、李庆龙、吴杰等。可能很少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他们也是当之无愧的航天英雄,誓不后退的“孤勇者”,因为他们的存在,中国航天事业才能蒸蒸日上,向着星辰大海不断进发。

  刘洋:

  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1978年出生,是个河南姑娘,从小就在郑州长大,父亲是郑州食品机械厂的工程师,母亲也是一家汽车制造厂的职员。2012年6月16日,伴随着轰隆隆的巨响,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飞向深邃的太空,在太空中绕地飞行了13天之后,刘洋搭载神舟九号成功返回地球,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刘洋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航天员,九年之后,她为了梦想一直拼搏,终于是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刘洋返回地球之后,她的名字传遍了神州大地,人们都称赞她是跟花木兰、穆桂英一样的女中豪杰。刘洋也曾说:这是她的骄傲,也是中华儿女的骄傲。

  王亚平:

  王亚平,女,汉族,籍贯山东烟台,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80年1月出生,1997年8月入伍,2000年5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一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副大队长,安全飞行1567小时,被评为空军二级飞行员。2010年5月,入选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12年3月,入选神舟九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13年6月,执行神舟十号飞行任务,同年7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2019年12月,入选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乘组。

  陈冬:

  陈冬,1978年12月出生于河南洛阳,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上校军衔。他于2016年10月17日-2016年11月18日期间执行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曾被授予“英雄航天员”“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

  叶光富:

  叶光富,男,汉族,籍贯四川成都,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80年9月出生,1998年8月入伍,2002年5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司令部作战训练股空战射击主任,安全飞行110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10年5月,入选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19年12月,入选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乘组。

  蔡旭哲:

  蔡旭哲,男,中国第二批航天员之一,曾为空军歼(强)击机飞行员。

  汤鸿波:

  汤洪波,男,汉族,籍贯湖南湘潭,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75年10月出生,1995年9月入伍,199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大队长,安全飞行1159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10年5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16年5月,入选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19年12月,入选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乘组。

  张陆:

  张陆,男,中国第二批航天员之一,曾为空军歼(强)击机飞行员。

  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

  1956年10月8日,钱学森受命组建的中国第一个火箭与导弹研究机构成立。1956年也被认为是中国导弹梦、航天梦的元年。

  1970年,中国用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1975年,中国发射了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第一次实现人造卫星“收放自如”。

  1981年,中国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科学实验卫星,成为第四个独立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

  1999年,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随后“神州二号”“神州三号”“神州四号”陆续顺利发射升空。

  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穿越大气层,不远万里为浩瀚星空增添了一抹中国红,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

  2007年,嫦娥奔月再也不是幻想,“嫦娥一号”用相机掀开了月球表面神秘的面纱。

  2008年,“神州七号”搭载三名航天员,完成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2010年,“嫦娥二号”获得更高精度的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月球物质成分、月壤特性、地月与近月空间环境,刷新中国航天新高度。

  2012年,“神州九号”与“天宫一号”实现载人“太空之吻”。

  2013年,“嫦娥三号”成为中国第一个月球软着陆的无人登月探测器。

  2016年,经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2018年,“嫦娥四号”带着“玉兔二号”来到了月球背面,开启月球探测新旅程,为人类首次揭开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

  2019年,新一代固体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首次完成海上发射,填补了中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空白,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海射技术的国家。

  2020年7月,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发射升空,迈出了中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2020年11月,“长征五号”成功将“嫦娥五号”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启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2021年6月16日上午,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公布,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瞄准北京时间明天9时22分发射,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备份航天员为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2021年6月17日,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2021年10月14日,经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将执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由翟志刚担任指令长。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2年5月10日,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

  宇航员落地后坐轮椅的原因:

  首先,宇航员在太空环境中会长期处于失重的状态,在返回地球后会难以适应,所以在离开返回舱之后,为了让宇航员有适应重力的过程,必须坐上轮椅。其次,宇航员穿着的航天服质量非常重,大约有50多斤,在刚回到地球时就贸然站起来是非常危险的,若是因站立不稳而导致摔倒或骨折,那是非常得不偿失的。最后,由于长期处于失重的环境中,宇航员的身体也发生了变化,包括心血管功能、肌肉萎缩和骨骼退化。

  宇航员要求已婚已生育的原因:

  因为是为了他们的后代考虑,因为太空中有很强的辐射,会对他们生殖器官造成影响。而且对宇航员的筛选除了必须已婚,还要身体素质好,聪明机智,反应灵活,可以说是要求很高很严格。一但离开地球,大空中有大量的紫外线,以及其他物质会对人的身体产生一定的危害,所以必须要结过婚女性,生过小孩的,这样是为了避免宇航员因为辐射不能生育,或者对后代产生不利的影响,生出畸形儿之类。

标签: 生活问题

!admin 发布于  2022-8-21 19:40 

资源整合到底是什么?怎么整合?

