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彧借阴兵平天下是真的吗
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明帝刘彧篡位成功,一个被民间戏称为“猪王”的怪异之人居然谋朝篡位成功,这让许多野心家也动起了别样的心思。刘彧被成为“猪王”倒不是因为其智商底下,而是因为其身材肥硕,加上在皇族中地位不高,性格古怪,因此才有此绰号。
刘彧的屁股尚未坐热,各地王侯纷纷起兵造反。见国内烽烟四起,刘彧本人都缺乏信心,他腰间常备一瓶毒药,随时准备自尽。如果不是建安王与国舅率军殊死抵抗,刘彧怕是早就成了别人的刀下冤魂了。
就在刘彧朝即将崩溃时,刘彧突然借了一支由三千东晋士兵亡魂组成的“阴兵”部队。
部队由已经死去130多年的东晋名将苏峻指挥。“阴兵”部队将士个个面色铁青,趁着夜色叛军发起攻击。“阴兵”嘴里个个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怪叫,而且刀枪不入。这支“阴兵”部队自参战以来,战必胜,攻必克,很快就协助王师剿灭了各路叛军。
在胜利后,这支部队又全部神秘地消失。为了表彰这支部队做出的贡献,宋明帝刘彧特意下旨表彰苏峻的赫赫战功,同时为苏峻在南京下关老虎山修建了座规模宏大的“苏大将军庙”。
这支神秘的部队真的是“阴兵”吗?当然不是。
当年,苏峻曾拥兵自重,意图夺取天下。他计划组建一支特种部队——“哑兵营”,为此,他秘密筹措了“哑兵营”所有的装备。后因战败,导致该计划胎死腹中。“哑兵营”的所有装备却都被秘藏起来,还特意制作了标有秘藏“哑兵营”装备的《藏宝图》。
《藏宝图》被苏峻部队的百夫长丰杰符秘密藏下。丰杰符的五世孙丰天昌将此图献给朝廷。颇有城府的宋明帝立即命大将王喜找到图中的军械。他们意外发现洞内所有物品均保存完好。于是,宋明帝让王喜以白银300两的高薪,向穷苦家庭悄悄选拔一批强壮的男丁。
入选后,他们需签生死状并服用哑药致哑。这批自愿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哑兵每次出战前用锅灰涂脸,内穿白藤特制的盔甲,外着苏峻遗留下来的东晋军服,使人以为是东晋“阴兵”。白藤制成的盔甲,可防箭矢,因此被误认为刀枪不入。
哑兵在作战时每人口含苏峻生特制的“夺魂哨”,边战斗,边吹哨。“夺魂哨”发出的怪音非常凄厉,如鬼哭狼嚎,“阴兵”就是趁着夜色,在夺命哨的“伴奏”下冲向早已吓傻的敌人。
兔死狗烹,叛军被消灭后,宋明帝为了保住这个秘密,命人将3000“阴兵”悉数淹死。
“阴兵”被消灭后,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的宋明帝刘彧,每夜都梦见3000“阴兵”向他索命,很快他就疾病缠身,33岁便郁郁而亡。
宋明帝的历史评价怎么样
刘彧(439-472年),字休炳,小字荣期,彭城绥舆里(今江苏徐州市)。南朝宋第七位皇帝,宋文帝刘义隆第十一子。
刘彧初封淮阳王,改封湘东王。前废帝时,为南豫州刺史。景和元年(465年)即位,年号泰始。任贤用能,平定四方叛乱;后期宠臣阮佃夫专擅威权,货赂公行;府库为空,百官并断禄俸,奢靡益甚。喜好鬼神,颇多忌讳,奢侈无度,忍虐好杀,虑太子稚弱,屠杀宗室大臣,王朝自此而衰。泰豫元年(472年)驾崩,谥号为明,庙号太宗。
为藩王时好读书,曾撰《江左以来文章志》、续卫瓘所注《论语》二卷。
沈约《宋书》:“圣人立法垂制,所以必称先王,盖由遗训余风,足以贻之来世也。太祖负扆南面,实有君人之懿焉,经国之义虽弘,而隆家之道不足。彭城王照不窥古,本无卓尔之资,徒见昆弟之义,未识君臣之礼,冀以此家情,行之国道,主猜而犹犯,恩薄而未悟,致以呵训之微行,遂成灭亲之大祸。开端树隙,垂之后人。虽天伦之重,义殊凡戚,而中人以下,情由恩变。至于易衣而出,分苦而食,与夫别宫异门,形疏事隔者,宜有降矣。太宗因易隙之情,据已行之典,剪落洪枝,愿不待虑。既而本根无庇,幼主孤立,神器以势弱倾移,灵命随乐推回改。斯盖履霜有渐,坚冰自至,所从来远也。”
北宋的司马光评论:“帝猜忍奢侈,宋道益衰”、“夫以孝武之骄淫、明帝之猜忍,得保首领以没于牖下,幸矣,其何后之有?”
