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坑厕所堵了疏通妙招有哪些 蹲坑堵了怎么疏通

1、橱柜底下并不一定要贴地砖。

2、但是我们最起码要将橱柜的底部用水泥砂浆做一下找平的处理,确保底部是平整的。

3、如果选择贴地砖,能够增加美观性,我们在打开橱柜门的时候,就能够看到比较光亮的瓷砖,这样装饰效果也会更加好一些,而且也能够有效防止虫子进入。所以贴了瓷砖之后,也会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并没有强制的要求,只需要将柜体做好防潮、防虫的处理就可以了。


!admin 发布于  2023-3-10 17:22 

橱柜底下要贴地砖吗

1、橱柜底下并不一定要贴地砖。

2、但是我们最起码要将橱柜的底部用水泥砂浆做一下找平的处理,确保底部是平整的。

3、如果选择贴地砖,能够增加美观性,我们在打开橱柜门的时候,就能够看到比较光亮的瓷砖,这样装饰效果也会更加好一些,而且也能够有效防止虫子进入。所以贴了瓷砖之后,也会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并没有强制的要求,只需要将柜体做好防潮、防虫的处理就可以了。


!admin 发布于  2023-3-10 17:21 

放过那个你最不该放过的人说说(放过那个你最不该放过的人说说心情)

1、放过别人,也放过自己,没必要再对不能做到的事耿耿于怀,人生那么长,何苦为难自己。

2、这个世界真的太急了,不放过自己也不放过别人,为什么不给自己多一些时间成长呢?

3、有时我们故意跟别人过不去,也是跟自己过不去;有时我们不肯放过别人,就是不肯放过自己。

4、感情是个世纪难题,永远都那么手足无措,放过别人也放过自己,独自享受繁华褪去后的夜色。

5、付出的也不一定等同于收获的,大度一点吧!快乐才最重要,放过自己也放过别人。

6、放过别人,亦是放过自己,有些事不强求,不抱怨,终归不是自己的。

7、凡事不要看的太重,轻轻浅浅一笔带过,多点钝感力,放过自己,也放过别人。

8、得放下那份要压垮自己的执着了,放过别人也放过自己了吧。

9、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

10、当你原谅别人的时候,第一个受益的就是你自己。


!admin 发布于  2023-3-10 17:21 

禁闭求生支撑有什么用(禁闭求生叫啥)

禁闭求生支撑主要是用来支撑建筑物,使其不倒塌。而用来做支撑的是脚手架,需要用科学点数来交换才能拥有。《禁闭求生》是一款以生存为主题的第一人称生存冒险游戏,玩家在游戏中扮演被缩小成蚂蚁般大小的少年、少女,置身表面看似平静、底层实则凶险的野外环境。为了在这个微小昆虫也能构成巨大威胁的环境中生存下去,众人必须齐心协力,运用收集到的材料来制作装备与建筑设施,对抗昆虫威胁,找到回家的路。游戏支持最多4人合作玩法,玩家将随着故事任务来探索这个复杂又丰富的游戏世界。


!admin 发布于  2023-3-10 17:21 

1121年8月24日: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方腊在汴京就义

  1121年8月24日(农历1121年7月10日),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方腊在汴京就义。

  方腊(?-1121年),又名方十三,歙州(今安徽歙县)人,一说睦州青溪(今浙江杭州市淳安县)人。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相传其性情豪爽,深得人心,加上有较强的组织才能,自身又出身贫苦,所以能号召很多生活困苦的农民。他于1120年10月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建立了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的六州52县在内的农民政权。在当时影响很大,1121年夏起义失败,方腊被俘,被朝廷处死。

  方腊被处死后,歙县和淳安的一些地方的人还是很敬重这位农民起义的领袖。为了纪念他,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许多地名,至今这些地方还有还有“方腊洞”、“方腊寨”等。有一首"水氽童家店,方喇出二遍;水浸鳖背石,方腊又造反"的民谣不仅指明了他居住的村子,还说明他的起义动机。宣和年间,农民茶叶卖不出去,卖了还不够交税。农民只好不采茶,采了的也忍痛倒在溪里。时值浙西大旱,七八月都不见有雨,禾苗焦黄,秋收无望,而官吏却逼税。

  方腊在宣和二年10月,方腊揭竿起义。方腊旗帜鲜明,主张实现真正的平等,"劫取大家财,散以募众",决心彻底推翻宋朝,解脱天下所有劳苦大众。宣和三年四月,方腊在起义根据地帮源与宋军决战败北,被迫带亲信退往洞源村东北的石洞中躲藏,由于叛徒当向导,最后不幸被捕,被解往汴京。方腊起义打下了六州五十二县,威震东南半壁,从根本上动摇了北宋王朝的统治,北宋王朝从此一蹶不振,不久就覆灭了。方腊最后坚守的石洞被称为"方腊洞"。


