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级成语“土崩瓦解”的意思,出处,故事

【土崩瓦解出处】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
【土崩瓦解故事】:
在我国历史上,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人物。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统一了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修筑长城、驰道,对发展生产,加强水陆交通,巩固国防都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秦始皇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对劳动人民实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宫殿、造坟墓,穷侈极欲,弄得人民怨声载道。秦始王死后,其子胡亥即位。胡亥是个昏庸无能、只知享乐的家伙。他接位以后,继续征调了几十万囚犯、奴隶和民工,大修阿房宫和秦始皇的坟墓,赋税徭役极为繁重,使人民的怨恨日甚一日。公元前209年,终于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接着,刘邦、项羽起兵响应。胡亥走投无路,被赵高逼迫自杀。胡亥死后,秦始皇的孙子子婴做了秦王。由于秦王朝已腐败透顶,子婴根本无法挽救,他只当了46天的秦王,就被刘邦所降。至此,秦王朝彻底覆灭。对于秦王朝的灭亡,《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和《过秦论》的作者贾谊认为是子婴无能,没有守住秦朝的宗庙社稷。《史记集解》的作者裴驷则认为,从秦始皇起就罪恶昭著,到了胡亥更加厉害,秦王朝积怨甚多,理当灭绝,所以最后土崩瓦解,这是子婴所无法挽救的。

如土崩塌,瓦分解一般。瓦解:制瓦时先把陶土制成圆筒形,分解为四,即成瓦,比喻事物的分裂,彻底溃败,不可收拾。

【古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某引兵冲杀十余次,皆不能入。次日土崩瓦解,降者无数。”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七:“〔陆〕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毛泽东选集》四卷合订本第840页:“德军猛攻不克,整个德奥土保阵线再也找不到出路,从此日益困难,众叛亲离,土崩瓦解,走到了最后的崩溃。”鲁迅《华盖集·这个与那个》:“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姚雪垠《李自成》:“……往古有许多朝代的末梢年都是天灾与人祸交至,最后土崩瓦解,不可收拾。”


!admin 发布于  2023-3-2 12:37 

四字成语成语“妇人之仁”的意思,出处,故事

【妇人之仁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玩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妇人之仁故事】:
刘邦设坛拜韩信为大将军,仪式结束后,汉王坐下来对韩信说:“丞相称道将军,将军有什么好的计策来开导我呢?”韩信谦让了一番,就问汉王说:”如今大王向东争夺天下,对手不就是项王吗?”汉王说:“是的。”韩信说:“大王自己估量,在勇敢、强悍、仁爱、刚毅等方面与项王相比,怎么样呢?”汉王沉默了好一会,说:“我不如项王。”韩信说:“我也以为大王在这些方面不如项王。我曾经事奉过项王,请让我谈谈项王的为人。项王发怒咆哮,千百人都被他吓倒,然而他不能任用贤能的将领,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再说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语言温和,有人生病,他能因同情而落泪,把自己的食物分给病人,但等到人家有了功劳应当受赏封爵的时候,他把刻好了的印拿在手里,直到玩弄得磨去了棱角,还舍不得给人家, 这是所谓妇人的仁慈。”接着又分折了一番汉王与项王双方用兵的利弊。汉王听了很高兴, 对韩信相见恨晚。

妇道人家的仁慈心肠。仁:仁慈。形容处事优柔姑息, 缺乏远见卓识。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回:“吴王有妇人之仁, 而无丈夫之决。”老含《四世同堂·五十》:“我们必须放弃了那小小的人道主义, 去消灭敌人, 以便争取比妇人之仁更大的人道主义。”


!admin 发布于  2023-3-2 12:36 

1年级成语“后起之秀”的意思,出处,故事

【后起之秀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范豫章谓王荆州:‘卿风流俊望, 真后来之秀!’王曰:‘不有此舅,焉有此甥?’”
【后起之秀故事】:
东晋时有个名叫王忱 (王荆州) 的才子, 年青时就很有名气。有一次, 他去看望舅舅范宁 (范豫章),恰好有个叫张玄的学者也在范宁家里作客。张玄只比王忱年长几岁, 却摆出一付长者的姿态, 等着王忱前来同他打招呼。王忱见张玄这样傲慢, 心里很不高兴, 就不去搭理他。张玄走后, 范宁便责备王忱说:“张玄本是吴中之秀, 你为什么不同他好好谈一谈呢?”王忱说:“既然他看不起我,我为什么要同他谈呢?”范宁听了, 觉得王忱说的话也有些道理, 便夸奖他说:“你是一位杰出有才智的人物, 可以称得上晚辈中的优秀者!”王忱很有风趣地说:“如果没有这样的舅父, 怎能够有这样的外甥?”二人相视大笑起来。

后辈中的优秀人物: 秀: 特别优异的。现在也用来比喻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原作“后来之秀”。

