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脂肪肝就医注意事项

当出现右上腹不适或疼痛,需及时就医,做CT检查及时确诊,日常是否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皮肤发黄等也要注意。

就医指征
出现右上腹不适或者疼痛、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皮肤或眼白发黄等需尽快去医院就诊。
当患者出现月经不调、阳痿、腹胀、手掌中出现蜘蛛痣时应引起注意,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诊科室
大多数患者会去消化内科进行就诊。
对于设有肝病科的医院,也可到肝病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疼痛位置在哪?什么时候疼痛?疼痛的频率、强度如何?
平时喝酒吗?喝酒频率多不多,每次饮酒多少?
平时常吃什么?
日常运动吗?运动量如何?
是否有其他病史?(如糖尿病)
需要做的检查
腹部CT影像学
该检查用于判断肝脏是否存在脂肪变性,并明确程度。
肝脏B超检查
能够通过图像准确地了解病情。
查体
通过触诊和叩诊,发现肝脏是否肿大,是否出现叩击痛。
实验室检查
诊断脂肪肝的方法之一,患者可有血浆球蛋白变化。
肝活检检测
采用的肝穿刺活检细胞学检查是确诊脂肪肝的金标准。目前多在B超引导下进行肝穿刺,抽吸肝组织活检,远较过去盲目肝穿刺法准确、安全,尤其在局灶性脂肪肝或弥慢性脂肪肝伴正常肝岛,与B超下肝癌的鉴别有困难时具有独特的优越性。通过对活检组织显微镜下观察可以明确脂肪肝病变程度、类型、有无合并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对治疗以及预后判断亦有重要价值。但肝活检是一种创伤性检查,患者一般难以接受。
诊断标准
应从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出发,结合完善的体格检查、影响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肝穿刺活检细胞学检查来确诊。
重度脂肪肝患者可存在食欲不振、乏力、恶心、呕吐、黄疸等临床表现。
触诊可发现肝脏肿大,以及存在叩击痛等症状。
结合影像学检查显示肝密度弥漫性减低,在未行增强扫描时门静脉和肝静脉分支清晰可见,肝/脾CT比值小于0.5;血浆球蛋白变化,特别是α1、α2及β脂蛋白增高,血清GGT、ALT活性轻度增高或正常;肝细胞活检明确脂肪肝病变程度即可确诊是否为重度脂肪肝。
鉴别诊断
妊娠脂肪肝
该疾病临床表现为严重呕吐、黄疸上腹痛等,与爆发性肝炎相似,可根据临床症状进行鉴别。
中毒性脂肪肝
环境内存在肝毒物质,长期接触造成疾病发生,多通过询问病史即可获得信息与该疾病进行鉴别。
酒精性脂肪肝
患者长期酗酒,进行肝穿刺活检可发现75%~95%脂肪浸润。患者通常每日饮酒量超过80~160g,可通过询问病史发现这一情况,与该疾病进行鉴别。
糖尿病脂肪肝
糖尿病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多数糖尿病患者为肥胖者,如患者患有糖尿病,发生脂肪肝,应优先考虑糖尿病脂肪肝。
肝炎后脂肪肝
该疾病患者多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恢复期或者慢性肝炎的病程中,可表现为原有的肝炎症状加重,由于患者体重日增,从而导致脂肪肝加重,以此可以与重度脂肪肝进行鉴别。

清歌 发布于  2022-1-22 00:07 

重度脂肪肝有哪些症状

重度脂肪肝的典型症状是右上腹不适或胀痛,常伴有浑身乏力食欲不振,出现蜘蛛痣、黄疸等,男性可出现乳房发育,女性出现月经不调,甚至闭经等症状。发生肝硬化者可出现门静脉高压导致腹水,可引起静脉曲张、破裂等,也会出现出血倾向。