!admin 发布于  2023-3-10 17:20 

宋朝皇帝为什么不称朕

  古代对皇帝的称呼也有很多种,像唐太宗,明成祖,乾隆,这都是不同时代对不同皇帝的称呼。而对于宋朝来说,对皇帝的称呼可谓是特别的别致。别人家都称陛下表示尊贵,而宋朝却称皇帝为官家,这是什么原因呢?

  宋朝称呼皇帝“官家”的原因,与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有很大的关系,赵匡胤一开始只是后周的大将,后来经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称皇帝才建立了宋朝。但是由于他这样篡取兵权的方法并不是很正大光明,也不能为很多人所信服,后来为了更好地去管理成立政务,就决定不称自己为朕,而成自己为官家,这样就能避免一些麻烦的事情。

  而官家这个名称也不是信口而来的。他也是取自于《蒋济万机论》中“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皇帝兼三、五之德,故曰官家。宋朝时期是一个文人鼎盛的时代。文人在宋朝是一个特别值得尊重的群体。

  宋朝开国初期由于兵变夺取政权才得以建立,导致宋朝对武将的权力缩减的特别厉害,也就造成了宋朝重文轻武的政治方针。

  宋朝治国的基本国策就是和士大夫共治天下,所以说宋朝时期皇帝的权利不是那么的强大,有的时候皇帝做一件事情都要考虑很久,会遭到很多大臣的反对,导致自己的计策并不能实施。

  宋朝时期,皇帝也有一个约定,第一就是不得杀士大夫,第二保全柴氏子孙,第三不加农田之赋。基于这个规定,宋朝时期想杀一个文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宋朝曾经因为靖康之耻而被一分为二,分为南宋和北宋,南宋的开国皇帝赵构,又是一个性格懦弱的皇帝,在南宋建朝初期,有抗金名将岳飞,在岳飞抗击金军,不断收复失地的快取得胜利的时候,却被赵构听信秦桧等奸臣的谗言,下了十三道金牌命岳飞班师回城,让岳飞胜利的希望被打破。

  在岳飞撤回的途中,赵构却一心想和金议和,在议和的途中,岳飞却被被扣上莫须有的罪名,被残忍地杀害了。宋朝的统治者的政权并没有很强大,加上皇帝懦弱的性格,以及文官手群里权力过于大,导致文官敢和皇帝五五开。

  皇帝实施一个政策都需要考虑良久,在宋真宗时期想杀一个文官都遭到很大一部分人的反对,导致连杀他的权力都受到阻碍,皇帝都没办法自己做主。

  我们听起来官家这个词相比于陛下来说,少了一些威严,而多了一些亲切感,但在宋朝,真实情况的确如此,在宋朝后期,很多的朝廷重官文臣都敢在朝廷上当面和皇帝叫板,丝毫不畏惧皇帝手里的权力。

  而在明清时期,就不会出现像宋朝这样群力弱小的表现,明清时期所有的皇帝之地,国家都是比较成熟的,皇帝就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皇帝手里的权力高于一切,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

  像明朝的有些皇帝虽然几十年没有去朝廷上朝,但却不会动摇他们的统治根基,一不管多久,他依旧是皇帝,权利依旧在皇帝手中,他们的一句话就能播剥夺掉很多官员的性命。

  在宋朝,皇帝权利被制约的很惨,这也是文人权力到达一定高度上的一种害处。所谓‘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因为皇帝要至公无私,所以才称为‘官家’。一个贤明的皇帝,没有自己的私爱,私财,皇帝是代表上天来治理天下,天下的子民对于皇帝来说,都应当一视同仁。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康三年》里说:“西汉谓天子为县官,东汉谓天子为国家,故兼而称之。或曰: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故兼称之。”在宋朝,对皇帝的称呼官家里面来说,更寄托了皇帝对宋朝的一种治国理念。


!admin 发布于  2023-3-10 17:20 

1453年6月30日:元朝张士诚率起义军攻陷泰州及兴化

  1453年6月30日(农历1453年5月24日),元朝张士诚率起义军攻陷泰州及兴化。

  张士诚(1321年-1367年),元末明初的义军领袖与地方割据势力之一。元末泰州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人;在元朝末年抗元起义领袖中,有“(陈)友谅最桀,(张)士诚最富”的说法。

