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哺乳:如何给新生儿喂奶
产后哺乳:如何给新生儿喂奶
母乳是新生儿最安全营养的饮食,那么,对于胃容量小,抵抗力差的新生儿宝宝该如何正确喂奶呢?在给新生儿喂奶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给新生儿喂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新生儿使用奶瓶等用具应消毒
由于新生儿对细菌的抵抗力特别弱,所以餐具应彻底消毒。家庭消毒最简单的方法是煮沸。煮沸消毒的方法是;把奶瓶、茶匙等用清洁剂和净水洗净,放进锅内。锅内的水要没过餐具,水开后,保持沸腾状态lo分钟。由于奶嘴轻易损坏,可在停火前3分钟时放入即可,最后把餐具取出来,放在清洁的地方保存,上面蒙上一层消毒纱布,以防污染。
新生儿的胃最初只能容下不足30毫升的流食。两周后可逐渐增至60毫升,母乳入胃后,大约3个小时才能排空,故每次喂奶量要适度。混合喂养的母乳哺喂天天不得少于3次。假如减至1-2次,母乳分泌有快速减退的可能。新生儿人工喂养时,奶瓶上奶头洞口大小要适宜。太小,每次吸吮太少,孩子会厌烦,或者还未吃完就累得睡着了;太大,则易呛着。奶头的洞口到底多大才合适?可将奶瓶颠倒,开始的12秒钟是细细喷溅出来,以后成滴状滴下,则比较合适。
2.不必严格规定新生儿吃奶时间
一般体重在34千克的新生儿,均匀每34小时喂奶一次,天天约需喂奶六七次即可。但是,假如婴儿确实是饿了,即使在吃奶时间的前一小时,也可喂食。或是由于母亲的奶水不够而在吃奶时间之前两小时就已经饿了,那么,也该喂他。其次,当婴儿吃过3-4小时后,不必坚持把他由睡梦中叫起来吃奶。当婴儿逐渐长大时,他会渐渐延长吃奶的时间间隔,养成一种规律性的饥饿习惯。
3.留意婴儿的食量
半夜喂奶,最好不往叫醒婴儿吃奶,应让婴儿饿了来叫醒你,此时母亲可先用假奶嘴或温开水试着喂食,看他是否能再度进睡,或者将晚上喂奶时间稍微延后一些,借以慢慢改掉夜里吃奶的习惯。而新生儿的喂食奶量在出生24小时后由每次30毫升开始喂食,看婴儿的进食情形而定,天天不宜增加20毫升以上,因忽然增加过多的奶量,可能造成婴儿因胃的耐受量有限而呕吐。
如何给宝宝补钙
如何给宝宝补钙
缺钙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家长们一定要了解孩子缺钙的种种症状,以及怎么给孩子补钙。那么,如何给宝宝补钙呢?
缺钙是3岁以内宝宝的常见现象,,孩子缺钙主要表现为多汗、夜惊、烦躁、枕突和各种骨骼的改变,特别是夜间睡熟以后多汗,就是典型的缺钙。补钙补钙,似乎每一个家长都张罗着要给孩子补钙,当然补钙,前提是缺了才能补。
科学补钙有方法:
补充足量好吸收的钙产品尤为重要,定期适量补充即可达到效果。同等剂量,不同剂型的含钙量不相同。相对来讲,碳酸钙含钙量最高,占40%左右,而柠檬酸钙的含钙量约20%左右。虽然服用时各类剂型效果差别不是很大,但应依据钙剂中钙的实际含量来算。相对而言,碳酸钙是最便宜、含钙量最高的化合物。
给孩子补充钙剂,最好是在吃奶后30分钟左右。不要在孩子吃完植物性的食物后补钙,这样会降低钙的吸收率。此外,钙、锌的补充都要根据孩子的具体需要定量,而且不要同时补充,最好相隔4个小时以上分开补充,否则两种元素会互相拮抗,影响吸收。
在钙的吸收过程中,维生素D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使肠道粘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打开,并促使钙离子通过钙泵进入血浆或组织液。如果有维D的补充,膳食中有大约30%-40%的钙可以被吸收;同样条件下如果没有VD的参与,膳食中仅有10%-15%的钙可以被吸收;VD的参与是决定钙的吸收率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维生素D的补充包括食物、阳光照射、维生素D制剂等。2周岁以内的宝宝生长发育很快,尤其是秋冬季节应每日补充400个单位的维生素D。夏季日晒较多,孩子又没有缺钙表现时可适当停用。只要是规范地服用维生素D,不超剂量应用,孩子不会引起中毒。
宝宝易缺的三种微量元素
宝宝易缺的三种微量元素
对于宝宝来说,一旦缺乏微量元素,生长发育就会受到阻碍,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监测宝宝身体内微量元素的情况。
微量元素虽然占人体体重的比率不大,但作用非常巨大。微量元素参与激素和维生素的合成,对人体代谢的调控有密切关系;是人体重要生物化学反应基础酶的组成成分或激活剂,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影响生长及发育。
研究表明,我国宝宝最容易缺乏铁、碘、锌三种微量元素。 缺锌会在造成儿童丧失味觉,食欲不振甚至性发育迟缓;缺乏碘会出现甲状腺肿大,甚至痴呆;缺乏铁会造成免疫力下降,甚至缺铁性贫血。可以说,缺乏这3种微量元素的其中一个都不可以,因此,建议家长要及时了解宝宝的身体状况,饮食全面,避免微量元素缺乏是很必要的。
