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锦衣卫真的那么风光吗?

历史上锦衣卫真的那么风光吗?
一、锦衣卫风光吗?

当然是风光的,而且很风光。

锦衣卫的前身,是朱元璋的近卫军“亲军都尉府”,这本身就是一个风光无限的职业。

后来,朱元璋因为不信任百官,需要增设一个监察百官的机构,就把“亲军都尉府”改成了锦衣卫,由皇帝最信任的将领统领,直接向皇帝负责,职责和电视剧里演的区别不大。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个机构不仅在地位上依旧超然,而且拥有了滔天的权柄!这就不只是风光了,甚至可以张扬跋扈!(事实上这群人也确实是这么干的)

二、为什么要设置锦衣卫?

其实锦衣卫不是第一个监察百官的机构,纵观中国历史,历朝历代都会设置御史台,御史们的职业也是监察百官。

但御史也是通过科举考上来的,一则因为出身士族,天然带有阶级问题,很容易出现官官相护的问题;

二则,御史们自成一个团体,与皇帝并不亲近,再加上朱元璋暴戾,有明一朝,御史台和皇帝一直互不信任(海瑞是典型案例),皇帝天然需要一个亲近的检查机构,而且这个机构必须完全脱离士大夫群体。

基于这些原因,朱元璋才从军队体系(他最信任的群体)中抽调了最信任的部队,成立了锦衣卫。

三、锦衣卫一直风光吗?

当然。

肯定有同学要说了,锦衣卫在明后期不是被东厂西厂一直压着吗?这一段历史一点都不风光。

错啦。

其一,西厂并不是长设的机构,大部分时候,只有锦衣卫和东厂并行监察百官职责。

其二,锦衣卫并非一直被东厂压着。东厂设立初期,锦衣卫和东厂地位是平等的,所谓“厂卫”格局。

直到正德年间,因为大太监刘瑾权势滔天,东厂逐渐压过锦衣卫,后来逐渐演变成锦衣卫依附于东厂,形成了大家最熟悉的局面。

然而,到了明末,尤其是到了嘉靖年间,锦衣卫的权势逐渐扩大,甚至最终超越了东厂,东厂也不得不低头。

第三,锦衣卫虽然被赋予了监察之职,但他的前身是亲军都尉府,锦衣卫也一直负有“掌直驾侍卫”的职责,也就是锦衣卫仍然充当皇帝的仪仗队。

所以,终有明一朝,锦衣卫一直都是普通人可以涉足的最风光的职业之一(东厂要割的[抠鼻])。


!admin 发布于  2022-1-23 19:50 

脊索瘤有什么症状

脊索瘤的典型症状包括肿块、疼痛、视力障碍、面神经损伤、声音嘶哑等,患者可出现逐渐加重的早、中、晚期的症状。

早期症状
脊索瘤生长缓慢,一般早期无症状。
中期症状
随着脊索瘤生长,位于骶尾部和脊柱其他部位的脊索瘤可以触及包块,出现腰背部疼痛,伴有向下肢的放射性疼痛,位于颅底部的脊索瘤出现头部疼痛的症状。
中晚期症状
位于骶尾部和脊柱其他部位的脊索瘤出现压迫症状,如排便、排尿功能障碍、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位于颅底部的脊索瘤由于压迫神经可以出现视力障碍、面部肌肉运动。
晚期症状
除以上症状外,晚期脊索瘤远处转移可以出现转移部位处不适症状。
其他症状
部分位于颅底部的脊索瘤患者,可以出现鼻出血、鼻腔堵塞导致呼吸困难。
并发症
大小便失禁
位于骶尾部的脊索瘤压迫直肠、膀胱括约肌会出现大小便失禁。
脑积水
多发生于颅底部的脊索瘤,肿瘤压迫导致脑脊液循环受阻出现脑积水。
复视
颅底部的脊索瘤压迫视神经可能出现复视。

清歌 发布于  2022-1-23 19:50 

脊索瘤病因有哪些

脊索瘤的主要病因是胚胎残余的脊索组织发生恶变和基因突变,脊索瘤常好发于有家族史者、结节硬化症患者、长期接触致癌物质者等人群。此外,外伤、吸烟、免疫力下降都有可能诱发脊索瘤。

