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为什么不是联合国工作语言

  日本想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日本又想在其它方面努力。为了消除语言方面的障碍,联合国确立了六种工作语言,分别为英语、法语、俄语、汉语、阿拉伯语和西班牙语。

  日本作为一个相当有野心的国家,自然希望日语也能成为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因此日本多次向联合国提出了这方面的请求,不过日本的要求都被联合国拒绝了。日本代表遭拒绝后,直呼为啥汉语能成联合国语言。

  其实日本屡遭拒绝,无非有三个原因。第一,日语来源于汉语,不具有珍贵性。日语的发音也十分奇怪,没有自己的特点,很多日本人都还没弄懂汉语的起源,更没办法弄清汉语的发音,联合国不同意将其列入通用语言也是情理之中。

  第二,日本在二战中带来了十分恶劣的影响。联合国本身的职责就是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在各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而日本在战争中的恶行让许多国家感到恐惧,日本与这些国家的关系也非常恶劣,因此这些国家根本不可能同意让日语成为世界官方语言之一。

  第三,日本人口过少。日语仅在日本国内使用,使用标准日语的人数不过2000万。而不管英语、汉语还是西班牙语,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而且使用人数多。在确定通用语之前,这些语言就已经得到了广泛运用,这是日语如论如何也比不过的。


!admin 发布于  2023-3-18 11:08 

联合国总部在哪

  联合国总部大楼(亦称联合国大厦,United Nations Headquarters)是联合国总部的所在地,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块“国际领土”。大楼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区的东侧,其西侧边界为第一大道,南侧为东42街,北侧为东48街,东侧靠近东河的河边。通讯地址是:美国,NY 10017,纽约市,联合国。

  联合国总部大楼包括四大主体建筑物,分别是秘书处大厦、大会大厦、会议楼区域(包括各理事会会议厅)和图书馆。

  联合国总部这个场所归联合国所有,它是一个国际领地。除非征得联合国秘书长同意,否则美国的联邦政府、州政府或地方政府的任何军官或官员,无论是行政官员、司法官员,还是军官或警官,都不得进入联合国总部。

  不过,联合国与所在地东道国美国也曾经签署过一份协定。依据该协定,对那些根据美国联邦法律、州法律或地方法律需要逮捕而逃避拘捕的人,或那些美国政府要求引渡到另一个国家的人,或那些试图逃避服刑的人,联合国有责任防止其总部被用作避难所。

  在总部内,联合国拥有属于自己的消防部队和安全部队。联合国还拥有属于自己的邮局,对联合国邮票的使用有专门的规定。在消防和安全考虑方面,联合国总部大楼的设计建造理念与整个纽约市相一致,但不一定遵照该市所有法规建造。

  联合国总部大楼的总建筑师是来自美国的华莱士·哈里森,其正式头衔是规划部主任。另外,为了协助规划部主任的工作,还精心挑选了10位建筑师成立一个设计顾问委员会。这10位建筑师均由有关国家政府提名。

  设计顾问委员会成员包括尼古拉·巴索夫(苏联)、Gaston Brunfaut(比利时)、厄内斯特·柯米尔(加拿大)、查尔斯·柯布西埃(法国)、梁思成(中国)、斯文·马克利乌斯(瑞典)、奥斯卡·尼迈耶(巴西)、霍华德·罗伯逊(英国)、G.A.Soilleux(澳大利亚)和Julio Vilamajo(乌拉圭)。

  根据最初规划,建造联合国总部大楼估计将耗费将近8500万美元。后来,遵照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特里格夫·赖伊的指示,设计者们将建筑成本削减了2000万美元。成本之所以得以降低,主要原因是把秘书处大厦由原先设计的45层降为39层,缩小了会议区的面积,另外还把原先就有的一幢大楼辟为联合国图书馆。1947年11月20日,联大批准了这一耗资6500万美元的建筑方案。

  为了给联合国总部建设筹措资金,美国政府向联合国提供了一笔6500万美元的无息贷款。联合国按分期付款的方式还贷,最后一笔还贷款100万美元于1982年付清。

  1949年1月,纽约的四个大型建筑公司承包了这个建筑工程。开工19个月之后的1950年8月21日,秘书处大厦顺利竣工,秘书处工作人员搬进了他们崭新的办公室。

  在1949年10月24日(即联合国日)举行的奠基仪式上,联合国首任秘书长特里格夫·赖伊为建筑物奠基,当时在场的还有美国总统。奠基石上镌刻着“联合国”的字样,分别用1949年开始使用的联合国5种官方语言(即中文、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和俄文)书写,日期则用罗马数字写成。


