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的六种语言是什么
在联合国的六大官方语言,也就是包括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汉语和阿拉伯语等六种工作语言(working language),由于英语在世界上的通用程度和适用范围,尽管不是作为母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但也在当今世界的通用语言中占据一席之地,而不少人也习惯性的将英语之外的语言称作小语种,但有些语言并不算小众。
从最初的三种欧洲语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到俄语、汉语、阿拉伯语的陆续加入,才逐渐形成如今的六种工作语言格局,但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联合国只承认英语、法语为工作语言。
尽管1980年联合国大会中宣布六种工作语言地位相等,但直到1992年才在法律层面上,完全落实“六种工作语言地位相等”。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联合国的某些机构,诸如联合国秘书处从始至终只有英、法两种工作语言。
但是六种语言相比较,其中各有千秋,为何英语和法语的认知度会更高一些呢?从数据上来看:
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口接近4亿,但在67个国家和27个地区都被列为官方语言;
以法语作为第一、二语言的人口约为3.38亿,被29个国家、4个地区列为官方语言;
以西班牙语为母语的人口超过4.8亿,被23个国家和地区列为官方语言;
以汉语及方言为母语的人口超过10亿,被2个国家和若干地区列为官方语言;
以阿拉伯语为母语的人口约3亿,被27个国家列为官方语言;
以俄语为母语的人口约1.54亿,被10个国家和地区列为官方语言。
尽管英语和法语的母语使用人数并不是最多的,但人们依旧将英语视为“国际语言”和“大语种”,这是由于工业革命之后,以英语为母语的英国和美国先后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巨大作用,成为战后国际秩序的“制定者”角色。同时英语在众多的国际场合中,例如一些大型的国际交流会议、论坛中出现。
而法国作为仅次于英国的殖民国家,法语在全球拥有无可取代的独特性,于18世纪作为欧洲外交语言的地位得到确认,那时几乎所有的国际条约和文件以法语书写,在国际会议中法语也成为口头谈判的首要语言,甚至直到20世纪初仍是当时大多数国际组织的第一工作语言,如同法语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中的工作语言地位依旧坚不可摧。
西班牙作为欧洲中世纪结束后最早兴起的国家,是除了英语和法语之外,最早在联合国中成为工作语言的语种,在19世纪前期的拉美地区独立运动中,一系列崛起的独立国家大多以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成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因此在联合国正式成立之前,西班牙语就已经奠定国际工作语言的地位,以至于在当今的国际舞台上,西班牙虽然没有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但依旧跻身于六大工作语言之中。
而汉语作为世界上母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尽管近代中国遭到战争的破坏,但在法律上一直保持着独立的姿态,伴随着现代中国的快速发展,在国际舞台上地位上升,被列为工作语言也在意料之中。俄语在被确立为工作语言之前,只被苏联列为官方语言,但在苏联解体之后分散出众多的独立国家,不少国家继续沿用俄语作为官方语言,于是俄语的国际地位出现很大的改变。
而阿拉伯语尽管母语人口并不多,但其重要的石油地位对于欧美国家,以至于全世界都有着重要作用,所以阿拉伯地区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性有着普遍认知,因此尽管阿拉伯语在国际工作语言使用范围上属于“小语种”,但就其重要性而言是名副其实的“大语种”,所以阿拉伯语能够进入联合国工作语言的行列。
联合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旧金山签订生百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
总部设立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现在共有193个成员国,其中亚洲39个,非洲54个,东欧及独联体国家28个,西欧23个,拉丁美洲33个,北美、大洋洲16个,包括所有得到国际承认的主权国家,此外还有2个观察员国(梵蒂冈和巴勒斯坦)。
联合国内的五大常任理事国有: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联合国的行政首长是联合国秘书长,当前由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担任。
联合国共有六种工作语言,分别为英语、法语、俄语、汉语、阿拉伯语和西班牙语。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相当积极的作用。
