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异常就医需注意什么

肝功能异常患者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极其重要,要定期进行体检。对于有疑似肝功能异常的患者更应该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

就医指征
对于高危人群,定期体检非常有必要,重视体检中的肝功能检查。无论是不是高危人群,一旦体检中出现肝功能指标异常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发现食欲减退、疲倦、恶心、厌油、蜘蛛痣、肝掌等,高度怀疑肝功能异常时,应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患者通常可以去肝病科就诊检查。
部分医院可能没有肝病科,此时患者也可以到消化内科、肝胆外科、感染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肝功能检查如何?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食欲减退、疲倦、恶心、厌油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黄疸、蜘蛛痣、肝掌等等症状)
平时饮食习惯是什么?是否酗酒?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需要做的检查
肝细胞损伤检查
包括血清酶类,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C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等。
肝脏排泄功能检查
检测直接和间接胆红素、胆汁酸等。
肝脏合成功能检查
包括血浆的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时间(PT)。
病因相关的检查
病毒性肝炎相关抗体(乙肝五项,抗HCV、抗HAV、抗HEV),自身免疫性肝炎相关抗体(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肝脏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等)。
B超检查
通过检查可以确定肝脏是否增大,是否存在强回声,肝内管道是否清晰,肝内血流信号是否正常等。可以初步确定疾病以及疾病类型。
CT检查
确定肝密度是否呈弥漫性减低,在未行增强扫描时门静脉和肝静脉分支是否清晰可见。可以更好的确定疾病的类型。
穿刺组织活检
主要是用来确定患者的病因,对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可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肝硬化等疾病。
诊断标准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以及相关检查诊断:
病史
有无酒精、药物服用史等,有无相关的致病因素。
临床表现
出现食欲减退、乏力、黄疸、牙龈出血等相关症状,高度怀疑肝功能异常。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可以通过肝功能指标是否异常、腹部B超以及肝炎病毒标志物等加以诊断。
鉴别诊断
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以及其他非肝脏疾病均可以引起肝功能异常,需要加以鉴别。病毒性肝炎需要与药物性或中毒性肝损伤区别,主要根据流行性病学、服药或接触毒物史和血清学标志进行鉴别。

清歌 发布于  2022-1-22 23:50 

肝功能异常有什么症状

肝功能异常可表现为消化功能障碍、肝细胞损害、胆红素代谢异常、脂肪代谢障碍、维生素代谢障碍、凝血因子合成障碍以及激素代谢异常等。

典型症状
消化功能障碍
食欲减退、肝功能异常、厌油、恶心、呕吐等。
胆红素代谢异常
可导致患者出现黄疸。
糖代谢障碍
肝源性糖尿病或低血糖。
脂肪代谢障碍
可致血脂含量改变,胆固醇合成及酯化能力降低,可形成脂肪肝。
白蛋白合成障碍
严重时导致腹腔积液、胸水等。
肝细胞损害
血清转氨酶等酶类增高,而胆碱脂酶降低,可致乏力、易倦、嗜睡等。
凝血因子合成障碍
会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等。
维生素类代谢障碍
皮肤粗糙、夜盲、唇舌炎症、水肿、皮肤出血、骨质疏松等。
激素代谢异常
性欲减退、月经失调、皮肤小动脉扩张,出现蜘蛛痣、肝掌、脸色黝黑等。
其他症状
可引起肝脏物质代谢障碍和解毒功能降低,影响神经、肌肉的功能。
并发症
严重肝损伤、肝功能异常可导致肝衰竭,患者可并发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感染、电解质紊乱、肝癌等。

清歌 发布于  2022-1-22 23:49 

肝功能异常病因有哪些

不同类型肝损伤其病因不尽相同,总体来说,可能与药物因素、饮食习惯、病毒感染、免疫反应等有一定的关系,还存在肿瘤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等共同参与其发病。