!admin 发布于  2023-3-18 11:07 

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的由来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时候,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向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提议成立一个类似“国际联盟”的组织以增进国际间的协调并预防战争。

  1945年10月经大多数签署国的批准,《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诞生。从目前来看,联合国在国际上发挥的作用是现今任何一个政治组织都无法取代的,它一共有193个成员国,囊括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主权国家,而常任理事国却只有五个,那么这五个国家是怎么确定下来的呢?

  严格来说,常任理事国的成员也发生过些许变动,比如苏联解体之后,苏联的常任席位就被俄罗斯所取代,但苏俄本身就是血脉相连,这种变动更多地近似于“继承”。俗话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如果采用轮换制的话,常任理事国的位置不会在某个国家身上固定不动,但是自联合国诞生以来,安理会的常任席位就一直被美英俄法中垄断,这是怎么回事呢?原因很简单,这不是“选”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

  在联合国之前还有一个与之类似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其诞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组建的初衷当然也是为了增进合作,预防战争,但因为在遏制法西斯势头上表现出的无力并且最终没能阻止二战爆发,国际联盟于1946年解散。联合国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其前身便是反法西斯联盟国家,自然在战争中谁的贡献更大,谁就更有话语权。

  美利坚合众国依靠独特的地理优势与雄厚的综合国力,在战争前期大发横财,在战争后期鼎定乾坤,一跃成为世界头号超级大国。无论在战争中还是在战后,美国都毫无争议地入围常任理事国的行列,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一个组织和个人会产生异议。

  与美国相对的便是苏联,苏联是一个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与美国相去甚远的国家,这也是后来二者经常在国际舞台上互相掐架的原因之一。但思想不同挡不住苏联人武力强大,二战结束后苏军已经攻入德国的首都柏林,此时的苏联拥有一支令全世界为之胆寒的军事力量。既然在反法西斯战场上付出了巨大牺牲且贡献突出,那么在战后自然少不了苏联的好处。上个世纪末解体之后,俄罗斯作为苏联的天然继承人也就继续履行着常任理事国的职责。

  英国亦即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虽然面对法西斯德国的强烈攻势险些被打残,但最终挺了过来。况且作为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英国尽管实力不济,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还是拥有着全世界最广大的殖民地和雄厚根基。而中国是对日战争的主战场,数千万同胞的生命换来最终的胜利,理所当然地在安理会里要有我们的一席之地。

  至于法国,说实在的倒是有一点名不副实,二战刚一打响没多少日子投降了,战后分割胜利果实的时候却还拿走一大份。当然这与戴高乐将军领导的“自由法国”密不可分,同时也与美英的支持更加密不可分。不论如何二战结束后的国际体系是确立了下来,并且一路磕磕绊绊延续到了今天。


!admin 发布于  2023-3-18 11:07 

戈尔巴乔夫改革具体措施

  戈尔巴乔夫是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向来以精明干练,思想开阔著称,而且崇尚改革,敢想敢干,这也是其能当上苏联领导人的原因。因为当时的苏联确实需要一个强悍的富有改革精神的领导人,带领国家走出困境。

  当时苏联经济全面滑坡,为了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他做出了全方面的改革。

  改革措施:

  (1)经济领域: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2)加速发展战略重点: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3)经济改革陷入困境,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改革效果:

  (1)原本严重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以致改革效果不佳。

  (2)改革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

  (3)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


!admin 发布于  2023-3-18 11:06 

从美洲引入中国的八大农作物

  中国古代的农作物是由自己培植开始的,包括原始社会的粟、水稻、蔬菜、麻,商朝有黍、稷、麦、稻、桑、麻等等。而今天我们的食谱中有大量的农作物是自明朝引入的中国。中国大陆本身并无玉米、番薯、花生、辣椒、烟草、马铃薯、木瓜、番茄等八大农作物。它们之所以今天能成为我们的桌上佳肴得从新航路的开辟说起,因为北宋时期指南针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世界航海业的发展,所以自美洲被哥伦布发现后,整个美洲和世界的关系都变的更加密切起来,而这八大农作物都是明朝时从美洲相继引入的中国。中公教育为大家总结这八大作物的特点。