总部设立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当前共有193个成员国,其中亚洲39个,非洲54个,东欧及独联体国家28个,西欧23个,拉丁美洲33个,北美、大洋洲16个,包括所有得到国际承认的主权国家,此外还有2个观察员国(梵蒂冈和巴勒斯坦)。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大常任理事国有:美利坚合众国、俄罗斯联邦、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法兰西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联合国的行政首长是联合国秘书长,当前由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担任。
联合国共有六种工作语言,分别为英语、法语、俄语、汉语、阿拉伯语和西班牙语。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相当积极的作用。
2020年2月20日,入选福布斯区块链50强榜单(第2期)。
联合国宪章什么时候签署的
《联合国宪章》是联合国的基本大法,它既确立了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组织机构设置,又规定了成员国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处理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联合国宪章》除序言和结语外,共分19章111条,国际法院规约是《联合国宪章》的组成部分。《联合国宪章》于1945年6月26日在旧金山会议上签署,于1945年10月24日正式生效。
1941年6月,英美法等“同盟国”的代表在伦敦签署《同盟国宣言》,宣告不与德日意法西斯“轴心国”单独媾和,提出了维护和平、制止侵略和促成国际合作的原则。同年8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促进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1942年1月1日,正在对德、日、意法西斯作战的中、美、英、苏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表示支持《大西洋宪章》,并首次使用“联合国”一词作为同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作战的各国的总称。
1943年10月30日,中、美、英、苏4国在莫斯科发表《普遍安全宣言》,声明有必要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1944年8月至10月,苏、英、美3国和中、英、美3国代表先后在华盛顿的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议,提出了组织联合国的方案,并拟定出《联合国宪章》的基本轮廓。
1945年2月,苏、美、英在苏联雅尔塔会晤,决定于同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宪章》制宪会议。
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开幕,包括中国在内的50个国家的288名代表出席大会。6月25日,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了《联合国宪章》。会议从4月25日开幕到6月25日通过宪章后闭幕,整整持续了两个月。
1945年6月26日,举行联合国宪章签字仪式,中国代表第一个在宪章的中、法、俄、英、西5种联合国正式语言文件上签字。随后是法、苏、英、美4国代表依次签字,然后才是与会的其他45个国家;同年10月24日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包括后来补签的波兰在内的51个国家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起草过程
在《联合国宪章起草文件》的文献中详细记录了《联合国宪章》诞生的全过程。”这份文献总共分为3本,第一本为索引,其他两本则记录了从1945年4月到6月之间,包括中、英、美、苏在内的50个联合国初始成员国在旧金山举行会议,讨论通过《联合国宪章》的过程。其中一本书的目录详细记录了自1945年5月9日以来,这50个成员国所举办的会议过程。上面记录着,仅1945年6月16日当天,就举行了3次会议。
签订
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开幕,包括中国在内的50个国家的280多名代表出席大会。6月25日,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了《联合国宪章》,26日举行签字仪式。中国代表第一个在《宪章》的中、法、俄、英、西5种联合国正式语言文件上签字。
随后是法、苏、英、美4国代表依次签字,然后才是与会的其他45个国家,后又有波兰补签。在中、法、苏、英、美及其他多数签字国批准宪章后,同年10月24日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签字的51个国家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日本为什么不恨美国人
从历史记载上看,日本对我国那时多次发动攻击啊,但是我国却没有对他们发起占领,仅仅是反击而已,真是看得出我国的善良是天性。不过日本在二战后投降的原因就是苏联和美国的联合对付,那日本不应该最恨他们吗?
日本自古以来就敬佩强者,对于弱小者一概不屑。而我国在他们看来,就是那个弱小者,因为他们觉得我国打不过他们。当初美国在向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后,日本又得知自己驻扎在中国东北的军队被苏联给灭了,两桶冷水同时泼下来,他们就只好投降。
因为当时的日本老是侵略别的国家,所以在中国,苏联,美国都有他们的士兵。结果日本投降后,这些驻扎在其他国家的士兵就成了俘虏。而对待这些战俘,最善良的就是我国了。因为并没有对待他们做出什么残酷的行为,而是派飞机将他们送回了日本。
为什么日本不恨对其扔过两颗原子弹的美国?