萧梁的史家裴子野评论:“景和(刘子业)申之以淫虐,太宗易之以昏纵,师旅荐兴,边鄙蹙迫,人怀苟且,朝无纪纲,内宠方议其安,外物已睹其败矣。”
毛泽东点评历代君王时这样评价休炳:南朝宋明帝刘彧——登基“可谓奇矣”。
宋明帝:棋迷皇帝 围棋的推动者
南北朝时期,围棋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其重要标志就是,出现了很多棋迷皇帝,比如南朝的宋明帝、齐武帝、梁武帝等。
宋明帝在治国方面确实是一个无所作为的庸主,但他却对围棋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据史书记载,宋明帝非常喜欢下棋,堪称棋痴。
他虽然热衷此道,水平却很低,而且没有自知之明,还常常喜欢挑战当时的高手王抗。
他是皇帝,王抗不敢抗命,只得陪他下棋。每次对弈的时候,王抗就要想尽办法让着宋明帝,一盘棋下的诚惶诚恐,还不时吹捧他一下,说:“皇帝飞棋,臣抗不能断。”
宋明帝居然信以为真,还以为自己是“天下第一圣手”,便越发对围棋着迷了。
为了让天下人都分享自己的乐趣,他大力推广围棋,为此设立专门的一个官署,叫“围棋州邑”,这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见的。
客观上讲,宋明帝对围棋的推广起到了很大作用。宋明帝还按照九品中正制钦定了围棋的九个等级,即:入神,坐照,具体,通幽,小巧,用智,斗力,若愚,守拙,这也是现代围棋分成九段的雏形。
在宋明帝的大力推广之下,围棋越来越盛行,而且人们对围棋的观念也有所改变,不像以前仅仅将其视为一种娱乐工具,而是开始重视其义理,并出现了专门以弈棋为生的人。
宋明帝:借三千阴兵当上皇帝 梦里遭阎王索命
公元465年12月,南朝刘宋王朝湘东王刘(439?472年)杀死了千夫所指的侄儿——前废帝刘子业,篡位登上皇位,史称宋明帝。
刘因性格极端内向、古怪,在皇族中声望特低,很被人瞧不起。前废帝刘子业因刘身体肥硕,戏称他为“猪王”。且说风水轮流转,如今这“猪王”一般的人物竟当上了皇帝,试问天下谁人能服?
所以刘刚爬上皇帝宝座,屁股还没坐热,刘宋王朝的诸王和握有重兵的大臣就纷纷起兵反抗朝廷。宋明帝见“四方逆命”,慌了手脚。
好在与刘结成统一战线的建安王刘休仁和国舅王(后王因与帝讳同而以字“景文”为名)两人率领朝廷军队拼死抵抗来自东西南北的各路叛军,才使宋明帝得以苟延残喘。在刘休仁和王与叛军作殊死搏斗的日子里,朝不保夕的刘整天身上都装着一葫芦毒酒,随时准备“殉国”。
就在宋明帝的“王师”渐显败相,叛军蜂拥而至,江山即将再度易主之际,突然有一支“鬼部队”横空出世。这支“鬼部队”由已死了一百三十多年的苏峻指挥。部队有三千多人,将士都身穿东晋军服,个个面如锅底,往往在夜间向叛军发起攻击。
“鬼部队”在冲锋陷阵时每人都从嘴里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怪叫,个个刀枪不入,使人不由想起传说中的“森森阴兵”。别看这支“鬼部队”只有区区三千之众,但其战斗力却天下无敌。所以自“鬼部队”参战以来,战必克,攻必胜,很快就协助“王师”扫灭各路叛军,宋明帝也因此坐稳了皇位。
在平叛成功后,宋明帝所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建安王刘休仁写了表彰“鬼部队”最高指挥官苏峻的诏书。宋明帝还从国库拨出专款,为苏峻建了座规模宏大的“苏大将军庙”,此庙位于南京下关老虎山西麓。
苏峻乃东晋名将,曾在历(今安徽和县)拥兵自重。公元328年春,他与祖约起兵反晋,打败了独揽朝纲的庾亮,挥师杀入京师建康(今南京)。这年九月,东晋名将温峤、陶侃率部将苏峻击败并杀死。
既然苏峻在一百多年前就已成泉下之鬼,那么他是如何在阴间招集旧部杀入阳间的呢?这件怪事还得从王智借“阴兵”说起。
且说当天下烽烟四起,宋明帝朝不保夕之时,突然有人向王献出一张《藏宝图》。通过这张《藏宝图》可以得知,早在一百三十多年前,东晋叛将苏峻为了夺天下,准备组建一支具备超强战斗力的特种部队——“哑兵营”。
为此,他秘密筹措了“哑兵营”所有的装备。后因温峤、陶侃等部迅速击败苏峻,导致苏峻拟成立“哑兵营”的计划胎死腹中。苏峻在兵败身亡之前,将“哑兵营”的所有装备都秘藏在位于建康青龙山的一个隐秘的山洞里,企图卷土重来时再取用这批装备。
后来苏峻死于非命,这张标有秘藏“哑兵营”装备的《藏宝图》便由苏峻的亲兵百夫长丰杰符秘藏了下来,现在向王献《藏宝图》的正是丰杰符的五世孙丰天昌。
