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总价合同还要结算审核吗
固定总价合同还要结算审核吗
固定总价合同要结算审核。固定总价合同在竣工计算审核时不仅要看招标、投标工程量清单,还要对招标图与竣工图进行对比分析,结合踏勘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审查,若发生设计变更需进一步审查是否符合结算规定。
具体审核内容如下:
1、固定总价合同结算审核要结合招标文件(招标图纸、招标工程量清单)。结算工程量的审核一般依据竣工图纸,按实计算工程量。招标图纸中有明示的内容,投标清单内没有报价的项目也是包含在总价的,施工中应该按图施工;
2、需结合施工合同、招标文件进行核对,审核竣工结算单价,项目措施费及规费、税金等是否正确;
3、固定总价合同结算审核要结合踏勘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需核对材料、设备的数量、质量是否与图纸相符合,若出现差异,需建设单位说明并提供支持材料,并结合具体情况判断竣工结算造价是否需调整。还需核对图纸的设计规模(如面积、层数等)是否与施工现场实物相符。
固定总价合同是为供货方提供一个完成任务的固定价格的合同。履行合同的承包商必须承担完成工作的责任而不管完成工作的成本是多少。在这种合同中,价格保持不变,除非采购双方均同意改变。对项目团队是低风险的。
应注意审查该合同的工程量计算规则与工程的性质、条件是否吻合;应特别注意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注意报价计算的正确性,以减少报价的失误。业主也应注意合同的完备性,合同条件的合理性,特别是合同风险分配的合理性,合同范围的明确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十五条 建筑工程的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应当依法订立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应当全面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不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
第二十条 建筑工程实行公开招标的,发包单位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发布招标公告,提供载有招标工程的主要技术要求、主要的合同条款、评标的标准和方法以及开标、评标、定标的程序等内容的招标文件。
开标应当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地点公开进行。开标后应当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程序对标书进行评价、比较,在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投标者中,择优选定中标者。
小周后是怎么成为皇后的
宋朝之前,南唐后主李煜先后一共有两位妻子,她们是姐妹,历史上用以区分她们,就称呼为大周后与小周后。但是更出名的是妹妹小周后,南唐覆灭之后,李煜与小周后都成了俘虏,而小周后受尽赵光义的折磨和屈辱,也给了李煜重大的打击。只是小周后是如何取代自己倍受宠爱的姐姐,成为李煜的皇后,她最终的结局又是什么样的呢?
石虎是怎么登上皇位的?欺负孤儿寡母没人性
说到石虎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的,那就是这个人还是挺给力的,但是他却被称为是暴君,既然是暴君那就不得不说他的身世了,话说石虎的皇位也是抢来的,话说这个石虎不仅仅是杀人这么简单,欺负孤儿寡母的,还废先帝和老臣,这真的是有点厉害了,那么下面就仔细看看这个石虎是怎么登上皇位的吧!
属鸡人何时有添丁之喜
属鸡人何时有添丁之喜
属鸡人在龙年、牛年和蛇年会有添丁之喜,这三个年份是他们运势最好的时候,家庭和睦,夫妻感情也很好,所以有孩子的可能性非常大。另外,大多数属鸡人一生都只会有一个孩子,因为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很高,而且付出全部的心力来培养孩子,没有过多的精力来照顾两个孩子。
有一句话说的好:“添丁添喜,多子多福”,孩子是一个家庭的福气,所以很多人都盼着家里会有添丁之喜。不过,这种事也讲究缘分,不可强求,例如,属鸡人在龙年、蛇年和牛年有喜事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属鸡人哪年有添丁之喜
