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总统顺序列表
八位,依次为孙中山(临时)、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蒋介石、李宗仁(代)。
自1911年孙中山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起,至1949年10月1日止,正式担任过中华民国总统职务的有:
1、孙中山(1911年12月29日-1913年10月10日政党或派系:中国同盟会)
2、袁世凯(1913年10月10日—1916年3月22日;1915年12月12日——1916年6月6日政党或派系:北洋军阀)
3、黎元洪(1916年6月7日——1917年7月1日;1922年6月12日——1923年6月14日政党:进步党、研究系),1922年6月12日黎元洪复任大总统
4、冯国璋(1917年7月6日——1918年10月10日政党或派系:直系军阀),1917年7月6日冯国璋以副总统代理大总职。
5、徐世昌(1918年10月10日——1922年6月2日政党或派系:皖系军阀)
6、曹锟(1923年10月10日——1924年11月2日政党或派系:直系军阀)
7、蒋介石(就任时间:1948年5月20日——1949年1月21日政党:中国国民党,副总统:李宗仁),1949年1月21日蒋发布“引退文告”,由副总统李宗仁任代理总统。
8、李宗仁(就任时间:1949年1月21日——1949年10月1日政党:中国国民党,副总统:无)为代行职权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国总统法律上取消职权。
民国总统为什么换的那么快
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向封建势力妥协,孙中山才当了三个月的临时大总统就把总统职务让给了袁世凯。袁世凯想当皇帝,做了八十三天皇帝梦,后来死了。袁世凯以后是黎元洪,才当了一年就被段其瑞赶跑了。
以后是冯国璋,曹琨、徐世昌。这是由于袁世凯死了以后,北洋军阀内部分裂成直系、皖系,不断进行混战的结果。这些总统基本是由国会选举产生,不是直接选举的。
民国初期是军阀混战时期,特别是袁世凯死后实力最强的北洋军阀内部分裂成几个派系,谁的实力比较强谁就上台当总统,而这些军阀都有帝国主义作后台。只是到了后来蒋介石借助美国的力量在军阀混战中获胜国内的局势才稳定下来。
清朝最后一个太监孙耀庭的故事
孙耀庭(1902—1996),小名留金,天津市静海县西双塘村人。1916年净身为封建王朝太监。他的自传《中国最后一位太监》(贾英华执笔),于1988、1992年改编为电影《中国最后一个太监》、《中国最后一个太监Ⅱ告别紫禁城》。
孙耀庭出身于天津静海一个贫农家庭。一家6口,父母和4个弟兄,孙耀庭是老二。他出生时,合家只有7分地、两间上房。村里有个私塾教师,家有七八十亩地。孙耀庭父亲为他种地,母亲为他做饭,孙耀庭因此得以在其手下读了4年书,且不必交学费。但好景长,孙耀庭失学了,父母沦为乞丐。迫于生计,孙家早想把这个儿子送去当太监。可不久,1911年武昌城登高一呼,翌年清朝末代皇帝宣统(爱新觉罗·溥仪)不得不在紫禁城养心殿签署“退位诏书”,中华民国成立了。孙家送子当太监的路被堵塞了。
几年以后,军阀袁世凯演出了称帝丑剧。此剧虽然顷刻散场,但封建主义的幽灵仍然游荡在神州大地上,住在紫禁城里的溥仪依然受着皇族、奴婢的膜拜。而且,溥仪还公然不顾民国的禁令,重新在民间征太监、招婢女。紫禁城的幽魂,又勾起了孙家送子当太监的企望。1916年,孙家辗转托人介绍,把孙耀庭送进了紫禁城。他忍受了人格的最大污辱,净身当上了太监,其时15岁。
秦朝最后一个皇帝叫什么名字
历史上秦朝最后一个皇帝是秦三世,嬴姓,名子婴或婴。子婴(?-前206),即秦三世,嬴姓,名子婴或婴,秦朝最后一位统治者,在位46天。初称皇帝,后改称秦王,史称秦王子婴。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九月,丞相赵高逼杀秦二世,去秦帝号,立子婴为秦王。五天后,子婴诛杀赵高。
秦王子婴元年(前207年)十月,刘邦率大军攻破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攻下峣关(今陕西蓝田县东南),兵临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屯兵灞上(今陕西西安市东)时,派人劝子婴投降。此时,群臣百官也都背叛秦朝而投降刘邦。
子婴眼看大势已去,便和妻子、儿子们用绳子绑缚自己,坐上由白马拉着的车,身着死者葬礼所穿的白色装束,并携带皇帝御用的玉玺、兵符等物,从轵道亲自到刘邦军前投降,秦朝灭亡。子婴共在位仅四十六天。
子婴投降后,樊哙提议杀死子婴,但刘邦没有同意,而是把他交给随行的吏员看管。一个多月后,项羽率领大军进入咸阳后,立刻杀死子婴,纵火焚烧秦宫室,并进行大屠杀,秦朝累代之积至此一炬而尽。