正被战事搞得焦头烂额的王喜获《藏宝图》后,立马将这件机密大事面奏宋明帝。颇有城府的宋明帝立即向王面授机宜,很快就根据《藏宝图》寻找到苏峻秘藏的“哑兵营”的全部装备,并用这批因保存完好、仍可沿用的东晋军事装备组建了一支亘古未有的“鬼部队”。
王先用重金招募一批身强体壮但家庭赤贫的壮丁,每名入选壮丁的家庭可获得白银300两,这笔银子足可以使十口之家从此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入选壮丁签下生死状后,必须服用哑药致聋致哑。这批自愿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聋哑兵均用锅灰涂脸,内穿用白藤编织的“衣胆”,外着苏峻遗留下来的东晋军服,使人以为是死而复生的东晋军队。
因白藤柔软而坚韧,可防箭矢,故被人误认为这些“鬼兵”刀枪不入。这批聋哑兵在作战时每人均口含苏峻生前命工匠特制的“夺魂哨”一枚,边战斗,边吹哨。“夺魂哨”发出的怪音非常凄厉,如鬼哭狼嚎,聋哑的“鬼部队”就是每每趁着朦胧月光,在这种能令敌胆寒的怪音的“伴奏”下,切葱砍瓜般地屠杀惊恐万状的敌人。
由于有“鬼部队”助战,“王师”也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战斗力越来越强,很快就所向披靡,击败、消灭了各路叛军。
宋明帝坐稳江山后,怕“鬼部队”之事外泄,有损帝王尊严,又设计将“鬼部队”全体官兵全部淹死。除掉“鬼部队”后,宋明帝不但未能高枕无忧,反而多了个心病,他夜夜都梦见有无数冤魂向他索命,原本健康的身体很快就百病缠身。
行将就木的宋明帝怕自己死后,执掌大权的刘休仁和王篡夺继位皇帝的江山,故在赐死刘休仁后,又下旨赐死王。
因王在临终前用唇语将“鬼部队”之事告知刎颈之交覃文远,所以宋明帝借“鬼”打天下的故事也就在民间悄悄流传开来。
猪王刘彧逆袭成皇帝后竟比刘子业更残暴
南朝宋明帝刘彧,字休景,小字荣期,是文帝的第十一子、武帝刘骏的异母兄弟。刘彧封湘东王,是前废帝刘子业的叔父。刘子业将他召回建康囚禁,封为猪王,受尽折磨和污辱。
他与心腹阮佃夫、李道儿等密谋,结交刘子业的左右寿寂之等,趁刘子业的侍从直阖将军宗越、谭金、童太一捉鬼之夜外宿,一举将刘子业杀死,刘彧即皇帝位。
刘彧发宣布即位以后,建安王刘休仁当即称臣,奉行升西堂,登御坐。但刘彧即位仓促,以至鞋子跑掉了,赤着脚,还戴着一顶乌纱帽,刘休仁呼刘彧换上白纱,于是刘彧正式即位。司徒豫章王刘子尚、山阴公主刘楚玉一同赐死,刘子业的心腹宗越、谭金、童太一斩首。
刘彧授东海王刘袆为中书监、太尉。以晋安王刘子勋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以建安王刘休仁为司徒、尚书令。追尊先母沈婕好为宣皇太后,改太皇太后为崇宪皇太后,立皇后王氏。
与刘彧即位的同时,长史邓琬等人奉年仅10岁的晋安王刘子勋在浔阳即帝位,派兵进攻建康。刘子勋是武帝刘骏的第三个儿子,名份较正,一时间四方响应,纷纷倒向浔阳,拥护刘子勋。全国274个郡中,只有丹阳郡拥护朝廷。
吏部尚书蔡兴宗面对危局,急急地进奏刘彧,要他迅速地废除前废帝的暴政,与民休息,至信待人,并厚抚一应反叛者在建康的家属。刘彧接纳了蔡兴宗的建议,立即实施,并启用德才并重的司徒刘休仁、辅国将军沈攸之、御史吴喜公为领导将领,迎击叛军。
九个月后,叛军被击溃,杀刘子勋于浔阳。安陆王刘子绥、临海王刘子顼、邵陵王刘子元赐死。为了消除后患,永嘉王刘子仁、始字王刘子真、淮南王刘子孟、南平王刘子产、庐陵王刘子舆、松滋侯刘子房等又一并赐死。
至此,与前废帝刘子业同支的孝武帝刘骏的28个儿子全部斩尽杀绝。
刘彧兵威强盛。徐州刺史薛安都、益都刺史肖惠开、梁州刺史柳元怙、兖州刺史毕众敬、豫章太守殷孚、汝南太守常珍奇均遣使乞降。
各方平定,刘彧踌躇满志,不听臣僚的劝告,遣五万强兵直指淮北。结果,薛安都、常珍奇、青州刺史沈文秀、冀州刺史崔道固先后投降北魏,大片江山丧失,徐、青、冀等尽为北魏所有。
刘彧面对半壁江山,日渐消沉。疆土越来越小,威权一天天下降,国势江河日下,朝风尽坏,宋宫中又一次阴云四布、血雨腥风。
被刘彧分封为王的诸兄弟残杀殆尽,甚至连一直拥护刘彧即帝位,领兵南征北战的建安王刘休仁也被鸩杀。
只有桂阳王刘休范因庸愚无能,却免于杀身之祸,平步青云:刘休范由征南大将军、江州刺史而开府仪同三司而进位司空,其次子刘德嗣也得以封为庐陵王。刘宋宗室至此势力削弱,无法与统兵的将帅抗衡,实际上此时宋朝已名存实亡。
