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是什么

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是什么
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是什么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内容
表述一:任何一个物体在不受外力或受平衡力的作用时(Fnet=0),总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表述二:当质点距离其他质点足够远时,这个质点就作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 即: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无关.质量越大,克服惯性做功越大;质量越小,克服惯性做功越小.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内容
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公式:F合=ma (单位:N(牛)或者千克米每二次方秒) 
牛顿发表的原始公式:F=d(mv)/dt(见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
动量为p的物体,在合外力为F的作用下,其动量随时间的变化率等于作用于物体的合外力.
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就是以t为自变量,p为因变量的函数的导数,就是该点所受的合外力. 即: F=dp/dt=d(mv)/dt (d不是 delta(△),而是微分的意思.但是在中学学习的一般问题中,两者可以不做区别)
而当物体低速运动,速度远低于光速时,物体的质量为不依赖于速度的常量,所以有 F=m(dv/dt)=ma  这也叫动量定理.在相对论中F=ma是不成立的,因为质量随速度改变,而F=d(mv)/dt依然使用.   由实验可得在加速度一定的情况下F∝m,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F∝a (只有当F以N,m以kg,a以m/s^2为单位时,F合=ma 成立)
几点说明: 第二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力和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逝. 
(2)F=ma是一个矢量方程,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凡与正方向相同的力或加速度均取正值,反之取负值,一般常取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3)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用牛顿第二定律处理物体在一个平面内运动的问题时,可将物体所受各力正交分解,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分量形式:Fx=max,Fy=may列方程.
牛顿第二定律的六个性质
(1)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同体性:F合、m、a对应于同一物体. 
(3)矢量性: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物体加速度方向由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决定.牛顿第二定律数学表达式∑F = ma中,等号不仅表示左右两边数值相等,也表示方向一致,即物体加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外力方向相同. 
(4)瞬时性:当物体(质量一定)所受外力发生突然变化时,作为由力决定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要同时发生突变;当合外力为零时,加速度同时为零,加速度与合外力保持一一对应关系.牛顿第二定律是一个瞬时对应的规律,表明了力的瞬间效应.
(5)相对性: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坐标系,在这种坐标系中,当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这样的坐标系叫惯性参照系.地面和相对于地面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以看作是惯性参照系,牛顿定律只在惯性参照系中才成立.
(6)独立性:作用在物体上的各个力,都能各自独立产生一个加速度,各个力产生的加速度的失量和等于合外力产生的加速度.
适用范围
(1)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的物体(与光速比速度较低). 
(2)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微观原子.
(3)参照系应为惯性系.
编辑本段牛顿第三运动定律
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详见牛顿第三运动定律)
表达式
F=-F' 第三定律
(F表示作用力,F'表示反作用力,负号表示反作用力F'与作用力F的方向相反)
说明
要改变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有其它物体和它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力体现的.并且指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它们是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注意
1.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出现,同时消失.
②相互作用力一定是相同性质的力
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产生的作用不能相互抵消.
④作用力也可以叫做反作用力,只是选择的参照物不同
⑤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因为作用点不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不能求合力
2.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
①相互作用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且在同一直线上的力;两个力的性质是相同的. 
②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性质可以是不同的.
③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可以单独存在,但相互作用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例如:物体放在桌子上,对于物体所受重力与支持力,二者属于平衡力,将物体拿走后支持力消失,而重力依然存在.而物体在桌子上,物体所受的支持力与桌面所受的压力,二者为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物体拿走后,二者都消失.


!admin 发布于  2021-10-20 11:44 

学音乐要天赋吗?

学音乐要天赋吗?
如果你只想成为一个技术很好的人,不需要天赋,只要刻苦练习就行了。

如果你想往创作方面走,那是需要天赋的,哪些创作力好的人的音感是很强的


!admin 发布于  2021-10-20 11:37 

20岁左右学音乐还有用吗?