典型症状
右上腹不适
右上腹不适或胀痛是由于肝脏脂肪变性达到一定程度,以及可能伴有脂肪性肝炎,使肝脏肿大,牵拉包膜引起,严重时疼痛的难以忍受。
食欲不振
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厌油腻的食物。
浑身乏力
因食欲不振导致摄入能量不足,常常出现浑身乏力。
蜘蛛痣
常出现在手掌部位的红色痣,痣中间有一个中心点,围绕其向外扩散,表现为辐射状的细小血管。
伴随症状
消化道症状
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
内分泌紊乱
肝功能异常导致多种激素在肝脏内灭活,男性可能出现乳房发育、睾丸萎缩,女性可能出现月经不调、不孕等。
消化道出现
肝脏门静脉高压,引起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症状。
凝血功能障碍
肝脏合成凝血因子,重度脂肪肝导致肝脏无法正常工作,因此会出现出血倾向、牙龈出血等。
其他症状
凝血因子功能障碍会出现出血、呕血、黑便等。
肝糖原储备不足,糖异生减少,可能会出现低血糖。
脂肪肝由于脂肪堆积合并缺乏维生素,患者会出现周围神经炎、口角炎、舌炎等症状。
并发症
黄疸
脂肪肝严重影响肝功能,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和排泄受阻,胆红素因此在皮肤、黏膜过度沉积。
肝纤维化
肝细胞长期反复破坏与再生过程中,会出现胶原。蛋白多糖等物质在肝脏中弥漫性过度沉积,出现纤维化。
肝硬化
不积极治疗,可能会导致肝硬化。
肝癌
如果放任疾病进展,严重者会引起肝功能衰竭,甚至恶变成肝癌。

清歌 发布于  2022-1-22 00:07 

重度脂肪肝的病因有哪些

重度脂肪肝的病因一般是长期饮酒、长期暴饮暴食、缺乏运动导致,因此肥胖、饮酒、运动少更易出现重度脂肪肝。肝脏是最大的解毒器官,所以中毒患者也可能会导致肝脏的损伤。

主要病因
饮酒
由于长期过量饮酒,增加了肝脏负担。
肥胖
长期暴饮暴食,营养过剩,干扰了肝脏的代谢功能,从而形成脂肪肝。
缺乏锻炼
长期缺乏运动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中毒
中毒患者也可能会导致肝脏的损伤。
流行病学
重度脂肪肝作为脂肪肝的一种类型,目前国内暂无权威机构发布的发病相关数据。我国脂肪肝患病高达27%,且儿童脂肪肝日益增多,与肥胖、缺乏运动等密切相关。
好发人群
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脂控制不好的人群很容易患上此病。
肥胖人群:由于此类人群肝脏代谢功能较差,因此脂肪会堆积再肝脏上。
长期酗酒人群:饮酒过量,大量酒精再肝脏中的分解,阻碍了脂肪的代谢,从而造成脂肪的堆积。
长期缺乏运动人群:不喜欢运动导致肝脏的代谢功能变差。
诱发因素
饮酒
过量饮酒会加重病情,即使是少量饮酒,也会促进肝病的发展。

清歌 发布于  2022-1-22 00:06 

重度脂肪肝是什么病

由于长期饮酒、营养不良、药物等各种因素导致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当脂肪含量超过肝脏总量的25%时称为重度脂肪肝,可出现右上腹胀痛、食欲下降等症状。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肝病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Severe fatty liver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肝纤维化、肝硬化、黄疸、肝癌
治疗周期:
长期间歇治疗
临床症状:
右上腹不适或者胀痛、乏力
好发人群:
糖尿病患者、肥胖人群、长期酗酒人群、长期缺乏运动人群
常用药物:
弹性酶肠溶片、多烯磷脂酰胆碱
常用检查:
腹部CT检查、肝脏B超检查、血常规

清歌 发布于  2022-1-22 00:05 

直肠炎能预防吗

部分直肠炎有较明确的预防措施,如性传播疾病引起的直肠炎,可通过安全的性行为进行预防;放射性直肠炎可在放疗时严格执行防护措施进行预防。

早期筛查
对于免疫力低下、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应定期检查粪便常规、肛门指诊。
预防措施
性生活使用安全套,有效预防性传播引起的直肠炎。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刺激肛门。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保持肛门部位清洁。
注意性伴侣的生殖健康状况,不与生殖器部位有异常溃疡、分泌物的人发生性关系。
使用药物(米索前列醇直肠栓剂、氨磷汀)可预防放射性直肠炎。

