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文学水平如何 西夏文学是怎样发展的?
西夏文学是西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党项羌族为主,兼有汉族、回鹘、吐蕃等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中国文学园林中的一朵奇葩。一定的文化现象总是以相应的经济为基础而生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
西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与同时期的辽、金相比,在文学领域内取得了更为丰硕的成果,这源于西夏所统治的河西陇右地区自古就受到中原文化的熏染,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据史料记载,早在汉、魏、晋时期,河西一带就多有儒学之士,这里的官学、私学繁荣,人才辈出,学风浓郁,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河西文化。
党项羌族内迁之后,在中原文化的浸润之下,文学艺术有了发展和进步。尤其是李元昊建国后,西夏的文学艺术水平大大提高,到夏仁宗李仁孝时期,呈现了五彩缤纷的繁荣局面。西夏的文学作品虽然受到汉族文学的影响,但是也有自己的特点,其中宗教色彩和民族精神是西夏文学作品的灵魂。
西夏文学作品大致可以分为公文、碑文、序文、民谣、谚语和诗歌等,其中以诗歌和谚语居多。西夏谚语集《新集锦合辞》中一开始就说到“夏国辩才数不尽,弭人谚语说不完”。西夏灭亡后,承载文学的书籍也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留存下来的文学艺术作品不多,后来出土的西夏文学作品也大都流落于异国他乡。
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部分西夏诗歌和谚语作品中看出西夏文学的艺术作品具有很高的欣赏水平和独特的审美观点。西夏的文学作品大部分没有署名,以西夏文字创作的文学作品更多表现的是党项民族固有的风格和特点,尤其是部分民族特色浓厚的西夏文诗歌、谚语。如《月月乐诗》《夏圣根赞歌》《新修太学歌》等诗歌寓意深刻,富有哲理,是西夏文学的精华。我们读过西夏的《月月乐诗》后就能体会到这一点。
一月里,黑头顶人和红脸汉子用过去一年的收入欢度节日,王国内到处都在摆酒席。
白色巍峨的住宅里温暖如春,母绵羊正在产羔,房子里洒满阳光,羊羔一排排躺着,酣畅入睡,聪明的人早就准备好喂养牦牛和羊只的青稞嫩叶,绵母羊咩咩叫着,小羊羔大声地喊着,
他们成双成对,月儿斜挂在蔚蓝色的路边,正要出发踏上自己那遥远而永恒的路程,旅人在大步迈进,他的衣服已无御寒之物。
所有冻成白色的东西都在融化,
一切落入冬季威力的东西都又开始裸露,闪着白光。
月亮在西山丘的上方闪烁,鹤唳声声,在(相互)打听着春汛时的美景。
鹤群是春汛的美人。无论悬挂在西方的月亮,还是鹤群,还是大片的春水,都不会消失殆尽!
……
三月里,
鸽子和斑鸠在树丛中咕咕叫着,宣告国家的兴盛,在充满阳光温暖的强大光荣的国家里,流水潺潺,在辽阔的草原上,绿色的嫩芽破土而出,迎风摇曳。
杜鹃在东面的山上咕咕啼鸣,快快植树——杜鹃声声,阳光透过长枝吐蕊的树林!
人们喝着豆粥,欣赏着花卉——这不是一个饥饿的国度。
月儿度入第四个月,万物开始变绿,树木花卉,使名人赏心悦目。
上天慈悲赋予我们众多丰富的宝藏,全国上下享用着丰盛的早餐。
杜鹃啼鸣,意味着万物复苏,山的威力永存,阳气上升,男人们注视着女性的秀丽姿容。
芳草如茵——大地一片美景,群芳竞相吐艳,塔脚下杂草丛生,草木葱茏,高可盈尺,它们(草)像羚羊皮做的皮带,像马的绊绳,在同水搏斗,
它们同水和解,出现了成片的低洼湿地,这是龟的自由驰骋的天地。啊,不可思议的土地。
四月里,
夏季的第一天降临。草木茂盛葱笼。
论功(行赏)各色珍贵的礼品,王国中在举办盛宴。
杜鹃在绿茵丛中啼鸣,宣告夏季已经来临。
没有荒废不耕的山丘和平原,庄稼汉魂牵梦萦的只有土地,只是它的美人。
……
十一月里,
白高(国)的臣民由山上迁徙到浓密的丛林中。河流开始结冰,覆盖着白色坚冰的道路笔直。
唐古特的儿女们小心翼翼地探查道路(四处张望)往前走着,但(道路崎岖)并不影响他们的爱情!
