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的生活,社会以及文化是怎样的?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在哪里,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这自己独特的古老文化和生活习惯。犹太族是一个广泛分布在全世界各地的民族,而犹太教作为犹太人所特有的宗教,使其成为世界各地犹太人的信仰。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犹太族的社会,生活以及文化是怎样的吧。
古代哪些诗词是描述眉毛的?
其实东西方女性对于画眉的理解也非常不一样,古代东方女性会更加喜欢柳叶眉,看起来有种小家碧玉的感觉。其实古人对于女性的审美肯定和我们现代人有非常大的区别,但基本上对于五官的欣赏并不会差距太远。而且古代有很多诗人也非常热衷于描写女性的眉毛,这次就为大家找出了部分描写女性眉毛的诗词还有释义。感觉古人对于美的表达也不比现代人委婉,甚至还要奔放一些,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东巴教是个什么宗教?
我国纳西族的东巴教是纳西族人们普遍信奉的古老宗教。东巴教最早起源于巫教,有着原始巫教和宗教的特点。东巴教属于一个多神的宗教,以祖先崇拜、鬼神崇拜和自然崇拜为主。那么在东巴教文化中,东巴教的教义又是什么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哈萨克族的毡房与蒙古包有着什么样的区别?
在咱们中国,哈萨克族和蒙古族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少数民族了,他们都逐水草而居,游牧到哪里,就搬家到哪里,由于频繁的迁徙,那么住房也必须是那种随时可以移动的。而蒙古族的蒙古包就是这种活动房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然而哈萨克族人住的毡房,又称哈萨包,因为外形近似,不了解的人往往容易将它与蒙古包混淆。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哈萨克族文化中的毡房与蒙古包有着什么样的区别吧。
中国的少数名族哈萨克族的起源是怎样的?
大家都知道,咱们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汉族的人口则是最多的,人口比例占了百分之九十多。在我国的这些少数民族中,哈萨克族算是大家都比较数序的一个少数民族了。他们普遍信仰的是伊斯兰教,人口也有着百万之多。那么我国的哈萨克族的起源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武汉的传统工艺汉绣文化是怎样的?
在中国的古代,女红是每一个古代女性都必须学会的一门技术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演变,于是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绣法。那么今天小编要介绍的就是汉绣。汉绣是汉族传统刺绣工艺的其中一种,以楚绣为基础,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揉合出了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绣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武汉的传统手工技艺汉绣吧。
武汉著名的黄鹤楼的历史是怎样的?
说起武汉的黄鹤楼,相比大家们都不陌生了,从小学就开始学习一些关于黄鹤楼的只是,早早的就已经知道有黄鹤楼这个古迹了。黄鹤楼不光在古诗里出现过,在文章里也经常出现过这样的字眼。然而真正见过、去过的却不是每一个人了。那么今天就一起走进武汉历史文化,了解一下武汉的标志性建筑黄鹤楼吧。
中国第一个信俗类世界遗产是什么?
说起妈祖,可能很多人只是听说过,但是并不了解。妈祖其实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海神,随着时代的进步,航海事业也发展壮大,妈祖便也成为了越来越多航海人士的信仰。妈祖信俗以崇奉和颂扬妈祖的行善、大爱精神为主要目的,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沿海地区的妈祖文化是什么样子的吧。
中国澳门文化是怎样的?为何说它是东方文化的交汇处?
中国的澳门有着独特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于是便创造出了浓厚和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澳门文化。澳门的文化包含了以欧洲葡萄牙为主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近年来中国内部地区很多居民移居到了澳门,使得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被带入了澳门文化当中。那么大家对澳门的文化了解多少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楚辞》最经典名句合集
《楚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的集合本,其独特的诗体由屈原创造,也影响了之后的一代诗人。《楚辞》因为包含了各个朝代不用地区诗人的作品,所以也涵盖了各种各样的文学样式,甚至还有不同的方言,所以有些诗我们现在用普通话念似乎还不怎么押韵,但是用方言的话就会好上很多。加上各地不同的人文历史和地方风情,一下子究竟《楚辞》的特点给凸显了出来。这次就为大家精选了其中的30句名句,一起来看看吧。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1.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离骚》
想到草木不断飘零凋落,担心美人会到迟暮之年。
时光无情,美好事物的逝去更令人感伤。屈原担心随着时光的流逝,功业未成,时不我待。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长长地叹息而掩面拭泪,哀叹人生道路多么艰难。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我真心爱好修身洁行,即使死多次也不会后悔。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古代士人将内心的最高坚守看得比生命更重要。
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道路远又长,我将上天下地地求索(理想)。这种不断探索前行的精神,至今仍感染着世人。
5.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离骚》
人们不了解我也就罢了,只要我内心确实是美好的。
《论语》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可能完全了解自己,要看淡别人的误解,只要自己问心无愧,足矣。
6.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离骚》
人们各有自己的爱好,我独自爱好修饰以为常。
君子慎独,要坚守自己内心的信仰。
7.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离骚》
即使被肢解我也不会变,我的心难道会因受创而改变吗!