清歌 发布于  2022-1-22 00:05 

直肠炎患者平时该怎么护理

直肠炎患者应注意肛周皮肤护理,保持肛周干燥、洁净。急性期或病情较重患者,应注意休息及腹部保暖。此外,药物治疗期间还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日常护理
口服用药
直肠炎患者应了解所使用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遵医嘱正确服用。如需应用解痉止痛药,如阿托品,应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如口干、视力模糊、心动过速等问题。
肛周皮肤护理
排便频繁时因粪便的刺激,可使肛周皮肤损伤,引起糜烂及感染。排便后应用温水清洗肛周,保持清洁、干燥,涂无菌凡士林或抗生素软膏以保护肛周皮肤,促进损伤处愈合。
病情监测
直肠炎患者需结合具体情况遵医嘱复诊,复诊的主要目的为明确是否还存在病原体感染。

清歌 发布于  2022-1-22 00:04 

直肠炎患者饮食需注意什么

直肠炎可通过饮食调理改善症状,合理、均衡地分配各种营养物质。合理控制总热量,合理营养物质分配,合理餐次分配,忌食辛辣、刺激食物,慎食肥甘油腻之品。

饮食调理
食物应以少渣、低脂、易消化、无刺激性为宜,少食含粗纤维食物、产气食物和生冷瓜果。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
慎食牛奶及海鲜,对肠道有润肠通便作用的蜂蜜及其制品也不宜进食。忌烟酒,防寒凉。

清歌 发布于  2022-1-22 00:04 

直肠炎预后注意事项

大部分患者直肠炎在去除病因、控制原发病后,能够减轻或消除直肠炎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小部分难治性直肠炎难以根治,治疗效果较差。

能否治愈
多数直肠炎能治愈,但容易出现复发的情况,较顽固。
能活多久
如果本病积极治疗后护理得当,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后遗症
直肠炎可能导致直肠反复炎症、直肠息肉、直肠恶变等后遗症。
复诊
直肠炎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治疗后若再次出现便血,肛门、直肠疼痛情况,需及时去医院就诊。

清歌 发布于  2022-1-22 00:03 

直肠炎需怎么治疗

直肠炎患者需根据病因进行治疗,主要是局部药物灌肠治疗,严重时也需要全身用药治疗。

治疗周期
根据疾病类型确定治疗方案,不同类型的直肠炎,需不同的治疗方案及周期,一般需要长期间歇治疗。
一般治疗
饮食
严重腹泻伴随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可禁食、禁饮并给予肠外营养。
去除诱因
了解存在的诱因并及时消除,停止不洁性交,性交时用安全套。
改变肛周环境
及时清理肛周卫生,便后使用温水清洗或1:5000高锰酸钾坐浴,坐浴15~30分钟,每日1~2次,使肛周保持干燥环境。
药物治疗
溃疡性直肠炎
直肠给药,局部可应用美沙拉嗪,联合糖皮质激素保留灌肠法可有效缓解溃疡性直肠炎。若静脉注射无反应,可使用英夫利普单抗,可服用肠道益生菌改善溃疡性直肠炎患者的菌群失调。
感染性直肠炎
针对病原菌给予相应抗感染治疗。
放射性直肠炎
可用硫糖铝、美沙拉嗪、甲硝唑等药物,控制炎症和减少出血,可用大便软化剂缓解肠道梗阻。
嗜酸细胞性直肠炎
可使用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还可使用免疫调节剂,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IgE抗体等。
手术治疗
若药物治疗无法缓解患者症状,建议切除消化道受损部位,消融术可通过破坏出血的异常组织改善症状。
心理治疗
心理教育
患者应正确认识疾病,通过音乐疗法或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消除焦虑、悲观情绪;家属需为患者提供良好精神支撑,增强患者信心。
中医治疗
中药灌肠能较快缓解症状,促进肠黏膜损伤的修复。但对于出血量较大的患者慎用,有直肠穿孔倾向或梗阻者慎用。
其他治疗
高压氧治疗可通过改善组织血供、氧供,改善肠道炎性反应。