流行病学
脊索瘤是一种罕见病,发病率不到十万分之一,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0.2%。脊索瘤好发于骶尾部、颅底与斜坡交界部位,15%发生于椎管。脊索瘤多见于30~40岁人群,男性稍多于女性。
好发人群
有家族史者
TBXT基因突变与脊索瘤的发生有关,基因突变可出现家族遗传导致脊索瘤。
结节硬化症患者
结节硬化症患者患有脊索瘤的几率明显升高。
长期接触致癌物质者
长期接触致癌物质可能导致基因突变,患脊索瘤者明显增多。
诱发因素
外伤
外伤可能导致此处正常细胞恶性增殖诱发脊索瘤。
吸烟
吸烟可使脊索瘤发病风险增加,可能与香烟含有多种芳香胺的衍生物致癌物质有关。
免疫力下降
免疫力低下者难以抵御外来病原体入侵,发生脊索瘤的概率增加。

清歌 发布于  2022-1-23 19:49 

什么是脊索瘤

脊索瘤是一种罕见病,是起源于胚胎残余的脊索组织,脊索瘤的主要病因是胚胎残余的脊索组织发生恶变和基因突变。脊索瘤常见症状包括颅内肿块、疼痛、视力障碍、面神经损伤、声音嘶哑,可导致大小便失禁、脑积水、复视等。脊索瘤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脊索瘤预后较差。

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chordoma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大小便失禁、脑积水、复视
治疗周期:
长期持续性治疗
临床症状:
疼痛、视力障碍、面神经损伤、声音嘶哑、骶尾部包块
好发人群:
有家族史者、结节硬化症患者、长期接触致癌物质者
常用药物:
伊马替尼、贝伐单抗
常用检查:
X线片、MRI、CT
疾病分类
普通型脊索瘤
最常见,占总数80%~85%,瘤内无软骨或其他间充质成分。
软骨样脊索瘤
占脊索瘤的5%~15%,其镜下特点除上述典型所见外,尚含有多少不等的透明软骨样区域。
间质型脊索瘤
占脊索瘤的10%,含普通型成分和恶性间充质成分。

清歌 发布于  2022-1-23 19:49 

怎样预防病毒性脑膜炎

为预防病毒性脑膜炎,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饮食均衡、加强锻炼,预防感冒与肠道感染。家长在照顾孩子时应特别注意卫生,生病期间应避免接触旁人。

预防措施
免疫力低的人注意饮食均衡和锻炼,注意饮食卫生安全。
尽量避免与病毒感染的病人接触,以免引起呼吸道等传染。
及时接种疫苗预防可导致病毒性脑膜炎的疾病。
婴幼儿应尽量避免蚊虫叮咬。
保证居家环境清洁,经常用肥皂洗手,家长要特别注意在给孩子换尿布以及上卫生间之后,及时洗手。

清歌 发布于  2022-1-23 19:48 

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平时该怎么护理

对病毒性脑膜炎的患者护理,家属应关注饮食、肢体活动、二便、预防并发症以及心理的疏导等方面,尽早进行恢复训练。

日常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给予生活上的照顾,做好皮肤护理及精神护理,有精神症状者,应有家属陪护。
高热患者做好高热护理,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进行物理降温,补充足够水分和热量。
如果早期病情严重,处于昏迷状态,要防止出现并发症。定时翻身拍背,防止出现肺部感染或皮肤压疮。
恢复期要进行智能训练。
存在癫痫发作的患者,出院后要持续用药,并且留意病情变化。

清歌 发布于  2022-1-23 19:48 

病毒性脑膜炎患者饮食需注意什么

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饮食要遵循低盐、低脂、低糖、营养丰富的原则,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有吞咽困难者慢进食,必要时给予鼻饲流质饮食。

饮食调理
可以食用维生素C比较丰富的食物,比如新鲜蔬菜、水果。维生素C可以清除氧自由基,能够缓解病毒性脑炎引起的全身症状。
建议不要吃具有发性的物质,比如羊肉、海鲜等,可能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宜进食对胃肠功能有保护作用,或易吸收、营养较丰富的食物。

清歌 发布于  2022-1-23 19:47 

病毒性脑膜炎预后注意事项

毒性脑膜炎属于一种良性感染性疾病,病程短、整体预后良好,大多数患者不留有后遗症,一般无需长期用药。

能否治愈
病毒性脑膜炎经规范治疗一般能治愈。
能活多久
病毒性脑膜炎治愈后不影响寿命。
后遗症
多数患者完全恢复,但少数遗留癫痫、肢体瘫痪、智能发育迟缓等后遗症。少数患者病情严重,尤其是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患者,可有脑实质的严重受累,预后不良,常常遗留神经精神异常,可有运动障碍、癫痫、视听功能受损和智力低下等。
复诊
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完全治愈后不用复查。如果有后遗症,建议出院后一个月、三个月、半年复查。