马儿的牙齿冰凉,深夜里鹿儿喃喃谵语。
时光凉飕飕地流逝,将近十二月。错过了第五天连小鱼也抓不找。
土金牛时刻敲响了鼓,人们纷纷向寺院走去。
新年将到,国内的黑头顶人和红脸汉子大摆宴席。
无论青年人还是老年人的生命又长了一岁,向亲戚们磕三个头拜(新)年,两个年头交接,各个月又重复起来。
各个寺院,家家户户,连国内最遥远的角落,到处都一片欢乐,在乡村茅舍的窗户里(能看到)紧挨在一起的脑袋。
……
新年到来之际,国内的黑头顶人和红脸汉子们大摆酒席庆祝,
在月末和岁首把像多节竹子一样的三代人中老老少少都团聚在一起。
在族长的家里没有缺席的人,包括最遥远地方的统治者在内都已来到,那就让大家尽情地欢度(新年)吧。
这首诗描述了一年十二个月西夏境内的自然气候、生态的变化和西夏国内人民生产生活的状况,是西夏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西夏社会中那种温馨和谐的气氛。这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篇措辞恰当、意境优美的散文。
西夏的谚语“旌高举云端,剑悬挂风中”“有志族女不厌嫉,参战独子不惜命”“肝虽坠,未曾倒,箭已尽,不会降”“肠流出,缠于腰,肚已穿,以草塞”等,真切地反映了西夏以忠实为先、战斗为务的强硬民风,体现了西夏民族尚勇重武的精神。
另外,在《新集锦合辞》和西夏文《圣立义海》中也有一些哲理性很强,寓意深刻的谚语,如“该学不学学饮酒,应教不教教赌博。树梢置食喉已断,井深有水嗓已干”,“聪明人珍视妇女品行,愚蠢人注意妇女容貌。占有牲畜不富,怀有智慧才富”,等等。
而西夏文学作品中的另一些用西夏文或汉文写作的作品则明显地受中原文学传统的影响,代表性的有《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铭》,它最能反映西夏文学的特点。此碑铭是西夏文与汉文合璧,两种文字相比,内容虽然相近,但不雷同,各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我们摘录碑铭来进行体会。
五色瑞云,朝朝更复金光飞;
三世诸佛,夜夜必绕圣灯现。
一劫完毕,先地获道心喜跃;
七级悉察,福智得人佛官至。
天下黑头,苦乐二种求福处;
地上赤面,势力两面是柱根。
十八地狱,受罪众生得解脱;
四十九趣,安乐慈人爱到来。
三界昏暗,智灯一举悉见显;
众生爱海,惠桥已建皆渡运。
圣宫造毕,功德广大前无比;
宝塔修完,善缘圆满识量高。
人身不珍,潮湿□帐如麻竹;
人命无常,安城秋明同夏花。
施舍特殊,三轮体空义皆解;
志心坚固,二边不执证彼岸。
我们可以看出,西夏诗歌一般字数相等,韵脚整齐,音律明快,大都用排比句式直抒胸臆,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博大胸怀和民族自豪感。
西夏桓宗是怎样治理国家的 李安全为什么要篡权夺位 ?
