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主要有:起义阶段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深受封建思想的影响,行事上仍具有小农阶段的局限性。战略不当腐败严重,太平军在占领了南京后,建立奢华的天王府,之后就停滞不前沉迷于享乐。最后就是统治阶级内部争斗严重钩心斗角,争权夺利导致内讧悲剧。

太平天国运动在战略上也有很多失误,太平军的领导者认为只要占领了南京,就算无法成事,也可以据守黄河以南的地方,甚至把占领南京来作为奋斗的目标。因此太平军在占领南京后,并没有继续前进,而是停滞不前。尤其是奢华的天王府建成后,领导者开始沉迷享乐丝毫没有斗志。

扩展资料:

评价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从1851年起共坚持了14年,势力扩展到17省,有力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的侵略,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阻止了中国殖民化的进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极其重要的一页。

但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同样是非常深刻的。这场由千百万群众参加的伟大战争,由于领导集团政治上过早的封建化,组织上不能始终保持领导核心的团结,军事上战略决策一再失误,以及外交上缺乏经验,太平天国所鼓吹的“同教一家”,使其领导人没有真正认识到列强的实质,最后遭到内外镇压,陷于失败。


!admin 发布于  2023-3-17 15:05 

泼水节的来历和风俗

  傣族的泼水节又名“浴佛节”,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玩丢包游戏。花包用漂亮的画布做成的,这也是男女之情爱情的信物。青年男女会通过丢包互相结识。

  那么,泼水节是怎么由来的呢?在泼水节当天还会有什么样的习俗呢?

  泼水节的由来及习俗

  泼水节的由来:

  关于泼水节的由来,傣族民间有个感人的故事。

  传说,古代农时由一位叫捧麻点达拉乍的天神来掌管。但是,捧麻点达拉乍凭着自己法术高明,神通广大,乱显神威,为所欲为,想降雨就降雨,想降温就降温,弄得人间冷暖失调,雨旱混淆。天神英达提拉决定对给人间降灾降祸的捧麻点达拉乍进行制裁,但由于捧麻点达拉乍法术高明,众神仙都不敢动他。于是英达拉提就变成一个英俊的小伙子,去“串”捧麻点达拉乍的七个女儿,他把她们父亲如何作恶的事说了出来。七位善良、美丽的姑娘本来对父亲的所作所为就很不满,今天听了“小伙子”的话更是义愤填膺,决心大义灭亲,为人间消灾除难,姑娘们私下商议,要除掉十恶不赦的父亲,必须把父亲生死秘诀探出来。捧麻点达拉乍在谈笑中不知不觉泄露了自己的生死秘诀:火烧、水淹、刀砍、箭射,他一概不怕,怕的是用自己的头发做成“弓塞宰”(意为“心弦弓”)。

  一天,姑娘们把父亲灌得酩酊大醉,她们趁他酣睡时,悄悄拔下他的一根头发,做成了“弓塞宰”。当她们把“弓塞宰”对准捧麻点达拉乍时,他的脖子就断了,头颅一落地,就冒起火来,那火到处蔓延。

  为了扑灭邪火,七个姑娘把捧麻点达拉乍的头轮流抱在怀里,直到腐烂。轮换时,姑娘们都要打来清水,泼在自己身上,冲去满身的污迹遗臭。为了纪念那七位大义灭亲、为民除害的姑娘,傣家人欢度新年时,都要举行泼水活动,以消灾除难,祝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傣历新年里的“腕脑”,就是捧麻点达拉乍的头腐烂的日子,泼水活动就在这一天举行。


!admin 发布于  2023-3-17 15:05 

吕不韦是因为什么死的

吕不韦是饮鸩自杀而死的。

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卫国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

早年经商于阳翟,将秦国质子异人带回秦国,扶植其成为秦庄襄王后,被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受到嫪毐集团叛乱牵连,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

思想主张:

先秦风气,名士所养门客人数越众越说明名士声誉高。比如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魏有信陵君,都是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政治名人,在列国间享有极高声望。

吕不韦认为,自己身为强秦相国,比上述诸人自愧不如,因此也招贤纳士,对前来跟随的门客礼遇有加,给予厚待,欲与上述名士的门客相竞。

当时各国名士又常以所养宾客能著书立说为荣,所以吕不韦也命门客编纂其所知见闻,一部辉煌的集体创作横空出世,后以他的名义发表,这就是《吕氏春秋》。这是吕不韦执政期间所做的一件大事。


!admin 发布于  2023-3-17 13:17 

唐僧最后成了什么佛

唐僧最后成了什么佛?旃檀功德佛,zhantangongdefo。旃檀功德佛,是三十五佛之一,记载于佛经大宝积经卷九十优波离会以及决定毗尼经。在三十五佛中,位于佛陀的西北方,其身蓝色,右手触地印,左手定印,持诵此佛名号的功德,能消过去生中,阻止斋僧的罪业。

另外,在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唐僧在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据说在唐代时,楚地有个文通塔,供奉旃檀佛。吴承恩认为旃檀佛应是一个了不起的佛,于是在创作西游记时,最后运用了生活中鲜活的素材,确定唐僧的佛家封号为旃檀功德佛。


!admin 发布于  2023-3-17 13:17 

杨家将七个儿子的结局

1、大郎杨泰:金沙滩双龙会代宋王而死。2、二郎杨永:被辽兵乱剑砍死。3、三郎杨勋:金沙滩一战,被马踩死。4、四郎杨贵:是七郎中唯一长寿的人,最后老死。5、五郎杨春:后皈依佛门,五台山为僧。6、六郎杨景:病死于关外。7、七郎杨希:七十二箭穿胸而死。
杨家将相关古迹
钟鼓楼:在山西省代县城里,有一座颇有气概的钟鼓楼。在它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悬挂着“威震三关”、“声闻四达”两块巨大的题匾。传说这是人们为纪念杨家将不朽功勋,而流传到今天的一处珍贵遗迹。
天波杨府:天波杨府是北宋抗辽民族英雄杨业的府邸,位于北宋首都东京(今开封市)城内西北隅,天波门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杨府”。位于开封市西北部杨家湖北岸,天波杨府占地3.3公顷,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由东、中、西三个庭院组成。中院杨家府衙,是天波杨府的主体;西院杨家花园;东院演兵场,是杨家将操兵练武的场所,是开封市重要景点。
故事评价
凝聚在杨家将传说故事中的前仆后继、忠心报国的伟大精神,是千百年来中国人面对外族侵扰和西方列强欺凌,反抗侵略、保家卫国、追求和平美好希望的一种寄托。


!admin 发布于  2023-3-17 13:16 

杨家将是真实历史吗

杨家将是真实历史吗?是真实的。史书上是有记载的,就在《宋史》里。其实从北汉开始,杨家就有一位出名的大将叫杨业。宋朝建立后,他就是北宋的大将军了,在收复燕云十六州时殉国。死后留下七个儿子,个个都是我们在戏曲或影视剧中熟知的杨家将儿郎。

但史书上有记载的人并没有这么多,有确切记载的是杨令公、杨六郎、杨文广三人。关于杨门女将也是虚构的。在一些戏剧或电视中,杨门女将都是些寡妇,而有真实记载的只是杨业留下的几个女儿。

杨家将的真实性是有考证的,除了上述的史书记载还有就是现在还留存于世的杨令公墓,也就是杨业之墓。这座墓就在河北保定唐县,现在属于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杨六郎也就是杨延昭,在父亲杨业死后接替了他的重担。在抗辽战争中骁勇善战,也是一位令辽军闻风丧胆的将军,终年五十七岁。死后陪葬在现河南永安永昭陵(永昭陵是北宋帝陵),现被沁阳市文物局保护起来。