刘彧不仅残杀兄弟,还大杀功臣,连功勋卓著的吴喜公也见疑被杀,朝中正臣尽失。刘彧在前朝以诛杀为乐,到后宫就荒淫奢侈。他常常在宫中大开宴席,豪吃畅饮,并让宫女赤身裸体,在席前走动或歌舞,以此助兴,让所宴侍从、亲信观看。
战事、挥霍之下、国库空虚,百官的俸禄也告断绝。可刘彧依旧穷奢极欲,将刚刚搜括的巨款用于兴建故第,改成湘宫寺。又吩咐随从将一袋袋的钱埋在殿内,称为私藏。朝臣、黎民百姓真是苦不堪言。
刘彧没有子嗣。他吩咐诸王的姬妾,凡是有孕的都召入皇宫,生下女孩的可以留下,生下男孩的杀死其母。刘彧本来是好读书、爱文义、风姿秀雅,即位时引用了一大批文臣才士,可是后来,由于没有什么制衡的约束,渐渐变得很放纵,日益为所欲为。到了末年,他又沉干信奉鬼神,忌讳甚多。
刘彧忌讳行文、言语中有关祸、败、凶、丧一类的词句,犯讳者立斩。因为涡字像祸,他下令改彧为弧。他把南苑借给张永,说:且借给你三百年,用后再借。又因宣阳门又谓白门,认为白门不吉祥,禁用。
尚书右丞江谧不谨慎,常常误犯忌讳,刘彧怫然变色道:杀你全家!就是满门抄斩。路太后死,停尸漆床,移出东宫,刘该临幸乐宫见到了,勃然大怒,免中庶子官,杀中庶子等数十人。
刘彧的心腹借刘彧荒于政事,乘机弄权。阮佃夫、杨运长、王道隆皆擅成权,言为诏数,郡守令长一缺十除,内外混然,官以贿命,王、阮家富于公室,中书舍人胡母颢也专权宫私,收受贿赂,安插亲信,门徒遍及朝野。
因此时人传唱道:禾绢闭眼诺,胡母大张橐。禾绢就是指刘彧。
秦豫元年(公元4 7 2年)四月,刘彧死于景福殿,时年4 3岁,谥明帝,葬高宁陵(今山东临沂县莫府山)。
南朝最窝囊的皇帝 被侄子当猪羞辱
作为南朝最窝囊的皇帝,刘宋明帝刘彧字休炳,是文帝刘义隆第十一子,孝武帝刘骏的异母弟,初封淮阳王,后改封湘东王。孝武帝即位的当年,年仅14岁的刘彧丧母,太后路惠男因为可怜他,便将他接入宫中抚养。
正因为这层关系,孝武帝跟刘彧关系亲密,并接连提拔他做高官,而刘彧对皇兄也是无比的忠诚。然而随着孝武帝驾崩、太子刘子业即位,刘彧的命运急转直下。
刘子业是可与夏桀、商纣“相媲美”的荒暴之君,不仅荒淫好色,而且狂悖无礼、嗜血如命,即使是他的长辈,也经常会遭到凌辱或杀戮,以至于皇室成员人人自危、度日如年。
比如,皇叔刘休仁、刘彧、刘休祐体型都很肥硕,由此遭到刘子业的羞辱,其中刘彧被蔑称为“猪王”,刘休仁被蔑称为“杀王”,刘休佑被蔑称为“贼王”。三人当中,尤以刘彧所受侮辱最甚。
刘子业为了凌辱刘彧,曾命人在地上挖下一个大坑,里面装满了泥水,然后将他的衣服脱光,扔到坑里。紧接着,刘子业又下令用木槽盛饭,再放进各种杂食,搅和拌匀后,把其摆放在刘彧面前,命令他像猪一样用嘴去槽中吃食。刘彧为了保命,便只好将自尊心收起,含着眼泪像猪一般迅速吃光食物,刘子业看完后,每每都会开怀大笑。
“(刘)休仁及太宗、山阳王休祐,形体并肥壮,帝乃以竹笼盛而称之,以太宗尤肥,号为“猪王”...尝以木槽盛饭,内诸杂食,搅令和合,掘地为坑阱,实之以泥水,裸太宗内坑中,和槽食置前,令太宗以口就槽中食,用之为欢笑。”见《宋书·卷七十二》(注:太宗即宋明帝刘彧,与刘休仁、刘休祐都是刘子业的叔父)。
可尽管刘彧如此配合地自我羞辱,但刘子业还是对他很不放心,前后曾动过十数次要杀死他的心思,但最后都因各种变故没能付诸实施。
其中有一次,情况最为危险。当时,廷尉刘蒙的妾室将临产生育,刘子业知道后便将她接入宫中,希望把她所生的儿子冒认为己子,然后立为储君。然而刘彧不知何故再次得罪刘子业,后者下令将他剥光衣物、捆绑起来,然后派人抬着交付太官,说:“即日杀猪。”
刘休仁闻讯后大惊,赶紧跑过来跟皇帝说:“猪今日不该死。”刘子业不明其故,便向他询问原因,只见刘休仁语带诙谐地回答道:“等皇子生下来,再杀猪取肝肺吃,一点儿也不迟。”刘子业听后怒气顿消,便笑着说道:“叔父所言有理。”
随即,皇帝命人把刘彧解送廷尉府,又过了一晚便将他释放。
虽然刘彧一次次侥幸地免于被杀,但他深知若不主动作出改变的话,总有一天会被侄儿杀死。正因如此,刘彧便在暗中与刘休仁、刘休祐等人密谋,决定采取行动推翻刘子业。
景和元年十一月(466年1月),利用刘子业在华林园举行“射鬼”仪式、守备松懈的良机,刘彧指使亲信裴寂之等人强行闯入,并在竹堂之上将其杀死,一代荒淫残暴的少年皇帝就此谢幕。刘子业遇弑时,年仅17岁。
刘子业被杀后,刘彧在宗室和朝臣的推戴下登基,是为宋明帝。