8.沅有茝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九歌·湘夫人》
此句为情语。沅水芷草绿,澧水兰花香,思念你却不敢说出来。
9.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九歌·湘夫人》
良辰美景不可多得,我姑且快活逍遥尽情享受欢乐。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珍惜难得的欢乐时光,该享乐时就痛痛快快地享受。
10.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
——《九歌·大司命》
令人忧愁的思绪摆脱不清,但愿像今天这样不失礼敬。人的寿命本来就各有长短,谁又能奈何得了悲欢离合?此句道出人生常态。
11.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九歌·少司命》
悲伤莫过于生而别离,快乐莫过于新相交知己。
12.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九歌·山鬼》
心里抱怨公子(还不来赴约),我因此而忘了要回去,可能是您思念我却没有空闲。
此句将女子的心思描摹得细腻真切,深一层意思是屈原借山鬼以自比,以失约的情人来比喻楚王,哀叹自己的郁郁不得志。
13.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九歌·山鬼》
赞人之语。山中的那人像杜若一样芳洁,喝山泉,住在松柏林中。
14.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九歌·国殇》
此身虽然死亡,但精神则永远不灭,你刚强的魂魄在死后是鬼中的英雄。
《国殇》为悼念楚国沙场阵亡士卒之诗,此句表达了对他们的赞颂之情。
15.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九章·哀郢》
鸟飞千里最终回到自己的故乡,狐狸死时那个头总是朝着它出生的地方。
人对故乡故国的眷恋和牵挂,几乎是一种本能。
16.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九章·涉江》
我和天地一样长寿,与太阳和月亮一齐放出光芒。
屈原虽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但他坚信自己的品德和治国理想是正道,内心坚守而忍不住赞美它。
17.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九章·涉江》
只要我的是端方正直的,即使身处僻远又有什么妨害呢?
“心远地自偏”,身的距离并不是心的距离。屈原身处虽远,但品德端正、心系国家,始终未变。
18.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九章·涉江》
我不能改变自己志向去顺从世俗,当然会愁苦终身而不得志。
19.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九章·抽思》
自身的美德无法向他人索取,美名是不能虚伪造假的。
20.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
——《九章·思美人》
芳香与污秽混在一起,芳花总会十分卓然自显。
即使身处污秽环境,只要自身品格好,就不会被埋没,反而会被衬托得更加出彩。
21.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橘颂》
远离世俗而独来独往,敢于横渡而不随波逐流。
屈原不仅仅是心志高洁,明辨是非正恶,更有一种勇敢无畏的精神。
22.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卜居》
尺有它不足的地方,寸有它的长处;物有它不足的地方,智者有它不能明白的问题;卦有它算不到的事,神有它无法显灵的地方。
23.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卜居》
世道浑浊不清,把蝉翼当成重物,千钧当作轻的。黄钟被砸烂并被弃置一边,却把泥做的锅敲得很响。有才德的人名声不显,谄媚阿谀的小人却居高位。
24.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九辩》(宋玉)
此句奠定了中国文学中的悲秋传统,秋气肃杀,易勾人感伤悲凉之情。
25.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离骚》
方和圆怎么能相合,主张不同又怎能彼此相安?道不同不相为谋,正直与谄媚之人不能安然相处。
26.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离骚》
早上喝木兰上坠落下来的露水,晚上吃落下的秋菊。以两物来比喻自己志向高洁。
2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夫》
世界都是浑浊的,而只有我是清白的;所有人都醉了,只有我是清醒的。
屈原的感叹之语,哀叹世风浑浊,世人昏昧。然而细思之,世人未必都看不清,有人只是佯装醉态,随世态变化而与世推移,如诗中的渔夫。只是屈原为绝不妥协之人,这两种选择,因人而异,与性格及人生追求有关,见仁见智。
28.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渔夫》
此为渔夫对屈原所说的话。意思是,通达事理的人不被客观时势所拘泥,而能顺应世道变化,应时而变。
29.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渔夫》
刚洗了头的人一定会弹弹帽子,刚洗了澡的人一定会抖一抖衣服上的灰尘。
屈原用此来比喻自己的洁身自好,不能忍受尘世之污垢。
30.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渔夫》
沧浪江的水清澈啊,可以洗我的冠缨。沧浪江的水浑浊啊,可以洗我的脚。
这是当时的一首民间歌谣,被渔夫引用,来说明外界环境难以改变,但人要顺应世道,应时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