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名句】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季节时辰·春夏”类的诗句。

小小山城,袭来一场冷雨,百花凋落。零乱的榕树叶铺满庭院,黄莺乱喳喳地聒噪。诗人屡遭谪难,不得还家。政治和家庭双重的愁思压满诗人心头,于是在诗中抒发了压抑的情感。春天、春雨在诗人的心中意如扫荡百花的秋风秋雨; 莺啼本婉转动听,但在诗人听来却杂乱刺耳。这正是诗人心烦意乱的表现。诗句深沉凝重,凄楚动人。花尽叶落之境与心中凄黯迷惘之情高度融合。

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全唐诗”第3937页。

繁体:

“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的意思,全詩,出處,解釋,賞析

“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是關於描寫“繪景狀物·季節時辰·春夏”類的詩句。

小小山城,襲來一場冷雨,百花凋落。零亂的榕樹葉鋪滿庭院,黃鶯亂喳喳地聒噪。詩人屢遭謫難,不得還傢。政治和傢庭雙重的愁思壓滿詩人心頭,於是在詩中抒發瞭壓抑的情感。春天、春雨在詩人的心中意如掃蕩百花的秋風秋雨; 鶯啼本婉轉動聽,但在詩人聽來卻雜亂刺耳。這正是詩人心煩意亂的表現。詩句深沉凝重,淒楚動人。花盡葉落之境與心中淒黯迷惘之情高度融合。