儿童缺乏微量元素,与挑食、膳食不平衡有关。如果孩子真的缺乏某种微量元素,首选食补。如缺铁可多吃动物肝脏、血制品及肉类,并注意补充维生素C;缺锌可多吃一些动物肝脏及贝类海产品;补碘可通过食用碘盐、海带等补充,另外要食用完整的食品,即未经精制或只经过部分精制的食品,做到食品多样化。
盲目给孩子服用补充微量元素的保健品,非但机体可能不吸收,还容易出现各种微量元素间的相互抵抗问题,如钙和锌会影响铁的吸收率,铁也会降低锌的吸收率,而且微量元素补充过量还可能使人中毒。另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合理的膳食结构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不挑食,比补什么都强。
宝宝要多久查一次微量元素?
宝宝要多久查一次微量元素?
众所周知,微量元素的检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很关键的,因此,每个家长都应该重视起给孩子进行微量元素的检测,那么,到底孩子应多久查一次微量元素呢?本文就给出了如下指导:
经过大量临床案例统计,现实生活中人体较易缺乏的微量元素主要有铁、碘、锌、铜、硒、钙、镁等。因此,许多家长总担心孩子体内缺乏微量元素,经常给宝宝做微量元素检查。但究竟多长时间查一次微量元素呢?
一般情况下,宝宝长到3个月以后就可查微量元素了,如果微量元素是正常的,那就没有关系。但以后多长时间查一次,这要根据儿保科医生的诊断来判断。如果医生做保健检查时告诉你孩子各方面发育都很正常,就不用查了。如果医生告诉你孩子有消瘦、食欲不好、消化不良,就要。检查时最好抽血查血清微量元素。
所有的微量元素,在人体内都有一定的含量和比例。家长莫盲目给孩子补微量元素,如盲目补铁,会造成孩子体内含铁量过多,使铁、锌、铜等微量元素代谢失衡,从而降低机体免疫力,并可使血清中铁离子浓度增高,导致小儿心肌受损。
因此,如果孩子有微量元素缺乏症或营养不良,应及时上医院做相关的检查,并在医生的帮助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知识补充】检测微量元素最好空腹: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营养不均衡情况仍时有发生。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泰淑红指出:“根据2008年的《中国膳食指南》可知,营养不良不仅指显而易见的食物缺乏,如蛋白质、热量摄入不足等,也指微量元素的不足。现在的孩子一般不会有食物缺乏的问题,他们多是缺乏微量元素,如钙、铁、锌、镁、铜等。”
人体必需的这些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缺锌可致孩子食欲降低、生长发育迟缓、抵抗力差;缺铁会损害儿童智力发育,使婴幼儿易激动、淡漠、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还可造成儿童注意力、记忆力异常等;缺钙可引发儿童生长发育迟缓、骨骼畸形、牙齿发育不良等。另一些重金属元素如铅、镉等,即使低浓度摄入也会对身体产生巨大的伤害,尤其对儿童。
微量元素对于人体如此重要,那么体内的微量元素如何检测呢?目前许多医院的微量元素检测手段都是进行头发检测,但是由于头发中的微量元素的含量受头发清洁程度、发质、个体生长发育程度和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影响,不能很好地反映儿童体内的微量元素状况,因此,血液检测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在孩子手指上取一滴血,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即可准确检测血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检测微量元素时最好空腹,因为餐后经胃肠消化吸收的各种营养(包括微量元素)集中进入血液,此时检测到的微量元素水平并不能真实反映身体的储存情况。”泰淑红说,“空腹3小时~4小时后,血液中的各种成分比较稳定,这时所测的各种数值可以较真实地反映身体状态。”
另外,所有微量元素在人体中都有一定的比例,切忌盲目补充。如盲目补铁,会造成体内含铁量过多,会使铁、锌、铜等微量元素代谢失衡,从而降低机体免疫力,并可能使血清中铁离子浓度增高,有导致小儿心肌受损的危险。
为宝宝补铁的美食推荐
为宝宝补铁的美食推荐
宝贝6个月以后,来自妈咪的铁质已经不能满足生长发育需要,宝贝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给宝贝添加辅食要及时合理,以下三点妈妈们要牢记:
1、宝贝6个月时要加辅食,从吃蛋黄开始;
2、吃含铁量高的食物,还要注意吸收率,动物性食物比植物性食物补铁效果好;
3、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助于宝贝吸收铁质。
下面就为你介绍两道为宝贝补铁的小美食!