主要病因
病毒性肝炎
由嗜肝病毒感染引起,如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戊型肝炎,可以检测血清病毒抗体或病毒核酸DNA或RNA以明确诊断。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近年脂肪肝很常见,肝功能也可以受损,在除外病毒性肝炎的情况下,如果患者血脂高,腹部彩超提示脂肪肝,没有饮酒史,可以考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酒精性肝炎
在除外病毒性肝炎的情况下,患者有长期大量饮酒史,肝功能GGT,碱性磷酸酶升高有一定提示作用。
自身免疫性肝病
除外病毒性肝炎,又没有饮酒史,也无脂肪肝,可以检测免疫球蛋白和自免肝抗体谱以诊断。
感染中毒性肝炎
所有的细菌和病毒感染(非嗜肝病毒,如巨细胞病毒,EB病毒,麻疹病毒等)都可以引起肝功能异常。
胆汁淤积
胆囊、胆管的结石、肿瘤、蛔虫等使胆汁淤积,如时间过长,可因胆汁对肝细胞的损害和肝内扩张的胆管对肝血窦的压迫造成肝缺血,引起肝细胞坏死。表现为梗阻性黄疸,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肝功能GGT和碱性磷酸酶升高。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可引起肝淤血和缺氧,导致肝功能异常。
溶血性黄疸
红细胞溶血破坏导致黄疸,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有贫血表现,可以检查溶血抗体。
先天性黄疸
多为遗传性肝病导致肝功能异常,如血色病、囊性纤维化、a1-抗胰蛋白酶缺陷症、Wilson氏病等是最常见的先天性肝脏疾病,都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
流行病学
肝功能异常是常见病,可见于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以及其他非肝脏疾病。
其中酒精性肝病在欧美地区多见,近年在我国发病率也有上升,我国部分地区成人患病率为4%~6%。
自身免疫性肝病多表现为女性多发,男女比例为1:4,好发于30~50岁。
传播途径
甲肝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
乙肝、丙肝主要通过血液、性生活以及母婴垂直途径进行传播。
好发人群
长期熬夜者。
长期高脂油腻饮食者。
长期服用有肝毒性药物者。
长期过量饮酒者。
诱发因素
饮食不节制
如食用油腻、油炸 、辛辣食品等。
饮酒
酒精进入肝内会氧化,从而形成有害物质乙醛,可以直接损害肝脏,而导致肝功异常。
过度劳累
包括长途跋涉、熬夜、精神高度紧张、工作压力过大、情绪波动、暴怒和斗殴以及房事过频等。
误服或滥用药物
药物可引起肝脏炎症和中毒损伤,导致肝功能异常。
患其它疾病
如感冒、腹泻、胆囊炎、消化道大出血也可以导致肝功能异常。

清歌 发布于  2022-1-22 23:49 

什么是肝功能异常?

肝功能异常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肝脏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而发生的生化和病理改变,可见于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以及其他非肝脏疾病。主要表现为肝脏酶学改变、胆红素代谢异常、肝脏合成功能障碍以及毒物降解功能下降等肝功能异常改变。

就诊科室:
肝病科、肝胆外科、消化内科、感染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Hepatic Insufficiency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电解质紊乱、肝癌、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感染
治疗周期:
依病因不同,部分需要终身间歇性治疗
临床症状: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腔积液、胸水
好发人群:
长期熬夜、饮酒或者进食高脂油腻食物的人,使用肝毒性药物的人群
常用药物:
异甘草酸镁、水飞蓟宾、复方甘草酸苷、甘草酸二铵、还原型谷胱甘肽
常用检查:
肝细胞损伤检查、肝脏排泄功能检查、肝脏合成功能检查、病毒性肝炎相关抗体、自身免疫性肝炎相关抗体、肝脏肿瘤标记物、B超检查、CT检查、穿刺组织活检

清歌 发布于  2022-1-22 23:48 

酒精性肝硬化能预防吗

不饮酒是预防酒精性肝硬化发生和发展的最重要措施,此外还应预防病毒性肝炎,积极调解饮食,适量增加体育锻炼。应定期检测酒精性肝病的进展,积极治疗酒精性肝病。

预防措施
选择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控制饮酒量,尽量饮用低度酒或不含酒精的饮料。
饮酒后要及时补充高蛋白、高纤维素饮食,尤其应补充维生素B族、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K及叶酸等。
大量饮酒或长期饮酒者,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尽量避免使用可损伤肝脏的药物。