美国呢对待他们的战俘则是比较残忍的,但比起苏联还是好多了。美国对待战俘就是语言和心理的羞辱,让他们感受到无地从容。而苏联就直接将日本战俘抓去西伯利亚做苦力,要知道西伯利亚的天气可是很严寒的,苏联对待日本兵肯定不会那么友好,不会给他们穿多点衣服,那些战俘肯定得冻死。
对比如今日本对待美国,俄罗斯和我国。我们就能看出,日本似乎对我国总是带着敌视,而对另外两国却充满着敬畏和不敢惹。
二战甲级战犯名单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甲级战犯有28人,名单如下:
荒木贞夫、板垣征四郎、梅津美治郎、大川周明、大岛浩、冈敬纯、贺屋兴宣、木户幸一、木村兵太郎、小矶国昭、佐藤贤了、重光葵、岛田繁太郎、白鸟敏夫、铃木贞一、东乡茂德、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永野修身、桥本欣五郎、畑俊六、平沼骐一郎、广田弘毅、星野直树、松井石根、松冈洋右、南次郎、武藤章。
终审结果于1948年11月12日终审判决:
绞刑:
(1948年12月23日执行):板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土肥原贤二、东条英机、广田弘毅、松井石根、武藤章;
终身监禁:
荒木贞夫、梅津美治郎、大岛浩、冈敬纯、贺屋兴宣、木户幸一、小矶国昭、佐藤贤了、岛田繁太郎、白鸟敏夫、铃木贞一、南次郎、桥本欣五郎、畑俊六、平沼骐一郎、星野直树;
有期徒刑:
重光葵(7年)、东乡茂德(20年);
判决前病死:
永野修身(1947年1月5日)、松冈洋右(1946年6月27日);
免除追诉:
大川周明(梅毒引zhidao起的精神异常而被免除追诉)
纽约州和纽约市哪个大
一个是市、一个是州(相当于我国的一个是市,一个是省,省里可以有多个市),纽约市是纽约州中的一个城市。换句话来说就是纽约州包含纽约市,纽约市只是纽约州的一部分。
1、纽约州
美国东北部的一个州。在1788年被承认为最初的十三个殖民地之一,最先由塞缪尔·德·张伯伦和亨利·哈得孙考察,在1624年被荷兰占有,但在1644年到1667年落入英国手中。
19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伊利运河和铁路线的开通导致西部地区的发展和经济繁荣,并建立起了纽约市,作为国家金融中心。首府奥尔巴尼,最大的城市纽约城。
2、纽约市
美国纽约州南部的一个城市,位于哈得逊河口的纽约湾。由荷兰始建时叫新阿姆斯特丹,后来以纽约郡基督的名义改为英语名字。
它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和金融、文化、商业、船运和通运中心。最初只包括曼哈顿岛,1898年重新划定包括今天曼哈顿的五个行改区:布隆克斯、布鲁克林、昆士和斯特提岛。
纽约州行政区划
纽约州可区分为七大地理区域:圣罗伦斯低地区、艾迪朗戴克高地区、大湖低地区、哈德逊-莫哈克低地区、新英格兰高地区、大西洋沿岸平原区、以及阿帕拉契高原区。
该州主要的城市有:纽约市(New York City)、水牛城/布法罗(Buffalo)、罗切斯特/洛彻斯特(Rochester)、杨克斯(Yonkers)、雪城(Syracuse)、以及州首府奥尔巴尼(Albany)。
美国的纽约州一e69da5e887aa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431356636共有62个县。英国获得德国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后立即就建立了12个县,不过其中有两个县之后以前被废除。1914年的布朗克斯县是州内最年轻的县,该县是纽约市的一部分,并且也是后者在19世纪末从威斯特彻斯特县吞并的。
纽约州各县名称的来源多种多样,有来自美洲原住民语言,有来自英国地名或皇室成员人名,有来自美国早期的政治和军事人物,也有纽约州的政治家。
纽约州有5个县与纽约市的5个区基本一致,这5个县都没有起作用的县级政府,只有一些区级官员,纽约市被认为是这5个县(区)的县城:纽约县(曼哈顿)、金斯县(布鲁克林)、布朗克斯县(布朗克斯)、里士满县(史泰登岛)和皇后县(皇后区)。
由于每个区都至少有一个相互独立的主邮政局(其中皇后区有4个),因此各区的县城就以这些主邮政局相称:纽约(曼哈顿)、布鲁克林、布朗克斯、史泰登岛和牙买加(皇后区)。
不过这些主邮政局服务的社区都在纽约市范围内,而且与州内其它各县不同的是,纽约市的5个区职权相当有限,几乎在任何一个方面都只是该市的从属部门。
纽约州有哪些城市
纽约市(New York)