《晋书·郭舒传》:“乡人少府范晷, 宗人武陵太守郭景, 咸称舒当为后来之秀, 终成国器。”


!admin 发布于  2023-3-2 12:36 

优美成语“惨淡经营”的意思,出处,故事

优美成语“惨淡经营”的意思,出处,故事
【惨淡经营出处】
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先帝御马玉花骢, 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 迥立阊阖生长风。诏谓将军拂绢素, 意匠惨淡经营中; 须臾九重真龙出, 一洗万吉凡马空。”
【惨淡经营故事】:
曹霸是盛唐著名的画马大师,能把马画得和真马一样。曹霸应诏去见唐玄宗, 要他把凌烟阁上的功臣像重绘一下。如段志玄, 尉迟敬德都画得呼之欲出。玄宗的御马花玉骢,很多画师画了都画得不大象,因而命曹霸重画。一天, 玉花骢被牵到阊阖宫的赤色台阶前, 扬首卓立, 神气轩昂。唐玄宗命曹霸展开白绢当场画出来, 曹霸略一构思便落笔挥洒地画了起来, 不一会儿,一匹神奇雄峻的马便画出来了, 那马好像从宫门腾跃而出的飞龙, 所有的凡马在它面前都要相形失色。

画画之前, 竭力构思, 从布局到每一笔都煞费苦心的作了安排。惨淡: 苦费心思; 经营:筹划,谋划。后多形容为了从事某项事业,苦费心思去谋划。

宋·楼钥《它山堰》:“想得惨淡经营时, 下上山川应饱看。”邹韬奋 《经历·惨淡经营之后》: “这样惨淡经营之后, 这一所房屋, 在那条贫民窟的街道上简直是一所很整洁的屋子了。”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 “尽管在那里惨淡经营, 其实许多胜义, 许多反想, 许多触动,许多流利的句调, 都暗暗被这惨淡经营勾销了。”


!admin 发布于  2023-3-2 12:36 

3年级成语“动辄得咎”的意思,出处,故事

【动辄得咎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跋前踬(zhi) 后, 动辄得咎。”
【动辄得咎故事】:
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 三岁时死了父亲, 由堂嫂郑氏抚育长大。他二十四岁时考中进士,踏上仕途。他发言直率,无所畏避。后来他升任监察御史。当时长安,皇帝经常派宦官采买民间货物, 这叫“宫市”。他们付价很少,甚至肆意掠夺。韩愈上书力陈宫市之弊,结果,德宗皇帝罢了韩愈的御史,贬为阴山(今广东阴山)县令。唐宪宗元和初年,他升任河南令和员外郎,但不久又因上疏议论华州刺史处理案件不公一事,被朝廷贬为国子博士。由于韩愈屡遭贬逐,心里非常愤懑,于是写了一篇《进学解》。文章勉励生员(即太学生)不要荒废学业,有了真才实学,就不怕没人赏识和提拔。他的看法成了生员的笑料。有人说:“先生文才盖世,坚持正义,那为什么往往获罪,常常弄得进退两难呢?”韩愈说:“我虽然动辄得咎,但还能乘马而行,安坐而食,这不是很幸运吗?”显然,他的话曲折地抒发了自己遭贬斥、不被重用的牢骚。

一举一动往往获罪或受到指责。辄:总是、就。咎:过失、罪责。

【古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八回:“小厮因动辄得咎,只得说道:‘请问主人:前引也不好,后随也不好,并行也不好,究竟怎样才好呢?’”丁玲《生活·创作·修养》:“但这些东西就会为无产阶级所不许可,就会受到立场与方法不合的指谪,假如我们不在这里下功夫,我们即使有很高的技术,也很容易在取材上,在人物表现上动辄得咎。”


!admin 发布于  2023-3-2 12:34 

5年级成语“细大不捐”的意思,出处,故事

【细大不捐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 “言未既, 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 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 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记事者必提其要, 纂言者必钩其玄, 贪多务得, 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 恒兀兀以穷年: 先生之业, 可谓勤矣。’”
【细大不捐故事】:
国子监的先生教学生要勤于学业,业成可以为国效劳。先生的话还没有完, 就有学生笑起来了,说:“先生是在欺骗我们。你不停地诵读六经, 广泛阅览各家的书; 提出要点, 又能生发开去; 不论重大的细小的都不放过。日以继夜, 一年到头, 都是这样的学习, 先生你对学业可说是勤的了, 然而你又怎么样呢?”