清歌 发布于  2022-1-22 23:48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平时该怎么护理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首先应及时戒酒,家人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监督,帮助患者戒酒,其次应注意监测病情的变化,如有病情加重的情况应及时就医。

日常护理
患者需要严格戒酒,不服用伤肝药物。
保持心情舒畅,充足的睡眠对病情恢复也有益处。
病情监测
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明确疾病的进展或恢复情况,有利于后续治疗的调整。

清歌 发布于  2022-1-22 23:47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饮食需注意什么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对营养的要求非常高,因为肝脏损伤很重,所以在修复的时候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如高蛋白、高维生素,搭配适当的碳水化合物,补充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饮食调理
戒酒。
饮食不要太咸,因为酒精性肝硬化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腹水的情况,而如果吃得太咸,有可能会导致腹水量的增加,或者已经控制的腹水会再次出现。
不要吃的太硬,对酒精性肝硬化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情况,如果吃的太硬,有可能会把食道鼓起来的曲张的血管划破,而出现破裂出血的情况。

清歌 发布于  2022-1-22 23:46 

酒精性肝硬化预后注意事项

酒精性肝病进展至肝硬化阶段,肝脏的损伤已经无法逆转,而且会进行性加重,大多数的患者预后不良,部分酒精性肝硬化可发展至肝癌。

能否治愈
酒精性肝硬化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后无法恢复至正常的肝脏,故临床上无法治愈。
能活多久
早期通过积极的治疗,患者可以存活10~20年或更久。晚期酒精性肝硬化晚期患者并发症较多,一般不超过5年的时间。
复诊
患者需要遵医嘱定期复诊。

清歌 发布于  2022-1-22 23:46 

酒精性肝硬化该怎么治疗

酒精性肝硬化治疗中原则是戒酒和营养支持,控制肝硬化的进展,改善已存在的继发性营养不良和对症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及其并发症。

治疗周期
酒精性肝硬化一般无法逆转,病情呈进行性加重,需要终身治疗。
一般治疗
完全戒酒是酒精性肝病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治疗措施。戒酒可改善预后及肝损伤的组织学、降低门静脉压力、延缓纤维化进程、提高所有阶段酒精性肝病患者的生存率。主动戒酒比较困难者可给予巴氯芬口服。乙醇(酒精)依赖者戒酒过程中要及时预防和治疗乙醇(酒精)戒断综合征(可用安定类镇静治疗)。
药物治疗
美他多辛
美他多辛既能抑制肝脂肪变性,改善肝功能,还能清除血清中的酒精,抑制酒精中毒。美他多辛在酒精性肝硬化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磷脂酰胆碱
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抗纤维化药物,能促进胶原酶的活性,抑制星形细胞活化为成纤维细胞,故具有抗纤维化作用,防止干细胞恶化趋势。
S-腺苷蛋氨酸
可以改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清生物化学指标。
抗氧化剂
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类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药物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细胞器等作用,临床应用可改善肝生物化学指标,促进肝细胞修复。
手术治疗
当酒精性肝硬化进展到终末期时,肝移植是唯一的治疗手段。早期的肝移植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要求患者肝移植前戒酒3~6个月,并且无其他脏器的严重酒精性损伤。

清歌 发布于  2022-1-22 23:46 

酒精性肝硬化就医需注意什么

由于酒精性肝硬化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容易被忽视,如果已经出现明显症状,肝脏大多已经失代偿,所以对于长期过量饮酒者,应自觉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必要时可行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来辅助诊断。