一、猪肝瘦肉粥
适用:8个月―1岁的宝贝
原料:鲜猪肝、瘦猪肉、大米、油适量、盐少许。
制法:
1.将猪肝、瘦肉洗净、剁碎,加油、盐适量拌匀。
2.将大米洗干净,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粥将熟时,加入拌好的猪肝、瘦肉,再煮至肉熟即可。
二、四彩珍珠汤
适用:8个月―1岁的宝贝
原料:面粉、瘦猪肉、鸡蛋、菠菜、紫菜,适量油、葱姜末、盐、酱油。
制法:
1.将面粉放入盆内,用筷子沾水拌入面粉中,边加水边拌匀面粉,使之拌成小疙瘩。
2.将猪肉剁成肉末;菠菜用开水焯一下,控去水,切成小段。
3.热锅入油,放点葱姜末,下肉末煸炒,再放少许酱油,添入适量水烧开。再放入小面疙瘩,用勺搅拌均匀,煮片刻。然后倒入鸡蛋液,放入菠菜、紫菜及适量盐,稍煮片刻即成。
怎么给宝宝补充维C
怎么给宝宝补充维C
维生素C对宝宝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如果宝宝不挑食、不厌食,正常地摄取食物,基本能够保证体内维生素C的含量。一旦宝宝体内维生素C含量不足,最初的症状是急躁、脸色苍白、食欲不振,渐渐会出现牙龈出血、牙龈肿胀、牙床溃疡、眼结膜有血丝等现象。
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来说,他主要依靠母奶或配方奶来获得维生素C供应。但爸爸妈妈需要注意,在宝宝满6个月添加辅食以后,宝宝的营养摄入越来越依赖辅食,这时候就需要为宝宝准备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母乳中含维生素C较多,大约100毫升母乳中含有6毫克,可以满足宝宝身体发育的需要,因此母乳喂养的宝宝一般不会缺乏维生素C。如果是人工喂养的宝宝,一般配方奶粉中也添加了维生素C,通常也能满足宝宝的需要。
到宝宝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后,新鲜水果和蔬菜成为宝宝最好的维生素C来源。当辅食逐渐替代奶,成为宝宝的主餐后,爸爸妈妈只要为宝宝准备健康、均衡,富含蔬菜、水果的饮食就能满足宝宝身体发育对维生素C的需求。
出生后15天,就可以每天添加果汁、菜汁;
6个月后逐渐添加细菜泥、粗菜泥、胡萝卜泥、香蕉泥、苹果泥等食物;
10个月后增加新鲜碎菜和煮烂的蔬菜等;
1岁以上的宝宝,每天必须有新鲜的蔬菜,同时吃新鲜水果。
当然,补充维生素C过多对于宝宝的危害。维生素C能够增加抗体,增强抵抗力,促进红细胞的成熟。服用过量的维生素C会产生恶心、呕吐、腹泻、湿疹,甚至会增加以后患骨质疾病的几率。
小编推荐补充维C食谱:蔬果沙拉
原料:苹果、梨、橘子、香蕉、生菜叶、色拉油、奶油、柠檬汁各适量。
做法:
①将生菜叶洗干净后,铺在盘子内。
②将奶油、柠檬汁、色拉油倒入碗中拌匀。
③再将苹果、梨、橘子、香蕉去皮并切成小薄片,拌匀后放到铺好生菜叶的盘子内,浇上拌好的奶油、柠檬汁即可。
婴儿什么时候开始补钙
婴儿什么时候开始补钙
什么时候开始给婴儿补钙呢?医生的建议是满月就开始补钙的,此外,钙要和鱼肝油一起补充,鱼肝油对宝宝钙的吸收是促进作用的。现实生活中,给小宝宝补钙的时间选择我们可以根据其喂养方法区别对待。
母乳喂养宝宝什么时候补钙?