刘彧称帝之初还算是一位好皇帝,不仅善待宗室、任人唯贤,而且屡施善政、安抚百姓,颇受臣民的爱戴。然而随着在位日久,他逐渐露出昏暴之君的真面目,不仅大杀宗室成员(甚至连多次助他免于死罪的刘休仁也被杀)、公卿百官,而且还沉溺酒色、荒淫无度,表现跟刘子业相差无几。
按史料记载,刘彧没有生育能力,他名下虽有12个儿子,但要么是抱养而来,要么是“借种生子”,没有一个是自己的亲骨肉。
这种残酷的现实,或许也是让刘彧性情大变的“导火索”(“太宗晚年,痿疾不能内御,诸弟姬人有怀孕者,辄取以入宫。及生男,皆杀其母,而以与六宫所爱者养之”见《宋书·卷四十一》)。
泰豫元年(472年)四月,酒色蚀骨的宋明帝刘彧驾崩,终年34岁,皇位由太子刘昱继承。
刘彧临终前,任命蔡兴宗、袁粲、褚渊、刘勔、沈攸之为托孤大臣,并进拜大将萧道成为卫尉。然而刘昱即位后各种荒淫残暴,行为比其父有过之而无不及,结果最终被萧道成弑杀。
萧道成弑杀刘昱后,扶立其弟刘准为傀儡皇帝,并在两年后篡夺皇位,由此建立起南齐。此时,距离刘彧驾崩,仅7年时间而已。
宋明帝刘彧:从猪圈爬出来的屠夫皇帝
他生于帝王之家,长得白白胖胖。即位前,他遭人猜忌,被脱光衣服关在“猪圈”里,扮的是猪相,吃的是猪食,任人羞辱,任人打骂,甚至几次险些被当做猪杀掉,是个可怜巴巴的落魄王爷;即位后,他猜忌别人,拿起手中的霍霍屠刀,利用手中的生杀大权,屠杀功臣,屠杀宗室,一脸的凶相,一身的血腥,是个地地道道的残暴皇帝。
这位从“猪圈”里爬出来的屠夫皇帝,就是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第七任皇帝,宋明帝刘彧。
刘彧,字休炳,宋文帝刘义隆第十一子。因为生母早死,刘彧从小由三哥刘骏的母亲抚养成人。元嘉二十五年(公元448年),刘彧被封为淮阳王,四年后,改封湘东王。宋文帝刘义隆死后,刘骏即位,是为宋孝武帝。
刘骏和刘彧为一母所养,刘彧又非常敬重刘骏,遇事忍让,所以二人关系甚好。刘骏性情暴戾,诸弟多被他迫害致死,唯独刘彧能得到优待。大明八年(公元464年),刘骏病逝,长子刘子业即位,刘彧便开始了噩梦般的屈辱生活。
刘子业虽然年轻,但深通历史,颇有忧患意识,整日担心皇位被别人夺去。在他看来,几个年富力强的叔叔,对自己构成的威胁最大。为了防止叔叔作乱,刘子业把他们都调入京城,自己外出之时,令其随从,回宫之后,囚于殿内;在加强防范的同时,刘子业还对他们“殴捶凌曳,无复人理”(见《宋书》)。
在残存的六位叔叔当中,以十一叔刘彧、十二叔刘休仁、十三叔刘休祐,年龄较长,历任地方刺史,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且拥有较强实力的军队,因此,被刘子业视为心腹之患;而三王当中,又以刘彧年长,自然成为刘子业实施迫害的重点目标。
为了打击和羞辱叔叔,一贯擅长恶搞的刘子业把“形体并肥壮”的三王“以竹笼盛而称之,以太宗(即刘彧)尤肥,号为‘猪王’,号休仁为‘杀王’,休祐为‘贼王’”,并且令其“录以自近,不离左右”。
除了限制人身自由,刘子业还“以木槽盛饭,内诸杂食,搅令和合”,从生活饮食上加以迫害。由于刘彧长得白白胖胖,刘子业干脆“掘地为坑阱,实之以泥水”,专门为他建造了一个“猪圈”,动辄下令“裸太宗内坑中,和槽食置前,令太宗以口就槽中食”,看到刘彧像猪一样在泥水里蠕动、吃东西,刘子业“用之为欢笑”(见《宋书》)。
刘彧脾气温和,处事稳重,虽然对刘子业的行径愤怒到了极点,但仍装出一副恭顺、服从的样子来。刘彧越是这样,刘子业就越生气,对他就越不放心,几次暴露杀机,以绝后患,均被拦下。
有一次,刘彧不小心得罪了刘子业,刘子业便下令“即日屠猪”,将刘彧脱光衣服,绑起手脚,以木棍贯穿于两手两脚之间,几个人像抬猪一样抬到食堂,准备开膛破肚。情急之中,刘休仁突然想到刘子业有个妃子即将生子,便以“待皇太子生,杀猪取其肝肺”为由,强调“猪今日未应死”(见《宋书》),选个好日子再杀不迟。刘彧因此又躲过了一劫。
整日的担惊受怕,让刘彧意识到,如果不采取措施,迟早会死于刘子业之手。于是,暗中密切注视外界动静,又派出阮佃夫、李道儿等心腹手下,秘密行动,从刘子业的卫士中找到寿寂之、姜产之等不满者十一人,等待时机,发动政变。
当时,民间盛传“湘中出天子”(见《宋书》),而刘彧恰恰是湘东王,刘子业闻后,决心杀掉刘彧,然后巡视湘州和荆州,彻底压下这一谣言,巩固皇位。
与此同时,刘彧知道形势紧迫,也连忙指使手下密切关注刘子业的动向,以便随时动手。一场你死我活的叔侄之战,迫在眉睫。