龙年、牛年和蛇年这三个年份,不仅非常适合属鸡人要孩子,而且,家里有添丁之喜的可能性也非常大。因为属鸡人在这三年的运势很顺畅,生活顺心,万事如意,所以心情很愉悦,情绪也非常好,在这样的状态下,怀孕的几率很大。另外,这三个年份跟属鸡人相合,逢年有好运和喜气的加成,所以在好运势的加持之下,怀孕生子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很快就有好消息进门。
属鸡人命里几个孩子
大多数属鸡人一生都只会有一个孩子,对于他们来说,培养一个孩子成人成才,就会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还有金钱,所以没办法同时照顾到两个孩子。属鸡人是非常看重孩子的教育的,在他们看来,有了孩子就要给他们最好的一切,同时也希望孩子变得越来越优秀,对他们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所以属鸡人的孩子未来能够有很大的作为,出人头地,功成名就。
揭秘五代十国名人有哪些
说到五代十国时期的事情其实还算是非常的复杂,毕竟五个朝代竟然出了十个国家,而且这个五个朝代其实都不怎么长,所以把人看得云里雾里的,但是不管是哪个朝代,哪个时代都是有一些历史名人的,就是这些人在推动历史的进步,当然也有一些比较坏的人,在阻碍历史的进步,所以其实还是人在其中搞事情了,那么在五代十国这个时期,又有哪些名人还搅动历史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十二地支藏干正确表
十二地支藏干正确表
十二地支藏干的含意就是指:根据天干地支五行中的阴阳五行,对比出某一十二地支中存有某类天干地支的特性。为了更好地便捷了解和记忆力,大家将十二地支藏干的八字命理內容,梳理为对应表和记忆力口决。
易起名网
世间万物都有着五行之道,包含了天干地支五行也是这般。因此大家依据阴阳五行的相配相生相克,推测十二地支内藏天干地支的标准,并将其做为居家风水和八字命理学中的具体内容之一,例如十二地支子的藏干便是癸水、十二地支卯的藏干便是乙木这些,大家乃至将其梳理变成藏干表和口决,很便捷了解记忆力。
十二地支藏干对应表
1、子藏干为癸水
2、丑藏干为已、癸、辛,在其中已土为本气,癸水为肾气,辛金为余气。
3、寅藏干为甲、丙、戊,在其中甲木为本气,丙火为肾气,戊土为余气。
4、卯藏干为乙木。
5、辰藏干为戊、乙、癸,在其中戊为本气,乙为肾气,癸为余气。
6、已藏干为丙、庚、戊,在其中丙为本气,庚为肾气,戊为余气。
7、午藏干为丁、已,在其中丁为本气,已为肾气。
8、未藏干为已、丁、乙,在其中已为本气,丁为肾气,乙为余气。
9、申藏干为庚、壬、戊,在其中庚为本气,壬为肾气,戊为余气。
10、酉藏干为辛金。
11、戌藏干为戊、辛、丁,在其中戊为本气、辛为肾气、丁为余气。
12、亥藏干为壬、甲,在其中壬为本气,甲为肾气。
十二地支藏干口决
孑宫壬癸在这其中,丑癸辛金己土同;
寅宫甲木兼丙戊,卯宫甲乙木相遇,
辰藏乙戊三分癸,已中庚金丙戊丛;
午宫丙丁火己土,未宫乙己丁共宗;
申位庚金壬水戊,酉宫庚辛金丰隆;
戌宫辛金及丁戊,亥藏壬甲戊真踪。
世界三大高香茶是哪三种
世界三大高香茶是哪三种
世界三大高香茶分别是:印度大吉岭红茶、锡兰红茶、中国祁门红茶。其中印度的大吉岭红茶最为著名,它生长在印度孟加拉邦北部的山区,这里日夜温差大,所以孕育出来的茶有着世界独一无二的香气。
茶,(学名: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
一个女一个为是什么字
一个女一个为是什么字
妫
妫 ,中国姓氏,上古八大姓之一。 也作妫水、妫水河等地名,另有古州名妫,辖境相当于今河北省赤城、怀来等地。
妫
【平水韵】:上平四支
【国语】:guī
【粤语】:gwai1
五笔86&98:VYTO 仓颉:VBHF
笔顺编号:531344335554444
四角号码:4242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B00
康熙字典
【丑集下】【女部】 妫·康熙笔画:15 ·部外笔画:12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居为切,音沩。水名。在河中河东县。《书·尧典》釐降二女于妫汭。
又姓。《氏族博考》,妫姓也。《左传·隐八年》郑公子忽如,逆妇妫。
又汉尚书郞妫皓,三国吴妫览。
又州名。唐贞观闲,攺北燕州为妫州。
又《集韵》居伪切,音垝。《扬子·方言》妫娗,僈也。《注》烂僈,健狡也。僈字右下原从方作,类似嫚别作。
南陈为什么不把南梁彻底给灭了?