  张士诚小名九四,出身为为运盐工,由于不堪盐官压迫,至正十三年(1353年)与其弟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与盐贩李伯升等十八人起兵反元,不久便攻下泰州、兴化、高邮等江北重镇。十四年正月(1354年)在高邮建国,号大周,自称诚王,以天祐为年号。

  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九月,元太师右丞相脱脱率重兵南下攻高邮,十一月,于城外大败张士诚军,士诚退人城中固守。十二月,元军攻占外城。危急之时,元顺帝听信谗言,解除脱脱兵权,临阵换将,元军军心涣散。

  士诚军趁机反击,大败元军。至正十六年(1355年)张士诚继续向南发展,攻入平江路(今苏州市)并改平江路为隆平府。至正十七年(1357年)元朝派兵攻打张士诚,张士诚由于面临被元军与方国珍夹击的情况便投降元朝,被封为太尉。

  张士诚骄侈淫逸,乘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的机会,势力不断扩张,拥有北至徐州、南至绍兴的割据实力,拥兵数十万;并且曾多次运粮十余万石至大都(北京)。二十三年(1363年)三月,遣吕珍出击红巾军刘福通部于安丰,迫使刘福通和韩林儿投靠朱元璋。

  九月,张士诚自称吴王,以其弟张士信为丞相,用黄敬夫、蔡彦文、叶德新三人为参军,不再归顺元朝;次年,朱元璋也称“吴王”;《三国演义》小说著名作者罗贯中也在张士诚处任职。

  张士诚与朱元璋的势力不断交战,张部以渔盐近海交通便利,不无有日本暗中支持,明朝建立后实施“海禁政策”与此不无忌惮关系(包括后来大将军蓝玉谋叛案)。

  朱元璋以“先取通泰诸郡县,剪士诚肘翼,然后专取浙西”(《明太祖实录》卷十八)的方式一步步削弱张士诚;在朱元璋消灭陈友谅之后,至正二十五年(1366年)朱元璋开始对张士诚的势力进攻,张士诚弟名将张士德(明军大将徐达常言:“唯惧张士德”)无端逝坠自马发狂尤重挫吴军战力;至正二十六年(1367年)十二月包围张士诚所居的平江;九月平江城被攻破,张士诚被俘,后被押解至应天(今南京),自缢而死。


!admin 发布于  2023-3-10 17:20 

包拯为什么不救杨家将

  说到包拯相信很多人都对他并不陌生,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很多影视剧都喜欢拿他作为题材进行拍摄,而他额头上那个月亮形状的标记也成为了他的标志,除了包拯这个历史名人以外,北宋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历史人物,那就是杨家将,只不过他们的结局并不是很好,因此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当时包拯不救杨家将呢。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据了解,历史上的包拯和杨家将同属北宋时期,作为北宋著名的军事家族,杨家将的故事也一直备受戏曲家和导演的青睐,一次次的被拿到台前表演,老令公杨业、佘太君、七郎八虎、杨宗保、穆桂英、杨文广、八姐、九妹几乎都是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

  我们都知道,杨家将的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是英雄豪杰,都能够行军出征,在很多影视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金沙滩”一战,杨氏兄弟死伤殆尽,接着又是令公碰碑、七郎被害,五郎出家,四郎、八郎失踪。仅剩的六郎依然在为国征战。后来六郎死后,他的孩子杨宗保和杨文广则成为了保卫国家的中流砥柱。

  然而影视剧多多少少因为艺术的渲染而有点夸大史实,据悉,历史上真正的杨业死后,只有他的儿子延昭(即六郎)、孙子文广曾是宋朝守边的名将。有很多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有关于杨家将的人物和故事事实上是根本不存在的,只是后人进行的艺术虚构,而包拯只和杨家将中的杨文广、杨延昭生活在同一时期,至于是否认识,无从考证。因为时间对不上,所以包拯没有机会救杨家将。

  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于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考中进士,被授任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今江西永修)知县。嘉祐七年(1062年)五月,包拯在枢密院视事时,突然得病。同月二十四日(7月3日),包拯病逝,终年六十四岁。仁宗亲临吊唁,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所以包拯的一生经历了两任皇帝。


!admin 发布于  2023-3-10 17:19 

历史上哪个朝代女性地位最高

  宋朝时期,在文化方面的开放程度非常之高,因此,有两类人在宋朝历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文人和女人。大家经常听到的“胭脂虎”、“河东吼”等形容词,其实,这些词原来都是形容宋朝妇女的,从这里足以证明宋朝妇女的强势。那么,为什么宋朝的女人敢如此“大胆”?