杨文广是杨六郎之子。杨文广是蒙父荫进入官场。宋英宗让他直接以名将之后的名义担任领团练使,四厢都指挥使,后来升至副都总管。后杨文广自请戍边抗击西夏,因战功卓著收到宋神宗嘉奖。之后一直驻守边防,官至侍卫军步都虞侯,老年病死,享年75岁。至于墓葬,尚无考证。


!admin 发布于  2023-3-17 13:15 

姜子牙为什么没有封神

姜子牙没有封神的原因是因为姜子牙没有成仙也没能封神其实印证了天意二字,姜子牙没下山的时候,元始天尊挑选人的时候就曾经说过姜子牙生来福浅,难成仙道。

封神榜上姜子牙没有封神都是元始天尊的安排。

在封神榜中,最后几乎所有的人都得到了封神,而负责封神的姜子牙却没有给自己封神。是有一定原因的。我们知道姜子牙的武功并不是特别高强,但是人品确实极好。所以元始天尊选中了姜子牙。姜子牙在封神时公平公正,也的确没有辜负元始天尊的期望。但是最后自己没有封神无疑是让人有些遗憾。有的人觉得姜子牙淡泊名利,有的人觉得姜子牙是野心太大。

虽然姜子牙没有封神,但是元始天尊将打神鞭赐给了姜子牙。有了打神鞭,姜子牙虽然没有封神,但是仍然可以号令百仙。可以猜测如果姜子牙给自己封神了,元始天尊便不会将打神鞭赐给姜子牙。所以说这可能也是姜子牙刻意为之。自己没有封神,但是功劳最大的姜子牙元始天尊一定不会亏待他。最后姜子牙获得了打神鞭也是理所当然的。

道教最高修行的境界是大罗金仙,道教有三清四御,其中三清玉清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太清道德天尊)、通天教主(上清灵宝天尊)和四御中的中央无极玉皇大帝都是混元无极大罗金仙。像太乙救苦天尊、南极仙翁、真武大帝以及封神榜中三清的很多修为高深的弟子也都属大罗金仙级别。

所以姜子牙作为元始天尊的弟子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就是修成大罗金仙,要么就是封为天神。

不过封神榜中除了姜子牙,还有两类十二人没有受封。其中一类是李靖、金吒、木吒、哪吒、杨戬、韦护、雷震子七人都没有被封神,是因为这七团体都是肉身成圣,无需封神,间接成仙登仙。

李靖被封天王,成为天庭十万兵马大元帅;哪咤是天庭副帅,封三坛海会大神;杨戬被封清源道妙真君,灌江口川主;雷震子封雷部员外郎;韦护封三教全真护法,后随三大士离道入佛,封二十四天之一,独掌一方佛界,为韦驮天神,常常与没有雅音、弥勒并称;金吒为如来亲随,木吒为没有雅音亲随。


!admin 发布于  2023-3-17 13:1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

1、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39年9月1日04:45,德军联合附庸国斯洛伐克的军队入侵波兰。英国和法国给予纳粹德国48小时限期撤出波兰领土。因为德国没有听从英法的警告,英国和法国在1939年9月3日向德国宣战。所有参与的国家都没有估计到这场战争会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

苏联,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条款以及对以前1921年签订的屈辱的《里加和约》的不满,在1939年9月17日从东面收复寇松线以西的西乌克兰与西白俄罗斯。

德军和红军在9月28日在布格河会师。波兰侵略战大致上在10月6日结束,但是波兰没有向德国或苏联投降。而且,波兰的流亡政府在盟国组织了一个有力的地下组织。

2、1940年5月,英法联军在法国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年5月25日,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的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在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小城进行了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

虽然这项代号为“发电机计划”的大规模撤退行动使英国及法国得以利用各种船只撤出了大量的部队、成功挽救了大量的人力,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实力。但是英国派驻法国的远征军的所有重型装备都丢弃在欧洲大陆上,导致英国本土的地面防卫出现严重问题。

