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唐使是什么

遣唐使是唐代时,日本派赴中国学习交流的使节团。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264年的时间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公元630年,舒明天皇终于派出了第一次遣唐使,从630-895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间,日本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其中尤以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随行的第八次遣唐使最为著名。

日本政府不断派人到中国学习,每次派出的遣唐使团多达百人以上,有时多至五百余人。中国的许多律令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以及风俗习惯等,通过他们传入日本,对日本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建都长安(今西安)。唐帝国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发达,成为东亚最强大的帝国,声威远扬,对日本和亚洲各国都有巨大吸引力。而日本通过四次遣隋使,朝野上下对中国文化更加仰慕向往,出现学习模仿中国文化的热潮。

623年,遣隋留学僧惠齐、惠日等人在留学中国多年后回国,同天皇报告大唐国是法律制度最完备的国家,建议派使节赴唐学习。为了实现更加直接有效地学习唐朝先进制度和文化的目的,日本政府决定组织大型遣唐使团、派遣优秀人物为使臣,并携带留学生、留学僧去中国。


!admin 发布于  2023-3-15 09:35 

唐朝什么时候灭亡的

唐朝亡于907年。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阳,史称武周,开创了“上承贞观,下启开元”的治世局面,为盛唐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705年,神龙革命之后,唐中宗恢复唐朝国号。唐玄宗即位后开创了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国势渐振。

878年,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灭亡原因:

唐朝自唐玄宗天宝年间以后的150多年里,一直处于动荡之中。唐朝的衰落源于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的灭亡是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藩镇长期割据,与中央对抗,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的力量;宦官专权,使皇帝大权旁落,严重破坏了国家正常的统治秩序;朋党之争,瓦解了统治集团的力量,严重动摇了唐朝统治的阶级基础。

政权日趋腐朽,百姓的生活也日趋悲惨,最终导致了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爆发。在起义军的沉重打击下,唐朝统治彻底崩溃,统治中国290年的大唐帝国寿终正寝了。


!admin 发布于  2023-3-15 09:35 

严嵩是奸臣吗

  嘉靖皇帝对神神道道的东西很着迷,让人专门为自己研制开发了不少丹药,以求身体健康、长生不老。这些新药研制出来之后,他会让自己最宠信的大臣——严嵩先服下,以试验药效,而严嵩也是甘心情愿给皇帝当小白鼠,甚至以此为荣,服药之后,都会详细写个报告,汇报自己的用药体会。

  他在自己77岁时给皇帝的报告中说:“我去年吃了50粒丹药,结果全身又干又痒,非常难受。到了冬天,就转化成了痔疾,痛得流了两碗淤血之后,那些药引发的热效才算过去。我是只管全心全意为您尽忠,至于这些药有啥不良反应,我这把年纪了,最多只是求上天能保佑。”

  后面的总认为严嵩是大大奸臣,对于嘉靖而言,那些所谓的忠臣又在干什么呢,其实要说错,也是嘉靖的错,整天搞那些丹药!


!admin 发布于  2023-3-15 09:34 

严嵩为什么和裕王作对

  嘉靖几十年不上朝,为何一直能把朝政牢牢控制手上,把朝臣们玩得死去活来?平衡术!嘉靖总能把大臣们置于天平的两端,他上下其手,今天增左边,明天增右边,摇晃不止的天平,把大臣们搞得七晕八素,他稳坐钓鱼台。

  我们看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清流派义愤填膺恨不能撕碎严嵩,掌握着满手的证据,徐玠就是不出手,为何?徐玠早就看透了嘉靖的平衡术,需要谁倒下谁起来,靠的不是实打实的证据,而是政治平衡的需要!皇帝需要平衡的时候,你再多证据也扳不倒严嵩,皇帝想要打破平衡时,根本不需要任何证据!

  对此,徐玠心知肚明,严嵩更是透亮,俩人都是狐狸精投胎,太极拳高手,只有他俩配得上坐镇天平的两端!

  嘉靖还有一个阴险的手段:为了平衡朝局,他硬生生把严嵩推到裕王的对立面。谁都知道,裕王就是不二的储君人选,严嵩也不傻,为什么偏偏跟裕王过不去?不是他想这么做,而是他读懂了嘉靖的心思,他必须做制衡裕王的砝码!

  从这个角度看,其实严嵩早就成了嘉靖计划中的弃子,他的悲剧早就注定:背着“奸臣”之名行忠君之事!估计嘉靖见到严嵩就心下大喜:这家伙正是我需要的一块上好材料啊!