纽约市(英语:New York City,官方名称为The City of New York),简称纽约,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包括其都会区,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区。超过一个世纪的时间,纽约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商业和金融中心,并评选为世界级城市。纽约在全球范围内直接影响着媒体、政治、教育、娱乐以及时尚界,其中联合国总部也位于该市。
纽约是美国最大城市及第一大港,位于美国大西洋海岸的东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35306162北部,纽约州东南部。该市有曼哈顿区、皇后区、布鲁克林区、布朗克斯区、斯塔滕岛区等五个区。
罗彻斯特(Rochester)
罗切斯特(Rochester)位于美国纽约上州西部,安大略湖的南岸,属于门罗县,也是县政府所在。市民人口为212,481人(2004),是纽约州第三大城市。以之为中心的都会区2000年人口为1,037,831。
水牛城(Buffalo)
水牛城(英语:Buffalo),美国纽约州西部的一座城市,位于伊利湖东端、尼亚加拉河的源头。人口282,864(2004年,都会区人口110万),是纽约州第二大城市(仅次于纽约市)、伊利县首府。对岸为加拿大伊利堡。
奥尔巴尼(Albany)
奥尔巴尼(Albany)人口95,658(2000),是纽约州首府,纽约州立大学本部(奥尔巴尼分校)设立于此。1686年取得特许状,1797年成为州府。奥尔巴尼位于哈德逊河畔。距纽约、波士顿的路程几乎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乘“灰狗”巴士旅行的时间约3个多小时左右。
雪城(Syracuse)
雪城(Syracuse),是位于美国纽约上州中部的城市、奥农达加县县治。人口147,306(2000年资料)。雪城名源于当地降雪极丰,而英文名称原本是意大利西西里岛上城市锡拉库萨。
日本神风特攻队由来
1944年,二战中反法西斯斗争发展到了白热化的状态,对日本来说,战争局势也对自己愈加不利,特别是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海军更是连连受挫,节节败退。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圣克鲁斯大海战、瓜达尔卡纳尔海战、俾斯麦海海战、库拉湾海战、布干维尔海空战、吉尔伯特海空战、马里亚纳海战等等,在这些战斗中,日本海军力量损失严重,到1944年底,号称“世界第三海军”的日本联合舰队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
这种危在旦夕的情况让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得到了充分发挥,太平洋战场上开始出现一支特殊的队伍,这支部队以牺牲自己来换取对敌人的打击,曾给美国海空舰队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他们就是一支被称为“神风”的队伍。
据说“神风”一词最早来源于元朝皇帝忽必烈时期。1274年和1281年,元世祖忽必烈曾两次东征日本,但是最终因遇台风而停滞下来。在日本人眼里,这无疑是日本天皇的荫佑,是神武天皇的“在天之灵”掀起的“神风”击退了元军,使日本避免了一场沦为阶下囚的战争。因此,日本人对“神风”有着一份特别的情感。
而自杀性袭击这种战法最早出现在日俄战争中,据日本当时的史料记载,自杀性袭击最早是个人行为,因为在日俄战争中效果显著,所以被保留了下来。太平洋战争时期,这种做法还只是在飞行员受伤无法返航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如板田房太郎就曾在珍珠港事件中,因身受重伤只身驾机撞向美军机场机库。真正给日本军部建立“神风特攻队”启发的是1944年发生在比阿克岛的登陆战。
1944年5月,日本为了夺回南洋交通线上的军事要地,在比阿克岛与美军发生了激烈战斗。27日,陆军第五飞行战斗队队长高田胜重少佐突然率领4架飞机向驶近的美舰撞去,以自杀性的方式击沉了美舰。这个事件被通报到日本军部以后,引起了日本军内外的巨大震动,继而启发了当时刚刚继任第一航空舰队司令的大西泷治郎建立起一个以自杀性攻击为目的的特种部队的思想。日本军部希望这支部队会像13世纪防止元军进攻日本的两次神风一样,确保日本安然无恙,于是一支定名为“神风特攻队”的队伍初现雏形。