柳宗元“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 “全唐詩”第3937頁。


!admin 发布于  2023-3-2 10:18 

【白居易的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出处】唐·白居易《暮江吟》 【意思】一道残阳铺映在江中,江水一半色碧如玉,另一半色红如血。瑟瑟: 原指一种碧色宝石,这里指未被夕阳照 到的水面的颜色。 【鉴赏】一道残阳平铺水面,半江如同 碧玉,半江闪烁着耀眼的红光。“铺”写出 “残阳” 已接近地平线,几 乎是贴着江面照过来。“铺”字又显得平缓,状摹出秋天夕阳的柔和, 给人以亲切安适之感。“瑟瑟”、“红”也是当时江面实景的逼真写 照。在夕阳的照射下,江面受光的部分显现“红色” ,没受光的部分呈现出 晶莹的深碧色。诗人抓住了傍晚时,在晚霞的映照下,江上的瞬息景 象,摄下了千古称道的暮江图景。 注:瑟瑟,绿宝石般的碧色。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夕阳下江河 水面斑斓的景色。[例]夕阳像一把火 染红了西山的晚霞,湖水也一半是红一 半是蓝。真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 瑟瑟半江红”。(周静《我爱家乡的水 库》) 【全诗】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注释】 ①残阳:夕阳。②此句意谓夕阳照射江面,江水一半是碧色,一半是红色。此与戎昱《采莲曲》“日落半江阴”意同。瑟瑟:碧色。白居易《出府归吾庐》诗“嵩碧伊瑟瑟”,亦为碧色。③可怜:可爱。 【解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2]可怜九月初三夜,[3]露似真珠月似弓。 [1]长庆二年,白居易为避开朝廷中的党争风波,请求外任,被任命为杭州刺史。这首诗大约写于赴任途中。白居易把它编为“杂律诗”。这类诗的特点是通过一时一物的吟咏,真率而自然地表现内心的情思。这是首绝句。 [2]瑟瑟:原为一种碧色美玉,这里借以形容残阳照射不到的一半江面呈现碧绿色。 [3]怜:爱。初三夜:正是新月初升之时。 这首绝句随口吟成,抒发了诗人当时远离政治漩涡的轻松愉快的心境。诗人描写了夕阳初下和新月初升两个画面。前两句写残阳落照的清秋江面:斜阳贴近地平线在半个江面铺展开红彤彤的光彩,与斜阳照不到的蓝宝石一样的半个江面相衬,色彩鲜明而光艳。后两句写天上新月、地下露珠,弯月皎洁而明亮,露珠圆润而晶莹,上下映照,整个天地无边明净,闪耀着光辉,欣悦与赞美之辞,脱口而出。作者寓情于景,捕捉住景色中最突出的特征,用精巧的比喻,为大自然敷彩着色,创造了明丽、清新又优美、宁静的意境。 【鉴赏】 这首诗,有如一幅印象派绘画,在自然景色的描绘中敏锐地把握住景物的光色变化,使画面处处闪动着奇妙的光点,使人清晰地感觉到天光变化给自然景物带来的丰富的色彩效果。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两句描绘日暮时分的秋江印象,极为传神。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 日暮时分的江景最为动人。这时平缓的江流或衔落日,或映馀晖,静谧柔和中杂糅着壮丽与悲凉,往往有一种使人净化、使人震撼、使人陶醉的美。故而南朝齐代诗人谢朓即吟出“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著名诗句,白居易诗将如绮之霞与如练之江联系起来,诗中最有表现力的 “诗眼”“铺”字,在诗法上将余霞与江水叠映在一起;在字意上准确地刻画出落日余光平射水面时的景象。因为夕阳平射水面,才不会照澈江水而是在江面镀一层红光。说“残阳铺水”,会使人感到残阳好似一匹柔软、光亮的红绸,在江面上微微地起伏、漂动。诗歌不仅捕捉到日暮时江面上的光色,而且体现出秋江特点。“半江瑟瑟”即与清秋九月的时日相应合。因为秋天雨季已过,潦尽水清, 支流夹带泥沙减少; 此时江水清碧, 如琼如玉, 用 “瑟瑟”来形容,最为恰切。据明代大学者杨升庵的考证, “瑟瑟”本是宝石名称,因其色碧, 故以瑟瑟影指碧色。诗中 “瑟瑟”与 “红”对举, 自然是写江水颜色之青碧。但在读者的潜意识中,会不自觉地用瑟瑟宝石之石质去体味江水之水质,因而对秋江之清澄更增加几分爱重。“半江瑟瑟半江红”写出了诗人刹那间对江水的一种感觉和印象。因为江水在流动,日光在变化,江面颜色不会机械地分割成红绿两半,或许近处天光下澈,江水呈碧色,远处余晖平铺,江水呈红色;或许微浪迎光处是红色,背光处是碧色。然而只有用 “半江瑟瑟半江红”这种大面积的色块对比, 才能充分表现出江面上的光色效果。欣赏这样的诗句,或许如久居伦敦的人看到画布上紫色的伦敦雾一样, 在诧异、震撼之余才会深深感到其色彩的力度和艺术的真实。 “可怜九月初三夜”是转关之句,它贯通首尾,说明诗人从日落到月出,一直在江边流连。因此才有“露似真珠月似弓”的夜景印象。“怜”即 “怜爱”、“喜爱”。全诗通篇写景,惟“可怜”二字带出感情,而这两个情字却为全诗景语注入诗人的主观色彩。溥露如珠,弦月似弓,并不是多么非凡的景致,也不是多么新奇的比喻,在白居易之前的诗文中即有类似的语词。南朝齐王融 《风赋》曰 “韵珠露之参差”、陈后主 《三善殿夕望山灯诗》曰“涸浦如珠露,雕树似花钿。”隋明馀庆 《军行》曰 “剑花寒不落, 弓月晓逾明”。然而作者将自己的主观印象强化、明确化,并按照自己的方式加以组合和表现,便使人感到这一道残阳、半江红碧、如珠秋露、似弓新月都是诗人一己的眼中所见,心中所感。这感觉完全是属于诗人自己的,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因此才 “丽绝韵绝,令人神往”(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历久弥新, 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 这首诗是白居易长庆元年(821)在长安任中书舍人时所作,所写当是长安城外曲江的景色。


!admin 发布于  2023-3-2 10:18 

【诗词曲名句】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名句】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春天的夜晚,一刻就有千金的价值,月光朦胧的照着,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描绘了春季清丽幽美,舒适宜人的夜色。后来以“一刻千金” 指时间的宝贵。

宋苏轼 《春夜》 诗: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天院落夜沉沉。” ( 《苏轼诗集》 四八卷2592页)


!admin 发布于  2023-3-2 10:18 

【唐诗宋词名句】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名山胜水·洞庭”类的诗句。

姑且让洞庭赊些月光给我们,划船到白云边去买酒。“赊”字将自然人格化,使人与自然进行了娓娓的对话,十分亲切。其实,月色岂用赊,月色又岂能赊?这样描写俨然把洞庭湖看成一位富有的主人:它拥有湖光、月色,又慷慨好客,明明乘舟在湖上,却说买酒白云边,以此来暗示洞庭湖的烟波浩淼、湖面辽阔。手法委婉,含蓄至极。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全唐诗”第1830页。

繁体:

“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的意思,全詩,出處,解釋,賞析

“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是關於描寫“繪景狀物·名山勝水·洞庭”類的詩句。

姑且讓洞庭賒些月光給我們,劃船到白雲邊去買酒。“賒”字將自然人格化,使人與自然進行瞭娓娓的對話,十分親切。其實,月色豈用賒,月色又豈能賒?這樣描寫儼然把洞庭湖看成一位富有的主人:它擁有湖光、月色,又慷慨好客,明明乘舟在湖上,卻說買酒白雲邊,以此來暗示洞庭湖的煙波浩淼、湖面遼闊。手法委婉,含蓄至極。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遊洞庭五首” “全唐詩”第1830頁。


!admin 发布于  2023-3-2 10:18 

【诗词曲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同是沉沦流落到偏远地区的人,偶然相逢,便成知音,何必一定要是旧相识呢!