徐世昌简介人物生平
徐世昌(1855—1939年)字卜五,号菊人,原籍直隶天津,出生于河南省汲县。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多次出任国务卿,1918年10月至1922年10月任民国大总统。
徐世昌1896年因母丧回到河南时,袁世凯在直隶小站负责训练新建陆军。因此成为袁的重要谋士。1901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徐世昌负责文案处理。两年后,清政府建立了个编练陆军机构,徐以中将衔任高级行政军官。1904年任兵部侍郎,1905年任见习军机,署理兵部尚书。1907年4月20日徐世昌任总督。
1908年11月,宣统继位,摄政王载沣当权。次年袁世凯被罢官。徐因与袁关系密切受到牵连,但他施展官僚手腕,仍取得载沣的信任。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徐世昌极力主张起用袁世凯,扼杀革命。1914年5月徐接受袁邀请,出任国务卿。1915年徐窥测出袁世凯称帝,可能会引起政局动荡,即辞职,退居河南辉县水竹村。
1916年11月,徐世昌以北洋元老的资格应邀到京,调节总统黎洪元和总理段祺瑞之间的权力之争,事后移居天津。1918年10月冯国璋下台,皖系首领段祺瑞看到徐是文人,易操纵,指使安福国会选举其为总统。但南方政府认为安福国会的选举是违法的,根本不承认他为总统。
徐世昌企图操纵北洋军阀的派系斗争以维持自己的政治地位。但到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北京政府成了直系天下时,他便成了曹锟攫取最高统治地位的障碍。1922年1月旧国会众议院议长吴景濂等宣布他为伪总统。
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后,日本特工人员找北洋派人物劝他们参加伪满傀儡政权,徐是他们的对象之一,但他加以拒绝。从1931年到1939年6月他死之前,日方几次设法争取他的合作,始终为他所拒。
曹锟贿选为大总统是怎么回事
曹锟(1862.12.12~1938.5.17)直系军阀首领
字仲珊。天津人。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毕业于天津北洋武备学堂,任毅军哨官。1894年随毅军赴朝鲜参加中日甲午战争。次年到天津小站任新建陆军右翼步队第1营帮带。从此依附袁世凯,历任北洋常备军步队第11营管带、北洋陆军第1镇第1协统领、第3镇统制等职。
1907年率第3镇进驻长春,使北洋势力伸展到吉林、黑龙江。1911年(宣统三年)率部在娘子关进击山西响应武昌起义的民军。1912年2月在北京纵兵哗变,为袁世凯拒赴南京就职制造借口。1914年4月任长江上游警备总司令官。1915年9月上书请改国体为帝制,为袁称帝推波助澜,10月任虎威将军。
年末爆发护国战争,任北洋军第1、第2路总司令,指挥所部由川、湘攻滇,被护国军击败。1916年6月袁病死后,任四川军务会办,9月任直隶督军,在国务总理段祺瑞和大总统黎元洪的“府院之争”中左右逢源。
1917年参与张勋复辟阴谋活动,后又投机任讨逆军西路军总司令,率部入京讨伐张勋。7月兼署直隶省长。8月爆发护法战争,又在代理大总统冯国璋和国务总理段祺瑞之间时而主和,时而主战。10月被授为陆军上将。年底任援湘军第1路司令。
次年1月任两湖宣抚使,率北洋军2个师和5个混成旅,经鄂入湘进攻护法军,连占岳阳、长沙、衡阳等地,6月任川粤湘赣四省经略使。1919年冯国璋死后,被拥为直系军阀首领。1920年7月与皖系军阀为争夺中央政权爆发直皖战争,联合奉系打败皖系。8月任直鲁豫巡阅使。
贿选大总统
1922年又与奉系军阀争夺中央政权爆发第一次直奉战争,将奉军逐出山海关,独霸中央政权,进而醉心谋取大总统职权,以恢复法统为名,将大总统徐世昌赶下台,拥黎元洪复职后,又多方刁难,一年内迫使内阁六次倒台。1923年6月,指使党羽逼宫夺印,将黎元洪逐走天津。10月5日出动军警挟持国会,重金收买议员,贿选为大总统。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被冯玉祥等人发动的北京政变赶下台,囚禁于中南海。1926年获释,到河南投奔吴佩孚。1927年吴佩孚被国民革命军击败后,曹寓居天津。在日军占领天津期间,拒绝出任伪职。1938年5月病死天津。6月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一级上将。
揭秘:清朝最后一个状元
科举作为我国古代一个重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存在了一千多年,直到上个世纪才被废除。科举考试的第一名被称为状元及第,能够考上状元那真是三生有幸,前途也往往是非常远大的。
