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被宫女差点杀了是怎么回事

  嘉靖帝晚年迷信方士,崇尚道教,不但将道教作为精神支柱,而且还作为治国的依据。为求长命,苦炼不老神丹,大量征召13、14岁的宫女,采补她们的处女经血,炼制丹药。为保持宫女们的洁净,她们经期时不得进食,只能吃桑叶、喝点露水。嘉靖帝多疑暴戾喜怒无常,鞭打宫女是家常便饭。

  宫女们终于忍无可忍,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发动了“壬寅宫变”杨金英等十数名宫女乘着嘉靖帝熟睡之际,用黄绫布把嘉靖帝的脖子套住,然后用手拉扯,企图杀死嘉靖帝。

  而后又因打了死结,杀不死嘉靖帝,遂又用钗、簪等物刺向嘉靖帝。在这时其中一个胆小的宫女因害怕,报告给方皇后。方皇后赶到,将宫女们制服、并下令斩首,首犯斩首后诛灭九族。而且,连当时服侍嘉靖帝之端妃,也一并斩首。壬寅宫变是中国历史上一起绝无仅有的宫女起义。


!admin 发布于  2023-3-13 10:03 

明朝为什么不和亲

  明朝为什么不和亲?

  一、明朝没有经历汉朝早期那种困难的局面。明朝的建立,就是建立在推翻蒙古人统治的基础上。试想明朝经历明汉朝早期的白登之围吗?明朝有汉朝早期那样的窘境吗?没有,明朝一开始就没有那种困难,因此明朝没有和亲的必要。

  二、当明朝统治稳固以后,当明朝强大以后,明朝为什么还没有和亲?汉、唐强大以后,都曾与外族和亲,可是明朝没有。按说强大了以后与外族和亲意味着光荣,可是明朝为什么没象汉唐那样实行和亲?你得看一下明朝与汉、唐有什么不同。

  汉、唐是开拓性的王朝,当汉、唐强大以后,他所实行的和亲,实际上就是拢络少数民族的首领,要将当地纳入汉、唐的统治之下,所以汉、唐实行了和亲。试看汉、唐强大以后和亲的效果如何?汉朝的西域都护府,唐朝的四大都护府都是怎么来的?刘渊为什么自认是汉朝之后,突厥人为什么以“桃花石”自居。明朝呢?明朝闭关锁国,对开疆拓土不感兴趣,你想汉唐为了开拓而和亲,明朝又有哪个必要吗.

  三、对少数民族而言,与中央王朝和亲,意味着与中央王朝樊上了亲戚,从此以后可以得到中央朝廷更多的赏赐,当与其他部族产生矛盾时,也可以得到中央王朝的支持或帮助。因此,少数民族与中央王朝和亲,意味着物质上或政治上的利益。

  因此,对少数民族而言,和亲只是手段,和亲的背后是利益。可是明朝对外族外国是怎么做的?朝贡贸易、赏赐土地,外族外国不需要和亲就可以得到比和亲更大的利益,你想他们还非要娶明朝公主吗?外族外国的首领又不对明朝公主非常感冒,有那个必要吗因此,明朝公主多是嫁给了大臣的儿子,加强皇室与贵族之间的关系。


!admin 发布于  2023-3-13 10:03 

如何评价明朝不和亲政策

  最近看到很多人吹捧明朝不和亲政策,其实我感觉这个还是要辩证看待,明朝坚持不和亲固然很有骨气,值得钦佩,但也并不是说和亲就一定是软弱无能的表现,和亲与否只不过是统治阶级对抗外族的一种策略,汉朝也和亲,也“认怂”,但丝毫不影响汉朝在我国历史上地位。

  我理解,选择和亲是统治阶级牺牲少部分皇室家族的人生,换取发展时间,然后再想办法击溃边境之敌;选择不和亲则是牺牲边境百姓和将士的人生,用他们血肉之躯拖住边境之敌,换取发展时间,最终也是为了击溃边境之敌。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两种策略殊途同归,只不过拖住敌人的策略不同。另外,我感觉分析史料首先要弄清楚史料是站在谁的观点写的,站在统治阶级的角度来看,不和亲当然很好,至少自己的宗室子弟不会受到伤害,但站在普通百姓的角度来看,说不定乐意看到和亲呢,毕竟他们所追求不过是一个安稳的生活而已,如果只是出嫁了几个皇家公主就能换来一个安稳的生活,何乐而不为呢。