说到南陈和南梁其实还真的是非常有意思的两个国家了,就当时的情况来看的话,这个南陈是很有机会把南梁给灭亡掉的,但是最后南陈却也没有这样做,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明明有扩张的机会却不扩展真的让人看不懂啊,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为什么会害怕李存勖?
说到李存勖大家也应该知道的,这个人在五代十国这段历史上还是挺有建树的,当然了他这个人对百姓却千般暴政最后也还是被推翻了,但是我们再回看耶律阿保机,其实耶律阿保机一说这个人的名字都觉得他应该是非常厉害的角色,但是这个耶律阿保机却十分的害怕李存勖的,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
说起辽国,大家都会想到宋朝,宋朝就是被辽国年年欺负。但是,辽宋并不是同期的,在宋朝成立之前,辽国就已经存在了。
大概在唐朝灭亡的时候,北方辽河附近的各部落在耶律阿保机的带领下开始统一。
说起耶律阿保机这个人也是很神奇的,出生的时候特别大只,大概相当于三岁小孩。家里是部落的贵族,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被杀害,然后他躲到了奶奶家。为了隐藏这个小孩,奶奶把他的脸涂黑,不让他见人。
长大之后,耶律阿保机的伯父成为了契丹的掌权者,他就跟着伯父去茬架。因为身体好,史记是:丰上锐下,跟大力水手一个样。高达九尺,大概两米身高是有的,能拉三百斤的大弓。渐渐地,阿保机就成了契丹人的头。
强大以后,自然就想到南方来打个劫啊。毕竟南方好东西多啊。
但是,当时的辽国也就是契丹人远没有宋朝时厉害。他们的武器还比较落后,军事组织还没有成型,辽国要真的强大,要等到他的儿子耶律德光时,那时候,著名汉奸石敬瑭把幽云十六州割给了辽国。辽国得到了这块地方,不仅仅是得到了军事要地,还得到了大批的百姓,这里面有大量熟练工匠,还有读书人,在融合了这些力量之后,辽国才成为一个大帝国。另外,辽国其实是一个带有深厚儒家文化的王朝。
耶律阿保机时期,几乎年年跑到南方来占便宜,正好中原赶上五代十国的动荡期,年年打仗,耶律阿保机就经常干涉中原争霸,但每次来都要吃大亏,不要说中原皇帝,就是边区的节度使,比如幽州的刘仁恭都能让他喝一壶。
反观后晋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人家是沙陀人,搬到中原后,一直干着军事雇佣工的活,军事力量很强大,他们打辽国那是太轻松了。
尤其是李存勖,那是军神级的存在,耶律阿保机跟他差的不是一点两点,自然害怕李存勖了。
这里面还有一个典故。耶律阿保机曾经忽悠过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背盟),李克用死的时候,留了三支箭,一支箭报一个仇,其中一个箭头就是留给耶律阿保机的。
我的头条号脑洞历史观在今日头条的专栏《五代十国的枭雄们》里有详细介绍,现摘录其中一段:
公元九二二年正月十三日,新城。
李存勖率领五千骑兵从镇州出发抵达新城,前面是沙河,而河对面正是契丹人的军营。
很多年以前,李存勖就听说这位耶律叔叔武功了得,手下兵强马壮,控弦之士满山都是。只是平时军务繁忙,没能抽空亲身体验一下。现在,南面的梁军连受重创,而耶律大叔又带着他的弓箭,带着他的兄弟,赶着马车来,再不会一会实在有失礼节,更别提李克用临死还安排了打怪任务(这爹真坑人,不留锦囊留敌人)。
到达新城以后,李存勖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轻敌。
河对岸的阿保机率领了契丹所有的精锐,通俗点讲就是空巢而来,准备大发一次横财。