景和元年(公元465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夜,刘子业召集刘休仁、刘休祐等人,前往竹林“射鬼”,唯独将刘彧一个人困在了秘书省。种种迹象表明,刘子业很快就要拿刘彧开刀了。刘彧如坐针毡,不知所措。
此时,外面的政变却相当顺利,“佃夫、道儿因结寿寂之等殒废帝(即刘子业)于后堂”,由于消息不通,刘彧对刘子业被杀一事全然不知。不一会儿,刘休仁闯进秘书省,拉起刘彧就往外跑。由于事起仓卒,刘彧没来得及穿鞋,光着脚丫,戴着乌帽,“升西堂,登御坐,召见诸大臣”(见《宋书》),改元泰始,接替刘子业,糊里糊涂地成为新一任皇帝。
从囚禁到自由,从猪王到皇帝,从地上到天上,刘彧哪里会想到,自己竟然能够从“猪圈”里艰难地爬出来,一跃成为万众瞩目的一国之主。
权力和地位,结束了刘彧的噩梦,同时,也将他身边之人推进了噩梦。
刘彧硬是把自己先前受到的羞辱和迫害,转手送给了他的后妃,他的功臣,他的同脉。
即位前,他是弱势者,是受害者,面对的是屠夫和看客;即位后,他是强势者,是害人者,扮演的是看客和屠夫。
因为受过凌辱,受过猜忌,受过惊吓,刘彧变得相当暴淫,相当敏感,相当血腥。
刘彧即位时,只有二十七岁。这个年龄,对于普通人来说,正处于生理黄金时期。然而,刘彧身体过于肥胖,加上先前多次遭受惊吓,即位后,虽然养尊处优,锦衣玉食,身体却一天不如一天,甚至连夫妻生活都不能正常进行。
即便这样,刘彧仍荒淫无度,甚至将“姑姊妹集聚,而裸妇人形体,以此为乐”(见《南史》),变着花样提升宫廷娱乐,寻求感官刺激。在刘彧看来,连他都曾赤身露体在猪圈内表演过节目,所以现在他观赏一部“裸戏”也不为过。让矜持的女人在众目睽睽之下,重复自己当年被裸的不幸,刘彧此举,比刘子业有过之而无不及。
连头带尾,刘彧当了八年皇帝。八年中,刘彧先是与刘子勋叔侄相残,造成国家大乱,生灵涂炭;接着,又在招降问题上严重失策,致使城池陷落,版图缩减。
可以说,刘彧为政期间,一无建树,二无作为。
不过,刘彧在扮演屠夫的角色上,倒是一把好手,特别是当了几年皇帝之后,刘彧的身体越来越差,自知不能长寿,而他靠“借种”得来的太子刘昱尚处冲龄,一旦他死了,年幼的刘昱很可能被人取代。
而且,这种猜忌随着病情加剧而越来越重,凡是对皇位有威胁的人均遭遇了刘彧的严厉镇压,宗室、功臣成批地死在了他的屠刀下。
刘彧残杀宗室,始于侄子刘子尚。刘彧掌权的次日,即赐死刘子尚。泰始二年(公元466年)正月,侄子刘子勋在浔阳(今江西九江)称帝,与刘彧分庭抗礼。九月,刘彧平叛,将刘子勋枭首,接着又将刘子元、刘子绥、刘子顼赐死,不久,又将刘子房、刘子仁、刘子真、刘子孟、刘子嗣、刘子产、刘子舆、刘子趋、刘子期、刘子悦赐死。
如果算上刘子业,这群被刘彧杀死的侄子中,最大的只有十七岁,最小的不过三四岁。至此,宋孝武帝刘骏的二十八个儿子全部被杀,无一幸免。如果说,刘骏生儿子就像是雨后春笋,那么,刘彧杀侄子就像是在割韭菜。
侄子辈的小王爷杀干净了,但兄弟辈的大王爷还在,而大王爷对皇位的威胁远比小王爷严重的多。随即,刘彧调整屠杀方向,把屠刀伸向了所剩为数不多的几个兄弟。
泰始五年(公元469年),刘彧听到八哥刘炜被部下拥立的消息后,先下令免去刘炜的官爵,接着派人逼其自杀。
泰始七年(公元471年),刘彧以打猎为名,派人将十三弟刘休祐打死;不久,梦见十二弟刘休仁夺权,又将其毒死。众兄弟中,十九弟刘休若年龄最小,但刘彧听说刘休若有至贵之相,好言好语将其骗到京城后赐死。
至此,刘彧的兄弟中,仅剩下一个平庸无能的十八弟刘休范了。
杀尽了侄子,送走了手足,刘彧的屠刀并没有归鞘,接着那些功臣宿将便遭了殃。
寿寂之是帮助刘彧登上皇位的元勋,为人勇猛,杀人不眨眼,刘彧说什么也不敢把他留给儿子刘昱,一直想找茬除掉他。后来,寿寂之犯了个小错误,刘彧二话不说就把他贬谪到越州,刚走了一半路,就被刘彧安排的几个保镖送上了西天。
寿寂之死后,一个曾在平定刘子勋战斗中立过大功的将领,时任淮陵太守、都督豫州各军事的将军吴喜预感到自身的危险,立刻要求辞去军职,改任中散大夫这样的闲职。可即便如此,吴喜还是没能逃过厄运,被刘彧鸩杀。
屠杀功臣,是为了防变。可刘彧杀人越多,思虑就越重,身体就越差。为了讨个吉利,刘彧将年号由泰始改为泰豫,可病情非但没减轻,反而更加严重了。
刘彧自知时日不多,又不放心年幼的太子,因此日夜不安,噩梦不断。
一天,刘彧梦见有人向他告发:豫章太守刘愔要造反。醒来后,刘彧不分青红皂白,命人马上到豫章郡杀死刘愔。该杀的人,都杀的差不多了,刘彧最后将目光转向了王皇后的哥哥王景文。在刘彧看来,皇帝早殇—幼主即位—母后临朝—外戚擅政,是历朝历代的游戏规则。二月,刘彧派人将王景文毒死。