  宋朝的《名公书判清明集》中有记载:“在法:父母已亡,儿女分产,女合得男之半”,这表明女性有自己父母的财产继承权,其中,又记载了:“在法:妻家所得之财,不在分限。又法:妇人财产,并同夫为主。”也就是说,夫妻二人的共有财产,妻子则是有一半继承权的。

  并且,在宋朝,女子是有权力提出“离婚”的。这其中,就规定了:丈夫若三年不回家,妻子就可以提出离婚;妻子若是被丈夫的亲属欺辱,在查明真相之后,妻子也是有权利提出离婚的;丈夫若是没有能力养活妻子,那么,若妻子愿意也是可以提出离婚的......等等。其实,婚姻有自主性是一方面,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宋朝女人的经济独立性,所以,她们才有底气在男人面前如此“强势”。宋朝多数妇女有技艺在身,而且,有属于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她们兼顾家庭和工作,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社会地位,以此受到尊重。

  宋朝时期的经济发达,所以,皇室之中更是奢华。逢年过节之际,皇室也会宴请百官,在宴会上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同时,也会请来戏班子在宴会上给大家表演节目。那时候的女艺人的身价不菲,而且,各个面容出众,所经过的地方,总能收到鲜花水果。当时的热闹场景,一点不输现在追星的热度,场面异常火爆。并且,越是才貌双全的女艺人,出场费就越高,甚至,为了多看看这些美女,很多人则选择站在路边等待多时就为了一睹其芳容。

  在御前表演才艺的多为女艺人,表演种类也非常丰富,如:小唱、嘌唱、叫果子、杂剧、傀儡表演都不在话下。彼时的女艺人可不止会撒娇卖萌,她们各个身怀绝技,舞文弄墨无一不通,刀枪棍棒无一不会。并且,还能当众表演骑驴击球、下棋、演说历史、打鼓击乐、射击、杂剧、作词开赋,可以说,这些女人是名副其实的“百样技艺集于一身”的表演家。

  在叶绍翁所著的《四朝闻见录》中有记载说:慈圣太后未进宫之时,经常玩一种掷钱游戏,她掷出的铜钱可在地面上旋转多时而侧立不倒。这件事传进宫中之后,她就被特招入宫,从此,这个才艺就成了皇家选秀时的硬标准。在宋朝,凡是没有社会地位与显赫身家的小门小户,她们真的是做到了“重女轻男”,生了儿子怕是要哭天抹泪,又多了一张吃饭的嘴,生了女儿全家都高兴,尤其是姿色清秀的女子,一家人更是开心的不得了。

  待女孩长大后,就可选择合适的技艺拜师,很多寒门女孩也因自己的一技之长,飞上枝头当凤凰,在宋朝,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因为,当时的达官显赫之人都喜欢捧女艺人,所以,一个知名的女艺人一天可以收获赏钱数万,而且,这些达官贵人喜欢附庸风雅,愿意跟女艺人聊上几句,能对对诗词那就更好了。当时的风气尚且如此,所以,也就造成了女艺人身价如黄金之说。

  在宋、元时期的戏曲《宦门子弟错立身》中就刻画了这样一位“官二代”的“追星”情形。一位叫完颜寿马的发烧友,一天无所事事,但却对散乐女伎王金榜十分崇拜。甚至到了不能自控的地步,这简直比一些现代的疯狂追星还要厉害。人家这个散乐女伎王金榜也确实有些“偶像范儿”,根据书中的记载:王金榜“有如三十三天天上女,七十二洞洞神仙,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鹊飞顶上,犹如仙子下瑶池;兔走身边,不若姮娥离月殿”。如此形容,可见此女绝非庸俗之辈,最起码那个长相是没得挑。

  这个完颜寿马本是一个富家子弟,可以说,为了她完颜寿马甚至能舍弃万贯家业,只为了能与王金榜一起去“冲州撞府,求衣觅食”,并且,他还发誓“不图身富贵,不去苦攻书,但只教两眉舒”。这种疯狂的举动,可以说,是当时许多空虚的年轻男子共有的精神状态。

  在宋朝,那些心灵手巧、多才多艺、年少靓丽的女艺人指引着一大批男人的心灵走向,抚慰着他们那莫名的忧郁与惆怅,因此,这样的女人立刻就成为无数人心中的梦中情人。至今一直流行一个说法,那就是:“想抓住男人的心,就得先抓住他的胃。”其实,这个说法用在宋朝在合适不过了,宋朝女性真的是将这一做法贯彻的非常彻底。小门小户娶妻之时,如果,女方会厨艺,那便是一个大大的加分项。甚至,有官员为聘请“优质”的厨娘,而花费大量的银子,宴请宾朋来家做客时,如果,家里有一位才艺双全的厨娘为客人烹饪,那么,这家主人则会是非常有面子的。