!admin 发布于  2023-3-13 10:02 

西汉衰亡的标志

汉平帝刘衎继位时年仅9岁,只是个傀儡,一切朝政大权均由外戚大司马王莽控制。西汉王朝已名存实亡。

王莽是个极有野心而又长于权术的人物,他执政之初百很注意谦让、公正、廉洁,以此争取民心,搏得了很高的声望。但为了篡位,王莽将平帝母子分开,并杀尽平帝舅家卫氏,以防与他争权。

公元5年,平帝已经14岁了。这位少年天子看穿了王莽伪君子的真面目,又知道了卫氏家族受害的实情,故而对王莽心生怨恨。王莽担心平帝成人后难以对付,度便于十二月将平帝刘衎毒死。

刘衎在位6年,死后葬于康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庙号元宗,尊谥孝平皇帝版。

王莽毒杀平帝后,见篡位时机尚未成熟,又于公元6年春拥立年仅2岁的刘婴为少帝,此即西汉最后一个皇帝--孺子婴。

孺子婴是汉宣帝的玄孙,楚王刘嚣的曾孙,广成侯刘显的儿子。他继位时,由王莽摄政,改年号为权"居摄"。不久,王莽自称"假皇帝",即代理皇帝的意见。

两年之后,也即初始元年(公元8年)十一月,王莽撕下最后的伪装,公然篡汉称帝,改国号为"新",废少帝刘婴为安定公。

历史上的西汉王朝至此灭亡,由刘邦开创的刘氏汉家天下至此也告一段落。


!admin 发布于  2023-3-13 10:01 

嘉靖皇帝如何修道到走火入魔

  嘉靖35年,竟接受“玄都境万寿帝君”的新帝号,前面还加了一长串道教里最好听的衔头,成为历史上一大笑话。

  但有理由相信,嘉靖帝读道家原典也不认真,从来没有见到过他对道家学说有什么发挥。

  回想《贞观政要》,唐太宗对臣僚经常发表有关儒学要旨的体会心得,很是精彩到位,足见中国皇帝的知识素养到明代中后期是江河日下了。

  他醉心且沉溺其中的,是道教修炼内丹、外丹的长生之术,以及醮祀、扶箕一类的求仙活动,走的是偏峰,学的是邪门。

  当时正直的臣僚把责任集中到邵元节、陶仲文等方士的教唆上,倾力参奏弹劾,明明是“当着和尚骂贼秃”,嘉靖帝自然不高兴,在不胜反击、贬黜后,索性就用不上朝来沉默对抗。20年不上朝的原因,决非是因为学得了道家的“无为”哲学。


!admin 发布于  2023-3-13 10:01 

汉中为什么是兵家必争之地

  中国哪个地方最难打?四川,西蜀之地。为何?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汉中,自古就是四川的门户,汉中后面就是富饶的“天府之国”。也就是说,得到了汉中,就意味着你得到了四川。

  如果想进军蜀中的话,汉中这一路来说还是相对好走的,经阳平关几天就可以直抵成都平原。而如果不走这一路,就只能出两湖经水路过三峡,到处都是险滩。而扼守住汉中,就算是守住了四川的门户,进可出关以图天下;退可扼守偏安一隅。

  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封地就是巴蜀之地。后来刘邦兵出陈仓,一举占领关中。三国时期刘备曾经和曹操在汉中血战一场,如果曹操占据汉中,那么西蜀无险可守。南宋初期,金国铁蹄踏遍大好江山,西路军一举攻下了西安。幸亏南宋死守着汉中,汉中一失,整个四川就尽落敌手。


