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全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百科全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百科全书》的主要内容:记录人类一切知识门类或某一知识门类的工具书。《百科全书》在规模和内容上均超过其他类型的工具书。《百科全书》的主要作用是供人们查检必要的知识和事实资料,其完备性在于它包容了各种工具书的成分,囊括了各方面的知识。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
百科全书简介:
《百科全书》是知识的总汇,是一切知识门类广泛的概述性著作。是否有一部优秀的综合性的《百科全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采用词典的形式编排,收各科专门名词、术语,分列条目,详细解说,比较完备的介绍文化科学知识。有包罗万象的综合性《百科全书》,也有专科性的《百科全书》。
微观和宏观的区别是什么?
微观和宏观的区别是什么?
微观和宏观的区别是:
微观:原意是“小”。微观与“宏观”相对。粒子自然科学中一般指空间线度小于10-9米(即纳米以下)的物质系统。在社会科学或者广义的概念,微观是指从小的方面去观察。
宏观:哲学术语,与“微观”相对,不涉及分子、原子、电子等内部结构或机制;也泛指大的方面或总体。常见词组有宏观理论,宏观世界,宏观经济学。
相关资料
物理学名词:与微观相对,宏观不涉及分子、原子、电子等内部结构或机制。肉眼能见到的物体均为宏观物体;宏观现象一般指宏观物体和隐藏在宏观的空间范围内的各种现象;宏观物体和宏观现象总称宏观世界。
社会科学名词:在社会科学中,一般来说,我们通常把从大的方面、整体方面去研究把握的科学,叫做宏观科学,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宏观方法。通常把从小的方面、局部方面去研究把握的科学,叫做微观科学,这种研究方法,叫微观方法。
给予和给与的用法区别是什么?
给予和给与的用法区别是什么?
给予和给与的用法区别是:读音不同,用法不同,意思不同。
1、读音不同:给予读音“ji yu”, 意思为“送给、献给”,是主角给别人什么东西,指宏观上的帮助,包括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比较概括和抽象的。
给与读音“gei yu”,“gei”是常用口语,而“ji”是书面语言。意思为“交付、送与、给以”,是主角把什么东西给别人。指具体的帮助,而且形式比较具体、实在的。
2、用法不同:给予是及物动词,可带宾语。如: 给予帮助、给予同情等。给以是不及物动词,后面只说所给的 事物(多为抽象事物),不说接受的人。
3、意思不同:给予是赠送,使别人得到;也作给与。给以是犹予以,多用于抽象事物。
4、给予的近义词:赐予。
赐予:指常赐以外的特殊恩赐;赏赐;赐给。
5、出处:语出《周礼·天官·大府》:“币馀之赋,以待赐予。”
例句:父爱是一盏明灯,让你的方向即使在朦胧的迷雾中也依然坚定;父爱是一捧厚泥,让你的成长即使遇到险阻也能赐予你向上的能量。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数学家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数学家
1、华罗庚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2、冯祖荀
冯祖荀(1880-1940),数学教育家。中国现代数学教育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11年以后,多次担任北京大学数学系主任,对在中国传播现代数学知识有重要贡献。
在日本留学期间,冯祖荀和当时由北京赴日留学的若干学生发起成立了“北京大学留日学生编译社”,该社“以讲求实学输入文明供政界之研究增国民之知识为宗旨”,选择编译的题材“亦必以纯正精确可适用于中国为主”。
该社出版《学海》杂志,于1908年发刊,总发行所为上海商务印书馆。该刊分甲乙两编,乙编涉及理工农医各科,首期首篇即是冯祖荀译的《物质及以脱论》,《学海》是我国最早的科技译刊之一。
3、熊庆来
熊庆来主要从事函数论方面的研究工作,定义了一个“无穷级函数”,国际上称为“熊氏无穷数”。熊庆来在“函数理论”领域造诣很深。1932年他代表中国第一次出席了瑞士苏黎世国际数学家大会。
1934年,他的论文《关于无穷级整函数与亚纯函数》发表,并以此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个获此学位的中国人。这篇论文中,熊庆来所定义的“无穷级函数”,国际上称为“熊氏无穷数”,被载入了世界数学史册,奠定了他在国际数学界的地位。
4、林家翘
林家翘(1916.7.7-2013.1.13),美国国籍,生于中国北京市,原籍福建福州,力学和数学家,天体物理学家,现代应用数学学派的领路人。林家翘致力于通过数学的应用来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
他不仅在流体力学、天体物理等方向上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而且为应用数学概念的传播不遗余力,0世纪40年代开始的流体力学流动稳定性和湍流理论方面的工作,带动了整整一代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探索。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天体物理的研究领域,开创了星系螺旋结构的密度波理论,并为国际学术界所公认,他在应用数学领域作出了多方面的重要贡献,特别是发展了WKBJ方法。
5、陈景润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男,汉族,无党派人士,福建福州人,当代数学家。
1949年至1953年就读于厦门大学数学系,1953年9月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1955年2月由当时厦门大学的校长王亚南先生举荐,回母校厦门大学数学系任助教。1957年10月,由于华罗庚教授的赏识,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1973年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1981年3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原数学研究所研究员。1992年任《数学学报》主编。
C语言中x++和++x的区别
C语言中x++和++x的区别如下:
x++是在有这个的这个算式中先使用x,再自增1及x=x+1。
++x是先自己加1,再使用。
用 ' ' 包括起来的都是字符,也就是char型的量,注意是量,不是变量,而x则就是变量。
比如你有一个char型的变量x,你想把x的值赋值为x,就这样写 x='x'; 将字符'x'赋值给字符变量x。赋值后变量x的值就是字符x了。
扩展资料:
C语言是一门通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广泛应用于底层开发。C语言的设计目标是提供一种能以简易的方式编译、处理低级存储器、产生少量的机器码以及不需要任何运行环境支持便能运行的编程语言。
尽管C语言提供了许多低级处理的功能,但仍然保持着良好跨平台的特性,以一个标准规格写出的C语言程序可在许多电脑平台上进行编译,甚至包含一些嵌入式处理器(单片机或称MCU)以及超级电脑等作业平台。
又爱又恨是什么意思?