清歌 发布于  2022-1-22 00:02 

直肠炎就医注意事项

若患者出现腹泻、腹痛、黏液便、血便等症状,应立即就诊,明确有无直肠炎,同时需通过检查与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就医指征
免疫力低下的人及存在免疫缺陷的人定期体检十分重要,如果出现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的情况,应及时做进一步治疗。
如果出现便中带有黏液或者带血,及时去医院就诊。
如果出现肛门直肠疼痛的症状,及时去医院就诊。
确诊为直肠炎症的患者,应定期复查。如果出现肛周疼痛、腹泻、便秘或者腹泻与便秘交替的情况,及时去医院检查。
就诊科室
大多数患者优先考虑消化内科就诊。
如出现感染症状,可以去感染科就诊。
如果合并性病的患者,如尖锐湿疣或乳头状纤维瘤,去皮肤性病科就诊。
如果出现肛门皮肤破损、肛门溃疡,去普外科就诊。
如果出现持续性便意、直肠疼痛或出血,去肛肠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有什么症状?
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还有其他症状吗?
做过检查吗?检查结果怎么样?
做过治疗吗?治疗效果怎么样?
家里有人有这种情况吗?
有其他的疾病吗?(例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
需要做的检查
粪便检查
取小部分大便进行常规检查,确定粪便有无黏液、隐血情况。
病原体培养
确定哪种病原体感染,方便确定治疗药物。
直肠指诊
用手指进入直肠检查,确定直肠内有无包块,及包块的大小、形状以及质地等情况。
电子肛肠镜检查
肛肠镜可以清楚的看到直肠内的情况,包括黏膜有无充血、水肿、出血、糜烂、溃疡等情况,排除是否有结肠部位炎症性肠病并存,比指诊更直观。
血常规
检测是否有感染引起,评估是否失血及失血程度。
性传播感染测试
从直肠、膀胱、尿道排出尿液中提取样本进行测试分析。
毒素检测
检测患者有无重金属中毒的情况。
诊断标准
主要症状为便血、肛门直肠疼痛。
粪便常规显示红细胞或白细胞增多。
粪便病原体培养结果显示相应病原体(痢疾杆菌、淋球菌等)阳性。
急性直肠炎直肠镜检查显示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
慢性直肠炎直肠镜检显示黏膜肿胀、肥厚,表面呈粗糙颗粒,亦可见糜烂、溃疡、假性息肉等。
毒素检测发现汞、砷等重金属浓度升高。
鉴别诊断
克罗恩病
属于炎症性肠病,一般发生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但好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还可能出现肠梗阻,可以伴发有发热、营养障碍等肠外表现。病情多迁延,反复发作,不容易根治。
胃肠功能紊乱
为功能性肠病,是由于神经调节紊乱所致,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可出现腹泻症状,多为发热,肠镜可鉴别。
溃疡性结肠炎
发病与遗传、免疫、环境、感染等有关,表现为腹泻、腹痛、脓血便等。结肠黏膜受损伤出现溃疡面,严重时溃疡性结肠炎可以导致肠梗阻。溃疡性结肠炎病程大多数呈慢性,具有反复复发的特点。
直肠癌
直肠指诊可触及肿块,临床表现为大便便次增多、排便习惯改变、大便变细,通过结肠镜检查,有鉴别诊断价值,内镜活检、标本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肠结核
起病缓慢,多发于右下腹部,伴有阵发性绞痛,肠鸣音增强,常有的大便习惯改变,干、稀便交替。轻者仅有稀便,重者黏液血便。有恶心、呕吐、腹胀、食欲减退症状。
胃肠神经官能症
高级神经功能紊乱一起肠胃功能障碍,起病较慢,多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表现嗳气、厌食、呕吐、精神性腹泻等。

清歌 发布于  2022-1-22 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