重大的细小的都不丢弃。细: 微, 小; 捐: 舍弃, 丢弃。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回:“戴升还问人家要问包, 也有两吊的, 也有一吊的, 真正是细大不捐, 积少成多, 合算起来也着不少。”


!admin 发布于  2023-3-2 12:34 

1年级成语“喋喋不休;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拼音,意思,同义词,近义词

【喋喋不休】dié dié bù xiū 形容说话唠叨,没完没了。(喋喋:说话多的样子。)〈例〉她一个人喋喋不休地说着,也不管其他人爱不爱听。

【口若悬河】kǒu ruò xuán hé 说话像河水倾泻,滔滔不绝。形容口才好,善于讲话。(若:像。悬河:激流奔泻。)〈例〉平时沉默寡言的他,一到讲台上,就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滔滔不绝】tāo tāo bù jué 形容话多,连续不断。(滔滔:形容连续不断,多指话多。绝:完结。)〈例〉他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自己发家的历史。

辨析 都有话很多,说个不停的意思;都常作谓语、定语、状语。

“喋喋不休”是直陈性成语;着重形容说话不简要;用作贬义。“口若悬河”是比喻性成语;着重形容能说会道,口才好;用作褒义。“滔滔不绝”是直陈性成语;着重形容说话流畅,连续不断;中性。此外,“滔滔不绝”还可形容流水滚滚不断。例如:河水滔滔不绝。此意义不与“喋喋不休”、“口若悬河”构成同义。


!admin 发布于  2023-3-2 12:34 

6年级成语“一唱一和”的意思,出处,故事

6年级成语“一唱一和”的意思,出处,故事
【一唱一合出处】
《诗经·郑风·萚兮》:“萚兮萚兮, 风吹其女。叔兮伯兮, 倡予和女。”
【一唱一合故事】:
西周末年, 郑国有一对叔伯兄妹恋爱上了。他俩常常幽会在一起。有一次幽会时, 姑娘向小伙子唱起了心中的情歌。歌词的意思是:原野上树叶已纷纷脱落, 阵阵秋风从它身上掠过。我那逗人的叔伯哥儿呵! 我唱起歌来你就来应和! 原野上树叶已纷纷脱落, 阵阵秋风从它身上刮过。我那逗人的叔伯哥儿呵! 我跳起舞来你就跟我学! 这首歌后来就在民间流传开了。

一个先唱, 另一个应和。原形容一对情人心情相通。现多用作贬义,比喻一人说话, 另一人帮腔,二人彼此呼应配合。

宋·陈叔方《颍川语小》卷下:“呼应者一唱一和,律吕相宣以成文也。”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 “自此一倡(唱)一和,渐渐情熟,往来不绝。”


!admin 发布于  2023-3-2 12:34 

三年级成语“乐极生悲;否极泰来”的拼音,意思,反义词

乐极生悲 快乐到了极点的时候,转而发生悲愁之事。常作谓语、宾语和独立的分句等。

例 一次敏之跟我说:“你这个高兴劲,要小心乐极生悲。”(陈祖德《超越自我》第十七章)笑虽然不能称斤论两,但既然把笑比作治病的良药,就有个量大量小之分。适量有益,过量有害,而且往往会带来乐极生悲的苦果。(漳玢《笑与健康》)

否极泰来 否、泰:《周易》中两个卦名,“否”指天地气不和,主不吉利,“泰”指天地气和顺,主顺通。泰卦衔接在否卦之后,因此叫否极泰来。指坏事或坏命运达到了尽头,好的就要到来了。常作谓语,亦作独立的分句等。

例 真个是吉人天相,谢天谢地,我姐姐从今否极泰来了。(张德义、刘培林《董小宛传奇》第十回)为了孩子,她由忍让变得坚强,终于否极泰来,不仅要回了自己的骨肉,而且得到了马家的财产。(安国梁《〈聊斋〉释真》第九章)

辨 “否极泰来”的“否”不读fǒu。


!admin 发布于  2023-3-2 12:33 

五年级成语“鹏程万里”的意思,出处,故事

五年级成语“鹏程万里”的意思,出处,故事
【鹏程万里的故事出处】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溟也, 水击三千里, 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鹏程万里的故事故事】:
传说北海里有一种鱼叫鲲,它大得没法形容。单说它的长, 就有几千里。它能变成鹏, 这种鹏大得也很难比拟。单说它的背, 也有几千里大。那大鹏鸟如果展翅而飞, 两扇翅膀黑压压地几乎遮盖了半边天。每当冬天, 北方天寒水少, 它就要从北海迁居到南海去。这时, 它雄翅一展, 会击起三千里巨浪, 引起一股巨大旋风, 扶摇而上, 直入云霄, 一冲就是九万里!

大鹏一展翅, 就能飞万里路程。鹏:传说中的大鸟。程:路程。后比喻前程远大。亦作“鹏程九万”。

【古例】:唐·李白《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宋·李清照《渔家傲》:“九万里风鹏正举。”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一折:“俺也曾蠹简三冬依雪聚,怕不的鹏程万里信风扶。”


!admin 发布于  2023-3-2 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