又爱又恨是什么意思?
又爱又恨的意思就是,心里非常的喜欢他。但是又因为他做的某些事情,让自己非常的生气非常的无法理解。
爱(Love),是指喜欢达到很深的程度,继而人为之付出的感情。是指人类主动给予的或自觉期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爱有多种表达方式,它包含了爱情、友情、亲情、博爱以及人对所有事物的根本情感。爱在艺术、哲学、美学等科学文化领域,是一个普遍的主题,也是一个永久的主题。
爱是人的精神所投射的正能量。是指人主动或自觉地以自己或某种方式,珍重、呵护或满足他人无法独立实现的某种人性需求。
包括思想意识、精神体验、行为状态、物质需求等。爱的基础是尊重。所以,爱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情感,是人对人或人对某个事物的深挚感情。这种感情所持续的过程也就是爱的过程。通常多见于人与人或人与事物之间。爱是认同、喜欢的高度升华,不同层次的爱对应着不同层次的感受或结果。
“爱”在汉语中是一个多义的字。“爱”是一种感觉,是一种信任;是关心,是帮助,是你在受伤时,对方会为你心疼;“爱”是一个人把对方当成自己最重要的人,并希望成为对方最重要的人的欲望;“爱”是把对方放在自己心上爱可以有很多种,比如“爱人“ “亲人” ;“爱”也是灵魂的共鸣。
世界上大概有多少人是色盲
世界上大概有多少人是色盲
据统计,大约有8%的人患有色盲。不过,色盲多为男性,女性很少有色盲的。美国有份统计材料说,全世界的色盲患者有2.4亿人,其中男子占98%。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调查说,我国男性色盲占5.4%,女性约占0.73%。
为什么有的人有色盲
为什么有的人有色盲
色盲是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眼病。它主要表现为眼睛对颜色的分辨有障碍。但色盲病人的视力一般都正常,因此他们自己往往不知道患有色盲,大多数人都是在体检时被发现的。
一般正常人都能有全面的色觉,但每个人对颜色分辨的能力有所不同。这主要与遗传、人体健康情况、饮食等有关。有的人辨色能力低,我们称为色弱。色弱多为后天发生的,由于健康情况不佳造成了色觉系统发育不良。也有少数人缺乏色觉,这就是色盲。色盲可分为全色盲及部分色盲。全色盲的人只能分辨明暗,而不能分辨颜色,这种色盲极少见。部分色盲多为红绿色盲或蓝色盲。红绿色盲是只有红色觉或绿色觉。蓝色盲很少见,它表现为对绿色、黄色、橘黄色、红色的感觉占优势,而对蓝色的感觉很弱。
色盲的遗传规律现在已经弄清:如果父母都是色盲,子女也是色盲。如果父亲是色盲,母亲是健康者,他们的孩子虽然不是色盲,但女孩却携带有色盲基因,这些女孩们再生的孩子中男的有一半机会是色盲,女的有一半可能性又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如果母亲是色盲,父亲为健康人,那么生的男孩一定是色盲,生的女孩都是色盲基因携带者。
色目人是指什么人?
色目人是指什么人?
即指一般姓氏以外的各类人。
汉人和南人之上元太祖成吉思汗西征时,色目人赛典赤·赡思丁率领千骑迎降,太祖以赛典赤称呼元代重用色目人,入居汉地关中的色目人,多高官厚禄,钜贾大贾。
色目人后来经历蒙古人,畏兀儿与汉人大规模混血形成回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的最早来源,并成为后来的回族。按照元朝的种群分类,在元代的社会阶层之中,色目人的地位在蒙古人之下。
基本信息
常见於元人记载的色目人有唐兀乃蛮、汪古、回回、畏兀儿、康里、钦察、阿速、哈剌鲁、吐蕃等等。色目人在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大量进入汉族居住地区,他们作为蒙古人征服中亚和西域的归附者受到元朝的重视。
被列为全国四等人中的第二等人,待遇仅次于蒙古人。色目的上层人物,有的是军队将领,有的是政府官员,有的是勾通官府的大商人。
色目官员在元朝各级政府机构中占有一定地位,他们可以担任汉族官员不能担任的职务,如地方政府的达鲁花赤一般则规定蒙古人任达鲁花赤,汉人任总管,色目人任同知,以便互相监督。
福建为什么叫厝
福建为什么叫厝
福建的房子在大多地方都叫厝。
厝,中文字体,可做名词、动词使用;有:安置、停柩、磨刀石等含义;闽南语、福州话、莆田话、电白黎话等闽语分支语言中潮汕话也有,“厝”一词亦被用来表示具体的居住地。湖南省衡阳市方言中指三面环山的小山地。
在闽语(福建方言)中,“厝”一词用来表示具体的居住地,比如普通话中的“你们家”,在闽南语中是“恁厝”,福州话中是“汝厝”;普通话的“邻居”,在福建沿海方言中说“厝边”(例:闽南语、福州话俗语“厝边头尾”,莆田话中有“厝边隔壁”,电白黎话有“门前厝后”)。
在福建沿海地区的地名中,也有很多带“厝”字的,比如福州的陈厝、梁厝,莆田的石厝、前厝,泉州的肖厝、曾厝,厦门的曾厝垵等。潮州话、福州话、电白黎话、闽南语和莆田话中“厝”指代房屋,比如新厝、旧厝就是新房屋、旧房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