夏乾祐二十四年(1193年)九月二十日,夏仁宗李仁孝卒,终年70岁,谥号“圣德皇帝”,庙号“仁宗”,陵名“寿陵”。李仁孝在位54年,是西夏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他死后,皇位由他的长子李纯佑继承,这就是西夏历史上的夏桓宗。
李纯佑继位时年17岁,在位共14年,实际执政12年,乾祐二十四年(1193年)末继位,天庆十三年(1206年)年初被废黜,这两年不计,此时正是西夏的多事之秋。外部,蒙古汗国正在兴起,并对西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内部,西夏的国力从仁宗统治的后期就已开始减弱,原因是随着国家的安定和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党项羌族贵族开始贪图安逸,日渐腐朽。
到桓宗继位时,党项羌族的贵族们的争权夺利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灭亡的阴影正在袭卷西夏。面对如此的国情,夏桓宗基本上承袭了夏仁宗时期的内政外交政策,对内安国养民,对外附金和宋。在统治阶级的倡导下,西夏国内的佛教活动十分兴盛,夏桓宗的母亲罗太后便是一个笃信佛教、热衷于佛事的宗教信徒。
这一时期西夏佛教的发展和兴盛主要表现在佛事活动规模宏大、缮写西夏文大藏经及纂辑汉文佛教典籍三个方面。尤其是用西夏文字翻译大藏经的创举,在同一时期的辽、金政权中是没有的。这些活动丰富了西夏的汉文大藏经的内容。
西夏桓宗与金保持着和睦友好的关系,政治上,双方互相频繁地派出使节;经济上,恢复了榷场贸易;文化上,两国的名人雅士相互交流,他们在出使的过程中,相互把本国的文化传播到了对方的国家。西夏桓宗的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西夏自仁宗以来的稳定繁荣,但这一切都已不能扭转西夏国由盛而衰的趋势。
清代史学家吴广成在评价夏桓宗时说:“纯佑仁慈恭俭。在位十四年,四郊鲜兵革之患,国中无水旱之虞。盖西夏小邦,但能循旧章,安无事,已称善守矣。即其宫闱间,未闻失德。乃以宗孽擅权,失爱母氏,位遭幽夺,身死废所,哀哉!”作为个人而言,夏桓宗的仁慈是值得颂扬的美德,但从政治斗争和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而言,他的这种软弱却导致了皇位的丢失。
李安全是崇宗李乾顺的孙子,越王李仁友的儿子。李仁友是仁宗李仁孝的族弟。仁宗灭任得敬的时候,李仁友抓获了任得聪、任得仁等,使得任得敬孤掌难鸣,最后被诛杀,李仁友也因此得到夏仁宗的奖赏,被封为越王。
李安全天性暴戾,心术险恶,李仁友死后,李安全曾上表要求承袭父爵,桓宗没有答应,反而降他为镇夷郡王,李安全的心中从此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为了阴谋篡权,李安全一方面诱惑朝中大臣为其所用,另一方面运用占卜之术为他的篡权行为大造舆论。
天庆十一年(1204年)八月,“夏州豕生麟,麟一身二首,州民以献。安全使人占之,云‘一国两主兆也’。安全喜,遂蓄篡谋”。李安全借生物界出现异常和占卜之术阴谋篡权,目的是要国人信服他代替李纯佑是顺应天意的。同时,李安全在军事上也做了准备工作。
李安全所居的镇夷郡原为西夏的甘州,1037年,西夏升甘州为镇夷郡。甘州东据黄河,西阻弱水,南跨青海,北控居延,绵延数千里,通西域,扼羌翟,水草肥美,畜牲孳息,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重要通道,生存环境和经济条件十分优越。
李安全利用甘州的丰饶资源,秣马厉兵,培育羽翼。李安全凭借经济、军事上的实力和与宫中罗太后勾结的优势,最终成就了他的政治野心。天庆十三年(1206年),窥伺皇位已久的镇夷郡王李安全与夏桓宗母亲罗氏皇太后合谋,发动宫廷政变,废黜夏桓宗李纯佑,自立为帝,为“襄宗”,改元“应天”。当年的三月,李纯佑突然暴死于废所,年仅30岁。其谥号“昭简皇帝”,庙号“桓帝”,陵名“庄陵”。
襄宗李安全在位6年,这期间,由于金朝对于李安全篡位的逆行十分不满,再加上蒙古对西夏的入侵,金拒绝援助,使得夏、金两国的关系由原来的联盟走向了破裂。西夏因此对外开始执行“附蒙侵金”的策略,对金用兵,造成两败俱伤,使蒙古坐收渔翁之利。
蒙古并未因西夏的依附而放弃对西夏的侵扰,这期间,蒙古两度征伐西夏,中兴府被围,这些都加速了西夏的衰败和灭亡的步伐。
桃花娘娘是哪位神仙
桃花娘娘是哪位神仙
民间传说中桃花女本为王母娘娘的侍女,因与仙童周公私自相恋而触犯天条,被罚到人间修炼。元代王晔的神仙道化剧《破阴阳八卦桃花女》,《太和正音谱》中又作《智赚桃花女》,就详细地叙述了这个故事。[①]清代无名氏增改为《桃花女阴阳斗传》,情节更为生动,艺术价值也较前者为高。清代陈复正据元杂剧改变为小说《桃花女》。故事中的贫家美貌女子桃花女,善于解禳之术,敢于智斗善算《周易》的财主周公,体现了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冲突。桃花女在斗法中取胜,最后二人和好,以美好的婚姻为圆满结局,桃花女也被奉为算命师和巫师的祖师,后来又演变为专管爱情婚姻的女神。
透水混凝土外加剂有哪几种
透水混凝土外加剂有哪几种
1.使用减水剂2.是一种在维持混凝土坍落度基本不变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混凝土外加剂。大多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木质素磺酸盐、萘磺酸盐甲醛聚合物等。加入混凝土拌合物后对水泥颗粒有分散作用,能改善其工作性,减少单位用水量,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或减少单位水泥用量。