刘春霖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名状元,他考上状元的第二年后科举制度就被废除了。刘春霖家道贫寒,世代为农,他的父亲先后在济南、保定府衙当差。母亲也在知府家中做女仆。刘春霖很小的时跟着父母在济南生活,由于过于贫穷,6岁时就被送回老家,由哥嫂扶养,8岁时刘春霖开始进入私塾读书,连续攻读十余年,学业长进很快,光绪30年(1904年),刘春霖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第二年被派到日本法政大学留学,也是同一年清朝废除了存在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因此刘春霖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学成回国后,历任资政院议员、记名福建提学使、直隶高等学堂提调和保定北洋女子师范学校监督等职。
1914年至1924,刘春霖历任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和曹锟等总统府内史(相当秘书长),还兼任中央农事试验场和直隶高等学堂学监等职,地位非常显赫。刘春霖在大总统府和直隶省任职期间,经历了我国军阀混战、内部争斗的腐败局面,忧国忧民的他把自己在总统府任职比作“执戟郎官”。1928年刘春霖隐退。
七七事变爆发以后,刘春霖的同年进士汉奸邀请刘春霖出任北京市市长被拒绝,于是日伪恼羞成怒,就派人抄了刘春霖的家,把他家人都抓走,财务没收,后来刘春霖花重金又请人说情才把家人救回,这件事对他打击很大。刘春霖从此闭门谢客,在家以诗书自慰。刘春霖资助本地建设小学一所,还非常体察民间疾苦,对于受灾的地方有着不少帮助。
话说刘春霖考上状元还有一段趣事,当初慈禧七十大寿,心志高兴翻阅科举试卷,看到状元的试卷非常满意,但是一看落款写着广东人朱汝珍不禁勃然大怒。因为慈禧一见到“珍”字就想起了珍妃,珍妃曾支持光绪皇帝改良,使慈禧太后十分不悦,后来慈禧把珍妃推到井中溺死。而朱汝珍是广东人,太平天国洪秀全,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高举反清大旗的孙中山这些清朝的乱臣贼子全都出自广东,于是慈禧就把朱汝珍的试卷扔到一旁。翻开刘春霖的试卷之后,看到试卷字迹清秀非常高兴,又看到“春霖”二字,当时京畿地区大旱急盼一场甘露。刘春霖是肃宁人,京畿地位重要,肃宁象征肃静安宁,对于摇摇欲坠的大清是吉祥之兆,就把刘春霖立为状元了。
刘春霖的字写得非常漂亮,考状元时的殿试试卷,犹如印刷体,其在诗书画上都有非常高的造诣,尤其是他的小楷笔力清秀刚劲,在书法界有学小楷要学刘春霖的说法。刘春霖的小楷广为流传,出版过《兰亭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等多部小楷字贴,他的名字已经载入大型辞书《中国书法大辞典》。
清朝最长寿的皇帝是谁
乾隆皇帝,名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帝在其统治期间,不仅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而且有效地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他六次南下江南,留下了不少民间美谈。
而且他本身文治武功兼修,修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圆明园,并且把清朝的文化、经济、手工业都推到了鼎峰,同时也为清朝康乾盛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着实为一代有为之君,与其祖父一起被称为有名的“千古一帝”。
25岁登基,在位整整60年正,而后又尊为太上皇,辅政三年零四个月。因此他不仅是清朝年寿最长的皇帝,在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帝王中,也算是非常长寿的代表了。
因为身体好又长寿,乾隆皇帝膝下子孙成群,一生有17位阿哥,10位格格,皇孙、皇曾孙、皇元孙等一百多名子孙,尽享五世同堂之喜啊,这点上仅次于他的祖父康熙皇帝。
正是由于子孙众多,乾隆帝也是个对待子孙非常慈爱的老者。
而他们满人善骑射,他的皇子皇孙们也毫不例外。一天,乾隆带着他们的皇孙们一起来到了张三营行宫,叫孩子们依次表演箭术给他看。
此时的皇次孙绵宁,还只是一个8岁的孩子,也跟着用一把小弓箭射靶。只见他第一箭就射中了靶心,第二箭毫不例外又射中靶心。乾隆帝见状十分高兴,他笑着说道:“若你第三箭也射中箭,朕便赏你一件黄马褂。”
高兴之余,乾隆皇帝就去看看别的孙儿的骑射技艺了,然而绵宁的第三箭,不偏不倚恰巧又正中了靶心。可爱的小皇孙慢条斯理、不慌不忙地收起了自己的小弓箭,随后便跪在自己的皇爷爷面前。乾隆帝高兴坏了,吾有子孙如此,大清之幸啊。
只是他忘了先前答应过给绵宁的黄马褂,不知为何小家伙,跪在面前默不作声!便问他:“绵宁跪下作甚呢?”