!admin 发布于  2023-3-13 10:00 

这些历史巧合居然如此惊人相似

  惊人到恐怖的历史巧合

  1.朱元璋本叫朱重八,重八便是2个8,加起来等于16,而大明朝刚好经历了16个皇帝。

  2.元朝开国皇帝登记的宫殿叫大明殿,结果终结元朝的便是大明,而明朝也立了一个乾清殿,最后终结明朝的也是清朝。

  3.隋炀帝杨广谋害了自己哥哥杨勇篡得皇位,结果在1400年之后,一位房地产开发商挖出了隋炀帝的坟墓,巧的是,这名房地产开发商就叫杨勇。

  4.孔子和释迦牟尼竟是一个时期的人,释迦牟尼开创佛教的时候,孔子也在传播儒家思想。

  5.在一战的时候死去的时并也有上千万人,当时的英国把很多战士都埋在了烈士公墓里。但是巧合的事情发生了。里面有两个墓碑紧紧相邻,一个死于1914年另一个死于1918年。由于巧合,一站第一个死者和最后一个死者居然埋到了一起。而且这并不是有人刻意的行为。

  6.美国著名的作家爱伦坡曾写过一篇小说《The Narrative of Arthur Gordon Pym of Nantucket》。故事讲了一伙人坐船出海,但是出了船难,四个谁有靠着吃同伴Richard Parker的尸体才得以活下来。

  当时爱伦坡说他是改变了一个真实故事,不过当时的人翻遍了所有新闻都没找见这样的新闻。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在46年后真的有艘船遇难了,而船员也是靠吃一名叫做Richard Parker的尸体活下来的。


!admin 发布于  2023-3-13 09:54 

汉中为什么是汉文化的起源地

  汉中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公元前312年秦惠王首置汉中郡以来,自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漫长的岁月中,这块史称“天汉”的古老土地数度辉煌,为华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贡献。秦末楚汉相争,被封为汉王的刘邦以汉中为发详地,举雄才、出奇兵,建帝业,其王朝以“汉”冠名,继而有了汉人、汉民族、汉语、汉文化之称。

  三国时期,汉中这块“栈阁北来连陇蜀,汉川东去控荆吴”的战略要地曾演绎了多少英雄故事。被称为中华民族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在汉中屯兵八年,六出祁山,北伐曹魏,死后葬于汉中定军山下,同时,这里还养育了“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长眠着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发明者蔡伦。历史上很多的杰出人物都在汉中留下了足迹。

  汉中是汉人兴霸业的奠基地,是比关中还早的天汉雄风向外辐射的中心。即使皇室地点在关中,但支撑汉室的支柱和文化灵魂是从天汉汉中获得的。当我们纵身投入汉文化的氛围中时,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包括宇宙,总览人物”的宏大气魄。


!admin 发布于  2023-3-13 09:53 

汉中为什么是四川门户

  汉中为什么是四川的门户呢?得到了汉中就是拿下了四川到底是为什么

  陕西汉中历来都是大四川地区,也就是西南百官话大区。但从古至今,统治阶级都想办法要把汉中度从四川剥离。原因就是,受地理位置影响,汉中乃是四川屏障,进可攻退可守,太容易坐地称王,割裂领土,和中央集权分庭抗礼。特别是统治中土的少数回民族政权,比如:元朝,汉中就是那时正式从四川划离出去的,清朝也因为相答同原因保持了汉中分离四川。

  汉中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刘邦自此而起,称汉中王。而入川要道,阳平关在汉中境内,古代蜀地只要扼守剑阁,威慑阳平关,朝廷军队就难以入川,有自立为王的危险,李白的蜀道难中说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所以将入川门户以行政区域划归陕西,降低统专治阶级的风险。而后行政区划便沿用至此,也再无大改。现在入川的高铁也从汉中经过,入川要道,位属置凸显。


!admin 发布于  2023-3-13 09:53 

和珅被抄家时家产有多少

房屋:3000间;田地8000顷;银铺42处;

当铺:75处;赤金:60000两;大金元宝100个;小银元宝56600个;银锭900万个;

洋钱:58000元;制钱150万文这以上仅仅是不动产加上银钱

加上文玩古物,还有其经营的各个场所综合算下来,和珅家产11亿两。

11亿两什么概念,清朝每年国库收入大约7000万两,相当于15年清朝的国库收入。而和珅仅仅从政24年多,也就是他每年要搜刮贪污大约4500万两白银,和珅每年的收入比清朝一年财政收入的一半还多。


!admin 发布于  2023-3-13 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