唐白居易 《琵琶行》 诗中云: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集》一二卷243页)

宋洪迈 《容斋五笔七·琵琶行海棠诗》: “乐天之意直欲摅天涯沦落之恨尔。”


!admin 发布于  2023-3-2 10:17 

【孟浩然的诗句】“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孟浩然的诗句】“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出处】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意思】小船停靠在烟水迷蒙的沙洲边。日落黄昏,万物归宿,而我却流浪在 外,想到这,忧愁之情顿然而生。 【全诗】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全诗鉴赏】 这是一首即景生情、体物得神的佳作。它描绘了建德江边恬静清新的暮色,抒发了诗人淡淡的哀愁。 清代的王夫之说过:“含情而能达,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由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若但于句求巧,则性情先为外荡,生意索然矣”(《姜斋诗话·夕堂永日绪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之所以能够以新巧灵通的诗句状物抒情,在于它从实际生活出发,善于捕捉适合自己心情的景物,来表现诗人真切的感受。前两句“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以眼前景色入诗,写作者旅途中的愁苦。船儿缓缓行进,日暮时分,停靠在薄雾缭绕的水边。时间是在黄昏,地点是荒滩水边,漫漫旅途上的孤独寂寞,再加上连日的奔波劳累,使诗人的心头增添了愁苦。作者用一个“新”字写客愁,意味着旧的愁苦还没有排遣,又增加了新的愁苦,仕途不遂的身世感慨得到了曲折的表现。但是,作者写“客愁”只是轻轻一点,待到船儿泊下,情绪也就渐渐安定下来。这时站在船头举目远望,却又感到视野广宽,心胸舒展,四周的景物是那样的清新可爱。 后两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十分真切地描绘出了旷野和江上的优美景色。放眼望去,原野辽阔,天似穹庐,稀疏的树影立在暮色之中,那远处的天空显得比树木还要低矮。再看看身边,江水清澈,映入水中的一轮月影,随着波光浮动,那月亮仿佛就近在咫尺,似乎和自己更加贴近。这两句既写得新巧清丽,又入情入理,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描绘得非常贴切得当。“天低树”以“野旷”为前提,“月近人”由“江清”而造成,这一组对句写得如此动人,是同作者亲身的体验、细致的观察分不开的。天和树相接,月和人贴近,建德江边的自然景色如此恬静,这对孑身远游的人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诗人以新巧的诗句描绘美好的景物,从反面衬托出了“客愁”。情和景相谐调的描写,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深切。可是,有时情与景相对立,这种不谐调的描写,如红花与绿叶的关系一样,也能产生一种强烈的表达效果。心中的愁苦看来同眼前的美好景物相互对立,诗人恰恰是从这种情哀景荣的不谐调描写中,求得了谐调。 情景妙合的诗,是诗人对客观事物审美上的认识和感受,只能从实际生活出发,忠实于自己的真切感受,才能写出即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抒情诗来


!admin 发布于  2023-3-2 10:15 

茶余饭后的近义词

茶余饭后近义词: 茶余饭后( 注释: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
茶余酒后( 注释:泛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


!admin 发布于  2023-3-2 10:13 

商议的近义词

商议近义词: 商议( 注释:1.商量讨论。2.犹建议。)
商量( 注释:1.商决;计议;讨论。2.意见;办法。3.估计,估量。4.准备。5.买卖时还价。)
协商( 注释:1.共同商量。)


!admin 发布于  2023-3-2 10:13 

失望的近义词

失望近义词: 失望( 注释:因希望不能实现而失去信心或感觉不快活:看榜以后,失望而归|想看电影而看不到,真失望。)
悲观( 注释:精神颓丧,对事物的发展缺乏信心(跟‘乐观’相对):~失望ㄧ~情绪ㄧ虽然试验失败了,但他并不~。)


!admin 发布于  2023-3-2 10:13 

遐想的近义词

遐想近义词: 遐想( 注释:漫无边际地想像:闭目遐┫耄遐想云外寺。)
联想( 注释: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由于某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丰富ㄧ看到他,使我~起许多往事。)


!admin 发布于  2023-3-2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