为了抢点东西全家总动员,阿保机同志的志向应该不至于此。但打劫是必需,我们得了解契丹的社会组成结构,虽然建立了帝国,但军队核心依然是部落制,让兄弟部落放下手里的羊毛剪,千里迢迢跑到南方,不让人家搞点副业抢点土特产是说不过去的。
大家抢钱,我抢天下,齐心协力,分赃天下。
面对着契丹全家老少齐上阵,李存勖的大兵基本上一人要对付五十个以上,警力实在不足。
李存勖信心十足,什么阵仗他没见过,玩的就是以少胜多,但可惜,他的这份勇气并没有顺利传达到下属。
前面的斥侯回报,契丹大军已经渡过沙河,准备沿河南下。
听到这个消息后,太原兵开始惊慌,个别胆小的更临阵脱逃,而且逃跑的决心十分坚决,将脑袋别在腰上,纷纷借尿遁、水遁、饭遁等各种方式前仆后继的溜走,杀都杀不住,这种情况出现还是十多年前,那时朱温如日中天。
自从李存勖当家做主,向来是别人望风而逃,这世界变得真快。
看着形势不利,很多同志建议还是退回到魏州,至于契丹人嘛,他们只不过来抢点东西,抢完了自然就会回去。
有的同志忧军忧已,觉得干脆解除镇州的包围,然后从河朔撤退,全部退到太行山西,上山打游击,关门搞自救,等情况好转了再出来。
我查了一下,李存勖的身边没有我们熟悉的身影,李存审跟李嗣源正在黄河边上跟梁军对峙,李嗣昭年纪大,在潞州休息。想来,李存勖决定抛开老将,要在沙河之畔,月圆之夜,与前辈阿保机一决高低。
可这个社会是合作的社会,是集思广益的时代。单打独斗是没有前途的。好在,这会的李存勖并不是一个人。
梁晋争霸数十年,忠诚的李嗣昭,沉稳的周德威,智慧的李存审,勇猛的李嗣源俱都出场,可仍没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该请出太原五虎上将的最后一位,准确的说,这个人并不是武将,冲锋陷阵不是其特长,但他有一项足以辅君开朝立国的技能:谋略。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外。此人,代州雁门郭崇韬。
如果你还记得他曾经是太原的客户经理(典谒),说明你的记性非常好。因为郭崇韬调到太原,担任这一职务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三十年来,他认真工作,努力学习,广泛交友,积极追求进步,终于成为中门使。这个职务很重要,相当于参谋长。
因为平时李存勖身边的牛人太多,就是李存勖本人也经常说了不算,所以郭崇韬并没有太多表现的机会。现在,诸将不在,领导又陷入困境,属于他的时间来了。
关键时刻,郭崇韬挺身而出,制止了弥漫在晋军中这股可怕的逃跑主义。
经过分析,郭崇韬告诉李存勖,这位契丹杠把子绝不是本着国际主义精神来救张文礼的。无亲无故,阿保机认得张文礼是老几。
狼奔千里不过是为吃块肉罢了。
但狼也是可怕的,何况还是三十万的狼军。
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郭崇韬仍然看到了己方的优势:信心。
对着一众军将,郭崇韬大声说道:别人怕契丹人,我们可不怕。我们大败梁军,国威声振四方,他们才应该怕我们。
何为谋略?第一条便是认识自己,看清对方。
郭崇韬摸透了契丹人的心理。
在阿保机同志组团之前,传奇妇女代表述律平告诫自己雄心勃勃的老公:李存勖天下无敌,你最好不要去招惹他。(李存勖威武,竟然在国外还有中年妇女粉丝,这样的人,近代只有李小龙一人)
只要有了信心,事情就好办了。郭崇韬告诉李存勖用五千怎么打三十万。
我们不需要全面进攻契丹人,只要突然发动进攻,击溃他们的先锋,必然能吓跑他们。
李存勖心领神会,当然,外面士兵的信心并不足,但李存勖召集士兵,说了一句话。
帝王之兴,自有天命,契丹其如我何!吾以数万之众平定山东,今遇此小虏而避之,何面目以临四海!