  传说,临安城太守季陵,他聘厨娘的条件不仅是有文化修养,而且,还要长相漂亮做饭好吃。应征的厨娘更有范儿,人未露面就只写一封书信要求主家车接车送。太守季陵看过厨娘娟秀的字迹后,就确定自己找对了人。这位厨娘到府工作之后,果然符合太守的各项招工要求,而且,厨艺非常精湛。据《江行杂录》所载:东京的宋五嫂擅长做鱼,在西湖边上以买鱼羹为生。宋高宗赵构品尝后大赞其鲜美,并且,还送了宋五嫂很多钱财。随着皇帝的亲临品尝,就等同于为其做了一个最贵的广告,从那天起,就有市民争相来尝,不多久,宋五嫂就成了有钱人,她售卖的鱼羹价格也提了不少。就算是这样,食客还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可吃到这碗珍馐美味。

  由此可见,宋代妇女只要会一门手艺,就可以把自己养活的很好,她们的收入甚至不逊男子,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些职业还包括供过人、身边人、拆洗人、堂前人、针线人。与歌舞艺人相比,她们无论手艺还是收入,都丝毫不逊色。


!admin 发布于  2023-3-10 17:19 

金兵为何没动宋仁宗墓

  在宋朝末年的时候,金兵占领了中原,逼得北宋朝廷南迁。我们都知道,宋朝是一个十分重文轻武的朝代,国家鼓励工商,十分富有,皇帝的陵寝自然肯定也是陪葬品很多。在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之后,对当时的北宋皇家陵寝进行了大肆的洗劫。但是在这些被洗劫的陵寝之中,唯独宋仁宗的陵寝金兵敬而远之,不敢动它,这是为何呢?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无数的封建皇帝,但是出了名的明君、贤君却是少之又少,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而宋仁宗就是凤毛麟角的其中之一。宋仁宗在13岁的时候即为,当时因为他年纪太小,由刘太后垂帘听政。在刘太后去世之后,他开始了亲政。从他开始亲政开始,一代明君之路便开始了,下面我们从几件小事来说一下宋仁宗的开明。

  有一次,宋仁宗在皇宫处理政务处理到深夜,十分的饥饿,想喝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但是因为当时已经是深夜,他便忍着饥饿,处理完政务就回去睡觉了。在第二天,他的皇后听到了这件事之后,就对他说:您乃是一国天子,天下都是您的,怎么想喝一碗羊肉汤都不给御膳房说?给他们说一下直接做一碗又不麻烦,这样委屈自己很不好。没想到宋仁宗回答说:宫里面每日开销已经很是巨大,如果说我每天都想喝羊肉汤,岂不是每天都要杀羊,这样一年下来都要花费好多银两,这些钱还不如拿来用在有用的地方。所以我还是忍一下饥饿就好了。一国之君能够有此仁义的想法,实在是令人佩服,就算是放到现在,很多人半夜饿了还会去点外卖。

  再有就是他善于接纳别人的意见。包拯在担任监察御史期间,就经常对宋仁宗不敬。有一次包拯与宋仁宗争辩,由于包拯说话声音较大,吐沫星子都飞到宋仁宗脸上了,宋仁宗用自己的衣袖在脸上抹了抹,继续听包拯的言词。天子我们都知道是高高在上的,在封建时期,如果敢有人对天子这样说话,最轻的处罚也要杀头了。但是宋仁宗不仅不惩罚包拯,还对他赞赏有加。所以完全可以说包拯之所以能够流芳百世,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宋仁宗是一个明君,肯听从忠臣的意见。

  在宋仁宗在位42年,期间对外几乎无战事,所以宋仁宗不仅在宋朝内十分受百姓爱戴,在当时的辽国、西夏百姓之间,也是十分受爱戴的。在他去世之后,他的讣告传到了辽国,辽国的君主听到了之后十分悲痛,并且还要为宋仁宗建衣冠冢,比表达他的哀痛。

  所以在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之后,虽然对宋朝皇陵大肆洗劫,但是却独独不敢动这位贤德明君宋仁宗的陵寝,一来是对宋仁宗的尊敬,二来也是害怕本国人民的唾骂。


!admin 发布于  2023-3-10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