20岁左右学音乐还有用吗?黄家驹17岁学吉他,创造出来很多经典作品


!admin 发布于  2021-10-20 11:34 

40多少学吉他可以吗?容易学吗

40多少学吉他可以吗?容易学吗
可以,还能学会。

学吉他的最好年龄是6到7岁左右,具体看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主要看手部肌肉和关节的发育情况,孩子如果过早学习会影响手部发育。

吉他的起源

吉他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三千年前古埃及的耐法尔,古巴比伦和古波斯的各种古弹拨乐器。考古学家找到的最古老的类似现代吉他的乐器,是公元前1400年前生活在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北部的古赫梯人城门遗址上的“赫梯吉他”。

8字型内弯的琴体决定了吉他属乐器特有的声音共鸣和乐器特点,这也成为吉他与其它弹拨乐器的最显著特点。


!admin 发布于  2021-10-20 11:32 

吉他上1、2、3、4、5、6、7是几弦几品

吉他上1、2、3、4、5、6、7是几弦几品
五弦3品 1
四弦空弦 2
四弦2品 3
四弦3品 4
三弦空弦 5
三弦2品 6
三弦3品 7


!admin 发布于  2021-10-20 09:55 

吉他上有几根弦

吉他上有几根弦?吉他上有六根弦


!admin 发布于  2021-10-20 09:51 

古代女子三从四德是哪“三从”?哪“四德”

古代女子三从四德是哪“三从”?哪“四德”
【出处】: 《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周礼·天官》:“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女的品德、辞令、仪态、女红)。


!admin 发布于  2021-10-20 09:33 

一个字的网名有哪些?

一个字的网名有哪些?
1、杰、晖、光、坤、航、佳、东、志、彰。

2、明、蓄、义、泰、连、博、琪、玮、瑞。

3、淼、仁、同、初、晗、畅、升、恒、皓。

4、可、齐、一、锦、行、琦、固、凌、城。

5、皓、映、嘉、爵、池、誉、璟、纶、才。


!admin 发布于  2021-10-20 09:32 

王阳明被人们过誉了吗?

王阳明被人们过誉了吗?
在某些方面可能有过誉之嫌,但在某些方面人们可能还未完全认识到他的价值。 

王阳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

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起家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朱宸濠之乱,获封新建伯,成为明代凭借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

嘉靖八年十一月(1529年1月9日),逝世,时年五十七。明穆宗继位,追赠新建侯,谥号“文成”。万历十二年(1584年),从祀于孔庙。

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 [28]  。王守仁的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王守仁出生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一个显赫的家庭,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1481年)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

王守仁天生有特殊的气质。他的母亲怀孕十四个月才分娩,在他诞生之前,他的祖母梦见天神衣绯玉,云中鼓吹,抱一赤子,从天而降,祖父遂为他取名为“云”,并给他居住的地方起名为“瑞云楼”。

王守仁5岁仍不会说话,但已默记祖父所读过的书。有一高僧过其家,摸着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祖父根据《论语·卫灵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为他改名为“守仁”,随后他就开口说话了。