  玉米与传统的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相比,玉米具有很强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贫瘠性以及极好的环境适应性。玉米的营养价值较高,是优良的粮食作物。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它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

  红薯,别称甘薯、朱薯、金薯、番茹、红山药、玉枕薯、山芋、地瓜、山药、甜薯、红苕、白薯、阿鹅、萌番薯。一年生草本植物,番薯原产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岛,是食品加工、淀粉、究竟制造的重要原材料。

  辣椒,是当代中国最为常见的一种调味品,尤其在西南地区的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人们的饮食可谓是无辣不欢。但实际上,辣椒原产于中美洲的墨西哥,到明朝中后期才传入中国。也就是说,中国人接触辣椒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就仅仅四百年,但却成为了全世界最能吃辣的国家之一。在近几年,更是在百姓的餐桌上、大街的饭馆里,随处可见辣椒的身影。这里要提醒广大考生的是我们对辣椒的感知并非是味觉,而是一种痛觉。

  在欧洲殖民者抵达美洲之前,美洲土著民种植、使用烟草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据考证,人类使用烟草的最早证据见于公元432年墨西哥贾帕思州一座神殿里的浮雕,浮雕展现了玛雅人在举行祭祀时以管吹烟的场面。此外,考古学家还在南美洲发现了3500年前的烟草种子,证明那时人类就有了种植烟草的行为。1492年10月15日,探险家哥伦布在美洲大陆首次接触到烟草这种神秘的物品,并逐渐传遍到欧洲各国及世界。

  马铃薯别称洋芋、土豆等。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十六世纪中期,马铃薯被殖民者从南美洲带到欧洲。后来一位法国农学家——安·奥巴曼奇在长期观察和亲身实中,发现马铃薯不仅能吃,还可以做面包等。

  从此,法国农民便开始大面积种植马铃薯。17世纪时,马铃薯已经成为欧洲的重要粮食作物并且已经传播到中国,马铃薯传入中国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据说是华侨从东南亚一带引进的,在21世纪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马铃薯产量高,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现已遍布世界各地,由于马铃薯非常适合在原来粮食产量极低,只能生长莜麦(裸燕麦)的高寒地区生长,很快在内蒙、河北、山西、陕西北部普及,马铃薯成为贫苦阶层的主要食品,对维持中国人口的迅速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


!admin 发布于  2023-3-18 11:06 

世界史上最著名的老师排名

1.孔子

只要说起教育,我们就不得不提起孔子。不讲孔子的学术思想和执政理念,我们就单纯的来了解一下孔子对教育这项事业的贡献。孔子是第一个提出“有教无类”的中国人。对于孔子来说,接受教育这件事情,不会因为你的身份而有所改变。王朝贵族,庶民百姓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孔子弟子三千,这些人涉及了当时的各个行业,各个阶层。同时,孔子还提出了“因材施教”等先进的教育方式。而孔子的教育思想,为整个中华文明的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后世能够有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出现。

2.柏拉图

柏拉图是一位享誉全世界的伟大哲学家,和孔子几乎是同一时代的人,也是和孔子一个级别的教育家。柏拉图创建了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一个几乎完整的教育体系。柏拉图提出了“阶段施教”,认为在不同的年龄层,需要接受不同种类和层次的教育。而且,柏拉图不喜欢向学生直接灌输知识,而是喜欢以提问、启发,从而让学生有醍醐灌顶这种感觉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就类似于现在的精英教育。

3.夸美纽斯

提到这个名字的时候,相信很多人已经表示并不熟悉了。夸美纽斯是捷克最伟大的教育学家,同时,他也是整个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首先,夸美纽斯主张将所有知识教给所有人。而且提出了很多现在仍然在使用的教学原则,比如直观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等。夸美纽斯也是公共教育的坚决拥护者,同时创立了班级教学制度,还提出了一系列检测考察方法,直到现在,我们仍然在使用这种方法来进行教育活动。