1944年10月,日本在东南亚的扩张过程中遇到了严重的阻碍,不得不面临失败的结果。为了挽救日本日薄西山的命运,山本五十六的得力助手,即刚刚上任的日本第一航空舰队司令大西泷治郎匆匆赶到了菲律宾。日本面临着全线崩溃的局势,且当时日本驻菲律宾第五基地航空部队的战斗条件极其脆弱,大西泷治郎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扭转局面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组织由“零式”战斗机编成的敢死攻击部队,以阻止美军锐利锋芒的进攻。大西的这种想法得到了许多狂热的日本飞行员的欣赏,于是第一批神风特工队员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被组织起来。
二战日本神风特攻队战果
菲律宾是日本与南洋海上交通线的必经之地,在日本殖民地中占据重要地位。1944年10月17日,英美联军约18万之众在美第3舰队的16艘航母、6艘战列舰、73艘轻重巡洋舰及驱逐舰的掩护下,迅捷地登上了菲律宾群岛南部的莱特岛,准备切断日本从南洋输送能源与物资的交通线,这无疑是切断日本的生存命脉。日本决定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保证菲律宾一线的安全,但是当时日本驻菲第一航空队只有40架军机,根本无法完成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大西泷治郎从军事学校中招募了23名军事学员,并亲自训练,组成了第一支神风特攻队。当时这支队伍还缺乏一个勇敢、果断的队长,而大西泷治郎早已把目光投向了刚刚升为上尉的关行男。据说当大西泷治郎问起年仅23岁、刚刚结婚四个月的关行男是否愿意带领这支史无前例的神风特攻队时,关行男闭起了双眼,低下头沉思了十多秒,才说出“请让我去带领他们”。
25日上午,这支日本历史上的第一支神风特攻队,在大西泷治郎的命令下向莱特湾进发了。莱特湾海面一片宁静,祥和的气象让人想象不出这里将上演太平洋战争以来最大的空中血战。
10点50分,美军突然发现有9架日机直奔美航母编队而来,就在美战斗机升空准备实施拦截时,日机突然拉高机头,只见5架装备简陋、材料单薄的“零式”战斗机从天而降,对准美航空母舰编队的方向俯冲下来。在美军还不能理解这种状况的时候,这支由“零式”战斗机组成的战斗小组,就分别向美军的“基昆湾号”和“圣洛号”航母撞去,之后又有数架“零式”战斗机相继飞来,目标都锁定在美航空母舰上。
到27日,日本以轻微代价,击沉美军1艘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并重创4艘航母、1艘巡洋舰,另有轻伤者数艘,各种小型舰船也是损失惨重。
1942年2月,在争夺硫磺岛的过程中,日本又故技重施出动了568架神风特攻机,规模较莱特湾海战时大很多,但是却没有莱特湾收效大,这次日本只击沉了美国1艘航母,重创了2艘。但由于中途岛海战中日本海军几乎损失了所有的大型舰船,所以在硫磺岛海空战后,神风特攻队一跃成为日军武器装备中最有效的一种反舰武器,并成为日本抵挡美军强大攻势的最佳砝码。为了加大神风特攻队的攻击性,日本加紧对神风特攻机飞行员进行培训,成千上万的日本青年人应召加入神风特攻队。
1945年,冲绳岛海战爆发,冲绳岛相当于日本的“国门”,故而这次战争成了神风特攻队登峰造极的一次进攻。在这次进攻中,日本共投入了2000架神风机,击沉美军舰船260艘,击伤368艘,其中约100艘需要大修。冲绳之战,是日本神风特攻队自建立起到解散所经历的最大规模战役,而其在战争中攻势之勇猛、疯狂,使对手损失之惨烈,也成为了整个二战中绝无仅有的一例。
日本神风特攻队真的不怕死吗
1945年冲绳之战以后,面对日本必败的形势,日本军部曾经准备在本土决战时发动更大规模的“神风特攻”,以期和登陆的盟军同归于尽。1945年8月15日,大约有近2800架的特攻飞机藏匿在九州岛附近,以防止英美等国进攻日本本土。
然而,等来的却是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命令,将神风特攻队的最后一次计划也取消了,而神风特攻队之父大西泷治郎中将也在4000多日本青年家属的指责下切腹自杀了。至此,神风特攻队也随着日本的投降解散了,结束了为期一年的血腥战斗历程。
这些青年,很多还在豆蔻年华,就这样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成为了战争的炮灰,这些人并非真的不怕死,人类都有求生的本能,怎么会不怕死呢?更多原因,还是因为他们被军国主义所洗脑才导致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