三维动画多少钱一秒?三维动画收费
三维动画制作收费是按秒来收费的,一般的三维动画制作一秒钟大概三00左右,如何要求品质高的需到500一秒、影视剧级别的要求一秒就需要上1000元,具体的要看顾客的要求。
1个60秒的动画可能需要8000到30000元,或者更多,这取决于与动画风格要求相关的综合因素。比如三维动画普遍比2维动画更贵,定格动画是另一种动画形式,也可能很贵。因为每个场景都是手工模型制作,非常耗时和需要很多的创意。
大多数动画公司制作1分钟动画的价格在6000元到10000元之间。当然,电影级别的动画价格要另当别论,电影级别的动画预计1分钟动画的价格可达百万元。
上海公司注册详细流程
1、上海注册公司流程
(1)名称核准。当前,上海市面上各行各业公司数量众多。所以,为确保公司名称顺利通过审核,申办者最好多准备几个备选名称,并提前进行名称预核准,以提高核名通过率;
(2)提交材料。在核名通过领取《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后,创业者需将进行工商登记的材料准备齐全,并由股东、法定代表人签字,然后前往工商大厅现场进行提交;
(3)领取执照。营业执照是企业能够开展经营活动的凭证,有正副本之分。一般来说,领取营业执照需按预约时间进行,并携带《企业准予设立通知书》及申领人身份证原件;
(4)备案刻章。公司经营期间需用到一系列印章,这些印章包括:公章、财务章、法人章等。备案刻章需到公安机关指定刻章点办理,以确保印章刻制的合法性;
(5)开立账户。该账户是指银行基本户,以用于公司日后资金方面的往来,开户行可根据创业者自身需要自由选取,建议选择公司附近的银行办理;
(6)核定税种。核定税种主要是核定纳税人身份以及应申报的税种,以便于公司日后记账报税。此后,在税种核定完毕后,企业还需购买税控设备及发票。至此,上海注册公司流程基本完成。
2、上海注册公司费用标准
现如今,创业人员在上海注册公司,费用标准行情大致如下:
1、租房费用。数千元至数万元不等(如自有注册地址或经营场地,则该部分费用可忽略)。
2、刻章费用。基本上需要400-600元。
3、开户费用。不同银行收费情况不同,大致需要400-1000元。
4、购买税控设备及发票费用。大致需要600-800元。
另外,创业者注册公司如果选择注册资本实缴,那么还需准备与登记数额相当的资金。
混凝土增强剂多少钱一公斤
混凝土增强剂多少钱一公斤价格13元一公斤。混凝土增强剂是最新一代渗透性硬化剂材料,含特选高活性氟钛物,是环保无色透明液体(无味、无毒、不燃)。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关于碳排放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详细介绍
一、碳排放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内容是什么
碳排放管理师考试内容包含《碳排放理论》和《碳排放管理实务》两部分。
满分为150分,90分以上视为考试合格,最终成绩换算为百分制。
碳排管理师的专业技术人员考试采用线上机考的形式,其中碳排放管理师考试内容包括“碳排放理论”和“碳排放管理实践”两部分。
综合为一张进行考试,由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组成。满分为150分,90分以上视为考试合格,终成绩换算为百分制。考试时间在每年的3月、6月、9月、12月第三周周末进行考试,考试全程人脸识别,考试电脑需要配备摄像头。
碳排放管理师证书是国家是承认的,而且碳排放管理师可以从事的工作非常广泛,专业性较强,涉及了碳资产管理、碳达峰与碳中和规划编制、碳标签、碳足迹和低碳产品认证,也包括提供外部的碳排放监测、统计核算、核查、交易等相关服务。
可从事的工作范围非常广。有很多的事业单位都需要碳排放管理师,而且都是非常不错的大企业,好比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这些都属于是国内高排放行业所以这些行业都需要碳排放人才。
同时,碳排放管理师证书也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凭证之一,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评定技能水平的参考依据之一。
二、碳排放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注意事项有哪些
现阶段碳排放管理师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政府部门和电力、水泥、钢铁、造纸、化工、石化、有色金属、航空等八大控制排放行业。全国范围的数量大约是8000多家,碳排放管理人才缺口巨大,碳排放管理师将迎来供不应求的就业前景。
经考试合格者由国培网颁发碳排放管理师专业(职业)技能证书。同时持证人员信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中国改革报进行公示。依据《职业教育法》规定,可做为持证人上岗就业和晋职考核重要参考依据。碳排放管理师证书。
总结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碳排放管理师就业前景很不错,市场人才需求量大,想要提升自己职业技能的同学可以抓紧学习起来,趁大家还没卷起来的时候,把证拿下。
西夏经济发展水平怎么样 发展模式是什么样的?