他的父亲王华喜爱绍兴的山水,才举家离开余姚,移居绍兴。幼年的王守仁,有着良好的家世,也因此拥有一个非常优越的学习环境。


!admin 发布于  2021-10-20 09:31 

闹饥荒的年代有哪些年代

闹饥荒的年代有哪些年代
1、唐朝大饥荒出现

贞元元年春,东都、河南、河北大饥。

中和二年,关内大饥。
中和四年,关内大饥。

光启二年二月,荆、襄大饥。

光启三年,扬州大饥。

大顺二年春,淮南大饥。

天佑元年十月,京师大饥。

2、宋朝大饥荒出现

建炎元年,汴京大饥。

建炎三年,山东郡国大饥。

建炎五年,湖南大饥。

建炎六年春,湖南、江西大饥。

建炎十九年春、夏,绍兴府大饥,明、婺州亦如之。

隆兴元年,绍兴府、平江、襄阳府、随、泗州、枣阳、盱眙军大饥。

乾道元年春,行都、平江、镇江、绍兴府、湖、常、秀州大饥。

乾道四年春,蜀、邛、绵、剑、汉州、石泉军大饥,邛为甚。

乾道五年夏,徽州大饥。

淳熙三年复、施、随、郢州、荆门军、襄阳、江陵、德安府大饥。

淳熙六年冬,泰、通、楚州、高邮军大饥。

淳熙七年,镇江府、台州、无为、广德军民大饥。

宋淳熙八年春,冬,徽、饶州大饥。

淳熙九年春,徽州大饥。

绍熙三年,普、叙、简、隆州、富顺监皆大饥。

庆元六年冬,常州大饥。

嘉泰三年春,邵、永州大饥。

嘉泰四年春,抚、袁州、隆兴府、临江军大饥。

嘉定元年,淮民大饥。

嘉定二年春,两淮、荆、襄、建康府大饥。

嘉定三年春,建康府大饥。

嘉定十六年春,湖南永、道州大饥。

嘉熙四年,临安府大饥。

咸淳七年,江南大饥。

3、元朝大饥荒出现

至大元年二月,益都、般阳、济宁、济南、东平、泰安大饥。六月,山东、河南、江淮等郡大饥。

天历二年十月,汉阳、武昌、常德、澧州等路饥,凤翔府大饥。

天历三年二月,河南大饥。

至顺二年十二月,河南大饥。

4、明朝大饥荒出现

永乐十八年,青、莱二府大饥。

宣德十年,扬、徐、滁、南昌大饥。

正统五年,陕西大饥。

景泰三年,淮、徐大饥。

成化九年,山东大饥。

成化二十三年,陕西大饥。

弘治十四年,辽东大饥。

嘉靖二年,应天及滁州大饥。

嘉靖五年,顺天、保定、河间三府大饥。

嘉靖六年,辽东大饥。

嘉靖九年,畿内、河南、湖广、山东、山西大饥。

嘉靖十五年,湖广大饥。

嘉靖二十七年,巩昌、汉中大饥。

嘉靖三十一年,宣、大二镇大饥。

嘉靖三十六年年,辽东大饥。

嘉靖四十三年,北畿、山东大饥。

万历十年,延安、庆阳、平凉、临洮、巩昌大饥。

万历二十二年,河南大饥。

万历四十八年,湖广大饥。

崇祯六年,陕西、山西大饥。

崇祯七年,太原大饥。

崇祯九年,南阳大饥。

崇祯十年,浙江大饥。

崇祯十二年,河南大饥。

5、清朝(康雍乾时期)大饥荒出现

康熙元年,吴川大饥。

康熙四年春,曹州、兖州、东昌大饥。

康熙七年,无极大饥。

康熙十年夏,海盐大饥。秋,临安、东阳大饥。

康熙十一年,永康、峡江、大冶饥。秋,遂安、汤溪大饥。

康熙十二年,乐亭大饥。

康熙十三年春,兴宁、镇平、京山大饥。

康熙十六年春,嘉应州大饥。夏,郧县、郧阳、郧西大饥。

康熙十九年春,江夏大饥。

康熙二十五年秋,恭城大饥。冬,城大饥。

康熙二十六年,博兴大饥。

康熙二十八年夏,潜江大饥。

康熙四十一年春,吴川大饥。夏,沂州、剡城、费县大饥。

康熙四十二年秋,沛县、亳州、东阿、曲阜、蒲县、滕县大饥。冬,汶上、沂州、莒州、兖州、东昌、郓城大饥。

康熙四十三年春,泰安、肥城、东平、兖州、登州大饥、昌邑、即墨、掖县、高密、胶州大饥。

康熙五十四年夏,临榆饥;遵化州大饥。

雍正八年冬,铜陵大饥。

雍正九年春,肥城大饥;夏,章丘、邹平大饥。冬,济南大饥。

雍正十二年秋,武进大饥。

雍正十三年秋,庆远府属大饥。

乾隆八年春,南昌、饶州、广信、抚州、瑞州、袁州、赣州各府大饥。

乾隆二十四年秋,陇右诸州县大饥。

乾隆二十八年夏,永年、永昌大饥。

乾隆二十九年秋,东光大饥。

乾隆三十二年冬,池州大饥。

乾隆三十三年夏,沂水、日照大饥。

乾隆三十五年,兰州、巩昌、秦州大饥。

乾隆三十六年夏,会宁、肥城大饥。

乾隆三十九年秋,秦州、镇番大饥。

乾隆四十年,溧水、武进、高邮、南陵大饥。

乾隆四十三年,全蜀大饥。

乾隆五十年春,宜城、光化、随州、枝江大饥;秋,寿光、昌乐、安丘、诸城大饥。

乾隆五十一年春,山东各府、州、县大饥。

乾隆五十二年,临榆大饥。


!admin 发布于  2021-10-20 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