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大思想家 而后世却很少出现呢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多、最了不起大思想家。春秋战国以后到今天,中国历史还延续了两千多年。可是,这两千多年里,却再也没有出现过春秋战国时期那样的盛况。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能成为学者,能成为思想家,这个人肯定读过不少书,见识过不少东西。但是奇怪的是,实际上春秋战国时期的那些大思想家,并没有读过什么书。

虽说他们究竟读过什么书,我们现在并不完全清楚,因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干过“焚书”的事情。但是,并不表明那个时候的书就很丰富。因为我们现在从他们的记述中,也没有找到更多的文献资料。这说明,不管秦始皇烧没烧书,他们读过的书,应该都是不会很多的。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思是说,除了读书外,交游也很重要。不错,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确实走过不少地方。但这种走,也主要是在中国的范围内行走,由于交通所限,并没有多少人去过外国。一些当下学者认为,老子、墨子这些思想家,可能去过印度、欧洲这样的地方。但这也不过是一种文化学上的猜测而已(也就是说,根据他们思想和印欧思想的契合,认为思想具有传承关系),并没有实际的证据。

再说了,要讲走过的地方,咱们现代人走过的地方,比古人走得可是太多了。但是,有几个人成了思想家呢?

显然,读过多少书,走过多少地方,并不是一个人能成为思想家的决定性条件。

那么,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大思想家?为什么后世再也没有出现过那样的高度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分两个层面来讨论。

第一个层面,为什么当时会出现那么多大思想家?

第二个层面,为什么后世两千年出现的思想家非常少?

先讲第一层面。春秋战国时期,之所以出现那个多思想家,我认为主要是那时候有那样的需要。

春秋战国是战乱时期,各个诸侯国都在努力发愤图强,想让自己留存下来,想通过兼并其它国家,占领其它国家的人们及百姓,让自己变得强大。到了战国后期,甚至想把所有的诸侯国都兼并,实现统一中国的目的。

那时候的君王,不像我们现在这些“事后诸葛亮”,我们这些“事后诸葛亮”现在都明白,法家、兵家这些思想,才是壮大自己,统一中国的灵丹妙药。那时候的君王们都不明白,都在摸索之中。比如,看见齐桓公“尊王攘夷”可以强大,大家都跟着学习“尊王攘夷”。看见晋文公“践土会盟”可以强大,大家又跟着“践土会盟”。看见秦穆公“开边拓土”可以强大,大家就都往外面打。看见楚庄王“问鼎中原”可以强大,大家又反过来,争相往中原打。总之,都是不断摸索和借鉴的结果。

当然了,除了借鉴摸索,更重要的是另搞一套,要有自己独特的治国纲领。

有需要,就有提供。那时候,确实不断有人向君王提供这些治国纲领。这种提供,包括两个方面的。一种是更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比如学习尧舜之道、行仁政等等。还有一种是标新立异的,比如绝不能讲“王道”,而要努力讲“霸道”。相对来说,标新立异的思想,更让君王感兴趣。因此,标新立异的思想就层出不穷地被提出来了。

再一点,一个读书人,如果你能说出一套标新立异的,让君王感兴趣的思想,那么,你迅速就可能出将入相,人生得到一个大的改变。所以,标新立异的思想在那时候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了,也有一些读书人并不愿意思考政治,因为对天地的不知情,因为人生苦短,因此,他们更愿意思考天地,思考人生,思考人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无论是思考政治,还是思考天地人生,因为完全没有拘束,大思想家也就因此产生了。

我们再来讲第二层面,后世为何很少出大思想家?

根本的原因,是后世进入了王朝社会,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的“独尊儒术”,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维护国家的统一,都在进行严格的思想禁锢。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大量的文字狱,对思想禁锢达到了惨烈的程度。一旦在文字上犯了忌讳,不是死一个人,是株连九族,是上万人,上十万人地死。在那样一种背景下,谁还敢写出一点点标新立异的思想呢?

有人可能会说,不对啊,后世也有乱世啊。南北朝、五代十国,这些不都是乱世吗?为什么那时候也没出现什么大思想家呢?