4.裴斯泰洛齐

裴斯泰洛奇也是一位不被大家熟知的教育家。相比于其他教育家对教育上的认知,裴斯泰洛奇对于教育显然有更深刻的看法。他认为教育是改革社会的重要方式。同时,他的思想和孔子的“有教无类”很是相似,他希望更多的贫民阶层能够接受教育,希望普通家庭的孩子,能够通过教育,改变当前穷困的生活处境。进而,改变当时的社会制度。这是以为非常无私的教育家,并且,他的教育思想影响到了很多后来的教育家,对这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5.蔡元培

蔡元培是中国近现代的一位著名教育家。其实,单纯的从思想上来说,蔡元培对世界的影响其实并没有那么大,但是对中国的影响却很大,所以我就把他排在了这里。蔡元培在北大当校长的时候,提出了“兼容并包”的学术思想和教育原则。此后很多优秀的代表人物开始进入北大教学,为北大培养除了一批极其优秀的学生。蔡元培的学术思想和教育理论影响到了很多中国现代的教育家,对现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极其卓越的贡献。


!admin 发布于  2023-3-18 11:06 

美国华盛顿州和华盛顿特区的区别

华盛顿州和华盛顿区别:

1.华盛顿州和华盛顿不是一个地方,华盛顿州是美国第42个州,华盛顿由美国国会直接管辖的特别行政区划,因此不属于美国的任何一州。

2.华盛顿洲首府是奥林匹亚,西雅图是最大的城市;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是美国首都,简称华盛顿,一般说华府,以便区分。

3.华盛顿州在美国西北部;华盛顿是美国首都,在美国东北部。

华盛顿州(英语:State of Washington)是一个位于美国西北太平洋沿岸的州,北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南接俄勒冈州,东临爱达荷州,西邻太平洋。为纪念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而成立,亦是唯一以总统名称命名的州。于1889年11月11日加入联邦成为美国第42个州。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Washington,D.C.)简称华盛顿,是美利坚合众国的首都,位于美国东北部,是为纪念美国开国元勋乔治·华盛顿和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哥伦布(意大利著名航海家)命名的。华盛顿在行政上由联邦政府直辖,不属于任何一个州。


!admin 发布于  2023-3-18 11:05 

加拿大的首都是哪里

渥太华是加拿大的首都,也是加拿大第四大城市,人口132.4万,4715平方公里,位于安大略省东南部,渥太华河南岸,多伦多以东400公里,蒙特利尔以西190公里。渥太华在1826年9月26日以“拜顿”之名建立,为爱尔兰和法国的基督教乡镇,1850年1月1日合并为一个城镇,并于1855年1月1日以“渥太华”之名合并取代,并不断发展成为加拿大的政治和工业技术中心,已成为一个具有多元文化、高水准生活水平、低失业率的大城市。

“渥太华”这个名称是来自亚冈昆语adawe,意思为“贸易”。渥太华常被华人简称为渥京。渥太华作为首都城市没有被设为联邦直辖的行政区,但是渥太华的土地管理和城市规划是由国家首都委员会负责。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102名。

17世纪以前,印第安人在这片平和宁静的土地上狩猎捕鱼,刀耕火种。17世纪,欧洲人闯入北美大陆,他们砍伐渥太华附近的原始森林,并进行木材加工。这里很快就成为一个繁荣的木材城镇,因位于渥太华河畔而得名渥太华。英国移民住在安大略省以西的地方,法国移民住在魁北克省以东的地方。

1763年,渥太华以及加拿大沦为英国殖民地。1800年3月7日,企业家菲利门·怀特在渥太华河北侧,位于渥太华对面的魁北克加蒂诺赫尔区域建立了第一个欧洲人定居点。他们开始在渥太华河北岸伐木,该地逐渐发展为赫尔城。

1832年,约翰·拜上校主导的丽都运河工程竣工,将渥太华与京士顿和安大略湖连为一体,使之成为地区重镇。1857年12月31日,维多利亚女王选择渥太华为加拿大省的首都(包括2011的安大略和魁北克)。1867年,英国议会通过《不列颠北美法案》,成立加拿大自治领,才正式定为加拿大的首都。