母乳每100毫升含钙只有34毫克(牛乳含钙高达125毫克),但母乳中钙和磷的比例为2:1,最适于钙的吸收。当宝宝每天的鱼肝油需要量得到满足时,1岁内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可从母乳中得到225~250毫克的钙元素,所以对6个月内母乳喂养的宝宝,并不强调额外补钙;而6个月~1岁母乳喂养的宝宝也只要稍微额外补充一些钙就够了,而这些通过添加含钙的米粉等辅食就基本够了。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如果没有明显缺钙症状,就没有必要补充钙剂。
如果妈妈在哺乳期间补充钙剂充足,宝宝可以通过乳汁获得更多的钙,且吸收效果好。
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宝宝什么时候补钙?
对于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的宝宝,钙剂的补充量主要根据下面两种情况来决定:一要宝宝喝的是什么种类的奶,二是宝宝每天喝入的奶量和所吃食物的种类。
如果宝宝喝的是配方奶,而且每天摄入的量足够,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剂;如果宝宝喝的是鲜牛奶,尽管含钙量高,由于牛乳中钙和磷的比例不合适,但仍要额外补充钙。
一般来说,宝宝全天从食物中获取多少钙量,应该根据食物的种类来决定。6个月以下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的宝宝,每天应额外补充150毫克左右钙,6个月以上的每天应额外补充200毫克钙,一般这些都可以从配方奶、鲜奶及其他食物中得到足够的获取。你可以通过配方奶上的说明书来计算宝宝每天的钙获取量,也可以请一位有经验的儿童营养师帮你计算一下。
温馨提示:婴儿补钙最佳时间是在夏季,夏季气温高,宝宝户外晒太阳多,紫外线照射裸露皮肤能在体内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因此夏季补钙、事半功倍。
微量元素:一岁宝宝怎么补锌
微量元素:一岁宝宝怎么补锌
锌这种体内微量元素对人体,特别是对婴幼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缺锌容易引起生长发育迟缓,身高、体重、头围等发育指标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智力发育缓慢,动作及语言发育迟缓,智商低下。据中国营养协会专家最新数据显示,儿童缺锌的指数正在逐年增长,而其中尤以一岁宝宝的缺锌指数最高,那么一岁宝宝怎么补锌呢?
那么如何正确给一岁宝宝补锌呢?
婴儿补锌靠母乳
至少母乳喂养婴儿3个月,然后再逐渐改用牛乳或其他代乳品喂养。母乳中锌的吸收率高,可达62%。尤其是初乳含锌量高,平均浓度为血清锌的4─7倍。
不同人需要量不同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锌的日需量为:初生—6个月婴儿3毫克,7-12个月婴儿5毫克,1-3岁幼儿10毫克,孕妇20毫克,乳母20毫克,正常成人10-15毫克。
儿童补锌靠均衡膳食
5岁以后的儿童,完全可以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的锌元素。所以要从小教育孩子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注重饮食结构合理平衡,粗细杂粮混合搭配。这样孩子一般是不会缺锌的。平时还应注意不要让孩子吃过多的白糖和甜食,以免影响锌的吸收。绝不可把锌类药物当成万能的“营养滋补品”,长期应用。
断奶后辅加含锌食品
如牛肉、羊肉、猪瘦肉、动物肝、花生、黄豆、胡萝卜、牡蛎等。据测定,动物性食物的含锌量高于植物性食物,且动物蛋白质分解后所产生的氨基酸能促进锌的吸收,吸收率一般在50%左右。而植物性食物所含锌,可与植物酸和纤维素结合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从而妨碍人体吸收,吸收率仅20%左右。人工喂养的婴儿应从4个月起,开始添加容易吸收的富锌辅食:瘦肉末、蛋黄、鱼泥、动物肝、牡蛎、花生米粉、核桃仁粉等。
小儿补充锌剂宜根据年龄、缺锌的严重程度而定
对不能经胃肠道补锌婴儿,需静脉营养给锌时建议:早产儿每日0.4mg/kg,3个月以下的足月产小儿每日0.2mg/kg,较大婴儿及幼儿每日0.1mg/kg,儿童每日0.05mg/kg。应随时检测血浆锌。应住院进行,不可自行盲目实施。
对一般婴幼儿吸收不良或丢失性缺锌,开始可用每日1mg/kg硫酸锌、葡萄糖酸锌醋酸锌口服均可,应严密监测血浆锌含量。为了有利于吸收,口服锌剂最好在饭前1至2小时。服锌同时应增加蛋白质摄入及治疗缺铁性贫血,可使锌缺乏改善更快。
宝宝必需的微量元素有哪些
宝宝必需的微量元素有哪些
微量元素对人体的影响非常大,对孩子而言,微量元素可直接影响到其生长发育,那么,在41种微量元素中,哪些微量元素是必需的呢?