可能大家并没有注意,实际上,春秋战国时期的乱世,和后世的乱世,其实是截然不同的。春秋战国时期,每个国家都历经了上百年几百年,虽然他们也争战不断,但是除了到战国后期,大多数时候,诸侯国之间争霸,都是要讲道理的。而且因为实施的是分封制,人与人相对要平等一点。因此,国家其实也并不是很乱。而后世的乱世,那些诸侯们都明白“枪杆子里出政权”,都知道得拼拳头。再说了,春秋战国已经提供了足够的经验,照着做就是了,不需要再另外想一套思想出来。因此,大思想家就不可能形成了。


!admin 发布于  2023-3-7 13:57 

春秋战国为什么没有少数民族入侵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分裂时期,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已经无力掌控分封的诸侯王,一时间群雄并起,诸侯林立,历经五百余年的战乱,终于由秦国歼灭六国,完成统一。那是一个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大动乱时期,甚至一些小国家在失去周王室的庇护后,如同薰华草一般朝生夕死。在这样一个大动荡、大分裂时期,为何那些不属于周朝控制范围的少数民族没有趁机发难,入主中原呢?

一、楚人以“蛮夷”自居,秦嬴自西陲伊始

楚国,在春秋和战国时期,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昔日楚庄王问鼎天子,意在“示欲逼周取天下”,还确定了自己“春秋五霸”之一的地位;后有楚怀王约定合纵伐秦齐,为五雄之首。楚国的强大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然而谁能想到楚人始祖却为“蛮夷”出身,楚族在与远古先民的长期交往、争战与融合中逐步发展起自己的文化。

楚地楚民虽以“蛮夷”自居,但在发展过程中,楚人北上争霸、先后征服或灭掉诸夏之国的同时,积极地吸收华夏文化,使自己成为与华夏同步前进的先进的文明大国,楚共王即位后更是做到了“抚征南海,训及诸夏”。有了这么一个心向中原的大国镇压周边的少数民族,让他们没有办法起兵逐鹿中原。

秦国,是不逊色于齐楚的西方大国,自秦嬴伊始,便是与西戎为敌,秦庄公受封“西陲大夫”,却将秦人置于刀剑之前,死在西戎手下的秦人、秦国国君不胜其数,秦与西戎已成死敌。经过长达百年的惨淡经营,秦暴霜露、斩荆棘,秦人逐步适应了西陲恶劣环境,实力与日俱增,终于,在秦文公十六年(前750),“文公以兵伐戎,戎败走。於是文公遂收周馀民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

此后,秦穆公在与晋争霸时失败,转而向西征讨西戎,“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秦昭襄王在位时,平定义渠,可以说,秦国是阻挡西戎继续进军中原有力屏障。除了秦楚外,还有灭了戎狄的晋国、胡服骑射的赵国、消灭莱夷的齐国,使得少数民族不敢再进军中原,也没能早早实现“乱华”而自取之的愿望。

二、无马镫之铁骑,不敌千乘之威

据目前考古发现可证,早在我国西汉时期,便有了马镫,可别小看这个东西,虽然它只是骑马人在上马时和骑乘时用来踏脚的马具,却能够帮助骑马者在骑行时支撑双脚,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骑马的优势,同时又能有效地保护骑马人的安全。可以说马镫的诞生,不仅解放骑乘者的双手,加强了骑兵的优势,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改变了历史。

然而在春秋战国时期,游牧民族的铁骑却是不敌中原诸国的军队,在那个没有马镫的时代,少数民族的骑手必须夹紧马身再揪住马鬃,才能不让自己摔下马背,连骑行都是困难重重,更别说拉弓搭箭、骑马砍杀了。相比之下,中原的车乘却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一辆“战车”中,一人驾马,一人指挥,一人拿戈进攻,可以打乱对面阵型,进可攻退可守。

同样,没有马镫的骑兵,冲锋之势大打折扣,比不过轰隆驰骋的中原战车,人与马一起,难逃冤死车轮之下的命运。装备的差距,让边陲少数民族的骑兵方阵根本打不过中原的步兵军队,“问鼎中原”的野心被毫无悬念地浇灭了。

三、西周灭亡之耻,华夏族十倍还之

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点燃烽火而戏诸侯,不曾想犬戎真的来犯,周平王被迫迁都,东周开始。东周王室衰微,天子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但面对昔日覆灭了西周的犬戎,各路诸侯可是一点都不客气。

在那个中原人还不是以“汉族”而是“华夏族”自称的年代,虽然中原各国打打杀杀,但都还是沾亲带故的,而犬戎是灭了自己“大哥”的外人,各国国君的脸上都有些挂不住啊,所以别看春秋百余诸侯、战国七雄逐鹿中原,打的不亦乐乎,但论血缘还是“一家人”啊,我们华夏人打架是我们的“自家事”,犬戎敢来那就是“找打”,因此靠近这些少数民族的诸侯国,个个都是摩拳擦掌,等着他们上门,“报西周灭亡之仇”。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各路诸侯征战不断,但无论是春秋时期的几位“霸王”,还是战国七雄,哪个不是积极讨伐周边的少数民族的主,或暴力征服、或怀柔内化,稳定自己的后方。在连年不断的征战中,这些少数民族得以保存就不错了,更别提是否还有余力企图侵犯中原、饮马长江了。