刘彧在位期间,凡是可能对皇权构成威胁,凡是可能对幼子带来不利的宗室、大臣,均遭他毒手。到了晚年,刘彧因为疾病缠身特别迷信鬼神,说话和行文忌讳很多,“左右失旨忤意,往往有斮刳断截者”(见《宋书》),一时间人人自危。
泰豫元年(公元472年)四月,一身血腥的刘彧病逝,享年三十四岁,庙号太宗。
受刘彧影响,年仅十岁刘昱刚即位,就变成了一个以杀人为乐的魔鬼皇帝,致使朝政黑暗,群臣离心。由于刘彧肆意屠杀功臣,剪落皇枝,造成皇室统治力量衰弱,王朝基业很快土崩瓦解。
七年后,刘宋王朝被萧道成取代
猪王刘彧:历史上唯一一个被撑死的皇帝
刘彧也许是中国古代史书记载中最胖的皇帝,也是唯一一个吃饭被撑死的皇帝。
他的人生道路是这样的:“皇子—叔—猪—待宰的猪—皇帝”。
刘彧还不是皇帝之前刘彧因肠肥脑满,曾经因为太胖被前皇帝刘子业封为猪王,在地上挖一个大坑,倒入泥水,把刘彧的衣服脱光扔进坑里。再用猪吃的食物倒进坑里,命他像猪一样爬在地上吃,以此羞辱取乐。
一次刘子业还命人剥光他的衣服,绑住手脚抬进厨房去杀死。幸亏建安王刘休仁赔着笑脸打圆场说:“这头猪还不到死的时候,等陛下过生日再杀了他取出肝肺,岂不是更好?”这样刘彧才捡回一条性命。后来才找机会除掉刘子业并自己当上皇帝。
刘彧少年的时候风姿端雅,从小失去了双亲,由太后抚养。他好饱读诗书,曾撰写《江左以来文章志》,并续卫所注《论语》二卷,都在世间广为流传。
后来成年成婚以后,生活饮食上无所顾忌,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不控制饮食习惯,慢慢的身材就越来越胖,身体的肥胖导致了夫妻生活不和谐,到最后没有生育能力,一生都膝下无。史书上记载的众多儿子,据说都是他妻子接种而生。
自从当上皇帝以后,饮食比之前更为夸张,皇帝的饮食生活,可以说是每天都山珍海味,天天饕餮盛宴,物质生活丰富多彩。刘彧每天沉迷于美食之中,荒废朝政,每次都要吃到撑不动了才愿意放下筷子。
他病重时,还大快朵颐蜜汁河豚肉,差点被噎死,被太医救过来后继续吃。他由于吃的太多,太快,喉咙卡住了,为了顺一口气,喝了三斤糟汁米酒,最后被活活撑死了。
宋明帝刘彧:刘宋王朝丧钟的敲响者
宋明帝刘彧,宋文帝的第十一子,在其兄弟孝武帝刘骏当权时,被封为湘东王。前废帝刘子业当政时,为南豫州刺史。刘子业将他召回建康囚禁,封为猪王,受尽折磨和侮辱。
他与心腹阮佃夫、李道儿等密谋,结交刘子业的左右寿寂之等,趁刘子业的侍从直阖将军宗越、谭金、童太一捉鬼之夜外宿,一举将刘子业杀死,刘彧即皇帝位。
早年的时候,刘彧是个极为正常的皇子,而且他仪表堂堂,是当时名噪一时的美男子。而且他学识渊博,气度非凡,深得江南世家子弟的喜爱。
在史书上就有记载:“刘彧“少而和令,风姿端雅,好读书,爱文义,在藩时,撰《江左以来文章志》,又续卫瓘所注《论语》二卷,行于世。”
原本刘彧应该顺顺当当的过完这一生,但事情的转折出现在于他的哥哥刘骏的去世。按照礼法,太子刘子业继位,刘子业和他的同胞姐姐刘楚玉是历史上有名的荒淫无度。刘子业怀疑叔叔们会夺他大位,将这些叔叔们禁锢在宫中笼子里加以监视与折磨。
刘彧的人生就这样开始了转折。和现在很多人一样,刘彧非常喜欢美食,算得上是个“大吃货”。在《南齐书》中记载:“帝素能食,尤好逐夷,以银钵盛蜜渍之,一食数钵,啖腊肉尝至二百脔。”翻译成现代文,就是刘彧一顿饭要吃河豚肉、腊肉二百块。所以刘子业为了侮辱他,形象地给了他一个“猪王”的封号。
最终,刘子业的叔叔们受不了他的残忍无道,像他想的那样拉起了反旗。在亲信阮佃夫、王道隆、李道儿与刘子业的亲信寿寂之、姜产之等十一人联谋设计下,刘彧成功杀死了刘子业,并在兄弟们的拥护下登上了皇帝宝座。
但此时的刘彧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风度翩翩、文采飞扬的美男子,由于缺少运动,身材走样,刘彧变得过于肥胖。连带着变得还有他的脾气和性格,开始变得喜怒无常。
虽然刘子业被刘彧杀死,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反对刘彧即位的,这些人拥立了刘子业的弟弟刘子勋为帝。刘彧接纳了蔡兴宗的建议,对内废除暴政,对外启用德才并重的司徒刘休仁、辅国将军沈攸之、御史吴喜公为领导将领,迎击叛军。
九个月后,叛军被击溃,杀刘子勋于浔阳。并将与前废帝刘子业同支的孝武帝刘骏的2 8个儿子全部斩尽杀绝。