气壮山河,最重要的是第一句:帝王之兴,自有天命。
果然,大家的情绪稳定下来,老天爷都站在我这边,还有什么可怕的。而让他们放弃恐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李嗣昭来了。
李嗣昭领着潞州兵马前来助阵,真不愧为太原军事劳模,那里危险就出现在那里。
当日,李嗣昭从德胜寨前线返回潞州休息时,对李存勖许下一个承诺。
我回去驻地整顿一下队伍,马上就会回来。(臣归本籓,简料兵赋,岁末春首,即举众复来。)
回那里?李存勖的所在就是前进的方向,尽管前面是三十万敌军。
重拾信心的晋军继续北进,很快,他们就碰到渡过河的契丹人。不多,也就一万多骑兵,因为河桥太窄,河冰又没冻结实,大部分还在后面分批次过河。
对契丹人来说,这是一场遭遇战,而对李存勖来说,这只是意料当中。
在沙河的岸边,一片桑林里,李存勖与他的五千骑兵纵马而出。
风吹过桑林,将冬日的阳光晒在这五千骑兵的铁甲上,那一刻,天空像是突然黯淡,而独剩这一大片刺目的铁甲之光从桑林倾射而来。
伴着战鼓的节奏,马蹄声急。
眼前这个事情就像打劫的碰到过路的,过路的以为自己怕劫匪,不敢挺身而出大喊一声,殊不知,对方比你更害怕。
契丹人大惊失色,他们从事的是违法犯罪行动,抱着的是捞一把就走的想法,没有料到对方的老大率着骑兵来抓捕他们,还一脸淡定的冲在最前面。
公安局长都亲自出动了,后面的干警还不是一拔一拔?
那一片桑林里肯定还藏着大部队!这些人马上得出这个结论。于是,丢下行李(没多少,还没开抢),快马加鞭转身就跑,留得性命在,不怕没财抢。
为了顺利逃离犯罪现场,这伙聪明的契丹人还兵分两路。这是对付抓捕的老办法。
李存勖挥剑下令:分!
五千骑兵从中分开,各堵一头,但本着人道主义精神,还留了一条路给契丹人。
你们怎么过河的就怎么回去吧。
一万多契丹兵感激莫名,纷纷回撤,因为路只有那么宽,而谦让也不是他们的美德,争抢之下,不少人掉到河里喂了鱼(陷溺者甚众)。而且这些契丹人太没我们媚上的优良传统,紧急关头让领导先飞都不知道,只顾自己逃跑,把阿保机的儿子留在河对岸,让李存勖活捉了去。
现在,已经完成了郭崇韬预算的目标:击退敌军前锋。可阿保机同志毕竟是老江湖,在打劫这条光辉道路上混了数十年,而且上回在幽州亏大发了,这次又一无所获的回去,只怕老婆述律平那里不好交差。
听到前锋受挫之后,阿保机领着大部队稍稍退到两步,驻营望都。
他倒要看看传说中的李存勖是不是真的天下无敌。自己的老婆这样夸另一个男人,有点血性的都不会轻易服输。
正月十七日,河北望都。
挺进,十七年前,李克用也曾经这样率领骑兵走向阿保机的三十万大军,那次的相遇之后没多久,李克用在愤慨中留下了那把箭。
阿保机与吾把臂而盟,结为兄弟,誓复唐家社稷,今背约附梁,你替吾父伐之,以宣正义。
十七年的债务总该要还的,李存勖叫阿保机叔叔叫了十七年,是时候摊牌了。
根据史料的记载,我们在望都看到了李存勖,不出意外,他这回领着一千先锋习惯性冲在最前面,把自己送到了重重包围圈。
对方有五千骑兵,机动性很强,李存勖数十次冲击,都没有甩掉对方。
困境,这样的经历,李存勖已经习惯。而像唐僧一样,每次靠近汤锅,都会有人相救。
包围圈的一旁,突然出现一队骑兵,人不多,只有数百之众,却一头扎进了十倍于己的敌军里。
铁戈声乱,黑影如飞,沉重的怒吼声炸开在包围圈。
李嗣昭来了。