绵宁乖巧地跪着就是不说话,乾隆皇帝忽然想起了自己此前对绵宁的的承诺,大笑道:“朕虽说要赏赐给你一件黄马褂,可来这行宫射箭,朕今日着实没带啊。不如这样,便把朕的大褂赏给你吧!”
说完,他脱下自己的大褂,高高兴兴把绵宁围住并抱了起来。高兴之情溢于言表,那是一位长者对自己子孙的厚爱哦!
后来,这位小小神射手绵宁,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也成为了一代帝王——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道光皇帝。
而乾隆膝下子孙众多,能得五世同堂盛况着实令人大喜。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得知自己的长孙绵德马上就要有孙子了,自己也要添一个小元孙了。
这样五世同堂的盛况,这在爱新觉罗家族十分罕见!乾隆不禁大喜,不仅晋封自己的长孙绵德为固山贝子,而且他高兴之余还不忘普天同庆,下令各省督抚查明,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官僚世家。凡是有五代同堂者,都会得到天子丰厚的加恩赏赐!
传闻,这位货真价实的老寿星皇帝,即使80岁后,还经常带着自己的皇子、皇孙、皇曾孙、皇元孙,五代一起前住避暑山庄,欢享天伦之乐。
直到嘉庆三年时,88岁的乾隆皇帝,身体才有些吃不消,经常出现疲倦不堪,随后不久卧病在榻了。据史料记载,嘉庆四年正月初一,新年第一日他安然度过;到了第二日,他写下了自己生平的最后一首诗。
随后便出现病危之状,当嘉庆帝随后赶到他身边时,他已无法言语了。就是那一年正月初三的凌晨,乾隆皇帝静静地闭上了眼睛,繁华一世也终将落幕,年时89岁高龄。
秦朝最南到了哪里
秦朝最南到了岭南地区。其后南并五岭以南之南越地,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北取阴山以南地置九原郡,之后陆续分析出东海、恒山、济北、胶东、河内和衡山等郡。
秦兼并六国后的疆域到达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带。秦朝初立便北击匈奴收河套,又派遣屠知睢率领50万秦军平定百越,疆域面积迅速扩展,达340万平方公里左右,全盛疆域东起辽东、西抵高原道、南据岭南、北达阴山,为西汉巩固汉地奠定基础。
秦朝建立之后,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取消西周时期流传下来的分封制,国家管理上推行单一的郡县制,废诸侯,立郡县,分天下为36郡。
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王翦率秦军灭楚,继续南进,夺得越人回一部分土地,置会稽郡(今答浙江绍兴)。
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派尉屠睢发卒五十万,分为五军,进攻镡城(今湖南靖县境)、九嶷(今湖南宁远南)、番禺(今广东广州)、南野(今江西南康境)、余干(今江西余干境),进行了三年不解甲、不弛弩的艰巨战斗。
秦军击败了闽越的抵抗,以其地置闽中郡(今福建福州)。攻南越的秦军,也占领了番禺。只有西线的秦军遇到西瓯人顽强的抵抗。
秦朝最厉害的大将军都有谁
1、蒙恬
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人,秦朝著名将领。蒙恬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
2、王翦
少时喜欢军事,随侍秦王嬴政。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统兵六十万大败项燕,消灭楚国。联同儿子王贲,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最大功臣。
3、王贲
王贲,生卒年不详,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之子,秦百朝著名将领,是秦灭六国战争中的主要将领。公元前221年,灭亡齐国,自此秦国统一六国,王贲因功受封通武侯。公元前219年,王贲随秦始皇东巡。
4、章邯
秦朝著名将领,上将军。秦二世时任少府,为秦朝的军事支柱,秦王朝最后一员大将。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受命率骊山刑徒及奴产子迎击陈胜起义军周文部,屡战屡胜。
5、白起
芈姓,白氏,名起,郿邑(今陕西眉度县常兴镇白家村)人。战国时期秦朝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楚平王之孙白公胜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