“兴皮毛,事畜牧,蕃性所便”。党项族在内迁之前以及内迁之初,完全依赖于畜牧业和狩猎业为生,这两项是他们传统的经济部门。党项族过着“不知稼穑,土无五谷,俗尚武,无法令赋税”的生活。
随着内迁后与当地各族人民,尤其与汉族人民的相处交融,党项羌族人民逐渐吸取了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部分党项羌人民开始定居并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但是,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农业在整个党项羌族社会中居于次要地位,这一情况一直延续到西夏建国前后。
党项羌族占领了兴、灵、甘、凉等州之后,由于这几个州都是水草肥美、自然环境优越、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地区,农业逐渐成为西夏社会经济的主要部门。此后,在西夏国内,农业和畜牧业成为主要的经济部门。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活动的发展。
西夏在立国前,土地关系比较简单,为部落占有制。牧地和耕地都是公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些公地为部落酋长所控制。随着夏州割据政权势力的壮大,特别是其统治地域的扩展和西夏王朝的建立,统治阶级采取了积极的封建化措施,使西夏的生产关系较快地向封建生产关系转变。
西夏的土地占有关系也变得复杂起来,总体而言,有国有制、贵族大土地所有制、寺院占有制和小土地占有制4种形式。
土地国有,即皇室占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在我国古代,所有的土地都属于国主所有,西夏也一样,名誉上全国所有的土地都归国家即君主所有,但这里的土地国有主要是指西夏皇室固有土地和国家武力攻占的耕地、牧场和山川林泽。这些土地由农田司、群牧司等政府部门直接掌管。
贵族大土地占有制。主要是指西夏国的皇亲国戚所拥有的世袭土地和通过侵夺、兼并而得到的土地。
寺院占有制。西夏是一个礼佛至上的国家,全国上下皆笃信佛教,佛教在西夏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铭》记“至于释教,尤所崇奉,近自畿甸,远以荒要,山林溪谷,村落坊察,佛宇遗址,只橼片瓦,但仿佛有存着,无不必葺”,佛教的兴盛使西夏僧侣们的群体庞大,社会地位较高。
日常所需除了施主的布施、捐赠外,主要依靠寺院占有的土地收入为主。寺院占有的土地,有皇室赐予的,也有一些是施主捐赠的。
小土地占有制,即普通的民田。这种土地所有权是最不牢固的,随时有可能被贵族地主掠夺而去,这种土地可以买卖。
税收是供给皇室和官吏支出、维持政府运转、保障军队平时和战争费用的经济命脉,是西夏政府十分重视的大事。西夏的赋税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吸取了唐宋中原王朝对归附的蕃人所采取的轻赋政策,并且在国内推广。赋税分为农业税、畜税、工商税三大类。
农业税又分为耕地税,租、庸、草税,人口税三部分。耕地税缴纳的是实物租税,也称“产品租税”,西夏有以耕地多少缴纳农业税的制度,是一种固定税制,实行“计亩输赋”的政策。以耕地面积课税是最普通的制度,也是中国历代相传的主要税法,西夏继承了这种税制。西夏《天盛改旧新定律令》规定:“诸郡县转交租,所属租、佣、草种种当紧紧催促,收据当总汇,一个月一番,收据由司吏执之而来转运司。”这说明西夏的赋税中除纳粮食地租外,还服劳役和缴纳草。
另外,西夏农户还有按人口纳税的规定。西夏经济中畜牧业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畜税是西夏政府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税的征收是个体牧民按畜产多少提供披、甲、马等军事装备。西夏的工商税分为榷课和商税两大类。所谓榷课制度,是指西夏对盐酒、木材、烧炭等行业实行监管并征收税收。商税是西夏对境内一些具有买卖、交换性质的行业,如商铺、典当、货物交换、买卖婚姻等实行征税。
西夏的徭役主要有兵役、夫役和职役等。西夏的主体民族党项羌族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崇尚武力,实行全民皆兵制,承担兵役是每一个公民,尤其是男性公民应尽的义务。男从15岁~70岁都要服兵役,用于戍守边境、点集出征、修缮等。