五千敌军骑兵撤开包围,开始退去,他们并不是契丹人,只是被阿保机收复的一支游牧民族:奚族。据记载,契丹同志的民族政策十分糟糕,汉族因为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还能得到比较妥当的安置,其他草原民族因为跟契丹人处在同一发展水平,属于同级竞争,契丹人一点也不客气,直接把他们当做奴隶使用。这些北方的各族同胞深受其害。直到最后忍无可忍、不愿再忍的女真人开始发飚。
奚族人自然不愿死拼,他们比打工的还差。加入南下打劫大军,纯属被迫,抢到了东西,他们只能捡别人不要的。要是失败了,被拿来顶包那是经常的。
反正太原人找的是契丹人,我们意思意思就算了。奚人开始逃回大本营,一路上没有忘夸大一下晋军的兵力,毕竟要是说出来被对方的一千多人打败,没面子还是小事,被定性为敷衍了事就不美妙了。
听到报告的阿保机再次下令:撤。
当然,人多坏事,三十万人要从容撤退,比进军还难。更何况一路上,到处都有被袭击的报告汇总上来。
李存勖使了一个分头出击,乱枪打鸟之计。这个计,我曾经在亮剑里看过。淮海战场上,敌我双方共一百万大军都打乱了,李云龙相当兴奋。
好!令各部分头出击,穿插战场,遇敌即战,这下,我中有敌,敌中有我,打他娘的一个天翻地覆。
一路被袭击的契丹人丢下了无数的毡裘(皮草大衣,东北人最爱)、毳幙(帷帐)、羊马(养大一头羊不容易啊),逃进了易州。
到了易州以后,阿保机不逃了,下令,扎营,等太原人来。
耶律叔叔真的是怒了,劫匪也是有脾气的,号称天皇天、草原一号的他一路上被侄子辈的李亚子追着不放。这要传出去了,还怎么在草原混,怎么上老婆述律平的床。
不走了,就在易州,他李存勖就是真的南方不败,天下无敌,我也要会一会。
不走就对了,因为下雪了。
经过统计(统计数据非出自中国统计局),契丹人并不是全天候抢劫集团,他们的活动时间很有规律性。多在秋天开始时南下,捞完就走,绝不耽搁。时间一般在十二月之前。
选择这个时间的原因之一是他们军队的组成部分。
据史料记载,契丹一个作战单位的组成是这样的,一名军人配三匹马,打草谷一名,守营铺家丁一名。
家丁比较好理解,就是干体力活的,相当于沙僧这样的角色,需要解释的是打草谷,顾名思义,打草的,但实际上这个工种并不这么简单,除了给马准备饲料,打劫时要充当主要实施者,进军时要劈山开路,攻城时要冲锋在前充当炮灰,野战时,还要身兼拉拉队员以及造势员(主要制造灰尘),称得上全能战士。
除了人员配备,其余的装备如下,比较多:人铁甲九事,马鞯辔,马甲皮铁,视其力;弓四,箭四百,长短枪、櫼欁、斧钺、小旗、锤锥、火刀石、马盂、抯一斗、抯袋、搭挷伞各一,縻马绳二百尺,皆自备。
从杀伤性武器到设陷阱的式具,逃跑工具,通讯工具以及生活用具一应俱全,作为一名打劫犯,他们实在是兼具专业性与组织性。
但有一条,打劫三宝:武器(主要是弓箭),肉色丝袜(铠甲),交通工具(马),他们都有,但没有粮草。
粮草这个工作一般由打草谷去完成,根据牧草生长规律,他们需要在冬天十二月之前退回去,不然,连粮草都抢不到。
第二个必须遵循打劫作息时间的原因是天气。
来得早了,热得受不了,来得晚了,冰雪千里。
事实证明,不看天气预报,不遵守四季变化来安排工作是行不通,清明后就该种树,中秋后就该摘果实,阿保机两次摘果实行动都没选对点,上一回在幽州被热出痱子,这一回差点被冻成耶律冷藏机。
九二二年的春雪比往年时候来得更猛一些,漫天的雪连下数天,据测量,积雪有五尺厚。雪这么厚,要是树不努力长个都能被埋了,树犹如此,草何以堪?