就医指征
长期大量饮酒者应定期检查肝功能,请医生评估肝脏情况。
长期饮酒者,如果有食欲不振、乏力、消化不良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长期饮酒者,如果出现无原因的消瘦、腹水、黄疸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及早治疗。
就诊科室
多数患者优先考虑去肝病科就诊,若医院无肝病科,可到消化内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目前有什么症状?是否伴随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症状?
既往是否有肝脏相关的疾病?
近期的用药史,都吃过什么药物?
是否有长期、过量饮酒的情况?
需要做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多有白细胞升高、营养不良性贫血。脾功能亢进时可有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生化检查
血清AST、ALT轻中度升高,以AST为著,AST/ALT比值可超过2倍。禁酒后4周血清AST、ALT基本恢复正常(低于2倍正常上限值),但酒精性肝炎AST>500U/L,ALT>200U/L较少,需考虑其他病因。
血清y谷氨酰转肽酶(γGT)升高2倍以上,禁酒4周后明显下降(降到正常值的1/3或比戒酒前下降40%以上)。
糖缺陷转铁蛋白(CDT)增高:过量乙醇抑制糖蛋白糖基转移酶活性,影响转铁蛋白糖基化过程,是反映慢性乙醇中毒的指标,但敏感性特异性有限。
其他: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增高。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肝硬化的声像图为肝表面不光滑或凹凸不平;肝叶比例失调,多呈右叶萎缩和左叶、尾叶增大;肝实质回声不均匀增强,肝静脉管腔狭窄、粗细不等。此外,还有脾大、门静脉扩张和门脉侧支开放等门脉高压症的声像图改变,部分患者还可探及腹水。多普勒超声可发现门脉侧支开放、门静脉血流速率降低和门静脉血逆流等改变对门静脉血栓形成和肝癌等肝硬化的并发症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超声造影检查对鉴别肝硬化结节和肝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瞬时弹性成像
瞬时弹性成像用于酒精性肝病进展期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肝硬度(LSM)临界值分别为12.96kPa及22.7kPa。
CT检查
肝硬化影像学与超声检查所见相似,表现为肝叶比例失调、肝裂增宽和肝门区扩大,肝脏密度高低不均。此外,还可见脾大、门静脉扩张和腹水等门脉高压症表现。对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鉴别十分有用。
磁共振成像(MR)
磁共振成像除与CT相似外,对鉴别肝硬化结节、肝瘤结节更优于CT检查。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可代替血管造影显示门脉血管变化和门脉血栓。用于门静脉高压病因的鉴别以及肝移植前对门脉血管的评估。
放射性核素显像
经放射性核素Tc扫描测定的心/肝比值能间接反映门静脉高压和门体分流程度,对诊断有一定意义,正常值0.26,肝硬化患者一般在0.6以上,伴门脉高压者常>1。
上消化道钡餐摄片
可发现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征象,食管静脉曲张呈现虫蚀状或蚯蚓状充盈缺损,胃底静脉曲张呈菊花样缺损。但诊断敏感性不如胃镜。
特殊检查
胃镜
观察有无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
肝穿刺
对酒精性肝硬化,特别是早期的肝硬化确定和明确病因有重要价值。
诊断标准
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乙醇量男性≥40g/d,女性≥20g/d。
有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和血清生物化学指标、瞬时弹性成像及影像学的改变。
组织病理学发现肝小叶结构完全毁损,代之以假小叶形成和广泛纤维化,为小结节性肝硬化。根据纤维间隔有无界面性肝炎,分为活动性和静止性。
排除药物性、病毒性、胆汁性肝硬化。
鉴别诊断
病毒性肝硬化
可以通过病史进行鉴别,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有长期饮酒史,而病毒性肝硬化既往有病毒感染史,通过肝组织活检可以明确诊断。
自身免疫性肝硬化
可以通过检查自身抗体以及肝组织活检进行鉴别。
腹水鉴别
自发性腹膜炎
肝硬化腹水为漏出液,SAAG>11g/L,自发性腹膜炎腹水为渗出液,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
癌性腹水
腹腔脏器的癌瘤可转移至腹膜而产生腹水,年龄在40岁以上,起病快发展迅速,腹水可呈血性,腹水中可找到癌细胞。

清歌 发布于  2022-1-22 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