!admin 发布于  2023-3-15 09:34 

严嵩为什么那么贪

  看看严嵩的“奸名”,得来还真不易,其中三分靠打拼,三分代受过,还有四分不能说。

  自己的三分属于自作孽,血淋淋的事实放在那里,赖都赖不掉。代受过的三分只能怪他那独眼龙的儿子,和一帮“假儿子们”。严嵩捧着十万个小心伺候来之不易的成果,严世蕃不这么想,他猖狂到什么程度,连裕王的竹杠都敢敲,不给孝敬,就扣你岁赐,连扣三年!害得裕王不得不乖乖奉上纹银一千五百两。严世蕃很得意地说:“天子的儿子都得给我送银子,你们谁还敢不送?”

  严世蕃曾经毫不掩饰地对外宣称:俺们家的银子比国库多多了!有一次,严世蕃准备把一批银子埋入地窖,埋之前特地请严嵩来欣赏一下他的成果。老严嵩一看,数量之巨令他目瞪口呆!

  严世蕃贪,鄢懋卿之流也不是开银行的,羊毛出在百姓身上,那就抓紧薅吧。这家伙口才没严世蕃好,人家不夸富,而是炫富。厕所用彩锦装饰,溺器用纯银的,跟老婆上街坐的五彩舆用十二女子来抬,怎么吸引眼球怎么来。

  大家对此习以为常,严阁老的门生嘛!得!账都算到老严嵩头上了。他还有个干儿子赵文华,这家伙竟然冒用严嵩的名号骗皇帝。他给嘉靖皇帝献了一坛酒,说这叫百花仙酒,喝了延年益寿,您看看俺干爹为啥八十多了还那么硬朗,就是喝这酒喝的......把嘉靖帝骗得热血沸腾,连忙询问严嵩,严嵩被吓得七魂丢了六魂。


!admin 发布于  2023-3-15 09:33 

嘉靖皇帝为什么能20年不上朝

  嘉靖皇帝虽然20多年没有上朝,但是还是牢牢把握着朝政。嘉靖总能把大臣们置于天平的两端,他上下其手,今天增左边,明天增右边,摇晃不止的天平,把大臣们搞得七晕八素,他稳坐钓鱼台。

  嘉靖皇帝还有一大爱好:藏私房钱。史学家说,嘉靖几乎自己兼任了户部尚书,大明朝的财政收支全在他的算盘中。对财务盯得这么紧的皇帝,历史上还真少有,不是大明找不出合格的户部尚书,实在是嘉靖的小金库设得太大,怎么也填不满。

  除了修建宫苑、炼丹求仙需要大把的银子外,嘉靖皇帝就像穷怕了的守财奴,需要盯着內帑里金灿灿、银亮亮的黄白货才能踏实。嘉靖的內帑有多少钱?一直到大明王朝被灭亡都没花完!

  內帑的钱不能从国库里抢,只能委屈严嵩想办法从民间搜刮,严嵩之与嘉靖,像极了乾隆之与和珅。

  “严党集团”之所以这么嚣张,就是头顶着嘉靖皇帝的不能宣示的圣旨在办事,他们根本不怕传到皇帝耳朵里!嘉靖皇帝极其聪明,他也知道搜刮的钱财恐怕,能到自己兜里的有半数就阿弥陀佛了。不过没关系,嘉靖有的是办法把剩余的拿回来。

  你看嘉靖有多损,钱你替我搂着,雷你替我顶着,香饵你守着,将来一道圣旨全部给我搬回皇宫。


!admin 发布于  2023-3-15 09:33 

岳飞是哪个朝代的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结了“联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

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代表词作《满江红·写怀》,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后人辑有文集传世。

岳飞的主要事迹:

岳飞年轻的时候,黄河南北、两淮之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金战争。岳飞和抗金名将宗泽、韩世忠等一道,站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北宋宣和四年,真定宣抚刘韐募勇聚士,岳飞应募,但不久即因父亲岳和病故,回到家乡汤阴县。

靖康元年(1126年)冬,岳飞在相州城第三次投军,归刘浩军中。刘浩命岳飞招安吉倩,岳飞不负众望,招降吉倩及其部属三百八十人。岳飞因此补承信郎一职。

靖康元年(1126年)十二月,康王赵构接到宋钦宗的蜡书,在相州开河北兵马大元帅府。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陈亨伯为元帅,汪伯彦、宗泽为副元帅。

元帅府下编前、后、中、左、右五军,其中前军统制为刘浩。岳飞属刘浩前军。按蜡书的命令,康王元帅府的任务是火速赶往东京(今开封),解京师之围。岳飞奉命带领三百铁骑,前往李固渡侦察,与金兵相遇发生战斗,大败金兵。跟随刘浩解了东京之围。