西夏夫役的内容较为复杂,项目众多,重要的有修治河渠、桥道、修建宫阙、王陵等。职役为差役,由于史料缺乏,西夏的各种职役的承担者的身份和性质都无从了解,只知道西夏的职役类似于宋朝的职役,是西夏人民的一个沉重负担。
党项羌族人民长期从事畜牧业,积累了丰富的畜牧知识和技术。西夏立国后,地域扩大,草原地区增多,这使西夏畜牧业有了更大的发展。西夏境内的定州、瓜州、沙州等地都有广阔的草原,水草肥美,适宜放牧。特别是凉州一带,素有“凉州畜牧甲天下”的美誉。
另外,中原各王朝对西夏畜牧产品的需求,使经营畜牧业有着丰厚的收益,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西夏畜牧业的发展。西夏畜牧业的品种主要为羊、马、驼、牛、驴、骡等。西夏的畜牧业有官营和私营两种,设有“群牧司”统管全国的畜牧业,官营畜牧业占主导地位。
狩猎业是与党项羌族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传统行业。夏州割据政权的重建者李继迁就曾以狩猎时一箭射中老虎的眼睛而被党项各部所熟知。西夏文《月月乐诗》里曾描绘了西夏狩猎娱乐的事:
……
二月里……在这强大的国家里,到处是潺潺流水,草儿葱绿,人们在山上猎杀野牦牛。
……
七月里……安装上捕鸟的网,人们在追捕鹿群,收割稻谷。三种值钱的东西(鸟、鹿和稻谷)都要到手。
八月里……唐古特人和汉人拆除障碍,拉着黑线和白线在捕鸟。
九月里……国内开始捕鸟。
十月里……国内到处在捕捉鸟雀。
……
狩猎不仅是西夏传统的生产部门,也是最高统治者与部落酋豪商议国事的重要手段之一。李元昊每次出兵前,都要率各酋豪、部落首领狩猎,借享受野味的同时,就一些重大决策形成统一的意见。西夏人狩猎的对象有虎、豺、狼、鹿、猴、黄羊、狐狸、兔、刺猬、鹰、雕、雁、鸳,等等。西夏人狩猎的经验和手段都非常丰富。
西夏在立国之前,党项羌族居住于夏、银、绥、宥等地区,这一带自然条件恶劣,不具备农业生产的条件,再加上频繁的战争,使田地荒芜。因此,党项羌族基本上依靠饲养家禽和游牧采集、狩猎为生。虽有部分党项人学会了农耕,但农业发展缓慢。
到李继迁、李德明、李元昊祖孙三代时,西夏拥有了南望祁连山,北临大漠的河西走廊和土地肥沃的宁夏平原。河西走廊一带的绿洲地区自古就是仓库有蓄、民庶殷富,农业文明发达,甘、凉、肃、沙等州在汉唐时期就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明珠般窗口,唐朝诗人曾有“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的诗句描述当地的丰饶。
而西夏的国都所在的宁夏平原的灵、兴等州在黄河水的灌溉润泽下,唐朝时就有“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水木万家朱户暗,弓刀千骑铁衣鸣”的美誉。汉唐以来修了“秦家”“汉源”“唐来”“七级”“特进”等渠,促进了当地农业文明的发展,在如此优越的地理环境下,西夏的农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李元昊深知“一方之赋,尽出于屯,屯田之恒,藉水之利”的道理,在原有的水利设施基础上,西夏时又修筑了自今青铜峡至今平罗德新的水利工程,后人称为“昊王渠”或“李王渠”,沟渠的遗迹至今仍能看出。
“昊王渠”等渠道的修筑,使首都兴庆府周围成为西夏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兴、灵一带成为“国人赖以生者,河南膏腴之地”,这也是西夏国境虽小,却能富强的经济原因,这里所产的粮食除供西夏国内宫廷、驻军和当地居,民食用外,还用于支持西夏其他地区。西夏在国家机构的设置中有“农田司”管理农业,同时也注重利用前人开发的水利设施,还制定了适宜于本地区的水利工程技术和管理制度,有合理的劳役、用料制度,有严密的灌溉制度,有严厉而合理的法律保障。
西夏的农业生产品种主要有麦、大麦、荞麦、青稞、糜粟、稻、豌豆、黑豆、小豆、红豆等,以稻、麦为主。蔬菜有芥菜、香菜、蔓菁、萝卜、茄子、胡萝卜、葱蒜、韭菜等。先进的耕作方式和农具的使用是农业发展的标志之一。
西夏境内的农业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与宋朝境内汉族农民所使用的基本一致,西夏也已普遍使用牛耕。西夏农业中所使用的农具有犁、耙、锹、耧、镰刀、碾等,西夏的农业发展水平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西夏军队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西夏军队的构成有哪些?