清歌 发布于  2022-1-23 19:47 

怎样治疗病毒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支持治疗和防治并发症。医生会积极对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以缓解症状。

治疗周期
大多数病毒性脑膜炎患者治疗时间在两周左右,个别重症患者终生遗留后遗症,治疗周期无限延长。
药物治疗
应用药物对症治疗与支持治疗
如头痛严重者,可用止痛药;癫痫发作可首选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
颅内压增高,可适当应用甘露醇。
对存在发热情况的患者使用退烧药,以降低体温。
可以使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患者患者癫痫症状。
如患者出现呕吐,可食用多潘立酮等药物进行止吐。
抗病毒治疗
可明显缩短病程和缓解症状,应酌情予以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
一般应用免疫血清球蛋白等药物治疗倡导病毒感染。
对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患者,应声一般会在早期实用阿昔洛韦进行治疗。
新型的抗微小核糖核酸病毒药物
普来可那立能阻断病毒与宿主细胞受体的结合,可减轻病毒感染的症状,缩短病毒性脑膜炎病程。
手术治疗
对于有意识障碍、脑积水等重症患者,必要时行引流术、去骨瓣减压等手术。
中医治疗
可以在病情稳定时,配合中医的针灸、中药以及康复治疗,促进身体恢复。

清歌 发布于  2022-1-23 19:46 

病毒性脑膜炎就医需注意什么

当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以及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建议立即到医院就诊。切勿耽误病情,造成病情严重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就医指征
如果出现下述症状,建议立即到医院就诊:
体温高热不退,存在反复用退热药效果差的问题,尤其体温高达39℃,持续4小时以上;
精神行为异常,可以表现为烦躁、哭闹不安、精神萎靡、神情淡漠、嗜睡;
食欲差,频繁呕吐、头痛;
惊厥、震颤、肢体抖动、走路不稳。
就诊科室
大多患者就诊神经内科,儿童可就诊于儿科。
医生询问病情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症状什么时候出现?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头痛、发热、呕吐、肢体活动不利等)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有没有自行用药治疗?
需要做的检查
询问病史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以及近期的旅行史、用药史以及是否接种过腮腺炎病毒疫苗等情况。
体格检查
进行详细的全身检查,观察患者有无发热、颈部僵硬、皮疹、咽炎等情况,还会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
头颅CT或MRI
检查主要用来与结核性脑膜炎进行鉴别。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头颅MRI、胸部CT检查大多无明显异常。
脑脊液检查
观察脑脊液压力是否正常,有助于确定病原,但临床诊断意义不大。
血常规
关注检查结果周围血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比例是否升高,可辅助诊断病毒性感染。
病毒学检查
取样本做实验室检测可以辅助诊断,观察是否存在引起脑膜炎的病毒。
脑电图检查
当医生怀疑病毒已经影响了脑组织,患者出现癫痫症状时,会进行该项检查。
诊断标准
病毒感染症状。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脑膜刺激症状为主的临床表现,如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
脑脊液淋巴细胞轻度增高,蛋白含量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含量正常。
鉴别诊断
化脓性脑膜炎
多呈暴发性或急性起病,全身感染中毒症状重,颅内压增高症状和脑膜刺激征明显,可有脑实质受累表现,如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化脓性脑膜炎腰椎穿刺压力多明显增高,脑脊液中白细胞明显增高,多大于100×10^6/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含量高,糖含量很低,而病毒性脑膜炎多无此严重变化。
结核性脑膜炎
为慢性脑膜炎,亚急性起病,慢性病程,病程常延续数月,可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可伴有颅神经损害,发病4~8周后常出现交通性脑积水和脑实质损害症状。腰椎穿刺常提示脑脊液白细胞轻到中度增多,常为(100~500)×10^6/L,淋巴细胞增多为主,蛋白增高明显,糖及氯化物下降,特别是氯化物下降明显。而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显示脑脊液淋巴细胞轻度增高,蛋白含量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含量正常,可以此鉴别。
无菌性脑膜炎
可见于累及脑膜的白血病、淋巴瘤和其他恶性肿瘤。无菌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主要依赖病史、神经系统以外器官损害的症状,以及脑脊液的病原学检查。

清歌 发布于  2022-1-23 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