1926年,加拿大独立,渥太华成为首都。2001年,渥太华与郊区和周边地区小城镇合并,成为规模较大的地区都市。


!admin 发布于  2023-3-18 11:05 

第一个发现细菌的人是谁

  荷兰生物学家。早年学会玻璃制造透镜的技术,制成简单的显微镜。1675年发现原生动物。1683年发现细菌。

  第一个发现细菌的人:列文虎克的故事

  高士其在《揭穿小人国的秘密》这首诗中,把微生物世界称为“小人国”。

  微生物天天跟人们打交道,甚至不时从人们的鼻中进进出出。然而,由于人们用肉眼看不见它们,所以几千年来,人们竟不知道世界上有微生物。

  直到17世纪末叶,有显微镜的发明,细菌的秘密才被揭开。第一个细菌秘密的是谁呢?是荷兰德尔夫市政厅的看门人,名叫列文虎克。

  看门这种工作,收入低微,但是比较清闲。每天,列文虎克只消定时到钟楼上敲钟,以及定时开闭市政厅的大门。这样,列文虎克就有很多空余的时间。

  不过,列文虎克并没有闲着。他在干什么呢?他在起劲地磨制镜片。

  列文虎克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他刚生下来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他从小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直到当上了看门人,算是稍微安闲一点。

  列文虎克曾跟人学过磨制眼镜片。这时,他反正闲着没事,便磨起镜片来。

  有一次,列文虎克透过两片透镜观看东西,发觉能把极为微小的东西放大好多倍。这下子,引起他莫大的兴趣。

  他把自己的牙垢放在透镜下观看,结果,发现里头竟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小人国”居民——微生物。他感到非常惊讶,这样写道:“在一个人口腔的牙垢里生活的动物,比整个王国的居民还多!”

  就这样,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列文虎克成了第一个发现细菌的人。成为了微生物学的开山鼻祖。

  就这样,一个看门老头儿登上了科学宝座。就连英国女王也知道了列文虎克的新发明,向他提出要求:希望亲眼用显微镜看一下那些“小人国”的居民。

  有人对列文虎克十分羡慕,紧跟在他的后边,追问着他成功的“秘诀”。列文虎克一句话也没说,伸出了他的双手——一双因长期磨镜片而满是老茧和裂纹的手!

  1723年,91岁的列文虎克离世。在他的一生中,用自己的双手,制造了491架显微镜!


!admin 发布于  2023-3-18 11:04 

加拿大的国宝是什么动物

加拿大的国宝是河狸,又称海狸。加拿大人称“贝瓦”(beaver)。啮齿目河狸科。它属两栖哺乳动物。加拿大河狸主要分布在加拿大至北极地区。河狸体长可达1.3米(包括尾长0.3米)。体重27千克左右。其身体肥胖壮实,耳小而圆,腿短,后足长而有蹼,具鳞片。皮毛光泽,背侧棕黄至深褐色,腹侧色较浅。下层为细密的绒毛,上腹有起保护作用的粗毛。雌雄两性均具麝腺,分泌液状的河狸香。河狸喜栖息于溪流及小河,亦生活于四周有树林的湖沼边缘。

加拿大(英语/法语:Canada),位于北美洲最北端,英联邦国家之一,素有“枫叶之国”的美誉,首都是渥太华。加拿大西抵太平洋,东迄大西洋,北至北冰洋,东北部和丹麦领地格陵兰岛相望,东部和法属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相望,南方与美国本土接壤,西北方与美国阿拉斯加州为邻。领土面积为998.467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二,人口主要集中在南部五大湖沿岸。著名城市有多伦多、温哥华等。官方语言有英语和法语两种,是典型的双语国家。

加拿大政治体制为联邦制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王伊丽莎白二世为国家元首及国家象征,但无实际权力。加拿大位于北美洲北部,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约在北纬41°~83°、西经52°~141°之间,西北部邻美国阿拉斯加州,东北与格陵兰(丹麦实际控制)隔戴维斯海峡和巴芬湾遥遥相望,南接美国本土(东段按照除密歇根湖外的四大湖和阿巴拉契亚山为界,中段和西段基本按照北纬49度为国界线),北靠北冰洋,北极圈穿过北部。

加拿大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海岸线约长24万多公里,国境边界长达8892公里,为全世界最长不设防疆界线。国土面积约9,984,670平方千米(世界第2位),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admin 发布于  2023-3-18 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