找不到牧草,马一匹匹死去,不少人倒在风雪中,只能怪当时跑路时太着急,连貂皮大衣全丢在了路上。
阿保机的心冷到了冰点,他的脑海里一会想起王郁跟他说的:镇州金城汤池,金帛山积,燕姬赵女,罗绮盈廷。(有钱)
一会,他又想起当日自己兴奋的跟述律平说:老婆,张文礼老有钱了,我为老婆大人取回来。(张文礼有金玉百万,留待皇后,可共取之。)
一会,他又想起老婆对他说的话: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羊窝。我们俩在一起过日子比什么都强。(我有羊马之富,西楼足以娱乐)
现在,阿保机同志再一次证明不听老婆话,是没有前途的。
阿保机虽然没看过红楼梦,此时却能刻骨铭心般体会到那句红楼押题句。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穿着兽皮大衣,阿保机一张大嘴被冻成紫色,牙关还在打抖。他环视着这片土地,在白茫茫一片之下,是厚厚的黄土,是承载着数千年中原农耕文明的黄色土地。
难道这一块土地终不能为自己所有?难道自己只能一辈子啃羊排?
一声长叹,阿保机指天,对身边任劳任怨的卢文进说道。
老天没批准让我到这里啊。(天未令我至此。)
耶律叔叔,命苦不能怨上帝啊。
说完,阿保机起帐撤退,在经过新州时,将南牧宣传员王郁捆了起来,抓回了西楼,至于王郁以后的工种是放羊还是牧马就不得而知了。看来做汉奸总是没有好下场。
值得一提的是另一位汉奸卢文进,数年以后,中原发生变故,契丹发生内乱。卢文进终于混不下去,他率部离开北国,逃回到中原。又过了十年,他又逃到长江以南,投奔到南吴国。
据说,他在南吴国倒是老老实实,平常就跟人聊聊音乐,文学,人生等莫名其妙的东西,一点也不提自己当兵那些事。当然,这个事情也实在说不出口,难道说:当年哥哥我在皇协军。。。
又过了很多年,卢文进病死在南京(那时叫金陵)。
汉奸们逃的逃,死的死。但契丹人也不用担心,这世界上会飞的猪缺,汉奸总是不缺的。
但对阿保机而言,这是他最后一次南下。二次南征失败给他留下痛苦的回忆,他那颗受伤的心灵还需要时间去修复。
回到西楼老家后,他枪口转向东北,开始征服那里的女真族和渤海国,打算统一东北,齐北方之力再圆中原旧梦。当然,这个新的行动计划,老天会不会批准就另说了。
现在,可以宣布李存勖成功完成三箭之二:击败阿保机,驱逐契丹人了吗?
李存勖派了十二名骑兵跟踪契丹人,以确保他们真的退回了关外,还特别交代:只要对方出了关,你们就可返回。
可这十二勇士本着送佛送到西楼的精神,一路猛追,其中有十名还将人送到了家门口,当然,他们也没有再回来,被热情的契丹人留下来充作养殖场无薪劳务工。只有两名从别的小路逃了回来。
这些同志哥敢打敢拼的作风是值得鼓励的,但他们没领会领导的意图,也没有准确认识自己的对手。
这支败战之军虽然狼狈,但还没有到十二个人就可以追着跑的地步。
到达易州后,李存勖踏着积雪,沿着契丹人的脚印前进,契丹人停,他就停,契丹人走,他就走。一直跟踪到达幽州,一路上,他见到了让自己心惊的东西。
在契丹人的宿营里,地上铺着草,草整齐划一,就像用剪刀剪出来的一般,而且在他们离开以后,地上的铺草没有一根混乱。
进退有序,这就是纪律。
望着眼前的景象,李存勖不无担忧。不怕劫匪会武术,就怕劫匪有纪律。他说道:契丹人用法严格,这是中原所不及的。
假又时日,必将为中原大患。
李亚子又做出了一个准确的判断。这是阿保机的最后一次南下,却不会是契丹人的最后一次。十五年后,契丹人又空国而来,挥一挥手,将北边屏障夺走。又一个十年之后,他们的战马饮水黄河,他们的领袖坐殿洛阳。
那时,李嗣昭不在了,李存审不在了,李嗣源不在了,梁朝的各位老将当然也不在了。而现在的李存勖不过三十七岁,要是加强锻炼身体,合理饮食,不出意外,应该能活到那一年。
可那时,李存勖亦不在人间。
老同志们都不在了,胡马肆掠时,唤何人,舞剑挥戈驱强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