党项羌人在内迁之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氏族部落阶段。这时,党项社会中设有专门的常备武装力量。部落成员出则为骑,入则为民,个个都是战斗者,因此,党项内部“贵壮贱老”成为社会风尚。
随着战争的频繁,党项部首领的权力逐渐加强,这时也出现了部落兵。这是游牧民族所共有的特点,各级酋长就是各级军事组织的指挥员,此时的军令、军制只是口头约定的,还处于萌芽状态。党项部落在不断地内迁、掠夺战争和受封于中原王朝的进程中,逐渐加快了党项军事组织的发展。部落兵逐渐强大,并被纳入中原王朝的军事体制中。党项人有了较为稳固的常备兵,这是西夏兵制的发展阶段。
夏景宗嵬名元昊在继位后,怀着“英雄之生,当王霸业”的雄心,特别注重军事的建设和改革。元昊自幼熟读兵书,能征善战,他首先对党项原有的部落兵实行规范的强化,“以兵法勒诸部”,使松散的部落兵听从统一号令,更具战斗力。他在改善以前党项部落兵制时,结合宋朝的军制,改革统军体制,设置了三级统兵体制,枢密院为国家最高军事统军机构,总理全国的军事事务。
经略司、正统院、统军司、殿前司为二级统军机构。为了便于中央对地方部落兵的管理和调遣,西夏仿照宋朝的“厢”“军”建制,将全国分为左、右两厢,以黄河为界,河东为左厢,河西为右厢。在全国建立起地方监军司制度,设12个监军司,各立军名,并规定驻地。这种监军司是集军事与行政性质于一体的制度。
但是,监军司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也有增、减、更名、迁移驻地等情况,所以也有18监军司一说。兴灵镇守军、护卫军和各地的监军司一同构成了西夏的第三级统军机构。西夏还实行普遍兵役制,即全民皆兵,这一时期是西夏兵制逐渐成熟的阶段。
西夏的军队按性质和任务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皇帝侍卫军、中央军和地方驻军。皇帝侍卫军是从部族兵中选出的精锐组成的,由皇帝亲自掌控。中央军应为镇守都城兴庆府和重镇西平府的卫戍部队,还有“擒生军”,这两部分军队由皇帝和枢密院直接掌握调动,装备精良,以备战争时随时调遣。地方驻军是西夏各地的监军司军队,他们是西夏军队的主要部分。
西夏的军队按其装备、技能和作战方式可分为骑兵、步兵、炮兵、水兵和强弩兵等兵种。骑兵是西夏军队中最精锐、战斗力最强的兵种。史书称西夏骑兵为“铁骑”、“铁林”“铁鹞子”,在战斗中一般都是冲锋在前,是中央军与地方军中不可缺少的兵种。
步兵是西夏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人数最多。步兵主要是配合骑兵作战,各军中的“擒生军”以及战争中被俘获的汉人(撞令郎)都是步兵。由党项部落子弟组成的步兵,能征善战,所向披靡,其中以横山羌最为著名。炮兵是西夏军队中发射火炮,用抛石机掷石块的士兵。
水兵由西夏境内黄河沿岸的一些地区组建,由善水性的人组成,配备舟船和轻便渡河的“浑脱”(即今宁夏黄河上传统的渡河工具——羊皮筏子)为作战工具。由于党项羌族本民族是游牧民族,善骑射,西夏又出产良弓,所以强弩兵有很大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