微量元素共有41种,有些是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明显营养作用及生理功能,例如铁、铜、锌、锰、硒、碘、铬等。这些微量元素是人体生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小儿缺乏这些微量元素后就会产生一些功能紊乱以及疾病。
还有一些目前虽尚未认可的微量元素,但有一定的医疗、预防、保健效能,例如砷、锂、缌、溴、铷、硼等。
任何微量元素都不能在人体合成。因此必须通过饮食来补充,缺乏就会引起一些生理功能紊乱。比如锌参与酶的构成与激活;铁参与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的合成;碘参与甲状腺的合成。氟与龋齿有关,钴与维生素B12合成相关。缺硒引起克山病,缺锰会诱发癫痫。
但是必需微量元素普遍缺乏,应引起重视。比如缺锌,遍及世界各国,欧美人每日锌的摄入量仅达到标准推荐量的1/4至1/2。中东、亚洲各国缺锌也非常明显。北京、杭州、郑州等地调查,约有40%~60%的儿童发病率低于正常。
缺铁也较普遍,美国30%的婴儿、印尼40%的儿童、泰国40%的人群均有缺铁性贫血。
缺硒。我国从东北、西北到西南16省市有8290万人受低硒及克山病的威胁,儿童受害尤重。
缺碘。除日本外,几乎每个国家都有缺碘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及呆小病。全世界有2亿多患者,我国也有2000多万,缺碘地区呆小病的发病率为2.8%~6.3%,贵州某些地区甲状腺肿高发区,有70%学龄儿童不能入学,已入学的也有70%的留级,这些小儿又矮又笨,智力明显低下。
此外还有缺铜症。缺氟占儿童总数的60%~90%以上,以至小儿龋齿发病率高(约1亿)。还有一些地区环境缺钼,这种地区克山病和食管癌高发。当环境中施用钼酸胺肥料后,不但农作物高产,这两种病的发病率也降低。
给宝宝补钙的4大注意事项
给宝宝补钙的4大注意事项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孩子补钙是必须的,但是妈妈们要了解,给孩子补钙需要注意以下4大注意事项,将补钙效果最大化。
一、必须选对食物
哪些食物堪当此任呢?不少爸妈青睐动物骨,比如排骨汤,其实是“一相情愿”。原来,排骨中的钙含量低,1斤排骨大约只有25毫克的钙质,加上骨头中的钙又难以溶解在汤中(汤中的钙仅相当于排骨的十分之一),而宝宝每天的钙需求量至少在400毫克以上,显然排骨汤难以如愿。
比较起来,无论就钙的含量或者吸收率来看,奶类才是最佳来源,母乳最优,其次是配方奶,再后是鲜奶。以半岁内的小宝宝为例,只要每天食母乳或配方奶600~800毫升,便可满足身体发育对钙的需求。这也是科学家倡导母乳喂养的奥妙之一。除了奶类,鱼、蛋、豆类、绿叶蔬菜等值得推荐。
二、抓好时机
如不可将钙剂与植物性食物或油脂类食物同吃,因为植物性食物如蔬菜大多含有草酸盐、碳酸盐、磷酸盐等盐类,可与钙质结合而妨碍钙的吸收;而油脂分解之后生成脂肪酸,同样可与钙结合而不易被肠道吸收。其次,为了避免奶汁干扰钙的吸收,最好将补钙安排在两次喂奶之间进行。
三、促进钙的吸收
俗话说:一个朋友三个帮。钙也是这样,当它随食物吃进以后,尚需要多种因素来促进机体的吸收与利用,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如维生素D、C等能促进钙的吸收,荤素平衡能提高钙的利用率(如豆腐炖鱼,谷类与豆类混食等)等。
四、是减少钙流失
有些宝宝钙补了不少,也比较注重增加维生素d以及维生素C的摄取,结果仍然缺钙,那就得反思一下食物的搭配是否科学,很可能是某些不当的食物成分增加了钙的流失。
给宝宝补钙,除了要知道儿童补钙吃什么好之外,同时还要注意促进钙的吸收,这样给宝宝补钙才会收到成效。
宝宝补钙的初衷是没有错的,不过却也是要有分寸才行,千万不能盲目的瞎补,不然这样的话反而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当你也想给孩子补钙的时候不妨试试宝宝补钙的食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