此次撤离,标志着英国势力撤出欧洲大陆,西欧除英国、瑞士和西班牙以外的主要地区被德国占领。

3、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伙同仆从国匈牙利、罗马尼亚、芬兰以事先拟订好的一份代号为“巴巴罗萨”的计划。

集结了190个师550万人、4900架飞机、3700辆坦克、47000门大炮、190艘军舰,划分为三个集团军群,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全面爆发。

战争爆发初期,由于法西斯的突然袭击,苏军一路溃败。德军凭借局部兵力优势和相对先进的战术长驱直入,并在明斯克、基辅等地发动钳形攻势,大规模歼灭苏军的有生力量,平均深入苏联境内六百公里。

直至1942年6月爆发斯大林格勒会战,德军进攻受挫,双方在乌克兰东部陷入胶着,互有胜负。苏军凭借人力物力上的优势逐渐占据主动,于1943年8月,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挫败德军在东线最后一次战略攻势,自此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此后,苏军发动一系列战略攻势收复绝大部分国土进而占领东欧多国,最终于1945年4月30日攻占德国首都柏林。5月9日0点30分,德国政府在柏林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投降书即时生效,苏德战争就此结束,也标志着二战在欧洲战场的告终。

这场战争使苏联彻底摧毁了西部强大的纳粹德国。此后,联邦德国至苏联之间的地区成为苏占区,苏联一跃成为超级大国。

4、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国海军偷袭美国,轰炸了夏威夷珍珠港的战舰和军事目标。350余架日本飞机对珍珠港海军基地实施了两波攻击,投下穿甲炸弹,并向美国的战列舰和巡洋舰发射鱼雷。

美军毫无防备,他们在爆炸的巨响中醒来,仓促进行自卫。整场先发制人的袭击在90分钟内结束,彼时,日本炸沉了四艘战列舰和两艘驱逐舰,炸毁188架飞机,受损的建筑、船只和飞机则更多。攻击中约有2400名美国人丧生;另有1250人受伤,这是对美国一个巨大的震骇。

攻击过后,日本正式向美国宣战,次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的“国耻”演讲,他随后签署了对日本帝国的正式宣战声明。几日之内,纳粹德国与意大利向美国宣战,而美国也迅即予以了宣战回应。

5、1942年1月1日,中国、苏联、美国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共同宣言》,标志着反法西斯阵线的最终形成。

德意日法西斯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断扩大侵略的范围和规模,促进了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两国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蒙受重大损失,被迫对日宣战。美国、中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向德、意、日宣战,正式加入反法西斯战争,国际反法西斯力量进一步壮大。

美英两国为了商讨对策,拟定作战计划,提高国际声望,1941年12月22日~1942年1月14日,美国总统F.D.罗斯福、英国首相W.L.S.丘吉尔在华盛顿举行了代号为“阿卡迪亚”的会谈,倡议对法西斯国家作战各国签署一项宣言。


!admin 发布于  2023-3-17 13:13 

四面楚歌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四面楚歌出自垓下之战。

成语故事:

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经过几次激战,最终韩信使用十面埋伏的计策,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间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以酒解忧,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难过。

项羽说道:“不能在此四面楚歌之地等死啊!”便立刻骑上马,率部下壮士八百多人,趁夜突破重围,向南飞驰而逃。天快亮的时候,汉军才发现项羽跑了,刘邦命令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项羽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不久,汉兵追上了他们,项羽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又感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最终自刎于江边,刘邦独揽天下。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指四面八方皆响起楚地的山歌;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楚:古代楚国。

最早出自于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翻译: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又层层包围上来。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不然,为什么汉军中楚人这么多呢?”