杀侄自立的宋明帝刘彧其实并不“明”,他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昏君,他象刘子业一样。不仅残杀兄弟,还大杀功臣,连功勋卓著的吴喜公也见疑被杀,朝中正臣尽失。刘彧在前朝以诛杀为乐,到后宫就荒淫奢侈。他喜欢看祼女表演,皇后用扇子挡住脸不看,他发怒将皇后轰了出去。
可能老天也看不惯刘彧的做法,给了他一个警告。就是刘彧可能没有生育能力,为了能有子嗣。他竟然想出了接种生子的办法,他吩咐诸王的姬妾,凡是有孕的都召入皇宫,生下女孩的可以留下,生下男孩的杀死其母。
刘彧本来是好读书、爱文义、风姿秀雅,即位时引用了一大批文臣才士,可是后来,由于没有什么制衡的约束,渐渐变得很放纵,日益为所欲为。到了末年,他又沉干信奉鬼神,忌讳甚多。
在执政后期,刘彧大兴文字狱。他对行文非常忌讳,言语中不能出现与祸、败、凶、丧有关的词语。尚书右丞江谧不谨慎,常常误犯忌讳,就被刘彧全家赐死。
皇宫里的忌讳更是多,移动床、修墙壁、重大节日等,刘彧都要带着一大帮子的人祭天祈神,不管事情大小,祭祀都办得无比盛大,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
刘彧是如何死的呢?他病重时,还大快朵颐蜜汁河豚肉,差点被噎死,被太医救过来后继续吃,吃到腹痛难忍后干脆喝了三升糟汁米酒,结果被活活撑死了。
刘彧死了,但是在他和刘子业的祸害下,刘宋王朝早已经名存实亡,但正是刘彧一番天怒人怨的神操作,为刘宋王朝敲响了最后的丧钟。
在刘彧去世后不久,大将萧道成就以齐代宋,彻底灭亡了刘宋王朝。
猪王刘彧早年也是美男子
刘彧生在了一个不幸的皇宫里,他的父亲,是宋文帝刘义隆,他的母亲,是婕妤沈容姬。
宋文帝是一位明君,开创了“元嘉之治”,在位时“百户之乡,有市之邑,民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刘义隆生了十九个儿子、十一个女儿,刘彧是他第十一个儿子。
刘义隆的大儿子名叫刘劭,乃皇后袁齐妫所生。袁齐妫生下劭时,发现刘劭形貌有异,认为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使国破家亡,不可抚养。建议刘义隆杀了他。刘义隆没有同意,并在刘劭长大后立他为太子。
袁齐妫因为刘义隆宠爱别的女人,怨恨而死。刘劭长大后,果然如袁齐妫所言成为不肖子,弑杀了宋文帝,史称“元凶”。
刘劭弑父,激起了其他皇子的反抗,被宋文帝的第三个儿子刘骏所杀,刘骏杀兄继位,是为孝武帝。
刘彧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皇室家庭里,他的亲生母亲沈容姬差点死在宋文帝的手里,因为哭泣冤枉袁齐妫“显灵”方得幸免。但年仅四十岁就病死了。
沈容姬去世时,刘彧年仅十四岁。因为母亲去世得早,刘彧由孝武帝刘骏之母路太后抚养成人。此时刘骏刚刚当了皇帝,因为刘彧与刘骏同母所养,刘彧又很孝顺路太后,所以刘骏与刘彧情同兄弟,非常信任他,加封他为秘书监、中护军、侍中兼卫尉、领军将军等重要职位。
这个时候的刘彧“少而和令,风姿端雅”、“好读书,爱文义”,是一位文才出众、相貌堂堂、青云得志的美男子。
史载刘彧“少而和令,风姿端雅”、“好读书,爱文义,在藩时,撰《江左以来文章志》,又续卫瓘所注《论语》二卷,行于世”。
刘彧的不幸命运来自于孝武帝刘骏的驾崩。刘骏驾崩后,太子刘子业继位。
刘子业不孝,亲生母亲病重时也不去看望,母亲去世后他做了一个恶梦,梦见去世的母亲王宪嫄对他说:你不孝不仁,本来就无人君之相。刘子尚也像你一样愚笨无德,也不是皇位的传人。孝武帝违背道德,肆虐妄为,得罪了神灵,儿子虽多,并无一人能继承大业。皇位应还给文帝之子。”
于是刘子业开始怀疑叔叔们会夺他大位,将这些叔叔们禁锢在宫中笼子里加以监视与折磨。
刘彧作为刘子业的叔叔,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尊敬,反而被侄子戏称为“猪王”,被刘子业命令扒光衣服在泥土里打滚,给他吃猪食,并且扬言将他养肥后掏出心肝下酒。
和刘彧同类命运的,是他的几个兄弟,刘休仁被称为“杀王”,刘休佑被称为“贼王”,东海王刘祎平被称为“驴王”,刘子业的叔祖江夏王刘义恭、堂弟南平王刘敬猷、庐陵王刘敬先、安南侯刘敬渊都被杀害。
刘子业的荒淫无道终于逼反了他的叔叔们,刘彧与亲信阮佃夫、王道隆、李道儿与刘子业的亲信寿寂之、姜产之等十一人联谋设计杀害了刘子业,而亲手杀害刘子业的,恰恰是刘子业的亲信寿寂之。连亲信都看不过去,可谓天怒人怨。