!admin 发布于  2023-3-7 13:56 

春秋爵位最低的许国 它是怎么生存的

许国在周王室大封诸侯时,只得到了一个男爵称号,爵位低,城邦小,封地有限,进入春秋后,一再受到欺负,先是被郑国灭了,在楚国帮助下,又做了几代傀儡,窝囊至极。

一、许国封爵最低

许文书是姜姓,吕国后代,有传言说是姜子牙的儿子,在周文王时期,担任刑律要职;周武王时代,参加过牧野之战,建有大功。后来被封到河南许昌一带,是目前唯一可以确定的男爵称号,算是最低级的封国爵位了。

西周时期,许国虽然地位低、国土小,日子还算过得下去。

二、春秋时期,受尽欺负

许国处于中原宝地,交通发达,土地肥沃,诸侯觊觎,进入春秋后,处处受欺负,日子过得很不顺心。

1、郑国的凌辱

郑庄公是一位野心勃勃的主,连周天子都敢打,许国这种小国,和郑国做邻居,算是倒了八辈子的霉。

公元前715年,郑庄公打算向鲁国借地,以攻打许国,看穿他险恶用心的鲁国君主鲁隐公拒绝了他;

公元前712年,郑国找了个由头,联合齐鲁攻打许国,许国国君被迫逃亡卫国,两年后,在无限的惆怅、凄苦中客死异乡。

公元前697年,郑国内乱,许国趁机赶走郑国军队,重新立国。

2、依附楚国

郑国衰落后,楚国、晋国崛起,实力不济的许国继续过着卑躬屈膝的日子。

公元前654年,楚国攻击许国,许国国君裸着上身,出城谢罪,得以保住了国家;

楚成王在位时,再次攻打许国,许国国君第二次肉坦谢罪,之后被迫连续迁都,躲避锋芒。

3、被郑国灭掉

公元前576年,被郑国打怕了的许国国君,请求把国都迁到楚国境内。之后大约三五年,就迁一次国都,公元前504年,郑国大军再一次伐许,许国国君许男斯实在受不了了,就投降了郑国,许国灭亡了。

之后在楚国的帮助下,勉强复了国,但已经不算标准意义上的诸侯了,于公元前375年,正式退出了舞台。

三、许国的悲剧分析

许国一直很悲催,原因就在于:

1、爵位过低。按照周礼,不能建高大的城邦防御;人口财富有限,也没实力防御。

2、地处中原腹地,四战之地,容易被欺负。灭掉许国的郑国、灭掉郑国的韩国、魏国后来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

许国地处中原,周围都是强敌

3、没有明君。许国的历代明君,客观的说,都不咋地,缺乏积极开拓的意识。

落后就要挨打,贫弱就要受欺负,许国是切切实实感受了一把!


!admin 发布于  2023-3-7 13:55 

毕姓起源(毕姓起源于哪里)

1、出自他族改姓。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孝文帝时改代北鲜卑族出连氏为单姓毕。

2、西域毕姓,本毕国胡人,以国为氏;匈奴屠各族亦有毕姓;达斡尔族毕力夹氏,汉姓为毕、杨;赫哲族毕拉氏,汉姓为毕;今彝、满、蒙古、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


!admin 发布于  2023-3-7 13:55 

家有蟑螂怎样才能除尽 家有蟑螂怎样才能除尽掉

1、使用洗衣粉,这种方法估计很多人都用过,能完整的杀死蟑螂,而不能完全把家里的蟑螂除掉,所以洗衣粉只可以除掉小部分蟑螂,而不能全窝端。

2、苏打除蟑法,这个方法很简单,糖和苏打粉各半混合,置于蟑螂出没地,当然这种方法需要的时间比较久,约15-30天后,蟑螂就会消失不见,据说这也是美国人最常用的防蟑秘方。

3、橘子、柠檬皮防蟑法,将橘子、柠檬的皮晒干或烤干后,放在各类橱柜中,不仅有香味剂的作用,还能起到一定的防蟑效果。


!admin 发布于  2023-3-7 11:43 

独特吸引人的自我介绍(独特吸引人的自我介绍句子)

1、各位同仁好!小女初长成,学得深闺中;课业语文马马虎虎,绝对数学一塌懵懂;承蒙大家关爱有佳,得以在此一展风姿,真是兴会兴会。若您有兴与我畅谈大千宇宙世界,请不要摇头害臊,放马来吧!