拼音:sì miàn chǔ gē。

近义词:八方受敌、八面受敌、十面埋伏、危机四伏、四郊多垒、四面受敌、楚歌四面等。

反义词:安然无恙、旗开得胜、起死回生等。

成语结构:主谓式。

用法:一般作定语,含贬义。

例句:在这四面楚歌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造句:

1、因为战略错误,使前线军队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

2、我们利用有利地形,又调来几支队伍,使敌人陷于四面楚歌的绝境,不得不缴械投降。

成语寓意:

凡是陷于“四面楚歌”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孟子说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人们要谨记教诲,历史上的每个昏君最后都被推翻,如果一个人在平时没有扎下良好的群众基础,与身边的人相处得不融洽的话,也就不会得到身边的人欣赏和尊重。在人们的人生历程上,若是行差踏错,就免不了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了。所以,人们需要好好地做人,脚踏实地地做事,待上以敬,待下以宽。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学会尊重别人。那么即使处于困境,身边也有很多人的支持和帮助自己,而不会处于孤立无助的境地。


!admin 发布于  2023-3-17 13:12 

荀彧为什么被曹操杀了

  212年,曹操征讨孙权时,要求汉献帝派荀彧到前线劳军。当荀彧来到前线时,曹操趁机将其留在军中,免去荀彧为尚书令的职务,任命为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在曹操率军南下后,荀彧被迫服毒自尽,终年五十岁。当年,曹操曾称赞荀彧为“吾之子房”,为何却又将其害死呢?

  一、荀彧是怎么死的?

  史书上关于荀彧的死法的记载有两种,第一种是忧愤而死。荀彧是在191年投靠曹操的,当时的曹操势单力孤,正是在荀彧等人的帮助下,才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北方地区。自196年开始,荀彧就担任尚书令,“居中持重”,在曹操征战时,可以直接处理各种军国事务。可是212年,曹操却通过“调虎离山”之计,免去了荀彧尚书令的职务。

  荀彧是何等聪明的人,这意味曹操对他的不信任,结果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忧愤而死。第二种是服毒自尽。当时,曹操派人给荀彧送去一个食盒,荀彧打开后,却发现里面什么也没有。关于空食盒的寓意,后世做出了很多猜想。古人讲究“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曹操的意思是你荀彧效忠的汉朝终将灭亡,所以你已经没有可以吃的俸禄了。

  二、曹操、荀彧因何翻脸?

  不管是哪种死法,荀彧之死都和曹操有直接关系,甚至可以说是被曹操害死的。那么曹操为何与荀彧反目成仇呢?事情也发生在212年,这年年初,董昭这些人向曹操上书,“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曹操在征询荀彧的意见时,遭到了反对。荀彧认为“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由于得不到荀彧的支持,曹操只得将这一计划搁置,不过他很生气,“太祖由是心不能平”,但当时却无法发作。所谓的“进国公、加九锡”是曹操篡汉的第一步。荀彧反对这一计划,其实就是反对曹操篡汉,那么他就成为曹操的敌人。直到荀彧死后,曹操才顺利实现“进国公、加九锡”,成为魏公,并且定都于邺城。

  三、荀彧、曹操之间恩怨?

  自191年开始,荀彧就追随曹操,两人共事的时间长达二十多年,而且还结为儿女亲家,那么他为何还反对曹操呢?原来荀彧出身士族名门颍川荀氏,家学渊源,世代为汉朝效力,因此有浓厚的汉室情节。其实荀彧与诸葛亮一样,他的理想也是“兴复汉室”。荀彧想利用曹操的力量兴复汉室,而曹操也想利用荀彧这些士族的力量开创霸业。

  曹操想夺取汉室江山时,必须得到士族的支持。当时,荀彧的声望最高,“德行周备,非正道不用心,名重天下,莫不以为仪表,海内英俊咸宗焉”。然而,荀彧却坚决反对曹操加九锡、进国公。曹操对付那些不听话的士族,向来是用的刀剑,前有孔融、后有崔琰,中间的那个人就是荀彧。


!admin 发布于  2023-3-17 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