!admin 发布于  2023-3-15 09:33 

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是谁提出的

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项重要政令。这项政令要求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后来根据这项政令,诸侯国被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

西汉自汉文帝、汉景帝两代起,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一直是皇帝面临的严重问题。汉文帝时,贾谊鉴于淮南王、济北王的谋逆事件,曾在《治安策》中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

其具体办法是,让诸侯王各分为若干国,使诸侯王的子孙依次分享封土,地尽为止,封土广大而子孙少的人,就虚建国号,待其子孙生后分封。汉朝原来施行的是郡县制,所以制定推恩令是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做的改进,由以前的各诸侯所管辖的区域只由其长子继承,改为由诸侯王的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

推恩令,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诸侯国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西汉自文、景两代起,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一直是皇帝面临的严重问题。

文帝时,贾谊鉴于淮南王、济北王的谋逆,曾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文帝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这一建议,但没有完全解决问题。汉景帝即位后,采纳晁错的建议削藩,结果吴楚七国以武装叛乱相对抗(见西汉七国之乱)。景帝迅速平定了叛乱,并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使诸侯王的势力受到很大的削弱。但至武帝初年,一些大国仍然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并且诸侯王骄奢淫逸,时常违抗中央政令,严重威胁着中央集权的巩固。

元朔二年(前127年),朝臣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这样,名义是上施德惠,实际上是剖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这一建议既符合了汉武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因此立即为武帝所采纳。

同年春正月,武帝颁布推恩令。推恩令下达后,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不少王国也先后分为若干侯国。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封地大的王国被分成封地较小的侯国,这个过程直接导致了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这样,汉朝朝廷不用贬斥诸侯王,就使得大的王国自己分崩离析了。在此之后,侯国辖地仅有数县,彻底解决王国封地过大问题。


!admin 发布于  2023-3-15 09:32 

马齿苋不能与什么同食

1、马齿苋不能和韭菜同吃

马齿苋是属于寒性的一种食物,具有滑肠的作用,而韭菜也是属于寒性的一种蔬菜,同样具有滑肠的作用。如果把两者结合使用的话,就有可能会导致肠胃出现问题,严重的会出现腹泻腹痛,所以我们在吃马齿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吃韭菜,这两种食材是不可以同时吃的,否则的话对自身的健康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希望平时爱吃马齿苋的朋友一定要避免在吃马齿苋的时候吃韭菜。

2、马齿苋不可跟甲鱼一起吃

马齿苋和甲鱼也是不可以同时吃的,人家都知道马齿苋是属于寒性的,而甲鱼也是属于寒性的食物,如果把两者结合使用的话,不仅会影响到营养的正常吸收,而且会导致消化系统出现一些问题,会让肠胃消化系统出现紊乱,严重的会出现食物中毒,还会腹泻腹痛,一旦出现此类情况,一定要及时的就医,因此平时我们要避免把马齿苋跟甲鱼一起吃,否则最终受伤害的还是自己的身体。

3、马齿苋不可以跟寒性食物一起吃

马齿苋跟寒性食物是不可以同时吃的,主要是因为马齿苋本身就是属于寒性的食物,我在把它跟其他的寒性食物一起结合的话,那么会使寒性加大,不仅不会对身体健康,形成一定的保护,而且还会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甚至会诱发一些疾病的出现,所以在平时一定要注意避免把马齿苋和其它的寒性食材一起吃,因为这样会让我们的健康受损。


!admin 发布于  2023-3-15 09:30 

羊肉不能和什么同食

1、羊肉不宜与南瓜一块吃,因为一块吃容易伤脾胃,都是补的,太多了也不行,补的太腻了。

2、羊肉不能与豌豆一块吃,吃了以后容易发生黄疸和脚气病。

3、羊肉不能与海螺一块吃,容易使人腹泻。

4、羊肉不能与西瓜一块吃,吃了以后容易伤人元气。

5、羊肉不能与茶叶一块用,容易发生便秘。

6、羊肉与奶酪一块吃,容易两者相反。

7、羊肉不能与竹笋一起吃,会引起中毒。

8、羊肉不能与板栗一块吃,会引起消化不良,或者引起呕吐。

9、羊肉不能与醋一起吃,因为醋属于温性,二者相配太热,羊肉本身是热的再加上醋也是热的,比如涮羊肉的时候小料里别搁醋,吃了可能太热、容易上火。


!admin 发布于  2023-3-15 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