2、陪人聊天,每字6毛,标点符号半价收费,千字以上打8折!先付款,后聊天,款到即聊。看待非专业人士,偶不承当自动交谈义务。网络虚伪,若受伤、上当,偶不承当任何责任。


!admin 发布于  2023-3-7 11:43 

山茶花怎么养

1、土壤对山茶花的生长是非常重要的,花友们在给它准备土壤的时候,最好是选择腐殖质比较丰富的土壤。在土壤中添加豆腐渣或者是木屑就是不错的方法,还可以加入一些饼肥或者是农家肥。

2、温度它是一种既怕冷又怕热的植物,春秋两季的时候无需担心。主要就是冬夏两个季节,夏天温度过高的时候,最好是把它放在阴凉一点的地方进行养护。冬天的时候,搬到室内养殖是很有必要的。

3、阳光它是一种比较娇气的植物,光照太强不行,太弱也不行。平时养殖的时候多费点心才行,尤其是夏天的时候,千万不要让它被强光照射,适当的遮荫也是不错的方法。如果它被阳光照射时间太长的话,非常容易死亡的。


!admin 发布于  2023-3-7 11:43 

加湿器原理 加湿器原理是把水烧开吗

  离心式加湿器主要利用了真空气压、汽化与离心力等原理。是利用水的导电性,在通电环境下使水中正负离子定向移动,从而将水加热沸腾至水蒸气,通过特殊的管道,水蒸气即能被排入加湿空间中,同样能够达到热湿交换的目的。

  按照加湿原理一般分为三大类:热加湿型、风机加湿型以及超声波加湿型三种;按照用途分为家用、商用、工业用。

  现在主流的加湿器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加湿空气,冬季空气干燥,特别是又热又干燥的室内,空气加湿器就起到作用了,可以让室内空气变得湿润,室内不干燥了,就会很舒服,现在超声波加湿器都是打散水分子雾化到空气中,如果加湿器用的水是纯水,对身体是没有坏处的。

  加湿器出了可以让空气加湿,你也可以放一些香薰材料在加湿器里面,有一些香薰可以促进睡眠作用。

  加湿器用途

  ①在加湿雾化过时候释放大量的负离子,与空气中漂浮的粉尘等颗粒发生静电式效应,使其沉淀,湿润空气的同时也能净化空气;

  ②干燥的环境容易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湿润空气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admin 发布于  2023-3-7 11:41 

aqi是什么指数 甲醛 tvoc aqi标准范围多少正常

aqi是空气质量指数。空气质量指数,简单来说就是能够对空气质量进行定量描述的数据。aqi描述了空气清洁或者污染的程度,以及对健康的影响。其数值越大、级别和类别越高、表征颜色越深,说明空气污染状况越严重,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适用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空气污染指数的取值范围定为0~500,其中0~50、51~100、101~200、201~300和大于300,分别对应国家空气质量标准中日均值的I级、II级、III级、IV级和V级标准的污染物浓度限定数值。


!admin 发布于  2023-3-7 11:41 

白蚁吃什么 白蚁吃什么食物为主

  白蚁食性很广,其营养物质来源于植物,以植物性纤维素及其制品为主食,兼食真菌和木质素,偶尔也食淀粉、糖类和蛋白质等等。然而,人们也常见白蚁会蛀食人造纤维、塑料、电线,电缆甚至砖头、石块、金属等。

  它们是以口吐蚁酸之类的化学物质来腐蚀、熔化这些物件的。当然,白蚁也可以从微生物中补充其他营养物质。除此之外,也能吞食同一蚁巢内的白蚁尸体、幼蚁发育中蜕下的旧皮,在外界食料缺乏的情况下,也会吞食蚁卵甚至幼蚁。

  白蚁,亦称虫尉。白蚁是自然环境中存在的能够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的昆虫之一,隶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有翅亚纲,网翅总目,是一种半变态完全社会性昆虫。

  地球陆地2/3面积上有白蚁分布,其中大部分集中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各大洲中仅南极洲尚未发现白蚁活动的痕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净初级生产量占到陆地生态系统的50-60%。白蚁巢群中具有多种不同品级的个体,各品级白蚁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白蚁的品级包括繁殖蚁、兵蚁、工蚁和若蚁,繁殖蚁又有原始型繁殖蚁和补充型繁殖蚁之分。


!admin 发布于  2023-3-7 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