  资源整合到底是什么?怎么整合?

  我有什么、我缺什么,把我有的资源利益最大化,把我缺的资源用我有的资源去换或者低成本买回来,把我的资源与你共享,把你多赚的钱分点给我,把你的资源与我共享,把我多赚的钱分点给你,说到底,整合就是借力,整合就是“利用”,善用彼此资源,创造共同利益,这是我对资源整合的诠释。

  中国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经过30年的发展之后,特别是在奥运会和经济危机之后,已由过去的创业时代变成整合时代,资源整合就是这个时代轻松快速达成目标的一个工具,牛根生说过,企业90%以上的资源都是被整合进来的,创造资源很难,整合资源很易,创造资源很慢,整合资源很快,因此资源整合是企业和社会发展的一条捷径。

  资源整合的前提、核心、关键是什么?

  资源整合的前提是发现资源,列出你所有的资源清单,包括资金、团队、渠道、客户、智慧、专业、人脉等,之后对这些资源进行分析,看看哪些是一次性资源,哪些是多次性资源,哪些是过时的资源,哪些是永久性资源,哪些是贬值的资源,哪些是升值的资源,哪些是大众的资源,哪些是独家的资源,接着分析谁需要我的这些资源,同样列出清单,只有这样,你才能清楚自自己的策略联盟什么样的资源。

  整合的核心是如何把缺少的整台回来,先给别人他所想要的,他就给你想要的,这就涉及到一个舍得”的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说,舍就是得,得就是舍,在舍与得的智慧中,获得企业经营最重要的选择权,只要你愿意为越多人服务,你就可以创造越多的财富,先帮别人赚钱,别人就会帮你赚钱,整合的关键是互补,只有资源互补,才可能从整合到融合,最后达到契合。

  整合资源的前提是重在让被整合者受益整合资源,这似乎是需要拥有智慧和才干的人方能做好的一件事,很多人也梦想着能把自己周围的资源整合一下,以便共贏,其实,很多人都在尝试着这么做,但是,其结果并不如所愿,原因在哪里呢?

标签: 生活问题

!admin 发布于  2022-8-21 19:22 

幼儿教师招聘备考记忆方法

  幼儿教师招聘备考记忆方法

  (一)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就是指对知识点进行联想来加深对其在大脑中的印象,从而帮助回忆的方法。通常包含谐音联想和语义联想两种方法。

  1、谐音联想就是将知识点中的一些字词的读音与一些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所接触的其他事物联想在一起,通常达到幽默或较为夸张的效果,以此来帮助记忆。

  例:终身教育的提出者为保罗·朗格朗。在记忆时,就想象提出终身教育的人就像走街串巷的货郎一样,每天嘴里念叨着“朗里格朗”。这样达到夸张幽默的效果,能让人物名更长久地被大脑认知。

  2、语义联想就是从字面对知识点进行展开想象,以形成对知识点的固有形象。

  例:古希腊城邦教育制度中的希腊教育和雅典教育的区分。根据大家的普通认知,可以将希腊尝试与温文尔雅的女神进行关联,将斯巴达与刚勇威猛的勇士进行关联,以此来区分,希腊教育是重视培养政治家和商人的教育,而斯巴达是较为传统的军事教育。

标签: 生活问题

!admin 发布于  2022-8-21 19:20 

学幼师有前途吗

学幼师有前途吗
1、根据16年全面开放二胎以及20年幼儿园要求全面持证上岗的原因,适龄幼儿的增加以及符合要求的教师降低这一趋势来看,学幼师绝对是非常有前途的。

2、因为现在小孩子多了,但是有教师资格证、保育员证等证书的老师在一些民办园里很少甚至是只有一两个,而证书又不是想考就能考的,如果是在学校里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话,保育员证相对自考而言是更加容易的。而应届生实习期也有很多幼儿园欢迎,等拿到毕业证再去赶年末的教师资格证考试,第二年就可以拿证。

3、可以说,想当幼师且喜欢孩子请务必选择读学前教育专业,相对其他半路出家的幼师们,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毫无疑问更有潜力还有着一片坦途。

幼师的报考条件

1、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2、普通话等级要达到二乙水平。语言等级考试中心去报考,一般的市级的师范院校就是考普通话的考点。

3、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经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组织在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

考幼师资格证注意事项

1、申请幼教、小教、中教(初中)一般要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如果申请中教(高中)、中职、高职、大学一般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2、你要申请教师资格证,要考心理学,教育学(有效期3年)。除了这个以外,还要体检,面试(说课或讲课),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前后需要1年时间。

3、普通话可以单独考,和其他没有关系,一般要考到二级乙等以上,如果申请语文教师资格,一般要二级甲等。

4、教师资格证的报考不受户籍限制,可以在任何地点考试、申请,而且没有时间限制,全国通用。

标签: 生活问题

!admin 发布于  2022-8-21 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